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变迁上海地方史
苏州河的今昔PPT
这些可爱的精灵在新世纪重现,带给了上海人一丝惊喜,还有许多浪 漫的期待。不过听监测人员说,美好的愿望,只能慢慢实现。英国泰晤士 河从臭水沟变成“最清澈的都市河流”,鲑鱼和名贵的大马哈鱼重新游回 其中,用了100多年。
苏州河8万平方米的“梦清园”绿化工程开始启动,将建成集 监控、展示、休闲、科普于一身的环境教育基地。记者从市城市 规划设计研究院了解到,大面积“泼绿”,将使未来的苏州河变 成戴着“绿色项链”的景观河。 苏州河两岸已经批准建设的集中绿地,目前共有25处,面积 为25.9公顷。《苏州河滨河景观规划》中新增集中绿地95处,面 积达52公顷,其中吴淞路桥地区以及昌化路桥地区分别增设一处 开放式公园。今后,苏州河滨河沿岸的绿地总面积将达到100多 公顷,相当于10多个陆家嘴中心绿地那么大。 承载着上海人重现清清苏州河的梦想,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 一期工程昨日告竣,苏州河水达到了景观水标准,绝迹多年的鱼 儿也重返苏州河。根据市政府近日批准的《苏州河滨河景观规 划》,苏州河上将出现游艇集散枢纽等多处新的景观,四行仓库 等老建筑将予以保护。未来的苏州河将风景如画,苏州河从此跨 入了景观时代。
六(4) 钟行健
苏州河
苏州河是吴淞江进入上海市区段
的俗称。在任何正规文件中,苏州 河的大名还是叫做吴淞江。 据上海 市档案馆研究员马长林介绍,苏州 河属于太湖水系,上海开埠前,苏 州河一直叫吴淞江,只是上海开埠 后,由于外国人发现可以乘船从这 条河到苏州,所以叫它为苏州河。 但是中国官方资料一直叫这条河为 吴淞江,所以吴淞江这个大名一直 没有改变。不过根据习惯,以北新 泾为界,吴淞江上游称为吴淞江, 当地百姓也是这么称呼的,而北新 泾以东为吴淞江下游,进入上海市 区,上海人称之苏州河 。
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 “民心工程”。这项综合整治 工程是一项长期并且复杂的系 统工程,上海历届市委、市政 府对苏州河整治工作予以高度 重视,这是上海历史上前所未 有的。
上海游记 漫话苏州河之三 沧海桑田
上海游记漫话苏州河之三沧海桑田上海游记漫话苏州河目录一东方海曙(1—9)二一川烟絮(10—27)三沧海桑田(28—41)四江皋嘉雨(42—55)本篇为第三篇沧海桑田上海游记漫话苏州河之三沧海桑田潇散闲人/文28吴松江,从一条地质运动留下的大海沟,到今天的苏州河,算来已有几千年,风云变幻,花开花落,人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只不过历史的一瞬。
在长期的沧桑巨变中,人类实在是太渺小,太微不足道,大自然的雄奇变幻伟力,令人无法想象。
元古代的地球只有在今非洲的位置一块联合大陆,古生代以后中国元古大陆裂解开来,漂移,分为数个大陆,如华北、华南、华东和新疆、柴达木古陆等,海水阻隔,互不相联,而且长期在赤道附近逗留,随后向北半球低纬度地区漂移,直到一系列的运动之后,印支运动使中国古陆主体部分重又联在一起并形成欧亚大陆。
三叠纪是中国古陆南北相联的重要时期,江南古陆也因此结束海侵而回归地面。
之后,经过漫长的岁月,若干次海进海退,江南和上海地区才彻底从海底解放出来,真是沧海桑田。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观察地质运动变迁时,似乎已经总结出了其中的规律,因此才有了沧海桑田的概念。
其实,用沧海桑田来形容江南及上海地区,应该说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一个成语。
沧海,指我国东海。
唐人编纂的一本检查事类之用古代典籍《初学记》卷六解释说:“东海之别有渤澥,故东海共称渤海,又通谓之沧海。
”关于沧海桑田的来历,其中有一则关于麻姑的神话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麻姑为道教所尊的女仙,中国民间常将她作为长寿的代称,如麻姑献寿等。
也有后人附会说,麻姑乃王方平之妹,修道得仙。
古书中很多地方都记载有麻姑山,麻姑洞等,说明这个故事流传甚广。
东晋葛洪《神仙传》载:“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麻姑至,蔡经亦举家见之。
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于顶上作髻,余发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入拜方平,方平为之起立。
坐定,召进行厨,皆金盘玉杯,肴膳多是诸花果,而香气达于内外。
苏州河的过去和现在 2
• 苏州河在上海境内的全长53.1km。 • 有河必有桥,苏州河上的桥使南、北 两岸连成体,促进了上海的发展。 • 每座老桥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外白渡桥在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汇处(1873建木桥, 1907)建钢桥)
向西就是乍浦路桥(1873建木桥, 1927改建钢筋水泥桥)
朝外滩方向望去:四川路桥-乍浦路桥-外白渡桥
桥旁的居民居住条件很差,等待改造。
再过去是西藏路桥(1853建木桥,1922建钢筋 水泥桥)
河岸北面是中国第一家面粉厂,原福新面粉厂。
“八百壮士”四行仓库保卫战,抵住了日军多次进攻。
乌镇路桥(1929年建木桥,1948、1999重建 钢筋水泥桥)
乌镇路桥南岸
改造后南苏州路干净、整洁
新闸桥(1735建浮桥,1916建钢桥, 2001新建人行桥)
有许多 人在苏 州河边 度过他 们的一 生。
• 苏州河两岸 的旧房子, 幽暗,破旧。 很长时间里, 很多上海人 就居住在这 样的弄堂里。
但他们都把自己收拾得 干净整洁,在外全然不 见住房局促的样子。
从市民生活到 工业发展,旧 迹和展望,已 经改变的和正 在改变的,苏 州河边都能找 到。
甚至沿着苏州河,可以找到上海的历史。
