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2课 鸦片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
第12课鸦片战争课堂教学设计一、课前部分【课标分析】课标: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
要求掌握的是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材分析】《鸦片战争》是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课,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学好本课对于后面几课的学习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教材在前言中指出了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第一目虎门销烟主要讲述战争的导火线,而对战前的中国与世界对比较模糊,第二目中主要讲解过程和影响。
第三目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从整体史观的角度而言,战前的中国与世界的情况和两次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两部分的相关内容需要补充说明。
本教材简略了战前中国和世界的比较,对于鸦片战争的经过做了淡化处理,重点在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学生分析】《鸦片战争》一课,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学生对鸦片战争概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教材内容讲述过于简单,对其背景和影响等的表述不够全面。
高中的学生已基本具备了理性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但要是学习中照搬课本,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多对课本中的隐性的知识内容感兴趣,对事物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因此,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历史资料等材料创设历史情景,进而了解历史,感受历史,能够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鸦片战争的必然性;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两次鸦片战争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课例《鸦片战争》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性,所以清政府最终决定禁烟,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
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
(屏幕呈现虎门销烟画面,并开始讲述禁烟运动的
情况)
鸦片战争给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带来双重
的
影响,也涉及社会生活方面,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
活。
(一)消极影响
1.战争浩劫、山河破碎、社会动荡不安。鸦片战争
给广东社会带
来难以估量的破坏,连年战乱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
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基 本能力。
师生讨论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屏幕呈现 介绍鸦片图片和文字资料,并传阅罂粟果实标本;师生 探讨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师:鸦片的输入给中 国带来了太多的灾难,请大家描述一下鸦片的大量输入 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
1.本节课是高中学段第一节历史课,教学设计的基 点在于贯彻落实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能力培养、 思想教育三个方面得基本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 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鸦片战争的重点和基本的历 史知识,开始培养和训练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 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近代 中国国情和人文精神的思想教育。
课例研究综 全,造
述
成社会急剧动荡。
2.给人民带来灾难,生活遭到破坏。
战争都以失败告终,战败则必赔款,并且一次比一
次多,这极大程度地加剧了人民的贫穷
“巨额战争赔款,犹如套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枷锁,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深重的灾难”。
(二)积极影响
1.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转变。鸦片战争给沿海
地
区居民带来了灾难同时也让沿海居民最先接触到 了西方
3.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以自主 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因此本 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问题式”和“双主导学”教学 模式和思路,在教师恰当的主导作用下,突出学生在教 学过程中的主题地位,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前预习、 课中自学阅读、质疑答疑、分组谈论、检测练习等形式, 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突出 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等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
高中历史说课稿-《鸦片战争》
高中历史说课稿:《鸦片战争》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高中历史说课稿:《鸦片战争》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鸦片战争》是人教版高一历史《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第一课内容,是教材专题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开篇章。
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的开篇,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l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的讲授,启发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鸦片战争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l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l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史实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英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问题的能力。
l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老师制作的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逻辑关系图,并理解战争的根本原因和中方战败的根本原因。
尝试理解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辨证关系。
l能够说出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取得胜利,并知道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过程与方法l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研读和阐释史料,进行讨论,探究问题,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l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讲授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l了解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反侵略精神,通过对禁烟运动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捍卫民族的利益,是我们后来人学习的榜样。
l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高中历史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素材岳麓版必修1
