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国外研究现状美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心理健康研究的重点在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后期方将研究重心转移至全体学生。
1998年,美国采取学校实施“综合改革”的模式,展开诸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近几年,不断涌现出针对学校“创设的心理健康、心理社会问题”的研究,同时给出了学校开展“社会情绪”学习活动的重要性1;欧洲相关研究重点强调要依预定的方向来转变学生的个人行为,重视于“教学实践活动”与“体验过程”来提升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997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西格曼等指出,传统主流心理学为“消极的心理学”,消极与悲观的思路把重点集中于心理及行为上,心理学应研究“力量和优秀品质”,为“幸福、快乐、发展及满意”的心理学,目标是人类生活健康和美好2。
其一,是对主观层面“乐观、快乐、幸福”等的积极体验及研究;其二,是对个体层面“宽容、能力、爱、勇气、智慧及创造力”等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其三,是对群体层面“良好社区、健康家庭、及有效能学校”等的积极组织系统研究。
日本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即开展了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目前,在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上,日本主要采取围绕提升其“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心理素质而展开,将研究的重点置于发现问题后的“指导与矫正”上。
三、心育教育发展趋势(一)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第一,要创设一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第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相关专业培训;1(美)埃利斯,课程理论及其实践范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王天一,《外国教育史》(上下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第三,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第四,需让学校所有的教师皆树立起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
(二) 充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模式小学生心理绝大多数是健康的,仅仅是于成长过程里遇到某些困惑;小学心育的重点需置于“发展性”的问题上,将所有学生皆作为心育对象,对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皆会遇到的一些问题给予指导,同时,还要照顾到一些少数“有障碍”的学生的心理治疗;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游戏与活动为主,强调心育“学生”、“教师”与“家长”的三个主体。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医用信息系统同其他行业的信息系统相比具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医用信息系统有大量的CT、MRI等的图象,B超、内窥镜等的视频数据,还有大量的CT、MRI、B超、PET、电子内窥镜等的医用检查设备。
医用信息系统中大量的如HIS,RIS,PACS,MODALITY,CPR等部门级的系统之间有大量需要交流和共用的信息,如何将这些数据有效的交流,如何减少重复手工劳动,减少数据冗余.以提供给医生、护士从而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或者提供给医院管理者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换而言之,就是将医院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互相平滑高效的交流以及医用信息的整合集成成为世界各国致力于医用信息系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话题。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RSNA)和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HIMSS)提出了IHE框架试图解决这些信息的交流和集成问题。
IHE规范遵循DICOM标准和HL7标准.DICOM标准的全称是“医学数字成像与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标准,不仅支持医学放射图象,而且面向所有的医学图象,只要简单的增加相应的服务对象类(SOP)即可,可扩展到心电图,内窥镜图象,牙医图象,病理学图象等。
HL7主要为面向健康的计算机系统提供临床、金融、管理信息的电子交换标准.IHE规范还提供了HL7到DICOM的互操作.国内随着医疗行业改革,医疗服务行业开始面向市场,通过信息化的战略来提高医患的满意度以提到很多医院的议事日程.因此构建一个集成化的标准化的系统来及时的获取各种临床信息变的非常迫切.目前国内有许多厂商拥有遵循DICOM标准的PACS系统,然而将PACS系统和HIS系统以及RIS系统和放射科设备之间的无缝集成还没有成功的先例.二、研究基本方法、试验方案结合IHE规范设计系统框架如下:课题研究方法:●计划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使用统一软件开发过程(RUP)和统一标记语言(UML)来规范整个系统的开发和管理.●采用多层体系结构,B/S模式,采用visual c++为工具开发COM组件.IHE事务模型表示方法如下:(使用UML的用例图和顺序图表示)●范围:事务的简短描述●●●顺序图:●消息定义:描述其中涉及的消息。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概况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水平和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机械于主要用于机床加工、铸锻、热处理等方面,数量、品种、性能方面都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所以,在国内主要是逐步扩大应用范围,重点发展铸造、热处理方面的机械手,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条件,在应用专用机械手的同时,相应的发展通用机械手,有条件的还要研制示教式机械手、计算机控制机械手和组合机械手等。
同时要提高速度,减少冲击,正确定位,以便更好的发挥机械手的作用。
此外还应大力研究伺服型、记忆再现型,以及具有触觉、视觉等性能的机械手,并考虑与计算机连用,逐步成为整个机械制造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单元。
国外机械手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较多,发展也很快。
目前主要用于机床、横锻压力机的上下料,以及点焊、喷漆等作业,它可按照事先指定的作业程序来完成规定的操作。
国外机械手的发展趋势是大力研制具有某种智能的机械手。
使它具有一定的传感能力,能反馈外界条件的变化,作相应的变更。
如位置发生稍许偏差时,即能更正并自行检测,重点是研究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
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目前世界高端工业机械手均有高精化,高速化,多轴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
定位精度可以满足微米及亚微米级要求,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M/S,量新产品达到6轴,负载2KG的产品系统总重已突破100KG。
更重要的是将机械手、柔性制造系统和柔性制造单元相结合,从而根本改变目前机械制造系统的人工操作状态。
同时,随着机械手的小型化和微型化,其应用领域将会突破传统的机械领域,而向着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及航空航天等高端行业发展。
国国内外作业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作业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新课程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正在各地进行。
在新课标下思考语文作业如何设计,评改?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中的热点探讨话题。
