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复习题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单元测试有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单元测试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55579143323968001c9241.png)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单元测试有答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单元测试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我们在记录天气日历时要关注的天气特征。
2.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________、层云和________。
如果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________。
3.风向可以用________来测量,它的箭头指向风________的方向,当箭头指向西南,就是________风。
4.降水量一般以,________为单位计量。
5.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叫________。
6.晴空万里、阴云密布、阳光灿烂、大雨倾盆都是描述________现象的。
7.气象站在测量气温时,要将温度计放在________内。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9.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叫________。
某市某日24小时的降水量是15毫米,按降水量等级来分,属于________雨。
10.“ ℃”是气温的单位符号,读作________。
二、判断题。
11.如果天空中有积雨云,那么就一定会下雨。
()12.同一时间,学校任何地方的气温都是一样的。
()13.在读温度时,我们的视线可以斜着看温度计液柱的液面。
()14.如果风大到很难撑伞走路了,那么这时的风力已经有六级了。
()15.风是看不见的,所以无法判断风的方向。
()16.下雨前,燕子、蚂蚁等小动物会做出一些反应。
()17.不同高度和形状的云能告诉我们不同的天气信息。
()18.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
()19.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主要是根据经验进行的,不需要掌握充分的信息。
()20.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14时。
()三、选择题。
21.气象部门报告降水概率为70%以上,就是说( )。
A.有下雨的可能性B.下雨的可能性很大C.下雨的可能性很小22.下列有关动植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四年级科学上册《天气》练习及答案-PPT课件
![四年级科学上册《天气》练习及答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04448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6.png)
11℃ 20℃ 22℃ 27℃ 17℃
你 1.一天中最低的温度出现在清晨。
发 现
2.一天中最高的温度出现在下午。
了 什
3. 气温是在变化的。
么?4.一天中气温规律是低到高再到低。
4、《风向和风速》
一、判断题:
1、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去的方向。( ×) 2、北风是指由北向南吹来的风。(√ ) 3、红旗迎风招展,我们可以估计风力大约是1到2级。( √ ) 4、风是看不见的,所以无法判断风的大小。(× ) 5、红旗向南飘扬,那么此时的风向为南风。( ×) 6、气象学家把风速分为12个等级。( ×) 7、风向通常采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来纪录。( ×)
9、24小时内的降水量是120毫米,这个降水量等级是( C )。
A、大雨
B、暴雨
C、大暴雨
10、一天中的降水量是指( C )小时的降水总量。
A、6
B、12
C、24
11、某地一天的降水量达49毫米,降水强度为( D )。 A、暴雨 B、中雨 C、小雨 D、 大雨
12、10-25毫米的降雨量属于( B )。
D. 东北风
10、我们记录风力大小时,数字1表示( A )数字“2”表示(C )
A、微风 B、无风 C、大风 D、狂风
11、某人面对北方站立,风从他的背面吹来,则此风为( B)。
A、东风 B、南风 C、西北风 D、北风
三、填空题: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 方向 ,也就是风向标箭头所指 的 方向 。我们可以用 八 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如果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说明刮 东 风,如果红旗飘 向东说明刮 西 风。 3、气象学家把风速定为 13 个等级。 4、东南风是由 东南 向 西北 吹的风。 5、在操场上的北边,一张纸条被风吹着一直往南跑。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全)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f4731e6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2.png)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全)第一单元《天气》●天气: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与气候不同.通常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天气日历: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降水情况、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根据天气日历;可以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温度与气温:①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②温度计的使用: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③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④计算: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和÷2;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⑤气温随时都在变化着;整理、分析气温记录;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气温变化的规律.★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炎热难耐;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寒冷.※设置百叶箱要注意:第一;百叶箱不能设在水泥地上;最好设在草坪上;第二;要保持百叶箱通风;第三;要朝北方开;第四;离地面要有1.5米左右的距离.●风向与风速:①风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风有风向、风力两个特征;通过事物的变化我们可以感知和观测风的方向和力量.②(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③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进行计算.(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降水量的测量:(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对照《雨量等级表》可以确定雨的等级.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2月15日白天雨夹雪;晚上阵雪.★风力等级表P10、降水量等级表P13;具体见书.●云的观察:①观察云: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②不同天气的划分: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③云的种类: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气象学家(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通常把云分为(层云)(积云)和(卷云)三类.