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青少年心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冯巧华

[摘要] 青少年情绪障碍的产生不仅受到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学校、家庭、同伴)的影响,还会受到个性心理特征,尤其是认知倾向和认知过程的影响。本

文基于同伴关系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了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

会化的影响。

[关键词] 同伴关系;青少年;社会化;影响

一、同伴关系的含义

同伴指个体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认知能力的人(Foot et a1,1990)。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在青少年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功能

青少年正处于青少年的过渡时期,从心理生理角度而言,是身心发展最迅速、最关键、最旺盛的时期,同时也是发展的最佳时期。作为一种非正式组织,同伴群体对中职生的学习、生活、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这种影响可能会远远超越父母以及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同伴关系,尤其是同伴亲密关系在青少年的情绪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构及其社会化的进程。青少年的情绪发展既有相当的可塑性,同时又充满了危机,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障碍时时困扰着他(她)们,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发展,关注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有助于青少年平衡的度过“风暴期”。

(一)同伴关系的认知发展功能

心里学家皮亚杰强调了同伴关系对个体社会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他认为,同伴关系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个体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而同伴交往中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并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他还特别强调,同伴间的讨论和争论是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所必需的。另外,维果茨基强调人际交流对认知发展的

重要作用,他用最近发展区来解释社会互动的意义。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作业水平与在他人帮助下或与他人合作能够完成的作业水平之间的距离。与一个能力很强的“专家型”同伴配对进行的合作学习(指导学习),能够推动个体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周宗奎,2002)。

(二)同伴关系的情绪性功能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安全感、亲密感的重要源泉。Anna Freud认为同伴背景是家庭之外相对安全的释放攻击、性冲动的场所, 高质量的积极同伴关系是情绪情感健康发展的需要。精神分析导向的另一理论家Blos指出, 青少年期最重要的任务是“个体化” , 这一过程中, 个体会重新建构与父母的关系, 走向自主, 由此必然产生焦虑、恐惧、自卑等消极情感体验。青少年就是依赖支持性的同伴关系来寻求慰藉的同时将性冲动的释放更多地导向亲密的同伴。Sullivan曾提出友谊的功能是互相证实、共享兴趣和希冀、分担恐惧、肯定自我价值、提供爱和亲密坦露的机会。他认为少年期被同伴孤立的体验将导致自卑感, 平等亲密的友谊关系是个体第一次“通过他人的眼睛看自己”并获得亲密的情感体验。另外, Weiss在社会需求理论中提出假设, 即个体在与他人不同的关系中寻求特殊的社会支持功能,不同类型的关系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他列举了爱、亲密、增进自我价值等种功能。在此基础上, Fueman等人进一步指出, 个体在亲密的友谊关系中和一般同伴团体中所寻求的社会需要是不同的—爱、亲密和可靠的同盟更多是从亲密的朋友关系中获得归属感或包容感则要更多地向同伴团体寻求而工具性或指导性帮助·抚慰、陪伴和增进自我价值则二者均可

提供。(学生张某,一天下午放学看到本班同学和外班李某在打架,他上去把两人拉开。李某不满,于是打了张某。第二天,张某对他哥说了自己被打一事。第三天中午张某的大哥带着三位“弟兄”来到学校门口,对李某就是一顿拳打脚踢,被治安室的人员发现制止,事情才得以了结。)处于青春过渡期

的青少年,情绪情感波动性大,极不稳定,外界刺激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应,为了表现自我,会置周围的人和事于不顾;行为带有冲动性,好感情用事,当个人的想法受到限制时,就会滋生挫折感,进而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往往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和不计后果,简单粗暴地向对方实施攻击行为,或借助外力进行报复。对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自觉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学校要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强化内部管理,消除不安定因素,杜绝社会闲散人员到校滋事。

(三)个体于同伴交往中获得更完善的个性发展

William James特别强调社会关系在个体自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人类具有被自己关注、被他人赞赏的本能倾向。当自己没有受到太多他人的关注

时, 可能会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在此基础上, 符号互动论者如Cooley和Mead等人指出, 人们是根据自己在社会情景中的经验来定义自己的。在社会相互作用中, 个体获得关于自己如何被他人知觉的信息, 这种信息就是自我形成的基础。个体与同伴的交往对“自我”的形成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Sullivan的精神病学人际理论的主要思想之一就是个性是由个体的社会关系塑造的。他尤其重视同伴关系在青少年期的重要作用。他认为, 同伴能为个体逐渐理解合作与竞争的社会规则和服从与支配的社会角色构建基本框架, 这一时期充

分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个性健康发展必须的。Erikson将同伴经历看作同一性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同伴关系提供社会支持和尝试不同社会角色的机会, 这对青少年经历的“心理延缓偿付期”尤为重要。此外, 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现代家庭外的社会化发生在儿童中期的不同性别群体和青少年期的各个群体之中, 群体过程群体中友好行为、群体外对立、组间比较、组内同化等群体行为同时又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机制。

(四)同伴关系的文化传递、行为发展功能

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人类文化的传递模式是一个群体过程, 是从父母群体传递到同伴群体继而经由同伴群体传至个体, 。孩子在扬弃成人文化和创造自己新文化的同时, 形成他们自己的群体文化, 逐代传递。这一理论的一个中心假设是“社会化是一个高度情景化的学习形式”, 家庭外行为系统的建构主要是在同伴经历中进行的, 是“一系列同伴群体文化的产物”。所以童年和青少年期的同伴经历是个体发展关键的社会化影响源。Bandura 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习得新的社会行为, 同伴是其中重要的榜样源, 习得行为会因不同的强化而表现或抑制。观察学习中的自我强化发生在个体认为自己超过同伴参照群体时而自我惩罚则是因为没有满足同伴的群体标准。由此可见, 同伴经历是行为习得、行为表现的重要背景。

由上述理论可知, 同伴关系在发展中负担也十分沉重, 要学好二、三十门课程要过四级、六级, 拿各种等级证书要考研究生, 背外语, 背政治还要找工作, 相当紧张。如果实行年制本硕连读, 可以大大减少学生的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支出, 有更多的时间和兴趣做自己喜爱的事情。

