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

合集下载

地高辛标记探针在Southern杂交分析中的技术要点

地高辛标记探针在Southern杂交分析中的技术要点

地高辛标记探针在Southern杂交分析中的技术要点地高辛标记探针在Sou thern杂交分析中的技术要点陆小平周文军(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苏州215006)小岛峰雄(日本信州大学纤维学部)外源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材料的基因组中,必须从转化植株中找到分子生物学的检测证据。

目前,PCR、Southern杂交等作为常用检测手段而被广泛采用。

虽然PCR技术可以快速得到结果,但是,以农杆菌介导的材料必须慎重这一结论,以免由于农杆菌污染造成假阳性。

而Southern分析由于操作程序繁琐,对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酶切等技术要求较高,有时使杂交结果不甚理想。

我们在植物基因转化的研究中,对荞麦,桑树,紫景天,洋麻等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酶切进行了探讨,对流程中的有关步骤进行技术改良,使酶切后的PNA在凝胶板上是涂布状完全达到了Southern杂交的技术要求,并用地高辛(D ig)标记探针对外源DNA进行分析,取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简述如下∶1 植物基因组D NA的提取及纯化1)提取高纯度的DNA是Southern杂交的关键, DNA的粗提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多糖、单宁、色素等大分子杂质。

这些杂质通常与DNA共同沉淀或与DNA聚合成大分子复合物。

一旦复合物形成,即便在以后的操作中用酚、氯仿多次纯化,也很难将其除去。

我们的经验是:当用液氮破碎新鲜样品的细胞壁后,先用蒸馏水洗脱两次(洗脱温度为42℃),每次5m in。

以达到洗脱多糖的目的。

每次洗脱后离心5m in(13000 r m in),弃去上层液。

该上层液中含有粘度较高的胶状体,其主要成分可能是粘性多糖。

在提取桑树基因组DNA时,最好用叶柄或幼茎、幼叶作提取材料。

在样品有限时,也可用成熟叶甚至老叶代替。

据C lark M S (1998)介绍,取样前对材料进行除淀粉处理(减少光照、黑暗处理24h),可以抑制多糖的污染。

但我们采用除淀粉处理后的实验结果并不理想,其效果远不及用蒸馏水洗脱。

地高辛标记探针检测卫氏并殖吸虫的方法

地高辛标记探针检测卫氏并殖吸虫的方法

地高辛标记探针检测卫氏并殖吸虫的方法【摘要】目的制备卫氏并殖吸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Ⅰ(COⅠ)基因和核糖体DNA第二间隔区(ITS2)地高辛标记探针,探讨其对并殖吸虫的种别鉴定和诊断的作用。

方法利用引物分别体外扩增获得卫氏并殖吸虫目的基因后凝胶电泳鉴定并且胶回收纯化上述两个基因片段。

将酶切后的COⅠ基因和ITS2基因回收,地高辛标记成探针,尼龙膜上行斑点杂交观察。

结果 COⅠ探针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ITS2探针缺乏特异性。

结论尼龙膜斑点杂交结果显示卫氏并殖吸虫的COⅠ基因片段可以作为种群鉴定的后备探针。

【关键词】卫氏并殖吸虫; 地高辛; DNA探针; DNA,核糖体; 序列分析,DNA; 克隆,分子; 核酸杂交; 基因ABSTRACT: Objective To prepare digoxigenin-Paragonimus westermani COⅠ and ITS2 genes labeled probe and evaluate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Methods The genes were labeled with digoxigenin and used as probes. DNA from the various parasites and rabbit control were applied to nylon transfer membranes, hybridized with labeled probes, and visualized according to the 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s. Result The COⅠ probe hybridized well with DNA from Paragonimus westermani, but not with DNA from other species. In contrast, ITS2 could hybridize with DNA from both Paragonimu westermani and other species. Conclusion The CO Ⅰ gene of the Paragonimus westermani labeled with digoxgeninprobes can be used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KEY WORDS: Paragonimus westermani; digoxin; DNA probes; DNA,ribosomal; sequence/malysis,DNA; cloning,molecular; m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 genes并殖吸虫在全世界广泛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30余国家及我国23个省市和自治区不同程度流行[1]。

PCR_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痕量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PCR_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痕量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PCR 2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痕量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①闫冬春② 董双林 黄 ③3 杨 冰3(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育部水产养殖重点实验室 青岛266003)(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266071)摘 要 设计了2对引物用于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 V ),外引物用于PCR 扩增,内引物用于合成探针进行斑点杂交。

结果表明,外引物PCR 2电泳的检出极限为1pg WSS V DNA ;PCR 产物经内探针斑点杂交,可检出10fg 的WSS V DNA ;单纯的内探针斑点杂交只能检测出1ng 以上的WSS V DNA 。

