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1

合集下载

【七年级】人生寓言

【七年级】人生寓言

【七年级】人生寓言说课稿下午好,评委和老师们。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生活寓言”(黑板写作:主题和作者)。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习情境、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过程和黑板书写设计五个方面来解释这节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生寓言》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两则寓言都依据辩证逻辑构想而成的。

本单元在内容上紧承第一单元,仍以人生为主题。

但侧重点稍有不同,第一单元侧重人生感悟,本单元侧重人生理想和信念。

在本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中,《人生寓言》是其中意蕴深长的一篇,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好教材。

(二)目标:根据本单元的要求,结合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要求,我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和能力目标:(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的生词和复述寓言;(2)了解寓言的特点,探究并简要概括寓意;2.过程和方法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2)试着找出白兔和月亮的优美语言,以及麻烦王子的奇妙想法。

(3)学习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入手,探究寓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寓意,培养学生应对财富和不幸的审美心态和坚韧意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A大声朗读;b抓住关键情节,揣摩寓意,并联系生活体验进一步加深对寓言哲理美的理解;(2)一、教学难点理解《白兔和月亮》中对人类的讽刺和《落难的王子》的奇妙构思。

二、谈论学术感受七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对于像本文这样有趣的寓言故事,学生比较感兴趣,因此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我对这堂课总的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

即“主动学习来源于好奇心”。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寓言,在轻松氛围中走进寓言。

三、口语教学法与学习法说教法: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我教读本课的指导思想是: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

因此,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分角色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及媒体教学法。

寓言两则七年级上册原文

寓言两则七年级上册原文

寓言两则七年级上册原文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

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

”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

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杞人忧天《列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开导他的人说:“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生寓言(节选)》课文原文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生寓言(节选)》课文原文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生寓言(节选)》课文原文及赏析《人生寓言(节选)》课文原文:落难的王子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

每当左右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到:“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

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

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谁知他正色道——“先生,请别说这话。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承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至于死,那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

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人生寓言(节选)》赏析:《人生寓言》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

这一单元选取的五篇文章,以“人生”为主题,涉及理想、奋斗、命运和人生乐趣。

这些文章有的讴歌理想,有的阐述信念,有的论说人生修养。

本文则侧重探讨人生的矛盾,用两则寓言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利弊相依的,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坦然面对。

学习本文,重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感悟能力。

课堂讨论可以剖析好事变坏事或坏事变好事的道理。

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充分地展开联想和想像的思维活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知识分享平台查询或阅读相关文献获取更多信息。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1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1
小时候我爸教我下象棋,我可从来没赢过他。他只是一次次陪我下,不厌其烦。在了了长到八岁的时候,我也开始教他下棋,把我爸传授给我的棋艺,一点不落地转教给他。马走日,象走田。这小 子,羽翼未满,棋子还没认全,却憋着一股子狠劲想赢我。你能想象吗,首次对弈,他输了,眼眶里竟噙满了热泪!他抽泣着说:“爸爸,我不想也不该哭的,可就是没忍住。”他终于拭干眼泪,欢呼 雀跃起来,是在和我博弈了二十回合之后,趁我不备,用炮点了我的将。我的半桶水的棋艺,就这样在他一次比一次更强劲的攻势下,显山露水,一败涂地。接着,他把目标定向了更高的山峰——爸爸 的爸爸,并且开局没二十步就吃了他的将。多年没下棋,我爸的棋艺早不知退化到哪步田地了。了了没想到会赢得这么利索。第二局,他故意收回了五成的力,让爷爷也赢了一局。爷孙俩默契地对了一 眼,哈哈大笑。儿子的情商比我更灵光。要知道,在棋盘之外,这近三十年的几乎每件非此即彼的事上,我可一次都没让我爸赢过。包括给他的孙子命名。可是,我真的赢了吗?谁又知道,他是否故意 收回了五成的力呢?或者,他也许在第二天就暗退出了棋局。我后来慢慢理解了,在永恒的父子之战中,无论胜负在谁,在谦让的操守上,儿子永远都是父亲的手下败将。申博体育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第八课《人生寓言》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第八课《人生寓言》人教版