一百多年来,城市长足发展的过程 是与人力影响和支配苏州河的过程 连在一起的。人力的影响和支配, 使苏州河日甚一日地被两岸的社会 经济构造所笼罩,也使苏州河在不 息的流淌之中一点一点地失去了自 然本色。 20世纪中期那一场改造中国的革命,使许多东西
都发生了变化,但这一条流过城市的河流却仍然 在视野之外。40多年前,小学课本描述工厂里的 烟囱冒出来的浓烟,是以盛开的黑牡丹为比喻的。 其夸张和遐想既显露了文人浪漫的不着边际,又 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对工业化的理想 与期望。 在21世纪到来的时候,沿河两岸正在新播绿色。 绿色延伸促成了希望和憧憬的延伸。我们期待着 新世纪的苏州河重现烟雨中的灵秀,夕照下的妩 媚;水里鱼游,岸上鸟鸣。有万千心愿的牵动和 盼望,这天已经来到。
探究主题:苏州河的变迁(补充资料)
探究主题:苏州河的变迁(补充资料)【百度百科】百科名片苏州河是吴淞江进入上海市区段的俗称。
在任何正规文件中,苏州河的大名还是叫做吴淞江。
苏州河属于太湖水系,上海开埠前,苏州河一直叫吴淞江,只是上海开埠后,由于外国人发现可以乘船从这条河到苏州,所以叫它为苏州河。
(Soochow Creek)不过根据习惯,以北新泾为界,吴淞江上游称为吴淞江,当地百姓也是这么称呼的,而北新泾以东为吴淞江下游,进入上海市区,上海人称之苏州河。
发源流域古名“松江”,又因流域在古代吴国境内,故称之为“吴淞江”。
发源于太湖瓜泾口,穿过江南运河,流经吴江、苏州、吴县、昆山、嘉定、青浦等县市,在上海市区外白渡桥附近注入黄浦江。
苏州河全长125公里,平均河宽约40~50米,流量平均仅10立方米/秒,旱季则接近于零。
低水位时水深2米左右,是上海通往江苏南部主要水上交通线和上海市区重要航道。
百年变迁沿河两岸曾经错落地散布着农田、湿地、芦苇、沟汊,冷僻的地方野气愈重,“秋风一起,丛苇萧疏,日落时洪澜回紫”。
在它们腾出来的空间里,参差地立起了英国领事馆、礼查饭店、百老汇大厦、文汇博物院、新天安堂、光陆大戏院、公济医院大档、邮政局大楼、自来水厂、天后宫、河滨大楼、自来火房、圣约翰书院(后为圣约翰大学)等等各擅胜场的建筑。
这些楼群临水而立,时人譬之为“连云楼阁”。
它们以商业繁华为扩展中的都市画出了一种侧面的轮廓,流经其间的苏州河就此成了一条城市的内河。
40多年前,小学课本描述工厂里的烟囱冒出来的浓烟,是以盛开的黑牡丹为比喻的。
其夸张和遐想既显露了文人浪漫的不着边际,又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对工业化的理想与期望。
在21世纪到来的时候,沿河两岸正在新播绿色。
绿色延伸促成了希望和憧憬的延伸。
我们期待着新世纪的苏州河重现烟雨中的灵秀,夕照下的妩媚;水里鱼游,岸上鸟鸣。
有万千心愿的牵动和盼望,这天已经来到。
河面桥梁苏州河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始建于19世纪末,即沟通当时英美租界的苏州河口的“威尔斯桥”。
苏州河的前世今生
苏州河的前世今生母亲河之争人们普遍认为上海城市是近代从外滩口黄浦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许多人的眼里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学术界也有很多学者赞同这一观点。
但是我们查阅了许多资料典籍、经过数次的实地考察并参观了博物馆以后,越来越相信苏州河才是上海真正的母亲河。
源远流长苏州河苏州河发源于太湖,曾经是上海通往江苏南部的主要水上交通线和上海市区重要航道。
《后汉书·左慈传》中有“所少吴淞江鲈鱼”,因此人们以此为据,认为苏州河原名吴淞江。
在明代以前,苏州河比黄浦江宽阔浩荡,横贯上海与江南各繁华区域,是上海地区最重要的航道。
19世纪英国人入侵中国,在上海建立租界,才把吴淞江称作苏州河。
所以直到今天,苏州的上游还是称作吴淞江,而下游黄浦江汇入长江的交汇处还叫吴淞口。
苏州河畔青龙镇──上海城市的起点上海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青浦的崧泽文化、青龙古镇。
青龙镇位于现在上海青浦的白鹤,唐天宝年间逐渐兴盛。
苏州河流经青龙镇的一段支流被称为青龙江。
青龙镇北临青龙江,东濒大海,“依海枕江,襟湖带浦”,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航运发达,成为江南地区内外贸易的最早港口。
青龙镇的兴盛有赖于盛唐时期开放的国策,依托于苏州河优越的航运条件。
这里贸易发达,中外交流频繁,佛教空前发展。
现今,我们还能在古青龙镇一睹东南第一寺青龙寺兴旺的香火,并从保存完好的古青龙塔想像当年的佛教盛况。
但苏州河有其致命的缺点,即河道曲而多湾,明散文家归有光有句:“古江蟠曲如龙形”。
因而河沙逐年淤积,到了元代,苏州河就变成仅以一箭就可以射越而过的小河。
原来是支流的黄浦江,宽度并没有太大改变,所以才形成今天支流宽过主流的局面。
明代以来,苏州河就逐渐衰落了。
于是海口东移,青龙镇也随之没落。
由此可见,从历史渊源来看,苏州河作为上海的母亲河更具有说服力。
苏州河──无可替代的航运枢纽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清政府开海禁,从而促进了对外贸易,也使上海内河航运有极大的发展。
苏州河的过去和现在
苏州河本来叫吴淞江,它和黄浦江同样起源于太湖。在李白的时代, 吴淞江的江面最宽处达20华里;到了范仲淹任苏州太守时,河面减 少到9里,而此时的黄浦江,最宽处只需“尽一夭之力”,与吴淞 江相比,它只能算作一条小溪。时至明代,由于吴淞江中下游泥沙 淤积,户部尚书夏元吉动用20万河工改造河道,把太湖水引向黄浦 江,形成今天的格局。自此,吴淞江成了一条波澜不惊的内河,黄 浦江和吴淞江完成了一次干流和支流的位置更换。 上海开埠后,居住在此的外国侨民乘船沿吴淞江来到苏州,他们由 此把这条河叫作苏州河。 随着时间改变的不仅是自然的河道,还有河两岸的社会民生。从苏 州河汇入黄浦江的外白渡桥到河南路桥,多的是可与外滩媲美的殖 民地建筑。而从河南路桥往西直至武宁路桥一带,则是越来越多的 烟囱、厂房和有着大吊车的码头。油脂厂、面粉厂、纺织厂、化工 厂林立于苏州河两岸,它们带来的除了上海近现代工业的发迹,还 有直接排进河道的污染和大量生活在底层的产业工人。前者造成了 苏州河的黑臭,后者形成了河两岸的棚户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宋 宝元元年(1038年) 两浙转运副使叶清臣,疏盘龙 江、沪渎港。