三、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研究倾向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对比国内外关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发现,多数的研究进展存在于消极影响中,比如国外更关注同伴关系对于青少年滥用药物、酗酒、不洁性行为的研究,在这其中关于性别、种族差异的同伴关系表现也有比较深刻、复杂的分析。而国内也常常研究同伴关系对于青少年孤独感、消极学业成就等的影响。这对于我们在指导青少年社会化发展时固然有借鉴作用,但是对于积极构建健康有益的同伴团体意义不足,所以注重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两极”影响,不仅要研究消极影响,更应注意对于积极作用的深入挖掘。

2.同伴关系的类型分层与机制的研究在中外研究者对同伴关系的研究中,常常利用现有理论量表或采取社会测量的正负提名法将同伴关系分为几个层次(如安全型、回避型、矛盾焦虑型等),这对于进一步探讨同伴关系水平对于某一变量的影响机制是有效的,通过预设同伴关系来研究影响两者的关系,是该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总之,通过对比中外学者对于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可以明晰此领域的前瞻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遵循规律,更好的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帮助青少年适应社会,健康成长。

3. 正确发挥同伴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促进其的社会化发展。同伴群体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影响最大,其对中职学生的社会化功能主要有保护功能和发展功能两点,

实现和完成这两点社会化功能,主要场所是校园,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感染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为其提供着重要的精神环境,并可以使他们在同辈群体中传播这种文明、积极、向上的态度,形成良好的学生成长氛围,并且能更好的发挥同辈群体的两项社会化功能。同伴群体对中职学生生活技能、行为规范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对于中职学生而言,生活技能的社会化,主要包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常识、职业技能等。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中职生同伴群体经常会在一起讨论生活中的基本常识,交流自己看到或学到的知识以及技能,获得在群体中的一种认识,从而达到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的目的,同时,个体在学习和接受政治的、社会伦理道德的以及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的同时,使自己的行为与其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所担任的角色相适应。同伴群体对学生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性别角色社会化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逐渐掌握人们对不同性别角色的期望、规范和与之相符的行为要求等,其结果是使个体按照社会上规定的不同性别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四、青少年如何处理好同伴关系

我们都知道个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中生存的我们避免不了要与他人接触,换句话说,就是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而言,主要的人际关系有: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在这里,我只是针对其中的同伴关系来说。同伴关系按其程度可以区分为:一般的同学,较亲近的同学,要好的朋友。在这三种关系中,要好的朋友显得更为重要,它是青少年同伴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层面,带有更多的感情色彩,对青少年来讲具有特殊的意义,占重要的地位。

进入中职,新的学习内容、新的环境、新的要求、新的朋友使中学生有了与小学生不同的新的相互关系。在初入中学,同学们还比较信任老师,跟老师比较亲近,对朋友还在“探索”,但在比较熟悉之后,少年期的相互关系就开始显现出来了。这种相互关系就是我们所说的同伴关系。慢慢的,少年期的他们会表现出强烈的与同龄人建立亲密友谊的需要,因为:1、生活条件的变化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刺激了少年的求知欲和好奇心;2、身体的加速发育使他们精力充沛;3、性别角色的掌握与适应性成熟所带来的心理变化使少年感到新奇、紧张与不安;4、少年新的社会地位与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少年必须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等,这些都只能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才能满足。少年总是以彼此相似的需要、兴趣爱好等相互吸引,尤其重视彼此间亲密的友谊。

友谊是青少年渴望的,但总是不能轻易得到它,所以他们常常为交友而烦恼。如何得到同学的友谊和信任?已成为青少年忧烦和不安的大问题了。与同学关系冷淡,隔膜常使一些学生有一种难言的孤独和不安。(有一位大学二年级的女生回忆说:“在初中读书的时候,我一直没有处好与同学的关系,做什么事都是单独自己一个人,一个人在一边学习,一个人去食堂吃饭,一个人出去逛街买东西……经常看见同学们三三两两的嬉闹玩耍学习,心里又酸又嫉妒,情绪低落,感到孤独,总是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哭泣。”由此可见,同学关系紧张不可避免地影响学习和情绪,会使学习生活缺少快乐。)会出现上述那位女生感到孤独的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个人的性格和受特定情境的影响。从个人的性格来看,通常那种经常以消极眼光看待自己,易害羞及社会适应

能力较差的人经常会不自觉地体验到与他人的隔绝。从特定情境的影响来说,长期处于不良环境会使人逐步养成孤僻的性格,因而使自己更多的经受劣境,这就要求同学们要注意择友了,结交朋友,初彼此感情融洽之外,也要重视品德标准,否则容易交上不良朋友,而走上歧途。

记得在上培训课的过程中,有一位老师播放了一个关于朋友的视频,视频中是一位心理老师在给初中一个班的同学上心理辅导课,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她讲到同学之间的关系时举的一个例子,她说:“‘人’字,同学们都知道它是由一撇一捺组成的,一撇呢,就是我们自己,一捺则是我们的朋友,没有了一捺,我们就站不稳。”我相信这种说法,在社会中,没有朋友,我们是站不稳的。可见,朋友的重要性。作为青少年,该如何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呢?要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应该做到:

一、友谊的基础是真诚,与同学的交往中要做到以诚相待,以心换心。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很难交到知己的。朋友之间应该同甘共甘苦。

二、同学之间要礼貌待人,平等待人,相互尊重,不可孤芳自赏。一个人要想搞好同学关系,却总是认为自己什么都好、别人什么都不好、喜欢压倒别人、夸夸其谈的话,那是不可能实现友好关系的。

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都非圣贤,总是会犯错误的,朋友之间应该有宽容和耐心。

如果可以做到以上三点,同学朋友关系会变得融洽多了。

“要想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黄金法则”。

结交朋友呢,我们也要注意三宝:微笑,赞美,倾听。

参考文献:

[1]方平,郑杨婧.中学生情绪调节与同伴关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9(2009 年增刊):99- 104.

[2]王振宏,郭德俊,方平.不同同伴关系初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J].心理科学,2004,27(3).

