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史复习

合集下载

中国音乐史通史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史通史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史通史复习资料1、我国古代音乐文化有约8000年的可考历史,依据是1986~1987年在河南舞阳县贾湖发现七音孔和八音孔骨笛计18支,根据碳同位素14C测定和树轮校正,被测定的骨笛年代距今7920(+-150)年。

河姆渡骨哨比舞阳骨笛晚了1000年。

2、考古学家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发现的一只距今5000余年、有舞蹈图像的彩陶盆。

3、音乐教育形成于周朝,周王朝为了实施礼乐制度,设置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官。

4、孔子曾以《诗经》作为音乐教材向他的弟子传授,《诗经》共350首,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诗经》的精华。

5、西周时期使用的乐器已有70种。

周代乐器曾按制造材料的性质分成“八音”。

这是我国音乐史上最早乐器科学分类法。

“八音”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6、《乐记》对音乐本质的论说属于我国最早的“他律论”,从音乐美学角度来看则属于情感美学。

7、“乐府”一词的含义,后来扩大为三种:其一是作为音乐机构的乐府;其二是乐府机构采用过的诗歌,以及后人拟作的,类似的民间诗歌或文人诗作,亦称“乐府”;其三是大凡入乐或不入乐的,曾和音乐有关的各种体裁的音乐、文学作品也有“乐府”之称。

8、汉代,北方兴起了一种称作“相和歌”的歌曲形式。

它最初产生于一些民间没有伴奏的歌谣,即“徒歌”。

以后徒歌又发展成为“一人唱,三人和”的唱和形式,称作“但歌”。

但歌发展为“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较为复杂形式,就成为“相和歌”。

相和歌的伴奏乐器有笙、笛、节、琴、瑟、琵琶、筝七种。

9、历代燕乐中,像隋唐燕乐那样建立起多部乐(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和二部伎(坐部伎和立部伎)的宏大体制及其取得的高度成就,是绝无仅有的。

10、大曲的结构较为复杂,基本上可分为三大部分:散序(无拍无歌,节奏自由,由器乐演奏)、中序(入拍歌唱,多为抒情慢板,由器乐伴奏)和破(以舞蹈为主,节奏逐渐加快,在热烈气氛中结束)。

11、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变文,是我国目前保存最早的说唱本子。

中音史复习(近代史)题

中音史复习(近代史)题

中音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华彦钧:(阿炳)江苏无锡人,在二胡、琵琶的创作、演奏上有相当大的造诣;琵琶技艺尤为高超。

以卖唱奏乐为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曾派员前往无锡录制他演奏的曲目,但只初步录了6首,遗憾是他于1950年冬病故。

二胡代表作:《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代表作:《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

2、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19年元月正式成立了蔡元培自任会长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它是一个新型音乐社团。

先后组建了国乐和西乐两部分,并设中乐唱歌班等。

聘请萧友梅为导师,并实际主持该会。

因此。

音研会实为北京大学所设一所业余音乐学校。

特点:①专业性、学术性;②倡导“美育”教育;③传授中外音乐知识和技能;④促进世界文化运动;⑤创编音乐作品、创办音乐期刊。

3、上海国立音乐院: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校——国立音乐院。

1929年7月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萧友梅为院长。

特点:①专业性、学术性;②倡导“美育”教育;③传授中外音乐知识和技能;④促进世界文化运动;⑤创编音乐作品、创办音乐期刊。

学生以当时黄自“四大弟子”之称的贺绿汀、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为代表4、丰子恺:(1898—1975)原名润,1919年取字子恺,浙江桐乡人。

是李叔同的学生。

“五四”时期同吴梦非、刘志平,在上海创办了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和中华美育会。

是一位美术家,中国漫画的创始人,是文学家,翻译家,音乐理论家。

编写翻译编译了《孩子们的音乐》、《音乐的常识》、《近代二大乐圣的生涯与艺术》等。

5、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第一阶段:“九一八事变后”开始;(1)标志:国力音专成立抗日救国会,进行爱国主义歌曲创作;(2)代表作品:《抗敌歌》、《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3)代表人物:黄自、聂耳等2、第二阶段:1935年初;(1)标志:“民众歌咏会”、“业余歌咏团”等抗日爱国音乐社团的相继成立;(2)代表作品:《救国军歌》、《松花江上》等;(3)代表人物:吕骥、任光、冼星海等。

中音史复习

中音史复习

中音史一.名词解释新音乐运动:是将其作为倡导学堂乐歌的终极目标1919年“五四”运动后,萧友梅曾将新音乐(他谓之“新乐”或“今乐”)用作“旧乐”(指中国传统音乐)的对称。

学堂乐歌:1概念: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它是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起初多是归国的留学生用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词,后来用民间小曲或新创曲调的。

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

2意义:是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最初阶段的萌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我国群众歌曲的基本定位。

3 内容:宣扬富国强兵、抵制外辱的爱国精神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新政对象为中小学生的军歌呼吁妇女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宣传新文化,去除旧习俗陆华柏: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在过华中师范大学担任过教员和音乐系主任。

作有歌曲、管弦乐、歌剧等作品。

特别是歌曲《故乡》和管弦乐康藏组曲》最为出名。

大同乐会: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颇有影响的一个国乐社团。

由古琴家郑觐文创办、主持,聘请汪昱庭、苏少卿、陈道安、程午加、柳尧章等为教师,向入会的会员传授中西音乐的知识和技艺,并进行有关中国古乐的仿制和民乐的改革。

以中国乐器进行乐队合奏的试验也是他们作了最初的试探,并创编了著名合奏曲《春江花月夜》等。

郑觐文逝世后该社的工作由卫仲乐等继任,至1937年抗战爆发后,其活动实际告终。

和平进行曲:赵元任在1915年创刊的《科学》杂志上发表。

是公认的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钢琴曲,该曲表达了热爱和平的心声,是赵元任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完成的。

