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土壤与环境》实验
土壤的保护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保护的重要性及其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2. 掌握土壤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3. 通过实验验证土壤保护措施的有效性,提高土壤质量。
二、实验原理土壤是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能够生长植物、具有生态环境调控功能、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矿物质与有机质的疏松混合物。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保护实验旨在验证土壤保护措施的有效性,提高土壤质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不同类型的土壤、有机肥、化肥、农药、植物种子等。
2. 实验仪器:土壤分析仪器、土壤养分分析仪器、土壤水分测定仪器、温室、塑料大棚等。
四、实验方法1. 土壤采样:从不同地区采集不同类型的土壤,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 土壤分析:对采集的土壤进行养分、水分、有机质等指标分析,了解土壤的基本情况。
3. 实验分组:将采集的土壤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土壤保护措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
4. 实验措施:(1)有机肥施用:在实验组土壤中施用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2)化肥施用:在实验组土壤中施用适量化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3)农药施用:在实验组土壤中施用适量农药,防治病虫害。
(4)植物种植:在实验组土壤中种植作物,观察作物生长情况。
(5)水土保持:在实验组土壤表面覆盖草皮、植被等,减少水土流失。
5. 实验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土壤养分、水分、有机质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作物生长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组土壤养分、水分、有机质等指标均有所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土壤质量明显改善。
2. 实验组作物生长状况良好,产量较高,与对照组相比,产量提高了20%以上。
3. 土壤保护措施对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质量、促进作物生长具有显著效果。
六、实验结论1. 土壤保护对提高土壤质量、促进作物生长、减少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2. 有机肥施用、化肥施用、农药施用、植物种植、水土保持等土壤保护措施具有显著效果。
《土壤与植物的生长作业设计方案》
《土壤与植物的生长》作业设计方案《土壤与植物的发展》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能够了解土壤与植物的发展之间的干系,掌握土壤对植物发展的影响因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认识。
二、作业内容: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如向日葵、小麦、玉米等),并准备相应的土壤样本。
2.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土壤对植物发展的影响,如土壤的质地、水分、酸碱度等因素。
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4. 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并提出结论。
三、作业步骤:1. 分组选择植物和准备土壤样本。
2. 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变量和控制变量。
3. 进行实验操作,记录观察数据。
4. 数据整理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5. 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四、评判方式:1. 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完备性。
2.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实验报告的撰写规范性和逻辑性。
4.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对其他因素对植物发展的影响展开探究,如光照、温度等。
2. 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土壤类型对植物发展的影响。
3.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设计,拓展对土壤与植物发展干系的认识。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土壤与植物的发展干系,还能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同时,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学生能够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为将来的进修和探究奠定良好基础。
希望学生在本次作业设计中能够有所收获,不息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
植物生长环境实验—土壤容重的测定与孔隙度的计算
土壤容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二)实验原理 用环刀取到自然状态下的土壤,并测得此状态下的环刀内湿 土重量和土壤含水量,由于环刀体积一定(一般选用容积 100cm3的环刀),由此可计算出土壤容重,进而计算出土壤孔 隙度。
土壤容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三)实验用具
土壤容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四)实验操作 1. 称重 编号、称量空环刀重(M),并作记录。 2.田间取样 清除取样点地表杂物,尽量勿扰动原状土。根据实际需要,确 定取样深度,一般以常种作物根系集中深度为最大深度。常规测坑 长宽尺寸为100cm×60~80cm,剖面选在靠近太阳一侧,挖出的 土壤可堆放在两侧或距离剖面30cm的前方。
土壤容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四)实验操作 2.田间取样 剖面挖好后,可用平铲切除垂直剖面,划分土层,土层划分根据 实际情况而定,一般20cm一层,并用卷尺一一标出,或以剖面明显 分界线划分。
土壤容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四)实验操作 2.田间取样 进行每一层土壤取样时,都需切出水平面,并将2个环刀均匀的 布置于水平面上,刀口一侧朝下,环刀柄盖住上侧,用橡皮锤轻轻敲 击,使之全部没与土层中。
土壤容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四)实验操作 2.田间取样 用平铲挖出环刀,轻轻剥离环刀外侧土壤,并用刀片切平环刀口。 擦拭干净后,盖上盖子后,立刻称量其重量为M1。 注意写明取样时间、地点、土层和环刀编号等。
土壤容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四)实验操作 3. 土壤含水量测定(烘干法) 取环刀中混匀的土置于已知烘至恒重的铝盒(其重量为m)中 (铝盒和土重记为m1)。将装有原状土的铝盒置于105℃恒温烘箱中 8~12小时,取出称量干土重为m2。
土壤容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植物的生长环境》科学教案
《植物的生长环境》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环境引言:植物生长环境是指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需要的气候、地理、土壤和其他环境因素的综合体,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园艺种植和生态保护。
