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危害

合集下载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的表现与危害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的表现与危害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危害(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具体表现:1、教学组织形式小学化我国的学校教育以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很多幼儿园让小朋友小手背后,上课不许说话,认真听讲等统一要求多,自由活动少。

单调的集体授课,使幼儿坐听多,活动少。

教学组织形式趋向小学化。

2、教学内容小学化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品德、艺术等教育活动。

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如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

不注重兴趣培养,只要求学习结果—学会了多少。

走进了“幼小衔接”误区,提前教给小学知识,提前要求幼儿掌握小学必需的语言、运算知识与技能。

3、教学方法小学化教学方法小学化。

以老师示范、学生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忽视了幼儿自主探索,开发想象力,偏重知识灌输,不注意创设与教育内容相适应的和产生求知欲望的的情境,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和“玩中学,学中玩”的天性,忽略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4、评价指标小学化部分家长的需求,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教育需求,把幼儿学会多少拼音字母,多少数学计算,会背多少首儿歌和古诗,作为评价指标,学期末抽查幼儿,推进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进程。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记得看过一篇题为:《“中国第一天才少年”出家为僧神童教育留争议》的文章,讲的是天才少年宁铂的故事。

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王明美谈到“神童教育”在本质上违返教育规律和人的智力发展规律的。

看完之后,有一种新时代的伤仲永的感觉,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幼儿园里可爱的孩子们,又有多少的孩子正在被拔苗助长。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体现以下种种:1、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身体发育上课时小手背后,像小学生一样,把幼儿封闭在教室里,限制了幼儿活动自由,使幼儿缺乏肌肉和骨骼运动,心肺功能缺少应有的锻炼,身体发育受到伤害。

小学化倾向忽视了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措施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愈发严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原本属于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却过早地被沉重的学业负担所取代。

这种现象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本文将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危害,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1.课程内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许多幼儿园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过早地引入小学课程,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2.教学方式过于死板。

部分幼儿园采用小学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规规矩矩地坐着上课,剥夺了他们玩耍的时间,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

3.家庭教育过度重视学业。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于焦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让他们学习拼音、汉字、数学等知识,导致孩子过早地承受学业压力。

4.社会风气影响。

当前社会普遍重视学历,一些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提前让孩子接受小学教育,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1.影响身心健康。

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孩子过早地承受学业压力,容易导致心理负担过重,影响身心健康。

2.扼杀兴趣和想象力。

小学化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孩子的玩耍时间,使他们无法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

3.影响个性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孩子过早地接触成人世界,容易导致他们失去童真,影响个性发展。

4.削弱家庭教育功能。

过度重视学业的教育方式使家庭教育变得单一,削弱了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1.改革教育观念。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不要过分追求成绩。

2.完善教育政策。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幼儿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防止小学化倾向。

3.加强师资培训。

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关爱和教育孩子。

4.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全社会要共同关注幼儿教育,倡导素质教育,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治理及自查自纠情况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治理及自查自纠情况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治理及自查自纠情况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重视。

然而,近年来,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加强幼儿园教育管理,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我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开展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治理工作。

本文将结合我国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治理的现状,对进行探讨。

一、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危害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如拼音、识字、算术等;强调学科知识学习,忽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采用小学化的教学方法,如灌输式教学、应试教育等;忽视幼儿的户外活动和游戏时间,过多地布置家庭作业。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极大的危害。

首先,过早地接触小学课程内容,容易使幼儿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幼儿产生心理压力,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再次,忽视幼儿的户外活动和游戏时间,不利于幼儿身体的健康成长。

最后,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容易使幼儿失去童年的乐趣,影响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治理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治理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认识;二是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三是开展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专项治理行动,对违规幼儿园进行查处;四是推广幼儿园教育改革成果,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在治理过程中,各地幼儿园也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认真梳理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通过自查自纠,幼儿园逐步调整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和游戏时间,为幼儿创设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