明 隆庆三年(1569年) 十二月,应天巡抚海瑞巡历上 海县,考察吴淞江,委上海知 县负责开浚海量、施工。次年 (1570年)正月,委松江府同 知率上海、嘉定等县知县分理。 疏浚吴淞江下游入海淤地。江 面旧宽三十丈,减半开十五丈, 自黄渡至宋家桥(宋家浜)八十里。 故道称旧江,亦称虬江。同年, 在今福建路桥附近建造石闸挡 潮,清初废。
本次会议要求
一、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市区联手, 加强协调,共同推进,按照建设计划,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程建设任 务,迎接世博会。 二、苏州河整治三期的水系截污治污等工程主要为沿线各区的经 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请相关区加大协调力度,积极主动地推进工程 建设。 三、在苏州河防汛墙加固改造工程中涉及的有关动拆迁、交通组 织、方案调整等问题,请闸北、普陀区要与相关单位及时沟通、协调, 加大力度推进工程建设;已经协调好的事情要尽快落实和执行。同时, 对具备施工条件的岸段,请施工单位尽快开工建设。 四、虹南泵站项目建设由水务局计财处负责,与闵行区进行协调, 批复后实施。长宁区环卫码头搬迁工程和青浦区污水管网工程要按照 原定计划加快推进工程建设。 五、各工程项目对影响节点进度的问题疏理一下,请市重大办、 市水务局、市苏办尽快协调,逐一解决。防汛墙改造工程涉及部分工 程竣工验收事宜,局已委托江海公司负责验收,由江海公司按程序做 好验收工作。
上海苏州河的故事
上海苏州河的故事苏州河是上海最具历史意义的一条河流,承载着这座城市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记忆。
作为上海传统的水运要道,苏州河见证了上海的发展与变迁。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苏州河在过去是上海的主要运河之一。
它连接了太仓港和黄浦江,是上海最重要的商业和货运水道之一。
河上的船只络绎不绝,运送着各种商品和货物。
这里是上海的繁忙码头和商业中心,也是中国最早形成的工业聚集地之一。
然而,苏州河也曾经历过繁华和衰落的过程。
在20世纪初期,随着城市工业化的推进,苏州河逐渐污染严重,成为黑臭河流。
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河道被大量填埋和覆盖,河道逐渐消失在高楼大厦和城市道路的背后。
但在近年来,随着上海城市规划的推动,苏州河得到了重生。
政府投入大量资源治理苏州河水质,对河岸进行了整治和改造。
如今的苏州河早已焕然一新,成为了上海的新地标和旅游景点。
如今,苏州河两岸林立着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这些摩天大楼与曾经的老工业厂房交相辉映,展现出上海的城市风貌。
河岸边的步行街和餐饮街区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城市居民,成为大家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而河上的游船则为游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观光体验,让人们感受到苏州河的历史和文化。
苏州河的变迁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一段生动的历史故事。
它见证了上海从一个小渔村逐渐成长为现代化大都市的过程。
今天,苏州河成为了上海独特的城市景观,向世界展示了这个城市的魅力与活力。
无论是上海的居民还是游客,都可以通过欣赏苏州河的美景,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苏州河的故事永远都不会被遗忘,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上海一路走来的艰辛和辉煌。
它是上海的历史见证,也是上海人民奋斗的象征。
苏州河的今昔PPT
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经过五年的努力,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 一、干流水质主要指标年平均值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景观水标准 由于坚持了截污治污、重在治本,苏州河干流在消除黑臭以后,主要指标 CODCr、BOD5和DO年平均值基本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景观用水标准(Ⅴ类水)。 最为黑臭的武宁路桥断面水质数据表明,苏州河干流水质总体上呈现出逐年好转 的良好趋势。与1998年相比,2002年DO浓度几乎增长了一倍,CODCr、BOD5 及NH3-N浓度的降幅也均在60%以上,说明水质明显改善。而DO的增加,也为苏 州河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河道生态系统逐步改善 随 着河道水质逐步好转,苏州河生态系统也在同步改善,水生生物种类和底栖动物 生物量不断增加,水体的生物毒性下降,水中开始有鱼。
穿过华东政法学院的校园桥,“游艇!”正在驾船的陆先生兴奋地叫了出来。几乎每 天往返于苏州河上的他,还是首次看到停靠在苏州河边的游艇。站在船头,可看到两只游艇 静静停靠于岸边。它们旁边,还有十多只游艇齐刷刷排列着。
日积月累,苏州河终于变成了一条丑陋的
“黑河”。到1978年,苏州河市区河段变 得终年黑臭,河水呈现沥青色,成了一条 “臭”名远扬的“死”河。“外白渡桥旁 的上海大厦,是当时鸟瞰外滩市容的制高 点,常请一些外宾登顶远眺,可苏州河与 黄浦江交汇处那条刺目的黑、黄分明的界 线,以及空气中的阵阵臭气,却大煞风景。 苏州河在哭泣啊!!
