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影院线行业监管体制概要
电视电影行业的管理制度
电视电影行业的管理制度电视电影行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拥有庞大的规模和广泛的影响力。
为了保持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促进创意的繁荣,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政府监管、市场竞争、版权保护以及内容审查等方面来探讨电视电影行业的管理制度。
一、政府监管事实上,电视电影行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往往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对电视电影行业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和指导。
比如,政府会设立专门的文化部门或电影局来对电视电影行业进行管理和监督,负责审核和批准电影制作和发行的相关事务。
此外,政府还会制定一些行业规则和标准,以指导电视电影行业的发展。
这些规则和标准旨在保护电视电影市场的公平竞争,维护行业的良好秩序。
政府通过设立奖励机制和补贴政策,鼓励优质作品的创作和推广,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竞争除了政府监管,市场竞争也是电视电影行业管理的重要一环。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电视电影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推动。
市场竞争可以有效地提高行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推动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在市场竞争中,电视电影企业之间会通过运营策略、品牌推广和内容创新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
同时,市场也会对电视电影企业进行筛选,优质的作品和企业能够受到观众的认可和追捧。
为了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各国政府会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监管。
政府还会鼓励和支持中小电视电影企业的发展,以促进行业的多样化和繁荣。
三、版权保护在电视电影行业,版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
电视电影作为一种知识产品,它的创作和传播离不开版权的保护。
版权保护既能够鼓励创作者进行创作,又能够保护创作者的权益,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各国都建立了版权法律和机构,来管理和保护电视电影的版权。
这些法律和机构的职责主要包括版权登记、版权维权和版权纠纷的解决等。
在电视电影制作和发行过程中,相关企业需要遵守版权法律的规定,获得合法的版权授权,保护作品的版权权益。
四、内容审查电视电影行业的内容审查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旨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群众的合法权益。
电视电影行业的规范制度
电视电影行业的规范制度电视电影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电视电影行业的规范制度。
一、电视电影行业的监管机构电视电影行业的规范制度需要由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管理和执行。
在我国,电影行业的监管机构是国家电影局和相关的部门,电视行业则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负责。
这些机构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对电视电影行业进行监督和管理。
二、电视电影行业的准入标准为了保证电视电影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准入标准。
比如,电影必须通过国家电影局的审查批准,符合相关的法规要求才能上映;电视剧必须经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审查和备案。
准入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提高作品的质量,保护观众的权益。
三、电视电影行业的创作规范电视电影的创作过程也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的规范。
比如,编剧必须创作符合道德伦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导演和演员必须遵守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严禁进行非法活动或者传播不良信息。
此外,作品的拍摄、剪辑等环节也需要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操作,以保证作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电视电影行业的市场秩序为了维护电视电影市场的秩序,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市场规范。
比如,电视电影的宣传和推广必须遵守相关的法规和道德标准,不能夸大虚假宣传;电视台和电影院要按照规定放映经过审批的作品,不得私自放映不符合标准的影片;电视电影产品的销售和分发也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
这些市场规范的执行有利于维护市场的健康有序,保护观众和消费者的权益。
五、电视电影行业的版权保护在电视电影行业,版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版权保护规范。
比如,禁止未经授权的盗版行为;加强对电视电影作品的版权登记和保护;加强对盗录盗播行为的打击等。
版权保护的严格执行有助于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促进行业的繁荣和发展。
六、电视电影行业的社会责任电视电影行业不仅仅是一个商业行业,还有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研究-行业概述、行业监管、发展情况、竞争格局
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研究-行业概述、行业监管、发展情况、竞争格局1、行业概述自1905年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中国电影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历程。
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中,2001年12月公布的《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奠定了电影市场化发展的方向,拉开了院线制改革的大幕,是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此后十年间,中国院线制改革不断深化,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逐渐形成。
2010年后,伴随国家对电影行业的进一步支持,中国电影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根据广电总局、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统计,2010年至2017年间,中国电影票房及全国城市院线观影人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27.56%、35.78%;2018年,全国电影市场票房609.76亿元,观影人次17.16亿,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更加巩固。