延安颂:莫耶词,郑律成曲。

1938年夏作于延安。

1940年曾易名《古城颂》登在国民党统治区《新音乐》第二卷第3期。

歌曲热情地歌颂了抗日战争中的延安欣欣向荣的动人景象,具有抒情性,又富战斗气息。

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原名“国立音乐学院”成立于1927年11月27日。

中音史复习资料

中音史复习资料

1.《声无哀乐论》三国魏嵇康的音乐美学论著。

认为音乐只有形式美,他否认音乐是人的精神产物和音乐对人的思想影响,重视音乐的形式美和美感作用,重视表现人的自然性情,反对儒家礼乐对人的束缚和把音乐作为名教的工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一部音乐美学论著。

2.变文:是唐代佛教寺院用与宗教宣传的一种散文和韵文交替出现的说唱形式,其名称源于佛教语汇。

3.《成相篇》: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荀子的成相篇,是一篇至今流传下来的兼用韵文和散文的作品,是说唱音乐的远祖,其内容是揭露统治者的愚蠢。

在形式上,它是用一种叫做“相”的打击乐器打着节奏而同时歌唱的一种诗篇。

4.歌舞戏:受到汉代百戏情节性歌舞和角觝影响,南北朝末年兴起有故事情节、有角色化妆表演、载歌载舞,或同时兼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戏剧雏形,唐人称“歌舞戏”。

5.亲王破阵乐:是唐代宫廷燕乐中的一部著名歌舞,创作于初唐时期。

6.法曲:是隋唐宫廷燕乐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风格特点是较为清淡,其曲调和乐器的运用承袭了汉民族的清乐体系的精华,又吸收了佛教、道教和外族音乐。

7.《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产生于东汉末年广陵地区。

反映了汉以来人民不满封建迫害,赞扬英雄人物,追求光明幸福的精神境界。

与儒家倡导的“中和”之旨相悖,具有进步性。

8.《碣石调·幽兰》:著名古琴曲,传自南朝梁代的丘明。

现存的曲谱是唐人的手抄本,是我国目前所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谱。

此曲抒发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幽愤心情。

9.嵇康:字叔夜。

魏末琴家、音乐理论家、思想家。

在魏任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竹林七贤之一。

10.燕乐半字谱:唐代的一种乐谱。

活工尺谱的一种早期形式。

亦称半字谱。

11.乐记:儒家学派的音乐哲学、美学著作,成文于战国。

12.李延年:西汉武帝时期乐府重要音乐家,能吸收西域音乐进行创作歌曲13.乐府:是汉代兴盛起来的,以改变民间音乐为主的音乐机构。

西汉武帝时期兴旺发达。

后来可大为三种:一是作为音乐机构的乐府;二是乐府机构采用过的诗歌,及后人拟作的,类似民间诗歌;和音乐有关的各种题材的音乐文学作品。

中音史复习资料

中音史复习资料

列举十个远古乐器(先秦以前的)鼓、龠、磬、钟、埙、瑟、筝、琴、箫、笙、笛、篪骨笛 1986,河南舞阳县贾湖出土,猛禽较骨钻孔而成,有8,7,6,5孔笛,7孔居多,音阶结构至少六声音阶,也有七声音阶,科学鉴定距今9000年,是竖吹乐器。

价值:证明我国古代音乐文化有9000多年可考历史,通过测音,说明位于中原的河南地区,可能是五声,七声音阶形成和成熟最早的地方。

礼乐制度:为巩固社会地位和等级社会,吸取商代灭之之教训,社乐制度由周公初步制定,后人增补而成一种严格而又烦琐的制度,礼乐制把上层社会的人分等级,再依等级地位的不同规定所施行的礼乐,表现在三个方面:(1)乐器排列方面,天子四面,诸候三面,卿二面,士一面排列(2)乐舞规模大小,天子八佾,诸候六佾(3)繁琐的典礼,仪式不同音乐不同。

一、郑卫之音狭义的讲,郑卫之音是指先秦时期郑国和卫国的地方音乐。

广义的郑卫之音即民间音乐。

历史上儒家曾把郑卫之音贬为“靡靡之音”、“淫声”、“亡国之音”等,原因主要是郑国和卫国在周代是商代后裔的聚居地,郑卫之音是“商之遗音”。

二、郑卫之音的音乐特点音乐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大大增强,教育功能很弱。

为后世的歌舞伎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八音周代出现的乐器分类法,按照制选材料的性质分为金,石,木,土,草,丝,匏,竹,是我国音乐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

曾侯乙墓编钟 1978年,湖北隋县出土,显示出我国历史上编钟音乐文化所达到的惊人成就。

(1)整套编织共64枚,分为上,中下三层。

(2)这套钟的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可奏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其间中部区可演奏十二个半音,采用纯律和三分损益律的复合生律法。

(3)钟上有铭纹,为了研究古代乐理提供了实证资料,其价值在于其证实了我国古代双音钟的存在,说明了战国时期编钟艺术的高度发达。

乐府乐府是秦朝开始设立、汉代开始兴盛起来的、以搜集、改编、整理和表演民间音乐为主要职能的音乐机构。

它对各民族间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及对秦汉音乐文化和以后各代音乐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

中音史复习(1)