1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2课 鸦片战争教材百家1.纵观百家人民版教材对战争的背景、进程介绍得比较简略,但详细列出了《南京条约》及与法美两国随后签订的条约的主要内容,并且用较大的篇幅讲述了三元里抗英斗争的史实及意义,与课标要求贴得更紧,也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人教版教材选取的内容及编排方式与岳麓版相似,其主要优点是对一些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交待得更清楚,知识线索更清晰。
人民版、人教版教材的长处都非常值得借鉴。
2.百家之长(1)鸦片战争的背景: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不久法、美等国也相继开展工业革命。
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
(人教版)(2)列强夺取的侵略特权:《南京条约》……之后,美、法等国又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传教士传教权等特权。
(人民版)(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人教版) 概念阐释1.闭关政策清初,为孤立郑成功等反清力量,清政府曾两次下令实行海禁。
及至郑氏政权灭亡,曾一度开放几个对外贸易港口,后又严加限制,只留下广州一处。
中外贸易实行“公行制度”,即由专门的行商垄断对外贸易,并充当清政府与外商间的联系人。
对外商在华的商务活动、居留的时间和处所以及对华人、华物的出洋有着严格限制。
这种闭关政策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专制政治统治的一种表现。
在西方列强大肆扩张的背景之下,虽然在一定时期起到了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最后还是障蔽和束缚了自己。
鸦片战争宣告了这一政策的破产。
2.近代史上的“现代化”中国近代史上所说的“现代化运动”,其实就是通常所说的“近代化运动”。
多数历史教科书在讲述中国近代社会发展时,不使用“现代化”这一概念,而是直接称为“近代化”。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独立自主权,也就是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的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殖民者控制,是历史的沉沦。
高中历史_第12课鸦片战争课件_岳麓版必修1[1]
5.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 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C )
D.专制君权受到强烈冲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鸦片战 争打断了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签订了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量主权和领土, 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从此改变。
(4)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
4.影响:清政府权力 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 主张学习西方“长技 ”,兴起了 洋务运动。
问题思考
4.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对中国社
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 (1)原因:①根本原因:扩大在华利
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②直接原因:提出
的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影响:①中国的主权遭到更大的破坏。 ②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③洋务运动兴 起,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场。②直接目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改
变原有的贸易格局。 (2)危害:白银大量外流,给清政府带来财政 危机;吏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危害人的 身心健康。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 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 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 对吗?为什么?
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想变中国为它 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根本原因 中国的禁烟运动。 ——直接原因
大的抵制作用,这是根本原因。(2)中国的
主要出口商品茶叶、丝绸和瓷器等在欧洲深受 欢迎,适销对路;英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呢绒等
在中国销路狭窄。(3)清政府实行闭关政
策,限制了西方商品的流入。(4)中国人民 贫困,无力购买外国商品。
2.英国鸦片走私的目的是什么?鸦片走私给中国 带来哪些危害? 提示 (1)目的:①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2课 鸦片战争(学案)
第12课鸦片战争【课标要求】列举鸦片战争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对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学习重点】两次鸦片战争得背景以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学习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一虎门销烟1.英国的鸦片走私〔1〕根本目的:翻开中国市场。
〔2〕直接目的:为了改变对华贸易________,改变原有的贸易格局。
〔3〕危害:白银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2.林那么徐虎门销烟〔1〕概况: ______年6月3日,林那么徐下令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二、 ?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1.鸦片战争的经过〔1840-1842〕〔1〕爆发:1840年6月,英国政府发动了对华战争,鸦片战争爆发。
〔2〕完毕: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清政府被迫议和,签订了中英? ?,鸦片战争完毕。
2.?南京条约?〔1〕时间:1842年8月〔2〕内容:①中国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让给英国;③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
④赔款。
〔3〕通过?南京条约?附件:列强还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概念阐释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亦称"治外法权"。
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的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讯、定罪的权利。
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
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的获得必须有条约为根据。
最惠国待遇一般是互相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那么的根底上互相享受最惠国待遇。
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那么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
〔3〕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美国、法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高中历史岳麓版一第四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
高中历史岳麓版一第四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鸦片战争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列举两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抵抗外来入侵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点】《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内容及阻碍【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阻碍【学情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在初中差不多学习过,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历史功底,但停留在具体的知识和简略的史实。
与初中时期相比,高一的学生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明白得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他们也喜爱探究,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和极强的表现欲。
但学生对历史理论问题的正确明白得,对历史知识的客观全面的认知,还有待提高。