我们对寓言的理解 可以是 各种各样, 丰富多彩 的。 不过得 紧扣课文,
有理有据 哦。
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10分 角色扮演:小组二人合作— 你争我抢,分分不让!
假如你是… …
假如你是 白 兔 诸神之王要把月 亮赏赐给你,你 会怎么做?
假如你是 诸神之王 白兔跑来跟你说,不 要你赏赐给他的月亮, 你会答应吗? 你是 怎么想的。
1、《白兔和月亮》为什么不编成 “白兔与青草”的故事,或“天空 与月亮”的故事?三种构想透露出 的寓意是否相同。
研讨和赏析:
这则寓言的主题词是‚得失 之患‛,讲的是白兔拥有月亮, 两者处于两种不同的关系,决定 了白兔的不同心态,而白兔之于 青草、天空之于月亮,则可以泰 然拥有,不会如此紧张不安,生 出无穷的得失之患。所以三种构 想透露出的寓意是不同的。
面对财富
惊 人 的 雷沦 同落 选 择 和珅 陈希同 田凤山 „„

面对财富
社 会| 的| 精创 英造
贡 献



袁隆平、王选等 李嘉诚 比尔·盖茨 „„
送 你 金 玉 良 言
如果某种拥有,带给你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 使你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那么,请你 果断而勇敢地选择快乐,放弃这种拥有。 如果你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坦然面对某种拥 有,更能替他人着想,做到心中有他人的话,你 将会拥有更多更宝贵的‚财富‛。 如果你靠自己的努力、辛勤劳动,创造财富, 你会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和自豪,获得不断创造 ‚财富‛的信心。
但可能生出得失之患,成为一种负担,一种痛 苦,失去乐趣。 遭遇厄运是不是坏事呢? 但可以锻炼人的意志,顽强地挑战命运的不公, 如失聪的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而奏响磅礴的钢 琴曲。 怎样面对财富和不幸呢?阅读周国平的《人 生寓言》将会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初中语文《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应城市东马坊初中曹望生一、课标内容:《白兔和月亮》给我们一个启示:人生应该怎样对待财富,白兔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明白了:拥有月亮,并不能给自己增加幸福,反而徒增苦恼,那就不如没有。

《落难的王子》教人不要畏惧厄运,王子那样脆弱的人都挺过来了,谁又不能呢?厄运可以使人坚强。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两则寓言的含义。

(2)感受精美的语言,学会语言的表达方式。

(3)了解寓言的特点,培养寓言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两则寓言进行感悟和理解。

(2)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理解寓言的寓意和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2)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对待人生际遇:得与失,好事和坏事。

三、教学重点、难点与突破:1、教学重点:(1)联想自己的生活体验,对两则寓言进行感悟和理解。

(2)学习精美的表达。

2、教学难点:感受精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3、教学突破:(1)理解寓言的含义,需要联系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学生一般亲身经历较少,老师多举一些生活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

(2)学习精美的表达,对联系实际的例子作分析,而掌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

四、布置预习:1、查阅字典、借助注释,积累生字、词。

2、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3、搜集一些有关月亮的优美语句。

五、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英国作家萧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

”大家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呢?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思考人生的两大难题:如何对待幸与不幸。

下面,请大家随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走近他的《人生寓言》。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多媒体显示)1、给加点字注音:慷慨..神怡.嬉.戏..禀.告厄.运行乞.窖泯2、解释词语:审美慷慨闲适禀告厄运正色心旷神怡得失之患多愁善感突如其来(派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注音,其余的学生在作业本上做;解释词语指名回答后,教师归纳)注音:慷慨..(jiàomǐn) ..(kāngkǎi) 禀.告(bǐng) 厄.运(è) 行乞.(qǐ) 窖泯神怡.(yí) 嬉.戏(xī)解释词语:审美:欣赏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

