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 第二章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离散数学,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任何命题公式都存在与之等值的主 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并且是唯 一的。
证明: (1)存在性:等值演算 (2)唯一性:反证法
例题与练习
【例2.8】求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 (p→q)↔r
合取范式 (p∨r) ∧ (¬q∨r) ∧ (¬p∨q∨¬r)
析取范式 (p∧¬q∧¬r)∨( ¬p∧r )∨( q∧r )
p(qr)
1 1 1 1 1 1 0 1
(pq)r
0 1 0 1 1 1 0 1
(p∧q)r
1 1 1 1 1 1 0 1
十六组重要的等值式(模式)
• 1.双重否定律 A¬¬A
• 2.幂等律 A∧A A,A∨A A
• 3.交换律 A∨B B∨A,A∧B B∧A
• 4.结合律 (A∨B)∨C A∨(B∨C) (A∧B)∧C A∧(B∧C)
2.3 联结词的完备集
定义2.6
n元真值函数F:{0,1}n →{0,1}
定理
• 每个真值函数,都一一对应一个真值表。每个真 值函数,都存在许多与之等值的命题公式。反之, 每个命题公式对应唯一的与之等值的真值函数。
定义2.7
• 设S是联结词集合,如果任何n元真值函数 都可以由仅含S中的联结词构成的公式表 示,则称S是联结词完备集。
p∧q∧r
成真赋值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名称
m0 m1 m2 m3 m4 m5 m6 m7
极大项
极大项
p∨q∨r p∨q∨¬r p∨¬q∨r p∨¬q∨¬r ¬p∨q∨r p∨q∨¬r ¬p∨¬q∨r ¬p∨¬q∨¬r
成假赋值 名称
000
M0
001
离散数学-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消解规则
总结词
消解规则允许我们通过消除两个等价的 命题来得出新的结论。
VS
详细描述
消解规则允许我们通过消除两个等价的命 题来得出新的结论。例如,如果我们有两 个等价的命题A和B,并且知道A能推出C, 同时B能推出D,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消解规 则得出C ∧ D。
03
推理规则
假言推理
总结词
假言推理是一种基于前件和后件的推理方法,前件是推理的前提,后件是推出的结论。
详细描述
假言推理的逻辑形式是“如果P,则Q”,表示当P为真时,Q也为真。例如,“如果天 下雨,则地面会湿”,当天下雨时,可以推断出地面会湿。
应用场景
假言推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如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法律推理等 领域。
拒取式与析取三段论
总结词
拒取式是一种通过否定结论 来推导前提的推理方法,而 析取三段论则是通过前提的 析取来推导结论的推理方法
人工智能中的逻辑推理是离散数学中命题逻辑等值演算的另 一个重要应用。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示和推理、智能决 策等领域,逻辑推理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使用命题逻辑等值演算,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更好地理解 和处理复杂的逻辑关系,提高推理的准确性和效率。例如, 在专家系统中,逻辑推理可以帮助我们构建知识库和推理机 ,实现智能化的决策支持。
05
习题与思考
命题逻辑的习题练习
练习题1
理解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如命题、联结词、量词等,并能够准确 判断一个语句是否为命题。
练习题2
掌握命题逻辑中的推理规则,如析取三段论、合取三段论、假言推 理等,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则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练习题3
利用真值表法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值,理解复合命题的逻辑关系。
离散数学-第一部分 数理逻辑-第二章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名称
M0 M1 M2 M3
20
实例
由三个命题变项 p, q, r 形成的极小项与极大项.
极小项
公式
成真赋值 名称
p q r 0 0 0 m0
p q r 0 0 1 m1
p q r 0 1 0 m2
p q r 0 1 1 m3
p q r 1 0 0 m4
p q r 1 0 1 m5
p q r 1 1 0 m6
p(qr) (pq) r p(qr) 不与 (pq) r 等值
2
等值式例题
例1 判断下列各组公式是否等值: (1) p(qr) 与 (pq) r
p q r qr p(qr) pq (pq)r
000 1
1
001 1
1
010 0
1
011 1
1
100 1
1
101 1
1Hale Waihona Puke 110 00111 1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1
0
1
1
结论: p(qr) (pq) r
3
等值式例题
(2) p(qr) 与 (pq) r
p q r qr p(qr)
000 1
1
001 1
1
010 0
1
011 1
1
100 1
1
101 1
1
110 0
0
111 1
1
pq (pq)r
1
0
1
1
1
0
1
1
0
1
0