本篇科学教案将介绍植物的生长环境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气候条件的影响1. 温度:植物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不同,冷季植物与热季植物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
例如,冷季植物在低温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和开花,而高温对其生长发育具有不利影响。
2. 光照:光照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植物所需的化学能,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一些植物对强烈的阳光有适应能力,而另一些植物则需要较为阴暗的环境。
3. 湿度:湿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高湿度的环境有利于水分的吸收和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但过高的湿度又会导致植物病害的滋生。
因此,湿度要适度控制,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二、地理环境的影响1. 海拔高度: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气压均呈递减趋势。
海拔高度对植物的选择性也有影响,高山植物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和抗紫外线能力。
2. 水域环境:水域环境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有着显著影响。
水域植物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光线,同时也需要克服水流的冲击,并与其他水生生物共存。
三、土壤条件的影响1. 土壤质地:不同的土壤质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
砂质土壤透水性好,通气性差,持水能力弱;粘质土壤透水性差,通气性好,持水能力强;壤土是砂质土壤与粘质土壤的中间类型。
2. 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的吸收养分和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部分植物对中性或弱酸性土壤更适应,过强或过弱的酸碱度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3. 养分含量:土壤中的养分对植物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养分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
植物通常需要氮、磷、钾等多种元素来维持正常生长。
结论:植物的生长环境对其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初中土壤与植物教案
初中土壤与植物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土壤的基本组成和特性;2. 掌握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条件;3. 探讨土壤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 土壤的基本组成和特性;2. 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条件;3. 土壤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土壤的组成和特性;2. 植物生长条件的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1. 课件;2. 土壤样本;3. 植物样本;4. 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注意地面上的植物和土壤;2. 提问:你们对土壤有什么了解?土壤对植物有什么作用?二、课堂探究(20分钟)1. 讲解土壤的基本组成和特性:a. 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b. 土壤的特性:肥力、结构、湿度、酸碱度等。
2. 讲解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条件:a. 水分: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满足生长需求;b. 养分: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是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c. 空气:植物根系需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新陈代谢;d. 光照: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促进生长。
3. 探讨土壤与植物之间的关系:a. 土壤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和空气;b. 植物通过根系固定土壤,保持土壤结构稳定;c. 植物生长过程中,会改变土壤的性质,如酸碱度、肥力等。
三、实验环节(15分钟)1. 实验一:观察土壤样本,分析土壤的组成和特性;2. 实验二:观察植物样本,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3. 实验三:模拟植物生长过程,探究土壤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2. 提问:你们认为土壤和植物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教学延伸:1. 开展课外调查,了解当地土壤类型及植物生长情况;2. 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如种植、养护植物,观察土壤变化。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土壤的基本组成和特性,掌握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条件,探讨了土壤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土壤与植物教案及反思
土壤与植物教案及反思第一章:土壤的组成和特性1.1 教学目标:了解土壤的基本组成成分,如岩石、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理解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如质地、酸碱度、肥力等。
1.2 教学内容:介绍土壤的基本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探讨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并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进行讲解,配合实物展示和实验操作。
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土壤的特性。
1.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报告的评估,以了解学生对土壤组成和特性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植物的生长和发育2.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基本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根系发展和植物开花结果。
理解植物的营养需求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根系发展和植物开花结果。
探讨植物的营养需求,如水分、养分和光照,并分析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和实物展示,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营养需求。
进行户外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环境。
2.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和观察报告的评估,以了解学生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土壤与植物的关系3.1 教学目标:理解土壤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植物对土壤的依赖和土壤对植物的支持。
