2005年上册物化试题和答案
北京化工大学2005考研物理化学试题
![北京化工大学2005考研物理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46ba605fc4ffe473368ab1f.png)
二、填空题(20 分) 1. 13.38 J·K-1 (T 未变) 2. 3. 4. 5. 6. 7. 8. 9. yB=
P≤5,4,T,p,xA,xB
1 3
Kp =4.916×10-3
简并度(或统计权重) 0.06188min-1 消失,为 0
aB = a 2
10.旋光,旋光系数,右旋,左旋,旋光仪。 三、(20 分) 燃烧反应:C6H12O6(s)+6O2(g)→6CO2(g)+6H2O(l)
Kp =____________________,(己知该反应的 K =0.773)。
5. 微观粒子的某一能级所包括的量子态数称为该能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某一级反应每分钟反应物转化掉 6%,则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k=____________。 7. 在临界状态下,由于气液界面__________,所以液体的表面张力__________。 8. 强电解质 MgCl2 水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 a 与电解质活度 a B 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 9. 请在下列图中画出 A 点各界面张力(s-g,s-l,g-l)的方向和接触角 。
2.
=0 p
T=769.1K
3.
=rH m -T r S m =0 rGm
4. 在 298K、 p 下, r G m =4184-5.44×298.15=2562 J·mol-1>0
是 型稳定。 5. 在 525℃时,T=789.15K
=4184-5.44×789.15=-157.936 J·mol-1 rGm
四、(10 分) 1. dU=TdS-pdV
U S = T -p V T V T
物理化学分章练习题(上册)2005解析
![物理化学分章练习题(上册)2005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58f0e72cc58bd63186bd51.png)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一、判断题(说法对否):1.道尔顿分压定律,对理想气体和实际混合气体来说关系式PB=Nb(RT/V)都成立。
2.在两个封闭的容器中,装有同一种理想气体,压力、体积相同,那么温度也相同。
3.物质的温度越高,则热量越多;天气预报:今天很热。
其热的概念与热力学相同。
4.恒压过程也就是恒外压过程,恒外压过程也就是恒过程。
5.实际气体在恒温膨胀时所做的功等于所吸收的热。
6.凡是温度升高的过程体系一定吸热;而恒温过程体系不吸热也不放热。
7.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
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 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8.体积是广度性质的状态函数;在有过剩NaCl(s) 存在的饱和水溶液中,当温度、压力 一定时;系统的体积与系统中水和NaCl 的总量成正比。
9.在101.325kPa 、100℃下有lmol 的水和水蒸气共存的系统,该系统的状态完全确定。
10.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与温度确定之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全确定。
11.系统温度升高则一定从环境吸热,系统温度不变就不与环境换热。
12.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 和W 的值一般不同,Q + W 的值一般也 不相同。
13.因Q P = ΔH ,Q V = ΔU ,所以Q P 与Q V 都是状态函数。
14.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
15.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一定时热力学能与焓的值一定,其差值也一定。
16.在101.325kPa 下,1mol l00℃的水恒温蒸发为100℃的水蒸气。
若水蒸气可视为理想 气体,那么由于过程等温,所以该过程ΔU = 0。
17.1mol ,80.1℃、101.325kPa 的液态苯向真空蒸发为80.1℃、101.325kPa 的气态苯。
已 知该过程的焓变为30.87kJ ,所以此过程的Q = 30.87kJ 。
18.1mol 水在l01.325kPa 下由25℃升温至120℃,其ΔH = ∑C P ,m d T 。
考研基础物理化学真题2005年
![考研基础物理化学真题2005年](https://img.taocdn.com/s3/m/73cbb5e5240c844769eaeee0.png)
考研基础物理化学真题2005年(总分:150.01,做题时间:90分钟)一、是非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的Δr G m一定大于Δr A m。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既是物质B的化学势又是物质B的偏摩尔量。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3.用ΔG<0判断变化方向,适用于任何系统的任何变化。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4.稀溶液的凝固点一定比纯溶剂的凝固点低。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5.因为溶胶在一定条件下能存在很长时间,所以它是热力学稳定系统。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6.在大气压下,水银在玻璃毛细管中的沸点高于其正常沸点。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7.NaCl水溶液在表面层的浓度高于其溶液本体浓度。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8.物质B总是从高浓度相自发转移到低浓度相。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9.在化学反应中,所有反应物分子实现化学反应都经过反应的最低能量途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10.超电势的存在,使原电池的输出电压变小。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11.NaOH水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有关。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12.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只能是单层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二、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13.Na 2 CO 3与H 2 O可以生成如下几种化合物Na 2 CO 3·H 2 O,Na 2 CO 3·7H 2 O,Na 2 CO 3·10H 2 O,在标准压力下与Na 2 CO 3水溶液、冰平衡共存的水合物最多能有几种:______(分数:2.00)A.1种;√B.2种;C.3种。
解析:14.在一密闭恒温容器内,有大小不同的两个微小汞滴,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容器内仍有液体汞存在。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https://img.taocdn.com/s3/m/34cd13452b160b4e767fcf9e.png)
《物理化学》 (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
