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地理上册:黑龙江省_课件1
【地理课件】上海教育版七上地理(祖国篇)2.1《地形的分布》ppt课件(1)
河 江
万 里 长 城
珠 穆 朗 玛 峰
青 藏 高 原
2.1 地形的分布
山东丘陵
我国的地形
1 纵横交错的山脉 2 各具特色的高原 3 起伏和缓的丘陵 4 富饶的盆地 5 广阔的平原
纵横交错的山脉
山脉的走向: 山脉延伸的方向
山脉走向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东西走向
(自北向南)
东北-西南走向
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长白山——武夷山;
东:台湾山脉 横断山脉 (三) 其 南 北 走 向: 他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 走 向 弧 形 山 脉: 喜马拉雅山脉;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沪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2人口和民族 (共22张PPT)
傣族泼水节傣族泼水节
奖惩,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一.56个民族是一家
• 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慕"是蒙语的 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 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 人民的盛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 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 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
1.2人口与民族
总工会落实“三重一大”情况自查报告 小结 根据市总《关于开展贯彻落实〈进一 步推进 国有企 业贯彻 落实“三 重一大 ”决策 制 度的意见〉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白 水县总 工会对 落实“三重一 大”集体 决策制 度 执行情况进行了自查。厂务公开领导 小组能 够严格 按照“三 重一大 ”集体 决策制 度 的要求,汇聚集体智慧,充分发扬民主, 较好地 落实了“三重一 大”集体 决策制 度。现 将
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一)白水县共有国企13个,制定并发布了“三重一大”集 体决策 制度, 保证了 决策科 学 民主、执行规范有序、监督及时有力 。 (二)公司“三重一大”制度事项范围包括:企业重大事项 、重要 干部任 免事项 、重要 项 目安排事项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事项 四大类 。 1.企业重大事项包括:发展方向、经营 方针,长 期发展 规划,资 产损失 核销、 重大资 产 处置、利润分配和弥补亏损,年度工作 报告、 年度生 产经营 计划、 财务预 算、决 算, 内部机构设置,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企业 改制重 组,薪 酬分配, 涉及员 工重大 切身利 益, 党风廉政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共七项 内容。 2.重要干部任免事项包括:层管理人员 的选聘 任免,后 备干部 管理,层 管理人 员的重 要
上海教育版地理七年级上册课件:第一单元1.1《疆域与行政区划》(共50张PPT)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3、我国的纬度位置如何?有何优越性?重 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地形区有哪些?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影响
半球 位置
北半球和东半球
位 纬度 南北跨纬度近50°,
置 位置 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
海陆 位置
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纬度 影 位置
响 海陆 位置
气候复杂多样,生物资源丰富, 有利于农业发展多种经营
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兼备,交通便利,降水 丰沛,有利于农业发展
中国版图对气候、交通及经济的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东西及南北跨度大,气候差异明显500
对交通影响:海岸线漫长,有许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交通。
对经济影响:为我国多种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00
350
300
23026′
2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500N 800E
900E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 主航道中心线的相 交处(135°E附近)
南沙群岛的曾母 暗沙(4°N附近)
我国领土 “四至”及距
离
帕米尔高原 (约73°E)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 中心线(约53°N)
5000千米
黑龙江与乌苏 里江主航道中 心线黑瞎子岛 (135°E)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2.2《黑龙江省》教学设计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2.2《黑龙江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上海市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教材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介绍了我国各省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为2.2《黑龙江省》,主要介绍了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各省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于黑龙江省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他们对黑龙江省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展示等方法,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教学难点:黑龙江省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黑龙江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黑龙江省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关于黑龙江省的课件,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内容。
2.图片和视频:收集黑龙江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图片和视频。
3.资料:准备关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黑龙江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最北端省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黑龙江省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 2 自主学习 认识区域 复习课件
流 经 地 区 以 平 原 为
为主
主
京杭运河沟通的五大水系部分水文特征
河流
水资源 (亿立方米)
输沙量(亿吨)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284 626 500 9793 404
1.82 16
0.3968 4.86
0.0668
断航原因一:缺水! 断航原因二:泥沙淤积!