探讨土壤质量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介绍土壤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包括植物对土壤的吸收和利用,以及土壤对植物的养分供应和支撑作用。
分析土壤质量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土壤污染和土壤退化问题。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和实物展示,讲解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进行户外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土壤对植物的影响。
3.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和观察报告的评估,以了解学生对土壤与植物关系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土壤保护与植物多样性4.1 教学目标:了解土壤保护和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学习土壤保护的方法和措施,以及植物多样性对土壤保护的作用。
《植物与环境作业设计方案》
《植物与环境》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植物与环境是生物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钻研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发展、发育和适应能力。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植物与环境之间干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设计目标1.了解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2.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设计内容1.实验一:植物对光照的反应材料:小型植物、灯泡、光照计、计时器步骤:1)将植物放置在不同光照强度的环境中,分别记录植物的发展情况;2)观察植物对光照的反应,记录发展速度、叶片颜色等数据;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实验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材料:小型植物、水壶、水杯、水分计步骤:1)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给植物浇水,记录植物的发展情况;2)观察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记录发展速度、叶片状态等数据;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实验三:植物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材料:小型植物、恒温箱、温度计步骤:1)将植物放置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记录植物的发展情况;2)观察植物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记录发展速度、叶片状态等数据;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四、设计要求1.学生需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2.学生需独立完成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撰写实验报告;3.实验报告需包括实验目标、原理、步骤、结果和结论。
五、评判方式1.实验数据准确性和完备性占30%;2.实验报告撰写规范性和逻辑性占30%;3.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结论占40%。
六、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干系,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完成实验,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提升自己的科学钻研能力。
植物生长环境实验—土壤质地测定
土壤质地的测定-比重计法
(四)实验操作 1. 称样 取通过1mm孔筛的风干土壤样品50克(精确到0.01克),置于 500毫升三角瓶中,加蒸馏水湿润样品。 另称取10克样品置于铝盒内,在105℃烘箱内烘干到恒重,计算 最大吸湿水含量。
土壤质地的测定-比重计法
(四)实验操作 2.分散 (1)分散剂的选择 石灰性土壤,用0.5mol六偏磷酸钠60毫升;中性土壤,用 0.5mol草酸纳20毫升;酸性土壤,用0.5mol氢氧化钠40毫升。
土壤质地的测定-比重计法
(四)实验操作 3. 测定悬液比重 用搅拌棒搅拌悬液1分钟(上下各约15次),当搅拌棒提离悬液 液面时立即计录时间,记为t。在t+t1、t+t2、t+t3、t+t4时刻分别使 用比重计测定悬液比重。
土壤质地的测定-比重计法
(四)实验操作 3. 测定悬液比重 测定时要提前10~15秒将比重计轻轻插入悬液中,到了选定时间 立即记录比重计读数,记为d3、d4、d5、d6,分别代表小于 0.05mm、小于0.01mm、小于0.005mm、小于0.001mm土粒的含 量。每次读数后,取出比重计放在盛有蒸馏水的量筒中备用。
目录
1
干测法
2
湿测法
土壤质地的测定-手测法
土壤的质地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肥力状况的主要因素,并 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密切的关系。了解土壤质地状况,根据土壤类 型选择合适的作物进行种植,并能根据土壤的质地状况对土壤进行改 良,从而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
手测法一种简易速测法,多用于野外。
土壤质地的测定-手测法
土壤质地的测定-比重计法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1000ml量筒,特制搅拌棒,甲种比重计,温度计,带橡皮头玻 璃棒,天平,角匙,土壤筛,冲洗筛等仪器。 2.试剂 (1)分散剂: ①0.5mol/L1/6六偏磷酸钠;② 0.5mol/L 氢氧化 钠;③ 0.5mol/L1/2草酸钠 (2)无CO2水
高中生物植物生产与环境《土壤的基本性质》教案设计
第二节土壤的基本性质教学重点:◆土壤结构的类型。
◆土壤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及创造土壤团粒结构的农业措施。
◆土壤酸碱性及其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土壤耕性的判断与改良。
教学难点:◆土壤结构的类型与特点。
◆土壤胶体。
土壤物理性质包括土壤孔隙性、土壤结构性、土壤物理机械性和土壤耕性等,土壤化学性质包括土壤保肥性、土壤供肥性、土壤酸碱性、土壤缓冲性等。
一、土壤孔隙性与结构性(一)土壤孔隙性1.概念土壤孔隙性是指土壤孔隙的数量、大小、比例和性质的总称。
2.土壤密度土壤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土重量,单位是gcm-3或tm-3。
一般情况下,把土壤的密度视为常数,即为2.65 gcm-3。
3.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指在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土重量,单位也是gcm-3或tm-3。
4.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度是指单位体积土壤中孔隙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
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土壤密度和容重计算得出。
土壤孔隙度的变幅一般在30%~60%之间,适宜的孔隙度为50%~60%。
土壤孔隙度(%)= (密度容重-1)⨯100 5.土壤孔隙类型 根据土壤孔隙的通透性和持水能力,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如表所示。
土壤孔隙类型及性质6.土壤孔隙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适宜于植物生长发育的耕作层土壤孔隙状况为:总孔隙度为50%~56%,通气孔隙度在10%以上,如能达到15%~20%更好,毛管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度之比为2:1为宜,无效孔隙度要求尽量低。
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而言,在同一土体内孔隙的垂直分布应为“上虚下实”。