PCR 2斑点杂交的检测灵敏度比PCR 2电泳高2个数量级,比单纯斑点杂交高5个数量级。

S outhern 杂交表明,PCR 2斑点杂交检测WSS V 特异可靠。

该方法可用于痕量WSS V 的检测。

关键词 PCR ,斑点杂交,白斑综合征病毒0 引言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 V )自1992~1993年在亚洲东部出现后,在亚洲及印度2太平洋的几乎所有对虾养殖地区迅速传播开来,每年造成对虾大量死亡,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是迄今为止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对虾病毒[1]。

目前,分子生物学的核酸探针技术及PCR 技术都已应用到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检测[227]。

核酸探针斑点杂交分析法检测对虾病毒不需提取DNA ,所需试剂和仪器简单,且一次可对大量样品(可达上百个)进行测定,易于推广。

目前核酸探针斑点杂交试剂盒已实现商品化并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因单纯的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是直接检测存在于病虾体内的WSS V DNA ,故灵敏度较低。

PCR 方法对病毒DNA 进行了大量扩增,故其灵敏度高于斑点杂交,但常规PCR 2电泳检测过程处理样品量少,效率较低,而且由于样品中的DNA 来源复杂等原因,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

在实验研究中,我们探讨了将PCR 与核酸探针方法结合起来,先对样品DNA 进行PCR 扩增,再用内探针进行斑点杂交,则检测的灵敏度和可靠性都会提高。

PCR产物法标记探针

PCR产物法标记探针

PCR产物法标记探针
实验步骤
1. 生物素标记
应用bio-11-dUTP部分替代dTTP搀入PCR扩增探针中
1) 配制反应体系
dNTP的组成dATP、dCTP、dGTP各20mmol,dTTP 15mmol,
bio-11-dUTP 5mmol混匀,其他试剂如常规PCR。

2) 25循环后,冻存,取出化冻,趁下层水相尚在冰冻状态,吸尽石蜡油
3) 水相中20mg/ml糖原1ul,pH5.2 2.5MnaAC10ul,220ul无水乙醇。

混匀后-20℃过夜
4) 离心取沉淀,冷冻干燥后100ul水或TE复溶。

2. 地高辛标记
应用dig-11-dUTP部分替代dTTP搀入PCR扩增探针中
1) 配制反应体系
dNTP的组成dATP、dCTP、dGTP各200umol,dTTP 130umol,
bio-11-dUTP 70umol混匀,其他试剂如常规PCR。

2) 35循环扩增产物
30 扩增产物纯化与DIG随机标记探针方法相同(仅沉淀时,50ulPCR 反应液中加入5ul4MliCl和150ul冰乙醇)。

注意事项
1. 标记时标记基团在dNTP中占的比例不能太高,因标记基团与dTTP相比具位阻效应,比例太高PCR扩增及以后的杂交都要受到影响。

2. 靶DNA用量不能太高,生物素标记中控制在0.2fmol左右;地高辛标记中可低至0.1ng。

地高辛标记探针的Southern-杂交技术

地高辛标记探针的Southern-杂交技术

地高辛标记探针的Southern 杂交技术根据核酸变性与复性的特性,特定核苷酸序列的单链DNA或RNA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与具有互补性的核酸链退火形成双链结构,称之为核酸杂交。

将已知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单链DNA或RNA进行标记,制成核酸探针,就可以用它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同源序列,或确定不同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一类重要的检测手段,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它可用于基因组特定DNA序列的定位,测定相关片段的同源性、从cDNA文库、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完整基因等。

还可以用于构建DNA分子的酶切图谱和遗传图—指纹分析等。

核酸杂交检测都是在滤膜上进行的,常用的滤膜有尼龙滤膜、硝酸纤维素滤膜等。

其基本过程包括以下几步。

首先将待检样品DNA或RNA分子直接点加到滤膜上,或经过凝胶电泳分离再通过毛细管作用或电导作用被转移到滤膜上,而且是按其在凝胶中的位置原封不动地“吸印〞上去的,这个过程称为核酸印迹〔nucleic acid blotting〕转移,主要有电泳凝胶核酸印迹法、斑点和狭线印迹法〔dot and slot blotting〕、菌落和嗜菌斑印迹法〔colony and plaque blotting〕;然后将具有核酸印迹的滤膜同带有放射性标记或其它标记的DNA或RNA探针进行杂交。

最后,经过放射自显影技术或光化学、免疫学技术显示出不同的颜色,根据颜色的有无和深浅判定结果。

根据操作方式和检测对象的不同,核酸杂交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斑点杂交技术〔Dot blot〕、Southern杂交技术〔Southern blot〕、Northern杂交技术〔Northern blot〕。

前两者用于检测DNA,后者用于检测RNA。

本实验主要介绍Southern杂交技术。

1主要内容1. Southern Blot方法的原理。

2.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3. DNA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尼龙膜与膜处理。

