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第一课时》习题3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3.1 溶液的形成-章节测试习题(4)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3.1  溶液的形成-章节测试习题(4)

章节测试题1.【答题】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A.水B.酒精C.汽油D.苯【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形成。

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是不同的,一般遵循“相似相溶”的原则。

【解答】由题中信息可得知,碘在酒精中可溶,在汽油和苯中易溶,但汽油和苯对人健康不利,故应该选择酒精来洗净衣服上的碘。

故选B。

2.【答题】下列常见的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蒸馏水B.矿泉水C.碘酒D.盐酸【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形成。

【解答】溶液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

A、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B、矿泉水、碘酒、盐酸含有多种溶质,是均一稳定的,所以是溶液。

故选A。

3.【答题】下列有关水溶液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B.向路面上的积雪中撒些食盐,能加快冰雪的融化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含有能自由移动的电子D.冬天在汽车水箱内常加入少量乙二醇,其目的是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混合物的沸点比纯净物的高,混合物的凝固点比纯净物低。

【解答】A、由于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的沸点高,所以温度高,正确;B、由于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的低,所以向积雪撒盐,冰雪可以很快融化,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是电子,错误;D、冬天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溶解后液体的凝固点降低,可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正确。

故选C。

4.【答题】以下物质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悬浊液的是()A.白醋B.冰块C.淀粉D.牛奶【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悬浊液的概念。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3.1 溶液的形成-章节测试习题(3)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3.1  溶液的形成-章节测试习题(3)

章节测试题【答题】(3)针对(2)题中李佳的问题,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究,下表列出了从探究实验中获取的部分数据,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______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因素之一。

【答案】温度【分析】本题考查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因素。

【解答】A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的质量增大;B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的质量也增大;C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的质量减小。

故温度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因素。

【答题】(4)针对(2)题中陈军的问题,老师以食盐溶于水为例,设计如下方案:变量:是否搅拌。

方案:向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同温度等体积的水,再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粉末状的食盐;搅拌甲烧杯,乙烧杯静置。

现象:甲烧杯中的食盐先溶解完。

结论:搅拌比不搅拌溶解得快。

请你模仿老师的方案,再探究一种影响因素: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答案】溶剂的温度向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温度等体积的水,再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粉末状的食盐,甲、乙两烧杯都静置温度高的烧杯中的食盐先溶解完温度越高溶解越快【分析】本题考查探究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解答】影响溶质的溶解快慢的因素有搅拌、溶剂的温度、溶质的颗粒大小等。

探究时需要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若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是溶剂的温度,则需要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即水的体积、溶质的质量、颗粒大小、溶解时不搅拌,故向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温度等体积的水,再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粉末状的食盐,甲、乙两烧杯都静置,温度高的烧杯中的食盐先溶解。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温度越高溶质溶解越快。

【答题】(5)请再探究一种因素并填在下面表格相应的空格处: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答案】颗粒的大小向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同温度等体积的水,再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粉末状和颗粒状的食盐,甲、乙两烧杯都静置粉末状的食盐先溶解完颗粒越小溶解越快【分析】本题考查探究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专题三 水 溶液(试题部分).pptx

专题三 水 溶液(试题部分).pptx

4.(2016福建福州,11,3分)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HNO3和FeCl3 C.BaCl2和Na2SO4
B.NaOH和HCl D.KOH和CuSO4
答案 B A项,HNO3和FeCl3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棕黄色,不符合题意。B项, NaOH与HCl放入足量的水中反应生成NaCl和H2O,得到无色溶液。C项,BaCl2与Na2SO4放入足 量的水中反应生成BaSO4沉淀,不符合题意。D项,KOH与CuSO4放入足量的水中反应生成 Cu(OH)2沉淀,不符合题意。
5.(2015福建三明,24,4分)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 表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分析微观过程图,我能从微观角度总结出一条结论是

答案 (1)H2O+Cl2 HCl+HClO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1个水 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1)由题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l2 HCl+HClO。(2)分析微观过程图,可 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图甲
答案 (1)混合物 (2)2H2O 2H2↑+O2↑ (3)降低 解析 (1)自来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 (2)水在通电时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2↑。 (3)观察图甲,硝酸铵溶液的温度比室温的水的温度更低,所以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降低。
解析 (2)①由生活污水截流处理过程可知其中采用的净水方法有过滤、加净水剂吸附沉 淀、静置沉淀。②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优点是利用太阳能,节约化石能源。③加入肥皂水,产 生浮渣多、泡沫少的是硬水,产生浮渣少、泡沫多的是软水。