初一语文:人生寓言寓意

初一语文:人生寓言寓意

初一语文:人生寓言寓意初一语文:人生寓言寓意1、《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小白兔先前是心旷神怡地赏月,那是因为她与月亮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可是,一旦小白兔拥有了月亮,她既是月亮的主人,同时,也成了月亮的奴隶,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所奴役,月亮的阴晴圆缺,时时刻刻牵扯着她的心,“拥有”成为一种“负担”,一种“痛苦”。

2、《落难的王子》这则寓言通过王子的遭遇,揭示了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的人生哲理。

王子本来是一个极端脆弱的人,但在遭受了国破家亡,沦为奴隶,又成残废,行乞度日的厄运之后,感悟到“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受得了”。

这就告诉人们,既然厄运落到头上,那也不必倒下,应该顽强地挑战命运,坦然地面对厄运。

初一语文:人生寓言课文简析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

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本文的两则寓言都是通过简短的故事来揭示深奥的人生哲理。

《白兔和月亮》的主人公是拟人化的白兔,通过她得失月亮的际遇来揭示人生哲理。

《落难的王子》构思很奇妙,它用第一人称,“我”是落难王子的同时代人,亲眼见过王子,还有一段对话,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亲身见闻。

这样的构思也是为了更好地说明寓意。

初一语文:人生寓言课文鉴赏白兔拥有了月亮,失去的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心态,引起了无穷无尽的得失之患;王子失去的尊贵的王位,父母的呵护,健全的肌体,稳定的生活,得到的是顽强地挑战命运的人生感悟,使自己因落难而变得坚强起来。

两则寓言,一则好事变成了坏事,一则坏事变成了好事。

如何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大大小小的好事、坏事,通过这两则寓言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到不少启发。

初一语文:人生寓言词义辨析【嬉戏游戏】二者都强调逗趣、玩笑,但略有不同。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人生寓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人生寓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人生寓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有效构建课题:《人生寓言》学习目标:①理解寓言的含义。

②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③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正音】嬉戏某ī撤销chè风韵yùn皎洁jiǎo禀告bǐng厄运è金窖jiào抢劫jié行乞qǐ落难nàn泯灭mǐn俘虏lǔ阴晴圆缺qíng心旷神怡kuàng险象迭生dié【寓意】《白兔与月亮》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的坚强起来。

【自主学习】1.第三段中的“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与第一段的哪些语句相照应?2.第三段中“从前的闲适心情”与第一段的哪些词语相照应?3.第一、三段对白兔的心情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描写,请从这两段中,找出四个构成鲜明对比的四字词语。

4.从文中找出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句子各一个。

比喻:拟人: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寓意。

6、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有效构建7、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合作探究】(2)寓言为什么把落难王子的遭遇编造得如此凶险?(3)为什么写“我”亲眼见过王子,还跟他交谈过?(4)文中“天哪,太可怕了”反复三遍的作用是什么?(5)“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提示:线索人物。