中音史复习(1)
1、六代乐舞 黄帝时的《云门大卷》、唐尧部落的《大咸》
2、小舞 这一类乐舞包括六种乐舞,分别是《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3、宗教性乐舞:《舞雩》
大司乐:周朝宫廷兼管音乐行政、音乐教育和音乐演出的机构。大司乐是我国最早的教育机构,其职责就是对周王朝乐舞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乐记》
作者:河间献王刘德
年代:西汉时期
内容:1、音乐产生于“物动心感”。
2、音乐可以真实的反映社会
3、强调乐与礼配合形成的社会教育功能
代表了什么:《乐记》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完整而系统的总结。在我国的音乐美学的历史中,不仅是第一部最有系统的著作,而且还是最有生命力、最有影响的一部著作。
乐府:1、中国秦汉至唐代宫廷的一个音乐机构。2、一种诗体名称。
对后世的影响:
道家
老子、庄子
提出了崇尚自然的审美准则。(寡乐以治国)
对后世的影响:追求一种完全超出感官刺激和欲望的、超出任何狭隘功利目的和时限的、属于纯粹精神世界里的愉悦,这才是美之所在。
墨家
墨子
非乐以治国
对后世的影响:主张反对把音乐建立在“上不厌其乐”、“下不堪其苦”的动荡社会之中,这种均贫富、求平等的思想具有相当的民主精神,应充分加以肯定。
教坊:唐代宫廷管理、教习音乐、领导艺人的机构,有“内教坊”和“外教坊”两种
梨园:是唐玄宗时建立的一个专门学习法曲的机构。
相和歌:1、汉代北方各地的民间歌曲。2、当时一种歌曲的演唱形式。最早为无伴奏的“徒歌”,后发展为有伴唱无伴奏的“但歌”。伴奏乐器:笙、笛、琴、瑟、琵琶、筝、筑
清商乐:是我国北方音乐与“即东晋和宋、齐所存的相和诸曲。 在南方新兴经济的发展条件下,与东晋南迁所传入的中原文化相结合的吴声、西曲。 清商乐同时又是东晋、南北朝期间,承袭汉、魏相和诸曲并吸收了当代民间音乐发展而形成的“俗乐”总称。

中国音乐史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史考试复习资料

1.荀子成相篇:他根据民间歌曲创作了歌曲成相篇,内容主要宣扬为君治国之道,共56段,被认为是我国说唱音乐的远祖。

2.成相:体裁形式的名字在周代劳动歌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唱艺术的雏形。

3.戏曲:周代优梦模仿孙叔敖,是戏曲表演的萌芽。

4.八音分类:周代以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把乐器分为金钟,石磬,土埙,革鼓,丝瑟,木,匏笙,竹箫。

5.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用于演奏的有64枚,另一种为鎛钟,它的发现弥补了我国古代乐律记载方面的不足,也反映了我国音乐文化在战国初期高度发展的水平。

6.三分损益法:是一种生律的方法,计算五声音阶在春秋战国时期正式确立,因数学方法计算各音弦长的比例的科学理论,最早记载这一理论的是《管子》一书。

7.儒家:孔子 a.他确立了音乐的审美标准是尽善尽美,他极其推崇韶乐,认为他尽善尽美,评价大武时认为它尽美未尽善,音乐情绪无论是欢乐还是悲哀的,都要有节制,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b.颂雅贬郑,他认为郑声淫,郑声之乱雅,认为淫声是乱国的;c.强调音乐的会功能,推崇礼乐治国,移风易俗莫善于乐;d.诗歌可以让人兴观群怨;荀子乐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完整的音乐美学专轮,标志着我国音乐美学思想的成熟。

孟子: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主张倡乐。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非乐;a.音乐对于万民来说没有任何利处,b.音乐解决不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墨子认为王公大人要欣赏音乐必须制造乐器,请乐师,还要花时间去欣赏,既浪费劳力又浪费时间。

他以一种狭隘的功利主义思想完全否定音乐的社会功能。

道家:老子;老子追求的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提倡无知无欲,五音令人耳聋,最理想的音乐是无声的,这种无声之乐恰恰是有声音乐的本源。

庄子:提倡人籁,天籁与地籁;A.批判儒家的礼乐思想,礼乐思想只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统治工具的手段,所以应该摒弃。

B.推崇自然之乐。

C.倡导适性之乐。

认为音乐应该顺应自然,适合人的本性。

中音史复习资料教学内容

中音史复习资料教学内容

84.夏商时期音乐发展的情况如何?夏朝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历史从此跨入了阶级社会。

由于夏商时期私有制的社会性质,他的音乐也被打上了深深地阶级烙印。

夏商时期的乐舞《大夏》《大濩》与原始乐舞在性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别。

他们反映了私有制确立以后音乐内容产生的质的变化。

《大夏》歌颂了原始社会氏族部落首领夏禹治水的事迹。

《大濩》歌颂了商汤伐桀的功绩。

这些音乐已变成为帝王歌功颂德“以昭其功”的工具。

商代的音乐发展亦有其自身的特点。

商代“巫风”盛行,人们崇尚鬼神,各种巫术占卜活动极为频繁,而巫、觋是联系人神的桥梁,他们不仅参与神权统治,还充当职业音乐舞蹈家,在一些重大祭祀仪典上表演。

商代乐舞绚丽多姿并深含神秘的宗教色彩。

85.我国音乐文化有约8000年可考的历史,依据是什么?远古、夏商时期的乐器有哪些?我国音乐文化可考的历史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依据是河南舞阳县贾湖骨笛,共计18支,距今有8000年的历史。

远古夏商时期的乐器主要包括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

打击乐器有:鼓——是原始时期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

磬——是一种石制的击乐器,是石器时期的产物。

编磬——有几个磬组成一套编磬,“永启、夭余、永余”。

钟——在陕西长安县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最早的陶钟,还有三门峡庙底沟也出土了陶钟。

他们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遗物。

编钟——现出土的、由多个不同音高的钟组成一组的编钟有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出土的商代编钟,是三个为一组。

编铙——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五件一组的商代编铙。

吹奏乐器有:骨笛——河南舞阳县贾湖出土的骨笛是用猛禽的肢骨在其一面钻孔而成的。

骨哨——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氏族社会遗址发现了几十支骨笛,他们只是一些小骨管,有三孔和两孔,距今7000年。

埙——是用陶土制成的吹奏乐器。

商代已发展到五音孔埙。

籥——是一种较古老的吹奏乐器。

原始的籥是由二三管制成,是后来排箫的前身。

——属于编管吹奏乐器,是后来小笙的前身。

86.周代的礼乐制度如何建立和实施?周朝建立初期,由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这是一种十分严格的等级制度。