题号 满分 得分 一、选择题(将答案填在下面表中) 1.恒容下,一定量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热力学能将: A. 降低 B. 增加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2.一定量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1)等温压缩、 (2)绝热压缩到具有相同压力的 终态,以 H1、H2 分别表示两个终态的焓值,则有: A. H1>H2 B. H1=H2 C. H1<H2 D. H1≥H2 3.气体的临界压力是指: A. 气体可以液化的最高压力; B. 气体可以液化的最低压力; C. 临界温度下气体液化的最高压力; D 临界温度下气体液化的最低压力。 4. 由水(1)和甲醇(2)组成的二元溶液,下列各式不是甲醇在此溶液中化学势的是: A. 一 12
c NH3 (H 2 O) c NH3 (CCl 4 )
6.已知某反应 300℃,低压下的 K Θ =3.8×10-3,当该反应在 300℃,高压下进行时 K Θ p = , (已知该反应的 Kφ=0.773) 。 三、已知 A 在 100℃,100kPa 下的摩尔蒸发焓∆vapHm(A)=40.0kJ·mol-1 ,现有 1molA(l) 在 100℃,100kPa 下可逆变为同温同压下的 A(g) ,再等温向真空膨胀到压力为 50kPa 的终态, (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液体体积与气体相比可以忽略) 求全过程的∆U,∆H,∆S,∆G,Q,W。 四、证明: (1)
姓名:
二 20 三 18
学号:
四 15 五 20
分数:
六 15 总计 100
∂H ∂n 2 ∂A ∂n 2
S , p , n1 T ,V , n1
浙江工业大学物理化学2005年真题
![浙江工业大学物理化学2005年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de3765f5335a8102d220f1.png)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1.恒容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内能将:A.降低B.增加C.不变D.不能确定2.理想气体经绝热不可逆过程从状态1(p 1,T 1,V 1)变化到状态2(p 2,T 2,V 2)所做的功为A. p 2V 2-p 1V 1B. p 2(V 2-V 1)C.112221[/(1)](1/)(1/)p V V V γγγγ----D. (p 2V 2-p 1V 1)/(1-γ)3.当以5 mol 2H 气与4 mol 2Cl 气混合,最后生成 2 mol H C l 气。
若以下式为基本单元,2H (g)+2Cl (g)→2H C l (g),则反应进度ξ应是:A.1 molB.2 molC.4 molD.5 mol4.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A.ΔS ﹦0,W ﹦0B.ΔH ﹦0,ΔU ﹦0C.ΔG ﹦0,ΔH ﹦0D. ΔU ﹦0,ΔG ﹦05.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A.可以从同一始发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B.不可以达到同一终态C.不能断定(A )、(B )中哪一种正确D.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6.恒压下纯物质当温度升高时其吉氏自由能: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确定7.某实际气体反应,用逸度表示的平衡常数f K随下列哪些因素而变:A.体系的总压力B.催化剂C.温度D.惰性气体的量8.根据某一反应的r m G ∆值,下列何者不能确定:A.标准状态下自发变化的方向B.在r m G 所对应的温度下的平衡位置C.在标准状态下体系所能作的最大非膨胀功D.提高温度反应速率的变化趋势9.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二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 )和纯水(B )。
经历若干时间后,二杯液面的高度将是:A. A 杯高于B 杯B. A 杯等于B 杯C. A 杯低于B 杯D. 视温度而定10.对于理想液体混合物:A.Δmix H ﹦0,Δmi x S ﹦0B. Δmix H ﹦0,Δmi x G ﹦0C. Δmix V ﹦0,Δmix H ﹦0D. Δmix V ﹦0,Δmix S ﹦011.在p 下,用水蒸汽蒸馏法提纯某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时,体系的沸点:A. 必低于373.2KB. 必高于373.2KC. 取决于水与有机物的相对数量D. 取决于有机物的分子量大小12.已知A 和B 可构成固溶体,在A 中,若加入B 可使熔点提高,则B 在此固溶体体中的含量必( )B 在液相中的含量。
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物理化学真题-考研试题文档资料系列
![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物理化学真题-考研试题文档资料系列](https://img.taocdn.com/s3/m/7082ecc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3.png)
华师2005年招收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物理化学适用专业:物理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把一杯热水放在热容为10J/K的密闭的箱子中,若把箱中的空气和杯中的水作为体系,则体系应为()。
A、孤立体系B、敞开体系C、封闭体系D、绝热体系2.2mol C2H5OH在正常沸点完全变为蒸气时,一组不变的热力学函数是()。
A、内能、焓、系统的熵变B、温度、总熵变、吉布斯函数变C、温度、压力、等压热容D、内能、温度、吉布斯函数变3.下面物质中,燃烧热不为零的是()。
A、CO2B、O2C、SO2D、HCl(aq)E、C(石墨) 4.在等质量的水、氯仿、乙醇和四氯化碳中分别溶入100g非挥发性物质B,已知它们的沸点升高常数依次为0.52,3.88,1.20,5.02,溶液沸点升高最多的是()。
A、氯仿B、四氯化碳C、水D、乙醇5.体系的组分数为2,恒压下平衡共存的相数最多为()。
A、1B、2C、3D、46.破坏臭氧的反应机理为:NO+O3 →NO2 +O2 ;NO2 +O→NO+O2 。
在该机理中,NO 是()。
A、总反应的产物B、催化剂C、总反应的反应物D、上述都不是7.一级平行反应A ,速率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E1 <E2A1 <A2B、E1 <E2A1 >A2C、E1 >E2A1 <A2D、E1 >E2A1 >A28.林德曼单分子反应机理:A+A=A+A*,A*→P,当A*变为产物的速率远远大于A*的消活速率,反应表现为()。
A、一级反应B、零级反应C、二级反应D、非简单级数反应9.用同一滴管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滴下同体积的三种液体:水、硫酸水溶液、丁醇水溶液,则它们的滴数为()。
A、一样多B、水的最多,丁醇水溶液最少C、硫酸水溶液最多,丁醇水溶液最少D、丁醇水溶液最多,硫酸水溶液最少10.以一定量的KCl为稳定剂的AgCl溶胶中加入电解质使其聚沉,下列电解质的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00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物理部分(附答案)
![200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物理部分(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bf578d680203d8ce2f2459.png)
2005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考生注意:物理部分第五大题分为两组,A组适合学习一期教材的考生,B组适合学习二期试验教材的考生。
一、填空题(共22分)1. 一节普通干电池的电压为___________V。
在图中,A端为干电池的___________极(选填“正”或“负”)。
2. 图(a)、(b)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中___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中___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均选填“(a)”或“(b)”)3. 世界上最大直径的盾构法隧道——上海上中路越江隧道已经开工,隧道全长2800 m。