让
细看“景观苏州河” 治水人的辛苦没有白费,苏州河干流水质正逐年好转,现在主要指标 已经基本达到景观用水(国家V类标准)。 从苏州河口,记者乘船一路西行,船儿过处溅起朵朵水花,水色呈青 黄或青灰。随手撩起一捧河水,一直送到鼻子底下,除去一丝不易觉察的 水腥味外,再也闻不出其他味道。拿塑料杯舀上一杯水,透过水杯能看到 岸边的高楼。 历史上某个时候,这条河也曾水产丰富。“水脍松江鳞”的诗句,就 是送给河中鲈鱼的。环保专家带来了好消息:在污染最严重的武宁路桥岸 边,曾抓起过斗鱼和食蚊鱼。苏州河市区段发现的小型鱼类已达到4种, 作为清洁指示种的椭圆萝卜螺也现身其中。
苏州河的知识
苏州河的知识
苏州河是中国上海市的一条重要河流,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城市发展的变迁。
以下是关于苏州河的一些基本知识:
1.地理位置:
苏州河位于中国上海市境内,起源于上海市西北郊的苏州市,经过上海市区的中心地带,最终注入长江。
它的全长约为125公里。
2.历史沿革:
苏州河自古以来就是上海的重要水域之一。
在上海城市的早期发展阶段,苏州河是城市的主要水路之一,也是上海城市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苏州河沿岸是上海最繁华的地区之一,沿岸有许多重要的工厂、码头和商业设施。
3.城市发展:
随着上海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变化,苏州河沿岸的城市景观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州河沿岸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重建工程,许多老旧的厂房和建筑得到了拆除或改造,许多新的高层建筑和现代化的商业设施得以建立。
4.文化与景观:
苏州河沿岸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和景点,如虹口足球场、四川北路文化历史街区等。
这些地方融合了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景观,吸引着许多游客和居民。
苏州河也是上海城市夜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夜晚时分,沿岸的高楼大厦灯火辉煌,与江水相映成趣,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
5.环境保护:
长期以来,由于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排放,苏州河曾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但近年来,随着上海市政府加大环保治理的力度,苏州河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态环境逐渐恢复。
总的来说,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历史文化水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见证了上海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苏州河沿岸的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和提升。
上海的苏州河简介
上海的苏州河简介苏州河,中国上海市的一条河流,是上海市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景观,也是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一条主要河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苏州河的历史、文化特色、景区、治理等方面。
一、历史苏州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当时是吴越国的疆域。
明清时期,苏州河自成内河,成为上海重要的商贸水道,也催生了上海陆家嘴、外滩等地区的商业发展。
二战后,苏州河也是上海城市的污染源之一。
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政府开始对苏州河进行治理和修复,至今已完工。
二、文化特色苏州河以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特色著称。
沿岸有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和文物,如江南造船厂、梅园新村、洋泾浜文化建筑群等。
此外,苏州河流域还是上海知名的音乐文化发源地,上海JZ音乐节就是在苏州河边举办的。
三、景区苏州河沿岸拥有多个主题的景区,如外滩、五角场、杨浦、大学路等。
这些景区皆为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外滩被誉为“东方巴黎”,融合了不同风格和历史概念的建筑群,成为上海最著名的城市景观。
五角场则是上海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一个集创意、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现代化商业区。
杨浦水陆码头则是上海非常有名的游览必到之地,因其有夏家浜码头、汕头滩码头等一系列景区成为情侣、家庭游的热门场所。
大学路以上海大学文发展、科研为主题,吸引众多学生和游客前往观览。
四、治理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苏州河河道污染严重,治理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上海市政府从90年代开始对苏州河进行治理,通过洁化河水、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使苏州河得到了改善。
在治理的过程中,市民和企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善意参与和举措,使得苏州河治理的效果最大化。
总之,苏州河作为一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河流,其独特的风貌和历史价值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同时,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苏州河也得到了良好的治理和保护,使得游客们拥有更好的游览体验。