离散数学-第二章命题逻辑等值演算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作业评分要求:1. 每小题6分: 结果正确1分; 方法格式正确3分; 计算过程2分. 合计48分2. 给出每小题得分(注意: 写出扣分理由)3. 总得分在采分点1处正确设置.一. 证明下面等值式(真值表法, 解逻辑方程法, 等值演算法, 三种方法每种方法至少使用一次):说明证1. p ⇔(p ∧q)∨(p ∧¬q)解逻辑方程法设 p ↔((p ∧q)∨(p ∧¬q)) =0, 分两种情况讨论:⎩⎨⎧=⌝∧∨∧=0)()(1)1(q p q p p 或者 ⎩⎨⎧=⌝∧∨∧=1)()(0)2(q p q p p (1)(2)两种情况均无解, 从而, p ↔(p ∧q)∨(p ∧¬q)无成假赋值, 为永真式. 等值演算法(p ∧q)∨(p ∧¬q)⇔ p ∧(q ∨¬q)∧对∨的分配率⇔ p ∧1 排中律⇔ p 同一律 真值表法2. (p→q)∧(p→r)⇔p→(q∧r)等值演算法(p→q)∧(p→r)⇔ (¬p∨q)∧(¬p∨r)蕴含等值式⇔¬p∨(q∧r)析取对合取的分配律⇔ p→(q∧r)蕴含等值式3. ¬(p↔q)⇔(p∨q)∧¬(p∧q)等值演算法¬(p↔q)⇔¬( (p→q)∧(q→p) )等价等值式⇔¬( (¬p∨q)∧(¬q∨p) )蕴含等值式⇔¬( (¬p∧¬q)∨(p∧q) )合取对析取分配律, 矛盾律, 同一律⇔ (p∨q)∧¬(p∧q)德摩根律4. (p∧¬q)∨(¬p∧q)⇔(p∨q)∧¬(p∧q)等值演算法(p∧¬q)∨(¬p∧q)⇔ (p∨q)∧¬(p∧q)析取对合取分配律, 排中律, 同一律说明: 用真值表法和解逻辑方程法证明相当于证明为永真式.等值演算法证明时每一步后面最好注明理由以加深印象, 熟练后可以不写. 由于等值演算法证明具有较强的技巧性, 平时应注意总结心得.二. 求下列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等值演算法与用成真赋值或成假赋值求解都至少使用一次):1.2.3.4.1. (¬p→q)→(¬q∨p)解(¬p→q)→(¬q∨p)⇔ (p∨q)→(¬q∨p)蕴含等值式⇔ (¬p∧¬q)∨(¬q∨p)蕴含等值式, 德摩根律⇔ (¬p∧¬q)∨¬q ∨ p结合律⇔ p∨¬q吸收律, 交换律⇔ M1因此, 该式的主析取范式为m0∨m2∨m32. (¬p→q)∧(q∧r)解逻辑方程法设 (¬p→q)∧(q∧r) =1, 则¬p→q=1且 q∧r=1,解得q=1, r=1, p=0 或者 q=1, r=1, p=1, 从而所求主析取范式为 m3∨m7, 主合取范式为M0∧M1∧M2∧M4∧M5∧M6等值演算法(¬p→q)∧(q∧r)(p q)(q r) 蕴含等值式(p q r)(q r) 对分配律, 幂等律(p q r) (p q r)(p q r) 同一律, 矛盾律, 对分配律m7 m3主合取范式为M0∧M1∧M2∧M4∧M5∧M63. (p↔q)→r解逻辑方程法设 (p↔q)→r =0, 解得 p=q=1, r=0 或者 p=q=0, r=0, 从而所求主合取范式为M0∧M6, 主析取范式为m1∨m2∨m3∨m4∨m5∨m7等值演算法(p↔q)→r((p q)(q p))r 等价等值式((p q)(q p))r 蕴含等值式(p q)(q p)r 德摩根律, 蕴含等值式的否定(参见PPT)(p q r)(q p r) 对分配律, 矛盾律, 同一律M0 M6主析取范式为m1∨m2∨m3∨m4∨m5∨m74. (p→q)∧(q→r)解等值演算法(p→q)∧(q→r)(p q)(q r) 蕴含等值式(p q)(p r)(q r) 对分配律, 矛盾律, 同一律(p q r)(p q r) (p q r)(p q r)(p q r)(p q r)m1 m0 m3 m7主合取范式为M2 M4 M5 M6.解逻辑方程法设 (p q) (q r) = 1, 则p q =1 且 q r =1.前者解得: p=0, q=0; 或者 p=0, q=1; 或者 p=1, q=1.后者解得: q=0, r=0; 或者 q=0, r=1; 或者 q=1, r=1.综上可得成真赋值为 000, 001, 011, 111, 从而主析取范式为m0m1m3m7, 主合取范式为M2 M4 M5 M6.真值表法公式 (p q) (q r) 真值表如下:p q r(p q) (qr)00010011010001111000101011001111013724 M5 M6.。
二章命题逻辑的等值和推理演算
定理2.5.5 若AB永真, 必有B*A*永真 定理2.5.6 A与A-同永真, 同可满足
A与A*同永真, 同可满足 注意: “A与B同永真, 同可满足”的意思
是: A永真可推出B永真,反之亦然。
2.6 范式(命题的统一形式)
n 个命题变项所能组成的具有不同真值表的命题公式仅有
2 个, 2n
然而与任何一个命题公式等值而形式不同的命题公式可以
2.2 等值公式 (真值表验证,Venn图理解)
2.2.1 基本的等值公式(特别注意蓝色字) 1. 双重否定律 P = P 2. 结合律 (P∨Q) ∨R = P∨(Q∨R) (P∧Q) ∧R = P∧(Q∧R) (P Q) R = P (Q R)
3. 交换律 P∨Q = Q∨P P∧Q = Q∧P
2.4.1 命题联结词的个数
要解决本节提出的第一个问题,首先要把n 个命题变项构造出的无限多个合式公式分 类。
将等值的公式视为同一类,从中选一个作 代表称之为真值函项。对一个真值函项, 或者说对于该类合式公式,就可定义一个 联结词与之对应。
例:一元联结词是联结一个命题变项(如 P)的。P有真假2种值,因此P(自变量)上 可定义4种一元联结词(真值函项、函数): 真值表见图。
2.1.2 等值定理
定理2.1.1 对公式A和B, A = B的充分必要 条件是A B是重言式。 即任意解释下,A和B都有相同的真值。
证明:定理中的两部分都与上一行等同。
❖ “=”作为逻辑关系符是一种 等价关系
A = B是表示公式A与B的一种关系。这种关 系具有三个性质: 1. 自反性 A = A。 2. 对称性 若A = B则B = A。 3. 传递性 若A = B, B = C则A = C。 这三条性质体现了“=”的实质含义。
《离散数学》02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2.2 析取范式和合取范式
定理2.1 (1)一个简单析取式是重言式当且仅当它同时含有某个命题
变项及它的否定式。 (2)一个简单合取式是矛盾式当且仅当它同时含有某个命题
变项及它的否定式。 定义2.3 (1)由有限个简单合取式构成的析取式称为析取范式
A∨1 1,A∧0 0 A∨0 A,A∧1 A A∨┐A 1 A∧┐A 0 A→B ┐A∨B AB (A→B)∧(B→A) A→B ┐B→┐A AB ┐A┐B (A→B)∧(A→┐B) ┐A
对偶原理
一个逻辑等值式,如果只含有┐、∨、∧、0、1 那么同时
把∨和∧互换 把0和1互换 得到的还是等值式。
(A∨B)∨C A∨(B∨C) (A∧B)∧C A∧(B∧C)
A∨(B∧C) (A∨B)∧(A∨C) (∨对∧的分配律)
A∧(B∨C) (A∧B)∨(A∧C) (∧对∨的分配律)
┐(A∨B) ┐A∧┐B ┐(A∧B) ┐A∨┐B
A∨(A∧B) A,A∧(A∨B) A
基本等值式
8.零律 9.同一律 10.排中律 11.矛盾律 12.蕴涵等值式 13.等价等值式 14.假言易位 15.等价否定等值式 16.归谬论
例2.5 解答
(1) (p→q)∧p→q
(┐p∨q)∧p→q
(蕴涵等值式)
┐((┐p∨q)∧p)∨q
(蕴涵等值式)
(┐(┐p∨q)∨┐p)∨q
(德摩根律)
((p∧┐q)∨┐p)∨q
(德摩根律)
((p∨┐p)∧(┐q∨┐p))∨q (分配律)
(1∧(┐q∨┐p))∨q
《离散数学》命题逻辑
例如:
和 e 都是无理数。 6和8至少有一个是合数。 说刘老师讲课不好是不正确的。 不下雨我就去买书。
7
命题与命题联结词
将命题连接起来的方式叫做命题联结词
( proposition connective ) 或 命 题 运 算 符
3
命题与命题联结词
逻辑
如何表示? 如何“操作”?