2、行业监管(1)行业监管体制电影作品作为一种媒介产品和社会公共消费品,其发行销售的终端受众将在意识形态层面受到作品内容的影响。
因此,电影的制作、发行等受到中宣部、广电总局、文化旅游部和商务部等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①中宣部中宣部是中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方面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负责指导全国理论研究、学习和宣传工作,引导社会舆论,从宏观上指导精神产品的生产,提出并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协调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中宣部对文化传媒行业进行宏观方面的监管。
②广电总局广电总局下设电影局,承担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单位和业务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对电影内容进行审查等职能。
涉及电影方面的主要职能包括:拟定电影事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监管电影制片、发行和放映工作;承办电影制片单位和跨地区发行、放映单位建立与撤销的审批工作;组织审查影片和电影频道播出的相关节目,发行和吊销影片摄制、公映许可证;指导电影档案管理和技术研发工作;承办对外合作制片、输入输出影片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事项;指导电影专项资金的管理;指导、协调全国性重大电影活动。
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模式
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模式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模式下面是关于的一些电视电影论文范文。
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模式在我国的传统电影放映行业中存在着条块分割的弊端,电影的发行和放映出现了脱离的状态,不利于电影院播放最佳的影片,也不利于影片在短时间内进行放映,呈现出了一定的区域限制。
为了改变这种限制,取消多级发行,目前我国城市电影院都采用了院线制度,这种管理模式改变了结构松散的方式,为影片和放映之间搭建了一条纽带,促进了资金联结,排除了电影播放过程中的很多隐患。
有利于影院做到统一经营,协调管理,解决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实现管理模式的有效转变。
一、放映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概念管理也就是从思想和行为上来约束电影城,它包括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方面,需要管理规章制度和文化来呈现。
电影放映业的管理模式是电影产业的最末端,它是电影流通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是在影院完成的。
影院需要通过人力、物力、财力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精心的计划、组织、指挥和监督,各方面都协调运作才能够发挥电影城职工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促进电影的播放。
目前我国城市的影院都是大型多厅多功能的影院,在管理和经营方面需要精心,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做到科学管理,合理应用,最大化地获得效益。
多功能影院一般都会位于繁华地段,其功能性比较强,具有多种娱乐功能,除了播放电影以外,还有很多商业和娱乐设施,可谓是一应俱全。
科学的管理不仅可以促进影院从电影票房获得效益,同时和可以借助观众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带动其他娱乐项目的收入,从而实现影院效益的最大化和服务的特色化。
二、目标管理模式在影院经营管理中的应用1.目标系统管理的内涵目标系统管理也就是通过给电影院定制经营目标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它是由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提出的。
他认为电影城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够使全体员工有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动力,进而积极主动地围绕着这个目标而努力,促进电影城各级领导在管理中有的放矢。
第三章国内影视传媒行业的监管及政策
第三章.我国影视传媒行业的监管及政策(一)电影行业监管体系(1)行业主管部门我国电影行业的监管部门有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其中中宣部是中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方面的综合职能部门,对电影及电视行业的管理体现在宏观管理方面。
国家广电总局为电影行业主管部门,具体管理职能由国家广电总局下设的电影管理局负责,其主要职能为:拟定电影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法规;管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工作;指导并平衡电影题材规划和年度生产计划;组织审查各类影片,发放或吊销影片摄制、公映许可证;承办有关审批电影制片单位和跨地区发行、放映单位的建立与撤销的工作;负责电影技术管理;管理对外合作制片、输入输出影片等国际合作与交流事项;指导电影专项资金的收缴和管理。
国家广电总局在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地方管理机构即地方广播电视局负责所在地文化广播影视事业的行业管理,并履行国家广电总局赋予的行政审批权等。
(2)行业法规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行业的监管体制正在由单一计划经济的监管体制,逐步转向适应市场经济的监管体制。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较完善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为基础,涵盖行业资质管理、行业业务标准审查、行业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3)行业监管政策①电影制作资格准入许可根据《电影管理条例》、《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和《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国家对从事电影摄制业务实行许可制度。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电影摄制业务。
国家广电总局负责对电影制作资格准入履行行政许可审批。
②电影摄制行政许可根据《电影管理条例》和《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依法设立的电影公司从事具体的影片拍摄工作必须经国家广电总局的批准并获得《摄制电影许可证》许可。
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电影许可证分为《摄制电影许可证》(俗称"甲证")和《摄制电影片许可证(单片)》(俗称"乙证")。
电影行业管理制度规范
电影行业管理制度规范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精神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电影行业的运营,保障电影作品的质量和市场的公平竞争,电影行业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电影行业管理制度的规范。
