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作者: —-—————-————————-——————-——-—————日期:
《20.古诗两首》(1+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
单元主题:人间真情
课型:精读课
课时:共两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教材分析
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都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间情谊深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
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安西是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友人元二将要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
学情分析
借助古诗文这一教学平台,通过“读、想、议、画、唱、写”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课前自学生字新词,会正确认读“鹤、孟、陵、辞、唯”5个生字,会正确听写“孟、浩、陵、辞"等7个生字.
2.朗读古诗,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的基础上,读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背诵课文。
3。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意思,明白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在学诗之后,产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5。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积累送别诗:《别董大》《赠汪伦》《芙蓉楼送辛渐》
学习重难点:
1.会说出诗句的意思.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
任务一:通过课堂提问,检查朗读,指名读等形式,学生能正确认读,听写本课字词。
任务二:通过课堂提问,检查朗读,指名读等形式,学生能准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并读出诗中的惜别之情,熟读成诵。
任务三:通过提问、检测等形式,学生会简单说出古诗大意,明白诗中表现的深厚情谊.
任务四:通过背诵检测、课堂提问等形式,学生会喜欢中国的诗歌,并积累背诵一定的篇目。学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活动一
1. 同学们,曾经跟家人、跟朋友分别的情形,你还记得吗?那
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1、2生)
2.在古代,交通很不方便,朋友分别后就很难再见面了,所以朋
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这种诗被称为送
别诗。(板:送别诗)你们还记得李白的送别诗吗?(《赠汪伦》,生
齐背)
3。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李白送别诗的传世之作??《黄鹤楼送孟
浩然之广陵》。
4、指导写“孟”和“陵"字。
5.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
6.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
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之”的意思是去、往;“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题目的意
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通过释题,
学生简单说出
古诗讲了一件
什么事。
环节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活动一
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
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辞(cí)、唯(wéi).
(完成目标1中学会5个生字)
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唐代著名的诗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正确认读本
课生字新词,认
清字形并关注
易错生字的关
键笔画,会按笔
顺正确规范书
写生字词。(评
价目标一)
环节三理解古诗体会意境活动一
1.学生自学古诗
2.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
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3。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①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②教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
辞”“尽”.(诗意: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花红柳绿的三月去扬
州。你乘坐的船儿越行越远,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蓝天的尽
头。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还在向天边奔流。)
(完成目标三的诗意理解)
通过各种小
组合作学习及
课堂提问、检测
等形式,学生会
简单理解古诗
大意。
(评价目标
三的第一个目
标)
活动二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这首
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
赏景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
帆”?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结合末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完成目标2、3)
通过各种形式
的朗读,学生能
准确、流利地朗
读本首古诗,并
读出诗中的惜
别之情,明白诗
中表现的深厚
情谊。
(评价目标二
及评价目标三
的第二个目
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