很多学校已对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改进尝试,诸如“开放性作业”、“主体性作业”、“个性化作业”“多样化符号批改”“评语式作业批改”“一题多评”等创新设计,在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作业兴趣方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
国外在此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国际教育研究工作者的德国教授米特先生在谈及“在当前教育领域中,教育家首先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时,提出要“扩大中小学在课程决策方面的自由度。
”他指出:学生们要了解书本以外的事情越来越多,教科书不可能迅速跟着进行改编。
而很多事物的学习又是对学生来说很实际,很有用的。
甚至建议今后教学计划只能规定60%的课程安排,让出40%自由决定余地,让师生共同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我们认为这个“自由度”也正含概了中国教育教学上的“学习训练”,狭义地讲就是“作业”。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借鉴价值。
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
多元智能理论对作业设计的启示:(1)作业设计的尺度应该是多元的。
(2)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提供契机。
(3)作业设计要引导学生扩展学习的内容领域。
(4)通过作业发现他们的智力潜能。
(5)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人生履历。
英国中小学生课程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1)实践作业。
即指有教师指导的各种实验、独立观察、独立完成美术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2)书面作业。
即指客观性测试,其形式有回答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论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科研项目等;(3)口头、听力作业;(4)表演作业。
这些作业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教师应该更多的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来设计作业,而不应该仅从完成自身教学或增长学生知识的角度设计作业;作业的内容和要求应因人而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特长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合力等。
课题申报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课题申报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首先,课题申报需要明确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理论框架等。
需要分析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难点和重点,以及当前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
同时需要梳理已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这些分析可以帮助申请人确定研究的切入点和研究方向,同时也可以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其次,课题申报还需要掌握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水平,包括研究机构、学者、研究成果等。
需要梳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权威学术刊物、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和学者,以及他们对研究领域的贡献和影响。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申请人确定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可以为研究提供合作和交流的机会。
最后,课题申报需要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政策、经济等方面的变化和影响。
需要分析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这些分析可以帮助申请人为研究提供参考和预测,同时也可以为申请人的研究提供指导和支持。
综上所述,课题申报需要包含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帮助申请人确定研究方向和切入点,同时也可以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1 -。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近期国内教育界较多在研究: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打造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优质课堂和有效课堂。
现阶段较少在真情课堂方面的研究。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推出的口号,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基也提出“教育是培养幸福的人”,2000年开始美、英等发达国家就开始了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实验,所以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幸福的人方面有过一定的研究。
2、选题意义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说教功能比较明显,所以课堂上学生普遍感到枯燥、空洞、缺乏真实感,上政治课被认为是“催眠”的痛苦的课堂、“受罪”、甚至“活受罪”、激发不起兴趣、厌学情绪较为严重。
其实课堂就是一种创新,课堂就是一门艺术,我想真情课堂应该是教师能把课上好、把课上活、把课上优,能给学生更多的真情实感和切身感受,能给学生更多的乐趣,能让听课的更多学生兴趣盎然、快乐学习,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政治课堂的魅力。
因此提出“打造高中政治真情课堂”。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紧密结合,我提出把二者结合起来既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也符合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现实需要。
3、研究价值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最终指向应该考虑“人”。
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我提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打造真情课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手段为教学双方真情流露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本课题的提出富有时代气息,也符合新课程理念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和发展趋势,结合了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和实际,具有很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价值。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1、研究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本课题通过研究探讨出解决当前封闭式教学和放养式教学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的有效方法,建立一种人本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情感因素,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的知识、道德、能力、情感等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渗透各种情感因素,丰富学生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知识的深刻内化,从而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达到快乐自觉学习的目的。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研究现状述评跨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这种竞争最终表现为创新人才的质量与数量的竞争。