三、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治理及自查自纠工作的成效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及自查自纠,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3、常规管理“小学化”:部分幼儿园为了方便管理,采用小学的常规管理模 式,如规定统一的上课时间、课间操时间等。这种模式忽略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 点,缺乏对孩子们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的。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 原因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1、家长需求:由于社会竞争激烈,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未来占得先机,早 早地让孩子接受小学教育。他们认为,在幼儿园阶段就应开始为未来学业打基础, 因此要求幼儿园加入更多的小学教学内容。
2、影响
2、影响
(1)损害幼儿身心健康:过早地接受“小学化”教育,容易使幼儿产生压力 和焦虑情绪,损害身心健康。
2、影响
(2)制约幼儿个性发展:“小学化”教育方式以知识传授为主,容易忽视幼 儿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导致幼儿的潜能无法得到充分挖掘。
2、影响
(3)影响义务教育质量:“小学化”倾向容易使幼儿在接受义务教育时缺乏 新鲜感和求知欲,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义务教育质量。
三、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问题的对策
1、教育部门措施
1、教育部门措施
(1)加强幼儿园教育的监管力度: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教育的监管,确 保幼儿园遵循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方式。
1、教育部门措施
(2)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教育部门应组织专家学者编制符合幼儿发展需求 的课程教材,推广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
四、总结
四、总结
总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个性和谐发展以及义 务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育部门、幼儿园、家长和 教师共同努力,加强监管、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师资队伍素质、转变教育观念等 措施是必要的。只有遵循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全面 发展,为未来的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公民。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解决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家长对于子女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也逐渐呈现出来。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指在幼儿园和学前班阶段,过度强调学习内容和学习压力,以至于忽略了幼儿的成长需求和心理特点。

这种倾向给幼儿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解决。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1. 压力过大: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下,幼儿往往面临过大的学习压力,家长和老师都会给予他们过多的学习任务和作业,这会给幼儿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增加了他们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2. 剥夺了幼儿的游戏和休闲时间: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下,幼儿园和学前班的课程内容过于密集和严肃,没有留给幼儿足够的游戏和休闲时间。

这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 忽视了幼儿的自我认知和情感发展: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自我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在小学化倾向下,这些重要的发展方面往往被忽视,导致幼儿缺乏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4. 破坏了幼儿对学习的正面态度:过度强调学习内容和学习压力会使幼儿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对幼儿的未来学习和成长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所带来的弊端,我们应该采取以下解决措施:1. 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教育应该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避免给幼儿过大的学习压力,让他们有足够的游戏和休闲时间来释放自己的天性,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2.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幼儿园和学前班的教学中,应该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幼儿对学习的积极态度,让他们能够在开心快乐中学习。

3. 注重幼儿的情感和自我认知发展:幼儿园和学前班的教育应该注重幼儿的情感和自我认知发展,使他们在快乐中自由地表达情感,增强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4. 鼓励多元化发展:幼儿的学习应该注重多元化发展,不只是注重认知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幼儿的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和体格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及处理措施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愈发严重,许多家长和幼儿园为了让孩子在起跑线上领先,过早地引入小学课程内容,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本文将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危害以及处理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1.课程设置不合理幼儿教育小学化表现在课程设置上,过早引入小学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忽视了幼儿时期应该发展的感知、动手、探究等能力。

2.教学方法不当小学化的教学方法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导致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3.评价体系单一小学化的评价体系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忽视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家长和幼儿园过分关注分数,忽略幼儿的个性发展。

4.家庭教育过度干预部分家长过度干预幼儿教育,提前教授小学课程,使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承受过大压力,影响身心发展。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1.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使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承受过大压力,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同时,长时间的学习负担也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

2.破坏幼儿兴趣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忽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幼儿对学习的热情。

3.抑制幼儿创造力小学化的教育方式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使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失去创新精神。

4.形成不良教育观念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家长和幼儿园形成“赢在起跑线”的教育观念,导致教育过度功利化,忽视幼儿的个性发展。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处理措施1.完善课程设置幼儿园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设置课程,注重培养幼儿的感知、动手、探究等能力,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