[3]孙丽华.青少年同伴群体的社会学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4]朱鸿彬.同伴群体对学生社会化的积极影响[J].文教资料,2005年

[5]刘志军.中学生的道德判断推理水平、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5).

[6]张莹莹,曾玉,张晶.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综述.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1).

[7]陈少华,周宗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4).

[8]陈少华,周宗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4).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青少年心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冯巧华 [摘要]青少年情绪障碍的产生不仅受到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学校、家庭、同伴)的影响,还会受到个性心理特征,尤其是认知倾向和认知过程的影响。本 文基于同伴关系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了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 会化的影响。 [关键词] 同伴关系;青少年;社会化;影响 一、同伴关系的含义 同伴指个体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认知能力的人(Foot et a1,1990)。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在青少年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功能 青少年正处于青少年的过渡时期,从心理生理角度而言,是身心发展最迅速、最关键、最旺盛的时期,同时也是发展的最佳时期。作为一种非正式组织,同伴群体对中职生的学习、生活、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这种影响可能会远远超越父母以及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同伴关系,尤其是同伴亲密关系在青少年的情绪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构及其社会化的进程。青少年的情绪发展既有相当的可塑性,同时又充满了危机,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障碍时时困扰着他(她)们,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发展,关注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有助于青少年平衡的度过“风暴期”。 (一)同伴关系的认知发展功能 心里学家皮亚杰强调了同伴关系对个体社会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他认为,同伴关系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个体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而同伴交往中的冲突将

初中生的人际交往及人际关系

初中生的人际交往及人际关系 初中生的人际关系可分为两大类,其与家长和教师的关系可以认为是纵向人际关系;与同伴的关系是横向人际关系。初中生的人际关系比小学阶段更加复杂和多元。在人际交往中,可以锻炼初中生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他们善良、正直、宽厚、乐观等良好性格,使他们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所悦纳的人,尤其异性交往能力的锻炼,对于他们今后婚姻家庭一生的幸福,都有极大影响。缺少人际交往这一课,他们成人后,费很大的劲也未必能弥补这种缺失,因为已经形成的孤僻、自卑、怯懦、多疑、嫉妒、不合群等不良性格会遭到集体的排斥”。在人际交往中,初中生就是通过不断体验和感受他人评价及不断调整自我评价,从而逐渐走出幼稚、依赖、偏激、封闭的状态,并逐渐使自己更加成熟、独立、理性和开放。最终,初中生学会积极参与各种交往活动,形成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纵向人际关系 初中生的纵向人际关系出现了新的转型,处在转折期:由小学时期的“儿童—成人”关系逐渐转变为“成人—成人”型关系。正如有的心理学家所描述的,在少年与成年的关系上,少年正处在从“听话”向“平等”过渡时期。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初中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长,有强烈的“成人感”,然而,初中生此时的心理还不成熟,还存在

着心理发展的另一面——依赖性。这表现为,初中生想独立,但对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还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帮助,特别是在自己遇到人生苦恼时更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家长和教师也因此对儿童的成长总放心不下,不敢放手,总是苦口婆心地说教,采取封闭式、防范式的教育限制儿童的交往和活动,有时甚至采取指责等方式对待他们的独立或“反抗”。家长和教师的不信任、过分关心、过多干扰或无谓的指责,常常容易激化矛盾,使初中生产生抵触、消极情绪,甚至出现对抗家长和教师的现象,或者自我闭锁,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到拒绝成人的关心和帮助。初中生的不良人际关系,在下面的数据中已清楚的表明。据有关调查显示,“在人际关系方面,有22.45%的中学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与同学、老师、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融洽,不善与人交往,与别人合作有困难。其中,有3.8%的中学生人际关系很差,很难与他人融洽、愉快地相处。这些学生给人的感觉是缺乏热情、缺乏耐心,有的甚至喜欢强词夺理,不合群、孤僻,或者爱发脾气、骂人等等。”另据调查显示,“约有69%的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对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和问题,42%的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27%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可以说,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困扰初中学生心理的主要问题。他们不能正确处理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尤其是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常令她们烦恼。这必须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重视。 并不是说初中生与家长和教师的关系一定就是矛盾和斗争,只要方法得当,家长和教师在帮助初中生形成和谐的纵向人际关系方面是

(完整版)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同伴群体中收到欢迎的幼儿会有安全感、归属感;反之,那些不善于与同伴积极主动交往,在同伴心目中没有地位的幼儿产生孤独感、自卑感,不但对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会阻碍个体在青少年,乃至成年期社会适应能力的获得。《学前心理学》中指出:幼儿有要求别人注意,和别人交往的需要,良好的同伴关系,能让幼儿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反应,有利于形成和发展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增强合作性行为。因此,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使儿童从小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并建立良好、协调的关系,成为具有健康心理,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挑战的新一代,意义非常深远。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人对大(一)班36名幼儿进行了一年的“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探索。 一、调查、初诊 首先,对全班幼儿的同伴关系进行了一次粗略的调查、诊断。 (一)调查 1、用“同伴提名法”让幼儿根据“我最喜欢的小伙伴”提名3——4名同伴,并计算每个幼儿的同伴接受分(被提名次数和) 结果发现:2名幼儿被半数(18)以上幼儿提名为明星儿;1名幼儿仅被提名1次为忽视儿;1名幼儿无人提名为孤独儿;其余幼儿被提名次数分布不均;男女幼儿中各有由3——4名组成的小集团2个。 可见,班级里存在不良结构成分:即小集团及少数孤独儿、忽视儿。 2、进行为期两周的自然资源观察,发现我班幼儿在与同伴相处中19.7%(7名)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行为,其中3名尤其突出;60%(22)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不能自己圆满解决,求助于老师;8%(3名)幼儿缺乏与同伴交往的兴趣。 3、和每位幼儿进行个别交谈“你为什么愿意和***小朋友做朋友?”、“你如果想和***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会怎么做?”结果发现:80%的幼儿对“朋友”关系理解非常具体、肤浅。如“他给我糖吃,他和他好”、“我和***是哥儿们,他被别人打,我就帮助他去打别人”、“因为我妈妈和他妈妈认识,我就和他做朋