若竣工后,一辆轿车以20 m/s的速度匀速通过隧道,需要___________s,以隧道内的照明灯为参照物,该轿车是___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4. 白天,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温度升高,水的内能_____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加”),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
5. 2005年5月22日,我国登山测量队员成功登上珠峰峰顶,顺利开展珠峰高程测量。
这次测量除传统方法外,还采用最新的GPS方法。
在登山队员携GPS测量设备从突击营地向峰顶冲击的过程中,设备的质量__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__。
(均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加”)6. 如图所示,重为3105N的飞艇静止在空中,飞艇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_N,方向竖直___________。
7. 在图中,A装置是___________滑轮(选填“定”或“动”)。
若用30N的拉力将旗帜匀速提升10 m,则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_J。
8. 一导体的电阻为6Ω,10 s内通过它横截面的电量为2 C,则导体中的电流为________ A。
若将该导体与另一阻值为4Ω的导体串联,则总电阻为___________Ω。
2005年高考化学试卷(江苏省)
![2005年高考化学试卷(江苏省)](https://img.taocdn.com/s3/m/747b3ed7d5bbfd0a795673d7.png)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Ag 108 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05年1月,欧洲航天局的惠更斯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
科学家对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土卫六的大气层中含有95%的氮气,剩余的气体为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物。
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C n H2n+2B.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C.乙炔是含碳量最高的碳氢化合物D.碳氢化合物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2.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3.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 + N2 + 3 C 高温2 AlN + 3 C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 mol AlN,N2得到3 mol电子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D.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4.氢气(H2)、一氧化碳(CO)、辛烷(C8H18)、甲烷(CH4)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g) + 1/2O2(g) = H2O(l);△H=—285.8 kJ/molCO(g) + 1/2O2(g) = CO2(g);△H=—283.0 kJ/molC8H18(l) + 25/2O2(g) = 8CO2(g) + 9 H2O(l);△H=—5518 kJ/molCH4(g) + 2 O2(g) = CO2(g) + 2 H2O(l);△H=—890.3 kJ/mol相同质量的H2、CO、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H2(g) B.CO(g) C.C8H18(l) D.CH4(g)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硝酸银溶液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中,是因为硝酸银见光分解B.乙醇的沸点比甲醚(CH3—O—CH3)高,主要原因是乙醇分子间能形成氢键C.反应AgCl + NaBr = AgBr + NaCl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是因为AgBr比AgCl更难溶于水D.常温下浓硫酸可贮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说明常温下铁和铝与浓硫酸不反应6.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CO中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B.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C.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D.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7.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氧化性依次减弱。
2005年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
![2005年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e76e5c804d2b160b4ec0d6.png)
2005年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姓名分数一、选择题1. 今欲用Na3PO4与HCl来配制pH = 7.20的缓冲溶液,则Na3PO4与HCl物质的量之比n(Na3PO4)∶n(HCl)应当是----------------------------------------------------------------------( ) (H3PO4的p K a1~p K a3分别是2.12,7.20,12.36)(A) 1:1 (B) 1:2 (C) 2:3 (D) 3:22. 微溶化合物A2B3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是:A2B3==2A + 3B。
今已测得B的浓度为3.0×10-3mol/L,则该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K sp是----------------------------------------------( )(A) 1.1×10-13(B) 2.4×10-13(C) 1.0×10-14(D) 2.6×10-113. 下面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1)绝对误差大,相对误差就一定大(2)绝对误差是正的,相对误差一定为正(3)校正值与绝对误差相等(4)绝对误差为正,校正值一定为负(A)1,2 (B)1,3 (C)2,3 (D)2,44. 欲配制pH =5.0的缓冲溶液,最好选择---------------------------------------------------( )(A) 一氯乙酸(p K a = 2.86) (B) 氨水(p K b = 4.74)(C) 六次甲基四胺(p K b = 8.85) (D) 甲酸(p K a = 3.74)5. 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方法是-------------------------------------------------------------------( )(A) 对仪器进行校准(B) 做空白试验(C)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D) 做对照试验6. 含0.10mol/L HCl和0.20mol/L H2SO4的混合溶液的质子条件式是------------------( )(A) [H+] = [OH-]+[Cl-]+[SO42-] (B) [H+]+0.3 = [OH-]+[SO42-](C) [H+]-0.3 = [OH-]+[SO42-] (D) [H+]-0.3 = [OH-]+[SO42-]+[HSO4-]7. 