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
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传染病的防治措施和报告管理,确保传染病的及时发现、报告和控制。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三、职责分工1.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传染病防治的政策和措施,并组织协调相关工作。
2. 医疗机构负责对病患进行诊断和治疗,并采取必要的隔离和防控措施。
3. 企事业单位应当做好员工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包括加强员工的卫生宣教和防护设施的投入。
4. 个人应当自觉遵守传染病防治的相关规定,如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等。
四、报告制度1. 医疗机构对于发现的传染病病例需在24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提供详细的病例信息。
2. 卫生行政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及时通报相关单位和公众。
五、控制措施1. 对于已经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2. 对于疫情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封控措施,限制人员流动,并提供医疗救治和物资保障。
六、宣教工作1.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2. 相关单位应当加强员工的宣教工作,提高员工的传染病防护能力。
七、处罚制度对于故意隐瞒或者拒绝报告传染病病例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并依法给予处罚。
八、监督与检查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整改。
九、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
对于由于违反本制度造成的后果,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处罚。
以上为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范文,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范文(二)传染病是一种由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播能力和感染性。
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
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范文(4篇)

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员工在传染病高发时期的预防措施,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员工、实习生等。
三、预防措施1.员工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口、鼻、眼等面部黏膜、不随地吐痰等。
2.员工应定期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等。
3.员工应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和通风,避免有害垃圾滞留。
4.员工应遵守健康部门的相关规定,如佩戴口罩、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等。
5.员工发现自身出现传染病症状时,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就医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四、员工职责1.员工应认真学习并遵守本制度的规定,自觉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
2.员工应积极参与企业组织的传染病预防培训,提高自身的防控水平。
3.员工应遵守健康部门的相关规定,配合相关检测及筛查工作。
4.员工发现同事或他人出现传染病症状时,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五、管理措施1.企业应及时向员工宣传传染病预防的重要性和方法。
2.企业应建立健全传染病预防的工作制度,确保员工遵守相关规定。
3.企业应定期组织传染病预防培训,并记录培训情况。
4.企业应建立相应的追踪和报告机制,及时掌握员工的健康状况。
六、奖惩措施1.对于积极参与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员工,企业可给予奖励或表彰。
2.对于违反本制度相关规定的员工,企业可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以上为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范本,具体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范文(2)一、目的与范围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兼职和临时工作人员。
二、主要内容1. 健康检查2. 个人卫生要求3. 疫情报告与处置4. 环境卫生管理5. 防护用品配备6. 员工培训与教育7. 客户和访客管理8.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三、健康检查1. 所有员工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体温测量和相关症状的询问。
2. 如发现有传染病相关症状的员工,应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隔离和就医。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四篇)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根据《____传染病防治法》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相关规定,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防治与管理工作,结合诊所实际,特制定管理制度。
一、____管理(一)诊所所有人员均为防治工作小组成员,所长负总责,临床医生为直接责任人。
(二)内科医师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的具体实施,接受区疾控中心的指导和监督。
落实传染病登记和疫情报告制度。
二、疫情报告制度(一)按要求建立疫情管理、报告制度,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工作。
(二)发现传染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必须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做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医务人员必须认真填写门诊日志,便于传染性疫情的发现、收集和报告,凡确诊为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的,要在门诊工作日志上登记患者的病名、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做好相应处理,及时将疫情报告区疾控中心。
(四)若发现疑似甲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____病人,应在____小时内送上级医院确诊。
对其他有条件确诊的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在____小时内报告区疾控中心,对疑似病人应及时送上级医院确诊。
社会监督制度1.设立社会监督电话或意见箱,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做好登记。
2.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定期召开有关人员座谈会,征求意见。
3.实施以下公开制度。
(1)上岗人员必须佩带附有本人照片、姓名或编号、职称或职务等内容的胸卡。
(2)(3)(4)公开张贴____部制订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
公布主要检查、治疗及常用药品价格。
患者诊疗完毕后,应出具其费用结算凭证。
药剂师岗位职责1.在所长领导下工作。
2.进行药品调配工作。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谨差错事故。
3.负责药品检验鉴定工作,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典规定。
4.检查毒、麻、限制、贵重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及处理并向上级报告。
5.完成所长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处方书写制度1.处方记载的患者一般项目应清晰、完整并与病例记载相一致。
传染病防治管理规章制度模板(10篇)

传染病防治管理规章制度模板(10篇)传染病防治管理规章制度模板篇1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设立疫情登记簿, 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人,必须登记并按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2、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性肺炎、高致病性人感染禽流感或肺炭疽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向宝安区卫生监督所报传染病报告卡。