京杭运河地区南北气候条件差异
秦岭—淮河 年降水量 干湿地区
一线为界
北段 南段
小于800㎜ 半湿润区 大于800㎜ 湿润区
一月均温 温度带
0~﹣8℃ 暖温带 0~4℃ 亚热带
京杭运河地区南北农业生产差异
秦岭—淮河 年降 干湿地 一月 温度 耕地 耕作制 一线为界 水量 区 均温 带 类型 度
北段
小于 半湿润 小于 800㎜ 地区 0℃
黑龙江松省嫩位平于原121°E—13松5°花E,江43乌°N苏—里 53°N,处于(我东国北最平东原北的部一。部北分部),东部以江黑
龙江,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相望长;白西山部与内
蒙古自治区毗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
气候分析:气温,降水,光,风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 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林海雪原 “冰城”、“东方的莫斯科”
京杭运河地区
发展与问题
济条件: 交通、资
源……
知识点1 海南省
海南省与海南岛
海南省的组成:海南岛和南海中的 众多岛屿(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 群岛)及其海域组成海南省。陆地面积 约3.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00万平方 千米。 海南岛: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
一、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南岛的地理位置
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
上海教育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疆域与行政区划)课件
省级单位简称分类
取全名中的一个字的有:京、津、辽、吉、黑、苏、浙、 藏、陕、甘、青、宁、新、港、台等
用本省区历史名称的:冀、豫、鲁、粤、琼、渝、 蜀、黔、滇、鄂、桂
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闽(江) 、赣(江) 、湘(江) 、皖(山)
部分省级行政区的由来(一)
省名 简称 简称的由来 山西省 晋 春秋时代大部分地方为晋国领地 河北省 冀 因古为冀州之地而得名 河南省 豫 因古为豫州之地而得名 山东省 鲁 春秋时代部分地方为鲁国领地 湖北省 鄂 隋以后为鄂州辖地而得名 安徽省 皖 省内的霍山,又名皖山,故简称皖
部分省级行政区的由来(二)
省境秦代属黔中部,唐代属黔中道,故称黔
广东省
粤
因古为南粤辖地而得名
部分省级行政区的由来(三)
省名 广西壮族 自治区 云南省 海南省
重庆市
简称 简称的由来 桂 因秦朝置桂林郡于此而得名
滇 境内东北战国时为滇国故地而得名 琼 明初设琼州府,辖境包括整个海南
岛,故得名 渝 隋文帝时,因重庆位于嘉陵江畔,
省名 简称 简称的由来
上海市 沪 相传吴淞江下游近海一段古称沪 渎,而得名
江西省 赣 因境内有赣江而得名
湖南省 湘 因境内有湘江而得名
福建省 闽 因境内有闽江而得名,也有说古 为闽越族居地
贵州省 黔 省境秦代属黔中部,唐代属黔中 道,故称黔
广东省 粤 因古为南粤辖地而得名
部分省级行政区的由来(三)
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 多种农作物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辽阔的国土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 2 自主学习 认识区域——黑龙江省 教案
黑龙江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地理图册七年级第一学期》中的“黑龙江省”图和课本中的“黑龙江省简图”,了解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
2.了解北大荒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掌握图表的运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课文,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地理资料、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通过阅读地图、图表、图片等材料,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了解本节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了解本节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了解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以及“哈尔冰冬天景色和夏天景色都是那么迷人”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导入教师简单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并通过提问抽查学生掌握情况。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黑龙江身省,教师板书课题: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黑龙江省。
二、新课讲授(一)知识点一:黑龙江省简介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请学生说说他们印象中的黑龙江省。
2.过渡:黑龙江省为什么是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有漫长的国界线。
黑龙江省的抚远是我国最东面的县。
在一年中多数时间里,这里是我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
(二)知识点二:黑龙江的人文风情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92页至94页的内容,回答问题:哈尔滨、北大荒、林海雪原形成的原因。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师生共同总结:黑龙江的气候特点黑龙江省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中国最东北部,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从1961—1990年30年的平均状况看,全省年平均气温多在-5度~5度之间,由南向北降低,大致以嫩江、伊春一线为0度等值线。
≥10度积温在1800度~2800度之间,平原地区每增高1个纬度,积温减少100度左右;山区每升高100米,积温减少100度~170度。
沪教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地理上册:黑龙江省_课件1
肥沃的黑土
1、通过访问亲友,了解“北大荒”的变化。 2、通过上网或阅读报纸书刊,查找近些年 来黑龙江省为改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和 取得的初步成效。