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第二单元《溶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与液体和气体.●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后;高锰酸钾的状态: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搅拌后;高锰酸钾的状态: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一丝丝的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和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和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搅拌)(加温)(切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物质的溶解能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度)的;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10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食盐溶解在水中;可用(蒸发)的方法将食盐和水分离.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即海水晒盐.●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温度外焰(最高);内焰其次;焰心(最低).●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为什么用热开水冲奶粉会结成块?因为水温过高会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消化吸收;降低奶粉营养价值.冲奶粉时用65℃左右的温开水即可.※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科学道理:碳酸钠(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温度低时析出;冬天捞碱是因为气温低可以使碳酸钠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在温度低时不会析出;所以夏天气温高的时候晒盐可以加速水分的蒸发使盐结晶出来.第三单元《声音》●声音: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利用物质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生的物质都在振动.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个一个地方的.传播速度;一般固体﹥液体﹥气体.●振动物体: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的变化:①声音的强弱可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②声音的高低可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振动物体有长短;短的比长的音高.振动物体有粗细;细的比粗的音高.●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低.(同一个音叉;用较大力敲时;振动幅度大;听到的声音的强;用较小力敲时;振动幅度小;听到的声音的弱.)●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击打长短不同的钉子;钉子越短;声音越高;钉子越长;声音越低.拨弹橡皮筋;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拨动尺子;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声音越低.拨动琴弦;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人说话时是喉咙带动(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笛子利用(空气)振动发声和(空气柱共鸣)的原理制成;口琴利用(弦片)的振动发声;汽笛声、喷气式飞机排气时引起(空气)的振动而发生轰鸣声.★声带越紧;声音越高.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1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或者其他介质的振动;这种振动传到人耳被人听见就是声音;所以把各种振动着的发声物体叫(声源);如声带、音叉、敲响的鼓等都是声源.★振动有规律、悦耳的声音;如人声带发出的歌声;由琴弦发出的琴音等叫乐音.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音.噪音又称噪声;是非周期性的声音振动.它的音波波形不规则;听起来感到刺耳.(噪音)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是当今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及固体废物污染是当今社会四大环境公害.※声音的特性可用三个要素来描述;即响度、音调和音色.①响度(音量):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称为响度.响度和声波振动的幅度有关.一般说来;声波振动幅度越大;则响度也越大.②音调:人耳对声音高低的感觉称为音调.音调主要与声波的频率有关.声波的频率高;则音调高;声波的频率低;则音调低.③音色:音色是人们区别具有同样响度、同样音调的两个声音之所以不同的特性.如:即使小提琴和钢琴的声音在响度和音调方面都相同;但听起来却不一样;这就是因为这两个声音的音色不同.●(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我们这样听到声音: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一个振动的物体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中耳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所引起的液体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被(大脑)接受了;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鼓膜破了;不会听到声音;但如果大脑听觉神经等出现问题;也有可能听不到声音.●保护我们的听力: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身体结构:根据外观特征;人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躯干还可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人体的外部特点可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借助一些工具观察;也可用看、听、闻、摸等方法感觉.●骨骼、关节和肌肉:工作或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婴儿有275块骨;成年人有206块骨.人约有600块肌肉.●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人的呼吸器官: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运动与呼吸的关系:人体运动呼吸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经常锻炼身体;会发生流汗、呼吸加速、心跳加快等变化;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呼吸次数在(20-40)次左右.●运动与心跳的关系: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我们的心跳就是心脏在跳动;也就是心脏在(收缩)和(舒张).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心跳次数在(70-90)次左右.●我们人体一般通过出汗、排尿等方式向外排出多余水分;一般从喝水和吃食物等途径得到水分.水占我们人体体重的比例大约是(60%-70%).●人体的消化器官: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进一步(磨碎)和(分解);被小肠吸收.