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

导、学、练一、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嬉戏(某ī)慧心(huì)慷慨(kǎi)禀告(bǐng)B.落难(nàn)熟悉(hóu)拐杖(guǎi)抢劫(jié)C.金窖(gào)风韵(yùn)行乞(qǐ)皎洁(jiǎo)D.折磨(mó)厄运(è)心旷神怡(kuàng)奴隶(lú)二、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粗字。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生寓言PPT课件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生寓言PPT课件
月亮10
2.细读课文,挖掘主旨之美
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1)“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它终 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中提到人 类含有什么意味? 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 弃既得利益,这句话对人类有讽喻意味。
(2)拥有一定会产生得失之患吗?白兔拥有青草,天空拥有 月亮,你拥有一只漂亮的书包,不都心安理得吗?
如果你靠自己的努力、辛勤劳动,创造财富, 你会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和自豪,获得不断创造“财 富”的信心。
13
作业
1、牢固掌握文后的生字生词。 2、搜集与文意有关的名言警句。 3、请写一篇读后感。(选做)
14
4、生活中我们也有过 患得患失的现象,学习 本文后,假如你老爸中 了500万福利彩票,你 会建议他怎么做?
心旷神怡: 心境开阔,精神愉悦。 得失之患: 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举世无双: 全世界再没有第二个。形容稀有,很难找到。
5
听读课文,整 体 感 知
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 明扼要地复述。 2、用四个含“月”的词语概括故事的 情节
白兔:赏月→得月→赏月→还月
6
3、白兔在拥有月亮前后,赏月的心态有 什么不同?并概括白兔得月与还月时的 心理感受。
1
寓言
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 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 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 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 于明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希腊 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寓 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 中。
9
精读课文,挖掘美点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8《人生寓言》课件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8《人生寓言》课件
落难的王子:寓意: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坚强起来
• 总结: 两则寓言的寓意分别是:“拥有巨大的利 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厄运能使 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一则寓言,写好事变成坏事;一则寓言, 写坏事变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 小的好事、坏事是经常遇到的,怎样对好 事,怎样对待坏事,两则寓言很有启发性。
从这四幅动画中 任选一幅,联系 自己的生活体验, 发挥想象,构思 一则250字左右 的“人生寓言”。
人生寓言
(节选)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能读会写“窖、泯、皎洁、风韵”等字词。 2.理解、积累“审美、闲适、慧心、落难、心旷神怡、 得失之患、险象迭生”等词语。 3.了解寓言的特点,准确理解、概括寓意。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读水 平。 2. 学习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并简要概 括,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对待人生机遇
课后作业
• 熟读《人生寓言》,深入体会两则 寓言的寓意和写法。 • 积累有关厄运的名言警句。 • 预习《我的信念》,收集与居里夫 人一样把自己看作平凡人的科学家 的资料。
• 板书设计: 人生寓言 周国平 心旷神怡地赏月 白兔和月亮 转 诸神之王赏赐 主题词:得失之患 折 转折 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请求撤 消
寓言——文体裁
的一种。以散文或韵 诗的形式,讲述带有 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 事。结构短小,主人 公常为动物,也可以 是人或非生物。主题 多是惩恶扬善,充满 智慧哲理。情节具有 虚构性、幻想性和启 迪性。素材多起源于 民间传说。西方文学
中最著名的寓言有 古希腊 的《伊索 寓言》等。中国春 秋战国时期已盛行 寓言,有不少保留 在《庄子》、《韩 非子》等著作中。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
④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 主要特征)。《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 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
(2)文脉结构
《白兔和月亮》
《落难的王子》
(6)_得__失__之__患_: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7)险象迭生:危险的情况不断出现。 (8)多愁善感:形容人敏感脆弱,容易忧愁或感伤。 (9)天灾人祸:指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祸患。 3.助学背囊 (1)对比阅读 ①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 白
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 后的状态。
②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白兔和月亮》写“好事” 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 “好” 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
③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 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 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实。
1.字音字形 嬉.戏( xī )
chè( 撤 )销
禀.告(bǐ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厄.运( è ) 2.词语积累
落难.( nàn )
m ǐn( 泯 )灭
(1)无__忧__无__虑__:没有任何忧虑。形容心情安然舒畅。 (2)心旷神怡:_心__境__开__阔__,__精__神__愉__快_________________。 (3)_举__世__无__双_:世上没有第二个。形容少有,独一无二。 (4)_心__如__刀__割_:心里痛苦得像刀割一样,形容非常痛苦。 (5)突如其来:__指__出__乎__意__料__地__来__或__发__生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生寓言---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生寓言---

人生寓言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2、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3、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学习重点理解寓言的含义;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

课前准备1、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2、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第一课时课文导入: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

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

”其实,有失也比有得。

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

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简介寓言: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

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整体感知: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体味感知: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探讨研究: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拓展延伸: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4、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巩固练习第二课时课文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

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

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

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整体感知: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思想上令人发省,而且在情节安排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人生寓言》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人生寓言》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人生寓言》学案内容预览:《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富家的王子》学案教师寄语: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这样便能泰然担待祸福。

--贺拉斯学习目标1、认知、累积文中的字词。

2、了解寓言的特点,准确理解、概括寓意。

3、体会寓意,培育应付财富和意外的审美心态和坚毅意志。

教学重难点:把握住关键情节,琢磨寓意,并联系生活体验进一步增进对寓言利害相依的哲理美的认知。

学习过程资料袋:1、寓言的基本常识: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

寓言故事一般是简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作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晚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流行。