3、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时,应于6小时向宝安区卫生监督所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4、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丙类传染病时,应于24小时内向宝安区卫生监督所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5、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宝安区卫生监督所报告疫情。
6、在传染病发生或暴发、流行时,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7、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做隔离观察处置,尽快作出诊断和转送综合医院或传染病专科医院治疗。
传染病防治管理规章制度模板篇2一、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在法定报告时限内,以最快速度向本市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简称疾控中心,下同)报告。
二、实行传染病首诊负责制。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转入传染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
三、建立传染病个案登盲目产,按照卡片登记项目填写齐全,不得漏项。
掌握其动态情况,做好追踪随访。
四、做好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应急救治、转院治疗等。
必要时对病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对病人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预防性用药。
五、协助疾控中心开展传染病症候群(如发热、腹泻、因病缺勤、缺课等)监测工作。
建立监测资料档案,开展监测分析。
六、加强对结核病传染源扫现与报告,配合疾控中心做好辖区内恢复期结核病病人的送药和访视工作。
七、建立健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度,开展防治知识宣传,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咨询、检测、转诊服务;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随记、医疗救助;妥善保管工和档案,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本(5篇)

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公众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各类传染病的防控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的实施目标是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
第四条传染病防控工作包括传染病的监测预警、传染病的诊断治疗、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和传染病的防治宣传等方面。
第五条本制度的执行责任单位为本单位的卫生健康部门。
第二章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第六条本单位应建立健全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机制。
第七条本单位应加强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疫情。
第八条本单位应落实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证水质安全、加强个人卫生教育等。
第九条本单位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的诊断治疗体系,确保患者可以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第十条本单位应加强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工作,及时向上级卫生健康部门、社区等报告传染病的疫情情况。
第十一条本单位应开展传染病的防治宣传,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第三章传染病的应急处理第十二条本单位应制定传染病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第十三条本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保障传染病应急处理的需要。
第十四条本单位应进行定期的传染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五条本单位应及时报告传染病的疫情情况,确保上级部门可以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对于故意隐瞒、虚假报告传染病疫情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对于不按照本制度要求进行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给予处罚。
第五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的卫生健康部门所有。
第十九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替代之前的相关制度。
第二十条其他未尽事宜可根据需要制定补充规定,并报请上级卫生健康部门备案。
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本(2)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传染病的管理,保护公众健康,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2.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公共场所等。
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4篇

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4篇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1一、坚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行预防为主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二、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宣传工作,组织全体师生搞好以灭四害为中心的环境卫生工作。
三、搞好卫生预防接种工作。
四、对全体师生的饮水进行监督把关。
五、严格执行医务操作规程。
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扩散。
六、对传染病人的污物,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要求,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七、建立红十字监督网,及时将传染病疫情上报卫生室。
八、发现传染病人及时送医院隔离治疗,并将疫情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同时深入班级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和咨询宣传工作。
九、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把好病从口入关,加强对食堂饮食卫生监督工作,严格控制餐具消毒。
十、食品工作人员必须经常保持个人卫生,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销售食品是必须使用售货工具。
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21 加强宣传教育。
利用墙报、队报、广播等形式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2 每天搞好教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早晨到校后立即打开门窗和活动场所的通风换气,保持教室内空气清新。
3 一旦发现学生有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到卫生室检查并及时送指定医院治疗。
4 对缺勤的学生,班主任立即进行调查,一旦发现有法定传染病的学生,按有关规定进行消毒、隔离治疗,并及时报告区控制中心、教育局和社区防保医生。
5 每个学生保证1小时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抗病能力。
6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加强营养和适当的休息。
7 各年级组办公室有工会小组长负责定时开窗,流通空气。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8 班主任督促班级卫生委员每天早晨和下课后开教师窗通风。
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

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一、医院传染源管理制度1、医院传染病人,应根据传播途径分别进行严密隔离,以及呼吸道、消化道、接触、昆虫和血液隔离2、在诊治中发现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人,应当在二日内作出明确诊断。
