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长江黄河简图

合集下载

中国地理长江黄河课件(共13张PPT)

中国地理长江黄河课件(共13张PPT)
气候湿润,降水多;且沿途接纳了很多支流, 水量大。
★ 防洪——成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 长江中游洪灾的原因:
自然因素:
①气候:长江流经湿润区,降水集中春夏两季,锋面雨带长 期徘徊(流域内普降暴雨);
②水系:流域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有些年份, 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同时来水,上游川江洪水也随之 袭来,多股洪水汇聚,干流势必出现特大洪水
上游:落差大、 多峡谷、多支 流、水量大、 富水力
中游:多曲流、 多支流、多湖 泊,对干流起 调节作用
下游:江阔水 深、江海相连、 水流缓、航运 便利
长江各河段的名称
通天 河
玉树
金 沙

宜宾
荆江
江 宜昌 枝城
城陵矶
长江巨大的水能:
思考
☆长江上游为什么水力资源特别丰富?
长江上游坡度,峡谷多,落差大,水流湍急;
保塬: 平整土地、增加径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工程) 营造护田林网,造林以用材林和果林为主,形成林粮间作、果粮间作的生态 农业体系;(生物)
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节约和充分利用水资源。(技术)
护坡: 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工程) 封坡育林育草,拦截涵蓄坡面径流。(生物)
固沟: 在主要沟道打坝建水库,拦泥蓄水;(工程) 在各支流分段营造防护林,既固定了沟床,又拦截了坡面和上游的大量泥沙, 稳定了坡脚。(工程)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 黄土土质疏松 ,垂直节理发育; 地形破碎,坡度大。
人为原因: 植被的破坏;
农业开垦、露天开矿及其他工程建设不合理等。
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治理重点:保 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业体系。对 其实行“保塬、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进行综合治理。

黄河全景地形图

黄河全景地形图

黄河全景地形图每一位炎黄子孙心里,都有一条黄河。

黄河全长约5464千米,中国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为世界第六长河。

青藏高原腹地高耸入云的冰川脚下,水珠点点滴下,形成一曲曲涓涓溪流,慢慢汇聚成河流,出高山,入峡谷,飞流奔腾,一路咆哮,如同一条纵横驰骋的蜿蜒巨龙,昂首高歌,奔流到海。

黄河干流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在山东垦利注入渤海。

【黄河上中下游是如何划分的?】黄河上游3463千米,从源头到内蒙古托克托河口,约占干流长度的2/3。

黄河中游长1234千米,从托克托河口到郑州桃花峪,这一段支流众多,泥沙随黄土高原冲入河道。

黄河下游767千米,从桃花峪到山东垦利,几乎没有像样的支流,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淤积,河床逐渐升高,河面往往高出地面,靠河堤做屏障,是一条“悬河”。

