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点滴体会
改进政治课堂教学的点滴心得
经验交流新课程NEW CURRICULUM改进政治课堂教学的点滴心得徐怀忠(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富岭中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也不断发生变化,由于众多农村家长外出打工,留守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照顾,导致其在心理上存在很大的落差。
并且农村师资力量也严重匮乏,这就导致教育结构的失衡。
此外,农村家长对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及城市地区。
目前,国家正在实行新教材改革,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跟随时代的进步,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如何使学生学会运用、学会分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教学是一门艺术,成功的教学就是一种艺术创造。
因此,更新创新性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无疑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针对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改变教学观念1.多启发,少提问目前,政治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简单提问的现象比较普遍,不少教师习惯于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主要特点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念,学生记。
学生接受知识就是为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新的知识,进一步追求更高的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经常通过自身讲解来将知识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和分析问题。
在教授学生书本理论与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应当注重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与之相结合,对时下政治热点进行分析讨论。
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合理提出相关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实现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其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展现其在课堂上不同的一面,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全方位发展,才能适应知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
2.多创新,少讲解政治课堂教学的改进不仅只依靠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还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政治教学中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和创新意识,注重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交往互动。
政治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3篇_学习心得体会_
政治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3篇政治新课程改革学习一:高中统一进行新课程的改革,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不仅为我们的政治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经过这学期的具体实践。
我粗浅的谈谈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新课改倡导合作精神,开展自主探究。
新课改理念认为:教师是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课堂上应尊重学习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整节课,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加以引导,有时鼓励学生提问。
为此,我们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放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多看、多问、多想、多讲、多行。
重视每一位同学的见解,赏识他们每一点进步的思想火花。
二、新课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进生活走进社会长期以来我们政治课被学生认为是说大话说空话的课,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课程内容离现实社会离现实生活太遥远了,让广大的学生感到象天上的星星一样遥不可及,而《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模块如我们的政治课现在分为“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于哲学”等模块。
使的我们的课程具有浓郁的时代生活的气息。
如在讲到《政治生活》的民族问题时,结合时政热点问题“3•14西藏事件”,布置学生搜集与西藏史实有关的资料,还有农奴主压迫农奴的各种证据——图片、视频、文献等,在课堂上进行展览和交流。
有能力的学生还自己制作和讲解PPT。
这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和真实性,不仅对课本知识有了形象记忆,对有关历史知识、人文知识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三、新课改提倡创设课堂情境,进行情境教学。
新课改精神强调合作探究,强调培养学生的情境思维。
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亲临“现场”,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要,成为学生自觉阅读和钻研教材的动力,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初中政治教学课改反思(四篇)
初中政治教学课改反思首先,把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
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
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
这种以老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
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
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政治知识。
他们知道美国布什再次当选总统和这次“海啸”带来的灾难,知道当今中国“韩流”“肆掠”……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
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极大的广阔性,善于独立思考。
其实我们的政治也是丰富多彩的,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政治的影子。
政治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么,政治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其中关键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
这种联想式教学方法。
参加思政课教学改革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思政课教学改革培训心得体会第1篇: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参加培训体会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参加培训体会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理想信念,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为此,重庆文理学院与江西井冈山大学合作举办了重庆文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弘扬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培训班。
我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
本次培训的方法、过程及效果对于进一步深化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有相当的借鉴意义,我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谈谈以下三点体会。
一、教学方法多样是搞好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次培训的目的是通过井冈山精神的学习和感悟,使学员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得到净化,党性得到锤炼,精神得到升华,从而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井冈山大学为了办好本次培训,达到预期的目的,他们在培训方式方法上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充分的准备。
在培训方法上,他们采取了讲授式、体验式、参与式、演出式、音像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全程,全体学员都必须佩带当年革命先烈曾经佩带过的“识别带”,这让每个学员都有一种明确的身份意识。
作为受训者的我,对体验式教学和演出式的教学方式印象尤其深刻。
体验式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重走“朱毛挑粮小道”。
过去我们曾学习过《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对朱德、毛泽东当年为解决粮食问题而下山挑粮略有所知,但对朱德、毛泽东当年挑粮的艰辛实质上并没有深刻的感受。
但当我们来到这条林荫蔽日、蜿蜒曲折、长达3.1公里的挑粮小道时,我们才真正明白了其中的艰辛。
这条道路不仅狭窄,而且十分陡峭。
不要说挑上百十斤的粮食,就是打空手走路也感到十分痛苦。
大部分学员来回只走了1公里路程的样子,当大家重回山顶时,早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了。
仅仅通过重走朱毛挑粮小道,我们就能深刻理解当年井冈山根据地创建的艰辛,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来之不易。
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有一次去参加一个教研活动,在课间休息时和几个学生交流,征求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的评价,其中一个说:“说实话,思想政治课太枯燥了,老师只会读教材,要不就是让我们死记硬背,没意思。
”另一个说:“其实思想政治课不错,可以读小说,打瞌睡。
”听完他们的话。
对我触动很大。
思想政治课堂应该是陶冶学生思想情操的重要场所,是思想道德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阵地,但学生的评价怎么会是这样呢?看来很多教师还在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施教,是应该彻底地加以改进了。
我通过慎重思考,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效果很好。
下面就把我的体会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同行有所裨益。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要想改变教学方式,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的观念。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的,教师主动地讲,学生被动地接收,效果很不理想。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着。