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咽)既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牙齿)(舌头)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牙齿按形状分类;可分为8个(门齿)、4个(犬齿)、20个(臼齿)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要保护好牙齿;有利于身体健康.经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人体各器官的联系: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实验整理一、天气实验题一、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和制作过程:制作材料:吸管1根、小刀1把、剪子1把、硬纸板1块、大头针1个、带橡皮的铅笔1只.制作过程: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实验题二、制作雨量器1、找一个直通透明的杯子;杯子的高度在15厘米以上;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直筒杯子的高度;3、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胶带中间;4、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在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侧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侧底部对齐;5、用粘贴刻度纸的条的方法把小组的名字粘贴在杯子的背面.实验题三、请你画出几种天气符号二、溶解实验一:制定一个“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要研究的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研究地准备(实验材料):量筒、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记录单.研究方法:1.用量筒取100毫升的水倒入杯中.2、用天平把食盐分成两克一份.3、把第一份食盐用小匙投入水中;并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使食盐完全溶解.然后再按照这样的方法投入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直到加入的食盐不能再溶解为止.4、统计一共溶解了多少克食盐;并填写记录单.经过运用实验计划;最后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100毫升水能溶解大约36克食盐.实验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材料:2个烧杯、玻璃棒、水、食盐、小苏打步骤:①把食盐和小苏打分成2克的小份.②两个烧杯内分别放入50毫升的水;温度相同.③先在两个烧杯内各放一份;等完全溶解后再放下一份;直到不能溶解为止.④统计食盐和小苏打各放了多少份.实验结论:50毫升的水中;食盐能溶解7份左右;小苏打能溶解2份左右.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的强.由此说明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实验三:食盐在热水与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一样吗?不一样.要想证明对这个问题的猜想;你选用的实验材料是:热水、冷水各一杯、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在这个对比实验中只有冷水、热水一对条件是不一样的.实验过程:取相同多的热水和冷水各一杯;将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水中.实验想象:放入热水中的食盐溶解快;放入冷水中的食盐溶解慢.实验结论: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快.这个结论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是:用热水冲感冒冲剂比用冷水冲溶解快.实验四:除了利用搅拌、加温外;还有可以加快水果糖溶解的方法.请根据下面的提示结合你做过的一种实验描述一下.实验材料:水果糖2块、杯子两个、水、锤子1把实验过程:把一块水果糖用锤子碾碎;将碾碎的水果糖和另外一块水果糖分别同时放到盛有水的杯子中.实验现象:碾碎的水果糖放进水中就开始融化了;溶解比较快;整块的水果糖则融化得很慢.实验结论:碾碎可以使水果糖的溶解加快.实验五: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验;完成:根据以上实验;总结什么情况下物质才溶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实验六:“胶水、醋、酒精、和食用油能在水中溶解吗”实验你是怎样完成的?你的预测:我认为胶水、醋和酒精能在水中溶解;食用油不能溶解.实验过程:①分别在试管中加入10至15毫升水.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至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③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溶解过程胶水醋酒精食用油怎样进入到水中沉入水底;蜷缩在底部直接与水混合直接与水混合浮在水面上;不进入水中在水中怎样扩散缓慢扩散快速扩散快速扩散无法扩散是否溶解溶解溶解溶解不溶解实验结论:胶水、醋、酒精在水中能够溶解;食用油不能在水中溶解.往食用油中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震荡后(食用油会溶解).实验七: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材料准备:汽水、注射器、橡皮塞步骤:①轻轻地打开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取约三分之一管的汽水;再用橡皮塞封住或者用手堵住注射器的管口.观察记录:慢慢地偶尔冒出气泡.②慢慢地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观察记录:冒出很多气泡;并且气泡变大.③再慢慢地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记录:气泡慢慢变小、变少;最后消失.实验结论:水中能溶解少量气体;比如氧气和二氧化碳.水中的气体是靠加压的方式溶解的;压力小气体就跑出来;压力大气体就溶解在水里.实验八:加快物质溶解的研究A.搅拌材料准备:2个烧杯、1根玻璃棒、食盐步骤:①在两个烧杯内放入相同温度、相同数量的水.②同时往两个烧杯内放入相同分量的食盐.③一个烧杯静置不动;另一个烧杯内搅拌.实验结论:搅拌的那个烧杯内的食盐溶解的快;搅拌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B.温度材料准备:2个烧杯、食盐步骤:①在两个烧杯内放入相同数量的水;一个冷水;一个热水.②同时往两个烧杯内放入相同分量的食盐.静置片刻.实验结论:热水的烧杯内食盐溶解的快;温度能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温度高溶解快;温度低溶解慢.C.打碎材料准备:2个烧杯、粗盐步骤:①在两个烧杯内放入相同温度、相同数量的水.②同时往两个烧杯内放入相同分量的粗盐;其中一份打碎.静置片刻.实验结论:打碎的那个烧杯内的实验溶解的快;物体越细越容易溶解.实验九:验证物质是否溶解方法:A.有没有沉淀 B.有没有均匀分布 C.过滤材料准备:烧杯、铁架台、玻璃棒、漏斗、滤纸注意事项:①过滤物质不能直接倒入漏斗;要用玻璃棒引流.②滤纸不能高出漏斗;液体不能高出滤纸③漏斗要紧靠下边的烧杯.实验结论:能把物质过滤出来留在滤纸上;说明该物质不能溶解.三、声音实验一: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发出的音高的变化:实验结论:尺子伸出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实验二:声音高低变化材料:相同的四个直筒杯子方法:1号杯子满杯、2号杯子四分之三杯、三号杯子二分之一杯、四号杯子一个底A.用同一个力道一次敲击水杯:实验结论:敲击水杯;水和杯子一起振动;但由于杯子是一样的;我们可以近似的看成是水在振动;水越少;振动越快;音高越高;相反;水越多;振动越慢;音高越低.A.朝杯口的水平方向吹气:实验结论:朝杯口的水平方向吹气;振动的是杯子里的空气;空气越少;振动越快;音高越高;反之;空气越多;振动越慢;音高越低.