“东方的莫斯科”——哈尔滨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水陆交通便利, 是 松花江最大的港口,有多条铁路在这里交会。 哈尔滨还有一些全国著名的大企业和大学。 哈尔滨有“东方的莫斯科”之称。漫步在哈 尔滨大街上,可以看到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哈尔 滨还有不少俄罗斯风味的饭店,大街上经常能遇 到俄罗斯人。哈尔滨的一些民间俚语有的也来自 俄语,如称面包和干粮为“列巴”。 哈尔滨还有“冰城”之称,每年冬季在这里 举行的冰雕展览,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哈尔 滨的冰上运动非常盛行,很多人从小就喜欢溜冰、 滑雪。
齐齐哈尔市东南的扎龙地区河湖沼泽众多有很多丹顶鹤白头鹤灰鹤白鹤生活在这里其中以丹顶鹤数量最多扎龙因此被誉为丹顶鹤的故乡
黑龙江省
导学
1、通过阅读《地理图册七年级第一学期》 中的“黑龙江省”图和课本中的“黑龙江 省简图”,了解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 2、联系前面学过的中国“气温分布”一节 中的内容,了解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以及 “哈尔滨冬天景色和夏天景色都是那么迷 人”的原因。 3、通过阅读本课中的图文材料并查阅其他 资料,了解“北大荒”的变化,并分析变 化的原因,进行探究学习。
太阳岛是流经哈尔滨市中心的松花江上的一座 小岛。夏天,很多人到太阳岛游玩到松花江中游泳。 哈尔滨是著名的‘冰城”,但是夏天又可以在河中 游泳,你能从哈尔滨的气候特点解释一下这是的“黑龙江省农业 和林业图”,说出黑龙江省森林的分布地区。 讨论:要使黑龙江省林区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木材, 而森林面积又不再减少,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北大荒”—“北大仓”
黑龙江省的东西两翼为平原,东部是三江平原,西部 是松嫩平原,这些平原是东北平原的组成部分,面积广阔。 过去这里因地广人,沼泽遍布,被称为“北大荒”。 “北大荒”的土壤为肥沃的黑土。从20世纪50年代起, 数十万转业官兵和城市青年来到这里开垦荒地,种植小麦、 大豆等农作物。原来的“北大荒”成了我国的粮食生产基 地,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的商品粮,因而又被誉为“北大 仓”。 但是,荒地的开垦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如沼泽面积 减小,使丹顶鹤等野生水禽被迫迁徙,土地日趋贫瘠,水 旱灾害经常发生等。现在我国政府已决定停止对“北大荒” 进一步开垦,并在部分已开垦的地区实施“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2《自主学习 认识区域——黑龙江省》教学设计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2《自主学习认识区域——黑龙江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2<自主学习认识区域——黑龙江省>》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最北部的黑龙江省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人文特点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引导学生认识黑龙江省的特色,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域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不同省份有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对黑龙江省的认识相对较浅,对其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人文特点等方面的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认识黑龙江省,提高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域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黑龙江省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人文特点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域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黑龙江省的自然环境特点。
2.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及其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影响。
3.黑龙江省的人文特点及其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黑龙江省。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案例为例,分析黑龙江省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人文特点等。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素材。
2.准备案例资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准备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准备PPT,展示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黑龙江省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黑龙江省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人文特点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黑龙江省。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 2.2 黑龙江省 学案
黑龙江省【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地理图册七年级第一学期》中的“黑龙江省”图和课本中的“黑龙江省简图”,了解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
2.联系前面学过的中国“气温分布”一节中的内容,了解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以及“哈尔滨冬天景色和夏天景色都是那么迷入”的原因。
3.通过阅读本课中的图文材料并查阅其他资料,了解“北大荒”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进行探究学习。
4.能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了解本节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学习重点】1.通过自读了解黑龙江省的地理环境。