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就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场所”的观念。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融入教学中,使他们受到教育,获得发展。
教师必须树立三个观念:一是循序渐进的观念,克服急于求成意识,欲速则不达;二是充分相信学生的观念,就是相信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教师要对学生持积极、信赖的态度,对学生实行人性化教育。
二、趣化新课导入。
新课的导人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前奏”,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政治学科知识和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政治课堂不再枯燥、抽象,进而对政治学科产生亲切感。
如,在教学《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在旅游中接受消费时,你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侵犯?同学们非常激动,其中有同学道出了“买纪念品风波”……学生热情高涨,犹如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
关于政治教学的心得体会(三篇)
关于政治教学的心得体会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关键环节。
在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政治教学的重要性和特点。
下面我将从政治教学的目标、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政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指学生对政治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情感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作为政治教师,我们应该明确政治素质在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地位,并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特点和需求,确定个性化的目标,使政治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政治教学的方法要多样化。
政治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强调学以致用,提倡启发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政治,感受政治,从而提高政治素质。
此外,政治教学的评价要科学有效。
政治教学的评价不仅要注意量化指标的统计和运用,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在评价中,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注重学生的政治态度、政治能力和政治情感的培养。
同时,要注重个性发展评价,对于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给予合理评价,鼓励他们在政治方面的表现,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
总结起来,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政治素质的重要渠道,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政治教学的目标和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政治教学工作,培养合格公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关于政治教学的心得体会(二)政治教育在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和参与能力。
在我作为政治教师的多年教学经验中,我深刻认识到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有了以下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政治教育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在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应改变过去传统的 “一言堂”或灌输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要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基础上,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主体性”原则,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笔者结合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一、政治课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成功的教学是学生积极参与的结果。
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师生双边活动的实际情况是重教太过,相当一部分教学还处于“单向性”,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由教师一灌到底,教师授课中表现出对教材理解的排他性,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压制性,学生当作被动的知识储存器。
这种教学,缺乏活力与生机,更谈不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政治教师首先必须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放下架子,改进方法,彻底改变“一言堂”的家长式教学;在把握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质疑讨论、时政演讲、辩论会、指导性自学等各种形式参与课堂教学进程,使之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还要重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建立融洽的教学氛围,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知识点时,要针对“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敞开思想展开辩论,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释疑、归纳和小结,得出“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结论。
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邓小平理论奠定思想基础和学习方法。
二、政治课教学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新编教材的可读性,既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了条件,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提供了可能性,也给教师如何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只要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回答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使理论与学生的思想发生撞击和共鸣,才能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认识,导之以行。
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_政治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
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_政治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首先,我发现我太注重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在课堂上,我常常把自己当做一名知识传授者,注重向学生灌输大量的信息,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
这样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出现学习疲劳和失去学习动力的情况。
其次,我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我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以讲授和讲解为主,很少使用其他交互式的教学方式。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变得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不同类型的学生可能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第三,我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过于教条化。
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只专注于课本中的知识点,忽略了学生实践性的需求,没有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结合起来。
同时,因为我过于注重课堂的有序性和规范性,我对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和实践探索给予的关注和支持不够。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开始进行了一些改革。
首先,我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多地运用互动式教学和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让他们自由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我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上,让课堂内容更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其次,我开始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同时也开放了部分课堂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从而满足个人化的学习需求。
最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将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打破课堂和生活之间的界限,生动有趣地展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以上这些改革都是为了探索一种更好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更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课堂中受到启发和激励。
通过这些改革,我发现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单调呆板的灌输知识了,而是充满了活力和创造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也让我更多地体会到教学工作的快乐和挑战。
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_政治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
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_政治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变革。
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不断进行改革是必须的。