鲁科版化学选修4《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溶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鲁科版化学选修4《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溶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鲁科版化学选修4《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溶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鲁科版化学选修4《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溶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确立依据(一)课标分析1. 课程标准要求: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主要应用。

2. 课程标准解读:第一句的行为动词为“知道”“了解”,意为“学生能够描述出、说出、辨认出、区分出、比较出”就是对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基本要求。

这部分内容以化学反应中可逆反应、化学平衡为基础,根据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原有认识能在这里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水的电离教学把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究都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来说,水的电离的原理是学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及应用的基础和前提。

对测定溶液pH的方法的要求层级相对提高,对于pH的计算,本节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能够进行简单计算”,那么在这个要求下,结合高考考点要求,将pH计算分为4类进行计算。

另外,通过课下研究性学习等活动,要让学生体验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并能举例说明。

(二)教材分析第1课时主要解决3个问题: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

只有认识水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才能从本质上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和pH。

本节的学习也为盐类的水解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等知识的教学奠定基础。

教材从实验事实入手,说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着电离平衡,由此引出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进而引出水的离子积,并使学生了解水的离子积是个很重要的常数。

通过进一步的探讨,学生了解在室温时不仅是纯水,就是在酸性或碱性稀溶液中,其[H+]与[OH -]的乘积总是一个常数。

在酸性溶液中,不是没有OH - ,而是其中的[H+]> [OH -];在碱性溶液中,不是没有H+,而是其中[H+]< [OH -];在中性溶液中,并不是没有H+和OH -,而是[H+]= [OH -],最终引领学生理清溶液中H+浓度与OH -浓度的关系,明白溶液酸碱性的本质。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课后习题 专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盐类水解的应用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课后习题 专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盐类水解的应用

03分层作业19 盐类水解的应用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做法与盐类水解知识无关的是( )A.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必须用橡胶塞而不能用玻璃塞B.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碳酸氢铵混合使用C.Al2S3不能用复分解反应的方法在溶液中制取,而只能用干法制备D.配制FeCl2溶液时常常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2.(陕西汉中检测)某温度下,0.1 mol·L-1 Na2S溶液的pH约为13。

下列关于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c(Na+)>c(HS-)>c(OH-)B.c(H+)+2c(H2S)+c(HS-)=c(OH-)C.c(Na+)=c(S2-)+c(HS-)+c(H2S)D.c(Na+)+c(H+)=2c(S2-)+c(HS-)3.下列现象不能用盐类水解知识解释的是( )A.明矾能用于净水B.纯碱可以去油污C.铜绿的生成D.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4.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下列溶液(1)H2CO3(2)Na2CO3(3)NaHCO3(4)NH4HCO3(5)(NH4)2CO3。

下列关系或者说法正确的是( )A.c(HC O3-)的大小关系:(4)>(3)>(5)>(2)>(1)B.c(C O32-)的大小关系:(1)<(4)<(3)<(5)<(2)C.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后只有(1)不能得到对应的固体物质D.(2)(3)(4)(5)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5.下列说法正确且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时的除锈剂②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的材料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④实验室中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⑤加热蒸干CuCl2溶液并灼烧,可得到Cu(OH)2固体⑥要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Fe2+,可先通入氧化剂Cl2,再调节溶液的pHA.①③⑥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6.下列物质的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可以得到该物质本身的是( )①Fe2(SO4)3②NaHCO3③NH4Cl ④MgCl2⑤Na2SO3⑥CuSO4A.①③B.④⑤C.①⑥D.②⑥7.25 ℃时,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Cl-)>c(N H4+)B.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c(OH-)=c(H+)C.0.1 mol·L-1的硫酸铵溶液中:c(N H4+)>c(S O42-)>c(H+)D.0.1 mol·L-1的硫化钠溶液中:c(OH-)=c(H+)+c(HS-)+c(H2S)8.某温度时,向20 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NaOH溶液的过程中[忽略溶液体积和温度的变化,该温度下K a(CH3COOH)=1.6×10-5]。