地高辛标记dna探针原理

地高辛标记dna探针原理

地高辛标记dna探针原理
地高辛标记DNA探针是一种通过标记染色体上的特定DNA序列用于鉴定、检测和定位目标DNA的技术。

其原理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DNA杂交,二是标记检测。

首先,标记DNA探针通过与目标DNA发生杂交反应,将DNA探针上的特定DNA序列与目标DNA上的互补序列结合,使探针与靶标DNA 形成双链DNA杂交物。

这种杂交反应通常在高温下进行,以便将DNA 双链分离,随后在低温下进行,以便使探针和目标DNA结合。

其次,标记检测通过将探针的DNA序列与荧光染料等标记物进行连接,以获得可见的信号。

在探针杂交反应后,如果探针成功与目标DNA结合,则标记物也会随之结合,反之则不会结合。

通常通过显微镜或荧光成像系统观察标记信号来确定目标DNA的存在。

因此,地高辛标记DNA探针的原理主要基于DNA杂交和标记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和定位目标DNA,为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

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

地高辛(Digoxigenin ,DIG) 又称异羟基洋地黄毒甙元,是一种类固醇半抗原分子。

地高辛标记的探针是一种非放射性探针。

1设计 Digoxigenin 标记探针的引物。

每种血清型在保守区域设计一对通用引物。

2 标记探针合成(引物来源上述)
(1)各血清型阳性质粒模板的扩增。

(2)利用引物,通过PCR《参照罗氏公司 PCR DIG Probe Synthesis Kit说明书》,合成标记探针。

(3)电泳、回收、纯化和定量
3 核酸斑点杂交检测
(1)其他病毒核酸作对照,12种血清型PCR扩增产物。

(2)将12种探针和探针PM(混合探针)与同一血清型不同含量的核酸用常规方法进行核酸杂交。

4.显色。

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检测鳗弧菌

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检测鳗弧菌

Ab t a t s r c :A g dioxi ni a l d ge n l bee DN A r e w a o c d by PCR m e ho s n o p ob s pr du e t d u i g txR n e ge e b — t e 6 nd 57 fVf r oan i l um sa t r t T hel n h ofpr e w a 0 p. T o we n 3 6 bp a 1bp o b i gu lar a a ge . e gt ob s 2 6 b — ge he ih t O V . an il r m t a s t n pa h ge i i i t ans w e e c os n t e e tt t rw t W gu la u s r i 。 e t o n c v bro s r i r h e o d t c he s cfct fpr be f pe iiiy o o orV. an guil u by d o brdia i n. Re u t s w e h t t e p ob lar m otbl t hy i z to s l ho d t a h r e
维普资讯
第l 7卷
第 2期
淮 海 工 学 院 学 报 ( 然科学版 ) 自
J u n l f Hu i a I s iu e o e h o o y Na u a S i c dt n o r a a h i n t t f F e n l g ( t r l ce eE i o ) o t n i
wa b e t h rdie w ih V. a s a l o yb i z t nguil um. And no yb i z to i a s we e o e v d u i g lar h rdia i n sgn l r bs r e s n ot re g b i t a n he i htvi ro s r i s mos l s o V. an tc o e t guil r la um ,whih d m o t a e ha he pr be h d c e ns r t d t tt o a s r g s e iiiy a a gh v l n d t c i ton p cfct nd h d hi a ue i e e tng V. an guil r m. la u

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PCR-反向点杂交法)

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PCR-反向点杂交法)

βEM
31M
IVS-I-1M
43M
-32M -29M -30M 14-15M CAP
IntM
IVS-I-5M
杂交膜条
41-42N 654N -28N
71-72N 17N
βEN
31N
27/28M
41-42M 654M -28M 71-72M 17M
βEM
31M
IVS-I-1M
43M
-32M -29M -30M 14-15M CAP
35cycles
反应条件按照试剂盒要求
影响PCR的因素见理论课内容
3.杂交 :
15ml管 探针膜条(做好记号) A液 5-6ml DNA溶液(PCR产物)25ul
沸水浴10min
42℃杂交1.5小时以上
4.洗膜 :
50ml塑料管 B液 40ml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预热
取出膜条,置于 50ml塑料管中
42 ℃洗涤15min
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72℃、DNA聚合酶 (如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 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 与模板DNA链互补的链。
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每一次循环使反 应体系中的DNA分子数增加约一倍,而且这种新DNA分 子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理论上循环n次,就增 加2n倍,即DNA分子数呈指数式增加。当经30次循环后, DNA产量达230拷贝,约为109拷贝。每完成一个循环需 2~4分钟,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 百万倍。
71-72N 17N
βEN
31N
27/28M
41-42M 654M -28M 71-72M 17M

地高辛标记探针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要点及改进

地高辛标记探针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要点及改进

生物技术通报BIOTECHNOLOGYBULLETIN・技术与方法・2008年第3期收稿日期:2007-11-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460008)作者简介:刘立鸿(1982-),男,硕士生,生化与分子生物专业,E-mail:xjliulihong1234@126.com通讯作者:马正海(1971-),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mzhxju@sohu.com自1975年英国科学家E.M.Southern创立Southern杂交技术以来,该技术已成为检测特定DNA片段的经典杂交方法之一[1]。