初中学生如何与同伴交往

初中学生如何与同伴交往? 现在初中生的社会交往不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原因之一是很多家长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社会交往并不重视,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将来就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原因之二是社会现代化带来的影响。比如住宅相对封闭带来的问题,再加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的社会交往越来越少,使一些孩子甚至怕与人交往。可以说没有人际交往本领在未来社会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很小。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条件,使孩子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能在将来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主动权。从交往的对象来看,初中生最愿意与同伴交往。他们开始产生摆脱父母的心理与行为,其实是在为他们走向社会做准备。很多家长感到这个阶段的孩子与父母的话少了。这是很正常的事,可以说这是他们走向成熟的表现。其实,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伙伴,并与之一同玩耍、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发展心理学家把这些年龄或成熟水平相仿的伙伴称为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用于同伴交往上的时间越来越长。那么初中学生如何与同伴交往呢? 我在自己所教的班级中做了一个调查。给班级学生呈现一些同伴交往情境。情境中,一周末,马泯同学准备请李光到他家参加生日聚会。而李光并没有去参加。请学生从心理层面进行原因解释。结果发现,一些同学认为自己之所以遭到同伴拒绝,是由于同伴不喜欢与自己交往,而这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也遭到同伴拒绝。另有小学生认为,同伴的拒绝是由于碰巧有事等客观原因。这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被同学拒绝的。这一结果表明,初中学生对社会交往行为的理解会影响同伴对他们的接纳。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训练被同伴拒绝的学生,更好地去理解他人心理的能力,从而改善与同伴关系。 除了个体自身的心理理解能力外,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也对同伴关系起着一定影响。我们不妨先看看下述案例。小盈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男生。根据调查发现,他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就属于被拒绝的学生,这种同伴地位持续到目前的初中二年级,但是他被拒绝的程度在逐渐降低。在访谈中,他表示他的同学并不喜欢与自己交往。至于原因,他认为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一次他看到教室的墙上有一小块儿污点,好心想去把它擦干净。恰巧这个时候,老师进来了,误以为是他所为,就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批评了他。虽然他曾辩解,但老师执意这样认为。 从那以后,同学常拿这件事情来取笑他,使他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后来,父母与老师进行沟通,老师道了歉,但同伴们的嘲笑并没有完全消失。不过,随着逐渐长大,小盈的同学关系逐渐好转,尤其是七年级的新班主任非常注意挖掘他的优点,经常鼓励他并在同学面前表扬他。久而久之,同学们比以前更接纳他了。他的自信心也因此而大大增强,成绩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从这一案例中能看出,初中学生自身、教师和家长在学生同伴关系的形成和发

浅谈同伴关系对儿童的社会性的影响

浅谈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摘要:本文在同伴关系各成分的特征、功能总结基础上,分析了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儿童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他们心理健康和取得学业成功的必要前提,是一个人将来顺利适应社会的必备条件。积极发展儿童的同伴关系,让他们与同伴主动交往,是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的可行措施。 关键词:同伴关系;同伴接纳;友谊;培养 一、同伴关系和儿童社会化的界定 个体早期发展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最为重要,同伴交往是个体早期的主要活动之一。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 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1]。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社会化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重视同伴交往,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可以为儿童科学地、创造性地、高效地学习提供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儿童身心主动、积极、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2]。 所谓的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包括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他们的行为、习惯、道德观念、理想和信念都是通过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在各种社会环境中,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仅次于亲子关系。大量观察和研究表明,儿童从出生后的半年起即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交往行为,这种同伴社交行为在以后几年里一直贯穿于儿童社会化发展过程中。 二、同伴关系各成分的特征、功能 同伴接纳与友谊是同伴关系的两个主要成分,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它们各自的特征、功能决定了其在中小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价值及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一)同伴接纳、友谊的特征 1.同伴接纳(peer acceptance) 同伴接纳是一种群体指向的单向结构,反映的是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喜欢或不喜欢,接纳或排斥[3]。它包括两个属性:一是儿童受欢迎程度;二是其社会地位。儿童被同伴所接纳,就意味着他的个人声望已达到了受同伴欢迎的程度;其社会地位,如身份、社交能力和在同伴中的威信程度等都得到了同伴的认可。同伴关系的建立,主要受同伴接纳性的影响[4]。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同伴接纳给儿童提供的是自身是否从属某个同伴群体的经验,个体可以从中获得归属感。 2.友谊(f riendship) 友谊是两个个体之间以忠诚和相互情感为特征的亲密而又持久的关系[5]。具体表现为:朋友间的活动时间更多,有更多的双向交流和亲密性;朋友间能更好地相互帮助,相互的批评更有建设性等。研究表明:友谊对中小学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不论是其朋友数量还是其质量,都可以对中小学生的社会感知、社会能力以及适应能力进行预测,有朋友的中小学生其适应状态更为良好。

同伴关系及其对青少年的作用

研究生姓名:王琴学号:2111512023 所在专业: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所在学院:人文学院 递交课程老师姓名:刘毅、陈丽娜评分(百分制): 课程名称: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评分教师签名: 平时作业 同伴关系及其对青少年的作用 摘要:青少年的成长与其同伴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伴关系对青少年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是否健康,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在青少年所接触到的包括父母,老师,同伴,社会成员等在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关系中,同伴关系是最为特殊的一种。本文通过描述同伴关系及其发展特征,来进一步阐述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所起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青少年同伴关系作用 一、同伴关系的概念及其具体类型 1、同伴关系的概念[1] 同伴关系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一个特殊而不能取代的价值。在青少年这一重要的发展时期,其价值尤为突出。同伴最能反映青少年自身的价值取向及行动方向。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容易将同伴作为参考对象,作为行动和思考的模板。同伴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有肯是消极的。 2、同伴关系的具体类型[2] 根据同伴关系之间的亲疏距离,可将同伴关系分为友好型、对立型、疏远型。 (1)友好型 友好型的同伴关系是指同伴之间相处友好、融洽,相互之间能够信任亲密、信任。在心理上表现为彼此相容,相互吸引;在行动上表现为相互关心、相互问候。友好型同伴关系在性质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健康的友好关系,一类是消极有害的友好关系。前者表现为相互之间能够促进彼此往好的方向发展,如在一起相互督促,相互学习好的方面;后者表现在促使彼此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如在一起为了显示够义气而去打架斗殴,吸烟喝酒等。 (2)对立型 对立型同伴关系是指同伴之间相处不来,相互排斥。相互之间看不惯或者讨厌。在心理上表现为彼此不相容,反抗对方;在行动上表现为彼此有摩擦,容易顶撞或发生口角。对立