老师仍需依照学生的明白得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学科素养】以高考历史核心素养为目标,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情,确定以下(一)时空观念:两次鸦片战争的战争的通过和时刻(二)唯物史观、历史说明、史料史证教学中采纳图片、文字等资料,引导学生阅读、摸索、解答。
家国情怀:感悟民族危机下,中国的军民英勇不屈的反入侵斗争;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教学过程】【师】导入:图片中的人,是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巴沙尔.贾法里.本月9日,在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他怒斥美国以谎言为由发动入侵战争。
但是,从他发表演讲开始,美英代表差不多离席,拼尽全力也没能阻止4月1 3日英美法联军对叙利亚发动空袭。
会议终止后,这位外国大使的落寞背影被抓拍下来。
我们同情叙利亚,声讨入侵。
同时,这张图片也戳动了中国人的痛处。
看到这张图片,你想到了什么?【生】回答【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遭受过入侵的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这节课有两条线索,共五节课,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节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作为战争,我们一样从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哪?【生】战争的背景、过程、条约及阻碍。
【师】专门好,我们今天从五个方面学习一下这节课。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学习目标】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
【知识概述】1.原因: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2.经过: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3.结果:1842年,中英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后来又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4.战败的原因:(1)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不能抵抗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
(2)具体原因:①清政府统治腐败,综合国力衰落,经济落后,军事力量和装备落后;②掌握清朝战争大权的清政府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5.影响:(1)社会性质的变化:①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
战后,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等开始遭严重破坏。
这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②经济上,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人民由反本国封建统治变为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
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开始萌发,开始了西学东渐的趋势。
(5)阶级关系的变化:①外资入侵计划了国内早已尖锐的阶级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②产生了新的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买办。
【知识延伸】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形势:1.国内:(1)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正在缓慢发展,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政府财政困难。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保护鸦片走私并为英国工业品打开中国市场。
感悟鸦片战争
2010年10月18日,圆明园将迎来罹难150周
年纪念日。1月份曾有消息称将要邀请英法政要参 加纪念活动,并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日前,圆明园 管理处表示,纪念活动仅限民间文化交流,并未邀 请英法政要出席 。
球各地。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战争的背景
2、两种文明的碰撞
1)8号、18号、28号——闭关锁国下的中英贸 易
夷人私带番妇住馆,及在省乘坐肩舆,均应禁止也。 禁在广州住冬 限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约束 不准久住澳门 禁雇汉乳妈及买奴婢 禁进省城靖海等门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战争的背景
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
自此多事矣。
——董宗远
(1)对中国传统文明与体制造成巨大冲击与破坏
(2)打断了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
(3)造就国人难以消除的“心魔”
三、病树前头万木春——沉沦与进步
探究:根据材料,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进步——经济的“觉醒”
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市中人塞不得行,千声万 语聋人耳。
(2)据材料二概括莫克·维卡表达的主要观点。(2分)
战争的责任是中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 为道德观念而放弃利益是不明智的。
沙场秋点兵
材料三 莫克·维卡在信中还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 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 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资料》 (3)据材料三指出“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 关系的改善”这句话的真实含意。
虎门销烟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2课 鸦片战争
优秀个人:张建宇 刘靓卓 刘思 含 邓凯文 乔夕桐 董玉稚 汪 嘉欣 优秀小组:二组 四组
优秀个人:王佳宝 付诗琦 孟瑶 孟祥瑞 皮慧女 叶思文 侯旭男 吴扬 代佳欣 刘明远 王佳平 李 响 方春阳 石文琦
优秀小组:二组
三组Leabharlann 六组一、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到1860年期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概 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 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课标解读: 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原因和影响的分析,认识到资 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发动侵华战争, 这是历史的必然。同时看到,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妄 自尊大,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中华 民族的发展的进步。使中国历史进程发生重大改变。
红笔修改
巩固记忆 自主学习.doc
展示 合作探究1 合作探究2 合作探究3 二组C1 三组C1 四组C1
点评 一组 五组 六组
展示 合作探究1 合作探究2 合作探究3 二组C1 三组C1 四、七组C1
点评 一组 五组 六组
(1)排斥对外贸易,认为不需要与外国进行贸易 往来。 影响:闭关锁国,愚昧无知,发展落后;鸦片战争 失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马士认为鸦片战争是“要决定东方和西方 之间应有的国际商务关系”
实质:英国要侵略和掠夺中国。
(3)由“鄙夷”到“师夷”。出现了向西方学 习的新思潮,学技术、制度、思想;促进了政治、 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课堂检测 C B C C D B B C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XXX《鸦片战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的基础知识1)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2)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理解和运用1)通过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研究、探究,学生能够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原因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史实,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能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借鉴别人观点、相互合作研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情境再现:鸦片战争前后的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2)多种途径获得信息,运用信息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3)师生讨论,探究鸦片战争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面对严峻危急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本钱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