一、电影制作许可证管理制作电影需要取得制作许可证,在许可证的申请和颁发过程中,需要对制作方的资质和条件进行严格审查。
制作许可证的颁发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只有符合要求的企业和团队才能获得许可证。
同时,许可证也应定期进行复审,以确保持证者一直保持符合要求的状态。
二、电影审查制度为了保护观众利益和社会道德,电影审查制度应该建立完善的规定。
在电影制作完成之后,需要经过专门机构的审查,以确保电影作品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标准,不含有违反国家政策和价值观念的内容。
同时,审查机构的工作应公正透明,遵循规定程序进行审查,确保审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票房统计与公示电影行业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票房,而票房统计与公示则是保证电影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
应当建立统一的票房统计和公示机制,确保票房数据真实可靠,并及时对外公开。
相关机构应对票房统计工作进行监管,防止任何形式的数据造假和操控。
同时,对于票房数据的公示应当做到完整准确,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争议。
四、行业诚信建设电影行业的诚信建设是行业规范的基础。
相关部门和行业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行业诚信档案,对违规行为进行记录并公开,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惩。
同时,行业组织可以加强行业内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法规素养,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版权保护和侵权打击电影行业是知识产权密集型的行业,版权保护和侵权打击对于维护行业利益和创作积极性至关重要。
相关部门应加强版权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的侵权监测和打击机制。
同时,要加强公众的版权意识,推动侵权行为的舆论谴责和道德约束,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版权的氛围。
六、市场监管和公平竞争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管和公平竞争机制是电影行业管理制度规范的关键。
第三章国内影视传媒行业的监管及政策
第三章国内影视传媒行业的监管及政策第三章.我国影视传媒行业的监管及政策(一)电影行业监管体系(1)行业主管部门我国电影行业的监管部门有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其中中宣部是中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方面的综合职能部门,对电影及电视行业的管理体现在宏观管理方面。
国家广电总局为电影行业主管部门,具体管理职能由国家广电总局下设的电影管理局负责,其主要职能为:拟定电影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法规;管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工作;指导并平衡电影题材规划和年度生产计划;组织审查各类影片,发放或吊销影片摄制、公映许可证;承办有关审批电影制片单位和跨地区发行、放映单位的建立与撤销的工作;负责电影技术管理;管理对外合作制片、输入输出影片等国际合作与交流事项;指导电影专项资金的收缴和管理。
国家广电总局在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地方管理机构即地方广播电视局负责所在地文化广播影视事业的行业管理,并履行国家广电总局赋予的行政审批权等。
(2)行业法规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行业的监管体制正在由单一计划经济的监管体制,逐步转向适应市场经济的监管体制。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较完善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为基础,涵盖行业资质管理、行业业务标准审查、行业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3)行业监管政策①电影制作资格准入许可根据《电影管理条例》、《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和《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国家对从事电影摄制业务实行许可制度。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电影摄制业务。
国家广电总局负责对电影制作资格准入履行行政许可审批。
②电影摄制行政许可根据《电影管理条例》和《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依法设立的电影公司从事具体的影片拍摄工作必须经国家广电总局的批准并获得《摄制电影许可证》许可。
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电影许可证分为《摄制电影许可证》(俗称"甲证")和《摄制电影片许可证(单片)》(俗称"乙证")。
浅谈院线制下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模式
浅谈院线制下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模式【摘要】在院线制下,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成为了一个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
文章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的现状,包括影院规模与数量等方面的情况。
接着分析了电影放映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探讨了市场竞争与盈利模式的重要性。
对影院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院线制下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院线制,城市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模式,规模,数量,市场竞争,盈利模式,发展趋势,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院线制下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电影放映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社会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成为城市消费娱乐的重要选择之一。
随着院线制的实施,中国的影院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影院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制定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如何找到适合自身的市场竞争与盈利模式,已成为当前城市电影放映业经营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院线制下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的现状、影院规模与数量、电影放映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市场竞争与盈利模式以及影院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总结,展望未来,以期为城市电影放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2. 正文2.1 院线制下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现状随着我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院线制下的城市电影放映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影院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对电影文化的热爱和消费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影院在城市中开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放映网络。
