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流体力学4

合集下载

流体力学(4)

流体力学(4)
·
· · ·
·
表:矩形管道截面沿边长均匀分布的测点数量: 管道断面的 边长/mm 测点排数 ≤500 3 501~ 1000 1501 2100 1000 ~1500 ~2000 ~2500 4 5 6 7 >2500 8
7
a
A
◆用毕托管测速应注意的问题: ⑴ 毕托管的方向要准确; ⑵ 选择测点时要尽可能避免靠近拐弯、截面改变和有阀件 的地方,在测点上游直管的长度应大于 7.5 d ,下游直 管长度应大于 3 d(d 为管道直径)。 ⑶ 一般要求测速管的直径不能大于管道直径的1/50。
10
2 ( p1 p2 ) 2p ∴ v2 2 [1 ( A2 A1 ) ] [1 ( A2 A1 )2 ]
d
考虑下列情况,对上式进行修正,引入引入校正系数C: ① 实测 p≠p1-p2 (实际中采用角接取压) ② 有永久压强降存在 ③ 用A0代替A2,以v0代替v2,令 m=A0 /A1 A0 —孔板孔口面积,v0 —孔板孔口处流体的流速。
F qv (v 2 v1 )
上式的物理意义是:作用在所研究的流体上外力总和等 于单位时间内流出与流入的动量之差。
25
※为了便于计算,通常将动量方程写成空间坐标的投影式, 即:
∑Fx= qv (v2x-v1x ) ∑Fy= qv (v2y-v1y ) ∑Fz= qv (v2z-v1z )
(f-液) 水 (f-水) 液 (f-气) 空气 (f-空气) 气
∵f >>气, f >>空气,∴上式可简化为:
空气 气
23
◆安装要求: ⑴ 在管道中严格保持垂直。 ⑵ 要求在流量计上游应至少有 5D 长的直管(D为仪表的 公称直径)。

《流体力学》第四章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4.8-4.9

《流体力学》第四章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4.8-4.9
ζ:局部阻力系数
2
实验研究表明:局部损失和沿程损失一样,不 同的流态遵循不同的规律。
如果流体以层流经过局部阻碍,而且受干扰后仍能 保持层流的话,局部阻力系数为: B
z=
Re
要使局部阻碍处受边壁强烈干扰的流动仍能保 持层流,只有当Re远小于2000才有可能。因此, 以紊流的局部损失讨论为主。
局部阻碍的种类很多,但按其流动特性 来分,主要是过流断面的扩大或收缩、流动 方向的改变、流量的合入与分出三种基本形 式以及这几种形式的不同组合。
2 a 1v12 a 2 v2 hm = 2g 2g v2 + (a 02 v2 - a 01v1 ) g
av a v v2 hm = + (a 02 v2 - a 01v1 ) 2g 2g g
(v1 - v2 ) hm = 2g
2
2 1 1
2 2 2
(取动能、动量修正系数均为1)
突然扩大的水头损失等于以平 均流速差计算的流速水头。 断面突然扩大时的水流图形
gQ p1 A2 - p2 A2 + g A2 ( Z1 - Z 2 ) = (a 02 v2 - a 01v1 ) g
Q = v2 A2 p1 p2 v2 ( Z1 + ) - ( Z 2 + ) = (a 02v2 - a 01v1 ) g g g
将上式代入能量方程
2 p1 a 1v12 p2 a 2 v2 hm = ( Z1 + + ) - (Z2 + + ) g 2g g 2g
Re=1000000时弯管的局部阻力系数
序号 断面形状 R/d(R/b) 1 圆形 方形 h/b=1.0 矩形 h/b=0.5 矩形 h/b=2.0

流体力学第四章

流体力学第四章

• 在每一个微元流束的有效截面上,各点的速度可认为是相同的 总流:无数微元流束的总和。
38
2016/12/26
流体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Fluid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均匀流与非均匀流·渐变流和急变流
均匀流——同一条流线上各空间点上的流速相 同的流动,流线是平行直线,各有效截面上的 流速分布沿程不变 非均匀流——同一条流线上各空间点上的流速不 同的流动,流线不是平行直线,即沿流程方向速 度分布不均
迹线· 流线 1、迹线 1)定义:某一质点在某一时段内的运动轨迹 线。 2)迹线的微分方程
dx dy dz dt ux u y uz
烟火的轨迹为迹线
流体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Fluid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流体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Fluid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25
2016/12/26
流体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Fluid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一维、二维和三维流动
三维流动:流动参数是x、y、z三个坐标的函数
的流动。
二维流动:流动参数是x、y两个坐标的函数的
流动。
一维流动:是一个坐标的函数的流动。
26
2016/12/26
流体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Fluid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x= x (t)
dux ux ux dx ux dy ux dz ax dt t x dt y dt z dt
(1)当地加速度(时变加速度):流动过程中流体 由于速度随时间变化而引起的加速度; (2)迁移加速度(位变加速度):流动过程中流体 由于速度随位置变化而引起的加速度。