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
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
3)被称为“万园之园劳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重点与难点重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冲动听心的场面。
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之举,向全世界表清楚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本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
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正义之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风险?英国为什么会以此发动鸦片战争?为什么中国会失利?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鸦片贸易与当今的毒品走私有何区别?新课研究1、虎门销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综合中国封建主义,日益腐败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入不够出完成了工业反动,商品经济发达装备陈旧,军备废弛闭关自守,愚昧无知封建统治,危急四伏船坚炮利殖民扩张本钱主义疾速崛起1.鸦片战争的背景国内: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②政治日益糜烂,土地兼并严峻,阶级矛盾尖锐;③军纪松散,军备废弛;④闭关自守,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岳麓版高中历史一重点题:第12课鸦片战争
岳麓版高中历史一重点题:第12课鸦片战争1.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
”确切而论,句中省略处应是()A.始而言政,继而言技,进而言教B.始而言技,继而言教,进而言政C.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D.始而言教,继而言政,进而言技2.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各不相同,陈旭麓先生说西欧是走出中世纪,而“中国是被轰出中世纪的”。
把中国“轰”出中世纪的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启蒙思想D.工业革命3.“中英之间,什么缘故会爆发这场(1840年)战争?……关因此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看起来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
”下列关于这场战争的研究结论,正确的是()A.正当贸易中中国在银元方面是出超的B.鸦片和茶叶的冲突是战争发生的根源C.英国发动战争的决议要紧取决于英王D.进行战争是爱护正当贸易的必要手段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与英国割占中国领土的不同点在于()A.为了商品输出的需要B.为了满足扩张领土的野心C.为了资本输出的需要D.为了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5.历史学家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假如说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在客观上是一种爱国行为,那是绝无疑义的;但若推及三元里民众在主观上漾溢着爱国主义精神,似缺乏推理演绎的大小前提。
”作者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反入侵斗争②在客观上展现了爱国主义精神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列强的入侵行为④表达了中国人民自觉爱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精神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6.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关于南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853年太平天国在此定都B.1912年孙中山在此宣告中华民国成立C.1927年蒋介石在此发动“四一二政变”D.1949年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7.民国学者蒋廷黻指出:“中国起初的目的全在禁烟。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案设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是中国被侵略的开端。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案设计一三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鸦片走私;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
2.能力(1)理解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历史。
(2)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转换,学生积极发言,突出新课程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培养学生动脑与研究历史能力。
如本课设计三个探究问题,在每个问题下再设计小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4)通过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探究分析培养学生用历史主义、联系的方法分析历史现象能力和通过现象抓本质能力。
(5)通过阅读关于林则徐史料,分析道光帝接受禁烟要求原因,培养学生辩析史料,获取有效信息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采用“情景创设——问题提出——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把“以任务为中心”的活动作裁体,在研读与阐释史料,问题探究,历史比较过程中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林则徐以及其他爱国将士义无反顾地反抗侵略英雄壮举,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历史责任感。
认识到今天幸福与安定是国人民不断抗争结果,从而珍惜今天幸福生活。
2.通过鸦片战争背景及清政府难以抵御外国侵略史实,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
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国民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
3.通过火烧圆明园,认识到侵略者对中国文化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形成“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与影响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跟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必然联系,其中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思想领域、清朝政局、社会经济结构等方面开始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现代双语学校南校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习题 第12课 鸦片战争 含答案
第12课鸦片战争一、选择题(2分×15)1.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2.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3.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轻人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以下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 )①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②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辽东半岛③统帅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④支持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A。
①②B。
①④C。
②③ D.③④4。
右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的照片。