中音史考试复习参考资料

中音史考试复习参考资料
• 1.1929年7月成立的“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的前身是 ,创办人是 。 • 2.《 》是为进步电影《桃李劫》所写 的主题歌,作者是 。 • 3.我国第一部清唱剧作品是《 》,作 者是 。 • 4.黄自在国立音专的“四大弟子”分别 是 、 、 、 。
• 5.我国第一首“中国风格”的钢琴曲是 》,作者是 。 《 • 6.我国近代音乐史上一部具史诗性的大型声 乐作品是《 》 ,该作品的作者是 。 • 7.有毛泽东亲自题名的“人民音乐家”分别 有 、 、 。 • 8.中国歌舞音乐的开拓者是 ,他创作的 《 》是我国近代第一首流行歌曲。
• 9.中国近代第一部大型歌剧是《 》,作者 是 。 》是我国第一部在高等专业音乐院校使 • 10.《 用的中国音乐史教材,其作者是 。 • 11.青主的音乐美学论著主要有《 》和 《 》。 • 12.中国人所写的西洋乐器重奏音乐在国外获奖的 》,作者是 。 第一部作品是《
• 13.我国近代中国共产党为培养革命文艺干 部而创立的第一所最高艺术学府是 。 • 14.我国第一部民族新歌剧是《 》, 诞生于 年。 • 15.京剧的唱腔以 、 为主。 • 16.“四大名旦”分别 是 、 、 、 。
8我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学府是创办于1927年11月的91924年萧友梅创作第一首以纪念五四运动为主题的歌曲是10有中国舒伯特之称的是清华的四大国学导师之一11中国近代音乐创作开始进入成熟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合唱曲的出现
一、填空题
• 1、李映庚编于1905年的《 》,是我国 近代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军乐文献。 • 2、中国人自己编写的第一首学堂乐歌是 《 》。 • 3、我国第一部三部合唱曲是《 》,作者 是 。 • 4、我国第一首创作的钢琴曲是《 》, 作者是 。
• • •

中音史复习资料

中音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韶乐》:舜帝是的一部宗教性乐舞。

简称《韶》,乐舞由编管乐器排箫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称为《箫韶》;乐舞有九次变化,故又名为《九辨》;因其歌唱部分有九段而被称为《九歌》。

由此可知,《韶乐》是内容丰富而富于变化的多段体乐舞。

它的主要特征是“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和孔子都曾欣赏过这部作品,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孔子评价《韶乐》为“尽美矣,又尽善也”。

可见这部乐舞的艺术魅力。

2.葛天氏之乐:远古时期的乐舞,形式:三人操牛尾,顿足以歌。

内容:《载民》歌颂载负人民的大地;《玄鸟》对图腾的赞颂;《遂草木》,祝愿草木繁茂;《奋五谷》,祈求五谷丰收;《敬天常》,表达顺应自然规律的心愿;《达帝功》,歌颂天帝的功德,祈求护佑;《依地德》,感谢土地的赐予及恩惠;《总禽兽之极》,祈求鸟兽繁衍不息。

3.贾湖骨笛:原始社会乐器。

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属裴李岗文化。

目前该遗址共出土骨笛35件,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早期,距今9000多年至8600年左右,骨笛上开有五孔、六孔,能走出四声音节和完备的五声音阶;二、中期,距今8600至8200年左右,偶七孔,能走出六声和七声音阶;三、晚期,距今8200至7800年左右,能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以及七声音阶意外的若干变化音。

贾湖骨笛有三个特征:a 有固定音高意识 b 有音阶 c 律学测算,用等分来分的,能产生纯八、纯四度。

意义:说明我国古代音乐文化至少已有八千年的可考历史;它们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仍可演奏的乐器;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管乐器。

4.雅乐:含义:是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所演奏的音乐。

周代雅乐,是西周以礼乐制度为基础,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善的宫廷雅乐体系,对后代影响非常深远。

内容:包括用于郊社、宗庙、宫廷仪礼、乡射和军事大典等各个方面的音乐,它是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点:雅乐首先强调的是它的教育意义,用来配合道德方面的宣导。

中音史重点!!

中音史重点!!

《中音史》重点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六代乐舞:黄帝时的乐舞叫《云门大卷》;唐尧时的《大咸》;虞舜时的《韶》;夏禹时的《大夏》;商汤的《大濩》;周武王的《大武》。

2、《成相篇》:战国时期荀子参照民间歌曲的结构编写的一首歌词,它可能是后世说唱音乐的最初形式。

3、大司乐:周王朝的音乐领导机构,是世界上出现得最早、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机构。

培养对象主要是王和诸侯的长子、公卿大夫的弟子,以及由民间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

目的主要是为了让世子、国子们学会统治之术,而不是为了让他们将来亲自去表演这类东西。

大司乐贵族子弟学习乐与礼,是为了让他们懂得礼乐制度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有效措施。

4、采风制度:周朝制定的一种收集民间歌曲的制度。

周王朝从巩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想通过采风来了解民意,改正施政中的错误。

采风整个过程:①派人采集民间歌曲②派人筛选和修改歌词③由国王亲自审查其内容是否违反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要求,以及决定对选中的歌词如何利用。

5、八音:周代把不同的乐器制作材料分为八类——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称为“八音”。

6、三分损益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

以振动弦分的长度代表音的高低关系的律制,称作“三分损益律”。

《管子·地员篇》中记载的五声音阶的计算法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音律计算方法。

7、诸宫调:是一种大型的、更加发展了的说唱形式。

常是成本的长篇说唱形式,音乐非常复杂,突破了一个宫调一个曲牌的范围,已经能够适应表现内容较为复杂的故事。

它的音乐结构,由多种多样的曲式单元所组成。

最早出现于11世纪北宋时期,首创者是民间艺人孔三传。

8、四大声腔: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属于板腔体)、皮黄腔(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声腔组合而成)。

二、问答题1、远古至周代时期的乐器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答远古时期的乐器,主要以打击乐和管乐器,乐器的构造简单,就地取材,并出现二音,三音的音阶形式。

例如鼓,早期是陶土制的,到殷代才是木制和铜制;还有磬、足鼓等。

中国音乐史复习提纲

中国音乐史复习提纲

中国音乐史复习提纲(整理:费萌涛扬郴王华王馨怡)1.民国初期我国最早的一批音乐教育机构的办学方针是兼容并包。

2.由于学堂乐歌的发展,我国产生了第一批音乐教育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是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