上海的区域历史变迁
上海的区域历史变迁上海的区域历史变迁来源:网络、作者:张建华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世界著名的港口,上海发展至今日,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在上海市中部有一条偏西北??东南走向的远古时代的自然堤,谓之冈身,即今天的金山、闵行、奉贤、嘉定一线,它就是古时的海岸线。
冈身迤西有古文化遗址29余处,内有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4500年的良渚文化。
古代上海地区,湖荡成群,河港交叉, 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江从太湖向东奔腾而过,投向浩瀚的大海。
这条大江就是现今的苏州河,古称松江、吴松江、吴淞江等。
商末,周族的太伯等来到苏南建立勾吴,上海即在吴的东境。
吴的第19代主寿梦在今松江县始建华亭,这里成为贵族们狩猎垂钓之所。
战国时期,上海属于越国。
公元306年越国被楚国所灭,楚国春申君封江东,当时的上海在它的封地之内。
由此“申”成了上海市的别称。
秦建郡县制后,上海地跨娄、由拳、海盐三县大部分,三县县治在今上海境内。
汉代的上海地区,据最近在佘山广富林村考古发现,曾诞生了相当于大都市才会出现的建筑遗址。
三国时期,泸江太守陆康,则谴陆逊把陆氏家族从郡城苏州迁到今黄浦上游的华亭谷。
后陆逊因战功封华亭侯,又晋封娄侯,建庄园,辟墓地,令松江变得相当繁华,至今,该地区仍留有普照寺等遗址。
后上海地区郡县建制变迁频繁,娄县演变为今江苏省的昆山,由拳、海盐成为今浙江省的嘉兴和海盐。
唐代,浦东已成陆,崇明已涨出沙洲。
今浦东严桥在考古发掘中,曾发现唐代的陶片,说明当时该地已是小渔村。
天宝十年,分三县地置华亭县,治所在今松江县,建有城池。
但唐代上海地区最繁华的区域是青龙镇,它是吴淞江下游的起点,称为“沪读"。
它水深域广,阔达二十里,是对外贸易进出的港口,到宋代更见繁盛,当时人作《青龙赋》,说:“市廛杂夷夏之人,宝货当东南之物”。
这里的夷主要是指日本和朝鲜人。
当时,今天的上海市区只是吴淞江下游支流上海浦旁的一个渔村,早期的上海就是在上海浦边发展起来的。
苏州河的故事
苏州河的故事苏州河,是中国上海市的一条人工河道,被誉为“上海的母亲河”。
它的历史悠久,承载着上海发展的记忆和变迁的印记。
下面将带您走进苏州河的故事,探索它的历史与现实。
一、早期历史苏州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14年的春秋时期,那时它还是苏州府围腰水系的一部分。
其后随着沪水路的建设,苏州府门前变为水陆交通的交汇点,而苏州河也开始成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重要支撑。
进入近代以后,苏州河逐渐发展成为上海的中心商业区。
各国列强在这里设立了租界,并修筑了建筑风格独特的外滩。
苏州河因其畅通而成为上海外商投资的主要出口通道,带动了上海的国际贸易与经济的发展。
二、苏州河的浪漫除了商业的繁荣,苏州河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浪漫之处。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里有着众多的架桥师、扁舟运输工人、码头工人。
他们辛勤工作的背后,也铸就了苏州河的浪漫传说。
在长滩桥,恋人们喜欢来这里看夜景、约会。
江风吹拂,空气里飘荡着浓浓的爱意。
此外,苏州河畔还有许多传统小吃,如昆山糕、葱油饼等,品尝着这些美食,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温暖与情愫。
三、苏州河的挑战然而,随着城市发展的速度日益加快,苏州河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水质污染、水位下降等问题逐渐凸显,给苏州河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改善河道环境,上海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水库整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通过对污染源治理和水域环境修复,苏州河的水质逐渐得到改善。
此外,管理部门还加大了对非法生活垃圾排放和涉水生产的整治力度,为河道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未来展望随着城市的发展,苏州河也在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它继续扮演着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角色,为城市居民提供着舒适宜居的环境。
未来,苏州河将继续发挥其特有的吸引力。
政府和社会各界将继续加大对苏州河的保护和治理力度,采取措施确保河道的健康发展。
同时,还将注重提升沿岸的软件设施,丰富河岸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居民创造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
综上所述,苏州河的故事既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一部分,也是上海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老照片曝光,纪录苏州河的变迁史
老照片曝光,纪录苏州河的变迁史老照片曝光,纪录苏州河的变迁史苏州河的前世为吴淞江(一段),故确切地说,吴淞江是上海的母亲河。
将东西向流经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这一段吴淞江习称“苏州河”,缘起开埠后洋人对此河道的改称“SoozhowCreek”(通向苏州的河),并一直沿用至今。
经开埠谈判,中英在协商订立的《土地章程》中规定,苏州河和外滩沿岸,在最高潮位线以上,要留足便道,供船民和纤夫行走。
河流属于中国官方所有,而两岸贪心的土地主、承租者,总想方设法多占河边滩地,纤道。
所以,纤道越来越细。
苏州河两岸的南、北苏州河路前身就是南北纤道。
遥想当年,面土背天的船工、纤夫为苏州河两岸的崛起付出了多少汗水!开埠后,全国各码头的船只都掉头将各种货物运来上海。
外码头的船民到上海后,他们除了运送粮食外,主要从事建材、烟草、丝、茶、瓷器、棉花、蔬菜、城市粪便垃圾等运输。
从此,过量的船只将苏州河挤得如沟渠一般。
大批江浙皖赣等地移民涌入上海滩。