2.改进教学方法幼儿园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

3.优化评价体系幼儿园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幼儿的综合素质,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避免过分关注分数。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幼儿园教育在近几年出现了一些“小学化”的倾向。

幼儿园不再只是简单的游戏和玩耍,而是开始追求学前教育的“功利化”,强调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

这种“小学化”的趋势给幼儿园教育带来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及时采取对策。

1. 学习压力过大以往的幼儿园教育注重让孩子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开展观察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而现在一些幼儿园为了追求“小学化”,开始引入大量的功课和测试,孩子们需要背诵一些课文和数字,甚至做一些模拟考试。

这使得幼儿园的学习压力过大,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2. 游戏时间减少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孩子们学习的方式,又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乐趣。

但是“小学化”倾向导致许多幼儿园减少了游戏时间,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和学业准备。

这让孩子丧失了与同龄孩子交流和玩耍的机会,也让他们在学校失去了放松和愉快的时光。

3. 家长期望过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往往受到社会对学校和教育的期望值的影响,家长们也不例外。

在“小学化”的幼儿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预期往往过高,他们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就能学到很多相关知识,并取得好成绩,这给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

二、对策建议1. 强调游戏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不是小学教育,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应该是注重游戏和活动的,而不是课堂教学和功课。

幼儿园教育应该为孩子们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让他们通过自由的玩耍和探索来获得快乐,同时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 建立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幼儿园的课堂应该是轻松、愉快的,老师要通过互动游戏等方式来进行教学,不要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压力。

老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趣味和信心。

3. 合理安排学习和游戏时间幼儿园应该合理安排学习和游戏的时间,让孩子们有足够的时间玩耍和休息。

适当的游戏时间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和认知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十大表现八大危害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十大表现八大危害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十大表现八大危害学前教育“小学化”十大表现一、分学科学习小学内容,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教授奥数、珠脑心算、诵经等幼儿难以理解的,甚至提出“认读1000个汉字,背诵60首古诗,熟练进行100以内加减运算”等教学目标。

二、小学附设学前班或附设幼儿园,没有独立的符合幼儿园标准的园舍场地,按小学生班额甚至超班额人数编班,有的一个班人数多达六七十人;按一般小学教室的方式编排座位,前后座椅拥挤不堪,幼儿完全没有活动空间。

三、统一使用教材和教辅材料,满篇文字,很少图画,毫无趣味,完全背离了幼儿认知规律。

四、以举办双语班、兴趣班、特长班、实验班、蒙特梭利班等为名进行小学化教学,提前学习文化知识和开展超越儿童发展阶段的强化训练活动。

五、无户外幼儿活动场地或场地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幼儿探究、游戏、运动的需要。

六、采用“粉笔+黑板”的小学教学模式,老师讲,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老师演示,幼儿看,进行填鸭式知识灌输。

七、玩具、游戏材料、操作材料缺乏,无法开展幼儿游戏活动。

八、不按规定年龄编大、中、小班,不根据幼儿年龄阶段组织相应活动,让幼儿提前进入学前班学习。

九、不遵守幼儿园一日活动规范,执行小学作息时间,按小学课表上课,上午3~4节课,下午2~3节课,按每节课40分钟上课。

十、给幼儿布置写、读、算、背等家庭作业,进行文化知识考试,一些小学对入学儿童进行面试,按文化成绩高低录取入学。

学前教育“小学化”八大危害1.违背幼儿天赋天性。

把幼儿当作小学孩子教,过早开发幼儿智力,会损害幼儿的学习兴趣。

2.影响幼儿身体健康。

把幼儿封闭在教室里,束缚在座位上,限制了幼儿活动自由,使幼儿缺乏肌肉和骨骼运动,心肺功能缺少应有的锻炼,身体发育受到伤害。

3.过早地介入理性教育,会好心办坏事,给幼儿精神压力,让孩子形成苦闷的心理背景,失去本应该有的童真童趣和快乐,不利于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人格的形成。

如何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含表现、危害、原因、倾向、措施)

如何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含表现、危害、原因、倾向、措施)

如何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一、表现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表现在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中。