谁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谁就会主宰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谁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这便是“科教兴国”之所以成为我们国家基本国策的原因之一。
我国中小学教育面临为未来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重任。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或教育理念仍旧带有封建科举教育的印痕。
它不是从多层面、多角度发展性地培养人才不去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不去发展学生的特长抑制了学生的思维个性学生的任务是死背书本上的知识以应付考试以考分这一单一的标准来评估学校、评估学生、评估教师的方法盛行。
这便使得我们的课堂形成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这种带有注入性、强制性、甚至惩罚性的教学手段、方法单调的课堂师生活动形式封闭的教学环境僵化、保守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个性的养成与创造空间的拓展。
由此看来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大力开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而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体现创新性和实践较强性的课程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素质有着独特的优势如何在教育中抢占制高点充分利用它的优势实施创新教育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设想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实验研究探索新时期学校办学的新思路寻找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渠道培养创造型人才争取在认识上取得一定的创新教育经验找到一定的规律总结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些途径同时在实践上取得较显著的成效。
选题意义、价值1、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发挥探索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终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通过实验促使教师更新观念变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有个性、有风格、有创造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3、促使学校由经验型管理走向科学化管理体现依靠教师发展教师的管理指导思想形成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选题意义和价值本课题拟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卷入全球化时代的佛山市制造业,在面对全球经济已经从国际贸易时代转向国际生产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佛山市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问题。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研究的产业升级,指的是价值链之中或尚未嵌入的企业通过嵌入价值链获取技术进步和市场联系,从而提高竞争力,进入到增加值更高的活动中。
国外学者关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最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主要有价值链、商品链等理论,经过多年的演化,这些内容逐渐被全球价值链理论吸纳和整合。
价值链理论起始于20 世纪80 年代,Porter 提出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由基本活动(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原料供应、技术、人力、财务等) 两部分完成,这些活动在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相互联系,构成公司价值创造的链条,称之为价值链。
波特并未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对价值链理论作出较好的解释。
随后有学者用“片段化”(Fragment) 描述生产过程的分割现象,并且认为这种生产过程在全球的分离是一种全新的现象。
价值链理论往往只关注产业的空间分离,并未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和分工给予足够关注。
Gereffi在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球商品链理论(Global commodity chain) ,在全球产业转移和分工的研究方面给出了更加清晰的研究思路。
他认为,全球商品链是通过一系列国际网络围绕某商品或产品而发生关系的诸多企业和政府等紧密地联系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去,这些网络具备一定的社会属性。
全球商品链后来的研究基本集中在链条治理这个角度,即Gereffi 提出的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两种商品链治理模式。
Memodovic和Gereffi 等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反映全球产业链上各环节之间治理关系的分析模式,即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治理模式。
全球价值链方法体现了国际联系在获取技术知识或加强学习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国内外现状及趋势分析
第一部分国内外现状及趋势分析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包括该方面国外的总体研究水平、最新进展和发展预期,国外从事该方面研究的主要机构及其研究方法、成果;相关研究的学术影响、知识产权申请和授予、技术标准制定及产业应用状况,并列出主要的文献,专利、标准名称。
限2000 字以内。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包括国内从事该方面研究的主要机构及其研究方法、研究水平;国内外研究方法、研究进展的对比分析;该方面研究可能取得的突破及预期成果。
限2000字以内。
)第二部分研究内容及目标一、项目目标及考核指标(一)申报项目与所属指南方向的关联关系(包括项目与所属指南方向的匹配性,对指南方向目标的支撑作用。
限500字以内。
)(二)项目目标及考核指标、评测方式/方法(限800字以内)(三)项目成果的呈现形式及描述(限500字以内)二、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一)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限1500字以内)(二)项目拟采取的研究方法1、项目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及拟采用的方法、原理、机理、算法、模型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用图表描述。
限800字以内)2、项目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先进性分析(限500字以内)三、项目任务(课题)分解方案(一)项目任务(课题)分解情况(围绕项目目标,根据需要可对项目目标进行任务分解,要求对分解的各任务(课题)能够相对独立表达、独立测度和独立评价)(二)项目任务(课题)分解的逻辑关系(建议用图表描述,并简要说明各任务(课题)在项目中的具体作用。
限800字以内)(三)项目各任务(课题)内容(逐项分段说明各任务(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考核指标及评测手段/方法等。