影院设施不断升级,观影体验不断提升。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影院不仅注重视听效果,更加注重舒适度和个性化服务,提高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电影类型多样化,观众口味多元化。
电影行业的管理制度
电影行业的管理制度电影行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表达形式,也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产业体系。
为了维护该产业的有序运作,各国纷纷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围绕电影行业的管理制度展开讨论,介绍其意义、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电影行业管理制度的意义电影行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电影市场的运作,防止市场乱象的发生。
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和准则,可以促使电影企业遵循公平竞争原则,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管理制度可以保护电影从业人员的权益,提高他们的劳动条件和待遇。
同时,管理制度还可以加强对电影版权的保护,维护电影创作的合法权益。
二、电影行业管理制度的现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行业管理制度各有不同,但都以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产业利益为核心目标。
以中国为例,中国电影行业的管理制度包括政府主导的审查制度、票房监管机制、引进片配额制度等。
这些制度在维护市场秩序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和挑战。
美国电影行业则以市场为导向,较少政府干预,采取多元化运作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三、电影行业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电影行业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一方面,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版权保护等新的挑战。
因此,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另一方面,观众对电影的多元化需求不断增加,电影行业需要通过创新和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来满足观众需求。
这也需要管理制度与时俱进,支持电影产业的创新发展。
结语电影行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规范市场秩序、保护从业人员权益以及适应技术变革,电影行业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
同时,管理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紧跟行业发展的趋势,不断优化和完善。
只有如此,电影产业才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的影视作品。
浅谈院线制下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模式
浅谈院线制下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模式【摘要】院线制下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模式是当前电影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进行探讨。
在首先介绍了院线制度的背景和问题,引出了接下来要讨论的话题。
在通过分析院线制度对城市电影放映业的影响、现有管理模式的现状、影院经营管理模式的探讨以及市场竞争情况,深入剖析了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的运营情况。
结论部分则总结了现有管理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通过这篇文章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院线制下、城市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模式、影院、市场竞争、发展趋势、管理模式优缺点、发展建议、结论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电影市场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也发展迅速,成为电影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的管理模式是否能够适应发展需求,是否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这是当前亟需探讨的问题。
通过对院线制度对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的影响、管理模式现状、影院经营管理模式探讨、电影放映业的市场竞争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的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2 问题提出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在院线制下面临的经营管理模式问题备受关注。
随着电影市场的迅猛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多样化,电影院的经营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如何有效运营电影院,提高票房收入,提升观影体验,成为院线制下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的关键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电影院如何与线上平台互动,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也是当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对于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的管理模式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是当前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性的课题。
2. 正文2.1 院线制度对于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的影响院线制度是指由一家或多家影视制片公司、发行公司或放映公司合作组成的一个联盟,通过共同投资建设影院、联合发行、统一管理等方式,形成一个影片的上线、放映及营销体系。