实验三:空气对声音传播的影响材料:玻璃罩、闹钟、抽气管实验结论:慢慢抽掉玻璃罩的空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轻;直到完全听不到;再慢慢地把空气注进玻璃罩;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响.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四、我们的身体实验一:运动之后会怎样数据收集:平静状态运动后数据比较每分钟呼吸次数25 40 运动后;次数增加每分钟心跳次数70 100 运动后;次数增加实验结论:与平静状态下相比;运动后的呼吸和心跳次数都增加了.因为;人体运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运动所需的氧气需要靠呼吸从外界吸入体内;并靠呼吸将二氧化碳呼出体外;同时;吸入的氧气靠心脏将其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所以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都需要增加.。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测试题(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c7753e964bcf84b9d57bb4.png)
知识梳理第一单元天气一、多项选择题1.通常通过()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A.云量B.降雨量C.气温D.风向E.风速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A.晴天B.多云天C.雨天D.阴天3.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A.雨B.雪C.冰雹D.雾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
A.积云B.层云C.卷云D.白云二、填空题1.()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和()来描述。
3.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4.“()”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5.( )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有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6.()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
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7.()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8.风向可以用()来测量。
()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9.()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
10.()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1.()是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
()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1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
()通常是灰色的。
()有时候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
如果()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13.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基础知识(带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基础知识(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e2e00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9.png)
第一单元《天气》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752e3f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6.png)
四年级科学复习题学案(上册)第一单元天气一、填空题。
1、气温是指在阴凉、通风的室外测出的温度范围。
2、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3、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时间、云量、降水量、气温、风速、风向。
4、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5、测量天气的工具有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风速仪等。
6、一天当中,清晨气温最低、正午气温最高、傍晚气温偏低。
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8、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史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可用直筒、透明的玻璃杯来制作。
测量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0、气象学家根据云高度和形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1、人们常说降雨就是降水是不正确的,降水指的是降雨、下雪、下冰雹、下雾等。
12、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2、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
(√)3、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4、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点测量。
(√)5、我们在制作天气日历中,每天都要观察、记录天气情况,但周末和假期可以不记录。
(×)6、我们每天测量温度的时间和地点要一致。
(√)7、某地测24小时降水量是26毫米,这是中雨。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A)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A、风向B、风向标2、一天中什么时间的气温最高?(C)A、早上8:00B、中午12:00C、下午2:00D、下午4:003、我们可以使用一些(A)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A、天气符号B、天气日历C、风向标4、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B)个等级。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天气 单元测试有答案(完整资料).doc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天气 单元测试有答案(完整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c10a1cab964bcf84b9d57bfe.png)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单元测试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我们在记录天气日历时要关注的天气特征。
2.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________、层云和________。
如果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________。
3.风向可以用________来测量,它的箭头指向风________的方向,当箭头指向西南,就是________风。
4.降水量一般以,________为单位计量。
5.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叫________。
6.晴空万里、阴云密布、阳光灿烂、大雨倾盆都是描述________现象的。