每个任务(课题)限1000字以内)1、任务(课题)1: xxxxx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考核指标及评测手段/方法:2、任务(课题)2: xxxxx四、主要预期创新点(一)项目预期的主要创新点(围绕基础前沿、共性关键技术或应用试验等层面,简述项目预期的主要创新点。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随着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和无线通信等技术的进步,无线传感器网络得以迅猛发展,并已成为计算机学科的一个新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环境监测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现在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当中,经过多年研究,可用于众多的实际环境监测问题,特别是在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使其更加稳定和可靠。
随着无线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其研究内容也将包括嵌入式系统、微型传感器、无线通信、分布式协作算法、数据融合、网络协议、安全、操作系统、中间件以及其他一些应用支撑技术,使其能够运用于更多的领域。
无线传感器监测系统是当前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涉及多学科高度交叉、知识高度集成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它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能够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无线方式被发送,并以自组多跳的网络方式传送到用户终端,从而实现物理世界、计算世界以及人类社会三元世界的连通传感器网络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军事国防、工农业、城市管理、生物医疗、环境监测、抢险救灾、防恐反恐、危险区域远程控制等许多重要领域都有潜在的实用价值,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对二十一世纪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技术之一。
对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
从21世纪开始,传感器网络引起了学术界、军事界和工农业界的极大关注,美国和欧洲相继启动了许多关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计划,并取得了很多成果。
我国近年来也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提供了巨大支持。
但国内关于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还停留在基础理论跟踪国际研究阶段,缺乏典型的实际应用示范及产业竞争优势。
温室环境测控技术在许多发达国家如荷兰、日本、美国、以色列等已相当先进,能够达到对多因素综合控制的水平,但其价格昂贵,维护不方便。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本课题成为了学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本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在理论研究方面,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本课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他们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产业效率、创新技术模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启发性的观点和建议。
其次,在实证研究方面,一些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深入研究了本课题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措施。
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本课题的理论基础,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国外研究现状与国内相比,国外对本课题的研究更早,并且研究成果更为丰富。
在理论研究方面,一些国外学者对本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提升创新能力、构建智能制造体系、推进跨国合作等方面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在实证研究方面,一些国外机构和企业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对本课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对本国的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
三、发展趋势分析基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整理和分析,可以看出本课题的研究未来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多学科交叉融合:本课题的研究需要借鉴多学科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如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等。
未来,该课题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更加完善的研究体系。
2. 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将成为本课题的研究趋势之一。
通过对大量实证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本课题的问题,并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3. 国际合作与交流: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国际性和跨领域性。
未来,国际合作与交流将成为推动本课题研究发展的重要途径。
各国学者和机构可以通过合作研究项目、国际会议等形式,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本课题的研究进展。
光催化降解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光催化降解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光催化降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处理环境污染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光催化剂(如二氧化钛)吸收紫外光,产生电子和空穴,进而促进有机物的降解。
目前,光催化降解已经成为环境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在国内,光催化降解的研究多集中在废水处理、空气净化和有机污染物降解等方面。
研究者们通过研究催化剂的制备、改进反应条件和优化反应机理等方面,不断提高光催化降解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国外,光催化降解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尤其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研究者们研究了各种催化剂的制备、光催化反应机理、反应条件等方面,还开发出了各种高效的光催化降解技术,如光电催化、光生物催化等。
未来,光催化降解仍将是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
研究者们将致力于开发更高效、更稳定、更环保的光催化剂,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并深入研究光催化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过程,为光催化降解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 1 -。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800字以内) 研究价值:通过异步教学法在网球教学中的移植运用,进一步探索学生学习的规律,以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
揭示教师的指导规律,建立科学的教学理论,以便有效的指导教师的教学指导活动,实现教师指导的异步化。
揭示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教师的指导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科学的异步教学理论、方法及手段,形成完整的教学文件和实施经验。