3、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淋病、梅毒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接受检疫、医学检查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淋病、梅毒病人应当在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接受治疗。
5、艾滋病的监测管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
6、严格执行消毒常规。
传染病出院、转科、转科、死亡离开隔离区时,所有物品必须进行终末消毒。
7、检验有传染性的标本时,应当防止污染工作台、地面、衣物等。
检验完毕的标本应消毒后再进行处理。
检验单发出前应消毒。
菌种应由专人保管,专册登记。
8、对已被感染的传染病人应当尽快治疗。
医务人员接触传染病人应当按规定着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2、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按规定时限向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并认真进行疫情登记。
3、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及病毒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城镇在六小时内,农村在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主管地的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4、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毒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城镇于12小时,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疾病控制中心报出传染病报告卡,丙类传染病应在24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5、坚持首诊医生负责制,报告疫情,医生在填写疫情报告卡时,应详细填写传染病人的地址(农村必须写到自然村、寨、小区住户,必须按某幢、某单元、某楼、某号填写),注意询问传染病病人的电话号码等,以便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能找到病人。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精选10篇)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精选10篇)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一、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的定义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制度,是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而制定的。
二、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精选10篇)共卫生的具体内容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结核、艾滋病、SARS等)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
现在,就来看看小编整理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精选10篇)!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1为了切实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对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疫情报告制度:发现传染病疫情,特别是学生群体性发病等情况,学校应指派校医对疫情进行初步核实,确认后由专人按要求及时上报鄞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落实“四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二、晨检制度: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晨检工作。
对患传染病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治疗,并对已发生传染病班级的其它学生要在卫生部门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服药,如板兰根、维生素C等。
三、消毒制度:认真做好教室、专用教室消毒工作,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和宿舍要重点消毒,勤洗晒衣被并用紫外线消毒车和含氯消毒液喷洒、揩擦消毒。
四、病愈后复课要求:根据不同的传染病隔离时间来决定隔离期限,隔离时间未到的必须要有医院传染病科证明,并由校医务室复检后学生才能进教室上课,反之仍作为病未愈不能来校上课。
五、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这一内容的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勤洗手,及时做好学生的计划免疫,防止交叉感染。
学生离校一个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市返回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并要经过医务人员重新检查。
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待检疫期满后方可回班。
六、对患传染病的学生所在班和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学生进行检疫,隔离、观察、不串班。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4篇)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本工作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机构、单位以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目标是及时发现传染病疫情、迅速控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第四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疫情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传染病防控知识宣教、预防接种和合理用药等工作。
第五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二章传染病疫情监测第六条传染病疫情监测包括疫情报告、数据分析和疫情预警等工作。
第七条各相关单位应当及时发现、报告和上报疫情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第八条有发热、呼吸道疾病等传染病症状的患者应当及时就医,并由医疗机构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九条相关部门应当及时收集、汇总和分析疫情数据,做好疫情分析和预测工作。
第十条各级卫生部门应当根据疫情监测结果,及时发出疫情预警通知,指导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
第三章传染源与传播途径的控制第十一条对于已经发现的传染源,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包括隔离、救治、消杀等,并追踪接触者。
第十二条对于传播途径,应当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个人防护、环境卫生、消毒等。
第十三条各级卫生部门应当负责制订有关传染病防控的操作规程和技术指南,并组织培训与督导工作。
第十四条各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第四章传染病防控知识宣教第十五条在各级教育机构、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应当定期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宣教活动。
第十六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教应当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包括宣传资料、讲座、培训等。
第十七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教应当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内容有针对性、科学合理。
第十八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教应当加强与媒体合作,广泛宣传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性和知识要点。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四篇)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____小学传染病管理制度(一)1.认真贯彻《____传染病防治法》。
2.开展经常性的预防传染病宣传教育,定期出有关疾病预防知识板报,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
3.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卫生死角。
4.加强学校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管理,确保给学生供应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置,防止因污染水源引起的传染病流行。