但是,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进行反思,以便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在我所在的政治教学工作中,我们也进行了不少的改革。
尤其近年来,我们更是注重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
在此,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们在这个方面的一些收获及反思。
一、拓宽课堂教学方式过去,在政治教学方面,对知识点的讲解占据了大多数时间。
而这种方式往往使学生不太容易接受,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因此,我们开始拓宽课堂教学方式的方法,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践案例分析等。
这些方法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课程讨论,教学效果也比以往更加明显。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小组讨论方面,学生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而在角色扮演方面,学生常常会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课前把学生分成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安排一个特定的问题,通过充分的准备和分析,提高了课程质量,学生成长的效果也更加显著。
二、注重学生能力提高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一般会建议学生课后复习。
这样做是没错的,但我们发现仅仅这样还无法完全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因此,我们开始将针对“学会方法”这一方面进行突出的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提高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力。
但是,在实践的时候,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即学生在学习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压力,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因此,我们开始通过梳理模块,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在理解政治学科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习方法,提供科学高效的学习模式,使他们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学习问题。
三、学生评价与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注重学生评价和总结。
学生对教学的反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教学真正的诉求和需求。
而总结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梳理学生思维的演变轨迹,并在教学后通过收集学生意见来评价课程质量,从而推进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完善。
政治课改心得体会(5篇可选)
政治课改心得体会(5篇可选)第一篇:政治课改心得体会关于政治课改的心得体会教师改变与课程改革密切相关,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然而,教师对课程改革会表现出抵制和自愿改变两种倾向,这使教师改变具有了悖论性质。
就其内涵而言,教师改变是一个多维度、多阶段过程,并且各维度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在课程实施中,既要妥善管理实施的“步伐”,处理好教师渐进性改变和根本性改变的关系,又要从专业、资源、制度和文化入手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引领教师改变的方向。
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增强了人文性。
在以往的政治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政治课的政治性,忽视了政治课的“人文性”,政治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政治的感觉,使初中政治课教学缺少了人情味,远离初中生的生活,严重地影响了初中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性”。
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二、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
青少年时期正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做人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紧紧围绕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品德问题进行教育。
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初中学生的品德教育明显不够,对初中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也较为薄弱,为了改变初中学生品德教育薄弱的状况,新课程标准根据初中学牛思想品德形成的需要,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
三、高度重视实用性。
著名的教育家贝克曾指出,尽管各国,各民族乃至个人具有多种价值内容,但是人类“学会过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共同的。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
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人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
教师思政课改革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有幸参与到学校的思政课改革中,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刻的职业体验和自我提升的机会。
通过这次改革,我对思政课的教学理念、方法以及自身角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思政课改革让我认识到教学理念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需求。
改革后,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素养,将课堂变成一个开放、互动、充满活力的空间。
我努力将思政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政课的价值,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其次,改革让我学会了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改革过程中,我尝试了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
我发现,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而情景模拟则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使我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发展。
再次,改革使我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改革前,我的教学往往过于统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改革后,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我通过开展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这种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思政课中得到了更好的成长。
此外,改革让我意识到自身角色的转变。
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陪伴者,我更加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关注他们的生活,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这种角色的转变,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帮助。
最后,改革让我认识到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适应改革的要求,我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同行交流心得,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
这些努力使我更加自信地面对改革带来的挑战。
2024年关于政治教学的心得体会
2024年关于政治教学的心得体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公民意识、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一环,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改进。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有幸亲身参与并感受到了这一过程中的变化和进步。
我在2024年关于政治教学方面的心得体会如下: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政治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政治问题进行思辨分析的能力。
通过讨论和辩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客观地看待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同时,我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和知识,培养他们的信息筛选和辨析能力。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政治知识,还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融入生活实践,增强实践能力政治教育不应该仅仅是纸上谈兵,更应该注重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将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社会实践相联系,通过实地考察、社区服务和实践项目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政治实践中。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政治知识,还能够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三、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政治教育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具有吸引力的。
我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我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各类数字化平台的优势,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
同时,我还注重组织各类学习活动和竞赛,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理解并承担起自己作为公民的责任。
政治高效课堂实施以来的点滴体会
我把 多次培 训受 到的 启示和能 够 用到 自 尝试 , 不断去实现。 一个 目标达成 了 , 就向
下一个 目标进发。 在尝试过程 中我也遇到
己教学 中的方 法随时记录 了下来 , 不断去 我们不止一次拿出专 门的时间对学生和小
无所知到逐渐摸 索, 现已初具雏形 。 二、 小组文化建设必不可少。从小组
语教 学的内容和方式 。 最终 目的是为 了将
此的思考 、 经验和 知识 , 交 流着彼 此 的情 的方法 , 把教学的“ 舞台” 让给学生。 创造一 指教 师把 对学 生 的情 感转 化为满 足学 生 康的心理 , 形成健全 的人格 。
们带来动力与激情。 我们 学校 组织了小组
月 1 1日的培 训启示 中写了这样 几条 : 1 .