因此异步教学是其他教学活动可以借鉴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通过对网球教学在手段和方法上的运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几个环节的研究,总结在普通高校网球选修课教学中能提高教学质量,缩短教学周期,提高学生对网球技术更深刻的认识和对网球基本知识的更深刻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的经验与教训,为异步教学法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进一步展开使用提供依据,也为其它教学模式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根据本课题网球异步教学法设计与实施过程,也为我们提供了网球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思路,即依据项群理论原理中其他运动项目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移植的方法,运用于网球教学,优化网球教学结构,提高网球教学质量,使网球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推陈出新并朝着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从而进一步向整个体育教学推广。
研究现状及趋势: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促使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变革。
体育与健康新体育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的刚性课程框架的束缚,极大的拓展了体育教育的活动空间。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体制一时还难以适应新的变化.异步教学法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模式,曾在1997年荣获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成果一等奖。
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的5万多所中小学推广这一教学法, 教学质量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然而在体育教学上还极少应用异步教学法,而在网球课的教学中尚未应用异步教学法,教师大多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以把异步教学法引入到网球教学中,尚属是一次新的尝试.B表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1000字以内) 研究目标:把异步教学法引入到网球教学中提高网球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结构,进一步推广到普通高校体育其它项目教学中,促进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写一篇中文文章,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为标题,需要有3000字左右。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科学课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涉及到的领域越来越多。
本文将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为研究焦点,以期结合了解国内外研究与实践发展的最新动态,为未来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与帮助。
首先要了解的是课题的研究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正是这一课题研究的前奏部分,主要侧重于综合研究以及关键技术的研发。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是宏观的结构分析,分析这一课题研究的历史发展趋势,总结出其研究的新特点;第二是主要技术拓展及应用,研究新技术如何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及作用;第三是新型技术及新材料的研究,以及这些技术如何支撑和完善课题研究;第四是深入的数据分析与统计,探寻不同的实践结果如何影响研究的最终成果。
从研究领域来看,国内外关于课题的研究涉及到的领域也不尽相同,尤其在近几年,国外的研究范围也有所扩大,例如生物医学、压电材料、数据安全、智能技术等诸多新兴领域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领域也从早期的科学发现和数理精确分析转向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同时,随着科技发展的推动,国外研究也变得更加全面,从解决关键技术、技术应用推广、科技沉淀到社会实践,涉及到更多丰富多样的研究领域,成果也越来越实用。
与此同时,国内的研究现状也在不断优化,在科研人员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实践案例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不乏许多成功案例。
这更加证明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它有助于推动国家未来的发展。
总之,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近几年关于课题的研究,国内外各界都积极投入,这对于推动未来研究方向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望未来,课题研究将可以更加深入、广泛,不断更新研究方案,为社会和个人提供更多的指导及支持。
一、与课题有关的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该领域的国内外专利 ...
一、与课题有关的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该领域的国内外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1.1国内海洋监测现状和技术水平我国的海洋监测技术由于缺乏高技术支撑和经费不足等原因而落后先进国家15-20年。
以南海为例,南海分局目前有海洋站9个,中心站4个,其中验潮站8个,波浪站5个,开展潮汐、海浪、温、盐、气象等项目的监测。
1986年开始布放海上浮标,曾建立过2个短波接收岸站。
由于岸站设备陈旧,自动化程度低,不能满足连续性、准确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加以通讯网不符合海洋灾害预警通讯网的要求,无法进入GTS,也达不到进入GOOS的质量。
监测系统落后的设备和技术与本地区迅速发展的经济极不相称。
珠江是我国华南地区第一大河流,全长2214km,流域面积 453690km2,径流由八个口门出海。
自虎门止香港、澳门之间呈喇叭型向海开放的河口区,周边地区包括香港、广州、深圳、澳门、珠海5大城市和特别行政区,是华南人口最集中、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珠江河口及其毗邻区域的环境状况对周边地区的居民健康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是水利部的派出机构,其职能之一是对珠江流域(包括珠江口)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并且组织开展规划、监测、实验以及科学研究工作。
自1985年以来,珠委对珠江河口8个入海口门的水质每年进行6次巡回监测,是对珠江八大口门进行长期系统监测和污染物入海通量计算的唯一单位。
但目前的监测周期长,偶然性大,难以满足水质监测的要求。
珠委的有关业务部门于80年代中后期进行过自动水质监测系统研制工作。
因技术不过关而中断。
本课题主要计划成果“系统集成技术和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将可以对珠江河口及邻近水域的水质进行连续、可靠的自动采样、测验、发布和数据处理。
伶仃洋是华南最重要的国际航道,由交通部广州航道局管理维护。
目前的自动水位监测系统也亟需现代化。
交通部广州航道局投资部已正式行文表示支持PEIOS 系统的研制。
5678二、课题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本课题的总体目标是参照国际先进的近岸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的技术框架,研制一个以海水质量监测为核心,以珠江口为研究区域,应用先进监测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的高度自动化、系统化的环境监测示范区。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知识和提升自我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在高等教育中,毕业论文是学生们展示自己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环节。
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文献综述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提升论文的学术质量。