此法快速、准确、灵敏,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病毒学、转基因动植物鉴定、动物疾病诊断以及DNA指纹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Southern印迹杂交中使用的标记探针有同位素与非同位素标记2种。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探针灵敏度较高,但存在半衰期限制,对操作者和环境会造成放射性辐射危害。

使用非同位素标记探针可避免放射性危害[2],常规实验室大多采用后者,其中最常用的是地高辛标记探针[3]。

目前虽然有地高辛标记探针标记的试剂盒,但是试剂盒侧重于步骤流程描述,关于技术要点的介绍不是很多。

国内关于地高辛标记探针Southern印迹杂交法技术要点报道也较少。

在开展Southern印迹杂交中,参照文献并结合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对该技术的具体步骤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进,现作一总结。

1技术要点1.1地高辛探针的标记与使用1.1.1探针的标记方法标记方法有缺口平移法、末端标记法、随机引物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法(PCR)等。

Southern杂交探针的制备一般用随机引物法,模板量应达到1μg以上,模板量不足1μg,可适当延长37℃温育时间。

当模板序列已克隆在载体上,地高辛标记探针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要点及改进刘立鸿1许璐1汪凯2张富春1马正海1(1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46;2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上海200025)摘要: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是检测特定DNA片段的常规方法之一,其操作程序繁琐,对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酶切等均有较高要求,要获得理想杂交结果需要反复摸索。

鸡整胚原位杂交RNA探针的制备

鸡整胚原位杂交RNA探针的制备

鸡整胚原位杂交RNA探针的制备*陈丽陀杨娟孙晋虎△【摘要】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高效的鸡胚整胚原位杂交地高辛标记的RNA探针的制备方法。

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从鸡胚总RNA中扩增目的片段,连接到PGM-T克隆载体上,分别利用PGM-T载体中的SP6和T7 RNA聚合酶上的启动子,以线性化的DNA为模板体外转录成地高辛标记的正反义RNA探针。

结果:成功得到地高辛标记的RNA探针,探针在鸡整胚原位杂交中有杂交信号。

结论:成功转录得到地高辛标记的正反义探针,为后续的以鸡胚为模型整胚原位杂交试验做好了探针的准备。

【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3【关键词】关键词鸡胚;RNA探针;整胚原位杂交;地高辛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mRNA的原位杂交能确切地提供基因的时空表达。

整胚原位杂交技术是利用标记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针,与组织中的待测核酸进行杂交,从而检测体内mRNA的时空表达,而RNA探针是核酸分子杂交的探针中最为理想的。

鸡胚与人类在基因上引起的疾病极为相似,鸡胚研究发展的传统优势是很容易被操纵[1]。

与哺乳动物不同,鸡胚可以通过蛋壳开窗,直接接触发育中的胚体,导入研究因子,诱导胚胎的发育,建立基因功能模型[2];而且鸡胚具有早期类似人胚体、发育快,易取材的优点,是鸟纲中第一个已知基因组序列的[3]。

本文以鸡胚为实验对象,介绍用于整胚原位杂交的地高辛标记的RNA探针的制备,建立一套实用的鸡整胚原位杂交所需探针的方法,为后续胚体的整胚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奠定基础。

1 材料1.1 试剂:DIG RNA Labeling Mixture(Roche);T7、SP6 RNA Poly-merase(pro mega);DNAseI RNase-free(NEB);RNAse inhibit-tor (Fer mentas);d NTPs(10 mmol/L);逆转录试剂盒(Ther mo);限制性内切酶(Fer mentas);PGM-T Vector克隆试剂盒、胶回收试剂盒、DNA 纯化试剂盒、小提质粒试剂盒、Taq DNA聚合酶等均购于天根公司。

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的标记方法

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的标记方法

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的标记方法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的标记方法核酸探针已被广泛用于筛选重组克隆、基因多样性的种性检测和真菌种群内及种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评价。

最早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核酸探针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分辨力强的特点,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也存在着一系列令人困扰的问题,如成本高、探针半衰期短、放射性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等。

而且在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实验时,需要有专门的实验室及相应的实验保护设施,还需要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来操作,因而限制了在普通实验室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非放射性核酸探针大多通过酶促、光化学和化学手段掺入一种报道基团,这种报道基团可通过高灵敏度的冷光、荧光或金属沉淀等检测系统检测。

另外,应用pH电极或感应器技术的电化学检测系统也有报道。

在这些检测系统中,灵敏度最高的是生物素- 亲合素检测系统和半抗原-抗半抗原地高辛检测系统。

由于生物样品中常含有内源性生物素及生物结合蛋白,生物素标记的核酸探针会发生一些非特异性结合,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与生物素-亲合素系统同样具有高灵敏度,却减少了非特异性结合的地高辛检测系统,已为人们所接受,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地高辛(Digoxigenin ,DIG) 又称异羟基洋地黄毒甙元,是一种类固醇半抗原分子。

