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点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环境的保护》章末总结课件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环境的保护》章末总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51e9118bd63186bdebbc6c.png)
【解析】人体细胞的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除了植物的光 合作用能固定二氧化碳外,光合细菌和蓝藻等生物的光合 作用、一些微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也能固定二氧化碳;糖 类(如果糖)、脂肪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大气中的 CO2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答案】D
(2)某化工厂违规排放大量污水,引起部分浮游动物死亡,进一步 加重了污染,进而导致更多生物死亡,该过程属于_正__反__馈__调节。 (3)在人工干预下,湿地物种逐渐丰富,这属于群落的_次__生__演替 。若没有人工干预,该湿地最终将发育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 主要是由当地的_平__均__温_度__和__年__降__水__量__决定。 (4)在下图中,用箭头和必要的文字表示能量的流向。
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三个 方面。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①就地保护。 ②易地保护。 ③利用生物技术保护濒危物种。 ④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其危害
1.污染类型及危害
污染类型
成因
危害
水 无机污染
水中富含N、P等营 水体缺氧,水生生
养元素
物大量死亡
类别 食性
青鱼 螺蛳
鲢鱼 浮游植物
鳙鱼 浮游动物
鲤鱼 杂食
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类是__鲢__鱼___。
(2)有人认为黄河中下游流域水体富营养化与水质中富含N、P等矿 质元素有关。为了证明水体富营养化是由N和P引起的,因此设计 了下面的实验。从泛着绿色的池塘中取水,并进行如下处理:
5.位于印度洋的马尔代夫被誉为“人间最后的乐园”,然而全 球变暖正让这个天堂岛国面临着“失乐园”的危机。该国总统 表示,政府将开始从每年10多亿美元的旅游收入中拨出一部 分,纳入一笔“主权财富基金”,用来购买新国土。这一现象 给人们的最大启示是( ) A.沙尘暴已侵蚀海洋 B.酸雨已使人无法在陆地生存 C.减少CO2排放已刻不容缓 D.淡水资源面临枯竭
生物必修三第六章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生物必修三第六章重要知识点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b2ee92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c.png)
生物必修三第六章重要知识点的总结要学好高中生物课,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小编整理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1、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⑴、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
⑵、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
⑶、2001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⑷、我国人口发展目标①、2010年,人口要控制在13.6亿以内(不包括港、澳、台)。
②、2020年,人口要控制在14.5亿以内(不包括港、澳、台)。
③、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5亿左右),后缓慢下降。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⑴、对粮食需求增大,要求开垦土地,必然破坏植被。
⑵、需要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质等多种自然资源,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⑶、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⑷、淡水缺乏。
⑸、环境污染加剧。
3、我国人均占有资源情况⑴、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三分之一。
⑵、人均淡水不足世界人均淡水四分之一。
二、应会知识点1、生态系统破坏因素:⑴、自然因素:火山、地震、台风、流行病毒等⑵、人为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
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
2、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⑴、影响因素①、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开发,超过再生能力。
②、工农业、城市布局不合理。
③、环境污染严重,超过自净能力。
④、人口增长过快,生态负担加剧。
⑵、危害:植被破坏,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温室效应,臭氧层损耗,酸雨等。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2、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就是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高三生物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复习必修3
![高三生物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复习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ff095fd63169a4517623a351.png)
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 土地沙
化的主要原因
漠化
结果 发生赤 潮
出现沙 尘暴
第十一页,共十四页。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 决→定自(juéd我ìng调) 节能力→决生定物圈的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第六章 生态环境 的保 (shēnɡ tài huán jìnɡ) 护
第一页,共十四页。
【学习(xuéxí)目标】
❖ 识记:我国的人口(rénkǒu)现状与前景 生物多样 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 理解: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注全球 性生态环境问题。
❖ 应用: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了解人口增长过 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和我国利用生物 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No 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和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遗传(yíchuán)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直接使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美 学价值等。潜在使用价值: 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原 因。用、共同进化 的结果
Image
12/6/2021
第十四页,共十四页。
生物 多样性价值 (shēngwù)
❖ 直接(zhíjiē)使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 料、科研价值、美学价值等
❖ 间接使用价值:生态功能 ❖ 潜在使用价值: 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
值目前还不清楚
第六页,共十四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种群的特征相互关系
性别(xìngbié) 比例
年龄(niánlíng) 组成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掠夺式开发和利用(lìyòng);
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88d00c788e9951e79b8927b4.png)
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原因:人口基数大,人口出生率高。
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1.全球气候变化2.水资源短缺3.臭氧层破坏4.酸雨5.土地荒漠化6.海洋污染7.生物多样性等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