文化建设 比赛 , 我们 班的参赛小组激情澎 导学案前置 , 课前检 查 , 量化计分 : 2 . 设 记
组 训l( 莫 为 失败 找 借 口 , 只 为 成 功 找 理
பைடு நூலகம்
自三月份 我县实施高效课堂 以来 , 作 湃地喊出 了自己小组 的组 名( 独树一 帜 ) 、 分员; 3 . 一 定要 设计 点评 环节 ; 4 . 展 示过
专攻 两周 的音 标 , 音标学 扎实 了 , 什么 样 氛 围。 英语教学 培养 的单 词都可 以读对 了 ,孩 子们也 愿意读
了, 这样 自信和兴趣双丰收 。 二、 在教 学中实施情感教 育 教学是教 师的教和 学生的学的统一 , 是师 生之 间相 互交流 , 相 互沟通 , 相互 启 当前 , 随着素 质教育 的提 出 , 培 养学 生的全面能 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 英语教学 的 目的不仅是使学 生掌握语言 的本 身 , 同 时通 过语言 的学 习来 培养学 生 的综 合能
道德与法治教改体会
道德与法治教改的深刻体会
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变革,道德与法治课程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改革。
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这一变革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在此,我想分享一些我在教改过程中的真实体会。
首先,我深刻体会到道德与法治教改的必要性。
在过去,我们可能更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法治观念、道德意识的培养。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单纯的知识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升。
其次,教改过程中的挑战也让我印象深刻。
在改革初期,许多老师都感到有些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
毕竟,改革意味着打破旧有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我们需要重新设计课程,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甚至还要面对部分家长和学生的不理解。
但是,正是这些挑战,促使我们不断地学习、进步,最终实现了教学的转型。
当然,教改也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发现学生们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明显增加了。
他们开始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们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们开始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用道德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
最后,我想说的是,道德与法治教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持续地努力。
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出既有知识、又有道德、更有法治素养的新时代好少年。
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_政治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
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_政治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课堂教学改革在我国教育事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反思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必要环节,通过总结教学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更好地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以下是我对政治教学工作的总结和反思。
一、政治教学工作的总结1. 教学目标明确:我们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培养目标,保证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教学内容丰富:我们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时事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的吸引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3.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我们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如讲授、互动、讨论、案例分析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
4. 教学评价完善:我们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问题。
二、政治教学工作的反思1. 教学目标不足: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对政治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我们应该加强对政治学科的宣传,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动力。
2. 教学内容有待深化:政治学科的内容广泛而复杂,我们在教学中对一些重要内容的讲解不够深入,使学生对政治学科的理解不够透彻。
我们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研究,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能够对政治学科有更深入的理解。
3. 教学方法有待提升: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但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我们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我们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更多的互动和实践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教学评价有待改进:在教学评价中,我们过于注重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的考查,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学科宣传:组织政治讲座、举办辩论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关注度和认识度。
2024年高三政治教学工作心得6篇
2024年高三政治教学工作心得6篇篇1作为一位资深的高三政治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因为高三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政治学科的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以下是我一年的教学工作心得。
一、明确教学目标,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在高三政治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
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和考试要求,我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授课。
在知识传授方面,我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拓展,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式的教学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他们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我还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如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
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还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关注学生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全体学生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学习方面存在差异。
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我始终关注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
我通过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我注重基础知识的补救和巩固;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注重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和发展。
四、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师生互动,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
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的点滴体会论文: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的点滴体会
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的点滴体会论文: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的点滴体会多年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都是传统式的照本宣科,属于应试教育的模式。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中,就必须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有的放矢,组织教学,才能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目前,素质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发展,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因而中学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实施。