[理学]流体力学 第4章-基本方程

[理学]流体力学 第4章-基本方程
dt V r,t 应用欧拉输运定理,以控制体为研究对象时角动量守恒方 程可表述为:
控制体净输出
的动量矩流量
控制体内的动 量矩变化率
作用于控制 体的总力矩
(r )
( A)
dA

t

V
(r

)

dV
M
24/57
角动量方程 推导
应力张量就是对称的 zy yz , xz zx , yx xy
7/57
质量守恒定律 推导
质量守恒原理指 物体质量在运动中保 持不变,换言之,物 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率为零。
如右图所示,在 考察的物质系统内, 围绕任意点取一无限 小体积。
图3.2 流动流体的物质体积
8/57
质量守恒定律 推导
对于系统,由质量守恒定律有:
d dV 0
dt V r ,t
取如右图所示系 统,函数 (r, t) 在 整个系统区域上是连 续的、单值的、可微 的。
图3.1 流体实体容积
4/57
输运定理
推导
r,t dV r,t dV
V r,t t
V r ,t t
d
dV
lim
1


r, t t dV r,t dV

0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分形式:

t
div v dV
0
div 0
t
或 grad div 0
t
对不可压缩流体, 0 ,则方程简化为
t
divv 0
11/57
质量守恒定律
柱坐标形式

工程流体力学(4)

工程流体力学(4)
z
(p+ p s ds)dA s (2)
τ τ
dz pdA θ
(1)
重力
dz ρgdsdA = ρgdAdz ds
ρ gdAds
两端面积力 pdA ( p + dp)dA = dpdA 粘性引起的摩擦阻力
u =0 t
z
τ 2πrds
p s ( p + ds)dA s (2)
定常流:
u u du a =u + =u s t ds
Q V = = 373 c m / s A Vd Re = = 3979 > 2300
ν
Vc = Rec
ν
d
紊流
= 216
cm / s
如果要达到层流,只需将V降到Vc,这时Q下降, 如果要维持原流量不变,采用什么方法?
§5.层流向紊流的过渡
一.脉动现象和时均化 紊流运动实质上是一种非定常运 动。如采用特定仪器(如热线风速仪) 可测出其速度变化如图所示。把这种 运动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现象称为脉动 现象。同样,其它物理量也是脉动值。
lg h f = lg K + m lg V
A
C

h f = KV
m
B v'c
vc
lgV
损失与速度成指数关系。
由实验得出结论: 1 ) 当V < Vc时,m = 1,层流的h f ∝ V, V 与 成一次方的关系。
2 当V > Vc时,m = 1.75 2,h f ∝ V
1.75 2
由此可见,沿程损失与流动状态关系密切, 故在解此类问时,应首先判别流态。
层流
0 Vc
过渡 vc'
紊流

重大流体力学实验4(局部水头损失实验)

重大流体力学实验4(局部水头损失实验)

重大流体力学实验4(局部水头损失实验)
局部水头损失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流体力学实验,能够证明动量定律并确定河流流体的
阻力特性。

它用以检验以下两条关于河流流体阻力特性的假设:(1)在本地完全不通过
管道的情况下,阻力与深度之间存在某种关系(2)随着流体流动的不断加深,更高的阻
力会发生。

实验设计必须考虑以下变量:流量(Q)、和管路内阻力(F)。

在实验之前,应考虑
管道形状,管道材料和大小,以及管道的安装位置。

这些变量会影响流量和流体阻力的变化,进而影响局部水头损失的数量。

实施局部水头损失实验需要建立两个实验管段,其中第一段通常称为“上端”,主要
用于调整流量,第二段通常称为“下端”,主要用于测量和计算局部水头损失。

同时,实
验中也要用一台流量计(水流管)来测量流量,以及一台压力计来测量压力,以确定局部
水头损失。

最后,设计师根据局部水头损失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利用这一数据来确定动量定律,以及河流流体的阻力特性。

例如,如果实验结果表明,每深度一定比例增加时,力随高度
成正比,则可以说明实验满足动量定律;如果实验结果表明,河流流体的阻力随深度的增
加而增加,则可以说明发展的慢相关递增的阻力特性的河流流体。

总之,局部水头损失实验对于验证动量定律,测定河流流体的阻力特性,特别是验证
河流流体高度和阻力之间关系非常有用。

它们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正确设计河流,实现河流
水力规划,使河流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

工程流体力学第4章流体在圆管中的流动

工程流体力学第4章流体在圆管中的流动

流体在圆管中的摩擦系数
定义
表示流体在圆管中流动时, 流体与管壁之间的摩擦力 与压力梯度之间的比值。
影响因素
流体的物理性质、管道的 粗糙度、流动状态等。
测量方法
通过实验测定,常用的实 验设备有摩擦系数计和流 阻仪等。
流体在圆管中的流动效率
定义
表示流体在圆管中流动的能量转 换效率,即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所 消耗的能量与流体所具有的能量
流速分布受流体粘性和密度的影响, 粘性越大、密度越小,靠近管壁处流 速降低越快。
03
流体在圆管中的流动现象
流体阻力
01
02
03
定义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由于 流体内部以及流体与管壁 之间的摩擦力而产生的阻 力。
影响因素
流体的物理性质、流动状 态、管道的形状和尺寸等。
减小阻力措施
选择适当的流速、优化管 道设计、使用减阻剂等。
之比。
影响因素
流体的物理性质、管道的形状和尺 寸、流动状态等。
提高效率措施
优化管道设计、改善流体物性、降 低流速等。
流体பைடு நூலகம்圆管中的流动稳定性
定义
表示流体在圆管中流动时,流体的速 度和压力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影响因素
流动稳定性控制
通过控制流体物性、流速和管道设计 等措施,保持流体在圆管中的流动稳 定性。
根据输送距离、流量和扬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水 泵。
输送效率
优化输送管道布局,降低流体阻力,提高输送效 率。
输送安全性
确保输送过程中不发生泄漏、堵塞等安全问题。
液压系统
液压元件
根据液压系统要求,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如油泵、阀、油缸等。
系统稳定性
确保液压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稳定运行,避免压力波动和振动。