其化学结构如图1 所示。

采用人工方法可以将地高辛的线型间隔臂与dUTP 连接起来,形成DIG-11-dUTP,通过随机引物法或PCR法将其掺入到DNA探针中。

RNA探针的标记是使用噬菌体信息编码的RNA聚合酶,通过体外转录将DIG-11-dUTP掺入到RNA探针中。

寡核苷酸探针的标记则是通过末端转移酶催化,在3,末端加上DIG-11-dUTP/dATP 或DIG-11-ddUTP 尾巴。

对于目的DNA 或RNA 来说,分子杂交后,杂交部分可通过ELISA 实验程序加以检测,即加入一种结合有碱性磷酸酶的地高辛-特异性抗体,它与地高辛半抗原分子形成酶联抗体-半抗原(DIG) 复合物,再加入相应的显色底物,使杂交部分得以显示。

PCR结合斑点杂交技术在检测禽网状内皮增生病毒中的应用

PCR结合斑点杂交技术在检测禽网状内皮增生病毒中的应用

snivt o iee t e osw scm ae i ahoh r eut so e ht h oiv ae( 5 1 % , e s i y f f rn t d a o prdwt ec te.R sl hw d ta tep s i rt 4 . 6 ti df m h h s te
状 内皮细胞 增 生症病 毒特 异 性地 高 辛标记 D A探 针 , N 同时用 P R技 术 、 点杂 交 方法 和 P R 产 C 斑 C 物斑 点杂 交方 法检测 了不 同地 区的病 、 鸡 的组 织样 品 R V 的感 染情 况。 结果 表 明 ,C 死 E P R产物斑
点杂 交法 的检 出率 ( 5 1 % ,4 3 ) 于组 织 D A直接 斑 点杂 交 法 ( 2 2 % ,0 3 ) 显著 高 于 4 .6 1/ 1 高 N 3 . 6 1/ 1 ,
s n cnl hg e a a 0 , / )b C m l ct n T ecmbn dP R—D t l sa pd i i at ihr h nt t( % 0 3 gf i y t h 1 yP R a pi ai . h o ie C i f o o bo asyi ar i , t s a
2 1 ,4 8 : 9 王 鑫, 0 0 4 ( )5— / 等
中国兽 药杂志
・ 5・
P R结 合 斑 点 杂交 技 术 在 C 检测 禽 网状 内皮增 生病 毒 中 的应 用
王 鑫, 林 , 王 马诚 太 , 治 中 崔
(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 院, 山东泰安 211) 708
( o g nm l c nea dTcnl yo h nogA rutrlu C l eo i a i c n ehoo  ̄ fA Se g fS ad n gi l a n c u , a ’r h nog2 1 1 ;C ia T iat a d n 7 0 8 hn ) ,S

地高辛探针制作

地高辛探针制作

DIG(地高辛)杂交一:药品配方(SDW:灭菌后的超纯水)1.1调节pH值用溶液1N NaOH 40mlNaOH 1.6g5N NaOH 40mlNaOH 8g5N HCl 40mlHCl 6.18g1.2 1M tris-HClMW:121.14 100mltris 12.114g用HCl调pH7.5 大约用3.75ml (需高温高压灭菌)1.3 20 X SSC 1000mlNaCl 175.32g柠檬酸钠88.23g用SDW补充到1000ml,用1N的HCl调节pH7.0 约需750ul(需高温高压灭菌)1.4 30 X SSC 500ml4.5M NaCl 131.48g0.45M 柠檬酸钠66.17g用SDW补充到500ml,用1N的HCl调节pH7.0约需200ul(需高温高压灭菌)1.5 bufferⅠ (Maleic acid buffer) 1000ml0.1M Maleic acid 11.607g0.15M NaCl 8.776gNaOH 7.5g用5N的NaOH调pH7.5(需高温高压灭菌)1.6 bufferⅡ (2% Blocking buffer) 50ml(现配现用)10ml 10%的 Blocking solution + 40ml bufferⅠ1.7 Buffer Ⅲ 500ml 1000ml0.1M Tris-HCl Tris 6.057 12.110.1 NaCl 2.922 5.844用1N的HCl调pH9.5 约需0.55ml (需高温高压灭菌)1.8 10% Blocking solution: 100ml 4℃低温保存10g Blocking + 100ml bufferⅠ(溶解方法:在微波炉中加热溶解,但不要沸腾,完全溶解后高温高压灭菌)1.9 10% SDS 200ml20g SDS + 200ml SDW 过滤灭菌2.0 Northern stripping solution 40ml 现配现用(目的是去掉EB和电泳染料)40ml 30ml5% SDS 2ml(10% SDS) 1.5ml100%formamide20ml 15mldeionized(去离子甲酰胺)1M Tris-HCl(pH7.5) 2ml 1.5mlSDW 16ml 12ml每个杂交管用40ml 80℃水浴加热。