《溶液》习题

《溶液》习题
结束
下列溶液, 4. 0.1mol.L-1 下列溶液,离子强度最大的是 ( A: K2SO4 B: ZnSO4 C:Na3PO4
C ) D:NaAc
5.在溶液中.强电解质表现的是100%电离. 5.在溶液中.强电解质表现的是100%电离. 在溶液中 100%电离 6.一般来说,离子强度越大,活度系数越小. 6.一般来说,离子强度越大,活度系数越小. 一般来说 (
结束
填空题
3.在一定的温度下,稀溶液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与 3.在一定的温度下, 在一定的温度下 __________________的乘积. __________________的乘积. 溶 剂 摩 尔 分 数 的乘积 4.渗透现象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 具 有 半 透 膜 4.渗透现象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渗透现象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透膜两边存在浓度差 当溶剂中溶解了溶质以后, 5. 当溶剂中溶解了溶质以后,溶剂的部分表面 被 溶质分子 所占据,使 所占据, 溶剂 蒸发的机会减少, 蒸发的机会减少,
所以达到平衡时溶液的
蒸汽压
的蒸汽压。 低于 纯溶剂 的蒸汽压。
结束
选择题
1.用等重量的下列化合物作防冻剂,防冻效果最好的是( 1.用等重量的下列化合物作防冻剂,防冻效果最好的是( A ) 用等重量的下列化合物作防冻剂
A:乙醇 A:乙醇 B:甘油 B:甘油 四氢呋喃(C C:四氢呋喃(C4H8O) D:乙二醇 D:乙二醇
课件制作: 课件制作:应用化学教研室


结束
填空题
1.溶液指的是由两种或多种组分所组成的物理、 1.溶液指的是由两种或多种组分所组成的物理、化学性质 溶液指的是由两种或多种组分所组成的物理 ____________ 分散体系,溶液形成是一个 复杂的物理化学 均匀. 均匀. 稳定的 分散体系,溶液形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 过程总伴随着能量变化、体积变化或颜色变化等 过程总伴随着能量变化、体积变化或颜色变化等. 2.不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某些性质取决于所含溶质粒 不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某些性质取决于所含溶质粒 子的浓度而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无关,称为 稀溶液的依数性 子的浓度而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无关 称为_______________; 称为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括 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渗透压 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渗透压. 依数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依数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蒸 气 压 下 降

北师大、华中师范、南京师范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上册)(课后习题 水溶液)【圣才出品】

北师大、华中师范、南京师范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上册)(课后习题  水溶液)【圣才出品】

第8章 水溶液8-1 现需1200g 80%(质量分数)的酒精溶剂。

实验室存有浓度70%的回收酒精和95%的酒精,应各取多少进行配置?解:设用浓度为70%的酒精x 克,95%的酒精y 克。

则(70%x +95%y )/(x +y )=80%①x +y =1200②由①②解得:x =720,y =480所以应取70%的回收酒精720克,95%的酒精480克。

8-2 下列各种商品溶液都是常用试剂,试计算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摩尔分数:(1)浓盐酸含HCl37%(质量分数,下同),密度1.19g/mL 。

(2)浓硫酸含H 2SO 4 98%,密度1.84g/mL 。

(3)浓硝酸含HNO 370%,密度1.42g/mL 。

(4)浓氨水含NH 328%,密度0.90g/mL 。

解:根据n m c V MV Mρω===(1)物质的量浓度3111937101206mol L 365HCl .%c ..-⨯⨯==⋅因100g 溶液中含37gHCl ,则摩尔分数237365100%=2246%373651003718HCl HCl HCl H O n /..n n /./χ==⨯++-糖糖糖糖(2)同理,物质的量浓度24311849810184mol L 98H SO w .%c .M ρ-⨯⨯===⋅摩尔分数24242429898100%=90%98981009818H SOH SO H SO H On /n n //χ==⨯++-糖糖糖糖(3)同理,物质的量浓度3311427010158mol L 63HNO w .%c .M ρ-⨯⨯===⋅摩尔分数33327063100%=40%70631007318HNO HNO HNO H On /n n //χ==⨯++-糖糖糖糖(4)同理,物质的量浓度3310928101482mol L 17NH .%c .-⨯⨯==⋅摩尔分数33322817100%=292%28171002818NH NH NH H On /.n n //χ==⨯++-糖糖糖糖8-3 如何将25gNaCl 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25的食盐水溶液?解:设需加水xg ,则25/(25+x )=0.25解得:x =75,即加水75g 可以将25g 食盐配成质量分数为0.25的水溶液。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八章 水溶液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八章    水溶液