3.辛亥革命后上海、北京的一些爱好音乐的教师、学生纷纷组织起一些音乐社团来,他们办社团的宗旨大多数是依据蔡元培所提出来的有关“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4.我国最早的一所规模比较大的专业音乐院是上海音乐学院, 建立于1927 年。

黎锦晖创作的《麻雀与小孩》是一部儿童歌舞剧性质的音乐作品。

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在三十年代初,先后出版了两种学术性刊物《乐艺》、《音乐杂志》5.清代中叶后,我国地方戏曲已逐渐形成了昆山腔、弋阳腔、高腔、梆子腔四大声腔系统,以及三百多个大小不同的剧种。

6.黄自唯一的一首大型声乐套曲是清唱剧长恨歌。

《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7.西方音乐文化在我国早期传播的三个途径是教会歌咏形式、新式军乐队、学校音乐教育。

8.《游击队歌》的曲作者是贺绿汀9.麦新在抗日战争时期写下了一首著名的抗战歌曲叫做《大刀进行曲》。

10.在抗日战争时期,说唱性的叙事歌曲方面最为突出的是费克的《茶馆小调》。

11.谭小麟的室内乐作品,是我国近代室内乐努力摆脱欧洲传统风格的影响,开始走上一条艺术创新之路的标志。

12.桑桐先生的小提琴与钢琴曲《夜景》、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完全运用无调性技法创作的代表作品。

13.1943 年春节在延安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

14.我国最早的管弦乐团成立于上海叫做上海工部局管乐队。

15.清末在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了不少反映少数民族反帝、反压迫的民歌比如蒙古族民歌引狼入室李鸿章。

16.任光曾经写过一部非常有名的器乐曲,其作品的名字叫做《渔光曲》。

17.国乐改进社:由刘天华等人发起,以二胡为中心,开展演奏、创作、教学研究活动。

广泛搜集民间乐曲,京昆小曲,请街头杂耍艺人到院中一起吹奏,记下曲调,谱作新声,改进民族器乐二胡、琵琶。

中音史复习资料5篇

中音史复习资料5篇

中音史复习资料5篇第一篇:中音史复习资料一.远古时期音乐的起源模仿说:音乐源于对自然音响的模仿。

《吕氏春秋》感情说:音乐源于人对于思想感情的表达。

《礼记·乐记》劳动说:音乐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淮南子》对于中国音乐的起源,在基于一定事实根据的基础上,各种说法都仅仅是一种推测,应从多元的角度去理解,不应简单归结为一种因素。

二.周秦时期礼乐制度为维护和巩固统治,周代统治阶级制定出符合本朝的礼乐制度,从思想上巩固等级名分,以维护天子的权威。

礼乐的“礼”就是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相互结合的礼仪,“乐”就是音乐,包括乐队、乐舞的编制、乐曲、乐舞的使用等等。

各级奴隶主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按不同场合举行礼乐,以体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相互间的关系,不得随意僭越。

六代之乐简称“六乐”,据说是从黄帝开始历代流传下来的六部代表性乐舞,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其特点是规模宏大,有歌有舞,而声调平淡,节奏缓慢。

黄帝时的《云门大卷》尧时的《咸池》舜时的《大韶》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濩》周初的《大武》郑卫之音自春秋起,周代的礼乐逐步走向没落,新兴的地主阶级将欣赏趣味转向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民间俗乐。

“郑卫之音“是郑国与卫国一带的地方音乐,它保留了浓郁的商代音乐特色,节奏奔放活泼,音乐优美抒情,深受一些诸侯国君的喜爱。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十五国风,共160篇,包括了黄河流域绝大多数的民歌,涉及的题材广泛,内容包括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楚辞》是继《诗经》以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屈原的作品构成了它的主体,主要有《离骚》、《九歌》、《天问》。

这些作品想象丰富、辞藻瑰丽、感情强烈,句式参差,语句间常插入虚词“兮”,节奏感、表现力很强,与《诗经》形式迥异。

十二律理论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

十二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中音史-古代

中音史-古代

《古代中音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4*5’)1.八音分类法: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法。