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才会有先进的教育实践。
首先,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教育观念的转变,必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政治教师不仅具有高尚的政治素质,更应该具有高深的业务素质。
研究性课程是近年来中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过程中的一种较为新颖的课程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具有研究素质的教师,即研究型教师。
政治教师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形成多层次新型的知识结构,具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进而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促进他们德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其次,创新教育方法。
在信息化时代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的指导者、辅导者、合作者。
素质教育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不仅要传授知识,教会技能,更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生眼前发展,更要着眼于终身学习愿望与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意学习方法培养,更要注重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的培养。
课堂教学要开展师生互动的探究活动,教师不仅要注重教的艺术,更注重学的方法。
教师要能够换位思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体验学生的处境和感受,引导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点滴体会
摘要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旋律,是重中之重,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思想政治课较强的理论性,是特有的实践性与时代和独有的政策性,更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学生是主体”的思想,深入开展实施《新课标》教学策略。
以下是本人在政治课教学中一些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政治改革体会
一、强化学生的主题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最终归宿,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当今时代是比较强烈的,但是这种意识尚处于一种萌芽的状态,不够成熟,缺乏真正的主体意识,显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在课堂上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1. 发扬教学民主,在课堂教学上。
教师不仅仅要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要以平等开放,合作,民主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创造一切的条件,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 进行情感诱惑,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情意因素。
教师要有“爱满天下’的爱心,无微不至的关怀每一个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心理氛围,创造活泼融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的自尊,自信,得到尊重,理解和促进,使学生的个性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从而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深厚情感,调动每一
位学生的创造才能,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自强,自律,自立。
其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乐于学习。
3. 激发学生认知的能动性。
思想政治课有其自身的认识价值和特有的魅力,生动感人的显示材料,严禁的逻辑结构,科学的理论体系,深刻的德育内涵,这些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最重要和最强大的诱因。
要善于抓住学科的特点,把学生把认知与情感合二为一,从学习中获取学习的动力,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扬情激趣。
思想政治课强烈的实践性,使我们的教学不可能离开生活实际,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现代媒体的最大功能,是思想政治课实施诱惑探究教学的一大优势。
1. 增强直观性。
通过漫画、图片、文字、音乐等形式,将书本上的相关内容,展示出来,给学生以生动直观的印象,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对学生加深知识上的理解打下基础。
2. 渗透时代性。
根据需要,适时适量的补充新材料,这些新材料,既可以是最新的时政材料,也可以丰富的寓言故事;既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使声像的,通过不同形式的不断转换,经常可以给学生全新的感觉,到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目的。
3. 发挥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代媒体的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搜集整理与课堂知识相关的材料。
采用课前“新闻播报”的形式,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热情和理论实际的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考。
“思起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
具体是:
1. 依据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
课堂上,教学问题的提出,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上提问要有全面性和促进性,也就是让学生跳一条能够摘到桃子。
教师对问题的设置,首先要立足于教材,围绕教学任务和设问,一是要适度,设置问题要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防止问题太多,学生没有领会思考的时间,陷入问题的困境;二是有梯度,问题的设置由易到难、由大到小、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
其次,问题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注意广度和密度。
广度上,面向全体,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训练的机会;密度上,问题设置疏密相间,使学生既能积极参与思考,同时也能让学生对问题考虑得更全面。
2.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科学上有句名言: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做起。
首先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一是引导学生“于疑难处质疑”,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疑问,及时质疑,二是“于无疑处质疑”,让学生拨开迷雾,在看似无疑的地方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三是引导学生“于核心处质疑”,就是让学生在教学的关键处寻找疑问。
其次注重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例如寻因问果法,对任何现象都可以追究原因、探究结果;比较异同法,即对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或不同事物、不同现象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联系法,即探究不同事物、现象之间的关系;逆向思考法、反问法等,让学
生学会发现问题,启迪智慧。
3. 灵活多样的设问,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注意设问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是环环相扣的设问,培养思维的连贯性;二是运用变通式回答,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三是运用扩展式设问,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四是运用辩证式设问,培养思维的批判性;五是设置抢答式回答,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4. 针对学生差异,设计要有启发性——处理好因材施教与启发式的关系。
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首创人,也是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大师,这与他本人的学习过程不无关系。
都说,孔子曾带领弟子求教于老子。
当孔子向老子说明来意后,老子闭目端坐良久,之后问道:你看我的牙齿怎样?孔子答曰:所剩寥寥。
老子又问:你看我的舌头怎样?孔子答曰:依然很好。
尔后,老子起身回房休息了,孔子告诉弟子们说,咱们走吧。
众弟子不解,所问问题还没有得到回答,怎能就走呢!孔子说,老子不是通过牙齿和舌头的比喻把刚柔关系讲的很透彻了吗?众弟子恍然大悟。
老子的启发式不可谓不妙,然而,只孔子一人接受,这不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所致吗!大概这也是孔子主张因材施教的原因之一吧。
可见,启发性是教学的灵魂,因材施教则是教学的不变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