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检测鳗弧菌

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检测鳗弧菌

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检测鳗弧菌秦蕾;徐静;张正【期刊名称】《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8(017)002【摘要】以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toxR基因内366~571bp之间的基因序列为靶序列,采用PCR法制备对鳗弧菌特异性的地高辛标记DNA探针,探针长度为206bp.选取2株鳗弧菌和8株与鳗弧菌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的常见水产动物致病弧菌,通过斑点杂交法对制备的探针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该探针对鳗弧菌杂交阳性,而与弧菌属的其它8株细菌均无交叉反应.这表明该地高辛标记探针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它能够很好地对鳗弧菌感染进行检测.【总页数】4页(P66-69)【作者】秦蕾;徐静;张正【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连云港,222005;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连云港,22200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17【相关文献】1.地高辛标记探针与生物素标记探针用于斑点杂交检测HBV DNA的初步研究 [J], 郭大为2.PCR制备地高辛标记的探针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 [J], 黄庚明;辛朝安3.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DNA探针斑点杂交检测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J], 杨冰;黄婕;宋晓玲;史成银;刘莉;刘庆慧4.PCR方法制备地高辛标记DNA探针检测中国对虾非包涵体型杆状病毒 [J], 徐洪涛;朴春爱;杨朵;王雷;张新宇;侯云德5.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轮状病毒疫苗中残余MA-104细胞DNA 含量的研究 [J], 周旭;宁小军;李益民;白植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CR结合斑点杂交技术检测鹦鹉喙羽病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PCR结合斑点杂交技术检测鹦鹉喙羽病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PCR结合斑点杂交技术检测鹦鹉喙羽病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于晓慧;田似报;王琳;崔治中;常爽;赵鹏;李阳【摘要】鹦鹉喙羽病(PBFD)是鹦鹉目前最常见的疾病,对鹦鹉养殖业危害极其严重.根据鹦鹉喙羽病毒(PBFDV)基因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CP基因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830 bp的核苷酸DNA,并用DIG标记DNA,制备用于检测PBFDV的特异性核酸探针.用该核酸探针对疑似感染PBFDV的鹦鹉病料进行斑点杂交检测,并对鉴定为阳性的PBFDV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利用PCR结合斑点杂交技术检测PBFDV,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具有可重复性.鉴定为阳性的2株PBFDV全基因组序列之间同源性为100%,与已报道序列的同源性为81.5%~98.9%.本研究为我国开展PBFD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期刊名称】《中国动物检疫》【年(卷),期】2018(035)011【总页数】5页(P66-70)【关键词】鹦鹉喙羽病;核酸斑点杂交;全基因组;遗传进化【作者】于晓慧;田似报;王琳;崔治中;常爽;赵鹏;李阳【作者单位】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266114;北京中科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190;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266114;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18;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2661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鹦鹉喙羽病(Psittacine beak and feather disease,PBFD)是鹦鹉目前最常见的疾病,早于20世纪70年代在澳大利亚多种野生凤头鹦鹉(Cockatoo)中被发现[1],1981年被Perry首次命名。

Ritchine等[2]报道该病的临床表现有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

PCR结合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检验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

PCR结合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检验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