7.气象站在测量气温时,要将温度计放在________内。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9.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叫________。
某市某日24小时的降水量是15毫米,按降水量等级来分,属于________雨。
10.“ ℃”是气温的单位符号,读作________。
二、判断题。
11.如果天空中有积雨云,那么就一定会下雨。
()12.同一时间,学校任何地方的气温都是一样的。
()13.在读温度时,我们的视线可以斜着看温度计液柱的液面。
()14.如果风大到很难撑伞走路了,那么这时的风力已经有六级了。
()15.风是看不见的,所以无法判断风的方向。
()16.下雨前,燕子、蚂蚁等小动物会做出一些反应。
()17.不同高度和形状的云能告诉我们不同的天气信息。
()18.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
()19.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主要是根据经验进行的,不需要掌握充分的信息。
()20.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14时。
()三、选择题。
21.气象部门报告降水概率为70%以上,就是说( )。
A.有下雨的可能性B.下雨的可能性很大C.下雨的可能性很小22.下列有关动植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填空题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填空题](https://img.taocdn.com/s3/m/3b14c283bb4cf7ec4afed06a.png)
四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天气一、填空题。
1. 我们关心天气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2.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3.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
4.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5.我们能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
6.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天气带来的变化。
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7.天气现象可以用气象符号来表示。
8.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一时间的大气状况。
9.在观察天气时,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
“网状图”能使这种联系变得更加清晰。
10.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天气观察,并把每天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这一段时间内我们这个地方的天气变化了。
11.可以从气温、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 天气日历1.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有了天气日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
3.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
4.我们在坚持每天观察、记录的同时,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
5.画一张能够记录一个月的“日期--气温”柱状图,专门用来记录每天的气温。
6.要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观察天气,周末和假期不能间断。
7.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一个季节的气候(天气变化)。
3. 温度与气温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2.气温是指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
一般用温度计来测量,单位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3.每天的温度都在变化,通常一天要测量五次: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单元测试有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单元测试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3fa38dcc7931b765ce15e7.png)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单元测试有答案24.小红要制作一个雨量器,可以建议她选择用下面的容器( )来制作。
A. B. C.25.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
A.浙江省四季分明B.成都明天有大雾C.昆明四季如春26.下列有关降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4小时降雨的总深度B.24小时雨量器内收集的雨水的体积C.24小时雨量器内收集的雨水的高度27.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尽量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B.遇到周末和假期应该停止观察记录C.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28.下面是几种常见的云,出现( )时,容易下雨。
A.雨层云B.层云C.积云29.测量雨量的雨量器应放在( )。
A.大树底下B.屋檐下C.上面或附近没有遮挡物的较开阔的地方30.下面是中央气象台预报的某个城市的天气情况:“小到中雨,15到19摄氏度……”中雨指的是( )。
A.24小时的降水量在25~50毫米B.24小时的降水量在50"--'100毫米C.24小时的降水量在I0~25毫米四、读图题。
31.图( )刮0级风图( )刮3级风图( )刮6级风图( )刮10级风五、连线题。
32.找出下列气象仪器的作用,连一连,并完成填空。
33.先将三张云量照片与对应的天气符号连线,再在圆圈内画出三种不同的云量示意图。
六、简答题。
34.李明记录的关于降水量的情况如下:连续三天只降了一场雪,一点降水都没有。
他记录的关于降水量的情况有问题吗?请指出来。
35.陈新正在通风的凉亭内测量当地的气温,他选择的测量地点对吗?为什么?七、实验题。
36.下面是小明制作的气温记录表,请你帮他完成气温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一天的气温记录表2015年9月20日时间6时 8时10时12时14时16时18时气温℃15℃16℃18℃20℃22℃20℃18℃根据一天的气温记录表画出一天的气温变化统计图。
37.根据一天的气温记录表回答下列问题。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复习重点及实验大全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复习重点及实验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cbf569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d.png)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复习重点及实验大全|第一单元《天气》 1、天气: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与气候不同。
通常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绘天气。
2、天气日历: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降水情况、风向和风速,假如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根据天气日历,可以分析^p 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3、(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4、温度与气温:①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②温度计的使用: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程度〕。