非真即假的陈述句称为命题(proposition)。 一个命题如果是对的或正确的,则称为真命
题,其真值为“真”(true),常用T或1表示; 一个命题如果是错的或不正确的,则称为假
命题,其真值为“假”(false),常用F或0表示。
4
命题与命题联结词
32
命题公式及其分类
为简化公式的形式,作如下规定:
(1) 优先级 , (∧, ∨), (, ) (2) 公式 (~p) 的括号可以省略,写成 ~p (3) 整个公式最外层的括号可以省略
例1
(((p)∧q)(q∨p)) p∧q q∨p
例2
p∧q∨r 不是 命题公式 应写作 (p∧q)∨r 或 p∧(q∨r)
例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
这门课程题为“离散数学”。 这门“离散数学”讲得好吗? X 这门“离散数学”讲得真好! X 请学习“离散数学” 。 X 5是素数。 太阳从西方升起。 如果明天晴,而且我有空,我就去踢球。 天王星上没有生命。 x + 3 > 5。 X 5 本命题是假的。X
俞伯牙和钟子期是好朋友。 俞伯牙是好朋友 ∧ 钟子期是好朋友 俞伯牙 ∧ 钟子期是好朋友 Friend (俞伯牙,钟子期)
23
离散数学第2章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例2.6
CHAPTER TWO
例2.6 在某次研讨会的休息时间,3名与会者根据王教授的口音 对他是哪个省市的人进行了判断: 甲说王教授不是苏州人,是上海人。
乙说王教授不是上海人,是苏州人。 丙说王教授不是上海人,也不是杭州人。 听完3人的判断,王教授笑着说,他们3人中有一人说得全对, 有一人说对了一半,有一人说得全不对。试用逻辑演算法分析 王教授到底是哪里的人? 解: 设命题 p, q, r分别表示 : 王教授是苏州、上海、杭州人。 则p, q, r中必有一个真命题,两个假命题。要通过逻辑演算将 真命题找出来。 设: 甲的判断为: A1= ┐p∧q; 乙的判断为:A2= p∧┐q; 丙的 判断为:A3= ┐q∧r。
等值式模式
CHAPTER TWO
当命题公式中变项较多时,用上述方法判断两个公式是否 等值计算量很大。为此,人们将一组经检验为正确的等值式作 为等值式模式,通过公式间的等值演算来判断两公式是否等值。 常用的等值式模式如下:
1.双重否定律:A⇔ ┐(┐A) 2.幂等律:A⇔A∨A, A⇔A∧A
3.交换律: A∨B⇔B∨A, A∧B⇔B∧A 4.结合律: (A∨B)∨C⇔A∨(B∨C), (A∧B)∧C⇔A∧(B∧C) 5.分配律:A∨(B∧C)⇔(A∨B)∧(A∨C) (∨对∧的分配律)
⇔ ┐(┐p∨q)∨r (蕴含等值式,置换规则) ⇔ (p∧┐q)∨r (德摩根律,置换规则)
⇔(p∨r)∧(┐q∨r)(分配律,置换规则) 为简便起见, 以后凡用到置换规则时, 均不必标出。
6/2/2013 9:02 PM Discrete Math. , Chen Chen 10
离散数学-第二章命题逻辑
设A( P1,P2,…,Pn )是一个命题公式,
P1,P2,…,Pn是出现于其中的全部命题变元,对P1, P2,…,Pn分别指定一个真值,称为对P1,P2,…,Pn公式A 的一组真值指派。
列出命题公式A在P1,P2,…,Pn的所有2n种真值指 派下对应的真值,这样的表称为A的真值表。
16
例3
值表。
例12 用符号形式表示下列命题。
(1) (2) 如果明天早上下雨或下雪,那么我不去学校 如果明天早上不下雨且不下雪,那么我去学校。
(3)
(4)
如果明天早上不是雨夹雪,那么我去学校。
只有当明天早上不下雨且不下雪时,我才去学校。 解 令P:明天早上下雨; Q:明天早上下雪; R:我去学校。 (1)(P∨Q)→ ¬ R; (2)(¬ ∧¬ P Q)→R; (3)¬ (P∧Q)→R (4)R→(¬ ∧¬ Q) P
4
例4
2.合取“∧” 定义2.2.2
设P和Q是两个命题,则P和Q的合取 是一个复合命题,记作“P ∧ Q”(读作“P且Q”)。
当且仅当命题P和Q均取值为真时,P ∧ Q才取值为真。
P 0 0 1 1 Q 0 1 0 1 P∧Q 0 0 0 1
例5
设P:我们去看电影。Q:房间里有十张桌子。则
P ∧ Q表示“我们去看电影并且房间里有十张桌子。”
5
3. 析取“∨” 定义2.2.3
设P和Q是两个命题,则P和Q的析取是一个复 合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
当且仅当P和Q至少有一个取值为真时,P∨Q取值为真。
P
0 0 1 1 Q 0 1 0 1 P∨Q 0 1 1 1
例6 设命题P:他可能是100米赛跑冠军;
Q:他可能是400米赛跑冠军。
离散数学第二章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范式存在定理
定理2.3 任何命题公式都存在着与之等值的析取范式与合 定理 取范式. 取范式. 求公式 的范式的步骤 的范式的步骤: 证 求公式A的范式的步骤: (1) 消去 中的→, ↔ 消去A中的 中的→ A→B⇔¬ ∨B ⇔¬A∨ → ⇔¬ A↔B⇔(¬A∨B)∧(A∨¬ ∨¬B) ↔ ⇔ ¬ ∨ ∧ ∨¬ (2) 否定联结词¬的内移或消去 否定联结词¬ ¬ ¬A⇔ A ⇔ ⇔¬A∧¬ ¬(A∨B)⇔¬ ∧¬ ∨ ⇔¬ ∧¬B ⇔¬A∨¬ ¬(A∧B)⇔¬ ∨¬ ∧ ⇔¬ ∨¬B