流体力学第四章能量方程ppt完美版

流体力学第四章能量方程ppt完美版

tCV u 2 g d z V CS v n u 2 g d z A Cp S n v dA
pnvd A pnd v A vdA
CS
CS
CS
为0
管道流动
tCV u v 2 2 g d z V CS v n u v 2 2 g z p d A 0
例题
• 自然排烟锅炉,烟囱直径d=1m,烟气流
量Q=7.135m3/s。烟气密度ρ=1.2kg/m3
,烟囱的压强损失Pl=0.035(H/d)( v2/2g),为使烟囱底部入口断面的真空度
不小于10mm水柱。求烟囱的高度。
2
H
1
例题
• 消防喷枪如图所示,已知管道直径
d1=150mm,喷嘴出口直径d2=50mm, 测得水管相对压强为105Pa, (1)如果倾斜角为30度,求射程高度h; (2)要使射程高达h=6m,则倾斜角是多少?
总流的伯努利方程与元流的伯努利方程区别 (1)z1、z2——总流过流断面上同一流线上的两个 计算点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度; (2)p1、p2——对应z1、z2点的压强(同为绝对压 强或同为相对压强); (3)v1a、v2a——断面的平均流速
计算点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度;
流体力学第四章能量方程
11黏性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
A
gv z
p g
dA
gq V z
p g
缓变流,Z+P/ρg为常数
A
gv
v2 dA
2g
1 A
3
A
v va
dA gq V
v2 a
2g
gq V
v2 a
2g
3
1 A
A
v va
dA

工程流体力学-第4章-M

工程流体力学-第4章-M

运动学物理量的比例系数都可以表示为尺度比例系数和时间比例系数的不同组合形式。
如:kv=klkt-1 ka=klkt-2 k=kt-1 k=kl2kt-1 kqv=kl3kt-1 的单位是m2/s qV的单位是m3/s
三 动力相似(受力相似)
定义:两流动的对应部位上同名力矢成同一比例。 原型流动中作用有:重力、阻力、表面张力,则模型流动中相应点上也应存在这三种力,并且各同名力的方向相同、比值保持相等。 引入力比例系数 也可写成
[解](1) 对流动起主要作用的力是黏滞力,应满足雷诺准则
流动的压降满足欧拉准则
[例2] 有一直径d=50cm的输油管道,管道长l=200m,油的运动粘滞系数 ,管中通过油的流量 。现用10℃的水和管径dm= 5 cm的管路进行模型试验,试求模型管道的长度和通过的流量。
M: 1= c+d L: 1= a+b-3c-d T: -2= -b -d 上述三个方程中有四个未知数,其中的三个未知数必须以第四个未知数表示: c=1-d; b=2-d; a=2-d 求得各指数值,带入假设式,得到无量纲关系式
(2)根据量纲和谐原理建立联立方程式
上式是一个无量纲方程,与具有四个未知数的原函数方程相比,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无量纲变量。在分析试验结果并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时,独立变量数的减少是非常方便的,这也是量纲分析的明显好处。
非定常相似准则
由当地惯性力与迁移惯性力的关系,得到 称为斯特罗哈(Strouhal)数,要使两个流动的当地惯性力作用相似,则它们的斯特罗哈数必须相等,这称为惯性力相似准则,也称为非定常相似准则。
流动相似理论是工程模型研究和实验的基础。模型和原型的相似参数的测试与数据处理是工程模型研究的两个核心问题。 一、模型与原型的相似 1、近似相似 1)不是所有的相似准则数都能同时被满足的; 2)甚至,有时连保证几何相似都是困难的。 2、实验方法 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最重要的相似准则,确定模型尺寸及实验条件;得到无量纲准则数之间的关系。

流体力学——4河流中的扩散与混合

流体力学——4河流中的扩散与混合

河流中心线( y’= 0.5)浓度:
C 1 2 2 {exp[ ( 2 n ) / 4 x ' ] exp[ ( 1 2 n ) / 4 x' ]} C0 4x'
对于中心排放河流中线具有断面中最大浓度值。

岸边( y’= 0和y’= 1 )浓度: C 1 2 2 exp[ ( 2 n 0 . 5 ) / 4 x' ]} {exp[ (2n 0.5) / 4 x' ] C0 4x'
M /h 4 Ey ux
M /h 4பைடு நூலகம் Ey ux
uB2 2 exp[ ] 4 E x y
对于岸边排放,仍令y坐标原点与污染源重合(即y坐标原点位 于排放岸一侧),并将河宽记为B。 考虑一次边界反射时,各处浓度是没有反射时的两倍。 则排放岸侧(y=0处)浓度:(忽略对岸反射)C( x ,0)
uB2 u( B 2B)2 2M /h C(x ,B) exp exp 4 E x 4 E x 4 Ey ux y y
2M /h 4 Ey ux
uB2 2 exp[ ] 4 E x y
2M /h 4 Ey ux
对岸(y=B处)浓度:(考虑对岸反射,两岸都按反射一次计)
uy 2 u( y 2 B)2 2M /h C( x , y ) exp exp 4Ey x 4 Ey ux 4Ey x
第三阶段是从河流横断面均匀混合以后算起,在该阶段中,因为横 断面上的浓度分布已是均匀的,此后在向下游扩散的过程中污水在 横向上已占据全河宽,此阶段主要考虑纵向分散,可按一维纵向分 散考虑。 第三阶段是一个长期过程,在此过程中一般需要考虑污染物质的非 保守性。