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
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A。
道光帝 B.咸丰帝C.光绪帝D.宣统帝5.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
这表明林则徐()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6.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土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
该条约是()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7.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历史 第课 鸦片战争教案 岳麓必修岳麓高一必修历史教案__039
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通史学习,他们形成了比较完好的知识构造,具有一定的问题的才能。
2、才能架构:
他们虽然形成了比较完好的知识构造,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才能。
但是,他们的历史知识储藏和对历论问题的理解才能还有限,还不能对事物的本质进展深化的理解,更不能进展知识间的纵横联络。
所以,在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进展因势利导。
3、情感态度:
高一学生正处于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型的阶段。
作为十五六岁的孩子,他们感情充分,爱憎清楚,乏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4、学习方法:教师在讲课和讲题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浸透、点拨,加强有针对
练。
要分层次、多角度鼓励学生,增强研究性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的意识,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探究出适宜点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目的
工程
时间是是1840—1842年1856—1860年
目的翻开中国场进一步翻开中国
场
侵略国英国英法美俄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条约等中国战败,签订条约等。
高中历史 第12课鸦片战争课件 岳麓版必修1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列强为扩大在华利益, 1.原因:列强为扩大在华利益,提出全面修改条 原因 的要求, 拒绝。 约的要求,被 清政府拒绝。 2.经过 2.经过 联合发动战争。 (1)1856年10月,英法 联合发动战争。 1856年10月 (2)1860年,攻入 北京,火烧圆明园 ,清政府 1860年 战败求和。 战败求和。
3.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3.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造成最 年中英 严重的后果是 A.列强强迫在沿海开放通商口岸 A.列强强迫在沿海开放通商口岸 B.法美等国借机签订不平等条约 B.法美等国借机签订不平等条约 C.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C.大量洋货涌入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D.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D.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解析 《南京条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 南京条约》 平等条约, 平等条约,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社会,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这是 带给中国最严重的后果。 带给中国最严重的后果。其他选项只不过是这 一后果的具体表现。 一后果的具体表现。 ( D )
3.结果:1858年和1860年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3.结果:1858年和1860年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结果 年和1860年分别签订 和《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1)增开天津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 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 个城市为通商口岸 各口岸往来。 (2)外国商船可在长江 各口岸往来。 (3)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 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 (4)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 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 800万两白银 4.影响: 结构发生变化, 4.影响:清政府权力 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 影响 主张学习西方“ 主张学习西方“长技 ”,兴起了 洋务运动。
高中高三历史复习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高中高三历史复习鸦片战争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时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复习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影响,深刻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产生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激发其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战争过程、条约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和变革。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鸦片战争时期的图片和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要回顾上一次课的内容,引出本次复习的主题——鸦片战争。
提问学生关于鸦片战争的基本认识,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知识梳理系统梳理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包括清朝的衰落、英国的崛起和鸦片贸易等。
详述战争过程,包括战争的起因、主要战役和重要人物等。
分析《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探讨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改变。
深度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结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和变革。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训和现实意义。
拓展延伸介绍鸦片战争后的相关历史事件,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模拟鸦片战争时期的决策过程,增强历史体验感。
引导学生思考当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责任感。
课堂小结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相关历史资料,拓宽知识面和视野。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鸦片战争的感想或分析文章,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短视频等辅助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教师解读与提示:虎门销烟这幅
浮雕,再现了虎门销烟的壮烈场面,
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结合工业革命这一背景讲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用精炼的语言讲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及结果。
再次探究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学生先结合条约内容具体分析对中国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思考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教师提示:从交战双方寻找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
第三,探究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师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重点指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第四,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