孩子们开始被强迫背诵知识,进行机械性学习,缺乏游戏和亲子互动的时间。

教师过度注重学术表现,而忽视了情感和社交方面的培养。

二、危害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对儿童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

孩子们缺乏了解和关注自己
兴趣爱好的时间,无法体验到真正的童年乐趣。

过早的学习压力可能导致儿童产生学习焦虑和自卑感,甚至对学习和未来感到厌倦。

三、原因
1.社会竞争压力:父母普遍为了让孩子在面对激烈社会竞争时更有优势,
过早给孩子灌输学习需求。

2.教育政策导向:部分学校为了应对教育政策要求,提前启动学习。

3.家庭教育观念:对教育过度重视学术成就,忽略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
需求。

四、倾向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主要体现在对学术内容的过早强调,忽视了儿童体验、游戏
和社交等方面发展的重要性,使儿童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和发展空间。

五、措施
1.建立健康的家庭教育观念,不仅应关注学业,也应关心儿童全面发展。

2.教育界应鼓励幼儿园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
社交能力。

3.督促教育机构合理安排幼儿园活动时间,让儿童有充足的玩耍和放松
时间。

4.提倡孩子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不强迫于机械性学习。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减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发生,使孩子能够更好地
享受童年,健康成长。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制约因素探索与反思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制约因素探索与反思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制约因素探索与反思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1.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2.教学方法过于强调课堂纪律,束缚幼儿的天性。

3.课程设置过于注重学科体系,忽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4.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过于强调学习成绩,忽视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制约因素1.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人们普遍认为“学海无涯苦作舟”,强调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这种观念导致家长和幼儿园过于注重幼儿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2.教育体制的问题当前我国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应试教育压力大等。

这些问题导致幼儿教育过于注重学科体系,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3.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

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过早地让孩子接受小学教育。

同时,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需求,也纷纷开设小学课程。

4.教师素质不高部分幼儿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对幼儿教育规律的认识,导致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内容过于死板。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反思1.更新教育观念要摒弃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

2.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减轻幼儿教育阶段的竞争压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幼儿身心发展,避免过度干预幼儿教育。

4.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加强幼儿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让幼儿享受到高质量的幼儿教育。

四、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制约因素探索与反思记得有一次,在幼儿园的教室里,看到一群三四岁的孩子正襟危坐,认真地学习加减法,心里不禁有些不是滋味。

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就像一颗隐形的定时炸弹,如果不及时排除,可能会对孩子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

这种倾向的出现,得追溯到我们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老一辈人总是觉得,孩子越小开始学习,将来就越有出息。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危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危害一、引言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益严重,给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带来了诸多危害。

本文将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危害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一)教学内容小学化 一些幼儿园过早地教授小学的知识和技能,如拼音、识字、算术等,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

(二)教学方法小学化 采用小学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背诵、练习等,缺乏游戏、活动等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使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

(三)教学评价小学化 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幼儿学习成果的主要标准,忽视了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管理小学化 按照小学的管理模式对幼儿进行管理,如严格的作息时间、课堂纪律等,限制了幼儿的自由和个性发展。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一)家长的期望过高 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小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竞争压力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在起跑线上就领先一步,因此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幼儿园的利益驱动 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提高幼儿园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惜违背幼儿教育的规律,过早地教授小学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不力 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的监管不力,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益严重。

四、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一)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过早地学习小学的知识和技能,会给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二)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采用小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会使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影响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忽视了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如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会影响幼儿的未来发展。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近年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逐渐显现出来。

在一些幼儿园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方面出现了疏于幼儿特点、追求学业成绩的现象。

这种现象无疑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其表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幼儿园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1. 教学内容过度注重学习成绩在一些幼儿园中,教学内容过度注重学习成绩,强调幼儿学习认知技能和运算能力,忽视幼儿的情感、品德、审美和社交等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

2. 教学方式单一、死板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还表现在教学方式的单一、死板。

教师过分强调课堂纪律,忽视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教学过程单调乏味,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