中学生同伴交往的意义

浅论中学生同伴交往的意义 摘要:中学阶段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人际关系发展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父母的依赖日益减少,而与同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依赖却在增强,同伴成了他们人际沟通的主要对象,同伴交往是否顺畅直接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同伴同伴交往 中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及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成人感”和独立性的增强,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少,而与同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依赖日益增强。 一、中学生同伴交往的概述 何谓同伴,目前关于同伴的定义有很多,至今没有统一的解释。综观各种定义,作为同伴应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年龄相仿;二是社会地位和心理发展水平相当。对于中学生而言,学校里面的同学具备了同伴的所有特征。同伴关系的建立在青少年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和重要适应价值。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领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与教师、父母等成年人的交往;二是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后者是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仿且社会地位和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通过共同的活动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同伴群体年龄相仿,兴趣一致,支配权平,有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在这个群体

中,他们可以充分地表现自我,发展自我,肯定自我,心理感受积极而愉悦,是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社会。而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忽视了中学生同伴交往给学生带来的教育功能,只重知识传授,重智力开发,忽视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有专家指出,加强中学生的同伴交往教育已势在必行。 二、中学生同伴交往的意义 同伴交往是促进青少年发展的有利因素,同伴关系的建立对于健康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是必需的。因此,为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必须加强同伴之间的交往教育。 (一)同伴交往能满足中学生的心理及社会需求,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就其年龄特征来看,随着生理和心理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需求不断产生,与现实相冲突和矛盾。一项调查研究发现,中学生与同伴交往的需求欲望十分强烈,交往成败对学生影响较大。中学生的交往范围主要在校内,多数在本班,“相互帮助”是交往的主要目的,“坦诚、宽容”是交友的主要态度,“人品好坏”是交往成败的主要原因,“日常接触”是交往的主要方式。这都反映出中学生有着强烈的交往动机和热诚,并且通过这种交往可以缓解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和矛盾。但调查也发现,低下的解决人际冲突能力及较低的课外交往频率又折射出他们人际交往实践的贫乏。通过与同伴交往也是满足其社会需要,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同伴关系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0694769.html,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同伴关系研究 作者:冯秀萍 来源:《新智慧·上旬刊》2019年第02期 【摘要】社會性是每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时必须具备的一种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形 式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会根据相关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进行自我约束,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是人类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有助于其完善人格和个性,也对幼儿自身的社会性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探究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以及同伴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幼儿;社会性发展;同伴关系 一、社会性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一)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从出生起就在接收来自外部社会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是幼儿初步认识外部世界的桥梁,能够使其语言能力、行为意识、情绪情感等得到均衡发展,保证幼儿身体和心理都能在积极因素影响下得到健康发展。同时,良好的社会性还能让幼儿的心智得到发展,让其拥有极高的适应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个人的精神品质、思想道德、实践能力与承受力等也能得到训练和提高。 (二)满足幼儿的交往和情感需求 社会性加强了幼儿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联,能够满足幼儿生存发展中所需的交往、情感、劳动等要求。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幼儿的发展其实就是社会的发展,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能够让幼儿形成一定的规则、道德、处事原则等意识,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在精神世界,建立积极的价值观。 (三)符合学前幼儿的认知水平 学前幼儿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对外界的认知往往凭借的是个人兴趣,且对很多事物和现象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从幼儿视角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不仅与幼儿本身的认知水平相符合,也能够让幼儿在趣味性活动中不断完善个人对外界的认知,再反过来推动个人社会性的发展进步。 (四)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

浅谈同伴关系

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发展与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2012160129 周蕾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 摘要:青少年期青少年逐渐地疏远了与父母的交往而更多地走到同伴中去,同伴关系成为其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伴关系发展包括互动的同伴经历、二元关系的同伴经历、群体的同伴经历三个阶段。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对其行为取向、社会能力、心理健康、个性发展有重要作用。青少年的社会行为与社会认知影响着青少年的同伴关系。 关键字:同伴关系;发展;作用;影响因素 青少年期被喻为个体心理发展的“断乳期”,个体在这一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特定时期会经历很多全新的社会事件,不仅有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的重大发展,反映在社会关系上,也呈现出全新的人际交往模式—青少年逐渐地疏远了与父母的交往而更多地走到同伴中去。70年代中期以来,系统深人的有关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研究已经出现,而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本文将从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发展、作用、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其进行介绍,以增进我们对青少年同伴关系的了解,而且有助于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从而为其成年后的社会适应奠定一定的基础。 1 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发展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是个体同伴经历的重要内容[2]。Hinde(1987)根据不同程度的社会复杂性划分出三类不同水平的同伴经历也即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发展阶段:互动的同伴经历、二元关系的同伴经历、群体的同伴经历。 互动是指成对的行为,即双方的行为是交互的,一方行为是对方行为的刺激或反应,同伴之间的交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互助、合作、攻击行为等都属于互动的同伴经历。此外,青少年还会有大量异性同伴间的互动经历。这些具体行为的频率、组织形式的变化是考察这一水平个体同伴经历的重要指标。 二元关系水平的同伴经历包括彼此熟识的两个体间的一系列互动,其核心在于关系双方均认为这一关系“能够长久维持,并能够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关系得以更好的维系,甚至更深刻、亲密”。二元关系中涉及到的互动是长久相关的,其性质和过程既受双方对未来互动预期的影响,还受到二者过去互动历史的影响。友谊关系是这一水平同伴经历的重要形式。 群体是互动着的、彼此有着某种程度交互影响的个体的集合,具有内聚性、等级结构性、异质性、规范性等特征。同伴群体通常是出于共同的兴趣或环境而自发形成的,但如学校中的班级等则是典型的正式建立的群体形式。同伴群体关系表明了青少年在同伴群体中彼此喜欢或接纳程度。研究者一般采用观察法或社会测量法得到青少年的同伴接纳水平,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将青少年分为以下四类型[3]:受欢迎的青少年、有争议的青少年、受拒绝青少年、被忽视的青少年。 2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