5每年对小学入学新生查验预防接种证,未按规定接种的做好登记并及时报告卫生防疫部门,督促学生家长带学生到具有预防接种资质的地段医院补种疫苗。
6.教室、宿舍、会议室、阅览室等人群密集场所保持良好通风透气,使用空调的场所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和开窗通风透气。
7.制订传染病预防控制方案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8.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按《____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认真履行报告职责,不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学校一旦出现传染病疫情,在第一时间内以最快速度上报教育主管部门、疾病控制中心、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协助____部门做好传染病防治、隔离、消毒、转诊工作,并做好病情登记。
9.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把晨检作为检疫时间。
对校内疫区进行消毒处理,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易感人群和密切接触人群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
根据疫情变化趋势,暂时停止大型集会,或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暂时停课;严格控制疫区转入或转出的学生。
二、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学校班主任马上向政教处主任报告,学校在____小时内向属地教育部门和____部门(或疾控中心)报告。
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____天内有____例或者连续____天内有多个学生(____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____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为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人员和相关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员工、访客、承包商等。
三、责任分工1. 单位领导班子负责本单位传染病防治的总体工作,确定工作目标和政策。
2. 卫生健康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和协调本单位的传染病防控工作。
3.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员健康状况的管理和相关调整。
4. 科研部门负责传染病研究和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5.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并配备必要的传染病防护设施和器材。
四、传染病防控措施1. 前期防控措施(1) 加强对员工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2) 加强员工健康监测,定期查验员工健康证明,对有传染病症状或疑似病例的员工进行隔离和治疗。
(3) 定期开展传染病学习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4) 定期检查和维护相关防控设施和卫生条件,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日常办公场所防控措施(1) 加强办公场所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动。
(2) 加强卫生清洁消毒工作,特别是公共区域和公共用品。
(3) 设置消毒液和医用口罩等防护用品供员工使用。
(4) 掌握员工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隔离疑似感染病例。
3. 人员管理措施(1) 加强对员工的健康监测和管理,包括定期体检和健康证明的查验。
(2) 对旅行返回的员工进行隔离观察,确保其身体健康。
(3) 定期组织员工的健康宣教和防控培训。
(4) 对有传染病症状或确诊病例的员工,及时隔离和治疗,并通报相关部门。
4. 防护用品管理(1) 保证防护用品的充足供应,及时补充和更新。
(2) 对防护用品进行合理储存和管理,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3) 对员工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并进行正确使用培训。
五、传染病防控监督1. 卫生健康部门定期对本单位的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

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确保医院的公共卫生和医疗质量安全,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护理部等相关部门。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内容包含传染病防治的组织管理、传染病监测报告、传染病诊断处理、传染病隔离隔离、传染病职工健康管理等方面。
第二章传染病防治的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设立传染病防治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担负主任,相关科室主任、感染掌控科专家、护理部主任等担负委员。
第五条传染病防治管理委员会负责订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规范制度,组织开展传染病防控的培训和教育,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定期评估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第六条医院要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文件料子和信息汇总整理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保密安全。
第三章传染病监测报告第七条医院要建立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情形和趋势,并向有关部门及时报告。
第八条医院将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护理部等作为传染病监测报告的依托部门,要求各部门及时记录和上报传染病疫情信息。
第九条传染病监测报告内容应包含传染病的类型、发病数量、发病时间、临床表现等,并要求各报告单位如实填写信息,不得隐瞒、掩盖。
第四章传染病诊断处理第十条医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传染病诊断处理制度,确保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和处理。
第十一条医院要建立传染病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流程,依据不同传染病的特点和传播方式,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十二条医院要建立传染病隔离治疗制度,确保传染病患者得到专业的治疗和隔离护理。
第十三条医院要加强对传染病患者的卫生宣教工作,提高患者的卫生意识和自我防护本领。
第五章传染病隔离隔离第十四条医院要建立传染病隔离制度,对已经确诊的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避开传染病的扩散和传播。
第十五条医院要建立传染病隔离区,确保隔离区环境清洁,通风良好,严格掌控人员出入,并供应必需的设备和物资。
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
2. 设立传染病防治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传染病防治工作,包括疫情监测、报告、处理、防控措施等。
三、传染病防治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隔离、及时治疗。
3. 科学防控,依法管理。
四、传染病防治措施1. 传染病监测与报告(1)医院内所有医务人员均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负责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告传染病疫情。
(2)门诊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上报。
(3)责任报告人在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等重大传染病及疑似病例时,城镇2小时内、农村于6小时内以最快通讯方式向防疫站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2. 传染病防控(1)加强医院内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制度,确保医院环境清洁卫生。
(2)对传染病病人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3)加强医院内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传染病的认识。
3. 传染病信息管理(1)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收集、分析、反馈制度。
(2)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传染病疫情。
(3)定期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总结、评估,不断改进和完善传染病防治工作。
五、责任与奖惩1. 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考核。