3. 教学环境不适宜幼儿成长一些幼儿园的教学环境过于拥挤,缺乏充分的活动场所和适宜的教学设施,不能满足幼儿的活动和发展需要。

一些幼儿园的家长和教师之间存在较大的沟通障碍,无法形成良好的教育合作氛围。

二、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1. 完善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应建立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对幼儿全面发展的评价,减少对学业成绩的过分追求。

鼓励教师注重幼儿的情感、品德、审美和社交等其他方面的发展,不仅关注学习成绩。

2. 提倡多元化教学方式鼓励幼儿园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

3.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园需要积极营造宽松、温馨、活泼的教育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和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

提倡家长教师之间的良好沟通,建立互信、合作的关系,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4. 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培训鼓励幼儿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课程,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学校也应提供更多的机会,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危害一、前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幼儿教育小学化。

你们知道吗?现在很多幼儿园和小学都在推行“小学化”教育,让孩子们过早地接触到小学的知识。

这可是一件好事呢?还是一件坏事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1. 家长的期望值过高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希望孩子能够从小就学到很多知识。

所以,他们会选择一些“小学化”的幼儿园和学校,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小学的知识。

这样一来,孩子在学习上就会有很大的压力,而且容易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感。

2. 社会竞争压力大现在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以便将来能够进入好的中学和大学。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会选择一些“小学化”的幼儿园和学校,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小学的知识。

这样一来,孩子在学习上就会有很大的压力,而且容易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感。

3.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存在很大的不均衡现象。

一些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非常丰富,而一些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却非常匮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家长会选择送孩子去城市里的“小学化”幼儿园和学校,让孩子在那里接受更好的教育。

这样一来,孩子在学习上就会有很大的压力,而且容易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感。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1. 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过早地让幼儿接触到小学的知识,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孩子们在这个年龄段应该享受快乐的童年时光,而不是被迫去学习那些对他们来说非常枯燥的知识。

长期处于这种高压状态下,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 降低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幼儿时期是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佳时期。

如果在这个阶段过早地让孩子们接触到小学的知识,会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这对孩子们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3. 破坏家庭和谐氛围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很多家长会选择送孩子去“小学化”的幼儿园和学校。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解决措施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愈发严重,这种现象不仅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而且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本文将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1.忽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需要通过游戏、探索、体验等方式来认识世界、发展自我。

然而,小学化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导致孩子过早承受学习压力,影响身心健康。

2.抑制幼儿兴趣和创造力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往往强调死记硬背,注重分数和排名,这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抑制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同时,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容易忽视幼儿的创造力培养,使孩子变成“书呆子”。

3.形成不良学习习惯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容易让孩子形成不良学习习惯,如过分依赖老师、家长,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这样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将产生负面影响。

4.加剧教育不公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得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掌握了大量知识,而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则难以跟上进度。

这种差距容易导致教育不公,加剧社会阶层固化。

二、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措施1.提高幼儿教师素质要想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要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

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幼儿身心发展,善于运用游戏、探索等方式引导孩子学习。

教师还需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改革教育评价体系要改变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必须改革教育评价体系。

应将评价重点放在幼儿的综合素质上,而非仅仅关注知识掌握程度。

同时,要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而非只看结果。

3.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方式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

因此,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应相结合,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环境。

4.加强政策引导与监管政府应加强对幼儿教育的政策引导和监管,纠正小学化的教育倾向。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

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

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

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

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分析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分析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逐渐呈现出一种“小学化”的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我深感这种现象的严重性,下面就来谈谈我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分析。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1.教学内容小学化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小学课程被引入,如语文、数学、英语等。

这些课程的学习难度和要求与小学阶段相当,甚至有些幼儿园还要求幼儿完成家庭作业。

2.教学方式小学化幼儿园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倾向于课堂教学,孩子们被要求端坐在课桌前,听老师讲课,完成作业。

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

3.课程设置小学化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越来越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幼儿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有些幼儿园甚至提前教授小学课程,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生活。