西周时期,按制作乐器的材料分。

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在中国古代沿用了两千多年。

2.姜夔:别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

自幼以诗善名,爱好音乐与书法。

屡次参加科举,但都名落孙山,只好充当幕僚清客,擅自度曲。

3.九歌:流行于春秋末,战国初的楚国南部,是一种大型歌舞曲。

伴奏:钟、鼓、琴、瑟、竽、笙等。

4.货郎儿:说唱性质的曲艺,小贩叫卖形式。

***5.清商乐:6.相和歌:民歌经乐府整理,加上管弦乐器伴奏,就是所谓的相和歌。

相和歌有两种含义:(1)概括了北方各地的民间歌曲(2)当时的一种演唱形式。

伴奏乐器:笙、笛、节、琴、瑟、琵琶、筝、篪、筑等。

曲式结构:乱。

7.梆子腔:乱弹剧最早的声腔为“梆子腔”,因为枣木作“梆子”击拍而得名。

又因发源于秦地陕、甘一带,故又称“秦腔”。

伴奏乐器以月琴、胡琴为主。

具有高亢激越,强烈急促的特点,乐器又加入了梆笛和锣鼓等。

8.变文:佛经和叙事歌曲相结合的产物。

初,经文改编成叙事文体,为吸引听众,讲叙中插入一些唱段。

该种方式称作“俗讲”,其讲唱本子就是“变文”。

后,为进一步深入人心又编了一些不直接出于佛经而与佛经相符合的传说故事来讲唱。

二.简述:(4选2 2*10’)1.汉魏时期北狄乐与鼓吹乐的发展。

***北狄乐:鼓吹:北狄乐早在秦时就已为汉族牧民所习用,至汉代传入朝廷,经整理改编,用于军队、出行、宴乐、宗庙祭祀等方面。

因该种音乐以击乐器和吹奏乐器笳、角为主,因此称“鼓吹”。

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音乐结合出现的新形式。

从乐器配置和运用场合来看,主要可分为黄门鼓吹、横吹、短萧铙歌三大类。

2.宋元说唱音乐的发展“诸宫调”是一种大型说唱艺术,继承了叙事鼓子词及唱赚等曲艺形式,并在说白方面承袭了唐代变文的代言体特点。

“货郎儿”说唱性质的曲艺,小贩叫卖形式。

3.郭沔与《潇湘水云》郭沔,字楚望,南宋末年,浙派古琴创始人。

中音史复习(近代史)题

中音史复习(近代史)题

技能;④促进世界文化运动;⑤创编音乐作品、创办音乐期刊。
3、 上海国立音乐院:1927 年 11 月 27 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 等音乐学校——国立音乐院。1929 年 7 月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为院长。特 点:①专业性、学术性;②倡导“美育”教育;③传授中外音乐知识和技能;④促进世界 文化运动;⑤创编音乐作品、创办音乐期刊。学生以当时黄自“四大弟子”之称的贺绿汀、 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1、 华彦钧:(阿炳)江苏无锡人,在二胡、琵琶的创作、演奏上有相当大的造诣; 琵琶技艺尤为高超。以卖唱奏乐为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曾 派员前往无锡录制他演奏的曲目,但只初步录了 6 首,遗憾是他于 1950 年冬病故。二胡 代表作:《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代表作:《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 船》。
4、 丰子恺:(1898—1975)原名润,1919 年取字子恺,浙江桐乡人。是李叔同的 学生。“五四”时期同吴梦非、刘志平,在上海创办了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和中华美育会。是 一位美术家,中国漫画的创始人,是文学家,翻译家,音乐理论家。编写翻译编译了《孩
2、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19 年元月正式成立了蔡元培自任会长的“北京大学音
乐研究会”,它是一个新型音乐社团。先后组建了国乐和西乐两部分,并设中乐唱歌班等。
聘请萧友梅为导师,并实际主持该会。因此。音研会实为北京大学所设一所业余音乐学校。
特点:①专业性、学术性;
②倡导“美育”教育;③传授中外音乐知识和

中国音乐史大复习

中国音乐史大复习

第一节音乐的起源一、音乐的起源1、劳动的进行,语言的出现和人类大脑的发达,奠定了音乐产生的基础条件,同时也赋予了音乐的表现内容。

2、劳动中有节奏的呼声,这是原始音乐端的最初萌芽。

3、音乐与舞蹈还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延伸。

4、某些劳动工具的发现和部分生活用具对音乐的出现也给我们的祖先又以某些启发,甚至可以说某些劳动工具本身就是乐器的前身。

5、原始艺术的特点(亦即形式特点):音乐舞蹈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中国古代文献称之为“乐舞”。

二、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1、劳动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站在这种观点基础上的学者则认为,“音乐起源于劳动”。

2、语言扬抑说,法国思想家卢梭,英哲学家斯宾塞认为人在兴奋激动时所产生的抑扬语调即为歌曲。

3、模仿自然说: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英国教育家克维斯特认为,人类从自然的音响中得到了灵感,继而模仿这些音响创作了音乐。

4、异性求爱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是这种观点的代表。

在观察鸟类时他看见雄性向雌性求爱时往往发出悦耳的声音,由此联想到人类音乐的起源,即认为其起源为男性向女性求爱时表达的美妙歌声。

5、巫术起源说:法国音乐家孔百流,我国学者王国维起源于巫术。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巫,祝也。

女能事无形,也舞降神。

”三、音乐起源的时间音乐起源何时,众家不一。

1、李纯一在《山东地区音乐考古研究课题》一文中认为,音乐应该发生在旧石器时代。

2、冯文慈在《漫谈音乐的起源》一文中说,到了新石器时代,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歌舞艺术才有可能从无到有。

3、舞阳贾湖古笛1987考古工作者河南舞阳贾湖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土一批骨笛。

据炭同位素14测定,其有8000年左右的历史,此笛能吹奏七声音阶的歌曲,据此说明中国的音乐历史相当久远。

第二节原始乐舞的内容从史料记载与出土文物上看,原始乐舞的内容大多与先民的狩猎、农牧业、宗教、婚姻爱情、战争等生活有关。

一、猎之乐赵晔《吴越春秋》记: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中音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音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音乐简史1.新法密率:明代朱载堉的“新法密率”。

所谓新法,是有别于三分损益法而言;所谓密率,即采用数学方法求得十二平均律每律的等比数后再产生十二平均律,记载于《乐律全书》。

2.神奇秘谱:由明代朱权所编辑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琴曲谱集,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太古神品”:《广陵散》、《高山》、《流水》、《酒狂》等唐宋以前古曲15首;下、中卷“霞外神品”:《梅花三弄》、《大胡笳》、《离骚》等48首古代名曲。

3.梆子腔:○1梆子腔是一种戏曲声腔剧种,原于陕西、山西一带的民间曲调,又有秦腔、乱弹、西秦腔之称。

○2梆子腔运用整齐句势和板式变化为主的音乐结构,其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文辞通俗易懂。

○3梆子腔开创了戏曲音乐板腔体,即以一个基本的曲调为基础,作各种节奏,板式速度的变化来表现剧情的矛盾冲突。

这种结构方式有别于之前出现在戏曲、说唱音乐中曲牌体结构。

4.兴隆笙:是元中统年间由中亚地区传入元朝宫廷的早期管风琴,也是最早传入我国的键盘乐器。

初该乐器音律与元朝宫廷不和,后经乐官郑秀改后,长期使用于宫廷宴乐。

5.俗讲○1俗讲是唐代说唱艺术的一种,是取佛经中的故事编成诗文合体的通俗作品,用说唱相间的表演方式讲唱,脚本叫做变文。

○2变文是将深奥的佛教哲理通俗化利用讲故事和唱经的方式进行宣传又叫做俗讲、讲经文。

(讲经文是唐代一种说唱艺术形式)○3变文内容:a.讲述佛经故事,是佛教通俗化的结果;b.讲述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

