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之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9

教辅集锦

浅谈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之策

●林春路/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

(224600)一、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1.自然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所有的能量基本来自太阳,所以太阳能量输出的变化被认为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也可以说太阳辐射的变化是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外因。

引起太阳辐射变化的另一原因是地球轨道的变化(米兰科维奇理论)。地球绕太阳轨道有三种规律性的变化,一是椭圆形地球轨道的偏心率(长轴与短轴之比)以10万年的周期变化;二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轨道的倾角在21.6°~24.5°间变化,其周期为41000年;三是地球最接近太阳的近日点时间的年变化,即近日点时间在一年的不同月份转变,其周期约为23000年。另一个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是火山爆发。火山爆发之后,向高空喷放出大量硫化物气溶胶和尘埃,可以到达平流层高度,它们可以显著地反射太阳辐射,从而使其下层大气冷却。

2.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系统变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

)等。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

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

)和臭氧(O3)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

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最长可达到200年,并充分混合,因而最受关注。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随着气候变暖,将使大量冰川逐渐融化,自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的山地冰川都几乎发生了大规模的后退。美国NOAA 卫星观察到的雪盖资料表明:1980年以来,全球的雪盖面积减少了9%~13%。英国南极考察队的科学家们通过卫星观测发现,位于拉尔森冰架的一块像牛津郡那么大(约2900平方千米)的冰山已从南极大冰原分离,并逐渐涌向大海。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等原因,导致全球海平面将呈上升趋势,并且对沿海地带造成严重影响。

2.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气温升高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中纬度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将会增加,而大部分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则因蒸发增强变得更加干燥。此外,

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将会明显增加。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种自然灾害从未间断:1991年的特大洪水肆虐江淮大地;1992—1993年的持续干旱横扫整个东部;1994年夏季华中出现旷日持久的干旱和高温酷暑天气,而华南与东北则出现严重的水患;199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辽河平原又出现建国以来罕见的暴雨洪水。据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数字,仅1994年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受灾面积就达0.5亿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1700亿元。新世纪以来,各种极端天气就没有间断过,特别是2010年更是反常,北方出现冬天暴雪奇冷天气,春季西南5省出现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受灾耕地面积达到1.11亿亩,2212万人出现饮水困难,持续干旱近五个月,仅云南一省就损失170亿元。

3.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全球气候变暖对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产生了深刻影响,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

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加大,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数量上将有所增加,空间范围也将扩大。

4.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威胁人类,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国家低收入人口的健康。全球气候变暖,使得热带、亚热带地区炎热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从而加快或扰乱人体的新陈代谢。全球气候变暖,还会改变某些疾病传染媒介(如蚊子)的活动范围,改变病原菌的滋生环境,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综上所述,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人类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许有其有利的一面,

但更多的、令人担忧的却是其不利的一面。因此,

如何趋利避害,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克服其不利的一面,并寻求适应或延缓气候变化的对策,是摆在全人类面前一道崭新的课题。

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反过来又影响气候变化。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与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反馈的复杂过程。气候异常与环境问题无国界,世界各国只有积极参与,全球采取步调一致的行动,正确处理好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才能够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全球变暖的形势,目前采取的对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减少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在技术上最切实可行的是广泛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停止滥伐森林,用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吸收功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21

2012年第9

教辅集锦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概况

●张

玺/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408000)

气。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二是贮存功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陆地生态系统一半以上的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同时,木制品的储碳能力也很强。据日本《木材工业》报道,全球木制品碳储量每年约增加6000万吨。三是替代功能。

据国际能源机构测算,用木结构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单位能耗可从800降到100。由于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这些特殊功能,《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间接减排两条途径。因此,应加快荒山荒地造林绿化步伐,加快速丰林、碳汇林、能源林、珍贵用材林、木本油料林等基地建设。努力提高造林绿化质量,加强林木种子区划和良种基地管理,抓好区域性、示范性林木种苗基地建设,全面提高良种壮苗使用率。增加混交林和乡土树种比重,注重封山育林,强化自然恢复。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

2.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除了建设海岸防护堤坝等工程技术措施防止海水入侵外,还应有计划地逐步改变当地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如日本北部就因为夏季过凉,过去并不种水稻,或者产量很低,但是由于培育出了抗寒抗逆品种,现在最北的北海道也能长水稻,产量很高。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只要能及早预测出气候变化趋势,就能够找到适应对策并顺利实施。

3.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992年5月在联合国纽约总部通过,同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正式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

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

。《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目前已有192个国家批准了《公约》,被称为《公约》缔约方。《公约》缔约方做出了许多旨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承诺。

每个缔约方都必须定期提交专项报告,其内容必须包含该缔约方的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并说明为实施《公约》所执行的计划及具体措施。《公约》于1994年3月生效,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是具有权威性、普遍性、全面性的国际框架。《公约》由序言及26条正文组成。它指出,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仍相对较低,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应遵循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发达国家应率先采取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有关资金和技术;而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达国家技术和资金支持下,采取措施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但是发达国家至今没有对其到2020年的量化减排指标作出明确承诺。当前发达国家提出的口头减排意向参差不齐,

“一方面这些减排意向力度不足,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期望和科学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缺乏国际、国内立法支持,并没有成为发达国家的法定义务,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刚刚在南非德班结束的气候大会就《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宣布继续《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从2013年开始实施。但加拿大却选择退出《京都议定书》,与国际社会的努力背道而驰。所以,实现《公约》的最终目标任重道远。▲

一、自然特征

1.河流概况

田纳西河(英文名称Tennessee River )是美国东南部的一支河流,最终注入俄亥俄河(密西西比河最大的支流)

。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西坡,由霍尔斯顿河和弗伦奇布罗德河汇合而成,河流形状呈“U ”字形。以霍尔斯顿河源头计,河长约1450千米,流域面积约10.5万平方千米。田纳西河大部分流经阿巴拉契亚高原区,上中游河谷狭窄、比降较大、多急流,水力资源丰富。但因其上游河水湍急、河道狭窄,故上游的河段航运价值不高。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河道较宽、河水流速较缓,尤其从帕迪尤卡至弗洛伦斯之间450千米的河道,非常利于通航。该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汛期在冬末春初,无结冰期,水量丰富但不稳定。

2.气候特征

由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以得知,美国东南部与我国东南部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两地均处于亚热带地区,都濒临海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因此,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比较,该地降水的季节差异性不大,并且冬春降水较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一:气旋活动的影响。北美洲东部冬夏季风也随季

节而更替,但不如东亚地区显著稳定。主要是因为:第一,北美大陆比亚欧大陆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远不如东亚强烈;第二,北美洲没有横亘大陆的东西走向地形阻障,无法将北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与来自于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分开,属性不同的气团不断交锋,气旋活动频繁,季风环流遭到破坏,所以降水不如东亚地区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季节分配相

!!!!!!!!!!!!!!!!!!!!!!!!!!!!!!!!!!!!!!!!!!!!!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