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潜在价值:目前尚不知道2.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其调节功能3. 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以建立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特殊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原、稀树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种等,在具体地段划定范围保护起来,禁伐、禁牧、禁猎。
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保护程度需要,有全封闭式保护,不准人入内;有半封闭式保护,有的地方外人可进入,有的地方外人不准进入。
(2)迁地保护迁地保护就是通过人工的办法,将要保护的野生物种的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以人工管理和繁殖,使其种群不仅可以繁衍延续,而且不断扩大。
(其主要方法是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与树木园或基因库。
目前,饲养在世界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圈养设施中的脊椎动物已超过3 000种,个体数量达5.4×105头。
全世界1 500余个植物园和树木园均承担着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任务。
)(3)离体保护离体保护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低温技术,将生物体的一部分进行长期储存,以保存物种的种质资源。
五、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高中生物必修3第6单元复习课件: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中生物必修3第6单元复习课件:生态环境的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67d9706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3.png)
4.右图是人类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 的模式图,识图作答: (1)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 从环境中输入________。 (2)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 ,将________输出给环境。 (3)箭头C表示人类对________产生的影响。 (4)箭头D表示环境对人类的________作用。
(5)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概括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使A、B、C、D达到良性循环,最根本的措施是:① 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实现 ________________战略。
下降的状态,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增长量并不低。
答案 B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的环境容纳量 是有限的,人口众多对于我国的生态 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人均耕地 继续减少。 (2) 自然资源 消耗量增加。 (3)淡水资源短缺。 (4) 环境污染 加剧。 (5)生态平衡破坏。
右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 请回答问题。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 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 后果有________。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 长趋势将表现为图中________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________ 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我国由人口引发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引发的问题 ①我国有关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等6项自然资源 总量综合排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明显居后; ②人均耕地远少于世界人均耕地,且有继续减少的趋势; ③人均淡水占有量也远少于世界水平。 (2)采取的措施 ①控制人口增长;②保护基本农田;③启动南水北调工程; ④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力度。
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章末归纳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章末归纳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9f0bc7026bd97f192279e919.png)
(3)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人虎之间的 是
竞争 关系。 (4)如果镇坪存在华南虎,对该区域内的华南虎最好的保护方式
。 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5)华南虎与东北虎均为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是两个不同的 亚种。从进化角度看,其差异的实质是种群 基因频率 然保护区,其根本目的是 A.保护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B.保护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C.发展当地旅游业 D.保护著名古寺——庆云寺 ( 不同。 ) (6)1956年,我国在广东肇庆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 B
2.2007年,陕西镇坪“华南虎”事件重新引起了人们 对这种濒危生物的关注。华南虎(又称中国虎)是 我国特有亚种,全球只剩下不到100只,在野外生 存的华南虎可能只有10到30只。影响它们数量的首 要原因是人虎冲突。一只虎至少需要15到30平方公 里活动空间。近代的人口迅速增长,导致华南虎的 栖息地碎裂化、岛屿化,很难满足华南虎的生存要 求,被孤立的华南虎个体之间很难交流和繁殖。第 二个原因就是华南虎的很多食物是人类的经济动物,当人们的猎杀使 这些动物的种群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华南虎已经很难生存。 (1)野外的成年华南虎通常将尿液喷洒在树枝上作为确定它们领地的 化学 信息。 一种标志,这是一种 (2)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华南虎的生存需要较大领地的 原因是 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一般来说华南虎处于 食物链的顶级(营养级最高),相同面积的领地内其获得 的能量最少 。
悉尼自助游 悉尼自助游 atlsxzc2
1.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 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 无机盐 。导 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 光 和 氧 这 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 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 是 乙 组,理由是 蓝藻等夜晚进行呼吸作用产生大量CO2, 。 CO2与水结合产生碳酸后使水的pH下降 甲组水样中的O2含量 大 于乙组的,理由是 蓝藻等白天进行 。 光合作用释放大量O2,使水中的O2含量上升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 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 → 蓝藻 →人。 浮游动物 → 鱼
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65eb654a01f69e314232942d.png)
一、学习目标:1. 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3. 阐明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概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重点、难点: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生态环境的保护一节的知识考查一般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分析推理能力。
选择题居多。