诸子百家著作中都存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寓言作品,知名的存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扎·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2、了解作者: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

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

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字词累积:3、预习课文,把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写在下面。

整体认知4、《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的主题词是“得失之患”,在情节发展中有两处转折,请学生加以概括。

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5、《富家的王子》这则寓言谈的就是必须如何看待苦痛的道理,作者假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

富家王子的人生体悟就是什么?合作探究6、(1)“和人类相同的就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回去谒见诸神之王,呈报他撤消那个无私的同意。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人生寓言》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人生寓言》教案

《人生寓言》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理解寓意,学习概括寓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2、学习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巧妙的构思。

(知识与能力目标)教学重点1、理解寓意,学习概括寓意的方法。

2、学习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难点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巧妙的构思。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小学的时候学过寓言吗?从寓言的学习中,我们一般能得到怎样的收获?(认识一个道理)这正是寓言最大的特点。

(幻灯片出示寓言的特点)寓言具有劝谕性,用短小精悍的故事寄寓深刻的哲理。

那么,《人生寓言》的作者周国平想借《白兔和月亮》及《落难的王子》两则短小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人生的哲理呢?二、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朗读完毕将思考所得与周围同学交流。

问题设置如下:(用幻灯片显示)1、白兔拥有月亮前后赏月时的心理和神态有什么不同?2、王子落难前后对悲惨故事或经历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由此可见,他的性格起了什么变化?3、如何概括这两则寓言的寓意?明确并板书:前:无忧无虑心旷神怡白兔拥有月亮后:紧张不安心痛如割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前:流泪叹息脆弱王子遭遇厄运后:正式相告坚强寓意: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

教师小结:概括寓意要抓住故事的结局及主人公的下场来思考,想一想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达。

三、思考讨论,加深寓意的理解,学习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过渡:理解了寓意,并不意味着能在生活中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问题1:有人说,既然拥有巨大的财富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那么,与其拥有,不如没有,一贫如洗,才不会有得失之患。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问题2:又有人认为,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也只有厄运才能使人变得坚强。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教师小结:通过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寓意的理解,而这些理解还要在我们的人生实践中反复验证。

人生寓言七年级语文教案

人生寓言七年级语文教案

教案一:授课内容《人生寓言》(七年级上)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人生寓言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能够理解和解释人生寓言中的道理和智慧;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人生寓言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理解和解释人生寓言中的道理和智慧。

教学准备:
1.课件和教材;
2.寓言故事书籍;
3.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人生寓言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寓言故事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导入问题:你们知道人生寓言是什么吗?你们听说过哪些人生寓言故事?
二、讲解人生寓言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
1.定义:人生寓言是一种通过故事来讲述生活和人生道理的文学体裁;
2.特点:寓言故事往往通过生动的人、动物和事物展示不同的品质和
智慧。

《人生寓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人生寓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人生寓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人生寓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人生寓言是一种富有深意的文学形式,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有趣的人物形象来启示读者关于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领悟。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我们也能够看到一些精彩的人生寓言,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探究这些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和内涵。

第一篇:乌鸦喝水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乌鸦通过巧妙的办法解决了自己口渴的问题。

它用石子投进沙砾中,不断加水,最终将水面抬高,达到能够直接喝的高度,圆满解决了自己渴的问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和灵活的行动方式。

突破自己的思维局限,勇于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才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成功。

第二篇: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假扮老虎的故事。

它通过吓唬其他动物,得到了它们的食物和资源。

但最终被其他动物揭穿,遭到了惩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冒充和夸张,要保持真实和朴素。

虚张声势只会让自己失掉信任和尊重,而真正的力量和价值是建立在实际行动和诚实表达的基础之上的。

第三篇:狗咬吕洞宾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狗误伤了吕洞宾的脚,吕洞宾反而表达出对狗的同情和慈悲。

最终,这个狗成功成为了仙家弟子,得到了升华和超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慈悲和宽容的心态,理解和接纳身边的一切。