本文将对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近年来,国内高校对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需要深入挖掘相关文献,准确总结前人研究成果。
在国内,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也有所不同。
在人文社科领域,国内学者对文献综述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对历史文献、理论研究和学术观点的梳理和分析上。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学者们更加注重对数字文献的挖掘和利用,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来揭示研究领域的新动向。
此外,跨学科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为文献综述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在理工科领域,国内学者对文献综述的要求更加注重对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价。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的涌现给研究者带来了更多的研究可能性,因此在文献综述中,学生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把握技术发展的脉络,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更好的支撑。
总的来说,国内研究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和跨学科的特点,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时需要注重对相关研究的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以提升论文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深度。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与国内相比,国外高校对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要求更加注重学术深度和创新性。
在国外,学生需要通过对国际学术期刊、会议论文等权威渠道的文献检索,及时了解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从而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
在人文社科领域,国外学者对文献综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的创新上。
国外学者更加注重对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强调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复制性。
因此,学生在进行文献综述时需要注重对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课题名称:《走进葫芦文化》——莪山畲族乡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题设计论证---活页1---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活页4---走进葫芦文化---------莪山畲族乡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现实背景:葫芦文化与畲乡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最近邻近乡镇在开庙会,庙会上的物品虽说不上昂贵却也应有尽有。
路过庙会,一种叫葫芦丝的乐器吸引了我,买一个回家练练,没想到这小小的乐器也被我们学生们瞄上了,很快葫芦丝就走进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每天早晨只要你走进我们的校园,随处都可以看见吹练葫芦丝的同学,三五成群,欢歌笑语,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许多同学还在想:这样的葫芦丝我们自己也可以制作呀!我们不是有许多自己种植的葫芦吗?是呀,说起种植葫芦同学们早就有很深的体会了。
近两年少先队一直在组织学生自己回家种植葫芦,出了不少的成果。
其中学生制作的葫芦器在校园艺术周上得到了展示,县电视台少儿栏目对此还特别进行了系列报道。
(二)历史背景:葫芦文化是灿烂畲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葫芦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在漫长的畲族历史演变过程中早就有了它的一席之地。
勤劳聪明的畲族人民曾经用它制作了各种生活用品,例如:水瓢、茶壶、竹筒等,也曾经用它制作了许多极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葫芦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显而易见,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尽情领略祖国灿烂的葫芦文化。
(三)时代背景:把葫芦文化发扬光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美不胜收的葫芦世界就是一座民间艺术宝库,21世纪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时代。
弘扬民族文化,进行民族艺术教育,让我们的学生感受浓浓的艺术韵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学生需要这样的校本课程,丰富学习生活,提高综合素质畲乡地处山村,这里的孩子课余生活比较单调,每次不是钓鱼跳绳就是打球走棋,葫芦文化的开发和挖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能在活动中寻找童年的快乐、体验动手的乐趣,享受合作的愉悦。
开展研究的课题内容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开展研究的课题内容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Research topics in various fields cover a wide range of subjects and have different levels of popularity and importance in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ties. While some topics might be more well-studied and have established research foundations, others may be emerging and in need of further exploration. It is essential for researchers to be aware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landscape and the trends shaping their respective fields to guide their own studies.在各个领域的研究课题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不同程度的热度和重要性。
一些课题可能已经得到了深入研究并建立了研究基础,而其他一些可能是新兴的,需要进一步探索。
研究人员必须了解当前的研究格局和塑造各自领域的趋势,以指导自己的研究。
In the field of social sciences, topics such as gender studies, political science, and sociology are widely researched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Gender studies, for example, have gain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growing recognition of gender equality and diversity. Political science research often focuses ontopics such as government policie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olitical theories. Sociology explores the structure of society, social behavior, and cultural norms, providing valuable insights into human interactions and societal dynamics.在社会科学领域,性别研究、政治学和社会学等课题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研究。
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本课题要研究一种用于铁路动车轮对滚动轴承外圈的涡流探伤机械装置。