测定某有机物,称取0.2000 g, 溶解后加入0.01000 mol/L I2标准溶液10.00 mL,回滴I2时消耗0.01000 mol/L Na2S2O3 19.20 mL,则此测定的相对误差约是------------------( )(A) 千分之几(B) 百分之几(C) 百分之几十(D) 百分之百8. 分析测定中随机误差的特点是----------------------------------------------------------------( )(A) 数值有一定范围(B) 数值无规律可循(C) 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D) 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11. 在含有Fe3+和Fe2+的溶液中, 加入下述何种溶液, Fe3+/Fe2+电对的电位将升高(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A) 稀H2SO4(B) HCl (C) NH4F (D) 邻二氮菲12. 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二位的是----------------------------------------------------------( )(A)[H+]=10-3.4(B) pH=2.0 (C) lg K=16.5 (D) lg K=16.46二、填空题( 共15题30分)1.某酸碱指示剂HIn在其有1/5转变成离子形式时发生颜色变化,若颜色变化时的pH = 6.40,试计算指示剂的解离常数K a(HIn),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年物理化学试卷B
![2005年物理化学试卷B](https://img.taocdn.com/s3/m/2a4be0691eb91a37f1115c0a.png)
湖南科技大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物理化学(上)试卷B,2005年12月适用专业:化工、应化、材料、生工、环境8.热力学第三定律认为:A .在0K 时任何物质的熵等于零;B .在0K 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C .在0K 时任何完美晶体的熵等于零;D .在0K 时任何化合物的熵等于零;9.可逆过程是指:A .变化速率无限小的过程;B .作最大功的过程;C .循环过程;D .逆向进行时能使系统和环境完全复原的过程; 10.温度相同时,理想气体混合物中任一组分B 的标准态与真实气体混合物中任一组分B 的标准态相比较,其关系如何?A .相同;B .不同;C .不一定相同;D .无关系; 11.在一定温度下,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总的蒸汽压:A .与理想液态混合物的组成无关;B .介于两纯组分的蒸汽压之间;C .大于任一纯组分的蒸汽压;D .小于任一纯组分的蒸汽压; 12.在283K 和101.325 kPa 下,水的化学势µ{H 2O(l)}和水蒸汽的化学势µ{H 2O(g)}的大小关系是:A .µ{H 2O(g)} =µ{H 2O(l)};B .µ{H 2O(g)} >µ{H 2O(l)};C .µ{H 2O(g)} <µ{H 2O(l)};D .无法知道;13. 已知气相反应C 6H 6(g) + 3H 2(g) →C 6H 12(g)在373K 时的r m H θ∆为-192.43kJ mol -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采用下列哪项条件,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A .升温与加压;B .升温与减压;C .降温与加压;D .降温与减压;14.FeCl 3和H 2O 能形成FeCl 3·6H 2O 、2FeCl 3·7H 2O 、2FeCl 3·5H 2O 和FeCl 3·2H 2O四种水合物, 该系统的组分数C 以及在恒压下达到平衡时系统最多可能存在的相数P 应分别为:A .C =3,P =4;B .C =2,P =4; C .C =2,P =3;D .C =3,P =5;15.关于水的三相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的三相点即是水的冰点;B .三相点时固、汽、液三相同时共存;C .水的三相点温度和压力是定值,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D .水的三相点是水在其自己的蒸气压下的凝固点;物理化学(上)试卷B参考答案,2005年12月。
【高考试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考试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a0d3a6f8c75fbfc67db200.png)
【高考试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化 学本试卷分为第I 卷(第1—4页)和第Ⅱ卷(第5—12页)两部分,全卷共12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 (共66分)考生注意: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 I 卷(1—22小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铅笔涂黑。
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约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3. Ⅱ卷第23题和第26题为分叉题,各分为A .B 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
若两题均做,一律按A 题计分。
A 题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考生解答,B 题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解答。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a —40 Fe —56 一、 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 。
下列化学名词正确的是( )A .三溴笨酚B .烧碱C .乙酸乙脂D .石碳酸 2.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乙烯的最简式C 2H 4 B .乙醇的结构简式C 2H 6O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Cl : C : ClD .臭氧的分子式O 33.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 4,有关N 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N 4是N 2的同素异形体B .N 4是N 2的同分异构体C .相同质量的N 4和N 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2D .N 4的摩尔质量是56g4.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A .2NaCl(熔融) 2Na + Cl 2↑B .MgO + H 2 Mg + H 2OC .Fe 3O 4 + 4CO 3Fe + 4CO 2D .2HgO 2Hg + O 2↑5.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A .石墨制成金刚石B .煤加氢变成人造石油C .水变成汽油D .干冰转化成原子晶体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全集1(含答案)
![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全集1(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52a38fcc22bcd126ff0cbd.png)
