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课件.ppt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溶液的形成》ppt经典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溶液的形成》ppt经典课件
用药匙装取一定量碘和高锰酸钾分别放入水 和汽油中,搅拌,观察现象。
初中化学人教版《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碘和高锰酸钾的溶解性比较
溶剂 溶质
现象


水 高锰酸钾
汽油 碘
汽油 高锰酸钾
难溶于水 溶于水
溶于汽油 不溶于汽油
结论
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性不一样, 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也 不一样
初中化学人教版《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B.固体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C.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 转化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初中化学人教版《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将一种溶液放入另一种溶液中,能形成溶液吗?
实验验证
药品:酒精、水、高锰酸钾溶液 仪器:试管一支、胶头滴管
溶剂
溶质
震荡前 现象
震荡后 现象
静置后 现象
结论
水 乙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液体 分层
溶液的是( D )
A.面粉
B.冰
C.植物油
D.蔗糖
初中化学人教版《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溶质都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演示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演示课件

将 110g “白铁皮” 浸入CuSO4 溶液中,过一会儿 取出,表面附着了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的颜色变淡。
将 110g “白铁皮” 浸入FeSO4 溶液中,过一段时间
后取出称量,固体重量为109.8 g;一天后浅绿色溶液变
为无色。
请根据上述实验分析, “白铁皮” 中的金属成分可能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
磷酸钙 [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牛奶含钙丰 富又易吸收,是健骨的理想食品。下面是某品牌高钙鲜
牛奶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由此,你所能得到的正
确信息和作出的合理猜测是


A. “高钙鲜牛奶”中的“钙”是指钙单质
B. 此牛奶是含绿色植物营养成分的混合物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白铁皮” 是一种合金,用 “白铁皮” 制成的畚箕、
水桶等,使用时都不易锈蚀。 某小组从金属制品厂取了
一些 “白铁皮” 边角料进行研究。
⑴ 将110g “白铁皮” 浸入 AlCl3 溶液中,无现象,一 天后取出称量,质量无明显变化。
• 3.用手背小心触摸三只烧杯的外壁,有什么感觉? • 4.把实验后的溶液,倒入废液缸中。 • 5.计算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填入下表中。
注意: 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在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 注意安全,防止眼睛、皮肤、衣服被它腐蚀。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溶液的形成》PPT教学课件

《溶液的形成》PPT教学课件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01.课堂导入 02.新课讲授 03.课堂小结 04.典型例题
潘冬子怎样顺利的过了关卡?
红军派了十来岁的儿童团员潘冬子和一位老 大买爷到下食山盐买后食,盐冬。子便把食盐装进了一个竹筒做的茶壶 中,扮作上山砍柴人来到了关卡前,冬子一看,才知 于是他飞快地向河边跑去,不一会儿又回来了,并顺利 道提着竹筒是过不了关卡的。 地通过了关卡。
现象 几乎不溶 溶解,溶液呈紫红色 溶解,溶液呈棕色 几乎不溶
【结论】
①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做溶剂; ②通过实验1、3或者2、4可知:__同__种__溶质在不同 溶剂里的溶解性__不__同__; ③通过实验1、2或者3、4可知:__不__同__溶质在同种 溶剂里的溶解性__不__同__;
只要水分不蒸发,温 度不改变,蔗糖与水 不会分离
稳定性
你能够总结出
溶液的概念吗

溶液
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
稳定的混合物。
特征 均一性
稳定性
任何一部分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指密 度、浓度、性质等)
外界条件不变(温度、溶剂量、压强), 溶质不会从溶剂分离出来

溶液
组成
溶质加溶剂,溶解得溶液
字母)。 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感谢各位的仔细聆听
溶液的形成
一 实验9-1 蔗糖溶于水
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现象
蔗糖颗粒逐渐减小最后消失
蔗糖溶于水
氯化钠溶于水
Question
1 糖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杯子里都有什么物质?
蔗糖溶液
混合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课题1溶液的形成(1) 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课题1溶液的形成(1) 课件(共14张PPT)

请写出下表中溶液的溶质和溶剂:
氯化钾溶液 过氧化氢溶液 稀硫酸溶液 澄清石灰水
溶质 氯化钾过氧化氢 Nhomakorabea硫酸
熟石灰
溶剂




碘酒 碘
酒精
图片是一种饮料的配 料表,你能判断出这 种溶液中的溶剂和溶 质是哪种物质?
3. 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活动二:实验9-2