该装置采用涡流技术实施对动车轴承外圈表面质量的检测,从而将一改轴承外圈传统的人工磁粉探伤方法所带来的探伤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及很难实现探伤自动化等缺点。
采用该装置对轴承外圈进行有效探伤的同时,能极大地提高无损探伤评价的客观性,而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配以合适的上、下料机构就能接入轴承生产和在线检测流水线)、探伤效率高及探伤检测质量好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铁路和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各种型式的轨道交通工具层出不穷,如高速列车、动车、地铁、城轨加上传统的铁路列车,都无一例外在其轮对上使用滚动轴承。
因而滚动轴承的性能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及舒适性,为此滚动轴承及其主要零件(包括内外圈、滚动体)的质量及其检测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
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及日本的轴承生产厂家,尤其是世界十大著名轴承生产商,为了抢占世界铁路轴承市场,都对铁路轴承的开发、检测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如世界最大的轴承生产商瑞士的SKF,在全球拥有90个独资生产厂家,2008年销售额为50亿美元,在国际轴承市场的产品占有率达20%。
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动车轮对进口滚动轴承均使用SKF轴承;此外日本的NSK、NTN等轴承株式会社生产的轴承,国际市场产品占有率也达20%左右。
轨道交通尤其是高速列车(时速≥200公里)所采用的滚动轴承,在列车高速运行时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更严重,为达到同样的使用寿命,对轴承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求对新制出厂的轴承及其主要零件进行较为严格的探伤检测,以确保轴承品质优良。
同时轴承在运行时由于受列车交变应力的作用也易产生疲劳缺陷,甚至发展成裂纹。
这对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运行将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滚动轴承缺陷的检测也就成了是一项非常必要而又关键的工作。
长期以来,随着探伤检测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轴承及其主要零件的探伤检测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工艺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国内有关汉语本体的研究较多,成果也比较丰富,从研究范围和研究成果看,以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文献较多。
总结而言,国内对汉语本体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本体研究这是有关汉语本体研究的重点,也是目前对汉语本体研究中研究较为成熟的领域。
如陆俭明曾对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汉语本体研究进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其多年对汉语本体研究的过程中,探讨了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本体研究的含义差异1;分析了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交互关系2;从学科建设角度探求汉语本体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支撑学科研究现状3;同时,他还在对以往研究成果梳理的基础上,对新世纪汉语应用研究的主要领域进行了分析4,为后继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有关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及应用研究中的,出版的专著也比较多,如赵金铭5、李开6、肖奚强7、罗青松8等对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我国汉语本体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手段选择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可实施途径。
2.汉语本体研究与教学对于汉语本体研究应用于教学的研究也是目前学术界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沈光浩9就语言学本体研究和语言的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他认为这两个方面同属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这与陆俭明有关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10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
蔡伟、张先亮11和邵敬敏、罗晓英12几位学者选取了汉语本体研1陆俭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本体研究和汉语本体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期2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1期:58-623陆俭明,关于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和汉语教学的本体研究[C],第五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一届中国应用语言学大会,2007年4陆俭明,跨入新世纪后我国汉语应用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J],中国语文,2000年第6期5赵金铭,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6李开,汉语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7肖奚强,现代汉语语法与对外汉语教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8罗青松,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9沈光浩,语言学的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J],科教文汇,2008年第3期10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1期:58-6211蔡伟、张先亮,语法教学与语感培养[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3期12邵敬敏、罗晓英,语法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究的一个部分--汉语语法的研究,并探讨了在具体应用中,汉语教学的语法教学策略及汉语语感的培养,通过设定的教学手段,提高汉语教学效率;田小琳13从汉语本体研究及教学双赢的角度进行切入,他认为汉语本体研究是汉语教学效率提高的基础,而汉语教学的实践也为汉语本体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依据,因此,在现实教学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以达到汉语本体研究与教学的双赢。
3.对汉语本体研究成果总结及回顾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陆俭明和李泉的研究。
陆俭明14对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汉语应用研究的主要领域进行了概括,并未未来研究的趋向进行展望及说明,而崔永华15则是对2005年之前20年间,有关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人点问题进行了回顾,并对各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概述,对未来对外汉语研究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无独有偶,李泉16在2006年也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通过对20年间汉语语法教学、语法本体研究、个案研究等进行梳理,他的分析比崔永华更近一层,同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教学提出了适当建议。
何言宏17则从中国作家对汉语语言本体及汉语本体发展的生命观进行切入,总结分析中国作家自90年代以来的语言自觉,探求了汉语本体研究在应用中的进展。