浅谈院线制下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模式
浅谈院线制下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模式【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院线制下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模式的现状和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介绍了院线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了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的特点和经营管理模式的现状。
接着讨论了院线制对城市电影放映业的影响,提出了优化经营管理模式的建议。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现状,展望了未来并得出结论。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和讨论,有助于提升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的管理水平和发展质量,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院线制、城市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模式、发展、特点、现状、影响、优化、建议、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逐渐成熟和发展。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电影产业链的对接,院线制作为电影放映业的重要运作模式,逐渐在我国得到普遍应用并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院线制下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展开,探讨其发展现状、特点及影响,以及对其优化的建议。
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探讨,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院线制的理解和运作机制,也有助于提升城市电影放映业的经营效益和服务质量。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为城市观众提供更丰富多样的电影选择,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探讨院线制下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城市电影放映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文化建设和市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城市电影放映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不仅有助于了解目前行业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也有助于深入探讨如何优化管理模式,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通过研究城市电影放映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以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制定更有效的经营策略,提升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城市电影放映业的健康发展也对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有积极意义。
中国电影管理制度
中国电影管理制度
中国是一个百年古老的文明文化国家,自古以来都重视电影的发展。
随着中国电影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国也逐渐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电影管理制度。
在这里,我们将对中国电影管理制度做一个大致的介绍。
首先,视频网站需要严格遵守影片的发行规定,无论影片来自国内外,都必须经过国家电影行业管理机构的审查和备案才能在中国进行发行,在这里,极其重视的是保护影片的版权,任何未经片方许可的影片必须严格封禁,违规有坚决的惩罚措施。
其次,根据《国家电影政策》,影片发行者还需要严格遵守法律,尤其是对在中国发行外国电影,更应严格遵守影片大陆发行的准入条件,要求电影绝对不得包含对中国社会不良影响的内容,并且确保电影的完整性和可接受性。
此外,中国电影行业管理机构还规定,在向电影院等场所放映电影之前,电影发行单位必须进行电影分级,具体的分级主要依据电影的语言、内容、表演和技术等多个方面,电影分级将被归入四个等级:G级、PG级、PG-13级和R级。
再次,中国电影行业管理机构还会定期举办电影审核会议,由专家、监督员、制片人、导演、主演、观众代表等共同参加,经过充分讨论研究,决定电影的最终审核结果,只有经过审核的电影才能发行,以贯彻国家对影片的严格审查要求。
最后,中国宣传部对电影行业的管理也非常严格,其中最为重要
的就是电影预审,电影预审分为四个级别:A级、B级、C级和D级,而所有影片必须经过宣传部的预审,才能获得正式上映批准,以确保电影行业的稳定发展。
总结上述,中国目前拥有一套完备的电影管理制度,通过电影审查、预审、发行规定等多种措施,不但保护影片的权利和质量,更为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中国电影行业可以继续发展,以贡献更加优秀的电影作品给世界。
电影放映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政策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2009年7月22日
国发[2009]30号
3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0年1月21日
国办发[2010]9号
31
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
2010年4月8日
银发[2010]94号
3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5年5月8日
国家广规定二
2006年2月20日
国家广电总局令[2006]第51号
11
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2001年12月18日
广发办字[2001]1519号
12
关于成立电影院线报批程序的通知
2002年3月5日
6
文化部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
2004年10月18日
文产发[2004]35号
7
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
2005年4月13日
国发[2005]10号
8
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
2004年1月1日
国家广电总局、商务部、文化部令[2003]第21号
9
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行业的监管体制正在由单一计划经济的监管体制,逐步转向适应市场经济的监管体制。目前对本制作发行商发行院线发行发行放映公司电影业务的开展较为重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下:
序号
法律法规名称
生效日期
文件编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2001年10月27日
国家主席令[2001]第58号
影视传媒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政策