4.教育评价小学化幼儿园的评价体系越来越注重学习成绩,忽略了幼儿的综合素质。

家长们也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导致幼儿承受了过大的学习压力。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1.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很多家长看来,幼儿园就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孩子们在这里要学会拼音、算术、英语等。

这种观念导致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期望过高,进而推动了幼儿教育小学化。

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较为严重。

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家长们为了让幼儿提前占据优势,纷纷将孩子送入小学化的幼儿园。

3.教育政策导向近年来,我国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一系列政策出台,旨在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政策,盲目追求教学质量,导致小学化现象的出现。

4.教育市场竞争随着幼儿教育市场的竞争加剧,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家长,纷纷打出“小学化”的教育招牌。

这种市场竞争加剧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趋势。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1.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孩子们承受了过大的学习压力,导致他们身心疲惫。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危害幼儿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然而,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出现了一种倾向,即幼儿教育过早地向小学化发展,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和具体危害,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指的是在幼儿园阶段,过分注重学科知识和学习成绩,忽视了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

这种倾向在目前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并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

1. 紧张的学业负担在小学化倾向下,幼儿园可能会引入过多的学习内容,要求幼儿进行大量的课业作业,甚至进行强制性的考试。

这使得幼儿在早期就承受了过重的学业负担,丧失了幼儿期本应有的快乐和自由。

2. 教育内容的碎片化小学化倾向使得幼儿教育过度偏重学科知识,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养。

教育内容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忽略了幼儿学习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导致幼儿在知识获取上存在片面性和片段化的问题。

3. 教育方式的功利性小学化倾向使得幼儿教育的方式变得功利,主要追求表面的学习成绩和应试能力,忽略了幼儿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育方式的功利性无疑会给幼儿心理和身体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危害。

1. 增加幼儿心理压力小学化倾向下的幼儿教育往往要求幼儿完成与其年龄不相符的任务和作业,这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心理压力。

长期面对过重的学业压力,幼儿可能出现焦虑、厌学、自卑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2. 剥夺幼儿的自由发展空间小学化倾向使得幼儿丧失了自由玩耍和探索的机会,他们需要面对规定的课程和学习计划,缺乏体验、发现和表达自我的机会。

长期以来,这会限制幼儿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3. 损害幼儿身心健康小学化倾向下的幼儿教育往往忽视了幼儿的体育锻炼和兴趣发展。

缺乏锻炼和自由玩耍的机会,使得幼儿长时间处于静止或坐姿状态,容易导致近视、肥胖等健康问题。

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及对策

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及对策

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及对策在当前的幼儿教育领域,“小学化”现象日益凸显,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幼儿教育小学化,简单来说,就是在幼儿教育阶段,过早地引入小学的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

这一问题不仅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也给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挑战。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1、课程内容小学化许多幼儿园在课程设置上,过度注重知识的传授,如拼音、识字、算数等。

原本应该以游戏、活动为主的课程,被大量的书本知识学习所占据。

孩子们在本该尽情玩耍、探索世界的年纪,却被要求坐在教室里,接受枯燥的知识灌输。

2、教学方法小学化教学方法上,采用小学式的课堂讲授,要求幼儿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讲,缺少互动和实践环节。

幼儿被要求整齐划一地完成作业和任务,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主性。

3、评价标准小学化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幼儿的学习成果,过分强调分数和排名。

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幼儿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如情感、社交、动手能力等,给幼儿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1、损害幼儿身心健康幼儿的身体和心智尚未发育成熟,过早承受学习压力,可能导致身体疲劳、视力下降等健康问题。

同时,心理上可能产生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影响其心理健康。

2、抑制幼儿的天性和创造力幼儿时期是孩子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阶段,小学化的教育模式限制了他们自由探索和创造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未来发展过早地接触小学知识,可能让幼儿在进入小学后,因为重复学习而产生厌倦情绪,降低学习兴趣。

而且,这种片面的知识灌输,不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综合素养,对其未来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1、家长的期望和焦虑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希望孩子在起跑线上领先,认为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能让孩子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具优势。

这种焦虑情绪传递给幼儿园,导致幼儿园迎合家长需求,采取小学化的教育方式。

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

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

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原本属于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却过早地被沉重的学业负担所取代。