托克托县河口古镇,位于黄河北岸,敕勒川南部,是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

滚滚黄河水,茫茫敕勒川。

古代河口就是一个渡口,辽金时期成为货物集散之地,清朝来到鼎盛时期。

河口古镇极盛时期,商家有二百余户,船夫千余人,水道千帆云集。

门旗飘动传风色,黄河浪急千帆飞。

清朝末年兵连祸结,河口古镇繁华落尽,而又落寂百年!桃花如流瀑,阡陌飘红云。

桃花峪多桃花,游人为之目眩。

河南郑州荥阳桃花峪,是中国三大阶梯地势第二级、第三级交接点,是山地与平原衔接处,也是黄河中游与下游交界地。

另一种旧的说法,河南洛阳孟津为黄河中下游交接点,新版中学地理教材中,桃花峪才是中下游分界点,我们与时俱进吧。

【黄河重要拐弯处】黄河总体呈“几”字,九曲十八弯,重要的拐弯处有下面几个。

四川省阿坝唐克镇,为黄河第一大弯,黄河围着阿尼玛卿山,几乎拐了一个180度的弯。

黄河在后套平原,受阴山山脉阻挡,流向由南北改为西东,角度约为90度,形状是一个弧形。

黄河在前套平原,受吕梁山脉阻挡,流向由西东改为北南,角度约为90度,形状是一个弧形。

黄河在关中平原东部,受秦岭的华山阻挡,流向由北南改为西东,角度约为90度,形状是一个直角。

黄河长江水系图

黄河长江水系图

黄河干流
黄河干流长度
黄河干流全长约为5464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干流特点
黄河干流水量较大,水流湍急,河道曲折,沿途形成了许多著名的 峡谷和险滩,如壶口瀑布、龙门峡等。
黄河干流开发
为了充分利用黄河的水资源,沿岸地区建设了众多水电站和灌溉工 程,同时也加强了黄河干流的治理和保护工作。
黄河支流
1 2
主要支流
黄河的主要支流有汾河、渭河、洮河、湟水等。
支流水量
这些支流水量较大,对黄河的水量有一定的影响。
3
支流水域保护
为了保护支流水域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各地政 府也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如限制开发、加强 水质监测等。
黄河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
黄河上建设了众多水利工程,如三门峡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利枢纽 等。
目的和意义
黄河长江水系图对于研究我国的水文地理、环境变化、经 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水系图的绘制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两大水系的流域 特征、水资源分布、环境变化趋势等问题,为我国的水资 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黄河长江水系图也是地理教育和科普的重要素材,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地理和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黄河长江水系图
• 引言 • 黄河水系 • 长江水系 • 两河水系比较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黄河长江水系图是地理学中重要 的专题地图,主要展示黄河和长 江两大水系的流域范围、支流分 布、湖泊位置等水文地理信息。
02
通过地图可以直观地了解两大水 系的流域特征、地理关系以及环 境变化等。
米之乡,沿岸风景秀丽,景点众多。
长江干流开发利用
03
长江干流是重要的水能资源和水运通道,沿岸有多座水电站和

长江和黄河——思维导图

长江和黄河——思维导图

雅砻江岷




乌江
汉江

江赣

湖口
宜昌
上海
东海




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上游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水量大
水土流失水能
丰富
开发
水能
河道蜿蜒江阔水深
内河航运黄金水道
水能
宝库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植被破坏洪涝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原因:水土流失、围湖造
田、河道曲折、地势低平、
降水集中(多暴雨)措施:退耕还湖、裁弯取直、兴修水利






上游中游下游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中上游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
丰富
开发
水能
河口
桃花峪
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
土质疏松
夏季多暴雨
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
治理措施:
植树造林
修筑梯田
打坝淤地
地上河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
高原,水土流失严
重,下游地形平坦,
水流平缓,泥沙沉
积,河床抬高,形成
“地上河”
渭河


渤海
小浪底






措施:
加高加固堤。

简图示意解析中考地理(十五)——画中国铁路分布图

简图示意解析中考地理(十五)——画中国铁路分布图

京包线 北京 渤海 上海
5、标注、大同、宝鸡、 成都等城市
宝鸡 成都
京包线 北京 大同渤海上海6、先擦去三横铁路线
宝鸡 成都
大同
北京 渤海
上海
7、标注九龙、广州、柳 州三个城市
宝鸡 成都
大同
北京 渤海
上海
柳州
广州 九龙
8、连接五纵铁路线
宝鸡 成都
北京 渤海
大同
上海
柳州
广州 九龙
9、再回顾下横向三条铁 路线
简图示意解析中考地理(十五) ——画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
1、回顾长江、黄河图
巴颜喀拉 山脉
唐古拉 山脉
河口 桃花峪
渤海
宜昌
湖口
上海
2、擦除长江和黄河、留 下渤海和上海、
渤海 上海
3、标注出北京、连云港
北京 渤海 连云港 上海
4、画出三条横向铁路线
注意:京包线和 陇海线是相交的, 他们相交于兰新
宝鸡 成都
京包线 北京 大同
渤海
上海
9、纵横交错
宝鸡 成都
北京
京包线
渤海
大同
上海
柳州
广州 九龙
9、找到京广线与另外两 条横向铁路线的交点
除了北京、上海、 这样的铁路枢纽 外,郑州和株洲 也是重要的铁路 枢纽
宝鸡 成都
北京
京包线
渤海
大同
郑州
上海
柳州
广州 九龙
株洲