第九讲青少年同伴关系发展与教育自测练习

第九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同伴经历: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与同伴交往的重要体验,这种同伴经历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2.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是个体同伴经历的重要内容。 3.同伴群体:群体是互动着的、彼此有着某种程度交互影响的个体的集合,具有内聚力、等级结构性、异质性、规范性等特性。同伴群体通常是出于共同的兴趣或环境而自发形成的,但有些群体如学校班级则是正式建立的群体形式。有关群体水平的同伴经历研究者主要关注了群体氛围、内部一致性与冲突、群体动态等。 4.友谊:友谊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情感,它与交往活动中所产生的一般好感是有本质区别的。友谊是一种来自双向(或交互)关系的情感,即双方共同凝结的情感,任何单方面的良好,不能称为友谊。友谊以亲密为核心成分,亲密性也就称为衡量友谊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青少年同伴关系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多水平的网络结构,友谊是其中第一个重要层面。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同伴关系与依恋关系,友谊带有更多的感情色彩,意味着更加忠诚、坦率而无需顾虑是否应该充当社会所接受的角色。因此一对一的友谊关系对于青少年发展非常重要。 5.同伴接纳:同伴接纳水平是同伴团体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个体在同伴团体中的社交地位。 6.同伴影响:是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议题,它几乎在青少年的所有行为维度上发生作用——衣着、言语、休闲活动、甚至价值观念等。因此,父母要注意有效帮助青少年应对不良同伴压力,给予彼此交流的机会,使他们更多地体验成功与温馨、支持性的情感氛围,由此获得安全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7.亲密感: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无间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是青少年友谊的特点之一,青少年将亲密性看作友谊关系的核心。广义上,亲密性包括任何增进关系密切程度的事情。具体讲即,彼此坦露想法、分享秘密。青少年初期,个体对友谊的认识开始涉及亲密感、忠诚、相似的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他们对亲密感有日益增强的需求。 8.异性友谊:青少年中后期重要的发展任务是建立与异性同伴的亲密关系。青少年期,个体社会关系网络中涉及到了各种形式的异性关系,青少年异性之间的接触显著增多,部分男女还发展了恋慕关系。异性关系的重要作用日益增加。异性友谊关系不但具有友谊关系的特定发展功能,还有助于青少年对异性的深入了解,从而为成人期的异性互动提供一个基础模式。 9.友谊观:是指个体对人与人之间感情上亲密关系的理解与认识。对于青少年来说友谊观是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形式。 10.同伴文化:是青少年心理和社会意识、社会行为或表现的总括性,它反映着青少年这一特定发展群体总的心理特征、价值观念、态度、行为习惯以及兴趣和追求等。由于青少年的社会网络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不能将之视为一套完全固定统一的体系,它和成人文化一样,具有异质性,虽然其基本的心理、行为要素是相同的,但表现模式却不尽相同。 11.同伴导向:青少年对同伴有着很强的感受性,同时寻找同伴支持、指导,同伴一致性水平很高。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C)主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A.同伴经历B.同伴影响C.同伴关系D.同伴接纳

中学生同伴关系案例分析

中学生同伴关系案例 案例一 一、一般资料 王某,汉族,男,17岁,独生子,章丘本地人;本校高二年级学生,家庭条件一般。日常活动较少;近期生活方式无重大变化。父母均为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父亲忙于生计,早出晚归,喜欢喝酒,对孩子管教比较严格,母亲温顺贤惠,任劳任怨。家庭成员之间缺少沟通。和同学交往较少,对一些同学的做法很反感,以致同学关系有些紧张。学习很努力,但成绩不是太好。经详细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二、个人成长史 足月顺产,幼儿时期身体健康。从小随父母生活,性格比较内向,非常听父母的话。因为害怕父亲,与父母亲交流不多。上小学、初中时,王某成绩一直很好,又能帮助其他同学,深受同学和老师的喜爱。在校表现比较好,与同学相处还可以。上高中以后,因不满一些同学的做法,与同学之间的交往变少,人际关系开始变差。同时几次考试成绩都不太理想而且和预期的差别很大,考试成绩时有波动,因上述两个原因,求助者出现焦虑情绪。同时因父亲的喝酒问题,害怕影响父亲的身体,导致精力不能集中。 案例二 小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初中。入学后,他偶然得知自己的分数比班上大部分同学高出许多,因此,他产生了一种优越感。在与其他同学的交往过程中,他总是不自觉地扮演着“优胜者”或“领导者”的角色,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与周围的同学交流,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他常常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别人,造成与同学之间的冲突和摩擦。不仅如此,他甚至连自己的任课教师都不放在眼里。渐渐地,同学们离他远去,不愿意与他交往;教师也对他产生了不良的“观感”,对他印象不佳。在“离群索居”的孤独中,小肖逐渐陷入了极度苦闷的情绪之中。

幼儿同伴关系,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幼儿同伴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摘要]同伴关系既是儿童社会化的内容,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标志。幼儿期是同伴关系开始发展的时期,此时期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对儿童日后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在儿童社会化及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深入研究幼儿心理理论,并且通过对幼儿同伴关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等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协同家庭和幼儿园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教会幼儿同伴交往的技巧和策略,提高幼儿同伴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关键词]同伴关系;同伴交往;社会性;交往技能 一、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 互协作的关系,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它是同伴交往的结果;同时,既成的同伴关系又对同伴交往的强度、交往行为的内容、方式和性质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同伴交往是同伴关系的动态展示,同伴关系是同伴交往的静态表征。 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同伴之间年龄相近,兴趣一致,支配权平等,有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幼儿可以充分表现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心理感受积极而愉悦,对幼儿来说,那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社会。