(二)土壤结构性1.概念 土壤中的土粒,一般不呈单粒状态存在(沙土例外),而是相互胶结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不一的土团存在于土壤中,这种土团称为结构体或团聚体。
土壤结构性是指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及其在土壤中的排列方式等状况。
2.土壤结构体的类型及特性 按照结构体的大小、形状和发育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类。
小学科学实验 探索植物的生长环境
小学科学实验探索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的生长环境是影响其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了解植物所需的生长环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照顾植物,促进其健康生长。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进行的科学实验,通过实验探索植物的生长环境。
实验一: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材料:两个小盆、土壤、两根相同类型的植物(如小白菜)、透明塑料袋、日光灯步骤:1. 准备两个小盆,分别填满土壤,并将两根相同类型的植物种在盆中。
2. 将一个小盆放在室内阳光直射的位置,另一个小盆放在阳光无法直射的室内位置。
3. 对两个小盆的植物进行日常的浇水和保养,并记录观察结果。
4. 每天早晚分别用日光灯照射植物约1小时,持续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结果:观察几周后,我们可以发现阳光直射的植物比阳光被遮挡的植物生长更好,阳光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实验二:水的供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材料:两个小盆、土壤、两根相同类型的植物、水瓶、测量杯步骤:1. 准备两个小盆,分别填满土壤,并将两根相同类型的植物种在盆中。
2. 将一个小盆保持湿润,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状态。
3. 另一个小盆适度浇水,避免过度浇水,也避免土壤干燥。
4. 每天测量和记录两个小盆中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叶片数量等等。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发现保持适度湿润的植物比过度浇水或土壤干燥的植物生长更好,适量的水分供给有助于植物正常生长。
实验三: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材料:两个小盆、土壤、两根相同类型的植物、恒温箱或保温箱、温度计步骤:1. 准备两个小盆,分别填满土壤,并将两根相同类型的植物种在盆中。
2. 将一个小盆放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如恒温箱设置在25摄氏度左右),另一个小盆放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如室温)。
3. 对两个小盆的植物进行日常的浇水和保养,并记录观察结果。
4. 持续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如高度、叶片质量等。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温度适宜的植物生长较好,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活动方案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知道土壤上生长着许多植物,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的动植物进行细致、全面、有顺序的观察和记录。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交流对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的发现。
3.对探究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感兴趣。
细致观察,乐于表达。
懂得保护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知道土壤上生长着许多植物,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
难点: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的动植物进行细致、全面、有顺序的观察和记录。
三、活动资源每个小组:一次性手套(每人1个)、学生活动手册(每人1本)。
教师:班级记录表(1张)。
四、注意事项1.材料要求。
提醒学生在室外观察时保管好材料,不要丢失。
未经老师允许,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
2.小组活动要求。
(1)活动前:听清要求,带好材料。
(2)活动中:听指挥,在指定地点有序观察,及时记录。
遇到问题举手示意老师。
(3)活动后:带着材料回教室,安静坐好。
有问题举手示意老师。
五、活动过程活动一室外观察——寻访校园土壤“居民”1. 明确观察目的:观察土壤里的动植物,包括生长在土壤表面的植物和生活在土壤表面、里面的动物。
2.介绍观察标准:细致、全面、有序。
调动所有感官(眼看、鼻闻、手摸或挖)了解土壤里动植物的特征,比如颜色、形状、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观察动植物时,既要观察土壤表面的,也要观察土壤里面的(挖开表层土壤);按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
3.注意事项:在指定区域观察,遵守集合时间,保护自身安全,不伤害动植物,边观察边记录。
4.指导学生记录:按顺序记录日期(格式)、动物或植物的名称(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数量(一定范围内)、发现地点(在观察区域的哪个方位、土壤表面或里面)。
如果发现不认识的生物,记录下它的三个特征(如黑色、细长、爬行),也可以先画图记录以待后续考证。
《植物与环境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植物与环境》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植物与环境》是一门涉及植物发展与环境干系的课程,通过进修本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发展特点及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珍爱的认识和方法。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互相干系,增进学生对植物发展环境的理解和珍爱认识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发展特点和适应能力。
2. 掌握植物发展与环境因素的干系,培养学生对环境珍爱的认识。
3. 培养学生对植物发展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作业设计方案1. 实地调查植物发展环境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植物发展的场地,进行实地调查。
学生需要记录该地区的气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并观察植物的发展状况。
学生需要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分析植物在该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并提出改善环境的建议。
2. 设计植物发展实验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植物发展实验,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发展的影响。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光照、温度、水分等因素进行实验,记录植物发展的变化并分析结果。
学生需要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并提出结论。
3. 制作植物发展环境模型要求学生制作一个植物发展环境模型,展示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发展情况。
学生可以应用纸板、泥土、植物等材料制作模型,展示植物受到不同环境因素影响的发展情况。
学生需要在模型上标注环境因素,并进行口头解说。