2.通过阅读分析课文,认识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温降水,河流分布等自然地理特征。
【学习难点】能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了解本节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兴趣。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知识点一:黑龙江概况黑龙江省冬季漫长、严寒,1月平均气温在-31℃—-15℃之间,漠河曾测到气温为-52.3℃的我国极端最低气温。
在冬季,山野、建筑物上到处为积雪覆益,成了一片白色世界。
照龙江省夏季温暖、短促,大多数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左右。
黑龙江省森林面积广大,有林海之称,森林主要分布在北部、东部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红松是小兴安岭的著名林木。
伊春是我国著名的林业城市。
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沼泽地区,有很多野生鹤群栖息。
齐齐哈尔市东南的扎龙地区,河湖、沼泽众多,有很多丹顶鹤、白头鹤、灰鹤、白鹤生活在这里,其中以丹顶鹤数量最多,扎龙因此被誉为“丹顶鹤的故乡”。
扎龙已被定为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成为野生鹤群的乐园和繁殖中心。
(二)知识点二:“北大仓”的发展黑龙江省的东西两翼为平原,东部是三江平原,西部是松嫩平原,这些平原是东北平原的组成部分,面积广阔。
过去这里因地广人稀,沼泽遍币,被称为“北大荒”。
“北大荒”的土壤为肥沃的黑土。
从20世纪50年代起,数万转业官兵和城市青年来到这里开展荒地,种植小麦、大豆等农作物。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2.2《黑龙江省》说课稿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2.2《黑龙江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2.2《黑龙江省》这一课,主要介绍了黑龙江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黑龙江省的基本情况。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我国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黑龙江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认识和了解黑龙江省,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黑龙江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文字等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国情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黑龙江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黑龙江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在联系和差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文字资料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黑龙江省的基本情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黑龙江省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黑龙江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黑龙江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3.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地图,详细讲解黑龙江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祖国篇(上)- 1.1 疆域与行政区划 教案
疆域和行政区划【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掌握中国的位置、疆域和邻国。
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5.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府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
二、难点1.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象力;2.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疆域和行政区划。
二、中国位置看图:“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
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沪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2人口和民族(共15张PPT)
们 说 声 :“谢 谢 !” 说 实 话 ,未 到 xx之前 ,我不能 理解为 什么成 千上万 、天南 地北的 人都蜂 拥至xx参加培 训 ,不 能 理 解 区区3.8平 方公 里的区 域里会 诞生出 一百多 家红色 培训机构。现身至此
地 ,虽 然 才 是 短短三 天,却已 被这里 的培训 深深吸 引。 首 先 是 它 的 培训形 式让人 耳目一 新。现 场教学 、体验 教学、 访谈教 学、红 色故事 会 、 参 观 考 察等多 种形式 ,让那段 发生在 八九十 年前的 人和事 又生动 的重现 在我们 面 前 ,既 让 我 们更加 清晰地 了解这 段历史 ,又让我 们深刻 地感受 到国共 产党的 伟大, 感 受 到 xx精 神 的伟 大,激发 了我们 对老一 辈革命 先辈无 比的崇 敬,激发了我们重新审
任务一:我们都是辩论家
• 议题:我国人口多,是优还是劣。给出论据即理由。
•
论点 正方:优>劣(1.2.3大组)
•
反方:劣>优(4.5.6大组)
•
优胜大组加1分
•
准备时间:5分钟
提示:
对资源(土地等)、 • 经济、环境、交通、
教育、住房等影响
人口多
• 资源消耗大 • 环境破坏大(污染) 垃圾的积累、焚烧 • 交通压力大 春运 • 住房压力大 • 冲击社会治安 • 教育资源不足 • 劳动力丰富,利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 • 。。。。。。
西北部 人口______
(稠密/稀√疏)
东南部
人口____
(稠√密/稀疏)
人口地理界线T5描一描
限时大考验
1.“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 能环绕赤道40多圈”。这句话说明?