○4变文是散文和韵文相间的叙事体,韵文部分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段,也有五言、六言的。

音乐性、故事性都很强,借以吸引听众、传播佛经。

变文有三类形式:a.只唱不说;b.只说不唱;c.有唱有说(占多数)。

6.六代乐舞:简称“六乐”都是从黄帝时期开始历代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

包括:○1黄帝时的《云门大卷》,简称《云门》,是黄帝时的图腾;○2唐尧时的《咸池》,咸池是天上星宿命;○3虞舜时的《韶》,又名《箫韶》,被孔子评为“尽善尽美”的音乐;○4夏禹时的《大夏》又称《夏》;○5商汤时的《大濩》,内容描写商汤伐桀;○6周朝当代的《大武》,孔子评“尽美矣,未尽善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音史一.名词解释新音乐运动:是将其作为倡导学堂乐歌的终极目标1919年“五四”运动后,萧友梅曾将新音乐(他谓之“新乐”或“今乐”)用作“旧乐”(指中国传统音乐)的对称。

学堂乐歌:1概念: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它是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起初多是归国的留学生用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词,后来用民间小曲或新创曲调的。

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

2意义:是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最初阶段的萌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我国群众歌曲的基本定位。

3 内容:宣扬富国强兵、抵制外辱的爱国精神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新政对象为中小学生的军歌呼吁妇女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宣传新文化,去除旧习俗陆华柏: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在过华中师范大学担任过教员和音乐系主任。

作有歌曲、管弦乐、歌剧等作品。

特别是歌曲《故乡》和管弦乐康藏组曲》最为出名。

大同乐会: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颇有影响的一个国乐社团。

由古琴家郑觐文创办、主持,聘请汪昱庭、苏少卿、陈道安、程午加、柳尧章等为教师,向入会的会员传授中西音乐的知识和技艺,并进行有关中国古乐的仿制和民乐的改革。

以中国乐器进行乐队合奏的试验也是他们作了最初的试探,并创编了著名合奏曲《春江花月夜》等。

郑觐文逝世后该社的工作由卫仲乐等继任,至1937年抗战爆发后,其活动实际告终。

和平进行曲:赵元任在1915年创刊的《科学》杂志上发表。

是公认的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钢琴曲,该曲表达了热爱和平的心声,是赵元任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完成的。

延安颂:莫耶词,郑律成曲。

1938年夏作于延安。

1940年曾易名《古城颂》登在国民党统治区《新音乐》第二卷第3期。

歌曲热情地歌颂了抗日战争中的延安欣欣向荣的动人景象,具有抒情性,又富战斗气息。

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原名“国立音乐学院”成立于1927年11月27日。

院长蔡元培教授兼教务主任萧友梅。

1929年7月停办,后改组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两所学校尤其前后的连续性,但在体制,组织结构,师生情况上有显著变化。

国立音专在办学10年左右期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具有高修养的音乐人才,如贺绿汀、周小燕等对我国专业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办学体制和教学内容:1、基本因袭了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所提出的“兼容并包”的方针,但主要还是参照欧、美的专业音乐教育体制,以传授西洋音乐的知识和技能为其主要教育内容。

2、“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的学制和课程设置,基本上仿照欧洲音乐院校的办学体制,其建院章程中提出了“输入世界音乐,整理我国国乐”的宗旨;3、到1928年秋,设预科、本科、专修科等。

专业有理论作曲、钢琴、管弦乐器、声乐、国乐等。

4、教师大多是从欧美留学归国的音乐家。

5、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除萧友梅外,黄自等人也为其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6、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建立到1949年,历尽苍桑,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培养了一大批专业音乐家,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音乐教师,为中国的专业音乐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体操-兵操》:原名名男儿第一志气高,是沈心工创作的曲子。

是中国第一首自己创作的学堂乐歌。

歌曲词曲结合如初一体,语言通畅顺口,形象生动,受到广大少年儿童喜爱。

赵元任:1892年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家庭,1910年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哈弗大学留学。

1918年获博士学位。

1923年回国后为清华大学哲学、语言、音韵学教授,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成为话语“四大导师”。

业余从事音乐创作。

主要作品:我国第一首钢琴曲《和平进行曲》独唱《卖布谣》《叫我如何不想她》合唱《海韵》贡献:注重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的音乐语言,注重词曲结合,和声色彩的民族化,调性感情,弘扬五四精神,抒发个性。

左翼音乐运动:左翼音乐运动是指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之左翼音乐小组及其音乐运动。

《可怜的秋香》:作曲家黎锦晖善于观察儿童的生活,创作了第一部儿童歌剧《麻雀与小孩》。

《可怜的秋香》是他对儿童生活的讲述与描写,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新秧歌运动: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讲话》精神在文艺上显示的最初成绩。

文艺工作者改变了轻视民间文艺秧歌的态度,与群众一起,指导改造了旧秧歌,使之成为反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新内容,熔戏剧、音乐、舞蹈于一炉的小型广场歌舞剧。

1943年春节秧歌闹得热火朝天,涌现了一批受群众欢迎的秧歌剧,如"鲁艺"的《兄妹开荒》等。

新秧歌运动表现了文艺工作者面向群众、向工农兵普及的实践。

二.填空1、清唱剧《长恨歌》的作者是黄自。

2、首次把西方的“比较音乐学”观点介绍到东方来的音乐理论家是萧友梅。

3、音乐是上界的语言是青主提出来的美学命题。

4、1938年1月,中国音乐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群众组织中华全国歌咏协会在武汉成立。

5、1934年,贺绿汀创作的钢琴曲《牧童短笛》获得俄罗斯音乐家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格钢琴曲”比赛中获第一名。