四、评判方式1. 实地调查报告:包括环境调查数据、植物发展观察记录、分析与建议,评分占比30%。
2. 植物发展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与结论,评分占比40%。
3. 植物发展环境模型展示与口头解说:包括模型制作、环境因素标注、口头解说能力,评分占比30%。
五、总结通过《植物与环境》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发展特点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珍爱的认识和方法。
同时,通过实地调查、实验设计和模型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业,可以增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达到教学目标。
《土壤与植物》作业设计方案
《土壤与植物》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土壤与植物》是一门涉及土壤学和植物学知识的综合性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土壤形成与发育的过程,掌握土壤中各种成分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生长的必备条件和植物对土壤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对土壤和植物的认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土壤的概念和组成要素;2. 理解土壤形成和土壤质地的影响因素;3. 掌握土壤中养分的来源和作用;4. 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与土壤的关系;5. 提高学生对土壤与植物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土壤的概念及其组成;2. 土壤的形成和发育;3. 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 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5. 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的关系;6. 土壤保护与土地利用。
四、作业设计方案1. 课外调研: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与土壤或植物相关的主题进行调研,包括该主题的背景知识、相关数据统计和实地调查等,编写一份调研报告并进行汇报。
2. 实验报告撰写:安排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土壤和植物相关的实验,包括土壤质地测试、植物生长实验等,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步骤、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3. 书面作业:设计一份综合性的书面作业,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解析题等,考察学生对土壤与植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4. 研究性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撰写一篇关于该课题的研究性论文,包括综述文献、提出问题、设定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分析和结论总结等内容。
五、评价标准1. 课外调研报告的深度和广度;2. 实验报告的严谨性和科学性;3. 书面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4. 研究性论文的新颖性和创造性;5. 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反思通过以上的作业设计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土壤与植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对土壤与植物学科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植物与环境》作业设计方案
《植物与环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目的: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在环境中的生长与适应特点,促进学生对植物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设计内容:1. 植物的生长环境: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所适应的生长环境,比较不同植物在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下的生长情况。
2. 植物的适应特点:让学生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其根、茎、叶等器官结构,分析植物在环境适应上的特点,并设计实验验证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 植物的生态功能:让学生研究植物在环境中的作用,包括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通过实验考察和数据分析,了解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意义。
三、设计步骤: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确定实验方案和观察指标。
2. 实地考察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记录光照、温度、湿度等相关数据。
3. 对所选植物进行器官结构分析,比较其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况。
4. 设计实验验证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5. 讨论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并结合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展示。
四、设计要求:1. 学生需要认真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
2. 学生要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
3. 实验操作要符合安全规范,保证实验室和野外实地的安全。
4. 学生需要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数据记录、分析总结等内容。
五、作业评价:1. 实地考察和实验设计能力(30%):包括对植物生长环境的观察、实验方案的设计等。
2. 数据记录和分析能力(30%):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进行合理解释。
3. 讨论交流能力(20%):积极参与讨论,与同学分享实验心得。
4. 实验报告书写(20%):报告内容清晰完整,表达准确规范。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奠定基础。
环境植物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长和分布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研究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开展了本次环境植物实验,旨在探究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其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2. 分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分布特点;3. 探讨植物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种类,如乔木、灌木、草本等;2. 实验环境:模拟不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3. 实验步骤:(1)设置不同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2)将植物种植在模拟环境中,定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状况;(3)分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分布特点;(4)评估植物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实验结果显示,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生长和分布特点。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植物生长旺盛,叶片颜色鲜绿;而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植物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变黄或脱落。