流体力学 第四章 输运公式

流体力学 第四章 输运公式

例3 水流过一段900的渐缩弯头,进口截面绝对压强p1 221kPa , 横截面积S1 0.01m 2,出口截面面积S 2 0.0025m 2 , 速度V2 16m / s 压强则为大气压强pa 101kPa,水密度=999kg / m 3。流动是 定常的,忽略质量力和摩擦力,求对弯头的支撑力。
CS
假设水速在进出口截面S1 , S 2上均匀分布 (V n )dA V1S1 V2 S 2 0
CS
S2 V1 V2 4m / s S1 (2)定常流动量方程 F V (V n )dA
CS
x轴方向分量方程 Fx u (V n )dA
第四章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主要内容: 1、系统、控制体的基本概念、定义; 2、输运公式; 3、流体力学积分形式基本方程组; 4、流体力学微分形式基本方程组; 5、定解条件方程的应用。
第一节 输运公式
一、基本概念
系统:一团流体质点的集合。引入系统的概念,实际上就是
采用拉格朗日观点来描述流体的运动。
特点:(1)随质点运动而运动,包含质量不变;
Bsys ( d ),BCV ( dv)
sys CV
体积单位;
dBout dBin v dA v dA dt A2 A1 (V n )dA
CS
d d sys ( d ) dt CV ( dv) (V n )dA dt CS
上式第一项: dh dv t ( w Sh) t a S ( H h) w S dt t CV 式中因空气总质量不变,即 a S ( H h)为常量,对时间的导数 为零。h仅是时间t的函数,对时间的偏导数可改写为全导数。 连续方程的第二项: (V n )dS wV2 S 2 wV1S1

流体力学4

流体力学4

2、起始段长度:层流 L*=0.02875dRe; 紊流 L*=(25~40)d。 3、① 如果管路很长,l»L* , 则起始段的影响可以忽略,用
64 ② 工程实际中管路较短, Re 考虑到起始段的影响,取 75 Re
5—3 圆管中的湍流

一、时均流动与脉动
管中湍流的速度随时在发生变化, 这种瞬息变化的现象称为脉动。 研究湍流的方法是统计时均法, 研究某一时间段内的湍流时均特性。

三、管路特性
管路特性就是指一条管路上水头H(hW)
与流量qV之间的函数关系,用曲线表示 则称为管路特性曲线。 hW=k· V2 q

例题1:图示两种状态,管水平与管自然 下垂,那种状态流量大,为什么?
1
3
Z2
2
Z1

解:分别对1、2断面及1、3断面列伯努 利方程,有
l V2 l V2 z1 ( 入 ) 2 g (1 入 ) 2 g d d l V2 2 z 2 (1 入 ) 2 g d

d 2g
64 层流 Re
75 ;工程中取 Re
68 0.25 紊流 0.11( R d ) e
5—5 圆管中的局部阻力

局部损失
V hj 2g
2

一、局部阻力产生的原因 1、漩涡; 2、速度的重新分布。
二、几种常用的局部阻力系数 1、管路截面的突然扩大
(V1 V2 ) hj 2g
5—2 圆管中的层流
一、速度分布与流量 p 2 2 1、速度分布 v (R r ) 4l

可简写为 v A Br 公式说明过流断面上的速度v与半径r 成二次旋转抛物面的关系。

流体力学第四章

流体力学第四章

1.渐变流及其特性
渐变流过水断面近似为平面,即渐变流是流线接近于
平行直线的流动。均匀流是渐变流的极限。
动压强特性:在渐变流同一过水断面上,各点动压强
按静压强的规律式分布,即
注:上述结论只适用于渐变流或均匀流的同一过水断面上 的 各点,对不同过水断面,其单位势能往往不同。
选取:控制断面一般取在渐变流过水断面或其极限情况均匀 流断面上。
即J=JP。 5.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之间的距离为相应段
的流速水头。
6.如果测压管水头线在总流中心线以上,压强就 是正职;如相反,则压强为负值,则有真空。
4.总流能量方程在推导过程中的限制条件
(1)不可压缩流体;
(2)恒定流;
(3)质量力只有重力,所研究的流体边界是静止 的(或处于平衡状态);
取管轴0-0为基准面,测压管所在断面
1,2为计算断面(符合渐变流),断面的形
心点为计算点,对断面1,2写能量方程(4-
15),由于断面1,2间的水头损失很小,
可视
,取α1=α2=1,得
由此得:
故可解得:
式中,K对给定管径是常量,称为文丘里流 量计常数。
实际流量 : μ——文丘里流量计系数,随流动情况和管
流体力学
第四章 流体动力学基础
本章是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中最重要的一 章。本章建立了控制流体运动的微分方程, 即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和实际流体的运 动微分方程;并介绍了求解理想流体运动 微分方程的伯努利积分形式;构建了工程 流体力学中应用最广的恒定总流运动的三 大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 (即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通过本章的 学习要培养综合运用三大基本方程分析、 计算实际总流运动问题的能力。
道收缩的几何形状而不同。