PCR结合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检验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张斌;万谟彬;李成忠;张迁【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00(010)006【摘要】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C 基因启动(HBV.CP).对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的HBV DNA直接测序进行DNA 同源性分析.并运用探针杂交对结果进行进一步鉴定:应用PCR法扩增20份患者血清,阳性率达95%(19/20),同时运用探针杂交进行进一步检验,与PCR结果符合率达90%以上,并选择中度、重度乙肝患者血清和pGEM.7Z -HBV质粒扩增的HBV.CP 各一份分别进行测序,与报告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72%、66.5%、90 %.建立了特异敏感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HBV.CP)的PCR方法,可用于HBV基因变异规律的研究.同时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肝炎病人的HBV.CP区存在较多的变异,可能与病情轻重有一定的相关性.【总页数】3页(P329-331)【作者】张斌;万谟彬;李成忠;张迁【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感染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感染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感染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感染科,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6.23【相关文献】1.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检测鳗弧菌 [J], 秦蕾;徐静;张正2.用PCR制备地高辛精标记的单链探针进行原位杂交 [J], 张桦;薛全福3.PCR结合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检测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 [J], 张斌;万谟彬;李成忠;张迁4.PCR法标记地高辛探针用于原位杂交检测 [J], 郑兴武5.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DNA探针斑点杂交检测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J], 杨冰;黄婕;宋晓玲;史成银;刘莉;刘庆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表明? 此 探 针 在 对 白 斑 综 合 症 病 毒 的 检 测@ 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诊断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 关键词 多聚酶链式反应 $ 核酸探针 A 白斑综合症病毒 $ 中国对虾 ( A A ! " # %& & ’( B 5 4 8 * A B 5 4 8 5 & & 文章编号 * . . * C * D , $ , . . * ( . , C , . * C . 5
中图法分类号
在 已 报道的所有 对虾病 毒 中 + 白斑综合症病毒$ 毒 +%& %E F G H& 7 I G & J 9 K L I MH’F L N O & ’(
* Q 性强 + 危害大 + 地域分布及宿主范围广泛 P 且由于对虾的水生生活习性 @ + %& & ’ 的细胞内寄生
特 性以及 %& 到 目 前为 止 还不 能完全 控制 其疫情 + 人们 只能采 取 & ’ 的经水 和经口传播 途 径 + 措施进行综合预防 > 尽早发现和消灭传染源 + 果断切断传播途径 + 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 这 样就需要建立和完善灵敏 @ 准确 @ 高效 @ 快捷 @ 方便的检测或诊断方法 > 核酸斑点杂交法通过特 异性探针与病毒 1 具有快速 @ 准确 @ 简便易行等特点 > 本文运用 ! RS 的杂交检测病毒 + " #法 快速制备了地高辛 $ 标记探针 + 并用斑点杂交法检测白斑综合症病毒 + 以期为对虾暴发病 1 2 3( 的检测和快速诊断以及抗特定病原对虾的选育提供一种可靠 @ 实用的方法 >
)
+ , 史成银 , 黄 雷质文 *
) ) ,
杨 冰 , 俞开康 * 战文斌 *
青岛 + , . . / ( $ *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 青岛 +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 . 0 * (

用! 探针长度为 4 探针的产量为 , 5 0 + * 8 -9 ; >此 6 7 : < = " # 法成功制备了 1 2 3 标记探针 + 探 针与随机引物合成探针检测样品灵敏度相近 >用此探针核酸斑点杂交法检测了 4 5尾中国对虾 > 价值 >
第/ *卷 第 ,期 , . . *年 /月
青 岛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b cd# RS=cec" ] SR dR2 ’] # & 2 a f ceg2 R3 1 Sc
/ * $ , ( ? , . * h, . 5 ^i L _ E + , . . *
! " # 法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 检测白斑综合症病毒 $ %& & ’(
!讨