第八章水溶液8-1: 现需1200g 80%(质量分数)的酒精溶剂。

实验室存有浓度70%的回收酒精和95%的酒精,应各取多少进行配置?8-2: 下列各种商品溶液都是常用试剂,试计算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摩尔分数: (1)浓盐酸含HCL 37%(质量分数,下同),密度1.19g/mL。

(2)浓硫酸含H2SO498%,密度1.84g/mL。

(3)浓硝酸含HNO370%,密度1.42g/mL。

(4)浓氨水含NH328%,密度0.90g/mL。

8-3 : 如何将25g 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25的食盐水溶液?8-4:现有100.00mL Na2CrO4饱和溶液119.40 g,将它蒸干后得固体23.88 g,试计算:(1)Na2CrO4的溶解度;(2)溶质的质量分数;(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4)Na2CrO4的摩尔分数。

8-5: 在 2.3456g水中通入 NH3气至饱和,溶液称重为3.018g,在该溶液中加入50.0ml 0.500mol.L-1H2SO4溶液,剩余的酸用20.8ml 0.500 mol.L-1NaOH 中和,试计算该温度下 NH3在水中的溶解度[ 用g/100g(H2O)为单位]。

8-6: 101mg胰岛素溶于10.0ml 水,该溶液在 25℃时的渗透压为4.34 kPa,求:(1)胰岛素的摩尔质量;(2)溶液蒸气压下降△p (已知在 25℃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7 kPa)。

8-7: 烟草的有害成分尼古丁的实验式为C5H7N ,今有496 mg 尼古丁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在101 kPa 下的沸点为100.17℃,求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

8-8: 今有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和氯化钠三种溶液,它们的质量分数都是1%,试比较三者渗透压的大小。

8-9取0.324g Hg(NO3)2溶于100g 水中,其凝固点为–0.0588℃;0.542gHgCl2溶于 50g 水中,其凝固点为–0.0744℃,用计算结果判断这两种盐在水中的离解情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习题(4)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习题(4)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2.掌握溶液的基本特征,了解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了解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学习重点: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学习难点: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课前预习:1.取A g食盐固体溶于水,得到食盐溶液200 mL。

从食盐溶液中取出10 mL,则对于这部分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含有的食盐的质量为Ag/20B.该溶液的密度比原溶液的大C.该溶液的密度与原溶液相同D.该溶液与原溶液一样咸2.花生油、盐、酱、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①花生油②食盐③面酱④白醋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石灰浆B.生理盐水C.菜汁D.牛奶4.乳化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下列应用与乳化现象无关的是( )A.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洗B.高锰酸钾溶于水进行杀菌消毒C.有机农药的合成或使用D.各种日用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配制5.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化学反应都要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A.便于观察现象B.溶液间的反应不需加热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D.溶液中分子或离子接触充分,反应速率快6.动物摄取食物养料必须通过消化的主要原因是( )A.食物分解后便于吸收B.使食物充分发生化学反应C.食物搅拌均匀后便于吸收D.食物被消化后形成溶液便于充分吸收7.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探究“CuSO4溶液显蓝色与什么离子有关”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提交的实验方案,其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 )A.观察Na2SO4、K2SO4溶液的颜色B.观察CuCl2、Cu(NO3)2溶液的颜色C.向CuSO4溶液中滴加适量的NaOH溶液,静置后观察溶液颜色D.加水稀释后观察溶液的颜色8.在化学学习中,经常会遇到“1+1≠2”的有趣现象。

《水溶液》练习题每课一练(鲁科版)

《水溶液》练习题每课一练(鲁科版)