每个人和事物都有自己的道理和价值,在彼此的关注和包容中才能够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第四篇:猴子捞月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猴子想在水面上捞月亮的故事。

它不断地伸手试图抓住月亮,最终无奈放弃。

但它的努力和勇气,得到了众猴的认可和赞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有些目标可能无法实现,也要保持勇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把自己的心思和努力投入到事情中去,即使无法实现最终的目标,也能够取得某种价值和收获。

总之,人生寓言是一种具有启示性和教育意义的文学形式。

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生动表现,能够让人在娱乐和享受中提升自己的认知和素养,更好地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挑战和问题通过阅读以上四个人生寓言,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启示和教育意义,如保持真实、慈悲宽容、勇气和积极向上等。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八课人生寓言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八课人生寓言
• 1、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 这是一条规律吗?要战胜脆弱, 关键是什么? • 2、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 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
根据课上讨论发言, 写一段感想,说说自己 对人生的认识。
当代著名哲学家、学者、 散文家。1945年7月25日出 生于上海市。中共党员。 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 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 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得哲 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 毕业,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工作。他既是一 个学者,也是一个散文家。 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 (合著)、随感集《人与永 恒》、诗集《只有一个人 生》、散文集《善良丰富高 贵》、自传《今天我活着》、 《爱与孤独》等。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
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 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 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 智慧哲理。素材起源于民间 传说。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 集之一是古希腊的《伊索寓 言》。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 盛行寓言,大都保留在《庄 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拥有巨 大的利 益会勾 起得失 之患。
最后慧心未泯: 请求诸神之王“撤 销那个慷慨的决 定”。
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 拥有巨大的财富会生出无穷的 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
这篇寓言是我有感而写的,在 写作时,我自己正遭受着一个灾难,
当时,我有了一个女儿,出生不久
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我确实听到了 旁人的叹息,说如果这样的灾难落在他们头上, 他们可受不了。回想起以前看见别人遭受灾难 时,我自己也会有类似的感受。于是,产生这 篇寓言的构思,后来,我的女儿才一岁多就离 开了人世。
自学指导(二)
• 阅读《落难的王子》,完成下列问题: • 1、这则寓言说了什么故事? • 2、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会发生这种变化? •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题记 Nhomakorabea昨夜惊闻伯父九十岁离世,不胜伤感,彻夜难眠,往事重现,滴泪成文,以示哀悼!

我是从母亲嘴里知道伯父的。有一次母亲告诉我,祖母一辈子生了两个儿子,就是伯父和父亲,但是没等伯父和父亲成年,祖母就去世了。继祖母与爷爷结婚带来了一个女儿, 随后又生下了叔父和三个姑姑。在那万般贫穷的年代里,这一大家子生活的艰辛真是难以形容。
。 问大夫 https://
姥姥勤劳,内敛,特别会过日子。土地承包到个人以后,姥姥家粮食多得吃不完,羊圈里大羊小羊“咩咩”叫着,猪圈里小猪羔子在老母猪身边撒着欢儿,鸡鸭在院子里啄着 食,苹果树每年也能带来一笔收入。姥姥带着舅舅们一年到头劳作着,母亲说,那时候姥姥一个人在碾坊能簸一天簸箕。姥姥在那个小山村里人缘也挺好的,每年打完山杏,姥姥 总要熬一大锅高粱米杏仁儿粥,香味独特,街坊邻居每家送去一大碗。我几岁的时候,总和姐姐去姥姥家住,我每次去,不是头疼就肚子疼;白天商量好好的在那儿住,到了傍黑, 就不进屋,在大门那儿哭着要回家。我们小时候去,姥姥一律粗米大饭的,我记得粥里面还吃出过虫子;只是在我们要回家的先一天,姥姥才给我们适当的改善一下伙食,吃点好 的。但每逢过年,父亲领着我们去给姥姥拜年的时候,姥姥总要郑重地做一顿丰盛的饭菜的。我母亲身体不好,一直靠父亲照顾,我父亲勤俭,耿直,在我姥姥家里,我父亲的地 位比我母亲要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