国外研究现状在目前所掌握的资料中,国外对汉语本体的专项研究也比较多,但大多是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者说出于提高汉语教学效率的角度对汉语本体进行研究,对汉语本体的整合性研究较少。
如Teng,Shou-hsin曾对汉语本体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如对语料库(corpus)18进行系统研究,并对汉语语法进行了系统研究19,同时他认为,现代汉语语法结构的理论研究是对外汉语语法学习的基础20。
Westney,Paul21在1994年也对汉语语法及规则进行了详细研究,他的观点与Teng的观点13田小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汉语本体研究和教学研究双赢[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期14陆俭明,跨入新世纪后我国汉语应用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J],中国语文,2000年第6期15崔永华,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热点回顾[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1期16李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2期17何言宏,语言生命观和语言本体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作家的语言自觉[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18 Teng, Shou-hsin,A corpus of Chinese Interlingua[M],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199719 Teng,Shou-hsin,Towards a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J],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1997,3220 Teng,Shou-hsin,A grammar of verb-particles in Chinese[J],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997,521Westney,Paul,Rules and pedagogical grammar,in 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Terence Odlin基本吻合。
郭春贵22结合自身在日本20多年的汉语教学实践,对日本学生学习汉语语法存在的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在教学中有效解决汉语语法学习困难的策略,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提供了一定借鉴;(三)小结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对汉语本体研究的成功较为丰富,完善了汉语本体研究的理论体系,也为后继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但是,以往研究中更多的关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本体的研究,或者说是将汉语定位于一种国际语种来进行学习的角度进行分析,而对于汉语本体研究对母语教学的研究甚少,同时,对汉语本体研究在汉语母语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也涉及较少,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立足于以往研究成果及对一线汉语教师调研的结果分析,探索汉语本体研究在汉语教学中系统应用的有效策略,以完善汉语本体研究的研究范围。
[1]陆俭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本体研究和汉语本体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期[2]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1期:58-62[3]陆俭明,关于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和汉语教学的本体研究[C],第五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一届中国应用语言学大会,2007年[4]陆俭明,跨入新世纪后我国汉语应用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J],中国语文,2000年第6期[5]赵金铭,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6]李开,汉语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7]肖奚强,现代汉语语法与对外汉语教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8]罗青松,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9]沈光浩,语言学的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J],科教文汇,2008年第3期[10]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22[日]郭春贵,对日本学生汉语语法教学的难点[C],国际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讨会论文,2003年第1期:58-62[11]蔡伟、张先亮,语法教学与语感培养[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3期[12]邵敬敏、罗晓英,语法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13]田小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汉语本体研究和教学研究双赢[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期[14]陆俭明,跨入新世纪后我国汉语应用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J],中国语文,2000年第6期[15]崔永华,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热点回顾[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1期[16]李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2期[22]何言宏,语言生命观和语言本体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作家的语言自觉[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17]Teng, Shou-hsin,A corpus of Chinese Interlingua[M],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1997[18]Teng,Shou-hsin,Towards a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J],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1997,32[19]Teng,Shou-hsin,A grammar of verb-particles in Chinese[J],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997,5[20]Westney,Paul,Rules and pedagogical grammar,in 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Terence Odlin (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21]日]郭春贵,对日本学生汉语语法教学的难点[C],国际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讨会论文,2003年[22]罗左毅,语言本体与语言学本体契合的学科取向意义[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23]朱川,外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对策[M],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24]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教学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25]刘月华、潘文娱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