黄河课件PPT

黄河课件PPT

关于黄河的诗句
• 12、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王昌龄《送裴图南》 12、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王昌龄 送裴图南》 王昌龄《 • 13、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 13、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贺敬之 三门峡--梳妆台》 贺敬之《 --梳妆台 • 14、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 14、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 贺敬之 -台》 • 15、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15、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 北风行》 李白《 • 16、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16、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李白 公无渡河》 李白《 • 17、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 17、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李白 李白《 子》 • 18、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 18、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李白 李白《 十三游塞垣》 十三游塞垣》 • 19、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李商隐《杂歌谣辞 李夫 19、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李商隐 杂歌谣辞·李夫 李商隐《 人歌》 人歌》 • 20、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白居易《生别离》 20、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白居易 生别离》 白居易《 • 21、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 《黄河夜泊》 21、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 黄河夜泊》 • 2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2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 赠裴十四》 李白《

长江黄河表格(自己做的可供课前自学)

长江黄河表格(自己做的可供课前自学)

长江与黄河知识汇总表比较点黄河P53长江P54发源地青海省北麓主峰各拉丹冬雪峰全长5400多千米(中国第二长河) 6300千米(中国第一大河)分界点上、中游分界点:(内蒙古)中、下游分界点:(河南省)上、中游分界点:(湖北省)中、下游分界点:(江西省)注入海洋(山东省) (上海市)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作用、发电、航运(黄金水道);长江沿江地带发展迅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上游水力资源丰富。

黄河第一坝——,塞上江南——宁夏平原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有都江堰、葛洲坝、长江三峡中游含沙量大,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壶口瀑布河道弯曲、湖泊众多下游开封附近的“悬河”,著名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淤积形成壮阔的三角洲。

江阔水深,航运便利危害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黄河下游断流、干旱、“地上河”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原因人类过度利用自然,滥用自然,造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

①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加上很多地方地势低平,雨季很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②人们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使河流、湖泊的行洪能力大大降低,更加大了沿岸地带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

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如何治理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修建水库,使治沙和防洪并举,也是治黄的重要手段。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疏通河道、中下游禁止砍伐树木、裁弯取直、分洪蓄洪、开挖入海新河等措施。

主要水利工程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等。

都江堰(古代)、葛洲坝、三峡工程注: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到黄河下游泥沙在河底,使下游河床不断抬高并高出地面,形成“地上河”。

母亲河——长江与黄河PPT课件

母亲河——长江与黄河PPT课件

.
26
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
青 藏高 原
四川盆地
.
27
(6)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
28
上游
宜昌
湖口 下 游
中游
.
29
(7)分段: 上、中游——湖北宜昌; 中、下游——江西湖口;
.
30
长江上中下游各段的特征
宜昌
湖口
上游: 中游:
落差大,峡谷多、水力资源丰富 河道曲折,河湖众多,水流缓慢
南面:乌江、湘江、赣江
南面:洞庭湖(湖南)、 鄱阳湖(江西)
.
33
(9)别称:
长江内河航运发达,四川宜宾以下四季通 航,有“黄金水道”之称。.ຫໍສະໝຸດ 34虎跳峡1
A
武汉港
4
长江入海口 各拉丹东雪峰
2
C B
都江堰
3


DE
F大 比


三峡工程
5.5
6 35
(10)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在战 国时期,由李冰父子修建,历经两千多 年,仍屹立于岷江中游,对成都平原的 灌溉、防洪起着重要的作用;
.
22
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
青 藏高 原
四川盆地
V+W形
.
23
4、长江概况: (1)、形状:“V”+“W”形 (2)、发源地:
青海省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
.
24
.
25
(3)注入海: 向东注入东海
(4)全长: 6300多千米,中国第一长河,第一大河 (5)依次流经的省区:
青、川、藏、云、渝、鄂、湘、赣、 皖、苏、沪等11省区