• A.我国人口增长过快 • 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沪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 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共25张PPT)
按方位
按方位找省:
东北地区 黄河中下游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东南沿海 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 北部地区
按方位
长江中下游地区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江西省 湖北省 湖南省 上海市
按方位
东南沿海
福建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根 据 《 华 人 民共和 国电信 条例》 、《电 信建设 管理办 法》规 定、《 本地电 话网用 户 线 路 工 程 设计规 范》等 相关法 律、法 规的规 定,甲乙 双方在 同路由 隔距不 够的情
况 下 ,经 协 商 一致,签 订本协 议。 第 一 条 甲 乙 双方在 施工过 程必须 遵守有 关通信 建设安 全的法 律、法 规,建立 安全建
按方位
西南地区
云南省 贵州省 四川省 西藏自治区 重庆市
按方位
西北地区
陕西省 甘肃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青海省
按方位
北部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
单 项 工 程 施 工协议 书格式 参考
今 天 为 大 家 推荐的 是单项 工程施 工协议 书范文 参考,希 望能满 足各位 的阅读需求,看 完 后 对 您 有 参考价 值。
甲 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 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 定 代 表 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 权 代 表 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 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 定 代 表 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 权 代 表 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精品课件
1.2 人口与民族
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精品 课件
2 地形与地势
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精品 课件
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精 品课件目录
0002页 0035页 0145页 0177页 0227页 0279页 0303页 0430页 0538页 0580页 0626页 0667页 0691页的发布 3 气温与降水 3.2 降水分布 4 河流与湖泊 4.2 黄河 1 抓住特征 学习区域 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4 青藏高原地区 2 自主学习 认识区域 2.2 内蒙古自治区 2.4 江南丘陵
扉页
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精品 课件
目录
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精品 课件
1 疆域与人口
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精品 课件
1.1 疆域与行政区划
沪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3.2 降水分布 课件(共40张ppt)
九月主要雨带图
九月气温下降,冬季风开始增强南下,夏季风开
始减弱向南撤退,雨带 也随之南移。
十月后
十月冬季风频频南下,夏季风逐渐从陆地上消 失,雨季随之结束。
冬季
五月主要雨带图
六月主要雨带图
七八月主要雨带图
冬夏季风 较量的结果
九月主要雨带图
南方夏季风来得早、去的晚。所以雨季开始早, 结束晚,雨季长。 北方夏季风来得晚、去得早。所以雨季开始晚, 结束早,雨季短。
0
火烧。寮6557.8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什么叫年等降水量线?
在地图上,将年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叫等年降水量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 秦岭 、 淮河 附近
至 青藏 高原东南边缘。它与我国一月份的 0℃等温线 大体是一致的。
。
托克逊 5.9
降水量
880000 220000
(毫米)
11660000 40000 5500
2、为什么? 冬季
冬季,祖国大陆都处于冬季风控制之下。夏季风蜷 曲在海洋上。
五月主要雨带图
五月中旬气温升高,夏季风首先登陆。南岭以南地
区进入雨季。
六月主要雨带图
六月中旬气温继续升高,夏季风继续增强。长江
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人们也称之为“梅雨” 。