根据《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以签约形式组合的院线,签约期不少于3年(含3年);一个影院只能加入一家院线,签约期满后,可以重新进行选择。根据《关于成立电影院线报批程序的通知》,院线内的成员不得无故解约,解约要按相关规定报批和备案。根据《关于促进电影制片发行上映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影院以签约形式加盟院线的,签约期原则上不少于三年,签约期间,影院如改签加盟资产联结在50%以上院线的,经与签约院线协商,可改签加盟资产联结院线。鼓励电影院线公司与影院以资产形式联结。
(1)院线经营业务的行业监管
为了减少发行层次、增加发行渠道、促进影片流通以及合理分配制片发行放映利益,国家广电总局及文化部于2001年12月18日颁布的《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提出:实行以院线为主的发行放映机制,减少发行层次,改变按行政区域计划供片模式,变单一的多层次发行为以院线为主的一级发行,发行公司和制片单位直接向院线公司供片。此后,国家广电总局先后于2002年3月5日及2003年11月21日颁布《关于成立电影院线报批程序的通知》及《关于进一步推进电影院线公司机制改革的意见》,对于院线发行制度相关事宜进行了进一步规定。
(2)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2013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草案)》,为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统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资源,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于2013年7月印发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职能主要包括:负责起草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政策、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制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事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负责统筹规划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制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负责监督管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和业务以及出版物、广播影视节目的内容和质量,实施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并承担相应责任,指导对市场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等。同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设电影局,承担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单位和业务的监督管理工作等职能。
国内电影院线行业监管体制概要
国内电影院线行业监管体制概要第一篇:国内电影院线行业监管体制概要我国电影院线、影院行业的监管体制主要涵盖业务资质管理和业务经营过程审查等方面。
(1业务资质管理国家对电影院线、影院行业实行许可制度。
未经许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电影片的发行、放映活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全国电影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的行业行政管理部门。
A、院线组建的行政许可原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要求实行以院线为主的发行放映机制,减少发行层次。
院线经营应取得《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
根据《电影管理条例》和《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设立电影发行单位,应当向省级电影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设立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影发行单位, 应当向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原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实行隔年检验制度, 地方电影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其管理权限,对其颁发的《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实行年检制度。
国家鼓励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现有院线公司或单独组建院线公司。
B、影院开立的行政许可在影院完成投资建设后,即可向电影主管部门申领《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
经营电影放映业务, 须报县级以上地方电影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实行年检制度。
国家鼓励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人投资建设、改造电影院。
根据《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及其补充规定, 外商不得设立独资电影院, 在中方控股51%以上或中方占有主导地位的条件下, 允许外商以合资、合作的方式设立和经营演出场所、电影院。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投资者可以独资形式新建、改建影院。
(2业务经营过程审查 A、贴片广告、映前广告管理根据《关于加强影片贴片广告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影贴片广告和映前广告管理的通知》 ,影片贴片广告、映前广告一律加在《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前,并在电影票面上标注的放映时间前放映。
广播影视事业单位的行业监管与政策解读
广播影视事业单位的行业监管与政策解读近年来,随着广播影视事业的迅猛发展与媒体行业的不断进步,广播影视事业单位的行业监管与政策解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广播影视事业单位的行业监管制度以及相关政策的解读,希望能够为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参考。
一、行业监管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广播影视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体机构,其内容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包括新闻报道、娱乐节目、电视剧制作等。
为了保障广播影视事业单位的公平竞争与公共利益,行业监管制度的建立尤为重要。
首先,行业监管机构的设立是行业监管制度的核心要素之一。
各级广播影视行政管理机构作为行业监管的主要执行机构,承担着监督、管理、执法等职能,为广播影视事业单位提供指导和服务。
此外,相关行业协会和组织也在行业自律和监督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行业准入制度是行业监管的重要环节。
广播影视事业单位需要通过严格的准入条件和审批程序才能取得经营许可证,从而保证广播影视事业单位的合法性与规范性。