③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如今(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如今(日出前后)。
④计算: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和÷2;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⑤气温随时都在变化着,整理、分析^p 气温记录,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气温变化的规律。
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寒冷。
※设置百叶箱要注意:第一,百叶箱不能设在水泥地上,最好设在草坪上;第二,要保持百叶箱通风;第三,要朝北方开;第四,离地面要有1.5米左右的间隔。
5、风向与风速:①风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风有风向、风力两个特征,通过事物的变化我们可以感知和观测风的方向和力量。
②(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绘。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③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进展计算。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2767902bb68a98271fefa97.png)
一、天气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风向)、(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
4、测量气温要选择(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
11、(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12、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二、溶解1、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贴)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2、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
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4、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复习题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5025046866fb84ae45c8dcc.png)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复习题一、填空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2、(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3、(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4、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5、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6、使用温度计前;先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手上约一分钟;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7、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点)的气温最高;凌晨2点气温最低.8、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9、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10、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11、(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 )个等级.1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3、(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14、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15、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运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运量不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就是(晴天);如果运量不超过四分之三;就是(多云);如果运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16、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17、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叫天气 .18、在我们制作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和云量和降水量、风向、风速和温度情况;日期和时间等.1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它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20、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 个等级;风速可以用风向标来测定.21、云可以看做是天上的晴雨表 .22、在我们家乡的秋冬季节;气温一般是早上低;中午高;傍晚低 .23、我们了解天气的途径和方法有看天气预报、看云、看植物现象和看动物现象等.24、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32、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二、判断题(√)1、人可以根据动、植物的行为变化预测天气信息.(√)2、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3、“带叶小树摇”指的是5级风.(√)4、天气预报图中的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5、人可以根据动、植物的行为变化预测天气信息.(×)6、、雨的强度一般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三个等级.(×)7、风向通常采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来记录.(√)8、“叶动红旗展”指出的风力是三级.(×)9、在我们家乡一天中中午12点的气温最高.(×)10、在刮大风的天气中;我们可以到室外去观测风力.(√)11、东南风是往西北方向吹去的风.(×)12、东北风是往东北方向吹去的风.(√)13、24小时的降水量小于10毫米的属于小雨.(×)14、红旗飘向北方;说明当时刮的是北风.(√)15、云层布满整个天空;但没有下雨;这种天气是阴天.(√)16、风有大小、方向.(×)17、我们做雨量器的杯子只要是透明的就可以了.(×)18、当松果的鳞片打开时;表示即将下雨.(√)19、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积云、层云和卷云三类.(√)20、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一年中的大气状况.(×)21、我们只能用旗子来估计风速.