七八月主要雨带图
七、八月份全年气温最高,夏季风也最强。影 响到淮河以北,华北和东北地区进入雨季。
雨季长短特点: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北方雨季开始晚, 结束早,雨季短。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秦岭、 淮河附近 至青藏高原东南边 缘。与我国一月份的 0℃等温线 大体是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
1、通过阅读《地理图册七年级第一学期》 中的“黑龙江省”图和课本中的“黑龙江 省简图”,了解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 2、联系前面学过的中国“气温分布”一节 中的内容,了解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以及 “哈尔滨冬天景色和夏天景色都是那么迷 人”的原因。 3、通过阅读本课中的图文材料并查阅其他 资料,了解“北大荒”的变化,并分析变 化的原因,进行探究学习。
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 北部,有漫长的国界线。 黑龙江省的抚远是我 国最东面的县。在一年中 多数时间里,这里是我国 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 我国领土最北端的漠 河县也位于黑龙江省境内。
被称为我国“北极村”的漠河虽然距北极圈 有相当距离,但是这里纬度已经比较高。冬季白 昼很短,夜晚很长;夏季夜晚很短,白昼很长。 夏至前后,这里即使在午夜,也见不到漆黑的夜 景,天空显得灰蒙蒙的,这就是所谓的“白夜”。 另外,在漠河的夜晚,有时还可以看到空中出现 五彩缤纷的极光。有不少游客将漠河当作极地地 区,来此体验一番极地地区的感受。
在上图中找到我国最东和最北的县,说出大 致经纬度。 说出黑龙江省北面和东面是哪个国家,作为 国界线的河流的名 月平均气温在-31℃~-15℃之 间,漠河曾测到气温为-52.3℃的 我国极端最低气温。在冬季,田 野、建筑物上到处为积雪覆盖,成 了一片白色世界。黑龙江省夏季 温暖、短促,大多数地区7月平均 气温在20℃左右。
读《地理图册七年级第一学期》的“黑龙江省农业 和林业图”,说出黑龙江省森林的分布地区。 讨论:要使黑龙江省林区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木材, 而森林面积又不再减少,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北大荒”—“北大仓”
黑龙江省的东西两翼为平原,东部是三江平原,西部 是松嫩平原,这些平原是东北平原的组成部分,面积广阔。 过去这里因地广人,沼泽遍布,被称为“北大荒”。 “北大荒”的土壤为肥沃的黑土。从20世纪50年代起, 数十万转业官兵和城市青年来到这里开垦荒地,种植小麦、 大豆等农作物。原来的“北大荒”成了我国的粮食生产基 地,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的商品粮,因而又被誉为“北大 仓”。 但是,荒地的开垦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如沼泽面积 减小,使丹顶鹤等野生水禽被迫迁徙,土地日趋贫瘠,水 旱灾害经常发生等。现在我国政府已决定停止对“北大荒” 进一步开垦,并在部分已开垦的地区实施“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肥沃的黑土
1、通过访问亲友,了解“北大荒”的变化。 2、通过上网或阅读报纸书刊,查找近些年 来黑龙江省为改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和 取得的初步成效。
“东方的莫斯科”——哈尔滨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水陆交通便利, 是 松花江最大的港口,有多条铁路在这里交会。 哈尔滨还有一些全国著名的大企业和大学。 哈尔滨有“东方的莫斯科”之称。漫步在哈 尔滨大街上,可以看到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哈尔 滨还有不少俄罗斯风味的饭店,大街上经常能遇 到俄罗斯人。哈尔滨的一些民间俚语有的也来自 俄语,如称面包和干粮为“列巴”。 哈尔滨还有“冰城”之称,每年冬季在这里 举行的冰雕展览,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哈尔 滨的冰上运动非常盛行,很多人从小就喜欢溜冰、 滑雪。
黑龙江省森林面积广大,有林海之 称,森林主要分布在北部、东部的大小 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红松是小兴安岭的 著名林木。伊春是我国著名的林业城市。 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沼泽 地区,有很多野生鹤群栖息。齐齐哈尔 市东南的扎龙地区,河湖、沼泽众多, 有很多丹顶鹤、白头鹤、灰鹤、白鹤生 活在这里,其中以丹顶鹤数量最多,扎 龙因此被誉为“丹顶鹤的故乡”。扎龙 已被定为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成为野生 鹤群的乐园和繁殖中心。
太阳岛是流经哈尔滨市中心的松花江上的一座 小岛。夏天,很多人到太阳岛游玩到松花江中游泳。 哈尔滨是著名的‘冰城”,但是夏天又可以在河中 游泳,你能从哈尔滨的气候特点解释一下这是怎么 回事吗?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