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圣贤之德 植仁爱之根——浅谈《弟子规》与我的班主任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圣贤之德植仁爱之根

——浅谈《弟子规》与我的班主任工作

长沙市天心区第一中学张怀容

2007年下学期,我初任294班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也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和骨干,对良好班风和校风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初中生处在青春叛逆时期,调皮、不听话、吵架、打闹等是常有的现象。该如何让学生尽早走上正道,度过高危的叛逆期?选择什么样的钥匙来开启班主任工作,使班级管理迈上新台阶、达到新水平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网站上看到几则有关《弟子规》的报道,不禁眼前一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中华传世名篇诵读工程”,部分城市将《弟子规》列为初中学生背诵篇目。“郑州某校长自己印制10万册《弟子规》当街跪赠。”“广东某企业高薪招聘能背诵《弟子规》的人做部门主管,并要求能照章去做;《弟子规》为员工培训必修课,报道中还列举公司一位入职三个月员工的话:如果小时候能读到这些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道理,相信自己长大后会少走很多弯路。”

于是,我认真地拜读《弟子规》。《弟子规》全文1080个字,言简意赅,列举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意义深远。

纵观《弟子规》总叙24个字,提纲挈领说了七件事。“弟子规,圣人训”,说明《弟子规》是古圣先贤的教诲。“首孝悌”,表明教育首先要从“孝”教起,“父子有亲”,要懂得怎样对待父母;然后要懂得怎样对待长辈。第三是谨慎,历史对诸葛亮的成就有一句评语,“诸葛一生唯谨慎”,他一生小心谨慎,所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无论什么事情,从不粗心大意。第四是信用,人无信则不立。第五是爱众,“凡是人,皆须爱”,要学会把“父子有亲”的亲情发扬光大、平等博爱。第六是亲仁,要亲近品德高尚的人。最后一条是学文。“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之后,就可以好好地学习各种学问。弟子规将做人放在首位,做学问放在其次,这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虽然不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升学成才,但必须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人,即具备健康、完整的人格。多年教学实践所积累的育人经验,《弟子规》中讲得非常周全。如果能以此为准绳,践行《弟子规》中的行为规范,学生定能将人生中重要的道理铭记在心,更容易培养出高尚、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学习生活中就会有更好的领悟能力、学习能力,人生就会有更大的成就。

美国教育学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他的专业本领,85%取决于他的人际关系与处事技巧。在此看来,处理好人际关系就至关重要,人际关系从本质说,就是君臣(上下级),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即传统所说的“五伦关系”,谁都离不了,因此要设法妥善处理好这些关系。这些关系处理好了,身心就会愉悦、健康,对外的人际关系互动也必定是良性循环,因而自然会酿造出良好的外部氛围,为个人身心、事业发展搭好平台。《弟子规》就是一部教导我们如何从根本上着手,处理好人际关系;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学习、践行《弟子规》,对个人、对家庭、对单位、对国家、对社会,有百利而无一害。

根据“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就是实际生活”,所以说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与学都是为了生活实践的需要,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初中生的发展可

分两大块,即智能的发展和人格的发展。而人格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美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因此,授之以法,并日日践行,建立条件反射,使之成为固有之本能式活动,才是成功的教育。而《弟子规》堪称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的鲜活教材,由此,我决定选择《弟子规》作为开启班主任工作的金钥匙,培学生圣贤之德、植学生仁爱之根,使其终身受益。

新学期的开始,我同步启动了“另一个开始”——即《弟子规》的学习与践行。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我以《弟子规》为范本,全面组织学生学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传统文化教育。精心设计安排,在《弟子规》的学习上花了不少时间,如抓住学校“尊师重教”、“创建文明班级”等主题教育,选择“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等精辟警示语装裱上墙;面对转瞬即逝的时间,见缝插针,组织安排《弟子规》全文读诵、条文讲解、开展弟子规系列主体班会等等。

学期开始即与学生一起学习和练习鞠躬礼,不但跟自己家人行礼,也跟周围认识的人行礼,使之习惯成自然;学习微笑待人,说话柔和,“怡吾色、柔吾声”(《弟子规》),把礼敬的态度表现在脸上和声音上;真正做到让学生对所有的人恭敬,比如学生上课迟到了,要先向大家鞠个躬,才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从点滴当中让学生养成对人恭敬的态度。同时告诉学生,“百善孝为先”,让学生从做家务开始。教会学生能看到父母的需要,才能看到别人的需要,这样的学生眼里才有“活”,将来工作后才会受人喜欢。

如何建立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威信?《弟子规》给出的答案是“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以德服人。

首先,要做到事理圆融、以理服人。学生天生是爱讲道理的,最服讲道理的人。溺爱、粗暴或无原则的教育只会导致学生不讲道理。所以,应该立场坚定、原则分明、温和耐心、智慧善巧地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家长们一定有这样的体验,学生最爱听故事,如果把道理蕴藏到故事当中,做到事理圆融,道理会更易于接受。对于学生身上的毛病要帮助他改正,就像教学生学走路、学说话一样有信心、有耐心。学习《弟子规》时,给学生讲《弟子规》故事和生活中的故事,学生就会效法好人、做出好事。

其次,要惩恶扬善,赏罚分明,前轻后重。学生在某方面犯了错误,应该给他指出来,但是不要“死盯不放”,以免导致消极情绪,形成负面影响;而当他在这个方面有了良好的表现,就要及时肯定,学生受到鼓励,会更有积极性做好该事情,因为他想继续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这就是“惩恶扬善,前轻后重”。这只是一般做法,如果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当严惩的就要严惩,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如果学生首次犯错,家长不可坐视不理,要依学生的特点让他记住这个错误今后不能再犯。

教育不能一蹴而就,不良习惯的改变常常需要经历多次教育,实践《弟子规》要靠滴水穿石的功夫,须千万次地穿透,才能使《弟子规》经典变成学生自己的血肉灵动。比如我班柳嘉斌同学刚入学时,因家庭过分溺爱、习惯不好,既不爱劳动也不爱学习,第一周大扫除即逃跑,我当即与家长取得联系,要求家长将其送回学校,家长刚开始不愿配合,说小孩不听话,不愿意来。我说,“我会一直等到你将孩子送来,孩子不听话是因为过去溺爱没有教育好,请家长配合送过来接受教育”,后来一直等到晚上八点家长才将其送来,我耐心地给他做思想工作,在未进行任何批评的情况下,使其认识到错误,保证以后改好,我鼓励他说,“过能改、归于无”,家长感恩地领回孩子;不久他又犯了同样错误,不得不接受加倍打扫卫生的重罚,班级从此再未出现过类似情况。此外,柳嘉斌同学小错不断,经常在办公室思过,办公室的老师都认识他,为了避免其自暴自弃,我总是在他身上找闪光点。后来一次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