真值表法
例1 判断 ¬(p∨q) 与 ¬p∧¬q 是否等值 ∨ ∧ 解 p q 0 0 0 1 1 0 1 1 ¬p ¬q 1 1 0 0 1 0 1 0 p∨q ¬(p∨q) ¬p∧¬q ¬(p∨q)↔(¬p∧¬q) ∨ ∨ ∧ ∨ ↔¬ ∧ 0 1 1 1 1 0 0 0 1 0 0 0 1 1 1 1
实例(续)
(2) (p→q)↔(¬q→¬ → ↔ ¬ →¬ →¬p) 解 (p→q)↔(¬q→¬ → ↔ ¬ →¬ →¬p) ∨¬p) ⇔ (¬p∨q)↔(q∨¬ ¬ ∨ ↔ ∨¬ ⇔ (¬p∨q)↔(¬p∨q) ¬ ∨ ↔¬ ∨ ⇔1 该式为重言式. 该式为重言式 (蕴涵等值式) 蕴涵等值式) (交换律) 交换律)
实例(续)
(3) ((p∧q)∨(p∧¬ ∧r) ∧¬q))∧ ∧ ∨ ∧¬ 解 ((p∧q)∨(p∧¬ ∧r) ∧ ∨ ∧¬ ∧¬q))∧ (分配律) 分配律) (排中律) 排中律) (同一律) 同一律) ∨¬q))∧ ⇔ (p∧(q∨¬ ∧r ∧ ∨¬ ⇔ p∧1∧r ∧ ∧ ⇔ p∧r ∧ 成假赋值. 成假赋值 总结:A为矛盾式当且仅当 ⇔ 为重言式当且仅当A⇔ 总结 为矛盾式当且仅当A⇔0; A为重言式当且仅当 ⇔1 为矛盾式当且仅当 为重言式当且仅当 说明:演算步骤不惟一, 说明 演算步骤不惟一,应尽量使演算短些 演算步骤不惟一
离散数学第二章知识点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等值式定理:设A,B两个命题公式(即前面的合式公式),若A,B构成的等价式A↔B为重言式,则A与B是等值的,记作A⇔B(可以说该式子为等值式模式)常用的16组等值式模式:双重否定律:A⇔﹁﹁A幂定律:A⇔A∧A,A⇔A∨A交换律:A∨B⇔B∨A,A∧B⇔B∧A结合律:(A∨B)∨C⇔A(B∨C)(A∧B)∧C⇔A(B∧C)分配律:A∨(B∧C)⇔(A∨B)∧(A∨C)A∧(B∨C)⇔(A∧B)∨(A∧C)德摩根律:﹁(A∨B)⇔﹁A∧﹁B﹁(A∧B)⇔﹁A∨﹁B吸收律:A∨(A∧B)⇔A,A∧(A∨B)⇔A零律:A∨1⇔1,A∧0⇔0同一律:A∨0⇔A,A∧1⇔1排中律:A∨﹁A⇔1矛盾律:A∧﹁A⇔0蕴涵等值式: A→B⇔﹁A∨B等价等值式: A↔B⇔(A→B)∧(B→A)假言易位:A→B⇔﹁B→﹁A(这里可以用逆否命题的概念证明)等价否定等值式:A↔B⇔﹁A↔﹁B(或写成﹁B↔﹁A,这里可以用逆否命题的概念证明)归谬(miu)论:(A→B)∧(A→﹁B)⇔﹁A(此处可以通过蕴涵等值式,交换律以及结合律进行结合证明)上述等值式模式可以通过真值表证明等值式的验证1.等值演算法(即通过等值式模式对原式进行变形)举例:(p∨q)→r⇔(p→r)∧(q→r)证明时可以从左边开始演算也可以从右边开始演算,无硬性要求,这里我们从右边开始演算。
(p→r)∧(q→r)⇔(﹁p∨r)∧(﹁q∨r) //蕴涵等值式⇔(﹁p∧﹁q)∨r //分配律⇔﹁(p∨q)∨r //德摩根律⇔(p∨q)→r //蕴涵等值式2.真值表法(我在第一章的最后有叙述,这里不再重述)3.观察法(也可称为带入法,此处适合用以证明两式不等值的情况)关于等值演算法的补充:等值演算法可以用以证明公式的类型。
1.当最后结果为1时为重言式(永真式)2.当最后结果为0时为矛盾式(永假式)3.当最后结果只能化成某个命题变项或公式时为可满足式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简单析取式:p,﹁p,p∨q,﹁p∨q,p∨﹁q,,﹁p∨﹁q,﹁p∨﹁q∨r等(这里可以发现的是里面都只含有析取联结词,简单析取式结构就是由析取联结词和命题变项组成的一个公式)简单合取式:p,﹁p,p∧q,﹁p∧q,p∧﹁q,,﹁p∧﹁q,﹁p∧﹁q∧r等(这里可以发现的是里面都只含有合取联结词,简单合取式结构就是由合取联结词和命题变项组成的一个公式)课本中的定理:命题变项及其否定统称为文字。
第2章命题逻辑等值演算离散数学介绍
解答 方法一、真值表法。
方法二、观察法。易知,010是(p→q)→r的成假赋值,而010是 p→(q→r)的成真赋值,所以原不等值式成立。
方法三、通过等值演算化成容易观察真值的情况,再进行判断。
A=(p→q)→r (┐p∨q)→r
(蕴涵等值式)
┐(┐p∨q)∨r
(蕴涵等值式)
(p∧┐q)∨r
(德摩根律)
(┐p∨q)∨q)∧p)∨q
(蕴涵等值式)
(┐(┐p∨q)∨┐p)∨q
(德摩根律)
((p∧┐q)∨┐p)∨q
(德摩根律)
((p∨┐p)∧(┐q∨┐p))∨q (分配律)
(1∧(┐q∨┐p))∨q
(排中律)
(┐q∨q)∨┐p
(同一律)
1∨┐p
(排中律)
1
B=p→(q→r) ┐p∨(┐q∨r)
(蕴涵等值式)
┐p∨┐q∨r
(结合律)
000,010是A的成假赋值,而它们是B的成真赋值。
