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_2和5的倍数的特征_李春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
2、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是2 、5 倍数的数的特征。

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图,揭示课题
元旦佳节快要到了,学校要求我们准备节目参加元旦晚会,我们班上报了两块舞蹈节目,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二、探究问题,获取新知
1.根据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发现的数学信息。

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说出交谊舞每两人一组,圆圈舞每五人一组的信息。

根据发现的信息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提出“可以派出多少人参加交谊舞?”“可以派出多少人参加圆圈舞?”并将这两个问题板书。

2.研究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
(1)可以派出多少人参加交谊舞?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可能的数据,教师板书学生说出的数据,并说出如何得到的数据。

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出的可以派出多少人参加交谊舞?(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都是2的倍数”的特点。


(2)刚才我们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了这些数据,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个方法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来,下面同学们将百数表中是2的倍数的数用红色的“√”画出来。

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交流验证订正结果。

小组内讨论画出来的数据的特征(个位上有0、2、4、6、8)。

同学们讨论一下,2的倍数与十位有关系吗?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答案(和十位没有关系)。

我们只是研究了100以内的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那么是不是更大的2的倍数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同学们可以在组内验证一下。

(结论一样)。

那么谁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
指名学生回答,被板书,并揭示偶数和奇数的概念。

那么对于派出参加交谊舞的学生的数量我们还可以怎样概括地说一下?
3.研究学习5的倍数的特征
(1)请同学们也概括地说出派出多少人参加圆圈舞演出?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应派出5的倍数的人数参演。

(2)请同学们在百数表中用绿笔圈出5的倍数,并说明有什么特点?(个位上都有0或5)
(3)验证稍大的5的倍数是否个位上也是有0或5。

得出结论: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

4.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观察百数表得出结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

三、巩固新知
1、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分别填入相应的圈内。

37 18 10 21 33 50 83 1 74 29 77 91 11 99 46
偶数奇数
2、按要求填一填
121 30 35 39 2 40 12 15 60 18 72 85 90
2的倍数5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任选两个数字组成符合下面要求的数。

6 0 9 5
(1)奇数:;
(2)2的倍数:;
(3)5的倍数:;
(4)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教学反思:
因为倍数的概念前面已经学过。

学生根据前面学到的知识,利用百数表这是列举法找出或写出2和5的倍数,再观察这些倍数的特征。

对于2、5的倍数的共同特征和数的奇偶性则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自己归纳。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讨、交流,使学生经历猜想、观察、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出现疑问题或见解不一致时,通过小组或集体讨论解决,教师合理引导,消除学生的疑惑;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体验成功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