200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12套(一)目录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 (2)2005年上海物理参考答案 (7)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 (10)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20)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综试卷参考答案 (22)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23)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参考答案 (26)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物理部分) (28)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29)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理部分) (30)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一.(2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本大题中第l、2、3小题为分叉题。
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
一律按A类题计分.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A.通电直导线A与圆形通电导线环B固定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通有如图所示的电流时,通电直导线A受到水平向___的安培力作用.当A、B中电流大小保持不变,但同时改变方向时,通电直导线A所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水平向____.、S2发出的波的波峰位置,2A.如图所示,实线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则图中的_____点为振动加强的位置,图中的_____点为振动减弱的位置.3A.对“落体运动快慢”、“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等问题,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请完成下表: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2B.正弦交流电是由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线圈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此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____V,频率为____Hz.3B.阴极射线是从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出的高速运动的粒子流,这些微观粒子是_____.若在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中部加上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阴极射线将_____(填“向上”“向下”“向里”“向外”)偏转.公共题(全体考生必做) 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4.如图,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为2d,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根据对称性,带电薄板在图中b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方向______.(静电力恒量为k)5.右图中图线①表示某电池组的输出电压一电流关系,图线②表示其输出功率一电流关系.该电池组的内阻为_____Ω.当电池组的输出功率为120W 时,电池组的输出电压是_____V .二.(4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O 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6.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物理年”,以表彰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有(A)创立“相对论”. (B)发现“X 射线”.(C)提出“光子说”.(D)建立“原子核式模型”.7.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为4141712781He N O 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此实验发现了质子. (B)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γ射线.(C)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α射线. (D)原子核在人工转变过程中,电荷数可能不守恒. 8.对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 轮带动B 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B)B 轮带动A 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C)C 轮带动D 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D)D 轮带动C 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如图所示,A 、B 分别为单摆做简谐振动时摆球的不同位置.其中,位置A 为摆球摆动的最高位置,虚线为过悬点的竖直线.以摆球最低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则摆球在摆动过程中 (A)位于B 处时动能最大.(B)位于A 处时势能最大.(C)在位置A 的势能大于在位置B 的动能. (D)在位置B 的机械能大于在位置A 的机械能.10.如图所示的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 ,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 的吊钩.在小车A与物体B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 向上吊起,A 、B 之间的距离以22d H r =- (SI)(SI 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 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则物体做(A)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B)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C)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D)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变化的曲线运动.11.如图所示,A是长直密绕通电螺线管.小线圈B与电流表连接,并沿A的轴线OX从D点自左向右匀速穿过螺线管A.能正确反映通过电流表中电流,随工变化规律的是12.在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物体以某一初速沿电场反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0.8qE/m,物体运动S距离时速度变为零.则(A)物体克服电场力做功qES(B)物体的电势能减少了0.8qES(C)物体的电势能增加了qES(D)物体的动能减少了0.8qES13.A、B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t=T A时间(T A为波A的周期),两波再次出现如图波形,则两波的波速之比V:V B可能是(A)1:3 (B)1:2(C)2:1 (D)3:1三.(32分)实验题.14.(6分)部分电磁波的大致波长范围如图所示.若要利用缝宽与手指宽度相当的缝获得明显的衍射现象,可选用___________波段的电磁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化工大学05年物化真题及答案