这是近代上海首次规模较大的移民潮。
在缺乏公路、铁路交通的年代,移民们用江船或小舢板来到了他们既陌生又向往的上海,讨生活。
图为清末民初涌入上海的移民。
最初那些划船来上海闯生活的移民,即船民,他们以船为家,主要靠运货营生,一家老小或在河边搭个草棚,就算安顿下来了。
写到苏州河,就一定要提架在河上的桥。
从1856年英商韦尔斯等组织了一个“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在苏州河口建造了一座木桥(习称“韦尔斯桥”,第一代外白渡桥)起,在近百年中苏州河上共建成十几座桥梁(其中许多桥梁翻建多次)。
1856年,英商韦尔斯等组织了一个“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在苏州河口建造了一座木桥,习称“韦尔斯桥”(第一代外白渡桥)。
1872年,老“韦尔斯桥”已不堪重负,变成危桥。
工部局令其加固,韦尔斯不予理睬,只好决定另建新桥,即第二代外白渡桥。
因连着外滩公园因此又被称为花园桥。
韦尔斯桥连通了外滩与虹口等大片地区,为租界向苏州河以北发展,提供了交通之便利。
苏州河:古老与现代交汇的城市水道
苏州河:古老与现代交汇的城市水道苏州河,是上海市的一条著名河道,它穿过上海市区,将城市的古老和现代相互连接。
苏州河见证了上海的历史变迁,也是城市的重要水道之一。
苏州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唐代的时候,这里是一条繁忙的水上交通要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州河逐渐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
到了20世纪,苏州河河道的开辟和规划逐渐完善,逐渐演变成为一条重要的商业航道。
在20世纪30年代,苏州河周围的工厂和码头逐渐形成,成为上海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然而,苏州河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停滞。
二战后,上海的重心逐渐从苏州河转移到黄浦江。
长期缺乏维护和管理导致苏州河河道的污染和堵塞,河水变得污浊不堪。
这段时间,苏州河的形象逐渐陷入了困境。
但是,近年来,随着上海城市的更新与改造,苏州河再次焕发了新的生命。
上海政府为了重塑苏州河的形象,大力推动了河道的整治和环境的改善。
河道两岸的老旧建筑得到了翻新,沿岸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保护和提升。
如今的苏州河已经成为上海市的一个重要景点和休闲娱乐场所。
苏州河上的船只和游船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顺着河道漫步,沐浴在微风中,可以感受到古老与现代的交汇之美。
沿途的建筑风格各异,有近代的洋楼和老式的石库门建筑,有现代的高楼大厦和摩天轮。
在苏州河上游船,可以欣赏到上海市区的繁华景色,感受到现代都市的活力与魅力。
除了风景如画的河道,苏州河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苏州河附近有许多历史名胜和文化遗址,如豫园、田子坊等。
这些地方保留着上海古老的风貌和传统文化,是人们了解上海历史的重要窗口。
在苏州河的两岸,还有许多美食和购物的选择。
各种特色餐馆和小吃摊点让游客品尝到上海的地方美食,购物区域则提供了各种时尚潮流商品和传统手工艺品。
苏州河沿岸的小巷和胡同充满了浓厚的上海风情,每天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市民。
尽管苏州河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起伏,但它始终是上海最重要的水道之一,连接着古老与现代、传统与现代化。
从居住地看苏州河
城市失去了河流,就失去了存在的 基础。河流跨越时空,塑造了城市。
1920年,苏州河水被污染了。几年后, 苏州河下游的闸北水厂被迫迁至黄 浦江边,那时,生活污水、工业废 水、乡间粪便,直泻河道。以后的 淞沪战争,使中国早期民族工业的 摇篮毁于战火,此后,苏州河的污 染随之缓解。苏州河环境的急剧变 化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两 岸的工业到了鼎盛时期,重工业发 展尤速,苏州河流域集中了上海近 千家企业。那时的苏州河,已像是 上海城区胸口的一条黑色带子,随 着海潮的起落,这条“黑缎带”在 苏州河这条感潮河的河道里游来荡 去。
1996年,上海市政府成 立了上海市苏州河环境 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市 长徐匡迪任组长。两年 后,《苏州河环境综合 整治方案》被批准,总 投资86.5亿元的苏州 河一期工程开始实施。 2000年,苏州河干流的 黑臭基本消失,河里出 现了浮萍、小鱼等水生 动植物。
苏州河作为城市河流,已经 真正开始了由航运和纳污的 工商业功能向塑造国际化大 都市的环境功能的转变。
一个小渡口的历史:苏州河强家角渡的百年变迁的开题报告
一个小渡口的历史:苏州河强家角渡的百年变迁的开题报告题目:一个小渡口的历史:苏州河强家角渡的百年变迁研究背景: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之一,也是上海市区内面积最大的河流之一。
强家角渡是苏州河上著名的古老渡口,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江浦路(金山路)与同济路(国权北路)交叉口东北。
它曾经是上海市区内的渡口之一,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随着时代的变迁,强家角渡也经历了许多的变迁,在此基础上,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一番深入挖掘,了解其百年变迁的历史,探索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强家角渡的历史进行研究,考察其百年变迁的历史,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文化自信;同时,探究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以期在珍爱历史遗产、推进文化传承发展等方面有所借鉴和启发。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和文献,深入解析其历史情况;通过实地走访和考察,了解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专家访谈,收集专业意见,提高研究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强家角渡的历史沿革,着重介绍其建渡与发展蜕变的过程,探讨其中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含义。