核酸克隆技术在对虾病毒方面的应用研究促使对虾病毒的基因检测技术迅速发展 J 常规
的核酸探针制备过程是 K 取得病毒核酸片断的克隆 后 K 将 所选 择的克 隆进行 大规 模培养 K 抽提 克隆质粒 K 酶切和电泳回收克隆片段 K 采用 L 六聚核苷酸随机引物和 MN 聚合酶 O1 5 3 P 片断 Q S T% U 标记的核苷酸进行标记反应 R 此法耗时长 操作繁琐 如果回收的克隆片断不纯 可能存在 J K K K
R V U 非特异性标记 J另一种探针制备方法是采用 " 的四对引 JM0 Y # $ 5 ? 5等 对对虾杆状病毒 W X " 物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W 的两对引物随机连结 K 筛选出一对半随机引物 W 以 V % \ ] ^ _ V ! S Y K ZX [Y
进行 " 得到 _ 然 后用 L % b ‘a a [L MN 为 模板 K # $扩增K c d标记 " # $扩增 产 物 而 < @的 产 物 K R _ U 得到探针 J 但徐洪涛等 以 V 以从中国对虾纯化的 ‘a 却 % \ ] ^ _ V ! S为引物 K a [L MN 为模板 K 未扩增出预期产物 J但据 " 即 ‘a 基因组 L 以中国大陆 W eMfX c c c a [Y MN 部分序列设计引物 K 流 行 的 ‘a 该 文作者 称 为 " 得到 ! 然 % % a [W B MfX [Y L MN 为 模 板 进 行 " # $扩 增K < @的 产 物 K 后用 L c d 标记 " # $ 扩增产物而得到探针 J 本实验直接运用 " # $ 法快速制备 L c d 标记探针 K 探 针 的长度为 % 图] 在相同 条件 下 K 用" & _ W Y g < @ # $ 法 制 备的 L c d 标记探 针和试 剂 盒 探 针 检 测虾样 K 二者结果基本一致 W 图S 说明 " 对虾暴 Y J # $ 制备的 L c d 标记探针与本实验室研制的 h 发性流行病原核酸探针点杂交检测试剂盒 W 型Y 探针的灵敏度基本相同 J造成二者不完全一 i c 致的原因是因为本实验室所研制的探针是混合探针 K 较" # $ 法制备的单一探针有更多的标记 结合位点 K 所以后者比前者显色稍微弱一点 J 斑点杂交是最常用的一种较快捷的基因检测方法 J 根据杂交膜上点样斑点以有无或强弱 就能推测样品是否染毒以及染毒程度 J 此方法操作简便 K 所需试剂和仪器简单 K 一次可以对大
* 材料和方法
* 8 *实验中国对虾 $ ( 4 5尾中国对虾于 * B B B年 B月 *日取自青岛琅岈台 T U V W U X Y Z [ \ V U V Y \ Y 发病虾池和未发病虾池 >取其鳃丝 + 置于 & 本实验室研制 ( 保存 + 充分研磨后取上 ] ^!采样液 $ 清液待测 > * 8 ,! " # 法快速制备 1 2 3 标记探针 ! " # 法合 成 探 针 的模板 为含有 %& & ’1 RS 特异性 P * Q 片断的重组质粒 + 由 本 实 验 室 制 备A 正 向 和 反 向 引 物 亦 由 本 实 验 室 设 计A 其余试剂均购自 公司 >反应体系 $ 包含 * * . . ( . . ‘! * . @ * . # I _ E H < = < =* " # 缓冲液 @ < =* M^ K a a ! < =各 * M^
万方数据
S期
雷质文 K 等l " # $ 法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检测白斑综合症病毒 W ‘a a [Y
S b !
图! " # $ 法制备探针斑点杂 交检测 % &尾中国对虾的结果 * ! + ’ ( ) , -. / 0 1 2 3 4 0 / ( 5 )6 7 8 9 : 7 8 , ; < . ( = ( > ? 2 ( 3 5< ;2 , -@ . 3 < -= A 1 3 @ = % &C* < ;" # $2 3= 2 B 2 D E F G H G I F I
图 0 核酸探针斑点杂交对比实验结果 G 0 # ] @ 4 R K^ K % a 6 V J _ e f g h i f g R H ‘ ^ @ ! @ j A V @ J 8‘ HV R KN ^ J ‘ K ! K k K 6 J N K !‘ H$ 5 FA 8 !‘ HV R KN ^ J ‘ K J _ b @ V N ^ J ! a I K !‘ H^ A 8 ! J 2N ^ @ 2K ^ 左图 试剂盒探针检测结果 右图 $ 5 F 法制备探针检测结果 图’ $ . 5 F 法制备 , 标记探针的电泳图 G ’ L ] @ 4 6 K I V ^ J N R J V J 4 ^ A 2J _ V R KN ^ J ‘ KN ^ J ! a I K !‘ H$ 5 F ’ W 7 : $ 5 F 2A ^ b K ^ % c Md 5 0 & C W $ 5 F 法制备的 , . 标记探针
R & U S U 可达上百个 Y 进行检测 K 可在基层条件一般的实验室进行 Jj 史成银等 R 和徐洪 量样品 W 3等 Q _ U 涛 等R 利用此种方法来检测 ‘a a [J 本 文 用 " # $ 法快 速 制备 地高辛 标记探 针斑 点杂交 检测 图! 通过与病理组织切 片以 及 原 位杂 交对 比分 析 K 表明 " % &尾中国对虾 W Y K # $ 法快速 制备地
万方数据
0 ( 0



0((’年
& ’ ( ( +, / 1 & ’ ( ’ ( 9 : & 0 ! "# $ % ) *’ . 标 记混合物 & ) *0 23 34 5 6 ) *引物混 合 物 7 8 4 ) * ) *模 0 板7 混 匀 后< 进行一个热启动7 离心后加入 ’ 1 ( 9 : ; = > ?’ ( & 1 1 ?1 : ; 8 4 ) * 2@ 8 2@ 8 ) *# A B聚 合 酶< 进行 C 1个循环 7 = 0 ? C ( & 1 0 ? C ( & D 0 ? ’ : < D 0 ? 1 ? 保存 E取 ’ % % 2@ 8 2@ 8后 > ) *$ 5 F 产物 电 泳; 往剩余的 = = G ( ( 9 : & ’ ( ( ( ) *中 加 入 ’ ) *0 24 2* 糖 原 7 . 6 H I J 4 K 8 ) *0 23 L , # M7 N O 及C 置于 QD 用D / G ( : & ’ ’ > P ( ( ? 保存 ’ < > ?下 ’ C( ( ( ( ; ( S ) * 3* @ 5 6 ) *纯酒精 < R 4离心 C 2@ 8 冷 酒 精 洗 沉 淀 物; 沉 淀 晾 干< 用’ 置于QD > ?下 ’ C( ( ( ( < ( ( ( ?冰 4离 心 ’ 2@ 8 ) * ! ! O0 T 溶 解< 箱中备用 E 取上述 制备的 探针 ’ 在’ ’ G C$ < G 1 S 5 F 法制备的 , ) * . 标记探针的电泳及其产量测 定 琼脂凝胶中于 / 紫 外 灯 下 观 察 照 像E按 F ( < J I R K公 司 的 , .标记和检测试剂盒 U 电泳 ’ R 提供的方案测定 $ 7 W / C C 0 > / 0 ’ X 0 1 : * J V 5 F 法制备的 , . 标记探针的产量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