![北京化工大学05年物化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6cd56048d7c1c708a1450b.png)
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招收硕士生入学试题(选择题10题20分,填空题10题20分,计算题6题100分,证明1题10分,共150分)注意事项: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用红色或铅笔不计成绩。
一、选择题(20分)1. 当理想气体反抗一恒外压作绝热膨胀时,则:A. H ∆=0;B. △U=0;C. △H>0;D. △U<02. 从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可导出VS U ⎪⎭⎫⎝⎛∂∂=( ) A. T V A ⎪⎭⎫⎝⎛∂∂ B. p S H ⎪⎭⎫⎝⎛∂∂>0 C. SV U ⎪⎭⎫⎝⎛∂∂ D pT G ⎪⎭⎫ ⎝⎛∂∂ 3. A 、B 两组分可以形成固溶体,若在组分A 中加入B ,可以使固溶体的熔点提高,当固-液两相达平衡时,则组分B 在此固溶体中的含量必( ) 组分B 在液相中的含量。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能确定4. 某固体氧化物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固体氧化物的分解压力将: A.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5. 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的能级间隔可以表示为t ε∆、r ε∆和v ε∆,第一激发态与基态能量的差的大小顺序为: A.vε∆>t ε∆>r ε∆B.、v ε∆>r ε∆>t ε∆C. t ε∆>vε∆>rε∆D. r ε∆>t ε∆>vε∆6. 某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66%,当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后,反应速率提高10倍,则其平衡转化率将:A. 大于66%B. 小于66%C. 不变D. 不能确定 7. 下列分散系统中丁达尔效应最强的是:A. 空气B. 蔗糖水溶液C. 高分子溶液D. 硅胶溶液8. 醌-氢醌电极电势与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有关,称为氢离子指示电极。
实验中测量溶液pH值时该电极在一定范围内电极电势较稳定,稳定范围的pH 值应是: A.大于8.5 B. 小于8.5 C. 等于8.5 D. 没有限定9. 有二级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消耗1/2需时间10min ,若再消耗1/2还需时间为:A.10minB. 20minC. 30minD. 40min 10. 3 433聚沉值/mol ·dm -3500.810.095该胶粒的带电情况为:A. 带负电B. 带正电C. 不带电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20分)1. 1mol 理想气体从p 1=0.5Mpa 节流膨胀到p 2=0.1Mpa 时的熵变为△S=__________。
2005年江苏省南通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2005年江苏省南通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741a94cc22bcd126ff0cbc.png)
2005年南通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两部分。
第1卷1至4页,第1I卷5至8页。
共100分。
考试时间100饼中。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科目名称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一12 N一14 O一16 C1--35.5Fe一56 Cu一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无尘空气 B.加碘食盐c.胆矾晶体 D.可口可乐2.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无水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A.没有与氧气接触 B.无水酒精是液体c.没有达到着火点 D.酒精没有可燃性3.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钛的合金是制造飞机和轮船的理想材料c.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被腐蚀D.锌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铁的表面镀锌不能防止铁生锈5.氢气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的新能源,大量制取氢气最理想的途径是A.利用太阳能分解水B.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C.用煤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D.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6.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B.钠跟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C.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D.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以下做法合理的是A.用工业酒精配制白酒B.用汽油擦洗衣服上的油污C.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里D.用亚硝酸钠替代食盐腌制肉类食品8.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
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
这一现象说明A.同种分子质量相等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9.右图是1994年和2004年某城市的一天各个时刻测到的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e2793580e53a580216fcfe63.png)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BF3B.H2O C.SiCl4D.PCl57.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 A、V B、V C,已知V B=2V C,V A=V B+V 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
在反应X + 2Y = 2Q + R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B,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比为A.46:9 B.32:9 C.23:9 D.16:9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10.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K+、Na+、SO42—、S2O32—B.NH4+、Mg2+、SO42—、Cl—C.Na+、K+、HCO3—、Cl—D.K+、Na+、AlO2—、NO3—11.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试液,溶液呈棕色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12.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 + Y 2Z 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X、Y、Z均为气态C.X和Y中只有一种是气态,Z为气态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H>013.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4b KJ/molB.C2H2(g) + 5/2O2(g) == 2CO2(g) + H2O(l);△H = 2b KJ/molC.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2b KJ/molD.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b KJ/mol26.已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G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⑴D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5年《物理化学》考研试题与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5年《物理化学》考研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623cdb05087632311212ef.png)