2. 医院对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传染病防治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理。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遇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调整,按新规定执行。
本制度由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三篇)

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是指针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设计的一套规范性的制度和管理流程。
该制度的目的是优化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高传染病的报告和管理效率,从而有效防控传染病的蔓延和暴发。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传染病报告制度:明确了各级医疗机构在发现传染病病例时应及时上报的程序和要求,包括报告的方式、内容和时间要求等。
2. 传染病检测和诊断制度:规定了传染病的检测和诊断标准,确保传染病的准确诊断和监测,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
3. 传染病防控措施制度:明确了各级卫生部门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包括隔离、消毒、封控等,以及相关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4. 传染病监测和评估制度:建立传染病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对传染病的传播趋势进行评估和预测,为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5. 传染病疫苗计划和接种制度:建立传染病疫苗接种计划,确保人群得到必要的疫苗接种,提高群体免疫水平。
通过建立和完善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可以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提高传染病的报告和管理效率,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传染病防治和报告行为,遏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及所属机构、人员。
第三条传染病防治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配合的责任分工原则。
第四条传染病报告工作要贯彻“三早”原则,即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确保传染病疫情能够及时掌握和处理。
第五条本制度由本单位负责人负责解释和执行。
第二章传染病防治工作第六条本单位要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工作组织机构,明确各责任部门和人员。
第七条本单位要加强传染病防控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防控能力和水平。
第八条本单位要开展传染病监测,及时评估传染病的风险和趋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第三章传染病报告管理第九条个人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时,应立即向所在单位报告,单位应及时将病例报告给上级卫生部门。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包括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监测、报告、治疗和康复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传染病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措施,确保传染病的及时发现、报告、处理和控制。
第四条国家实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第五条国家实行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第六条国家鼓励、支持传染病防治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的传染病防治技术和方法,提高传染病防治水平。
第二章传染病预防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传染病预防规划,明确传染病预防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第八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做好传染病监测工作,对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趋势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第九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传染病预防需要,开展免疫接种工作,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传染病防治设施建设,保障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一条国家实行传染病预检、漏检、复检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第三章传染病控制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传染病疫情的发展趋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传染病的扩散和蔓延。
第十三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做好疫源追踪、消毒、杀虫等工作。
第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能力。
第十五条国家实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模版(4篇)

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和管理工作,保障员工健康,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
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包括办公区、生产车间、仓库等各个区域。
二、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防控;2. 科学防控,依法管理;3. 集中领导,分级负责;4. 公开透明,及时沟通;5. 志愿参与,共同防控。
三、职责和义务1. 企业应当建立规范的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2. 员工应当积极参与传染病预防工作,配合企业的相关安排;3. 各级管理人员应当组织落实传染病防控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报告;4. 企业应当定期组织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四、传染病防控管理措施1. 常态化清洁消毒(1) 建立定期的清洁消毒制度,对办公区、生产车间、餐厅等区域进行日常清洁消毒;(2) 使用消毒剂时,应当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3) 配备必要的清洁消毒设备和用品,确保清洁消毒操作的效果和质量。
2. 健康监测和筛查(1) 每日测量员工的体温,并记录在传染病防控台账中;(2) 对有病毒感染症状和体温异常的员工,及时安排医疗检查和隔离治疗,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3) 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掌握员工的健康状况。
3. 健康教育和宣传(1) 定期组织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控意识和能力;(2) 引导员工掌握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3) 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强对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推广科学防控的方法和技巧。
4. 人员聚集控制(1) 限制人员聚集,避免大规模集会和聚餐;(2) 班车、食堂等公共场所要求员工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3) 各个区域之间加强管理和协同工作,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5. 职工外出和返岗管理(1) 临时外出人员应当填写外出登记表,并在外出地遵守疫情防控措施;(2) 返岗人员应当提供健康证明,并进行必要的隔离观察和检测,防止病毒输入和传播。
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3篇)

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历来是国家重视、民众受益的大事,也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防为主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指导方针。
学校一旦发现传染病后,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为此,我校结合实际制订如下制度。