6、20世纪40年代,由贺敬之、马可等人集体创作的“新歌剧”代表作《白毛女》。

7、《义勇军进行曲》和《铁蹄下的歌女》是聂耳为电影《风云儿女》所做的歌曲。

8、谭小鳞的主要创作领域室内乐作品9、安波的秧歌剧代表作《兄妹开荒》。

10、“以美育代宗教”是现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的教育理念。

12、艺术作品《玫瑰三愿》的曲作者是黄自。

13、《卿云歌》是萧友梅的第一首作品,1921年被北洋军阀确定为当时的国歌。

14、中国近现代时期,第一部以《中国音乐史》为名的著作是王光祈编写的。

15、青主的两本歌集分别是《音境》和《清歌集》。

16、刘天华首次将二胡这一民间乐器纳入正规的现代乐器教学体系。

三.简答1.简述马思聪的音乐创作成就马思聪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曲几乎都与中国的民歌音调有密切的联系,并且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历史现实和生活情趣。

这些作品也大胆吸取了现代西方创作技法的经验和注意充分发挥小提琴的演奏技艺。

因而,它们一直被认为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小提琴音乐的经典性曲目,运用于音乐演出和音乐教育。

马思聪将大型器乐创作的交响性思维贯注于这一形式:(1)减少了乐章的数量(一般为4至5个乐章);(2)删去了独白的朗诵、加强了各乐章间在主题音调上的内在联系。

成功的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音调为基础,自由运用多种现代多声写作技巧和小提琴语言、特殊演奏技巧、表现出具有深沉广博的中国民族精神和淡雅的个人抒情风格。

2.写出黎锦晖的儿歌音乐作品名称五首《落花流水》《葡萄仙子》《麻雀与小孩》《毛毛雨》《好朋友来了》3.写出歌曲《松花江上》和《嘉陵江上》的曲作者,并描述你欣赏后的感受《松花江上》曲作者张寒晖描绘性音调加抒情性,九一八事变后,部分国土沦丧,唤起人们的共鸣。

以倾情哭诉的音调,表现流亡关内的东北同胞还念故乡、渴望打回老家去的悲愤感情,其哀叹“流浪”和呼喊“爹娘”的歌声,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嘉陵江上》作者贺绿汀此曲以类似于歌剧中的咏叹调与宣叙调相结合的手法,写成了一首既富于抒情性,又带有戏剧性的艺术歌曲,倾诉了对被敌人侵占的故土家园的思念和流亡徘徊在异乡的哀伤,并表达了收复实地、打回老家去的坚强决心,成为国难题材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作4.写出五首广东音乐的代表作品5简述刘天华的国乐改进思想二胡原来是流传在民间的一种伴奏乐器,刘天华在先辈音乐家的传授和民间音乐家的帮助下进行了大量的革新和创造,将二胡由伴奏地位提高到独奏地位,并将二胡纳入高等音乐学府与院校的乐器教学之中。

刘天华编写了最早的47首二胡练习曲和教本,10首二胡独奏曲,开创了民族器乐科学的教学体系。

并参考了西洋乐器的构造原理经过长期的演奏时间,对二胡、琵琶等乐器进行了科学的改造。

6简述江文也的音乐创作成就江文也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位突出的多产作曲家。

共创作15部大型管弦乐曲、1部钢琴协奏曲、4部歌剧及舞剧、6部室内乐、17部钢琴曲集、10部歌曲集、4部宗教音乐,以及相当数量的艺术歌曲及台湾民歌改编作品以管弦乐、钢琴、声乐作品为主。

代表作有管弦乐《台湾舞曲》、《北京点点》、《孔庙大晟乐章》,交响诗曲《汨罗沉流》。

曲调优美,意境深远,富于幻想性的东方风格,对传统作曲技法有新的突破7 写出歌曲《铁蹄下的歌女》的曲作者,并描述你欣赏后的感受曲作者聂耳。

8 简要介绍20、30年代外籍音乐家在中国的音乐活动情况1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于1923年改建了上海工部局管乐队,并担任指挥2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齐尔品在中国举办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比赛,发掘中国风格的作品,并在世界各地演出宣传中国民族风格。

3世界著名音乐家鲁宾斯坦,波兰钢琴家戈多夫斯基。

4 上海英租界的外国侨民创建了“上海公共管乐队”5 北京海关总务司赫德创办了赫德乐队9 简要介绍“五四”时期关于发展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民族音乐在科学性、艺术水平和发展程度等方面,都已远远落后于西洋音乐,必须“以西为师”,用以改良国乐,使之达到世界音乐的水平,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蔡元培、萧友梅等人。

另一种以王露为代表的“中西音乐归一说”。

认为中西音乐因有地异时异情异之别,不能强使二者统一,中国只有恢复“大乐”——封建礼乐和古乐,然后才谈得上研究“异域之乐”,反映了一种复古主义的音乐观。

持第三种观点的人都程度不同地提出了既要采取本国固有精粹,但又不能固守陈规,要借鉴俄国“民族乐派”的发展经验,在容纳外来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闯出一条新路来。

其中以刘天华、赵元任等人为代表。

此外,傅彦天、张若谷等人的“民族主义的艺术”观,也对当时和以后我国音乐的发展,不同程度地产生过影响。

10 简述萧友梅在音乐教育方面的成就1 创办了北京大学音乐系传习所2 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3 编写了一系列音乐教材4 音乐理论的研究5 音乐创作主要作品《问》《五四纪念爱国歌》,管弦乐《霓裳羽衣舞》,中国北洋政府国歌《卿云歌》11 简述贺绿汀的音乐创特点贺绿汀的音乐注重民族化与大众化,潜心研究中国民族风格,在民族特色和声功能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音乐语言通俗易懂,曲调形象生动,贴近老百姓生活,所以广泛流传和演唱。

特别是钢琴曲《牧童短笛》在俄罗斯作曲家在中国举办的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中获金奖。

电影歌曲《天涯歌女》《四季歌》也被广为流传。

贺绿汀在音乐理论如和声理论、音乐批评等方面也有所建树。

12 简要介绍《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并描述你欣赏以后的感受《台湾舞曲》的作者江文也,潜心探索中国的文化遗产。

从早期追求西方现代音乐转向追求中国民族风格音乐,研究中国纯粹的民族风格音乐。

跟随俄罗斯作曲家齐尔品先生学习作曲。

《台湾舞曲》是一首成功将日本曲调与中国风格相结合的音乐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