响
结合以上所学及预习,总结第二次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对比分析两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的继续与扩大
见课件
达标训练(8 分钟)【评测练习】
1、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规定:
“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
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
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
以中国之法。
”其最重要的影响是
A、英国人在华犯罪可以逃避制裁
B、按英国法律英人犯法难逃罪责
检测学习效果,明
确混淆点。
学生出示答案,讲
解,教师指正强调
巩固课标,强化鸦片战争中
国战败的根本原因这一难
点。
培养学生结合史实解决问题。
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作业。
高中历史考点12 两次鸦片战争(解析版)
考点12 两次鸦片战争【十年真题】1.(2018·天津高考·5)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
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
良歹分明,情甘帖服。
”这表明当时( )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 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答案】A【解析】题干中“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以及内容,推知清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故A项正确;禁烟被英国政府作为鸦片战争的借端,且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得到美、法的支持,所以禁烟不可能得到各国政府公认,故B项错误;鸦片贸易在1858年的英法《通商善后条约》才被强迫合法化,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治外法权也叫领事裁判权,是1843年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中取得的,而题干的时间为鸦片战争前的禁烟期间,故D项错误。
2.(2018.4·浙江高考·8)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
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
”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 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答案】A【解析】材料“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符合领事裁判权内容,故A项正确;该规定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与开放通商口岸无关,故B项错误;该规定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与贸易特权无关,故C项错误;该规定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与居住及租地权无关,故D项错误。
3.(2017江苏6).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
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答案】D【解析】贫富不均与材料的内容“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不符,故A项错误;“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表明民众生活的水深火热而不是莠民作乱,故B项错误;“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说明官员腐败,把战争失败归咎为民性懦弱,是对战争失败的推卸责任,并不是鸦片战争战败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耆英认为不能御敌的原因是“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导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也就是吏治腐败是不能御敌的理由,故D项正确。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4)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理念:《鸦片战争》一课包含两个要素: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从本质上说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我将重点分析鸦片战争,之后以类推的方法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
结合高一同学的认识水平,在学习过程中,我将按照事情发展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来分析鸦片战争。
在对背景分析中利用多媒体,打出史料,让学生对中英双方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利用线索图分析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过程略讲;结果和影响组织同学讨论,最后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激发学生奋发学习,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分析: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西欧逐步确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为争夺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疯狂扩张。
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中国步入存亡危机之秋。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学情分析:关于鸦片战争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对这方面的史实有所了解,针对这种情况,在学生认识水平和情感水平都有所发展的基础上,要对本课知识深化内在知识体系,透过现象看本质,进一步探究事物的原因、影响,引导学生做理性思考,从历史教训中体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关注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的发展。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后果,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2)认识战败对中国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分析问题能力。
3、德育目标:(1)通过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分析,强化学生的国家主权意识。
(2)通过对鸦片战争背景原因及战败原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中国战败的原因。
(2)难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及影响,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屏幕打出英雄人民纪念碑浮雕第一副图片和林则徐人物图像,提问:这两幅图片使我们想起了什么历史事件?(学生回答:鸦片战争)这节课就让我们回到160多年前的那场鸦片战争,了解它发生的原因及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蒸汽”的胜利,这背后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巨大优势。
清朝决策方式
从广州到北京的文书传递速度
普通 500里加急 600里加急 800里加急
30-35天
16-19天
600里加急可能跑 死驿马,800里加 急可能跑死驿马 和驿卒,一般情 况下不会使用。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进行的侵略战争!
夷匪犯境
在清政府官员的奏折和皇帝的谕旨中,常见“逆夷犯顺”、 “夷匪滋扰”、“夷寇衅端”等语。
部分西方学者认为,这是一国际商务关系的斗争,根本
通商战争 上说是北京不愿意与英国订立平等关系的问题。
鸦片战争
鸦片贸易和林则徐硝烟是战争的导火线和直接原因,因 此常被称为“鸦片战争”。
错乱的时空
两广
英军侵略路线
闽浙
两江
奏折进京快慢 两江 > > 闽浙 > > 两广
错乱的信息
最先发生的事情最后才知道,最晚发生的事情 反而最先知道。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专制 时代,这个帝国的中枢决策神经失调了。
1840年6月中旬,英军在珠江口海域集结,准 备北上。林则徐了解到印度等地鸦片价格暴跌, 判断这些是鸦片走私船。林则徐于6月中旬给道 光皇帝上奏折,称英国“实无能为”。6月底, 英军北上。
demand from the Emperor satisfaction and redress
现代汉语直译:要求皇帝赔偿并匡正 当时的译文:求讨皇帝昭雪伸冤
揽奏忿懑之至……诚以数百万民 命所关,其利害且不止江、浙等 省,故强为遏制,各条均照议办 理。
——《鸦片战争档案史资料》
割让
赏借
给予
大清不仅不知道自己因何而败, 甚至不认为自己失败,条约不过 是“抚夷”而已!