黄河流域简图

黄河流域简图

黄河流域简图黄河流域界于北纬32°至42°,东经96°至119°之间,南北相差10个纬度,东西跨越23个经度,集水面积75.2万多平方公里,黄河全长5464公里,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米。

流域内石山区占29%,黄土和丘陵区占46%,风沙区占11%,平原区占14%。

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分别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

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

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

两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较高,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因此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

黄河流域范围河源至贵德多系山岭及草地高原,属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过4000米,源头河谷地海拔4200米;贵德自孟津江段是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东为吕梁西坡,南为渭河谷地,北与鄂尔多斯高原相接,西至兰州谷地;黄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沟深,沟壑地面坡度15~20度,沟谷面积占40~50%,沟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进入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海拔不超过50米,进入下游后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变缓,泥沙大量淤积,河床高出地面4~5米;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地面冲积出扇状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为缓岗与洼地相间分布的倾斜平原,洼地比较开阔平展。

但就黄河的具体源头是卡日曲,玛曲还是扎曲,历来有所争议。

但198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确定玛曲为河源正源,并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东经95°59'24"、北纬35°01'18"处,树立了河源标志。

黄河从贵德至民和境内海拔在3000到1600米之间,从民和下川口进入甘肃,这一段气候温和湿润有"高原小江南"的美誉,水流清澈见底又有“天下黄河贵德清”的说法。

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示意图

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示意图

流域综述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公里,比黄河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孙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

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

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汇入‎长江。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3464‎公里。

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公里。

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

湖口以下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

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

在世界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居第三位。

与长江流域‎所处纬度带‎相似的南美‎洲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虽‎然都超过长‎江,水量却远比‎长江少,前者约为长‎江的70%,后者约为长‎江的60%。

自然地理【上游段】长江自江源‎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m)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南支‎冰川开始,冰川融水与‎尕恰迪如岗‎雪山东南一‎交融水相会‎合,称纳钦曲。

往北穿过古‎冰川槽谷,出唐古拉山‎区与切苏美‎曲汇合后,称沱沱河。

河谷开阔,汊流发育呈‎辫状,北流至祖尔‎肯乌拉山区‎,折转东流,旁蚀发展,宽浅多汊,变化不定,为典洲的宽‎谷游荡型河‎流。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三框《长江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三框《长江
给予我们灌溉、航运、 发电、防洪等等便利,是中 华民族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长江水污染
1998长江洪灾
最后的白鳍豚—“淇淇”
母亲河长江面临哪些问题?
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洪 涝灾害、物种灭绝等等。
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请你对下面这些防洪措施谈谈看法:
加固江防大堤 兴建水库
疏浚河道
中上游禁止砍伐树木
多的中华各族人民。从广义讲我国三分之一的 人是“同饮一江水” !
内河水运--长江水面宽阔,它的水运量占
全国内河水运量百分之八十以上。“黄金水道”
水能资源---长江的水能蕴藏量达两亿六
千万千瓦。它占全国水能蕴藏量的百分之四十; 在世界上,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的水能蕴藏量 的总和刚刚赶上长江。
母亲河长江的主要贡献?
你的解决的办法?
坚持保护环境,进行立法、 严格管理;植树造林,禁 止往长江倾倒垃圾,进行
环保宣传……
区别 发源地 注入海洋
黄河 巴颜喀拉山北麓
渤海
长度 流经省区
流经 地形区 河段划分 主要支流
5400多公里 9个省区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河口 孟津 上游:湟水 洮河 中游:渭河 汾河
含沙量大,水土流 失严重
支流不多、地势 流速减慢、泥沙大
平坦、江阔水深、 量沉积、形成了世
航运便利
界上罕见的地上河。
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
青海 四
西藏自治区 云南
川 重庆
湖北
江 安
苏 徽
上海

湖南 西
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青 藏高 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
上中游界点
重庆 宜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