这种现象不仅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一是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二是教学方法过于强调记忆和应试,忽略了幼儿的实践和体验。

三是评价标准过于单一,过分关注幼儿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有很多。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希望他们能在起跑线上领先。

于是,幼儿园成了他们眼中的“学前班”,提前为孩子灌输小学知识。

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需求,盲目提前开设小学课程,导致教育内容“小学化”。

我国教育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也让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得以滋生。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

一是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过早地承受学业压力,让他们失去了童年的快乐。

二是影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幼儿的实践和体验,导致他们综合素质不高。

三是削弱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单调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让幼儿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那么,如何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呢?家长要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幼儿教育。

童年时光是宝贵的,家长应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幼儿园要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政策,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安排课程和教学活动。

同时,幼儿园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确保幼儿教育的质量。

教育部门要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

同时,加大对幼儿园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小学化倾向的行为。

社会各界要共同关注幼儿教育,营造一个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环境。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现象,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想想看,孩子们本该在操场上追逐嬉戏的年纪,却被书本和作业紧紧束缚,这真是让人心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危害
作者:谢咏利时间:2013-08-31 22:01:51
(一)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具体表现:
1、教学组织形式小学化
我国的学校教育以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很多幼儿园让小朋友小手背后,上课不许说话,认真听讲等统一要求多,自由活动少。

单调的集体授课,使幼儿坐听多,活动少。

教学组织形式趋向小学化。

2、教学内容小学化
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品德、艺术等教育活动。

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如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

不注重兴趣培养,只要求学习结果—学会了多少。

走进了“幼小衔接”误区,提前教给小学知识,提前要求幼儿掌握小学必需的语言、运算知识与技能。

3、教学方法小学化
教学方法小学化。

以老师示范、学生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忽视了幼儿自主探索,开发想象力,偏重知识灌输,不注意创设与教育内容相适应的和产生求知欲望的的情境,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和“玩中学,学中玩”的天性,忽略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4、评价指标小学化
部分家长的需求,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教育需求,把幼儿学会多少拼音字母,多少数学计算,会背多少首儿歌和古诗,作为评价指标,学期末抽查幼儿,推进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进程。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记得看过一篇题为:《“中国第一天才少年”出家为僧神童教育留争议》的文章,讲的是天才少年宁铂的故事。

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王明美谈到“神童教育”在本质上违返教育规律和人的智力发展规律的。

看完之后,有一种新时代的伤仲永的感觉,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幼儿园里可爱的孩子们,又有多少的孩子正在被拔苗助长。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体现以下种种:
1、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身体发育
上课时小手背后,像小学生一样,把幼儿封闭在教室里,限制了幼儿活动自由,使幼儿缺乏肌肉和骨骼运动,心肺功能缺少应有的锻炼,身体发育受到伤害。

小学化倾向忽视了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

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将会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

2、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得到乐趣,在游戏玩耍中得到知识,如果此时强迫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功课,会剥夺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扼杀幼儿的天
性,使孩子失去本应该有的童真、童趣,不利于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3、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
只注重智力发展,忽略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严重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影响了幼儿多元发展,有可能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未来学习
如果幼儿阶段学习了小学课程,在上小学时有些是重复教育,这就容易养成了幼儿不动脑、不思考、上课不注意听讲等的不良习惯,使幼儿丧失探索的兴趣、创造的机会和学习的热情,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也是部分小学生一、二年级成绩好,
三、四年级断链子的情形发生。

也是产生拔苗助长的原因。

5、小学化倾向容易误导家庭教育。

现在很多家长送孩子入园的目的是要求孩子学知识,而没有从能力发展、非智力因素等方面考虑。

如果幼儿园屈从家长的要求,导致学前教育存在越来越浓厚的“小学化”倾向。

反之,也会让家长误认为,幼儿教育就该教知识,就该和小学一样。

形成恶性循环……
让我们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合力,共同来为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做出自己的努力吧,还给孩子童真、童趣吧,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