《水溶液》练习[当堂检测]1、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2、常温下,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1×10-13mol•L-1,对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溶液一定显酸性B 溶液一定显碱性C 溶液一定显中性D 溶液可能是pH=13的溶液3、pH=5的H2SO4加水稀释1000倍,溶液中()A pH=8B pH≈7C [OH-]=1×10-8mol•L-1D [H+]=1×10-8mol•L-14、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COB KOHC Fe(OH)3D HF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CH3CH2COOHB Cl2C NH4HCO3D SO26、写出下列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1)H2S (2)KHCO3(3)CH3COONa (4)Cu(OH)2[课后达标]夯实基础1、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A难溶于水 B 溶液中存在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C 水溶液的导电性差D 熔融状态时不导电2、下列物质只能在溶于水的条件下电离的是()A NH3•H2OB NaHSO4C Na2OD NaO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溶液一定是强电解质溶液B 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C 0.1 mol•L-1NaOH溶液比0.01 mol•L-1 NaOH溶液导电性强,因此前者是强电解质,后者是弱电解质D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4、t℃时,水的离子积为K w,该温度下将a mol•L-1一元酸HA与b mol•L-1一元碱BOH 等体积混合,要使混合液呈中性,必要的条件是()A 混合液的pH=7B 混合液中c(H+)=C a=bD 混合液中c(B+)=c(A-)+c(OH-)5、室温时,将x mL pH=a 的稀NaOH溶液与ymL pH=b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水溶液中的化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水溶液中的化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水溶液中的化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将下列水溶液按蒸气压增加的顺序排列:( l ) 0.1mol •L -1NaCl ( 2 ) 1mol •L -1C 6H 12O 6 ( 3 ) 1.mol •L -1H 2SO 4 ( 4 ) 0.1mol •L -1HAc ( 5 ) 0.1mol •L -1MgCl 2 ( 6 ) 0.1mol •L -1 C 6H 12O 6 1.解:1.mol •L -1H 2SO 4,1mol •L -1C 6H 12O 6,0.1mol •L -1MgCl 2,0.1mol •L -1NaCl ,0.1mol •L -1HAc ,0.1mol •L -1 C 6H 12O 6。

2.已知某水溶液的凝固点为-1℃ ,求出下列数据: ( 1 )溶液的沸点;( 2 )20℃时溶液的蒸气压力 (已知20℃时纯水的蒸气压为2.34kPa) ; ( 3 ) 0℃时溶液的渗透压。

2.解:( 1 )△t f =θf K m m =△t f /θfK =1/1.86=0.5376mol •kg -1 △t b =θb K m =θb K ×△t f /θf K =0.51×1/1.86=0.274℃t b =100+△t b =100+0.274=100.274℃ ( 2 )p =p o x A =2.34×5376.018/100018/1000+=2.32 kPa( 3 ) Л = c RT ≈mRT =0.5376×1000×8.314×273.15=1220873Pa=1220.9kPa3.将0.450g 某非电解质溶于30.0g 水中,使凝固点降到–0.150℃。

计算该非电解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3.解:△t f =θf K m =θfK 1000/0.30/BM mM B =θfK 301000⨯∆⨯b T m =1.86×30150.01000450.0⨯⨯=186g •mol -1相对分子质量为186。

《水溶液第二课时》习题3

《水溶液第二课时》习题3

《水溶液第二课时》习题目标要求1. 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H + ]和[0H—]的关系。

2. 知道pH的定义,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基础落实一、溶液酸碱性与溶液中[H + ]和[0H—]的关系二、溶液的pH值1 . pH的表达式:pH= _________ 。