这种同伴关系主要在幼儿同伴交往中体现,随儿童年龄增长而增加,成为其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同伴交往有利于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认知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社会化的前提,它能为幼儿掌握社会规范、学习社会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它指的是人在与他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运用口头语言、身体语言、情绪和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三)同伴交往为其将来社会角色扮演作好积极准备 观察发现,幼儿对成人世界的社会角色有很大的兴趣,他们喜欢玩角色游戏,坚持不懈地对社会角色进行模仿、探索、认识,为自己将来的社会角色做着积极的准备。 二、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幼儿与同伴之间交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 (一)当前在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不顾及他人。他们固执己见,很少关心他人,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我国现阶段的幼儿大多是在家中享有特殊地位的独生子女,所以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更加以自我为中心。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教学设计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 使学生认识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知道几种同伴交往的技巧。 2.情感 能够乐于、主动地与同伴进行交往; 体验有效沟通带来的乐趣、成就感和愉悦感。 3.行为 学会认识并分析自己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 能够掌握几种同伴交往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学会分析他人和自身同伴交往所存在的问题,掌握几种同伴交往的技巧。 【教学方法】 游戏、心理剧、讨论。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分析】 中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等。其中,同伴关系是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也是其之后能否适应社会生活和顺利成长的关键和人格、性格形成的前提。初一的学生刚刚脱离小学单一而直接的同伴交往,转到初中相对复杂而多变的人际交往状态。在此过程中,许多学生由于环境不适应,容易引发同伴交往不适应,进而影响其生活、学习。 在进行个别辅导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多例初一学生关于同伴交往问题的案例,在进行总结、分析的前提下,我对初一学生的同伴交往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初一学生的同伴交往现状令人担忧,而造成同伴交往中人际关系不良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1.性格因素:以自我为中心,性格过于内向、敏感,性格中的“完美主义”,对朋友要求苛刻。 2.缺乏交往技能。

3.学业负担的影响:学业太差,自卑的包袱过重,其突出的特点就是畏缩、怕受伤害,不愿与人交往。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心高气傲,也容易“鹤立鸡群”,“知音”难觅。 4.社会偏见的影响:由于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的差异,使有些学生产生了很强的偏见,交朋友挑三拣四,有很强的小团伙意识,也限制了自己的活动范围。 鉴于以上因素,我设计并实施了本次心理辅导活动课,针对初一学生的同伴交往问题进行交往意识的培养和技巧训练。 【教学准备】 教室内学生位置按照预先安排好的6*8的分组排位就坐。 多媒体课件。 放置案例的信封。 【教学活动设计】 创设情境,引入话题 一、暖身活动:心有灵犀 1.指导语: 你试过与别人之间“心有灵犀”的感觉吗?你跟朋友之间有过异口同声的默契经历吗?今天,我们就首先来看看你与朋友间的默契程度。 要求: 与搭档面对面坐好,左手置于身后,右手四指勾握,大拇指顶住,闭上双眼,不准出声。当教师说停止交流的时候,也要保持这样的状态。 2.教师导语: 现在请用大拇指来交流确定,双方哪位为帽子,哪位为袜子。给大家5秒的时间予以确定。 交流 3.结束语: 停止交流,现在请大家将双手置于身后,同样不可以说话和睁开眼睛,现在请认为自己是左的同学举手。 双手不要动,睁开眼睛。 看,你发现了什么? 请学生回答

第十章 同伴关系与社会性发展(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培训课件

第十章同伴关系与社会性发展(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同伴关系与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同伴关系概述 同伴关系的定义、类型及成因 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家在共同的活动中建立的人际交往关系,它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具有其他人际关系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 同伴关系主要分为两种,友谊和同伴群体关系。友谊是两个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较为持久稳定的双向关系,而非简单的喜爱或依恋的关系。友谊的八种功能为:友爱、亲密、可以信赖的同盟、友谊的帮助、安抚、陪伴、肯定价值和归属感。同伴群体不像友谊那样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儿童之间自发产生的,具有共同目标、共同行为准则,有相同的兴趣,经常共同参加某些活动的群体关系。同伴群体通常存在一定等级性质的关系和结构,各成员在群体中具有不同的角色和地位。 同伴关系的性质和功能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儿童与父母和教师的关系,以及儿童与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哈吐普把这两种人际关系分别称为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前者的性质具有互补性,是权威—服从型的,后者的性质是自由、平等、互惠的。他认为社会化过程中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广泛。 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动因。首先,同伴关系为儿童发展社会能力、获得熟练成功的社交技巧提供了重要的背景。第二,同伴关系是使儿童获得安

全感、归属感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源泉,有利于情绪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儿童对环境进行积极探索的精神。第三,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儿童同伴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从简单的、零散的相互接触逐渐发展到复杂的、互惠的相互交往。 婴儿期,婴儿与其他婴幼儿的接触是短暂的,从第二年起,同伴间的互动编的更频繁、更为复杂,社会性游戏变得更加突出。婴儿期同伴相互作用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⑴客体中心阶段,儿童的相互作用主要集中在玩具或其他物体上,而不是儿童本身。⑵简单的相互作用阶段,儿童已经能对同伴行为作出反应,并试图去控制对方的行为。⑶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社会交往更复杂,模仿行为出现,同伴之间进行互补和互惠的角色游戏。 学前期,儿童的同伴关系变得更密切、频繁和持久。儿童的社交技能有所发展,由于语言水平的发展互相间的交往也更加有效。表现出更多的合作行为。儿童从3岁起就更偏爱同性同伴,群体游戏增加。 儿童进入小学后,同伴间交流思想、合作以及分享的能力逐渐提高。儿童自己形成的非正式同伴群体在儿童社交中处于主要地位,但是由于对自身的管理没有正式的规则,成员流动迅速。儿童正处于去自我中心阶段,儿童对同伴更有选择性,友谊更持久个呢过有意义。 青少年期,儿童处于向成人过渡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同伴关系对于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青少年期是儿童寻求自我同一性的重要