例题2.5 用等值演算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 (1)(p→q)∧p→q (2)(p→(p∨q))∧r (3)p∧(((p∨q)∧┐p)→q)
(1) (p→q)∧p→q
离 散 数 学介绍
本章的主要内容
– 等值式与基本的等值式 – 等值演算与置换规则 – 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 – 联结词完备集(不讲) – 可满足性问题与消解法(不讲)
本章与后续各章的关系
– 是第一章的抽象与延伸 – 是后续各章的现行准备
两公式什么时候代表了同一个命题呢? 抽象地看,它们的真假取值完全相同时即
一个逻辑等值式,如果只含有┐、∨、∧、0、1
那么同时 把∨和∧互换 把0和1互换
离散数学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命题公式与分类
命题公式
由命题变元、联结词和括号组成的符号 串,例如“(P ∧ Q) → R”。
VS
分类
根据命题公式的结构和性质,可将其分为 重言式、矛盾式、可满足式等类型。其中 ,重言式在所有赋值下都为真,矛盾式在 所有赋值下都为假,可满足式则存在至少 一组赋值使其为真。
PART 02
等值演算基本原理
命题
具有明确真假值的陈述句,例如“今 天是晴天”或“2 + 2 = 5”。
联结词
用来连接命题并构成复合命题的词汇 ,如“且(∧)”、“或(∨)”、“ 非(¬)”、“如果...则...(→)”等 。
真值表与逻辑等价
真值表
列出命题逻辑中所有可能的真值组合 ,用于确定复合命题的真假值。
逻辑等价
两个命题在所有可能的真值组合下具 有相同的真假值,则称这两个命题逻 辑等价。
吸收律、分配律及应用
吸收律定义
在命题逻辑中,吸收律描述了两个公式之间的等值关系。具体公式为:P∨(P∧Q)⇔P 和 P∧(P∨Q)⇔P。
分配律定义
分配律是命题逻辑中的基本等值式之一,它允许合取和析取在逻辑表达式中进行分配。具体公式为: P∧(Q∨R)⇔(P∧Q)∨(P∧R) 和 P∨(Q∧R)⇔(P∨Q)∧(P∨R)。
PART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等值式与蕴含式
等值演算基本规则
包括双重否定律、幂等律、交换 律、结合律、分配律、吸收律、 德摩根律等,是进行命题逻辑等 值演算的基本依据。
命题逻辑基本概念
命题、联结词、命题公式、真值 表等基本概念是命题逻辑的基础 。
理解等值式与蕴含式的概念及性 质,掌握二者之间的转换方法。
离散数学--第二章 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
Dr Chen Guangxi
第二章 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
(4)构造证明法 构造证明法 当前提与结论中命题变项较多时,前几种方法 的工作量太大,不方便,而构造证明法较为方 便。构造证明法必须在给定的推理规则下进行。 常用的推理规则有以下11条: (1)前提引入规则:在证明的任何步骤上,都可 以引入前提。 (2)结论引入规则:在证明的任何步骤上,所得 中间结果都可以作为后继证明的前提。 (3)置换规则:在证明的任何步骤上的公式中的 子公式均可用与之等值的公式置换。
离散数学
Discrete Mathematics
Chen Guangxi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ing Science
第二章 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
目标:
掌握推理形式结构 熟练运用构造推理方法 了解命题逻辑归结证明
学习建议:
与初中平面几何证明进行对比 勤做练习
Dr Chen Guangxi
第二章 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
(8)假言三段论 :
A→B B→C ∴A→C
(9)析取三段论规则: A∨ B A∨ B ¬A ¬B 或者 ∴B ∴A
Dr Chen Guangxi
第二章 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
(10)构造性二难推理规则:
A → B C → D A∨C ∴B∨ D
(11)合取引入规则:
A B ∴A∧ B
Dr Chen Guangxi
第二章 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
是重言式类似, 与用 A ⇔ B 表示 A ↔ B是重言式类似,用 A ⇒ B表示A → B 是重言式, 不是联结词 是重言式, ⇒ 符。 推出B的推理正确 的推理正确, 若 A , A ,⋯, A 推出 的推理正确,则记作 ( A1 ∧ A2 ∧ ⋯ ∧ Ak ) ⇒ B 为蕴涵式。 称A⇒B为蕴涵式。 ⇒ 为蕴涵式
离散数学 第2章 命题逻辑
6