三、选择题1、用旗帜可以判断风向;当旗帜飘向南方;这时吹的( B ).A、东风B、北风C、南风2、昨天下了暴雨;我知道降水量在( A )毫米之间.A、50~100B、10~25C、25~503、( C )不是降水的形式.A、大雪B、雷雨C、冰冻4、红旗飘向1、下面的天气现象中;北方;这时吹的是( C ).A、北风B、东风C、南风5、风向可以用( A )来测量.A、风向标B、风速仪C、风量仪6、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 B ).A、风向标B、雨量器C、指南针7、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风速可以用简化的形式划分为(A)等级.A、三个B、四个C、五个8、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B ).A、层云B、积云C、卷云9、在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 C ).A、上午10时B、中午12时C、下午2时10、24小时降雨量为10——25毫米的属于( B ).A、小雨B、中雨C、大雨11、“扬起尘土和纸片;树枝摇动”是风力( B )的主要特征.A、三级B、四级C、五级12、24小时降雨量超过200毫米的雨是( C ).A、暴雨B、大暴雨C、特大暴雨13、下列哪一种现象是属于七级风( A ).A、迎风走不便B、带叶小树摇C、叶动红旗展14、在平时的观测中;我们可以把风速简化为( A )个等级.A、 3B、 4C、 515、测量风速的仪器是( A )A、风向标B、风速仪C、指南针16、在电视、广播中发布的气象信息中;空气质量分为( B )级.A、三级B、五级C、七级17、在电视、广播中发布的气象信息中;紫外线强度分为( C )级.A、三级B、五级C、七级18、在电视、广播中发布的气象信息中;舒适度指数分为( B )级.A、三级B、五级C、七级19、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南方时;这时的风向是( B ).A、东风B、南风C、西风20、纤细的羽状云是( C );它由微小的冰晶组成.A、积云B、层云C、卷云21、积云通常与( A )天气相联系.A、晴天B、多云C、下雨22、常用的风力等级表中把风分为( C )个等级.A、11B、12C、 1323、在台风“罗莎”影响;在10月8日;杭州的降雨量达到161.5毫米;这一天杭州的降水量属于( C ).A、大雨B、暴雨C、大暴雨2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把它叫做( C ).A、天气表B、气温表C、天气日历25、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 ).A、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B、遇到假期;可以停止观察记录C、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四、实验题:一、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和制作过程:制作材料:吸管1根、小刀1把、剪子1把、硬纸板1块、大头针1个、带橡皮的铅笔1只.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二、制作雨量器1、找一个直通透明的杯子;杯子的高度在15厘米以上;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直筒杯子的高度;3、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胶带中间;4、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在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侧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侧底部对齐;5、用粘贴刻度纸的条的方法把小组的名字粘贴在杯子的背面.。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练习题(含答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8062d31ed9ad51f11df269.png)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卷人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得分1.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
A. 傍晚B. 上午C. 清晨D. 中午2.唐朝诗人杜牧所写的《清明》一诗中,描述天气的一句是()。
A. 清明时节雨纷纷B. 路上行人欲断魂C. 借问酒家何处有D. 牧童遥指杏花村3.在晴朗的下午,教室里的温度与教室外的温度相比,()。
A. 教室外温度高B. 教室里温度高C. 一样高D. 有时里面高,有时外面高4.天气预报说明天有7~8级西北风,明天升起的红旗将飘向()。
A. 西南方向B. 东南方向C. 西北方向D. 东北方向5.读取雨量器上的读数时,正确的做法是()。
A. 随便怎么读都可以B. 将雨量器放到水平的桌面上,视线和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时读取雨量器内的刻度数C. 蹲在地上读,眼睛从上往下看,读出雨量器内的刻度数D. 把雨量器举过头顶读数6.风每秒行进的距离称为()。
A. 风速B. 风量C. 风向D. 刮风7.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尽量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B. 遇到周末和假期应该停止观察记录C. 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D. 可以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进行观察记录8.下列()图形表示这一天是多云。
A. B. C. D.9.下列关于动植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我们应相信科学,不能用物象的方法来预测天气的变化B. 动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植物对天气的变化是没有反应的C. 我们通过观察松果鳞片的开和闭,可以推测天气的变化D. 蚂蚁搬家说明天气晴朗10.37℃读作()。
A. 三十七度B. 摄氏三十七度C. 三十七摄氏度D. 七十三摄氏度11.在记录风速的时候,数字“0”表示()。
A. 无风B. 大风C. 微风D. 清风12.下面各种容器中可以用作雨量器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复习题一、填空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4、(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5、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6、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7、使用温度计前,先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手上约一分钟,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
8、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3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10、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11、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12、(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 )个等级。
13、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4、(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5、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
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6、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运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运量不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就是(晴天);如果运量不超过四分之三,就是(多云);如果运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18、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叫天气。
19、在我们制作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和云量和降水量、风向、风速和温度情况,日期和姓名等。