工程流体力学第4、第6章 习题解答

工程流体力学第4、第6章 习题解答

第四章 习题解答4-1 用直径为100mm 的管道输送流量为10kg/s 的水,如水温为5℃,试确定管内水的流态。

如用这管道输送同样质量流量的石油,已知石油密度为3/850m kg =ρ运动粘滞系数为s cm /14.12,试确定石油的流态。

解:水温为5℃时,其密度为3/1000m kg =ρ,运动粘滞系数为s m /10519.126−×=γ因此,水在管道中流动的体积流量为: s m mkg skg Q /01.0/1000/1033== 流速为:s m mm sm A Q /27.11000100(14.341/01.023=××==υ雷诺数为:83863/10519.11000100/27.1Re 26=××=−sm mms m 为紊流 当输送石油时: s m mkg s kg Q /012.0/850/1033== 流速为:s m mm sm A Q /5.1)1000100(14.341/012.023=××==υ雷诺数为:1316/1014.11000100/5.1Re 24=××=−sm mms m 为层流 4-2 一圆形风道,管径为300mm ,输送的空气温度为20℃,求气流保持层流时的最大流量。

若输送的空气量为200kg/h ,气流是层流还是紊流?解:空气温度为20℃时,运动粘滞系数s m /107.1526-×=γ,根据题意有:6107.1510003002000−××=mm υ 解方程得:s m /105.0=υ气体流量为: s m s m mm Q /0074.0/105.01000300(14.34132=×××=质量流量为:h kg s kg m kg s m Q /29/0081.0/093.1/0074.033==×= 若输送的空气量为200kg/h ,因此,空气在管道中流动的体积流量为:s m m kg hkg Q /051.03600/093.1/20033=×= 流速为:s m mm sm A Q /72.0)1000300(14.341/051.023=××==υ雷诺数为:13758/107.151000300/72.0Re 26=××=−sm mms m 为紊流 4-3 断面为矩形的排水沟,沟底宽为20cm ,水深为15cm ,流速为0.15m/s ,水温为15℃。

流体力学4

流体力学4
下临界流速 vk :紊流状态改变为层流状态时的 速度。
实验证明: vk << vk
层流 过渡流 紊流
vk
流速
vk
二、流动状态与水头损失的关系
在雷诺实验中,用测压管测定两点间的水头损失hf, 并测定管中流体均速v,作出hf-v的关系图 结论:v < vk 时,层流,沿程损失 hf与v的关系为OA直线;hf=k1v

0 =Ri 计算均匀流动水头损失的基本公式
式中:τ0—流段表面单位面积上所受摩擦力; R—过水断面的水力半径; i-水力坡度。
i hf / l
水力坡度:单位长度的沿程损失。
第四节 流体在圆管中的层流运动
一、均匀流动中内摩擦力的分布规律
均匀流动水头损失:
0 =Ri
设过水断面最大半径为r0,则水力半径 R=r0/2,
四、圆管层流中的沿程损失
由圆管平均速度公式 得:
32 i v 2 d0
i hf l
v
i 2 d0 32
又由水力半径
得:
hf

32 l v k1 v 2 d0
式中: k 32 l 1 d 02
,为常量。
以速度水头的形式表示hf,则:
hf
32 l 32 l v 2 64 l v 2 v v 2 2 d0 ( g) d 0 2 v v d 02 2g
则: 0 = r0 i

2
取半径为r的圆柱形流段,设其表面切应力为τ,则
r = i 2

r = 0 r0
均匀流动中内摩擦切应力的分布规律 物理意义:圆管均匀流的过水断面上,切应力呈直线分 布,管壁处切应力为最大值τ0,管轴处切应力为零。

流体力学第4章流体流动基本原理

流体力学第4章流体流动基本原理

mCV qm2 qm1 0 t
28
对稳态流动系统,流体及流动参数均与 时间无关,即
mCV / t 0
因此,质量守恒方程简化为
qm1 qm2
或 1v1 A1 2v2 A2
即稳态流动,输入与输出的质量必然相等。
29
对不可压缩流体的稳态流动,ρ=const,则
v1 A v2 A2 1
CV
vmax
2
R v1R 0
2 2
34
故有
vmax=2v1
例题:一储气罐,罐中空气经管道向外界排出,
已知管道出口处气流密度和压强为均匀分布,而 速度呈抛物线规律分布:
r v vmax (1 2 ) r0
已知排气管r0=0.025m,当储气罐 中p0=0.14MPa,T0=277.8K,测得 管道出口处气流vmax=32m/s,储气 罐和管道的总容积0.32m3。
24
③ 控制体内的质量变化率
对于控制体内密度为ρ的任意微元体积dV,其质 量为ρdV。将ρdV在整个控制体CV积分可得控制体内 的瞬时总质量,再对时间求导得:
控制体内的 质量变化率 =
t
dV
CV
ρ dv
25
④ 质量守恒方程
将上述各式集合在一起即可得到控制体系
统的质量守恒方程:
输出控制体 的质量流量 输入控制体 — 的质量流量
4.2.1 控制体系统的质量守恒方程
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对于质量为m的系统,其质 量守恒方程为
dm ( )系统 0 dt
由输运公式,以控制体为研究对象时质量守恒方程 可表述为
19
输出控制体 的质量流量

输入控制体 的质量流量

流体力学第四章

流体力学第四章

第四章习题简答4-2 管径cm d 5=,管长m L 6=的水平管中有比重为0.9油液流动,水银差压计读数为cm h 2.14=,三分钟内流出的油液重量为N 5000。