2. 强家角渡的文化特色,分析其所具有的地域特色、商业特色、社会文化特色以及渡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状。
3. 强家角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对其现有的资源、设施和功能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合理的建设和利用建议,以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传承历史文化。
预期结果:通过对强家角渡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其历史和文化价值,推动其文化传承和发展。
同时,可为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实践指导,以此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苏州河变迁上海地方史
苏州河的变迁苏州河古称松江、松陵江、吴淞江。
其源头为太湖瓜泾口,水流经江苏的吴江、苏州、昆山进入上海,在外白渡桥汇入黄浦江,全长125千米。
古时的苏州河(即吴淞江)江面比黄浦江宽阔,经流量比黄浦江大得多,水流也平缓.是古太湖之水流入东海的重要河道,故有“古江蟠曲如龙”的说法。
古人曾以“吴淞之水震泽来,波涛浩瀚走鸣雷”的诗句来形容苏州河水滚滚东去的情景。
苏州河的河道本来就弯弯曲曲,加上江面宽阔,水流缓慢,为上游带来的泥沙和暴雨冲入江内的泥沙沉积创造了条件。
同时,由于东海潮汛的回流泥沙的返回,导致苏州河淤积堵塞,河床抬高,水流不畅,致使太湖流域连年水灾,尤以苏州河的出海口淤积更为严重。
明朝永乐年间,户部尚书夏原吉主持吴淞江的水利工程。
他广泛听取各方面人士的意见,采纳了上海人叶宗行先生的建议,放弃吴淞江逐年加剧淤塞的出海口和下游的部分河道,另挖一条新河,拉直下游弯曲的河道,再拓宽原来的吴淞江支流——上海浦,使之与大黄浦相通,由黄浦江携带吴淞江之水向北流入海。
从此,结束了吴淞江(苏州河)直接入海的历史,黄浦江成为一条黄金水道。
现今的虬江路和吴淞路就是旧时的吴淞江下游水道。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从这两条马路下挖出来的都是灰黑色的河浜填土。
虬江码头是古时候吴淞江下游河道上一个码头,而江湾这个地方,正是旧吴淞江下游水道转弯的地方.鸦片战争之后,上海开埠,洋人日益增多,喜好游玩的洋人在商务之余乘船自吴淞江而上,直达苏州观赏中国园林建筑,游览当时苏南最繁华的苏州城。
由于从上海乘船可直达苏州.洋人们将吴淞江称之为“苏州河”,这一叫就将吴淞江变成了苏州河。
从外白渡桥至北新泾,上海人都称之为苏州河。
而从北新泾向上到江苏境内,至今还称之为吴淞江。
’随着上海商港的发展,苏州河两岸的建筑不断兴建。
1570年,苏州河上建起丁第一座桥——老闸桥。
在以后400多年的时间里,苏州河上先后建起30多座桥,目前尚存的还有26座,从外滩到北新泾依次为:外白渡桥、吴淞路闸桥、乍浦路桥、四川路桥、河南路桥、福建路轿、乌镇路桥、新闸桥、成都路桥、恒丰路桥、普济路桥、长寿路桥、昌化路桥、江宁路桥、西康路桥、宝成桥、武宁路桥、曹杨路桥、校园桥、凯旋路桥、中山西路3号桥、张家角人行桥、周家桥和真北路桥。
百年苏州河,悠悠老闸北_北落狮门
百年苏州河,悠悠老闸北_北落狮门
翻开上海城市地图,我们可见苏州河犹如一条长龙,蜿蜒穿过上海市区。
自东起河南北路,西至长寿路桥,它流经闸北的4.7公里水道,四曲五弯,造就了今日“苏河湾”的广阔流域。
在这片总面积为3.19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曾经临水而兴,因商而盛,人文积淀深厚。
“闸北”,来源于苏州河上的新、老两座石闸。
在近代上海开埠以前,闸北地区除了新闸、老闸两个小规模集市之外,大部分是处于上海、宝山两县交界的冷僻乡野。
上海开埠以后,县城北面建立了租界,此后租界日益扩张,并越过苏州河向北发展,老闸以北被划入租界,率先开始城市化。
在租界迅猛发展和扩张的刺激下,1903年闸北绅商与官方联手,开辟闸北通商场,从事市政建设,新闸以北的城市化开始启动。
至1937年前,闸北成为上海城市北部的核心区域,进入其在近代最辉煌的时期。
苏州河,本名吴淞江,西方人来沪以后,因此河能直通苏州,故称其为“苏州河”。
它发源于太湖,在上海县境汇入黄浦江,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水道。
而“闸北”的地名则来源于苏州河上新、老两座石闸。
石闸的建立是为了挡潮,挡潮的目的则是为了挡住随海潮倒灌的泥沙,而另一个额外功能就是充作桥梁。
据清嘉庆《上海县志》记载,宋代大观年间,曾在吴淞江上设置12个石闸。
元明两代,这些石闸时兴时废。
直至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在苏松常道韩佐周的主持下,在北门外二坝(今福建路桥附近)的吴淞江上建了一座三洞石闸。
这座石闸后被海潮冲坏,复修后又被废弃。
图为1880年时的老闸桥。
X。
黄浦江与苏州河(吴淞江)的恩怨情仇与前世今生
黄浦江与苏州河(吴淞江)的恩怨情仇与前世今生*1.翻开上海市地图,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一个问题:在黄浦江向北蜿蜒曲折注入长江的地方,被标注为“吴淞口”!为何不是“黄浦江口”或者“浦江口”呢?这里面,一定有历史!2.上海这个地方,面临东海,地域狭小,是地的尽头,是长江冲积出的一片河滩啊!在这个河沟纵横的地方,难得能有一条大江,能统领这里的水系。
从这一点看,黄浦江是幸运的!黄浦江作为上海的母亲河,集中了上海人对她万千宠爱,所以别名昵称甚多,黄浦、浦江,黄歇浦(歇浦)、春申江(申江)。
就像一个江湖大腕儿,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场合,甚至不同的心情下,必须有不同的称呼。
黄浦江就是上海滩的大腕,老炮儿!现在的黄浦江,全长约百余公里,河宽500米左右,源于青浦的朱家角淀山湖。
黄浦江作为太湖水系的重要一员,是太湖向东海泄洪溢流的主要通道。
3.在外滩黄浦公园英雄纪念碑这里,苏州河从西而来,本来向北的黄浦江,急急忙忙拐了个大弯,一下子向东而去,像是被硬生生地加塞儿车辆别过去的。
有好事的专家,拿量角器算过,这个拐弯,超过110度!世界罕见!也就是黄浦江这个唐突的转向拐弯,成就了今天熠熠生辉的陆家嘴!4.现在,大家都知道黄浦江在外滩这里,迎来她最大的支流——苏州河。