2 . pH的物理意义:pH可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强弱。

室温下,pH ____ 溶液呈中性; pH ___ ,溶液呈碱性;pH ____ ,溶液呈酸性。

3 . pH的测定方法(1) 粗略测定:酸碱指示剂,pH试纸。

(2) 精确测定:__________ 。

对点训练知识点一溶液的酸碱性1.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 . pH= 7的溶液B . [H + ]= [0H—]的溶液C .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D .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2 .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A .溶液中[OH—]>[H + ]B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变红色的溶液C .溶液中[H + ] = 10-6 mol • L —1D . pH<7的溶液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pH<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B .常温下,pH= 5的溶液和pH= 3的溶液相比,前者[OH-]不一定是后者的C .室温下,每1 X 107个水分子中只有一个水分子发生电离D .在1 mol • L-1的氨水中,改变外界条件使[NH维]增大,则溶液的pH-知识点二pH值4. 90C时水的离子积KW= 3.8 X 10- 13 mol2 • L-2,该温度时纯水的pH是(A .等于7B .小于7C .大于7D .无法确定5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 + ] = 1 X 10- 11 mol • L- 1,则该溶液的()A . 4 B. 7 C . 8 D . 116. 在常温下,将pH= 8的NaOH溶液与pH= 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近于()A . 8.3B . 8.7C . 9课时作业【练基础落实丨1 . 25C的下列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A . pH= 11的溶液B . [OH-] = 0.12 mol • L-1C . 1 L中含有4 g NaOH的溶液D . [H + ] = 1 X 10-10 mol • L- 1 的溶液2. 将pH为3和pH为5的稀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A . 3.7B . 3.3C . 4.7100倍定增大pH可能是pH最接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HCI溶液中无0出B . NaOH溶液中无H+C . KCI溶液中既无H+也无0H-D .常温下,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有H+和0H-,且KV^ 1 X 10—14 moI2 • L —2【练方法技巧】4•在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为 1.0 X 10—12 moI2 • L—2,若该温度下某溶液中[H + ]为1.0X 10—7 mol • L—1,则该溶液()A .呈碱性B .呈酸性C .呈中性D . [OH- ] = 1 000[H + ]5 .在一定体积pH= 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HSO4溶液。

人教版九年化学下册一课一练第九单元溶液_课题1_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化学下册一课一练第九单元溶液_课题1_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含解析)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矿泉水B.生理盐水C.硬水D.冰水2.有一瓶室温下长期密封放置的氯化钠稀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接近瓶口的溶液较稀 B.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C.瓶内溶液各部分密度相同 D.瓶底会析出少量氯化钠固体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一定是固体B.溶剂一定是水C.溶液一定是混合物D.凡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4.配制溶液时,下列溶剂中最常用的是()A.酒精B.水C.汽油D.植物油5.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A.反应速率快B.易于操作C.不需加热D.设备简单6.下列溶液中,不是以水作溶剂的是()A.10g硝酸铵跟8g水组成的溶液 B.10g水跟8g硝酸铵组成的溶液C.1g水跟9g酒精组成的溶液 D.100g酒精跟5g碘组成的溶液7.下列反应完毕后的混合物不是溶液的是()A.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B.纯净的碳酸钙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C.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水中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8. 蔗糖(C12H22O11)和食盐能溶于水形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而食盐溶液溶中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 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1)石灰水__________,(2)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3)碘酒__________,(4)食盐水__________,(5)80mL酒精与20mL水组成的溶液__________。

10. 0.056克氧化钙溶于100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__g,溶剂的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__g,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参考答案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答案】D【解析】溶液是混合物,冰和水都是H2O分子构成,为纯净物;不符合溶液概念。

《第1节 水与水溶液》(同步训练)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_鲁科版_2024-2025学年

《第1节 水与水溶液》(同步训练)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_鲁科版_2024-2025学年

《第1节水与水溶液》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电解质,但在水中几乎不发生电离。

解析:水确实是一种电解质,但由于其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极低,因此在水中几乎不显现电解质的特性。

故A正确。

B、水的分子式为H₂O,每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

解析:水确实由H₂O构成,每个水分子确实含有一个氧原子,但本选项并未完整表达这一点。

C、水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稳定存在,不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解析:在高温或电解条件下,水可以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如电解水实验所示。

D、水的密度在0℃时最大。

解析:水的密度在4℃时达到最大,因此在0°C下的密度小于4°C时的密度。

2、下列关于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B、水是生命之源,对生物体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C、水的化学式是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D、水在自然界中以三种形态存在:液态、固态、气态。