高锰 酸钾
高锰 酸钾

汽油

汽油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4.溶液的命名: 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溶液:____蔗__糖蔗__的糖__水溶__溶液__液_____; 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溶液:____碘__的__酒__精__溶__液_____。
5.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①如果是水溶液,可以从其溶液的名称中找到溶质.例如:硫酸铜溶液, __硫__酸__铜___是溶质,___水_____是溶剂;
溶剂 水 水
现象
不溶解 溶解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汽油 汽油
现象 溶解 不溶解
小结:物质的溶解性与___溶__剂__种__类__、 ___溶__质__种__类___等因素有关
活动三:实验9-3
水中滴入红墨水,振荡 加入乙醇,不要振荡
振荡、静置
小结:固体、气体、液体都可以做溶质; 水和酒精能互溶,酒精溶于水,水是溶剂。
②溶质可以是 __固__体__,也可是__气__体___、_液__体__;当固气液相溶时,一般 固体、气体作溶质,液体作溶剂。 ③ __水_____ 是常见的溶剂,____酒__精____ 、___汽__油____也可作溶剂; ④液体溶于液体时,有水,___水____为溶剂;无水,__量__多___为溶剂。

《溶液的形成》溶液PPT课件

《溶液的形成》溶液PPT课件
状浑浊 液体
液体 分层
试管 不干净
水和 植物
形成
油及 液体 乳状 液体
试管
洗涤 剂
分层 浑浊 不分层 液体
较干净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3、乳化功能:洗涤剂去污原理: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能将油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问:洗涤剂和汽油去除油污的原理的区别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活动与探究
【实验9-3】P29(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溶 溶 振荡前现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剂质

结论

水 醇 分层
均匀 不分层 乙醇与水互溶 混合
问:水和植物油能够互溶吗?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实验9-4】P29(水和油的小实验)
现象
倒掉液体后试
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 植物 油
液体 分层
形成乳
溶质是什么?
课外研究:
1、家庭小实验 , 清洗餐具 。 2、将家中的日用品溶于水。探究溶解时的吸
热、放热现象
一、溶液
被溶解
溶质 的 物 质
一种或几种 物质
分散到
能溶解其他 另一种 物 质
物质的物质
溶剂
本课题是有关溶液的初步知识。第一部分主要是使 学生在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 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 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辨证关系。最后通过实验简单介 绍了乳化现象 ,以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二部分介绍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通过学生思考, 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绘制简图,实验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 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使学生从微观角 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故在教学过程中可用动 画模拟讲解,并注意和生活经验相联系。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1 人教版优质课件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1 人教版优质课件

学完本课我知道了
1、认识了溶解现象,知道了溶液、 溶质、溶剂的概念。
2、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 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4、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
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7 、面对人生的磨难,请用你的毅力创造生命的奇迹吧! 5 、辛苦三年,幸福一生。 5 、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只是短暂的欢愉;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功。 7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2 、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 6 、作业考试化,考试高考化,将平时考试当高考,高考考试当平时。 1 、成功就是凭着勇气和努力,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7 、勤奋的态度和主动积极的精神,再加上有眼力,应该成为一种良好生活的习惯,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使我们为自己创造出更多成功的机会。 14 、人生没有不可逾越的天堑,只要一步步走过去,前方就是幸福的彼岸。 11 、成功的快乐在于一次又一次对自己的肯定,而不在于长久满足于某件事情的完成。 5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2 、怕吃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吃苦的人苦一阵子。 6 、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 3 、尊严来自实力,实力来自拼搏! 20 、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唯有面对困难或危险,才会激起更高一程的决心和勇气。 12 、面对命运不妥协,面对困难不退缩,这样才能做自己的英雄。 7 、如果真的想活得悠闲,那么,为何不学着让自己释放心灵的重负,学着忘却,忘记那些无碍于个人原则的得失;无关大局的磕磕碰碰;无伤大雅的前嫌旧隙呢?学会让自己时时都轻装上阵,潇洒 前行! 10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生活如果都是两点一线般的顺利,就会如同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只有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才是生活的全部,只有悲喜哀痛七情六欲全部经历才算是完整的人生…… 7 、生活中,虽然学习和工作很紧张,但是也应注意劳逸结合,经常磨快自己的“锯子”,以加快成功的步伐。没时间磨锯,就没有机会成功。 1 、想法太多,顾虑太多,让自己无法前进。仔细想想,是自己困住了自己,是自己给自己戴上了枷锁。 20 、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因为弱小者在受到侮辱时也会报复。得罪了别人,哪怕他非常弱小,都可能会成为你成功的障碍。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
提高反应速率。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2.对下列各组中溶液、溶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D ) A.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为石灰; B.Zn加入到稀H2SO4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Zn; C.少量Fe和CuSO4溶液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FeSO4; D.少量KMnO4加入水中形成的溶液的溶质为KMnO4。
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而___降__低______ (填“升高”或“降
低”),其原因是_溶__液__散__失__热__量_____。
课堂小结
溶解的能量 变化
扩散过程 吸热
水合过程 放热
吸热和放热的大小表现为溶 液的温度变化。
乳浊液
定义 由不溶于水的、许多分子集合成的小液滴 分散到水里形成的混合物。
乳化作用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极小的 液滴均匀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的作用。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3.胆矾晶体放置在空气中不能溶解,在水中能溶解得
到蓝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胆矾晶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溶质是胆矾;
B.胆矾晶体在水中获得能量,在空气中没有能量;
C.胆矾晶体在水中能解离成离子,扩散到水中形成溶液;
D.胆矾晶体在水中与水分子有相互作用,在空气中与空
气中的分子无相互作用。
课堂小结 概念
特征 溶 液
组成
用途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
均一性
稳定性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1完整一PPT课件