准入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利于防止无资质、低质量的机构进入市场,还可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和形象。
第三,行业监管制度需要加强对广播影视内容的审核与评估。
广播影视事业涉及内容繁杂,对于其内容的审核和评估是保证媒体信息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的重要手段。
相关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广播影视内容的监管力度,确保内容符合相关法规标准,不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二、政策解读与推进广播影视事业发展政策解读是推进广播影视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相关政策的阐述和解读,使广播影视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把握政策的精神和要求,进一步优化运营模式,提升服务品质。
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当及时发布相关政策文件,并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工作。
政府官方网站、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平台是宣传政策的重要渠道,可以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撰写政策解读文章等方式,向广播影视事业单位和公众传达政策精神。
另一方面,广播影视事业单位应加强对政策的学习和理解。
电影制作发行监管管理制度
电影制作发行监管管理制度电影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娱乐、表达、传递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由于电影的影响力和传播性质,制作和发行环节涉及的法律、道德、商业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电影作品的创作权益,加强电影市场的监管,各国纷纷实施了电影制作发行监管管理制度。
一、电影制作管理制度(一)制作许可证为了确保电影作品的质量和合法性,电影制作环节需要取得制作许可证。
制作许可证是电影制作过程中的核心文件,由电影监管机构颁发。
在申请制作许可证时,制片方需要提交详细的拍摄计划、剧本、拍摄地点选定等相关材料,并承诺遵守法律法规。
(二)剧本审查制度电影剧本是电影创作的灵魂,其内容和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影作品的质量。
因此,各国电影监管机构都采取了剧本审查制度,对电影剧本进行审核。
审查的重点主要包括政治敏感内容、不良价值观的传递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影响等方面。
只有通过审核的剧本才能进入后续的制作阶段。
(三)人员资质认证电影制作需要各种专业人才的协同配合,包括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师等。
为了确保电影制作过程中专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各国纷纷实施了人员资质认证制度。
专业人员需要参加相关考试或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证书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二、电影发行管理制度(一)审查制度电影的上映对于社会的影响较大,为了保证电影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不包含不良信息,各国都设立了电影发行审查机构。
在电影上映前,需要将电影送交审查机构进行审查,通过审查后方可获得发行许可证。
(二)票务监管制度电影的票务监管主要涉及票价管理、票房统计等方面。
为了保证票价合理、公正,各国设立了票务监管机构,对电影票价进行监督和调控。
同时,票房统计也是监管的重要内容,通过统计票房可以了解电影市场的状况,指导电影制作和发行的决策。
(三)市场调控制度电影市场竞争激烈,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各国实施了电影市场调控制度。
这包括制定票房分成规定、防止垄断形成、限制外国电影进口等,以保护本国电影业的发展,促进电影市场的健康运作。
我国电影行业概况及企业运营模式
我国电影行业概况及企业运营模式我国电影行业概况及企业运营模式目录(一)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二)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7)(三)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2)(四)行业主要特点 (14)(五)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16)1、主要产品或服务及其用途 (16)2、主要产品或服务的流程图 (16)(六)主营业务模式 (21)1、院线经营模式 (21)2、分账模式 (22)3、采购模式 (23)4、销售模式 (23)5、公司的主要市场推广模式 (25)6、公司的管理模式 (26)7、公司拓展模式 (27)(一)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我国电影行业发展概况近年来,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整个电影文化与产业环境持续改善。
作为文化娱乐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影市场已连续多年实现电影票房的快速增长,同时,吸引了各类社会资本(国有、民营、外资)积极进军电影业,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电影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国家广电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城市票房收入达到101.72亿元人民币,较2009年增长63.9%,位居全球电影票房市场的前十名。
2011年度,我国城市票房收入达到131.15亿元,同比增长28.93%。
中国电影院线制改革10年以来,城市票房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与改革之初的2002年相比,全国城市电影票房增长了将近13倍。
2012 年,我国城市票房收入达到170.73 亿元,同比增长30.18%。
其中,国产影片票房82.73亿元,占全国城市票房收入的48.46%。
2013 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 217.69 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 127.67 亿元,进口影片票房收入90.02亿元。
数据来源:广电总局、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与2007年以来相对温和的增长相比,2012年全年故事影片产量突飞猛进,达到653部,比2011年的558部增长17.03%。
2013年,全年故事片产量相对保持稳定,为638部。
电影院线行政管理制度
电影院线行政管理制度
电影院线行政管理制度
一、概述
为规范电影院线的权力行使、责任履行和内部治理,保障电影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和权限
1. 电影院线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
电影院线管理者是电影院线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电影院线的经营管理和日常工作。
主要职责包括:
(1)负责管理和监督电影院线的运营和管理工作;
(2)制定和实施电影院线的发展战略、计划和政策;
(3)统筹协调电影院线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决定电影院线的人事任免和薪酬福利等制度;