20、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它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21、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 个等级,风速可以用风向标来测定。
22、云可以看做是天上的晴雨表。
23、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层云、积云、卷云三类。
24、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和冰雹等,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25、在我们家乡的秋冬季节,气温一般是早上低,中午高,傍晚低。
26、我们了解天气的途径和方法有看天气预报、看云、看植物现象和看动物现象等。
27、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28、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29、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30、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31、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32、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
(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
(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33、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
34、(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 )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35、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运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运量不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就是(晴天);如果运量不超过四分之三,就是(多云);如果运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36、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二、判断题(√)1、人可以根据动、植物的行为变化预测天气信息。
(√)2、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3、“带叶小树摇”指的是5级风。
(√)4、天气预报图中的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5、人可以根据动、植物的行为变化预测天气信息。
(×)6、、雨的强度一般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三个等级。
(×)7、风向通常采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来记录。
(√)8、“叶动红旗展”指出的风力是三级。
(×)9、在我们家乡一天中中午12点的气温最高。
(×)10、在刮大风的天气中,我们可以到室外去观测风力。
(√)11、东南风是往西北方向吹去的风。
(×)12、东北风是往东北方向吹去的风。
(√)13、24小时的降水量小于10毫米的属于小雨。
(×)14、红旗飘向北方,说明当时刮的是北风。
(√)15、云层布满整个天空,但没有下雨,这种天气是阴天。
(√)16、风有大小、方向。
(×)17、我们做雨量器的杯子只要是透明的就可以了。
(√)18、当松果的鳞片打开时,表示即将下雨。
(√)19、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积云、层云和卷云三类。
(√)20、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一年中的大气状况。
(×)21、我们只能用旗子来估计风速。
三、选择题1、用旗帜可以判断风向,当旗帜飘向南方,这时吹的是( B )。
A、东风B、北风C、南风2、昨天下了暴雨,我知道降水量在( A )毫米之间。
A、50~100B、10~25C、25~50A、大雪B、雷雨C、冰冻3、红旗飘向1、下面的天气现象中,( C )不是降水的形式。
北方,这时吹的是( C )。
A、北风B、东风C、南风4、风向可以用( A )来测量。
A、风向标B、风速仪C、风量仪5、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 B )。
A、风向标B、雨量器C、指南针6、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风速可以用简化的形式划分为( A )等级。
A、三个B、四个C、五个7、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B )。
A、层云B、积云C、卷云8、在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 C )。
A、上午10时B、中午12时C、下午2时9、24小时降雨量为10——25毫米的属于( B )。
A、小雨B、中雨C、大雨10、“扬起尘土和纸片,树枝摇动”是风力( B )的主要特征。
A、三级B、四级C、五级11、24小时降雨量超过200毫米的雨是( C )。
A、暴雨B、大暴雨C、特大暴雨12、下列哪一种现象是属于七级风( A )。
A、迎风走不便B、带叶小树摇C、叶动红旗展13、在平时的观测中,我们可以把风速简化为( A )个等级。
A、 3B、 4C、 514、测量风速的仪器是( A )A、风向标B、风速仪C、指南针15、在电视、广播中发布的气象信息中,空气质量分为( B )级。
A、三级B、五级C、七级16、在电视、广播中发布的气象信息中,紫外线强度分为( C )级。
A、三级B、五级C、七级17、在电视、广播中发布的气象信息中,舒适度指数分为( B )级。
A、三级B、五级C、七级18、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南方时,这时的风向是( B )。
A、东风B、南风C、西风19、纤细的羽状云是( C ),它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A、积云B、层云C、卷云20、积云通常与( A )天气相联系。
A、晴天B、多云C、下雨21、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 A )。
A、骨骼B、躯干C、四肢22、常用的风力等级表中把风分为( C )个等级。
A、11B、12C、 1323、在台风“罗莎”影响,在10月8日,杭州的降雨量达到161.5毫米,这一天杭州的降水量属于( C )。
A、大雨B、暴雨C、大暴雨2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把它叫做( C )。
A、天气表B、气温表C、天气日历25、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 )。
A、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B、遇到假期,可以停止观察记录C、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四、实验题:一、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和制作过程:制作材料:吸管1根、小刀1把、剪子1把、硬纸板1块、大头针1个、带橡皮的铅笔1只。
制作过程: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
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
二、制作雨量器1、找一个直通透明的杯子,杯子的高度在15厘米以上;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直筒杯子的高度;3、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胶带中间;4、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在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侧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侧底部对齐;5、用粘贴刻度纸的条的方法把小组的名字粘贴在杯子的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