3、下列关于水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00%B、水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水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可以用质量浓度、摩尔浓度等方式表示D、水溶液的酸碱度可以通过测定pH值来判断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能与油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肥皂B. 在标准状况下,18 g水的体积为22.4 LC.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存在水分子和少量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D. 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g/mol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弱电解质,在其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B、纯净水中存在少量的氢分子和氢氧根离子C、水的电离程度受酸或碱的影响,增加酸或碱的浓度,水的离子积常数变大D、在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入稀硝酸溶液中,随着NaOH溶液的滴加,溶液的pH 值将不断减小6、在下列溶液中,不属于酸碱中性溶液的是:A、食盐溶液(NaCl溶液)B、醋酸溶液(CH3COOH溶液)C、硫酸铜溶液(CuSO4溶液)D、氯化钠溶液(NaCl溶液)7、下列关于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很好的电解质,容易电离出H+和OH-B、2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为1×10^-14,表明水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H+和OH-C、在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等于氢离子的浓度D、水的离子积常数Kw只受温度影响,与外界pH调节无关8、下列关于水的电离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纯水电离出的H⁺和OH⁻浓度相等,所以水是中性溶液B. 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加热会促进水的电离,使溶液呈碱性C. 在水的电离过程中,加入酸会抑制水分子电离,加入碱会促进水分子电离D. 水的电离程度与离子的浓度无关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液的浓度越高,其沸点越高B. 溶液的浓度越高,其凝固点越低C. 溶液的浓度越高,其密度越大D. 溶液的浓度越高,其渗透压越低10、下列关于水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在100℃时一定能完全分解为氢气和氧气B、水的电解是物理变化C、水的沸点为100℃,这是水的固有性质D、水在自然界中能够无限循环且不消耗11、25℃时,0.1 mol/L的硫酸和盐酸溶液的pH值哪个更大?为什么?A、硫酸溶液的pH值更大,因为硫酸是二元强酸B、盐酸溶液的pH值更大,因为盐酸是一元强酸C、两者pH值相同,因为都是强酸D、无法比较,因为需要知道具体的电离程度1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分子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B. 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C. 水的冰点高于水的沸点D. 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13、下列选项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水与水溶液》 学习任务单

《水与水溶液》 学习任务单

《水与水溶液》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点和沸点等。

(2)掌握水的化学性质,包括水的电解、水与某些物质的反应等。

2、认识水溶液的概念和组成(1)明确水溶液的定义,理解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2)区分常见的溶质和溶剂,如在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

3、探究影响溶解的因素(1)研究温度对溶解速度和溶解度的影响。

(2)分析搅拌、固体颗粒大小等因素对溶解的作用。

4、学习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1)掌握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等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

(2)能够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溶液浓度的计算和配制。

5、了解水溶液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1)举例说明水溶液在农业、工业、医疗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2)认识合理利用水溶液的重要性以及不当使用可能带来的危害。

二、学习重点1、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

水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它的密度在 4℃时最大,为 1g/cm³。

水的熔点是 0℃,沸点是 100℃。

从化学性质来看,水能够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这一反应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2、溶液的组成和分类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通常是液体。

根据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情况,溶液可以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当溶质在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就是饱和溶液;反之,则是不饱和溶液。

3、影响溶解的因素温度是影响溶解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速度加快,溶解度也会增大。

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速度,使溶质更快地分散在溶剂中。

固体颗粒的大小也会影响溶解,颗粒越小,溶解速度越快。

4、溶液浓度的计算和配制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溶液第一课时》习题
目标要求
.理解水的电离过程以及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含义,并能应用水的离子积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知道强、弱电解质的区别,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含义。

.能够书写常见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基础落实
一、水的电离和
.水的电离
()电离特点:微弱,过程。

()电离方程式:。

.水的离子积常数
()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水的离子积常数表达式为。

()及影响因素
①℃时:=。

②水的电离是的可逆过程,故温度升高,。

③水的离子积常数只受的影响,与[+]、[-]的变化无关。

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溶剂化作用
与相互吸引的作用。

电解质溶于水后形成的离子或分子实际以“”或“”的形态存在。

对点训练
知识点一水的电离
.在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则[-]为( )
.×-·-
.×-·-
.×-×-·-
.无法确定
.在相同温度下,·-溶液和·-的盐酸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由水电离出的[+]相等
.由水电离出的[+]都是×-·-
.由水电离出的[-]都是·-
.两者都促进了水的电离
知识点二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关于强、弱电解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成阴、阳离子
.在溶液中,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
.对同一弱电解质来说,当溶液的温度和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相同
.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成+和-
.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
.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
知识点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
.()++-
.++
.++++
.下列不属于电离方程式的是( )
.++-
.++-
.+-++
.++
课时作业
练基础落实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
.·+-
.-++
.++-
.水的电离过程为++-,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分别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在℃时,[+]>[-]
.水的电离程度α(℃)>α(℃)
.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指化合物而言,单质不在此范畴
.在水中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
.下列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因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所以随溶液中+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是同一个物理量
.水的离子积常数仅仅是温度的函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是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物理量
练方法技巧
.常温下,下列四种溶液:①·-的盐酸②·-的盐酸③·-的溶液④·-的溶液。