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的人口现状:1.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2. 人口基数大3. 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人口增长给环境带来的压力:粮食、水资源、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生存空间、精神需求等。
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1.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CO2、CH4、氮的氧化物等气体组成温室气体层,阻止地球向宇宙释放红外线,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主要危害是造成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干旱范围扩大。
(2)臭氧层破坏(3)酸雨: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后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
(4)水(海洋)污染:表现为水体富营养化。
(5)土地荒漠化:(6)水资源短缺。
(7)生物多样性锐减原因: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②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
2. 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使用价值:药用、工业原料、科研、美学等。
间接使用价值:即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
潜在使用价值:未知的价值。
构成物种多样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3. 可持续发展:“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必修三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必修三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b8bcbe0890c69ec3d5bb750b.png)
生物
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目标 计划生育 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2001 (1)现状:1982年,我国将 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目前我国已 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人口 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 明显下降。
(2)目标:由于 人口基数 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
(6) 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实
现的(×)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固考基 双 基 优 化 析考点 核 心 探 究 研考向 解 题 悟 法 提素能 高 效 训 练
生物
2.判断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说法的正误。 (1) 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 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2)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3) 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 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它属于该地区生 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4)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5)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就是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6)人类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生态平衡基础上健康的经济发展(√)
4.生物多样性锐减 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 掠夺式 开发和利用;环境污 染;外来物种入侵等。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固考基 双 基 优 化 析考点 核 心 探 究 研考向 解 题 悟 法 提素能 高 效 训 练
生物
5.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引发的危机
(1) 外来物种入侵就是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途
固考基 双 基 优 化 析考点 核 心 探 究 研考向 解 题 悟 法 提素能 高 效 训 练
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章末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章末总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4bacdc0c22590102029d6f.png)
)
项目四
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引发的危机分析
1.外来物种入侵就是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 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人们把在新侵入地造成严重经 济损失、对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物种称为侵入种。 2.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破坏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 衡; 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 即引发生态危机。 3.外来物种入侵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占据生态位。如果迁 入地环境条件适宜, 侵入种由于缺少天敌的控制, 传播能力特别强, 一旦传入,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在短时间内呈种群的“J”型增长。
(4)下列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没有地球的自然温室效应,大多数的生命都将不存在 B.全球工业的迅速发展加剧了温室效应 C.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排放,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就可 以保持在稳定的水平 D.森林大幅度地吸收 CO2 可缓解全球温室效应的危机
(5)面对温室效应,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尽量采用________等清洁能源,以减少 CO2 的排放。 ②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人们首先应该停止________,还应采取 植树种草等措施以扩大植被,逐渐恢复________循环的平衡。 (6)材料二显示,气温升高可以导致________的发生,从而使生 物产生不同的变异。
答案: (1)全球气候变暖
(2)①有氧呼吸 ②燃烧 (4)C 碳
C6H12O6 + 6H2O
酶 +6O2――→6CO2+12H2O+能量
光能 (3)CO2 + H2O ――→ (CH2O) + O2 叶绿体 能、风能、核能 ②对森林乱砍滥伐
(5) ①水能、太阳
(6)基因突变
解析:结合生物与环境、植物光合作用、遗传变异和进化等知 识,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总结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
必修3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必修3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fe2a3cd4fc4ffe473268ab08.png)
6.1 人口增长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世界和我国人口现状及前景 1.全球人口的现状及前景
70
2005年12月 19日65亿
目前,全球平均每 秒钟便有4.4个婴儿降 生,不仅出生率令人震 惊,而且分布也相当不 平衡,约57%的新生人 口集中在亚洲,26%在 非洲,9%在南美,5%在 欧洲,3%在北美,约1% 在大洋洲。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 速度是每天增加大约20 万人,相当于一个有一 定规模的城市的人口。
一、世界和我国人口现状及前景 2.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我国人口近 几百年来为什 么会明显增多? 2.生物种群消 长的规律完全 适用于人口增 长的情况吗?
讨论:
1.我国人口近百年来为什么会明显增多?