(5)对电影院线的年度工作报告、财务报表等进行审查和审核;
(6)批准重大决策和议案;
(7)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理。
2. 电影院线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1)市场推广部门:负责电影院线的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和执行,制定市场推
广方案、评估营销效果,维护和拓展客户资源等工作;
(2)放映部门:负责电影的放映和票务管理工作,保障观众的观影体验和电影
院线的日常营运;
(3)财务部门:负责电影院线的资金管理、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内部
审计和管理,维护电影院线的财务安全;
(4)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电影院线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招聘、培训、绩
效考核、薪酬福利等工作;
1 /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电影院线、影院行业的监管体制主要涵盖业务资质管理和业务经营过程审查等方面。
(1业务资质管理
国家对电影院线、影院行业实行许可制度。
未经许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电影片的发行、放映活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全国电影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的行业行政管理部门。
A 、院线组建的行政许可
原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要求实行以院线为主的发行放映机制,减少发行层次。
院线经营应取得《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
根据《电影管理条例》和《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 ,设立电影发行单位,应当向省级电影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设立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影发行单位, 应当向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原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实行隔年检验制度, 地方电影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其管理权限,对其颁发的《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实行年检制度。
国家鼓励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现有院线公司或单独组建院线公司。
B 、影院开立的行政许可
在影院完成投资建设后,即可向电影主管部门申领《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
经营电影放映业务, 须报县级以上地方电影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实行年检制度。
国家鼓励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人投资建设、改造电影院。
根据《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及其补充规定, 外商不得设立独资电影院, 在中方控股 51%以上或中方占有主导地位的条
件下, 允许外商以合资、合作的方式设立和经营演出场所、电影院。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投资者可以独资形式新建、改建影院。
(2业务经营过程审查
A 、贴片广告、映前广告管理
根据《关于加强影片贴片广告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影贴片广告和映前广告管理的通知》 ,影片贴片广告、映前广告一律加在《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前,并在电影票面上标注的放映时间前放映。
不得在电影放映中播放广告。
B 、计算机售票管理
根据《关于加强院线公司影院计算机售票管理的通知》 ,凡加入院线的影院,必须使用经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审查并备案的计算机售票软件系统。
影院申请安装计算机售票系统, 向当地省级电影主管部门申报。
省级电影主管部门确定其编码 (包括全国统一编码及上报编码 ,并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备案。
安装计算机售票的影院必须使用计算机售票, 并使用由省级电影主管部门统一编码印制(或监制的专用电影票纸。
影院无权印制专用或代用的各类电影票。
各类兑换券、电影卡、团体票等必须换成计算机票方能进场观影。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和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管委会将组织相关小组, 对各省及各院线使用计算机售票的情况进行检查。
C 、国家电影专项资金上缴和返还管理
《电影管理条例》、《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上缴的实施细则》和《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对县及县以上城市电影院电影票房收入,按 5%的标准征收国家电影专项资金。
缴款单位通过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省级管理委员会汇总上缴国家电影专项资金。
根据《关于对新建影院实行先征后返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的通知》 , 2002年 1月 1日起正式营业、银幕数在 3块(含 3块以上的新建影院(含原有影院异地拆迁新
建 ,可申请先征后返国家电影专项资金。
其中, 2004年 1月 1日起正式营业的影院,经批准可享受三年 (36个月先征后返国家电影专项资金。
根据《国家电影专项资金资助城市影院改造办法》规定, 对于符合条件的城市影院改造,给予一次性资助。
根据《关于继续评选国产影片放映
优秀单位的通知》规定, 被评为国产影片放映的优秀单位分别给予不同档次、不同比例的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先征后返的优惠额度。
根据《关于返还放映国产影片上缴电影专项资金的通知》 , 自 2012年 1月 1日起影院全年放映国产影片票房达到票房总收入分别为 50%(含以上、 45%(含至 50%及不到 45%但国产影片票房较上年增长的,分别返还 100%、 80%和 50%已上缴的电影专项资金。
根据《关于“对新建影院实行先征后返政策”的补充通知》 , 自 2013年 1月 1日起在执行三年先征后返期满后,东中部地区县级城市及乡镇、西部地区省会以外城市的新建影院, 当年放映国产电影片票房收入达到总票房收入 45%(含以上的, 从下一年度起可继续享受电影专项资金先征后返政策。
此外,为贯彻落实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和《 2009年广播影视改革工作要点》 ,推动电影数字放映,鼓励影院积极安装数字放映设备,加快胶片放映向数字放映转换, 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管委会颁布了《关于对影院安装 2K 和1.3K 数字放映设备补贴的通知》 ,对于“ 2010年 1月 1日后投入运营的新建影院, 50%(含 50%以上的放映厅安装 2K 或 1.3K 数字放映设备的,可享受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对新建影院实行三年先征后返的优惠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