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之比为( )
.∶∶∶.∶∶∶
.∶∶∶.∶∶∶
.把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 .自来水
.·-盐酸
.·-溶液
.·-溶液
练综合拓展
.现有如下各化合物:①酒精,②氯化铵,③氢氧化钡,④氨水,⑤蔗糖,⑥高氯酸,⑦氢硫酸,⑧硫酸氢钾,⑨磷酸,⑩硫酸。

请用物质的序号填写下列空白:
()属于电解质的有。

()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属于弱电解质的有。

.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次氯酸()硫酸氢钾()氢氧化铁()碳酸氢钠
答案
基础落实
一、.()可逆()++-
.()=()=[+][-]
()①×-·-
②吸热增大③温度
二、.完全电离部分电离++-++-
.溶质分子或离子溶剂水合离子水合分子
对点训练
.[根据水的电离方程式++-可知,无论在何种条件下的纯水中,水电离出的[+]=[-],故[+]=[-]=×-·-,故答案为。

]
.[若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这里没有说是℃),则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水电离=·-。

]
.[判断强、弱电解质就是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

导电能力强,只能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并不能说明溶质是完全电离的;是正确的,因为有些强电解质是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

]
.[溶于水(或熔化)即电离产生+和-,在电流的作用下+和-定向移动,所以溶液能导电,可见电解质的电离不需要在电流作用下完成,故不正确;溶于水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除酸外,还有酸式盐,故不正确;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部分电离,而不是本身电离,因此碳酸是弱电解质,是非电解质,故不正确;虽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且在熔化状态下能完全电离,故是强电解质,因此正确。

]
.[·属于弱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

酸式盐电离出的酸式酸根中“”可写成“++”的形式,因为“”属于酸式强酸根,但、-、、等属于酸式弱酸根,不能再分开写了,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

]
.[电解质溶于水后形成的离子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水分子相互吸引、相互结合,以水合离子的形态存在的,所以选项、分别是水和醋酸的电离方程式;选项为水的电离方程式的简写。

]
课时作业
.[()()和都是强电解质,书写时要用符号“”,表示强电解质在溶于水时完全电离。

()·和都是弱电解质,书写时要用符号“”,表示弱电解质溶于水时部分电离。

]

.[这是考查有关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等概念的题目。

谈电解质可以从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的化合物想起。

]
.[水的离子积常数=·[],一定温度下和[]都是不变的常数,所以仅仅是温度的函数,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但是只要温度一定,就是不变的常数,溶液中[+]变大,[-]则变小,反之亦然。

]
.[()在盐酸中,溶液中的-全部是由水电离得到的,则由水电离产生的[+]等于溶液中的[-]:
①中[+]水电离=[-]=×-·-,②中[+]水电离=[-]=×-·-。

()在溶液中,溶液中的+全部是由水电离得到的,则由水电离产生的[+]等于溶液中的[+]:③中[+]=×-·-,④中[+]=×-·-。

因此,四种溶液中水电离出的[+]之比为-∶-∶-∶-=∶∶∶。

]
.[溶液混合后导电能力变化的大小,关键看混合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的变化。

由于自来水几乎不导电,加入后,导电性突然增大;醋酸是弱电解质,加入后,生成强电解质,导电性明显增强;·-的中加入固体后,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只有·-的盐酸,与反应生成强电解质,不影响导电性。

]
.()②③⑥⑧⑨⑩()②③⑥⑧⑩()⑨
.()++-
()++++
()()++-
()++
解析次氯酸是弱酸,其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硫酸氢钾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并且由于硫酸是二元强酸,所以:++++;氢氧化铁是弱
碱,其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碳酸氢钠是强电解质,其在溶液中完全电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