程序解法: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onio.h" main() { int p,q,r,A1,A2,A3,B1,B2,B3,C1,C2,C3,E; for(p=0;p<=1;p++) for (q=0;q<=1;q++) for(r=0;r<=1;r++) { A1=!p&&q;A2=(!p&&!q)||(p&&q);A3=p&&!q; B1=p&&!q;B2=(p&&q)||(!p&&!q);B3=!p&&q; C1=!q&&r;C2=(q&&!r)||(!q&&r);C3=q&&r; E=(A1&&B2&&C3)||(A1&&B3&&C2)||(A2&&B1&&C3)||(A2&&B3&&C1)||(A3&&B1&&C2)||(A3 &&B2&&C1); if (E==1) printf("p=%d\tq=%d\tr=%d\n",p,q,r); } getch(); }
复合命题: E=(A1 ∧B2 ∧C3) ∨ (A1 ∧B3 ∧C2) ∨ (A2 ∧B1 ∧C3) ∨ (A2 ∧B3∧C1) ∨ (A3 ∧B1 ∧C2) ∨ (A3 ∧B2 ∧C1)
A1 ∧B2 ∧C3 = (p ∧q ) ∧ ((p ∧ q) ∨(p ∧ q) ) ∧(q ∧ r) 0 A1 ∧B3 ∧C2 = (p ∧q ) ∧ ( p ∧ q) ∧( (q ∧ r) ∨(q ∧ r ) ) p ∧q ∧ r A2 ∧B1 ∧C3 =A2 ∧B3∧C1 = A3 ∧B2 ∧C1 = 0 A3 ∧B1 ∧C2 p ∧ q ∧ r E (p ∧q ∧ r) ∨ (p ∧ q ∧ r) 所以王教授是上海人。
离散数学第二章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再如 ┑p ∨ q 既是p →q的析取范式又是它的的合取范式
如果公式的范式不唯一则对于将公式按等值进行分类的利用价值就不高
p q (p → q)∧(q→p) (p∧q)∨(┓p∧┓q)
00
1
1
01
0
0
10
0
0
11
1
1
(0,0)与(1,1)为公式的成真赋值。 (0,1)与(1,0)为公式的成假赋值
命题公式的分类(根据公式在赋值下的真值情况进行分类) 1)若命题公式在它的各种赋值下取值均为真,则称命题公式是重言
式或永真式。 2)若命题公式在它的各种赋值下取值均为假,则称命题公式是矛盾
2
如:┐Q∧(P→Q) → ┐P
4
分析1:若要得出:当设 A为真,B为
假的情况不会出现,
5
那么A →B 为永真式。
6
可证明:设前件为真
7
分析2: 还可以从设 B为假,推出A
为真的情况不会出现(A为假),
9
证明: 设后件为假
8
那么A →B 为永真式。
1 0
((P→Q)∧( Q→R)) →(P→R)
不同真值表的公式 1)当命题变元确定后,通过五个连接词及其命题变元可以构成 无数个不 同表现形式的命题公式。 问题:这些不同形式的命题公式的真值表是否都不相同? 先看变元仅有两个p,q 那么关于这两个变元的公式的赋值仅有4组
(┐p ∨ q)∧(┐q∨┐p∨r)∧┐q
是含三个简单析取式的合取范式.
2、性质:
1)一个析取范式是矛盾式当且仅当它的每个简单合取式都是矛盾式
2)一个合取范式是重言式当且仅当它的每个简单析取式都是重言式
┐p ∧ P ∨ ┐ q∧ q ⇔ 0 ∨ 0 ⇔ 0
离散数学 第2章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A00
A0A. A1A
ABAB AB(AB)(BA) ABBA ABAB (AB)(AB) A
等价否定等值式
注意:要牢记各个等值式,这是继续学习的基础
以上 16 组等值式包含了 24 个重要等值式。 由于 A,B,C 可以 代表任意的命题公式,因而以上各等值式都是用元语言符号 书写的,称这样的等值式为等值式模式,每个等值式模式都 给出了无穷多个同类型的具体的等值式。 例如,在蕴涵等值式(2.12)中, 取 A=p,B=q 时,得等值式: p→q ┐p∨q 当取 A=p∨q∨r,B=p∧q 时,得等值式: (p∨q∨r)→(p∧q) ┐(p∨q∨r)∨(p∧q) 这些具体的等值式都被称为原来的等值式 模式的代入实例。
mi 与 Mi 的关系由书上定理 2.4 给出,即 mi Mi, Mi mi
2. 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 定义 2.5 (1)主析取范式——由极小项构成的析取范式 (2) 主合取范式——由极大项构成的合取范式 例如,n=3, 命题变项为 p, q, r 时, (p q r) (p q r) m1m3 ——主析取范式 (p q r) (p q r) M7M1——主合取范式 3. 命题公式 A 的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 (1) 与 A 等值的主析取范式称为 A 的主析取范式;与 A 等值的主合 取范式称为 A 的主合取范式. (2) 主析取范式的存在惟一定理 定理 2.5 任何命题公式都存在着与之等值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 范式,并且是惟一的
由最后一步可知, (1)为矛盾式.