2 du=δQ + δW ,在恒 p、W’=0
3 Cl- ,Cu2+, CuCl2→Cu+Cl2
五 证明题(15 分)
证明: C p
-
CV
= ⎜⎛ ⎝
∂H ∂T
⎟⎞ ⎠
p
-
⎜⎛ ⎝
∂U ∂T
⎟⎞ ⎠V
= ⎜⎛ ⎝
06 抽真空可以使容器中的水在室温时沸腾,这是因为
A. 水蒸气压增大了
B. 水蒸气压减小了
C. 水温升高了
D. 压力降低水的沸点降低了
07 一定温度下,二组分液体组成理想溶液时,其混合过程的△H
A. △H>0 B. △H<0
C. △H =0 D.不确定.
08 某同位素的一级放射性半衰期为 10 天 ,如开始时其净质量为8克,40天后其净质 量为
体系的体积将如何变化,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5 什么是相变和相变热。
四 填空题(15 分,请注意填写在答题本上)
1 已知,△fHmø( NO, g ,T=298K)=90.37 kJ/mol, △fGmø (NO, g , T=298K)=86.96 kJ/mol,反应
2NO=N2+O2 在恒压下,298K 的反应热效应为
A.0.5 克 B.4.0 克 C.2.0 克 D.1.0 克
09 电解硫酸铜溶液时,析出 128 克铜(原子量为 64)需要多少库仑的电量
A.96500
B. 48250
C. 193000
D. 386000
10 一组盐溶液被分别加到等体积的同一种带负电的溶胶溶液中,假定盐溶液的摩尔浓度相
2005年高考江苏省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
![2005年高考江苏省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498fde26fff705cc170a7f.png)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化 学第I 卷(选择题 共74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 24 Al 27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Ag108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5年1月,欧洲航天局的惠更斯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
科学家对探测器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土卫六的大气层中含有95%的氮气,剩余的气体为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物。
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C n H 2n+2 B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C .乙炔是含碳量最高的碳氢化合物 D .碳氢化合物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2.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⑥ C .①②④⑥ D .③④⑤⑥3.氮化铝(AIN )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 瓷工业等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 ( )Al 2O 3+N 2+3C 2AI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 2是还原剂,Al 2O 3是氧化剂B .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molAIN ,N 2得到3mol 电子C .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D .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4.氢气(H 2)2一氧化碳(CO )、辛烷(C 8H 15)、甲烷(CH 4)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 2(g)+21O 2(g)====H 2O(1); △H=-285.8kJ/mol CO(g)+ 21O 2(g)====CO 2(g); △H=-283.0kJ/molC 8H 15(1)+225O 2(g)==== 8CO 2(g)+9H 2O(1); △H=-5581kJ/molCH 4(g)+2O 2(g)====CO 2(g)+2H 2O(1); △H=-890.3kJ/mol相同质量的H 2、CO 、C 8H 15、CH 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 ) A .H 2(g) B .CO(g) C .C 8H 15(1) D .CH 4(g)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硝酸银溶液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是因为硝酸银见光易分解B .乙醇的沸点比甲酝(CH 3—O —CH 3)高,主要原因是乙醇分子间能形成氢键C .反应AgCl+NaBr====AgBr+NaCl 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是因为AgBr 比AgCl 更难溶于水D .常温下浓硫酸可贮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说明常温下铁和铝与浓硫酸不反应6.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高温A .除去CO 中少量O 2;通过灼热的Cu 网后收集气体B .除去K 2CO 3固体中少量NaHCO 3;置于坩埚中加热C .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D .除去FeCl 3在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 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7.已知CO 2O 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 2+、CO 2O 3、Cl 2、FeCl 3、I 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平衡气相中的组成y B ( )它在液相中的组成x B 。
物理化学(上) 试卷1一、填空(共19分,每空1分)1.理想气体,在恒温下,摩尔体积随压力的变化率:(∂V m /∂p )T =( )。
2. 在临界状态下,任何真实气体在宏观上的特征是( )。
3.封闭系统下列三个不同类型过程的△H 皆为零:( )。
4.系统内部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在( )过程,称为可过程。
5.在25℃的标准状态下C 2H 6(g)的 O ∆m c H -O∆m c U = ( ) kJ 。
6.在一定温度的标准状态下,O ∆m c H (C,石墨) =O∆m f H ( )。
7.任一不可逆循环过程的热温商的总和,可表示为;不可逆⎰⎪⎭⎫⎝⎛T Q δ( ) 0。
8.经过任一不可逆循环过程,系统的熵变△S =0;环境的熵变△S 环( )。