主要原因:
①生育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 “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过快; ②人口基数过大
(5)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
➢ 2010年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控制在13.6亿以内; ➢ 2020年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控制在14.5亿以内; ➢ 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15亿)以后,将缓慢下
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__经___济__、__社__会__、__环___境__和__资__源____
(现在)
鸟儿们都死了, 谁来替我传播种
子呢?
间接使用价值
❖ 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科研价值:仿生学、动植物品种的
直 改良都需要野生生物。
接 药用价值:许多野生生物能为人类
使 用
提供重要的药材。
工业原料:食品、医药、化工及制 造等许多工业都要以生物为原料。
价
值 美学价值:色彩纷呈的花木及神态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期末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期末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01896f07ce2f0066f433226f.png)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期末知识梳理新人教版必修3一、本章知识网络:二、知识解读:知识点一、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环境问题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解读: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压力。
(1)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
大量工业、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使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环境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2)人类的生存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都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使资源减少。
2.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后果3.水污染及其净化提醒解决水污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排放。
对不可避免产生的污水,要集中到处理厂进行净化。
通常的方法有物理沉降、化学反应分解等,最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利用生物分解的办法降解。
4.土地荒漠化(1)原因: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如草原的过度放牧、草原植被破坏、有益动物的大量减少、病虫害严重等,使草原植被退化,原始森林和“三北”防护林被破坏。
(2)后果:沙尘暴遮天蔽日,毁坏力极强。
(3)治理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
知识点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生物多样性内涵及各层次间的内在关系[]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使用价值①药用价值:如蝉蜕、人参、冬虫夏草等。
②工业原料:如芦苇、霍霍巴。
③科研价值: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将野生品种中的一些抗性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从而得到抗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
④美学价值:色彩缤纷的植物,神态各异的动物。
(2)间接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如:①土壤形成、水土保持;②净化环境。
(3)潜在使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
但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高中生物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2b9ca0ebbb68a98270fefa47.png)
1
本章整合
一、生物入侵 1.概念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另一 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健康等造成危害的过 程。 2.生物入侵的危害 第一,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 绝。 第二,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第三,外来物种入侵会因其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而对其他生物 的生存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第四,外来物种入侵还会给受害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水污染类型的判断技巧 (1)根据污染成因判断 ①若水中富含N、P等矿质元素引起的污染,则为无机污染。 ②若水中富含有机物引起的污染,则为有机污染。 ③若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引起的污染,则为重金属、农药污 染。 (2)根据危害结果判断 ①若湖泊中表现为水华,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则为无机 污染。 ②若异养生物繁殖,使河水变黑发臭,则为有机污染。 ③若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则为重金属、农药污染。
3.外来生物入侵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 (1)侵入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传播能力强,一旦传入,能迅速传播 蔓延开来。 (2)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 (3)侵入种对环境适应性强。 (4)缺少天敌的控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水体富营养化和水污染 1.水体富营养化分析 (1)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如下图所示)
(2)引发的后果:产生“水华”(发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和“赤潮”(发生 在海水中)。
8
9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试加油。
10
生态环境的保护高考生物必修3第六章课件
![生态环境的保护高考生物必修3第六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a73cf2856a561252d36f99.png)
三、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
1. 概念: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 样的生态系统, 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四、可持续发展
1. 含义: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 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它追求的是 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知识导图
要点探究
防 治 措 施
( 1)减少 化学燃 料 的燃烧; ( 2) 开发新能源; ( 3) 大量植树造林
减少氮氧化物和氟氯烃的 排放
2. 水污染及其净化 富营养化原理、过程及相应的净化措施如下图:
(1)来源: 生活污水、工业污水进入水体, 海洋运输时石油泄漏和倾倒污染物。 (2)表现: 水体富营养化。 (3)结果: 若表现在海洋中称为赤潮, 若表现在湖泊等淡水流域称为水华。 3. 土地荒漠化 (1)原因: 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如草原的过度放牧, 草原植被被 破坏; 有益动物大量减少, 病虫害严重, 使草原植被退化; 原始森林和防护林被 破坏。 (2)后果: 沙尘暴遮天蔽日, 破坏力极强。 (3)治理措施: 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 部分地区退耕还林、 还草; 大量营造草 原、灌木林和防护林, 以林护草, 草林结合。
思维导引:
解析: 潮汐是因地球、 月球的位置及吸引力而产生的海水规律性的涨落现象, 属正常自然现象; 大脖子病则是由于缺乏碘元素, 而不能正常合成甲状腺激 素所致。水俣病是因为环境中汞这一重金属含量过高导致; 赤潮是在特定的 环境条件下, 海水中某些漂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 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光化学烟雾是指氮氧化合物和碳氢 化合物在大气环境中受到强烈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后, 产生一种复杂的光化 学反应, 生成一种新的污染物——光化学烟雾。 答案: D。
高二生物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必修3
![高二生物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8ee4ea0ff705cc1754270920.png)
生物必修3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1、,“地球村”第60亿位公民降生。
年,我国将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2001年,我国颁布了《》,从而把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和制度措施等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我国的人口和已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低水平的国家行列。