管中作层流流动,求油液的运动粘度ν。

解: 管内平均流速为s m d Q v /604.1)4/05.0/(180/)9.09800/(5000)4//(22=⨯⨯==ππ 园管沿程损失h f 为γ(h 水银γ/油)1-=0.142(13.6/0.9-1)=2.004m园管沿程损失h f 可以用达西公式表示: gvd l h f 22λ=,对层流, Re /64=λ, 有fgdhlv 264Re 2=, 但νvd=Re , 从而lvh gd f 6422=ν, 代入已知量, 可得到s m /10597.124-⨯=ν题 4-2 图4-4 为了确定圆管内径,在管内通过s cm /013.02=ν的水,实测流量为s cm /353,长m 15管段上的水头损失为cm 2水柱。

试求此圆管的内径。

解:422222212842642642642Re 64gdlQ d d g lQ gdlv gvd l vdgvd l h f πνπννν=⎪⎭⎫ ⎝⎛====m gdlQ d 0194.002.08.9210013.0351********4=⨯⨯⨯⨯⨯⨯==∴-ππν4-6 比重85.0, s m /10125.024-⨯=ν的油在粗糙度mm 04.0=∆的无缝钢管中流动,管径cm d 30=,流量s m Q /1.03=, 求沿程阻力系数λ。

解: 当78)(98.26∆d >Re>4000时,使用光滑管紊流区公式:237.0Re221.00032.0+=λ。

园管平均速度s m d q v /4147.1)4//(2==π, 流动的33953Re ==νvd, :723908)(98.2678=∆d , 从而02185.0Re/221.00032.0237.=+=o λ4-8 输油管的直径mm d 150=,流量h m Q /3.163=,油的运动黏度s cm /2.02=ν,试求每公里长的沿程水头损失。

流体力学 第四章 微分方程

流体力学 第四章 微分方程

dt时间内整个六面体流出与流进的流体质量之差: (u ) (v) (w) x y z dxdydzdt
2、六面体内流体质量的变化
在开始时,流体密度为,dt时间后流体密度变为+ dt。 t 由于在dt时间内从六面体多流出到外部一定的流体质量,所 以内部质量要减少,这样在dt时间内六面体内流体密度变化 引起的质量减少为: dxdydz ( dt )dxdydz dxdydzdt t t
根据动量守恒 F t ( V ) x ( uV ) y ( vV ) z ( wV ) dxdydz u v w V V V V V V V V u v w dxdydz t x y z x y z t u v w V V V V V dxdydz t u x v y w z dxdydz x y z t dV dxdydz dt
对X方向,有 du u u u u u v w dt t x y z u u v w u u v w (u v w )v w v w t x x x y z x x u u 2 v 2 w2 u w v u ( ) w( ) v( ) t x 2 z x x y u V2 ( ) 2 w y 2v z t x 2
1 p du u u u u u v w x dt t x y z 1 p dv v v v v Y u v w y dt t x y z 1 p dw w w w w Z u v w z dt t x y z X
dx dy dz ( 1) u v w (2) x y z 0 (3) u v w 0 (4) (5) dx dy dz

第4章_粘性流体的流动阻力计算

第4章_粘性流体的流动阻力计算

5. 流体从紊流变为层流时的流速 A 不变 B 与流体粘性成正比,与断面几何尺寸成反比 C 与流体粘性成反比,与断面几何尺寸成正比
4.4 流体在圆管中的层流流动
4.4.1 均匀流动中内摩擦力的分布规律
r0 处管内流体内摩擦切应力:
0
r0 2
i
r 处圆柱形流段内摩擦切应力:
内摩擦切应力分布规律:
' cr
cr
cr
' cr
试验表明,水在毛细管和岩石缝隙中的流动,重油在管道中的 流动,多处于层流运动状态,而实际工程中,水在管道(或水渠) 中的流动,空气在管道中的流动,大多是紊流流动。
4.3.2 流动状态与水头损失的关系
不同流动状态形成不同阻力, 也必然形成不同的水头损失。 由水头损失与流速关系(对数 曲线)得
思 考 题
1. 判断:有两个圆形管道,管径不同,输送的液体也不同,则流态判 别数(雷诺数)不相同。 (对 /错) 2. 雷诺数与哪些因数有关?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当管道流量一定时随 管径的加大,雷诺数是增大还是减小?
3. 为什么用下临界雷诺数,而不用上临界雷诺数作为层流与紊流的判 别准则?
4. 当管流的直径由小变大时,其下临界雷诺数如何变化?
在液压设备的短管路计算中,le 值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4.2
流体在圆管中的紊流流动
在实际工程中,除少数流动是层流流动以外,绝大多数流动是紊流 流动。因此研究紊流的特性和规律,均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4.5.1 紊流的特征