9.由热力学基本方程或麦克斯韦关系式可知:S p T ⎪⎪⎭⎫⎝⎛∂=( )。
10.范德华气体在恒温下,体积由V m (1)变为V m (2)。
此过程的△S m 的计算为△S m =( ),此过程的摩尔亥姆霍兹函数变为△A m =( )。
11.任一化学反应的p T S ⎪⎪⎭⎫ ⎝⎛∂∂mr =0,p T H ⎪⎪⎭⎫⎝⎛∂∂m r =0的条件是( )。
12.在温度T 的理想稀溶液中,若已知溶质B 的质量摩尔浓度为b B ,则B 的化学势 μb ,B =();若溶质的浓度用物质的量的浓度C B 来表示,B 的化学势μc,B =()13.在恒温恒压下,一切相变化必然是朝着化学势( )的方向自动的进行。
二、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27分)1.某真实气体的压缩因子Z <1,则表示该气体( )。
选择填入:(a )易被压缩;(b )难被压缩;(c )易液化;(d )难液化。
2.在25℃的标准状态下,反应C 2H 6(g )+3.5O 2 → 2CO 2(g )+3H 2O (1)此反应过程的△H m ( ); △U m ( ); Q ( );W ( )。
选择填入:(a )>0;(b )<0;(c )=0;(d )无法确定。
3. 有系统如下:隔板及容器皆绝热,V =V 1+V 2, 恒定A 为双原子理想气体,B 为单原子理想气体。
除去隔板并达到平衡,此过程的△H (A)( );△H (B)( );△U ( );△H ( )。
· 选择坡入:(a )>0;(b )=0:(c )<0;(d )无法确定。
4.在一般温度、压力下的真实气体,经恒温膨胀过程,其T p U ⎪⎪⎭⎫⎝⎛∂∂m ( )。
选择填入:(a )>0;(b )=0;(c )<0;(d )无法确定。
5.在封闭系统内发生任何绝热过程的△S ( )。
选择填入:(a )一定是大于零;(b )一定是小于零;(c )一定是等于零;(d) 可能是大于零也可能是等于零。
6. 物质的量一定的双原子理想气体,经节流膨胀后,系统的压力明显下降,体积变大。
此过程的△U ( );△H ( );△S ( );△G ( );△A( )。
选择填入:(a )>0;(b )=0;(c )<0;(d )不能确定。
7.加压的液态氨NH 3 (1)通过节流阀而迅速蒸发为气态氨NH 3(g ),则此过程的△U ( );△H ( ); △S ( )。
选择填入:(a )>0;(b )=0;(c )<0;(d )不能确定。
第2页(共4页)第3页(共4页)8.在环境压力恒定为101.325 kPa ,温度为-10℃下的过冷水凝固成冰,已知∆s l C p ,m (H 2O)<0。
H 2O (1)→H 2O (s )此过程的∆H ( ); ∆S ( );环境的熵变∆S amb ( );隔离系统的总熵变∆S ( );W ( ); ∆G ( )。
选择填入:(a )>0;(b )=0;(c )<0;(d )不能确定。
9. 在一定压力下,若在A, B 两组分系统的温度−组成图(即T -x B 图)中出现最 高恒沸点,则其蒸气总压对拉乌尔定律必产生( )偏差。
选择填入:(a )一般正;(b )一般负;(c )最大正;(d )最大负。
10.在温度T 下, CaCO 3(s), CaO(s)及CO 2的平衡系统的压力为p , 已知它们之间存在CaCO 3(s)=CaO(s)+CO 2(g)反应, 若往该平衡系统加入CO 2(g), 当重新达到平衡时, 系统的压( )。
选择填入:(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三、2 mol 某理想气体,C p ,m =27R 。
由始态100 kPa, 50 dm 3,先恒容加热使压力升高至200 kPa ,再恒压冷却使体积缩小至25 dm 3。
求整个过程的W , Q , ∆U 和∆H 。
(8分)四、(1)写出同一温度下,一定聚集状态分子式为C n H 2n 的物质的O∆m f H 与其O ∆m c H 之间的关系式;(2)若25℃下,环丙烷的O∆m c H = -2091.5 kJ.mol -1,求该温度下气态环丙烷的O∆m f H 。
(8分)五、已知水的比定压热容C p =4.184 J.g -1.K -1。
今有1 kg, 10℃的水经下述三种不同过程加热成100℃的水,求各过程的∆S sys , ∆S amb , ∆S iso 。
(1)系统与100℃热源接触;(2)系统先与55℃热源接触至热平衡,再与100℃热源接触;(3)系统先后与40℃, 70℃的热源接触至热平衡,再与100℃热源接触。
(12分) 六、已知100℃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01.325 kPa ,此条件下水的摩尔蒸发焓Δvap H m=40.668 kJ.mol -1。
在置于100℃恒温槽中的容积为100 dm 3的密闭恒容容器中,有压力120 kPa 的过饱和蒸气。
此状态为亚稳态。
今过饱和蒸气失稳,部分凝结成液态水达到热力学稳定的平衡态。
求过程的Q , ∆U , ∆H , ∆S , ∆A , ∆G 。
(12分)七、A、B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如5.3.7附图(a)表示。
(1)试写出1、2、3、4、5各相区的稳定相;(2)试写出各三相线上的相平衡关系;(3)绘出通过x, y两个系统点的冷却曲线形状,并注明冷却过程的相变化。
(8分)八、若组分A与组分B组成的凝聚系统相图中(不生成固溶体)形成以下几种化合物:A2B(s) AB(s) AB3(s)请画出当系统中形成最低共熔点最多的相图和而形成最低共熔点最少的相图。
(6分)第4页(共4页)2005年物理化学上册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19分,每空1分):1、 -V m /p ,2、气相、液相不分,3、理想气体恒温过程; Q =0,dp =0, w’=0;节流膨胀过程,4、一系统无限接近平衡条件下进行的,5、-6.179,6、(CO 2 , g ),7、<,8、>0,9、( ∂V/ ∂S )p , 10、R ln b V b V m m --)1()2(,-RT ln b V b V m m --)1()2(-)2(m V a +)1(m V a11、△r C p,m =0,12、μοb,B +RT ln b B /b ο,μοBc ,+RT ln c B /c ο, 13、变小,14、C =(1);P =(2);F =(0),15、大于.二、选择填空(27分,每空1分):1、a ;2、△H m ( b ); △U m ( b ); Q ( b );W ( a );3、△H (A)( c );△H (B)( a );△U ( b );△H (c );4、c ;5、d ;6、△U (b );△H (b );△S (a );△G (c );△A (b );7、△U (c );△H (b ); △S (a );8、△H (c ); △S (c),△S amb (a )△S (a);W (c); △G (c);9、d; 10、c 。
三、8分解:W =-p ∆V =-200 kPa ×(25-50)×10-3m 3=5.00 kJ由于p 1V 1=p 2V 2, 所以始末态温度相同,对于理想气体ΔU =0,ΔH =0 所以Q =-W = -5.00 kJ四、8分 解1:(1)C n H 2n +3/2O 2═nCO 2 + nH 2O C(石墨,s)+H 2(g) ═C n H 2n由),()(T H v T H B f B mr βOO ∆∑∆= ),()(T H v T H B c B m r βO O ∆∑-∆=可知{}),(),(22l O H H g CO H n H H m f m f m c m f O O O O ∆∆∆∆+=+(2) 环丙烷分子式为C 3H 6,将数据代入(1)所得结果得Δf H m o =53.48 kJ.mol -1解2:五、12分解:(1)ΔS sys=mC p ln(T/T1)=4184×ln(373.15/283.15)=1155 J.K-1ΔS amb=-mC p(T-T1)/T(热源)=-1009 J.K-1(2)系统的始末态相同,所以ΔS sys=1155 J.K-ΔS amb=ΔS amb(1)+ΔS amb(2)=-m C p(T’-T1)/T’-m C p(T-T’)/T=-1096 J.K-1ΔS iso=ΔS sys+ΔS amb=59 J.K-1(3)系统的始末态相同,所以ΔS sys=1155 J.K-1ΔS amb=ΔS amb(1)+ΔS amb(2)+ΔS amb(3)=-1103 J.K-1ΔS iso=ΔS sys+ΔS amb=52 J.K-1六、12分七、8分解:(1)各相区的稳定相:相区1:l+C(s);相区2:l+D(s);相区3:l+β(固溶体);相区4:β;相区5:D(s)+β(2)各三相线上的相平衡:ac线上:l(E1) A(s) + C(s)dE2线上:C(s) + l(E2) D(s)mn线上:l(E3) D(s) +物理化学(上)答题纸试卷1 (3)通过图中系统点x, y两条冷却曲线的形状及冷却过程的相变化如5.3.7附图(b)所示。
4分最多四个低共熔点,最少有一个低共熔点的相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