一、为加强学校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治领导____,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固定专(兼)职疫情管理人员、消毒人员,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学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疫情管理人员韩凯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等为义务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和义务报告人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应在规定时限内,向县教育局疾控中心报告。
三、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应及时报告。
四、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
五、学校要进一步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对请假、缺课的学生要询问原因,注意追踪,确保对传染病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六、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开设健康教育课、设立宣传栏、举办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____部门要经常深入学校进行防病知识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七、学校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
教室、宿舍要经常通风,设置防蚊灭蝇设施。
食堂要讲究卫生,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学生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八、学校坚持晨检制度,每天早晨由班主任负责检查班内学生身体状况及教室环境卫生、学生个人卫生。
校医负责全校的异常情况的排查。
1、班主任发现各类传染病疑似病人,不得让其与其他人接触。
2、向卫生室老师汇报,卫生室老师诊断为疑似病人后及时向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3、立即送至应急隔离室。
4、通知学生家长,送疑似病人到指定医院就诊。
同时电话追踪医院诊断结果。
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5篇)

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1.传染病疫情管理____设在医院预防保健科。
有经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培训上岗的疫情报告管理员,负责本单位和所辖区内的疫情报告工作。
2.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有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及《____部37____》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交医院指定的疫情管理人员(或投放于疫情箱内),履行好法律规定的义务。
3.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规律,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切实做到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4.熟练掌握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及分类,疫情报告的时限及程序,做好上报登记,核实、填卡、传送等工作。
5.疫情报告管理人员负责收集异常信息审核报告卡,按时上报并做好各种传染病卡的分类登记工作,每月查对门诊日志、出院病例,发现漏报及时补报并按规定予以处理。
6.凡发现____(鼠疫、____)或新发传染病或乙类中的按____管理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禽流感、____、麻疹、脊髓灰质炎、流脑、乙脑应____小时电话报告,随后补报卡片。
7.每月查阅全院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例发现漏报及时补报,并与医务科共同进行目标考核。
8.监督与诊治传染病有关的科室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
9.积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
10.新分配(或调入)来我院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及《____部37____》等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方可上岗。
11.督查检验科、ct室、放射科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的异常信息做好登记,并第一时间将结果反馈给开单医生。
12.严格遵照《____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调查、采样与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相关规定,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防治与管理工作,结合诊所实际,特制定管理制度。
一、组织管理
(一)诊所所有人员均为防治工作小组成员,所长负总责,临床医生为直接责任人。
(二)内科医师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的具体实施,接受区疾控中心的指导和监督。
落实传染病登记和疫情报告制度。
二、疫情报告制度
(一)按要求建立疫情管理、报告制度,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工作。
(二)发现传染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必须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做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医务人员必须认真填写门诊日志,便于传染性疫情的发现、收集和报告,凡确诊为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的,要在门诊工
作日志上登记患者的病名、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做好相应处
理,及时将疫情报告区疾控中心。
(四)若发现疑似甲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病人,应在2小时内送上级
医院确诊。
对其他有条件确诊的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在
24小时内报告区疾控中心,对疑似病人应及时送上级医院确
诊。
社会监督制度
1.设立社会监督电话或意见箱,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做好登记。
2.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定期召开有关人员座谈会,征求意见。
3.实施以下公开制度:
(1)上岗人员必须佩带附有本人照片、姓名或编号、职称或职务等内容的胸卡。
(2)公开张贴卫生部制订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
(3)公布主要检查、治疗及常用药品价格。
(4)患者诊疗完毕后,应出具其费用结算凭证。
药剂师岗位职责
1.在所长领导下工作。
2.进行药品调配工作。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
谨差错事故。
3.负责药品检验鉴定工作,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典规定。
4.检查毒、麻、限制、贵重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
现问题及时研究及处理并向上级报告。
5.完成所长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处方书写制度
1.处方记载的患者一般项目应清晰、完整并与病例记载相一致。
2.每张处方只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处方字迹应当清楚,不得涂改。
如有修改,必须在修改处签名及
注明修改日期。
4.处方一律用钢笔、碳素笔、黑色墨水书写。
5.处方一律用用规范的中文或英文名称书写。
书写药品名称、剂量、
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6.年龄必须写实际年龄,婴幼儿写日、月龄。
西药、中成药、中药
饮片要分别开具处方。
7.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须另起一行。
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五种药品。
8.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可按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药物调
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之后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
先煎、后下等;对药物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应在药名之前写出。
9.特别情况需超剂使用时,应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字。
10.除特殊情况外必须注明临床诊断。
11.开具处方后空白处应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