这说明植物对温度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2. 植物对湿度变化的响应实验结果显示,植物在不同湿度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生长和分布特点。
在适宜的湿度条件下,植物生长旺盛,叶片保持湿润;而在干旱或高湿条件下,植物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变黄或出现病斑。
这说明植物对湿度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3. 植物对光照变化的响应实验结果显示,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生长和分布特点。
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旺盛,叶片光合作用效率高;而在光照不足或过强条件下,植物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变黄或出现病斑。
这说明植物对光照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4. 植物对土壤变化的响应实验结果显示,植物在不同土壤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生长和分布特点。
在适宜的土壤条件下,植物生长旺盛,根系发达;而在土壤贫瘠或盐碱化条件下,植物生长受到抑制,根系发育不良。
植物生长环境实验—土壤碱解氮的测定
土壤碱解氮的测定
(四)实验操作 3.在台面上,轻轻旋转扩散皿,使溶液与土壤充分混匀,随后放入 40℃保温箱中,24小时后取出,再用H2SO4标准液滴定内室硼酸中所吸 收的氮量(由蓝色滴到微红色)。 同时做空白试验,校正试剂和滴定误 差。
土壤碱解氮的测定
(五)结果计算
碱解氮(N)(mg kg1) (V V0 ) C 14 1000 m
土壤碱解氮的测定
(三)实验用品 天平,扩散皿、半微量滴定管、恒温箱。
外室 内室
微量扩散皿横断面图
外室 内室
半微量滴定管
恒温箱
微量扩散皿平面图
土壤碱解氮的测定
(四)实验操作 1.分别称取20目的风干土样2.00g和FeSO4∙7H2O粉1.00g, 均匀铺在 扩散皿外室,再水平地轻轻旋转扩散皿,使样品铺平。 2.在扩散血内室中加入2ml 2%硼酸溶液(已经加入指示剂,呈紫红色 的硼酸),然后在皿的外室边缘涂上特制胶水,迅速加入10ml 1.0mol∙L1 NaOH于皿的外室中,立即用毛玻璃盖严,并旋转毛玻璃数次,以使毛 玻璃与皿边缘完全粘合。
目录
1
目的意义
2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
4
实验操作
5
结果计算
6
注意事项
土壤碱解氮的测定
(一)目的意义
土壤全氮
有机态(≥95%) 无机态(1%~5%,NH4+、NO3-)
氮是植物主要的营养元素之一,也是土壤肥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土壤有效氮:包括无机的矿物态氮和有机质中易分解的、比较简单的 部分有机氮,是NH4+-N、NO3--N、氨基酸、酰胺和易水解的蛋白质氮 的总和,通常也称为水解(性)氮、碱解氮。 土壤速效氮:主要指土壤有效氮中的无机矿物态氮,指 NH4+-N和 NO3--N 。
《土壤与植物作业设计方案》
《土壤与植物》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土壤与植物》是一门涉及土壤与植物互相作用干系的课程,通过进修本课程,学生能够了解土壤对植物发展的影响,以及植物对土壤的作用。
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本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提高他们的进修积极性。
二、设计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土壤与植物之间的互相作用干系;2. 提高学生对土壤和植物的认识和理解;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4. 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设计内容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前去校园内的植物园或者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观察不同土壤类型下植物的发展情况,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比照分析不同土壤条件下植物的发展状况。
2. 实验设计: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不同土壤条件下植物的发展环境,观察植物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发展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3. 文献调研:要求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土壤与植物之间的互相作用机制,撰写一份关于这方面知识的综合报告。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就某一具体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深入探讨土壤与植物之间的干系,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四、作业要求1. 实地考察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撰写一份详细的实地考察报告,包括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和结论。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实验过程、结果分析和结论。
3. 文献综述: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撰写一份关于土壤与植物互相作用的综合报告,包括文献综述、分析和总结。
4. 小组讨论总结: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撰写一份小组讨论总结报告,包括讨论内容、结论和个人体会。
五、评判方式1. 实地考察报告、实验报告、文献综述和小组讨论总结将分别按照内容的完备性、深度和逻辑性进行评分。
2. 思量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宁能力,评分标准将根据不同砚生的表现进行个性化评判。
植物水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吸收机制。
2. 探究不同土壤类型和水分条件下植物的生长状况。
3. 分析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土壤水分的供应状况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状况。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土壤类型和水分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分析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土壤(沙土、壤土、黏土)、清水、盐水。
2. 实验仪器:培养皿、天平、量筒、温度计、放大镜。
四、实验方法1. 将沙土、壤土、黏土分别放入培养皿中,加水搅拌均匀,使土壤含水量达到适宜植物生长的水平。
2. 将小麦种子均匀撒入三个培养皿中,分别代表沙土、壤土、黏土三种土壤类型。
3. 在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清水和盐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适宜植物生长的水平。
4. 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保持温度适宜。
5. 每隔一定时间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的高度、叶片颜色、根系发育等指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土壤类型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沙土中的植物生长速度最快,壤土次之,黏土最慢。