(2)(pq)(qp) (pq)(qp) (pq)(pq) 1 由最后一步可知, (2)为重言式. 问:最后一步为什么等值于 1? 说明: (2)的演算步骤可长可短,以上演算最省. (蕴涵等值式) (交换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蕴涵等值式) 蕴涵等值式) (蕴涵等值式) 蕴涵等值式) (德摩根律) 德摩根律) (德摩根律) 德摩根律) (分配律) 分配律) (排中律) 排中律) (同一律、交换律) 同一律、交换律) (排中律) 排中律) (零律) 零律)
15
例2.5 解答
(2) ┐(p→(p∨q))∧r ⇔ ┐(┐p∨p∨q)∧r ⇔ (p∧┐p∧┐q)∧r ⇔ 0∧r ⇔ 0 (3) p∧(((p∨q)∧┐p)→q) ⇔ p∧(┐((p∨q)∧┐p)∨q) ⇔ p∧(┐((p∧┐p)∨(q∧┐p))∨q) p∧(┐(0 ⇔ p∧(┐(0∨(q∧┐p))∨q) ⇔ p∧(┐q∨p∨q)
3 2012年4月12日10时44分
说 明
等值举例
例2.1 判断下面两个公式是否等值 ┐(p∨q) 与 ┐p∧┐q ∨ ∧ 等值
解答
说 明
在用真值表法判断A 在用真值表法判断A↔B是否为重言式时,真值 是否为重言式时, 表的最后一列可以省略。 4
2012年4月12日10时44分
等值举例
例题2.2 判断下列各组公式是否等值 例题 (1)p→(q→r)与(p∧q)→r 与 ∧ (2)(p→q)→r与(p∧q)→r 与 ∧
第二章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漳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第二章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等值式 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联结词完备集 可满足性问题与消解法 等值式、置换规则、等值演算、 主 析取范式 析取范式、 知 识 点:等值式、置换规则、等值演算、(主)析取范式、 (主)合取范式、联结词完备集、其它联结词、可 合取范式、 主 合取范式 联结词完备集、其它联结词、 满足性问题、 满足性问题、消解法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深刻理解和掌握命题逻辑中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等值演算、 主 析取范式 主 合取范式 析取范式、 教学重点:等值演算、(主)析取范式、(主)合取范式 学时: 学时 4
9 2012年4月12日10时44分
等值演算的应用
等值演算的应用
证明两个公式等值 判断公式类型 解判定问题
10 2012年4月12日10时44分
等值演算的应用举例
证明两个公式等值 (p→q)→r ⇔ (p∨r)∧(┐q∨r) ∨ ∧ ∨
解答
(p→q)→r ⇔ (┐p∨q)→r ∨ ⇔ ┐(┐p∨q)∨r ∨ ∨ ⇔ (p∨r)∧(┐q∨r) ∨ ∧ ∨
说 明
(蕴含等值式、置换规则) 蕴含等值式、置换规则) (蕴含等值式、置换规则) 蕴含等值式、置换规则)
德摩根律、置换规则) ⇔ (p∧┐q)∨r (德摩根律、置换规则) ∧ ∨ (分配律、置换规则) 分配律、置换规则)
也可以从右边开始演算 因为每一步都用置换规则, 因为每一步都用置换规则,故可不写出 熟练后, 熟练后,基本等值式也可以不写出 通常不用等值演算直接证明两个公式不等值
17 p:王教授是苏州人。 :王教授是苏州人。 q:王教授是上海人。 :王教授是上海人。 r:王教授是杭州人。 :王教授是杭州人。 p,q,r中必有一个真命题,两个假命题,要通过逻辑演 中必有一个真命题, , , 中必有一个真命题 两个假命题, 算将真命题找出来。 算将真命题找出来。 甲的判断为A 设 甲的判断为 1=┐p∧q ∧ 乙的判断为A ∧ 乙的判断为 2=p∧┐q 丙的判断为A 丙的判断为 3=┐q∧┐r ∧
13 2012年4月12日10时44分
例题
例题2.5 用等值演算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 用等值演算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 例题 (1)(p→q)∧p→q ) ∧ (2)(p→(p∨q))∧r ) ∨ ∧ (3)p∧(((p∨q)∧┐p)→q) ) ∧ ∨ ∧
14 2012年4月12日10时44分
例2.5 解答
6
5.
分配律
2012年4月12日10时44分
®
基本等值式
6.
德摩根律
┐(A∨B) ⇔ ┐A∧┐B ∨ ∧ ┐(A∧B) ⇔ ┐A∨┐B ∧ ∨ A∨(A∧B) ⇔ A , A∧(A∨B) ⇔ A ∨ ∧ ∧ ∨ A∨1 ⇔ 1 , A∧0 ⇔ 0 ∨ ∧ A∨0 ⇔A , A∧1 ⇔ A ∨ ∧ A∨┐A ⇔ 1 ∨ A∧┐A ⇔ 0 ∧
解答
等值 不等值
5 2012年4月12日10时44分
基本等值式
16组(24个)重要的等值式 组 个 重要的等值式
1. 2. 3. 4.
双重否定律 A ⇔ ┐┐A 幂等律 交换律 结合律 A ⇔ A∨A , ∨ A ⇔ A∧A ∧ A∨B ⇔ B∨A ,A∧B ⇔ B∧A ∨ ∨ ∧ ∧ (A∨B)∨C ⇔ A∨(B∨C) ∨ ∨ ∨ ∨ (A∧B)∧C ⇔ A∧(B∧C) ∧ ∧ ∧ ∧ A∨(B∧C) ⇔ (A∨B)∧(A∨C) ∨ ∧ ∨ ∧ ∨ (∨对∧的分配律) 的分配律) A∧(B∨C) ⇔ (A∧B)∨(A∧C) ∧ ∨ ∧ ∨ ∧ (∧对∨的分配律) 的分配律)
11
2012年4月12日10时44分
例题
例2.3 用等值演算法验证等值式 (p∨q)→r ⇔ (p→r)∧(q→r) ∨ ∧
解答
(p→r)∧(q→r) ⇔ (┐p∨r)∧(┐q∨r) ⇔ (┐p∧┐q)∨r ⇔ ┐(p∨q)∨r ⇔ (p∨q)→r (蕴含等值式) 蕴含等值式) (分配律) 分配律) (德摩根律) 德摩根律) (蕴含等值式) 蕴含等值式)
2012年4月12日10时44分
p∧1 ⇔ p∧1 ⇔ p
16
例2.6 应用题
在某次研讨会的中间休息时间, 名与会者根据王教授的 在某次研讨会的中间休息时间,3名与会者根据王教授的 口音对他是哪个省市的人进行了判断: 口音对他是哪个省市的人进行了判断: 甲说王教授不是苏州人,是上海人。 甲说王教授不是苏州人,是上海人。 乙说王教授不是上海人,是苏州人。 乙说王教授不是上海人,是苏州人。 丙说王教授既不是上海人,也不是杭州人。 丙说王教授既不是上海人,也不是杭州人。 听完以上3人的判断后 王教授笑着说,他们3人中有一 人的判断后, 听完以上 人的判断后,王教授笑着说,他们 人中有一 人说的全对,有一人说对了一半,另一人说的全不对。 人说的全对,有一人说对了一半,另一人说的全不对。 试用逻辑演算法分析王教授到底是哪里人? 试用逻辑演算法分析王教授到底是哪里人?