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1完整一PPT课件
洗涤剂为什么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呢?
精选PPT课件
1
• 修汽车的工人,当他的手上沾满油污时,他常 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这说明汽油与洗涤 剂一样能去油污,那么二者去油污的原理是 否相同?
精选PPT课件
2
第一课时
精选PPT课件
3
实验
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 拌,观察现象。 蔗糖消失,
溶剂 溶质
现象


几乎不溶(溶液黄色)
汽油 碘 水 高锰酸钾
溶解,溶液紫红色 溶解,溶液紫红色
汽油 高锰酸钾 几乎不溶
精选PPT课件
17
探究实验三: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溶剂 溶质 水 酒精
振荡前 现象
分层
震荡后 静置后 现象 现象
结论
均匀 混合
不分层
水和乙醇 能够互溶
精选PPT课件
18
取两只试管,分 别放入2~3mL 水,再滴入几滴 植物油;
精选PPT课件
5
如果把食盐放在水中哪?
如果把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放到水 中,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 散,最终均一的分散到水分子中间,也形 成稳定的溶液,只不过氯化钠在水溶液中 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只要水 分不蒸发,温度不变化,蔗糖与水或氯化 钠与水不会分离,取其中任意的一部分进 行比较,发现它们的组成完全相同。
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 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
液,从而除去油污.
精选PPT课件
22
探究实验五 溶解过程是否引起溶液温度的变化
实验
现象
结论(溶液温 度的变化)
①用液态石蜡将塑料片和烧杯 塑料片
沾在一起,在烧杯中加入少量水, 拿起烧杯后再加入较多氢氧化 钠固体,搅拌.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A. 它是该温度下熟石灰的饱和溶液 B. 它是不饱和溶液 C. 溶液的质量为101g D. 它是浓溶液
16. 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4g氯化钾,下列是四名同学在20℃时配制的氯化钾 溶液,其中一定达到饱和的是( B )
17. (2022·宿迁泗洪一模)某同学要测量一块不规则食盐晶体的体积,下列方法合
C. 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D. 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13. 现有一接近饱和的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A )
① 蒸发溶剂 ② 增加溶质 ③ 降低温度
④ 加热升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4.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21. 室温下,分别向四个装有等质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固体,且所加固体的质 量依次减少,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AB (填字母,下同)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C 中盛的可能是饱和 溶液, D 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 若对A、B两烧杯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B (填 字母)。 (3) 欲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加硝酸钾固体 (或恒温蒸发水等合理答案均可) 。
4. (2022·聊城阳谷期中)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 的是( B )
A.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B.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C. 常温下蔗糖的水溶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析出固体 D. 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以去除衣物或餐具上的油污,其原理和汽油除油污相同
2. 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的依据是看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某种物质是否能溶解。一 般来说,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 原溶质 ,若不再溶解,则说明原溶是 该溶质的饱和溶液;若继续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 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 3. 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不饱和溶液 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增加原溶质 、 减少溶剂 、 改变温度 ;饱和溶 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增加溶剂 、 减少溶质 、 改变温度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饱和溶液
知识点一:溶液 【典例1】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D ) A.生理盐水 B.“雪碧”汽水 C.碘酒 D.冰、水混合物
知识点二:溶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典例2】小琪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 发现塑料片上的水结了冰。她加入的物质是( B ) A.食盐 B.硝酸铵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固体
Na+和Cl- 扩 散到水分子的 间隔之中。
实验探究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1.氢氧化钠NaOH、硝酸铵NH4NO3分别溶解在水里,溶液
的温度会发生什么变化? 2.写出你设想的实验步骤。 3.完成实验,将测量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水的温度T1℃ 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T2℃ T2℃-T1℃
( √)
2. 在家中,小明取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
拌,其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B )
A.面粉
B.蔗糖C.芝麻糊D植物油3.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形成的溶液中,前者是溶剂,后者是
溶质的一组是( C ) A.糖、水
B.硫酸铜、水
C.酒精、碘
D.氢氧化钠、水
4.如右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 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 侧U形管中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
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 ) (2)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 )
(3)蔗糖溶于水时,形成了透明的蔗糖溶液,所以它属于纯
净物,而不属于混合物。 ( × )
(4)澄清的石灰水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时,所得液体是溶液。
(×)
(5)加溶剂可以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加溶质
搅拌
T℃定 量的水
继续加溶质
部分 溶解
不饱和 溶液
饱和 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实验探究:探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实验操作
1.在盛有10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 5g硝酸钾,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2.取1中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充分振荡。 然后将该试管加热,观察现象。 冷却后观察,又有什么现象?
3.在步骤1中的小烧杯中再加入 10mL水并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部分固体未溶解
加热后,固体消失 冷却后,又出现部分 固体
溶液中固体消失
上述实验证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是有条件的, 改变条件就能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减少溶质, 改变温度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 改变温度
第一单元 溶 液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2.能说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乳化现象 3.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4.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转化
一、溶解的过程 取一只小烧杯,倒入约50mL水,加入一小匙食盐
(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用玻璃棒搅拌。仔细观察发生 的变化,直至食盐颗粒在水中消失,触摸烧杯,感受温 度变化。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氢氧化钠 NaOH 硝酸铵 NH4NO3
温度变化 温度升高
温度降低
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最常用的较好的溶剂。常 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如果不加以说明,通常所 提的溶液就是指以水作溶剂的溶液。
二、乳化现象 衣服和餐具上的油污,用水洗不掉。为什么在水中
加入洗涤剂就能洗掉呢? 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
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叫做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溶液为什么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
溶液为什么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食盐溶于水时,在水分
子的作用下,组成氯化钠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向水中扩散, 均匀地分散到水中,所以食盐溶液实际上是离子和分子 组成的均匀混合物。离子的直径很小(一般小于 10-9m),质量也很小,它们在水溶液中跟水分子一起不 断运动,所以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溶质溶解的质量随溶剂质量变化的情况