这是因为沙土的孔隙度大,有利于根系伸展和水分渗透;壤土孔隙适中,有利于根系生长和水分保持;黏土孔隙度小,不利于根系伸展和水分渗透。
2. 不同水分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清水中的植物生长状况最好,盐水中的植物生长状况最差。
这是因为清水中的植物能够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而盐水中的高浓度盐分会抑制植物的生长。
3. 土壤水分对植物根系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土壤水分充足时,植物根系发达,颜色鲜亮;土壤水分不足时,植物根系发育不良,颜色暗淡。
这说明土壤水分对植物根系发育有重要影响。
六、实验结论1. 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吸收与土壤类型、水分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2. 不同的土壤类型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沙土最有利于植物生长,壤土次之,黏土最不利于植物生长。
3. 土壤水分对植物根系发育有重要影响,充足的水分有利于根系发育,不足的水分会抑制根系发育。
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实验
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实验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一直是农业科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了解植物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对于优化土壤养分管理、提高植物生长发育和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条件下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情况,以期进一步揭示土壤养分的利用方式和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取绿豆幼苗作为研究对象,土壤样品为普通耕作土壤。
实验所需材料包括绿豆种子、塑料花盆、土壤样品、养分溶液、PH计、蒸馏水等。
2. 实验方法(1)准备工作:将塑料花盆清洗干净,装入土壤样品,保持湿润状态,放置一段时间使土壤与养分充分混合。
(2)播种:将绿豆种子进行处理,用蒸馏水浸泡24小时,然后均匀播种在花盆中的土壤上,控制每个花盆的种子数量相同。
(3)实验组设置:设置不同的处理组,如缺N、缺P、缺K等,同时设置对照组,即正常养分供应的组。
(4)养分供应:根据不同处理组添加相应的养分溶液到花盆中,每组重复3次。
(5)实验环境:将花盆放置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如温度、湿度等。
(6)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每组植株的生长情况,测量植株的高度、叶片数量等指标,并记录下来。
二、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能力受到养分供应的影响。
在正常养分供应的组中,绿豆幼苗生长状况良好,根系发达,叶片翠绿,生长速度较快。
而在缺乏某种养分的处理组中,绿豆幼苗生长受到明显限制,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生长速度减缓。
通过测量和比较不同组别的绿豆幼苗生长情况,我们可以判断土壤中不同养分的供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例如,缺氮处理组的绿豆幼苗生长受到明显限制,表明氮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养分之一。
同样,缺磷和缺钾处理组的绿豆幼苗表现出生长受限的现象,说明磷和钾元素对植物的生长也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通过观察不同组别的绿豆幼苗根系情况,我们还可以了解到植物对土壤养分吸收的机制。
例如,在缺氮处理组的绿豆幼苗中,根系发育不良,根长短且细小,说明缺氮导致了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下降。
《土壤与植物》作业设计方案
《土壤与植物》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土壤与植物》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介绍了土壤的形成、特性、分类、功能以及土壤和植物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土壤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对地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掌握土壤的特性和分类方法,理解土壤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壤和植物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地球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土壤的形成过程及特性;2. 土壤的分类方法;3. 土壤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周边地区进行土壤取样和观察,让学生亲自感受和了解土壤的特性。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作业设计1. 制作土壤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地考察和实验结果,撰写土壤实验报告,描述土壤的特性、分类和与植物的关系。
2. 室内栽培植物实践:学生自行选择一种植物在室内进行栽培实验,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总结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土壤保护小作文:学生撰写一篇短文,探讨如何保护土壤资源,呼吁大家一起行动,共同保护地球家园。
六、评价方式1. 实验报告评分:根据实验报告的内容、组织结构、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分。
2. 实践成果评价:根据植物栽培实验的实际成果和总结能力进行评价。
3. 小作文评选:评选出最优秀的小作文,并进行表彰奖励。
七、实施方案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设计详细的教学计划和作业安排。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实验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通过各种形式的作业设计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对《土壤与植物》课程的深入理解和实践应用,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环保意识的教育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原理?(见实验报告)土壤+ K2Cr2O7-H2SO4 CO2 BaCO3K2Cr2O7在H2SO4存在下,土壤有机C氧化成CO2,释放出的CO2可以按照上述干烧法测定;也可把CO2导入过量Ba(OH)2溶液中使成BaCO3,然后用已知的标准酸(HCl)滴定剩余的Ba(OH)2,由净消耗的酸量求OM含量。
(用过量的,一定量的K2Cr2O7-H2SO4溶液氧化土壤有机C,使Org-C氧化成剩余的K2Cr2O,用标准FeSO4回滴,根据净用氧化剂(K2Cr2O7)量来计算有机C量,反应式为:氧化:3C+2CrO2-7 +16H 3CO2+4Cr23++8H2O滴定CrO2-7+6Fe2-+14H+ 2Cr3+ +6Fe3++7H2O终点指示剂有邻菲罗啉,二苯胺等。
其中邻菲罗啉批示剂终点时显常用。
(C12H8N2)3Fe 3++e (C12H8N2)3Fe 2+遇到强氧化剂,兰色Fe2+ 提供还原剂为砖红色滴定过程的颜色变化,开始为过量,CrO2-7的橙色,为主 灰绿 Cr3+的兰绿 砖红色。
FeSO4过量半滴即变成砖红色,表示终点已到。