紊流流动时,流体质点不再维持直线形状而是杂乱无章地扩散到整个 管路中流动。 管中紊流流体质点的速度不仅具有三个方向的分量,而且这些分量的 大小又随时间变化。 紊流中不但速度瞬息变化,一点上流体压强等参数都存在着类似的变 化(脉动)。层流破坏以后,在紊流中形成许多大大小小不同的漩涡, 这种漩涡是造成速度脉动的原因。 紊流的速度、压力等运动要素,在空间、时间上均有随机性质,因 此紊流是一种非定常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个坐标方向上的速度分量的输运方程,即动量方程,可 通过在通用微分方程(1.19)中将变量φ分别用u,v,w代替 来得到。当然,速度场也必须满足连续方程。让我们来考察 一个二维层流稳定流动的基本控制方程。
在式(3.1)和式(3.2)中,压力梯度也应该在源项中,但由于其 在动量方程中占有重要位臵,为了下面讨论方便,我们将压力 梯度项从源项中分离出来,单独写出。 考虑到已经在第2-3章研究了通用微分方程离散化的过程,我 们容易想到,用求解温度T的离散方程的同样办法,来求解速度 未知量u和v。但事实上,事情并没有这样简单。若用数值方法 直接求解由式(3.1)、(3.2)和(3.3)所组成的控制方程,将会出现 如下两个主要问题: 第一,动量方程中的对流项包含非线性量,如方程(3.1)中的 第二项是ρuu对x的导数。 第二,由于每个速度分量既出现在动量方程中,又出现在连 续方程中,这样,导致各方程错综复杂地耦合在一起。同时, 更为复杂的是压力项的处理,它出现在两个动量方程中,但却 没有可用以直接求解压力的方程。
原始变量法: 包含的解法比较多,常用的有解压力泊松方程法、 人为压缩法和压力修正法。 解压力泊松方程法需要采用对方程取散度等方法 将动量方程转变为泊松方程,然后对泊松方程进行 求解。与这种方法对应的是著名的MAC方法和分布 法。 人为压缩法主要是受可压的气体可以通过联立求 解速度分量与密度的方法来求解的启发,引入人为 压缩性和人为状态方程,以此对不可压流体的连续 方程施加干扰,将连续方程写为包含有人为密度的 项,而人为密度前有一个极小的系数,这样,方程 可转化为求解人为密度的基本方程。但是,这种方 法要求时间步长必须很小,因此,限制了它的广泛 应用。
对于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迭代的办法加以解决。 迭代法是处理非线性问题经常采用的方法。从一个估计的速度 场开始,我们可以迭代求解动量方程,从而得到速度分量的收 敛解。 对于第二个问题,如果压力梯度己知,我们就可按标准过程 依据动量方程生成速度分量的离散方程,就如同第2-3章构造标 量(如温度T)的离散方程时的过程。 但一般情况下,压力场也是待求的未知量.在求解速度场之 前,P是不知道的。考虑到压力场间接地通过连续方程规定, 因此,最直接的想法是求解由动量方程与连续方程所推得的整 个离散方程组,这一离散方程组在形式上是关于(u,v,p)的复杂 方程组。这种方法虽然是可行的,但即便是单个因变量的离散 化方程组,也需要大量的内存及时间,因此,解如此大且复杂 的方程组,只有对小规模问题才可以使用。
为了解决因压力所带来的流场求解难题,人们提出了若 干从控制方程中消去压力的方法。例如,在二维问题中,通 过交叉微分,从两个动量方程中可消去压力,然后可取涡量 和流函数作为变量来求解流场。 涡量—流函数方法成功地解决了直接求解压力所带来的 问题,且在某些边界上,可较容易地给定边界条件,但它也 存在一些明显的弱点,如壁面上的涡量值很难给定,计算量 及存储空间都很大,对于三维问题,自变量为6个,其复杂 性可能越过上述直接求解(u,v,p)的方程组。因此,这类方法 在目前工程中使用并不普遍,而使用最广泛的是求解原始变 量(u,v,p)的分离式解法。 基于原始变量的分离式(segregated)解法的主要思路是:顺 序地、逐个地求解各变量代数方程组,这是相对于联立求解 方程组的藕合式(coupled method)解法而言的。目前使用最 为广泛的是1972年由Patanker和Splding提出的SIMPLE算法。 这种方法将是本章重点介绍的方法。
目前工程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流场数值计算方法是压力修 正法。 压力修正法的实质是迭代法。在每一时间步长的运算中, 先给出压力场的初始猜测值,据此求出猜测的速度场。再 求解根据连续方程导出的压力修正方程,对猜测的压力场 和速度场进行修正。如此循环往复,可得出压力场和速度 场的收敛解。其基本思路是: (1)假定初始压力场。 (2)利用压力场求解动量方程,得到速度场。 (3)利用速度场求解连续方程,使压力场得到修正。 (4)根据需要,求解湍流方程及其他标量方程。 (5)判断当前时间步上的计算是否收敛。若不收敛,返回 到第(2)步,迭代计算。若收敛,重复上述步骤,计算 下一时间步的物理量。
第4章 基于SIMPLE算法的流场数值计算
前面建立了与控制方程相应的离散方程,即代数方程组。 但是,除了如已知速度场求温度分布这类简单的问题外,所 生成的离散方程不能直接用来求解,还必须对离散方程进行 某种调整,并且对各未知量(速度、压力、温度等)的求解顺序 及方式进行特殊处理。 为此,先对流场计算中的背景知识作一简要介绍,然后讨 论基于交错网格与同位网格的控制方程离散方式,最后详细 介绍工程上应用最广泛的流场计算方法——压力耦合方程组 的半隐式方法(SIMPLE算法),并讨论其各种修正方法,特别 是SIMPLEC算法。
2. 分离式解法