2、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的曲线呈型。
3、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人将在较长时期内。
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是:年,人口总数(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要控制在亿以内;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亿)以后,将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和的协调发展。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人口增长过快对我国的资源、资源、资源以及能源等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
5、我国在控制的同时,还加大了保护和的力度,如植树种草,,防治;监控、治理;加强和,以及推进等。
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和等。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2、生物圈内所有的,它们所拥有的全部以及各种各样的,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一般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一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二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也叫功能);三是对人类有、和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和等意义的价值。
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明显大于它的价值。
科学家对全球一些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的估价是:生态系统的面积最大;生态系统的全球价值最大;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价值最大;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价值相对最小。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5、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和两大类。
6、就地保护是指在对或建立以及等。
易地保护是指把,在进行专门保护(如建立、以及等)。
其中,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
7、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与的关系,此外,还要将强、和,使每个人自觉形成符合生态文明的行为和习惯。
高二年级寒假生物必修3复习知识点: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二年级寒假生物必修3复习知识点:生态环境的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93fae9ddf705cc1755270948.png)
高二年级寒假生物必修3复习知识点:生态
环境的保护
一、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而且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近百年来呈“J”型;地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因而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沉重压力。
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这些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 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
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价值①潜在价值:目前不清楚;②间接价值: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③直接价值:食用药用工业用旅游观赏科研文学艺术
注:做题先判断是不是属于间接价值,否则即为直接价值。
5.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②易地保护:是
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例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
这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6.可持续发展
①定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是追求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发展。
②措施:a.保护生物多样性
b.保护环境和资源
c.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高二年级寒假生物必修3复习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二年级生物必修三易错知识点总结
2016学年度高二年级生物知识点寒假复习集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环境的影响
1. 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而且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近百年来呈“J”型;
2.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a. 人均耕地减少;
b. 燃料需求增加;
c. 多种物质、精神需求;
d. 社会发展
地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沉重压力。
3. 我国应对的措施:a. 控制人口增长
b. 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
c.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农业发展
二.全球环境问题:a. 全球气候变化 b. 水资源短缺 c. 臭氧层破坏 d. 酸雨
e. 土地荒漠化
f. 海洋污染
g. 生物多样性锐减
1.温室效应CO2等温室气体
2.酸雨大气中SO2过多
3.臭氧层破坏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4.海洋污染各种污染物通过河流和大气进入
5. 土地荒漠化植被的破坏
三.生物多样性
①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潜在价值目前不清楚
②价值间接价值生态功能
直接价值食用药用工业用旅游观赏科研文学艺术
③保护措施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易地保护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如植物园、动物园)
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基因进行保护
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关键)
反对盲目的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
6. 可持续发展
①定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是追求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发展。
②措施 a. 保护生物多样性
b. 保护环境和资源
c. 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习题
1.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和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措施依次是
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B.S02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吸收SO2的植物
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2.生态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宜于它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稳定扩展的现象。
例如,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解放前由缅甸、越南进入我国云南,并由此扩展到广西、贵州等地区,连接成片,成为当地的“害草”。
紫茎泽兰的
“入侵”使这些地区
A.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C.物种多样性增加
D.遗传多样性增加
3分布在广东沿海的红树林,既是海岸的天然保护林,又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这体现的是(双选) ()
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4.生物多样性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共有的宝贵财富。
下面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现状和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C.一些生物具有药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D.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5.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⑤采用生物防治虫害
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
6.某滩涂是丹顶鹤的栖息地之一,在该滩涂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
A.对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就地保护
B.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C.将丹顶鹤迁入保护区进行迁地保护
D.防止滩涂生态环境的污染
1A2A3AB 4B 5B 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