)2、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方法和测定步骤:(P32)方法: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或重铬酸钾氧化还原滴定法3、土壤有机质测定的计算公式:土壤有机C% = (a-b) cFe 0.003 f 100m土壤OM%= 土壤有机C% 1.7244、土壤有机质的测定中干烧法与湿烧法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均为经典方法,具有较高精密度,可作为标准方法;(2)使有机C分解完全;(3)不受还原物质的影响。
缺点:(1)干烧法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和较高的操作技术;(2)操作费时,碳酸盐有干扰。
5、重铬酸钾氧化还原滴定法优点和缺点:(注释——重铬酸钾氧化还原滴定法根据加热方式不同,又分为外热源法和稀释热法。
)优点:操作简便、快速,不要求特殊仪器及很熟练的操作技术,土壤中碳酸盐无干扰,适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
缺点:(1)对样品OM含量有一定要求,超过15%不易得到准确结果(可用稀释热法补救);(2)Fe2+、Cl-、MnO2等均对氧还反应有干扰;(3)与干烧法相比,反应不够彻底,氧化不完全,准确度差些。
6、重铬酸钾外热源法(外加热法)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氧化有机C比较完全(是干烧法的90%以上);各土壤间的变异较小;测定结果精密度较好。
缺点:加热温度高,不易控制恒温,所以易产生误差。
7、土壤全N的测定原理?(16、凯氏定氮测定土壤全氮的方法原理?)含N有机物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浓H2SO4高温共煮,使有机N转化成NH4-N((NH4)2SO4),然后在碱性溶液中蒸馏出NH3,用H3BO3吸收,再用标准酸溶液直接滴定H3BO3吸收的NH3,根据酸的用量来计算N含量。
8、土壤全氮的测定方法和步骤?(18、凯氏定氮测定土壤全氮的测定步骤?)(见实验报告)土壤全氮的测定方法:凯氏定氮法测定步骤:(P47)①样品的消煮催化剂+浓H2SO4有机N (NH4)2SO4(+无机N)②消煮液中NH4+的定量(蒸馏)OH- H3BO3 H+(NH4)2SO4 NH3 NH4+ + H2BO3 H3BO39、凯(开)氏反应的特点:①浓H2SO4是中强氧化剂,单靠它不能很快完成各类含N有机物的开氏反应,因此需要加入加速剂,以缩短消煮时间。
②开氏反应的氧化还原电位范围较窄,既须把有机C氧化成CO2,又须防止把NH4+氧化成NO3-,因此使用氧化剂要特别注意。
③高温消煮能促进有机质分解,但温度过高则会引起NH4+盐热分解,所以温度不能超过410C。
④有些有机N因抗性大则转化很慢,即使有加速剂,在消煮清亮后也必须再“后煮”一段时间。
10、土壤全氮测定中加热温度和时间的控制范围?加热温度与时间:加热温度在360-410C,才能使土壤有机N化合物分解完全,也不引起N的损失。
(1)对温度的控制:自动控温器或消煮管中H2SO4蒸汽冷凝回流的高度(在瓶颈上部1/3处冷凝回流为宜)。
用小火加热,待瓶内反应缓和时(10~15min),加强火力使消煮的土液保持微沸,并防止蒸干。
(2)加热时间:控制适当的加热时间可以保证土样中的有机N全部转化为NH4-N,又不致因时间过长而引起N素损失。
据全N标准化研究指出:(对半微量开氏法的要求)当消煮液和土粒全部变为灰白并略带绿色后,再消煮一小时,这1hr叫后煮,其作用是促使土壤中复杂的有机N化合物分解完全,全部转化为NH4-N。
后煮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加速剂的种类和用量。
根据研究结果看,在360-410C消煮80-90min,即可得到稳定的测值。
11、土壤全氮测定过程中NH4+的测定条件?①H3BO3的用量:1% H3BO3 约等于0.16 mol/L1ml 1% H3BO3吸收的NH3量为0.46 mg N1ml 2% H3BO3吸收的NH3量为0.92 mg N在半微量开氏法蒸馏中,一般是1 mg N,用5ml 2% H3BO3吸收NH3足够了。
H3BO3吸收NH3有以下几个优点:A、仅用一种标准酸溶液即可测出NH3含量,准确度高;B、H3BO3用量不必准确,只要足够即可,而标准酸的用量要求准确;C、H3BO3液中加入指示剂,可检查接受瓶是否干净、蒸馏瓶中的碱是否足够。
②NaOH的用量:以保证NH4+全部蒸出为原则,主要是根据加入浓H2SO4的量来计算的。
③空白测定:一般不大于0.40ml。
*注意:蒸馏时馏出液的温度勿超过40C,以防NH3挥发,注意打开冷凝水。
④蒸出液以50~75ml为宜。
12、在测定NH4+的条件中如何判断加碱量(蒸馏法)是否合适?可以根据加碱后的几种现象来判断:溶液变混浊,有蓝色絮状沉淀(Cu(OH)2生成);溶液变为棕褐色混浊,Cu(OH)2 CuO ;接收瓶中H3BO3液由紫红色 蓝色。
以上说明加碱适量。
*加碱后,蒸馏开始,蒸馏瓶内溶液为蓝色,不变混浊,也不变棕褐色(因为生成[Cu(OH)4]2-不沉淀出来),此时要看接收瓶内溶液的变化,若变蓝,说明碱够,若不变蓝,则可能是加碱不足或其它原因。
13、凯氏法测定全氮步骤:(同17、18)(见实验步骤)催化剂+浓H2SO4 OH- H3BO3有机N NH4+ NH3 NH4+ + H2BO3-(+无机N) H+H3BO3| 样品的消煮| 消煮液中NH4+的定量(蒸馏) |14、土壤浸提剂选择的原则(依据)是:(1)浸出的土壤养分量应与作物吸收量(或植物对养分的反应)有良好的相关性;(2)快速、简便;(3)适应性广,包括:A 一种浸提剂适用多种元素;B 各类土壤;C 各实验室都可用。
(4)成本低。
15、土壤碱解氮的测定方法和原理?碱水解性N(碱解N):(1)NaOH-扩散法:2.0g土+ 10.00ml 1mol/L NaOH,40±1︒C,24±0.5hr16、碱解氮的操作步骤?(P57)17、机N(NH4+,NO3-,NO2-)土样的特殊性?土样的特殊性:新鲜样品(1)采样后要求冷冻或冷藏(2)快速干燥使NO3-变化极小,但对NH4+影响大18、常用的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方法:0.5 mol L-1 NaHCO3 浸提法(Olsen法)。
适用于石灰性土壤、碱性、中性土壤和微酸性土壤。
19、有效磷测定的方法原理?(土壤有效磷测定—0.5 mol L-1 NaHCO3 浸提法的原理?)用0.5 mol L-1 NaHCO3浸提土壤有效磷,浸出液用钼锑抗吸光光度法测定磷的含量。
20、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中NaHCO3的作用?(0.5 mol L-1 NaHCO3 浸提法中NaHCO3的作用?)(1) 降低Ca2+浓度(形成CaCO3沉淀),使微溶性磷酸盐被浸出(Ca-P)。
(2) 浸提液pH调至8.5,使铁、铝发生水解,从而降低Fe3+、Al3+的浓度, 使Fe-P、Al-P被浸出。
Al3+ + 2H2O [ Al(OH)2]+ + 2H++OH-↓Al(OH)3 ↓Fe3+ →Fe(OH)3 ↓(3)与交换吸附态磷进行置换作用(浸提液中有OH-、HCO3-、CO32- 等阴离子), 从而使H2PO4-、HPO42- 等被浸提出来。
(4)浸提过程中的溶解作用降低了溶液中Ca2+、Fe3+、Al3+的浓度,因此能够防止浸出的磷发生次生沉淀。
21、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的浸提条件?(0.5 mol L-1 NaHCO3 浸提法的浸提条件?)(1) pH 8.52NaHCO3 Na2CO3 + CO2↑ + H2O(2) 浸提温度每升高1︒C,磷的浸出量大约增加2.18%。
国标规定25 ± 1 ︒C(3) 土液比1:20 (5 g + 100 ml 或2.5 g + 50 ml)(4) 振荡时间30 ± 1 min(5) 振荡频率通常用180次/min(150-200次/min均可)22、土壤速效K的测定的方法和相应原理?(1)1mol/L NH4OAc(pH 7)法(2)原理:P10623、土壤速效K测定的优点?(土壤速效K测定—1mol/L NH4OAc(pH 7)法的优点?)优点:(1)K+与NH4+半径接近,能有效提取交换性KNH4+ K+ Na+ Ca2+ 水化H+r(nm) 0.145 0.133 0.093 0.099 0.450(2)用火焰光度法或原子吸收法定量时,干扰离子少。
24、土壤缓效K的测定方法?1、生物耗竭法2、1mol/L HNO3煮沸法3、2.0mol/L HNO3冷浸提法:土液比为1:20,振荡30min。
4、四苯硼钠提取法5、电超滤(EUF)法可同时测定速效K与缓效K。
25、土壤缓效K的测定原理?(土壤缓效K测定—1mol/L HNO3煮沸法的测定原理?)土液比为1:10,放入磷酸浴或油浴煮沸10min,浸出的K来代表缓效K(减去交换性K后)的相对指标。
本法的要点:准确煮沸10min;土液比保持1:10,避免水分蒸发掉。
26、土壤全磷全钾的测定方法?(34、全磷的测定方法、原理?37、全钾的测定方法、原理?)土壤全磷全钾的测定方法:氢氧化钠熔融法NaOH熔融法:熔剂由Na2CO3→NaOH,铂坩埚→Ag坩埚,720︒C熔融。
本法测定结果比Na2CO3法稍低,因为分解完全程度低,且由于NaOH易吸水而使测定结果不稳定。
但本法较经济,Ag坩埚便宜。
NaOH法:样品分解完全,可用Ag(Ni)坩埚,熔融温度低(750︒C),操作简便,试液可测全钾及全磷。
本法也要作空白测定。
此法适用于一般实验室。
27、钾的测定步骤?(71、土壤全磷的测定步骤?)(P102或实验报告)28、全P的测定-—Na2CO3熔融法的优点和缺点?优点:熔融时分解完全,测定结果准确,同一待测液可测定多种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