苏州河河口,就在很出名的外滩白渡桥下面。
苏州河也叫吴淞江,同样源于太湖,只不过流经苏州后,才向东流到上海,故得名。
在苏州河河口,看着黄浦江的忽然转向,就像一个鲁莽的大汉,遇到心仪已久的女子,突然匍匐于石榴裙下并跟她而去一样。
这个温婉贤淑的女子,就是苏州河!5.历史上,苏州河(吴淞江)是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一到汛期,太湖水位大涨,苏州河就涛涛不断地把洪水泄到长江,最终汇入东海。
这个汇入长江的地方,就是现在宝山那里的吴淞口!而那时的黄浦江,叫黄浦,连江也算不上,流经地方也和现在不同,而且只是苏州河的支流。
上海话,浦,就是人工开挖的江和沟渠等。
黄浦,就是楚国公子哥春申君黄歇主持开挖的江!当然,这是另外的故事,今天暂且不讲这个了。
苏州河,几代上海人的梦
苏州河,几代上海人的梦SH苏州河在唐朝时代有1万米宽,在宋朝还有4500米宽。
20世纪初的苏州河水生态良好,但自1928年起,被河边的工厂和居民生活污水严重污染。
可以说,苏州河是一条“沉淀了这个城市的繁华、往事、传说和所有的垃圾”的河。
1吴淞江——通往苏州的河苏州河原名吴淞江,全长125公里,是上海境内继黄浦江之后的第二大河,在下游与黄浦江交汇。
如果说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那么,吴淞江就可以说是上海的“外婆河”了。
因为从有文献记载以来,吴淞江就是太湖流域最重要的水系之一,也是上海最古老的水道——黄浦江原本只是其下游的一条支流,形成时间晚于吴淞江。
而苏州河之名,始于20世纪中叶上海开埠后,部分爱冒险的外国移民由上海乘船而上,溯吴淞江直达苏州,洋人对此河道改称“SoozhowCreek”(通向苏州的河)。
到1848年,上海道台麟桂在与英国驻沪领事签订扩大英租界协议时,第一次正式把吴淞江写作了“苏州河”。
由此开始,“苏州河”之名逐渐流行。
1929年外白渡桥2苏州河的“黑臭史”曾几何时,苏州河的水是很清澈的。
自1920年开始,苏州河市区恒丰路桥以东至吴淞江口首先出现黑臭。
1928年,上海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国民党南京政府正式设立上海特别市(直辖市),在此之前并没有正式的市的行政概念。
上海人口就是在这个时期增长起来的。
第二件事,原先为华界闸北供水的闸北水厂因为水源污染,被迫迁至黄浦江边,成为苏州河“黑臭史”的标志性事件。
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本人实际控制苏州河北公共租界,外白渡桥设卡,日英士兵分别站岗。
1937年“8.13”淞沪抗战后,日军占领上海,市民过外白渡桥,过着刺刀下的生活。
1928年的污染造成了这样一个问题,两边的工厂、还有居民的生活污水都排进了苏州河,尤其是苏州河边上的居民,把这儿当成了天然的垃圾箱。
租界时期,面对世界各地的冒险家和淘金者,以及国内各地纷至沓来的移民潮,苏州河在提供交通便利的同时,它原本清澈的河水开始经受城市化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河的变迁
苏州河古称松江、松陵江、吴淞江。
其源头为太湖瓜泾口,水流经江苏的吴江、苏州、昆山进入上海,在外白渡桥汇入黄浦江,全长125千米。
古时的苏州河(即吴淞江)江面比黄浦江宽阔,经流量比黄浦江大得多,水流也平缓.是古太湖之水流入东海的重要河道,故有“古江蟠曲如龙”的说法。
古人曾以“吴淞之水震泽来,波涛浩瀚走鸣雷”的诗句来形容苏州河水滚滚东去的情景。
苏州河的河道本来就弯弯曲曲,加上江面宽阔,水流缓慢,为上游带来的泥沙和暴雨冲入江内的泥沙沉积创造了条件。
同时,由于东海潮汛的回流泥沙的返回,导致苏州河淤积堵塞,河床抬高,水流不畅,致使太湖流域连年水灾,尤以苏州河的出海口淤积更为严重。
明朝永乐年间,户部尚书夏原吉主持吴淞江的水利工程。
他广泛听取各方面人士的意见,采纳了上海人叶宗行先生的建议,放弃吴淞江逐年加剧淤塞的出海口和下游的部分河道,另挖一条新河,拉直下游弯曲的河道,再拓宽原来的吴淞江支流——上海浦,使之与大黄浦相通,由黄浦江携带吴淞江之水向北流入海。
从此,结束了吴淞江(苏州河)直接入海的历史,黄浦江成为一条黄金水道。
现今的虬江路和吴淞路就是旧时的吴淞江下游水道。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从这两条马路下挖出来的都是灰黑色的河浜填土。
虬江码头是古时候吴淞江下游河道上一个码头,而江湾这个地方,正是旧吴淞江下游水道转弯的地方.
鸦片战争之后,上海开埠,洋人日益增多,喜好游玩的洋人在商务之余乘船自吴淞江而上,直达苏州观赏中国园林建筑,游览当时苏南最繁华的苏州城。
由于从上海乘船可直达苏州.洋人们将吴淞江称之为“苏州河”,这一叫就将吴淞江变成了苏州河。
从外白渡桥至北新泾,上海人都称之为苏州河。
而从北新泾向上到江苏境内,至今还称之为吴淞江。
’
随着上海商港的发展,苏州河两岸的建筑不断兴建。
1570年,苏州河上建
起丁第一座桥——老闸桥。
在以后400多年的时间里,苏州河上先后建起30多座桥,目前尚存的还有26座,从外滩到北新泾依次为:外白渡桥、吴淞路闸桥、乍浦路桥、四川路桥、河南路桥、福建路轿、乌镇路桥、新闸桥、成都路桥、恒丰路桥、普济路桥、长寿路桥、昌化路桥、江宁路桥、西康路桥、宝成桥、武宁路桥、曹杨路桥、校园桥、凯旋路桥、中山西路3号桥、张家角人行桥、周家桥和真北路桥。
1507年所建的老闸桥现已拆除,现存最早的桥要数1907年的外白渡桥了。
早期的苏州河清流浩浩,碧波荡荡。
近代以来.因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剧增,频繁往来的船只,大家都将污物浊水倾人苏州河. 1920年,苏州河首次发生黑臭,以后逐年加剧,最后发展到整条苏州河终年黑臭,异味熏人,居住在两岸的市民苦不堪言。
正当苏州河濒临死亡之际,上海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
1985年8月.由我国和世界银行、澳大利亚合作研究的《上海市河流污水治理战略方案第一期工程》得到市政府批准。
该工程埋设一条自丹巴路起,经云岭东路、大渡河路、金沙江路、中山北路、柳营路、水电路、大八寺、闸殷路过黄浦江到外高桥深水区的管道,将苏州河污水排入长江,并将原有的50多个水泵站进行改造,还新建了两个大泵站和一个简易污水处理厂。
2000年政府又给苏州河进行了一次“灌肠”手术,乘低潮位时,打开苏州河闸门,引上游之水排污,冲走苏州河河床的成年累积的污垢。
经过多年的治理,如今的苏州河已经焕然一新。
水变清了,鱼儿来了,龙舟赛在苏州河上又划起来了。
苏州河两岸的绿化带成了人们休息的好去处。
美丽的苏州河景观成为上海人和旅游者的观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