究 20mL水 加5g

硝酸钾
搅拌 溶解
再加5g硝 再加5mL 酸钾部分 水又溶解 溶解
T℃定 量的水
饱和溶液
不能再溶解 该溶质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 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该 溶质的饱和溶液。
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 滴能随着水流走,所以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 入洗涤剂的水洗掉。
活动天地
1.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然后再加入两滴食用 油,用力振荡,观察现象。静置一段时间,再观察现象。
2.在另一支试管中先加1/3体积的汽油,重复上述操作, 观察现象。
3.向步骤1中的试管里加入几滴洗洁精,用力振荡,观 察现象。
水的温度T1′℃ 硝酸铵溶液的温度T2′℃ T2′℃ -T1′℃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 (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 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 (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溶质不同,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热量不同,从而 使溶液的温度发生不同的变化。
食用油 食用油 洗洁精
振荡
滴加洗洁精 振荡
静置
液体分层
静置 乳化现象
食用油 有没有 溶解在 水中?
像洗洁精等物质可以使食用油以细小液滴的形态分散 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 做乳化现象。
多识一点
洗发液是怎样去污的? 洗发液中含表面活性剂,其分
子的一端亲近油分子,另一端亲近 水分子。在这种表面活性剂分子的 作用下,油污被慢慢地“拉”入水 中,经多次揉搓、冲洗,头发上的 油污就被逐渐去除了。
该物质是 ( D )
A.氢氧化钠固体 B.浓硫酸 C.硝酸铵晶体 D.氯化钠晶体
5.汽油和洗涤剂都能除去衣物上的油污,二者的原理 分别是什么? 提示:汽油除油污是溶解;洗涤剂除油污是乳化。
食盐
食盐水 50mL水
现象 形成什么
问题: 1.食盐颗粒为什么不见了? 2.想一想,这杯氯化钠溶液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任 一处,是否一样咸? 3.如果把上述氯化钠溶液倒入瓶子里密封起来,保存 一个月,一年,两年……你猜测会不会从中析出食盐颗 粒来?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就是溶液。 ⑴ 溶液是混合物。 ⑵ 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⑶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所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