分离式解法不直接解联立方程,而是顺序地、逐个地求 解各变量代数方程组。 依据是否直接求解原始变量u,v,w和p,分离式解法分为 原始变量法和非原始变量法。 涡量—速度法与涡量—流函数法是两种典型的非原始变 量法。涡量—流函数法不直接求解原始变量u、v、w和P, 而是求解旋度和流函数。涡量-速度法不直接求解流场的 原始变量P,而是求解旋度 和速度u,v,w。 这两种方法的本质、求解过程和特点基本一致,共同优 点是:方程中不出现压力项,从而避免了因求压力带来的 问题。 这类非原始变量法的缺点是:不易扩展到三维情况,因 为三维水流不存在流函数;当需要得到压力场时,需要额 外的计算;对于固壁面边界,其上的旋度较难确定,没有 适宜的固体壁面上的边界条件,往往使涡量方程的数值解 发散或不合理。
4.1 流场数值解法概述
4.1.1 常规解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标量型变量(如温度T)的对流传输取决于当地速度场 的大小和方向。在前面,我们推导了通用微分方程所对应的 离散方程。可以设想,如果通用微分方程中的通用变量φ用 温度T替代。 在流场(u、v、w)已知的情况下,直接求解温度T的离散 方程组,可得到T的分布。但是,一般来讲速度场并不总是 己知的,有时会是我们求解的对象之一。 例如,对于工程界中典型的自然对流问题,流场的求解 与温度场的计算必须同时进行,因此.必须有专门的办法来 求解流场中的速度值。
中心节点P处的压力值没有出现在式(3.4)或(3.5)中。将图3.2 所示的压力场分布代入式(3.4)和(3.5),离散后的压力梯度在任 何节点处均为0,尽管实际上在空间两个方向上均存在明显的压 力振荡。这样,该压力场将导致在离散后的动量方程中,由压 力产生的源项为0,与均匀压力场所产生的结果完全一样。这显 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同样,若在流场迭代求解过程的某一层次上,在压力场的当 前值中加上一个锯齿状的压力波,则动量方程的离散形式无法 把这一不合理的分量检测出来。它会一直保留到造迭代过程收 敛而且被作为正确的压力场输出(图3.3中的虚线)。
4.1.2 流场数值计算的主要方法
流场计算的基本过程是在空间上用有限体积法或其他类似 方法将计算域离散成许多小的体积单元,在每个体积单元上 对离散后的控制方程组进行求解。 流场计算方法的本质就是对离散后的控制方程组的求解。 根据上面的分析,对离散后的控制方程组的求解可分为耦合 式解法(coupled method)和分离式解法(segregated method),归纳后如图3.1所示。
如果流动是可压的,我们可把密度ρ视作连续方程中 的独立变量进行求解,即以连续方程作为一个普通的关 于密度ρ的输运方程,而在方程(3.1)、(3.2)和(3.3)之外, 将能量方程作为另一个关于温度T的输运方程,从而按第 2-3章介绍的方法生成相对简单的离散方程组,求解关于 u、v、 ρ 、T共四个变量的方程组,而压力P根据气体 的状态方程P=P(ρ,T)来得到。 可是,对于不可压流动,如水的流动问题,密度是常 数,这样,就不可能将密度与压力相联系。因此,将密 度ρ作为基本未知量的方法不可行。 我们只能想办法找到确定压力场的方法。
4.2 交错网格及其应用
所渭交错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普通网格上离 散控制方程时给计算带来的严重问题。 交错网格也是SIMPLE算法实现的基础。 本节将首先对使用普通网格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引出使用交错网格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交错网格的特 点,接着介绍在交错网格上建立离散方程的过程。在 3.3节将全面介绍基于交错网格的SIMPLE算法。
4.2.1 使用普通网格计算流场时遇到的困难
对广义变量φ的输运方程的求解,因涉及到速度分量,因 此,必然涉及求解动量方程。但是,动量方程的源项包含有 压力,如果不做特殊处理,会带来相关的问题。下面对此予 以分析。 在使用有限体积法时,总是要先将计算域划分成若干个单 元,然后在各个单元及节点上离散相关的控制方程,即式 (3.1)、(3.2)和(3.3)。 在离散控制方程时,首先需要决定在哪个位臵上存储速度 分量值。表面看来,将速度与其他标量(如压力、温度、密度 等)在同一空间位臵处进行定义和存储是合情合理的。但是, 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控制体积,如果将速度与压力在同样的 节点上定义和存储,即把u、v、P均存于同一套网格的节点 上,则有可能出现以下情况:一个高度非均匀的压力场在离 散后的动量方程中的作用,与均匀压力场的作用一致。这可 以通过图3.2所示的一个二维棋盘形压力场来说明。
压力修正法有多种实现方式,其中,压力耦合方程组 的半隐式方法(SIMPLE算法)应用最为广泛,也是各种商 用CFD软件普遍采纳的算法。 在这种算法中,流过每个单元面上的对流通量是根据 所谓的“猜测”速度来估算的。首先使用一个猜测的压 力场来解动量方程,得到速度场;接着求解通过连续方 程所建立的压力修正方程,得到压力场的修正值;然后 利用压力修正值更新速度场和压力场,最后检查结果是 否收敛,若不收敛,以得到的压力场作为新的猜测的压 力场,重复该过程。为了启动该迭代过程,需要提供初 始的、带有猜测性的压力场与速度场。随着迭代的进行, 这些猜测的压力场与速度场不断改善,所得到的压力与 速度分量值逐渐逼近真解。 SIMPLE算法及其改进算法将作为本章的核心来介绍。 由于这类算法—般要依赖于交错网格,因此,3.2节将 先讨论交错网格,然后讨论SIMPLE算法及其改进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