2 2012年4月12日10时44分
§2.1 等值式
两公式什么时候代表了同一个命题呢? 两公式什么时候代表了同一个命题呢? 抽象地看, 抽象地看,它们的真假取值完全相同时即代表了相同的命 题。 设公式A,B共同含有 个命题变项,可能对 或B有哑元, 共同含有n个命题变项 有哑元, 设公式 共同含有 个命题变项,可能对A或 有哑元 有相同的真值表, 若A与B有相同的真值表,则说明在 n个赋值的每个赋值下, 与 有相同的真值表 则说明在2 个赋值的每个赋值下, A与B的真值都相同。于是等价式A↔B应为重言式。 与 的真值都相同。于是等价式 ↔ 应为重言式。 的真值都相同 应为重言式 定义2.1 设A,B是两个命题公式 若A,B构成的等价式 A↔B 是两个命题公式,若 定义 是两个命题公式 构成的等价式 ↔ 为重言式,则称 与 是等值的 记为A⇔ 是等值的,记为 为重言式 则称A与B是等值的 记为 ⇔B 则称 A或B中可能有哑元出现。 或 中可能有哑元出现 中可能有哑元出现。 p→q ⇔ (┐p∨q)∨(┐r∧r) ∨ ∨ ∧ r为左边公式中的哑元。 为左边公式中的哑元。 为左边公式中的哑元 用真值表可以验证两个公式是否等值。 用真值表可以验证两个公式是否等值。
7. 8. 9. 10. 11. 12. 13. 14.
吸收律 零律 同一律 排中律 矛盾律
蕴涵等值式 A→B ⇔ ┐A∨B ∨ 等价等值式 (A ↔ B) ⇔ (A→B)∧(B→A) ∧ 假言易位 A→B ⇔┐B → ┐A
7
2012年4月12日10时44分
®
对偶原理
15. 16.
等价否定等值式 等价否定等值式 A↔B ⇔ ┐A ↔ ┐B 归谬论 (A→B)∧(A→┐B) ⇔ ┐A ∧
(1) (p→q)∧p→q ∧ ⇔ (┐p∨q)∧p→q ∨ ∧ ⇔ ┐((┐p∨q)∧p)∨q ∨ ∧ ∨ ⇔ (┐(┐p∨q)∨┐p)∨q ∨ ∨ ∨ ⇔ ((p∧┐q)∨┐p)∨q ∧ ∨ ∨ ⇔ ((p∨┐p)∧(┐q∨┐p))∨q ∨ ∧ ∨ ∨ ⇔ (1∧(┐q∨┐p))∨q ∧ ∨ ∨ ⇔ ┐q∨q∨┐p ∨ ∨ ⇔ 1∨┐p ∨ ⇔1
19 2012年4月12日10时44分
例2.6 解答
由王教授所说 E = (B1∧C2∧D3)∨(B1∧C3∧D2)∨(B2∧C1∧D3) ∨ ∨ ∨(B2∧C3∧D1)∨(B3∧C1∧D2)∨(B3∧C2∧D1) ∨ ∨ 为真命题。 为真命题。 经过等值演算后,可得 经过等值演算后 可得 E ⇔ (┐p∧q∧┐r)∨(p∧┐q∧r) ∧ ∧ ∨ ∧ ∧ 由题设,王教授不能既是苏州人,又是杭州人,因而p, 中至 由题设,王教授不能既是苏州人,又是杭州人,因而 ,r中至 少有一个假命题, 少有一个假命题,即p∧┐q∧r⇔0,于是 ∧ ∧ ⇔ , E ⇔ ┐p∧q∧┐r ∧ ∧ 为真命题,因而必有p, 为假命题 为假命题, 为真命题 为真命题, 为真命题,因而必有 ,r为假命题,q为真命题,即王教授是 上海人。甲说的全对,丙说对了一半,而乙全说错了。 上海人。甲说的全对,丙说对了一半,而乙全说错了。
12 2012年4月12日10时44分
®
例题
证明: 例2.4 证明:(p→q)→r 与 p→(q→r) 不等值 方法一、真值表法。 解答 方法一、真值表法。 方法二、观察法。易知, 的成假赋值, 方法二、观察法。易知,010是(p→q)→r的成假赋值,而010是 是 的成假赋值 是 p→(q→r)的成真赋值,所以原不等值式成立。 的成真赋值, 的成真赋值 所以原不等值式成立。 方法三、通过等值演算化成容易观察真值的情况,再进行判断。 方法三、通过等值演算化成容易观察真值的情况,再进行判断。 A=(p→q)→r ⇔ (┐p∨q)→r 蕴涵等值式) ∨ (蕴涵等值式) 蕴涵等值式) ⇔ ┐(┐p∨q)∨r (蕴涵等值式) ∨ ∨ 德摩根律) ⇔ (p∧┐q)∨r ∧ ∨ (德摩根律) B=p→(q→r) ⇔ ┐p∨(┐q∨r) (蕴涵等值式) 蕴涵等值式) ∨ ∨ 结合律) ⇔ ┐p∨┐q∨r ∨ ∨ (结合律) 000,010是A的成假赋值,而它们是 的成真赋值。 的成假赋值, 的成真赋值。 , 是 的成假赋值 而它们是B的成真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