「彼虽畜类,亦具人形」之类的文词。
「半野蛮人」、 「变态民族」描述东方帝国。
伊丽莎白时期 1583年、1596年 纽伯利、伍德 夭折
詹姆士时期
1610年、1613年
不详
夭折
乔治三世 乔治三世
乔治三世
1787年 1793年 1816年
凯茨卡特 马嘎尔尼 阿美士德
夭折 失败 失败
回溯过往,延长时间线,为的是—明—晰萧致英治国《对西与风中拂国夕阳通:鸦商片的战热争切前渴中望西关。系当》 这种渴望一次次落空,日后的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鸦片战争的爆发不 是偶然的,带有历史必然性。
描述你已经知晓的鸦片战争相关内容,包括战前中英两国的社会 状况、战争起因、过程、结果、影响等等,每人一句,交替发言。
鸦 片 战 争
中英对看
禽兽 北狄
禽兽 西戎 华夏
东夷 禽兽
南蛮 禽兽
蛮
野
人
野蛮
半
人
文明人
半 野
人 野蛮
人 蛮
在清朝大臣的奏章里,常见「犬羊之国」、 在欧洲人的记述里,常用「野蛮国家」、
当时的道光皇帝做决策时,能掌握哪些信息?哪些信息是后人知道而他当时不知道的?
以他所知的内容判断,举国一战是否有赢的可能? 他没有选择坚决的抵抗,他可能在顾虑哪些问题?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君主专制政体下,不可能动员全民抗战,政权的 利益大于国家利益,这是晚清一败再败、虽胜犹 败的根源。这表明封建政体已无法有效维护国家 民族利益,革故鼎新已成为时代使命。
人口约4亿 军队总数80万 年财政收入4200万两 鸦战耗费2871万两
国力对比
合计1700万 军队总数14万 年财政收入2.4亿两 鸦战耗费1263万两
中国若举国一战,结局会否不同?
人口约4亿 军队总数80万 年财政收入4200万两 鸦战耗费2871万两
国力对比
合计1700万 军队总数14万 年财政收入2.4亿两 鸦战耗费1263万两
中英战争
英国政府及部分学者在提及这次战争时,也会使用“第 一次中英战争”这样的称呼。
不对称战争
人口约4亿 军队总数80万 700多艘战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费2871万两 士兵死亡3000多人
人口约1700万 近2万远征军 29艘战船
耗银1263万 死亡59人 (71人?)
英国长途奔袭,大清以逸待劳,何以是这样的结局?
• 四川-上海,1800公里 • 伦敦-上海,9200公里 • 新德里-上海,4200公里
——详见《天朝的崩溃》
道光的视角
7月17日,收到林则徐的奏折,非常高兴。
7月20日,收到浙江巡抚7月8日发出的奏折,定海失陷。道 光笃定这不过是兜售鸦片的乌合之众。
7月22日,道光下令各地加强防务,严防鸦片商流窜。
7月24日,再次收到浙江告急的奏折,下令集中兵力围剿烟贩。
8月1日,收到林则徐6月24日发出的奏折,告知不是鸦片商船, 而是9艘军舰和3艘轮船。
8月3日,收到林则徐7月3日发出的奏折,称又到13艘舰船。
8月4日,将浙江巡抚免职,改派邓廷桢从福建到浙江主持军务。
战争期间,中央政府的反复无常8(月6举日,例收略到)来自、福地建的方奏政折府,又的改离派伊奇里荒布诞主持(浙举江军例务略。) 常常见诸史书,一个中世纪的决8策月1体1日制,在当满面朝对文武本在国纠农结浙民江起防务义时军,时英国尚舰可队已应经付抵,达 在面对近代西方列强的挑战时已天捉津襟。 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