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变化包括四个方面: 1、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2、师生关系 3、同伴关系 4、亲子关系 一、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定义 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人际关系。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人际关系可以分为:与同伴(异性同伴、同性同伴)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与教师的关系和与陌生成人的关系。 二、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交往中有“结伙”的特点。 在校内、班内尽管有同学互相交往的正式组织形式,如班集体学习小组、共青团、少先队、课外活动小组等,但中学生仍常常因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而在校内外结成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非正式群体,这种小团体一般是在心理、动机、倾向一致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由于小团体成员态度的相似性往往形成了形式松散而行动又往往协调的群体。这类“结伙”多数在学习和活动中能互相帮助,起到正式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 2、交往中以友谊为基础。 需要的互补性是人们互相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在工作、学习中因互相帮助而产生交往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但中学生交往中的需要和互补因素都比较少。 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往往会以友谊作为交往的基础,这是在中学生中出现“哥们”义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调查,中学生中同性朋友占90% 以上,两性之间的交往,尚存在一定心理上的困难。他们往往选择兴趣、爱好、性格相同的同学做朋友,大多数同学愿意和有一定威信的同学和老师交往。他们好交往、重友情,感到友谊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这就使中学生的交往变得十分单纯,感情也十分真挚。这种建立在友谊基础上的交往,一旦友谊被破坏,交往也就中断。 3、交往中的社会化趋势。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网络对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很大的影

同伴关系研究综述

论文: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上传: 叶子玲更新时间:2012-6-5 9:42:00 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同伴关系既是儿童社会化的内容之一,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幼儿期是幼儿同伴关系开始发展的时期,此时期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对儿童的社会能力、认知能力、情感、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家庭因素、教师因素、环境因素和幼儿的自身因素等影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就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提出四点教育建议。 关键词 幼儿;同伴关系;社会化;影响因素 Abstract The partnership is not only the content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but also a very important way to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It's early childhood th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cognitive, emotional, healthy self-concept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is paper focuses on family factors, teachers factor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children's own factors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artnership factors were discussed, an d based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puts forward four education Suggestions. Keywords Child;Partnership;Socialization;Factors 引言 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与儿童观的发展紧密相连。19世纪人们开始发现儿童并不是微型的成人,他们是发展中的人,此时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人们发现,儿童在社会和遗传上的大部分问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救治。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关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研究者考察了婴幼儿间的同伴交往,社会参与,群体动力等等;皮亚杰曾论述了同伴关系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二战爆发后,研究者基本上停止了对儿童同伴关系和同伴交往的研究,着重致力与战争有关的研究工作。二战后的冷战时期,儿童研究大都集中在学业和智力方面,对儿童的同伴关系的关注较少。 对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从停滞到迅猛发展的转折点是1970年,Hartup在《卡氏儿童心理学手册》的第二卷上,提醒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儿童的同伴关系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他强烈呼吁,研究者要进一步探讨同伴群体影响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途径。 在此背景下,新一轮同伴关系的研究开始复苏,七八十年代迅速崛起,一系列相关研究和实验调查都支持“儿童的社会行为影响关系模式” 这一假设。同时,研究者开始深入探讨儿童发展过程中同伴关系的本质和意义。到20一世纪八十年代末,同伴关系的研究己经丰富了同伴关系影响儿童发展这一假设的论据。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儿童同伴关系研究进一步扩展,一方面过去的一些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伴随着一些新的概念和观点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心理理论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动态系统理论在同伴关系研究中指导。 21世纪以来,同伴关系的研究开始关注文化、性别和环境对同伴关系影响。这些与全球的关注领域相关。国内关于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的兴起一方面受到国外相关研究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自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使得对同伴关系的研究成为众多学科研究的热点。20世纪八十年代,研究人员首先对国外有关儿童交往研究进行了介绍,然后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儿童的同伴交往进行了本土化研究。这一时期主要是对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以及对儿童的交往能力进行教育干预。20世纪90年代以后主要侧重于对儿童同伴交往问题的探讨以及交往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近年来,有关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探讨同伴交往的互动关系,其研究趋向在于探讨社会系统的文化和区域价值观为北京的、学校或课堂中的角色与个体特性的交互作[1,2]。 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3]。童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儿童间特别是同龄人间的人际关系[4]。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幼儿教育目标有“智育中心”向注意幼儿全面发展转变就,各国越来越重视发展幼儿的同伴关系,并将其作为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关幼儿同伴关系的研究证明幼儿期是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重要、关键时期,我国幼儿同伴关系存在的问题加大了我们深入了解幼儿同伴关系影响因素的紧迫性。 ?关于幼儿同伴关系的主要理论及影响因素的重要作用

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特点及交往能力的培养

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特点及交往能力的培养 福安市实验幼儿园郑景 儿童实际上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包括父母和成人在内的成人世界,另一个就是同伴世界。交往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幼儿只有在与同伴、成人的友好交往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积极的情感,为将来正常地进入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同伴关系在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本文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幼儿同伴关系发展心理特点,探究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策略措施。 一、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心理学基础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在婴儿期,儿童的社会交往非常有限。进入幼儿园以后,儿童开始主动寻求同伴,喜欢与同伴共同参与一些活动。从3岁起,儿童偏爱同性别伙伴。在3~4岁之间,依恋同伴的强度以及与同伴建立起来友谊的数量有显著增长。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喜爱共同的活动或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所以很容易建立,也容易破裂。 首先,同伴交往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如何坚持个人的主张或放弃自己的意见;怎样处理敌意和专横,怎样对待竞争和合作,怎样处理个人和团队的关系。 其次,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同伴既可以提供儿童有关自我的信息,又可以作为儿童与他人比较的对象。儿童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过程中逐渐认识自己在同伴中的形象和地位。 第三,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儿童被同伴接纳,收到同伴的赞许和尊重,从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尤其是到小学以后,儿童的归属感从家庭向伙伴转移,他们需要伙伴的支持、友谊,从中获得安全感和精神寄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