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 实验报告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点阈测量》实验报告
夏松(2009105020417)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0904班
1 引言
维耶罗特(vierordt,1870)最早使用两点阈量规对人体各个部分的两点阈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从局部到指尖,两点阈越来越小,这种身体触觉感受性随运动能力的增高而增高的现象,被称为是维耶罗特定律。除此之外,还有研究发现:两点阈因练习而减小,因疲劳而增大。
1.1 实验逻辑
当两点同时刺激时,只有达到一定的距离(两点阈),被试才有可能分辨出来。而随着这两点距离的缩小,被试越来越觉得此两点而不是一点。实验记录在不同距离下的刺激被试回答两点或一点的次数,求得感觉两点的百分数。
1.2 实验假设
假设所呈现的刺激,即两点距离为自变量,被试的反应为因变量。确定自变量的范围,在自变量的范围内记录被试的反应(一点还是两点)。
1.3 实验预期
用两个刺激物同时刺激皮肤,当刺激间的的间距足够大时,我们可以清晰分辨此为相隔一定距离的两点,当间距逐渐缩小,我们越来越难以分辨此为两点,当间距逐渐缩小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只能感觉到一点。
2 方法
2.1 被试
被试2人(互为主试、被试)
2.2 实验材料
两点阈量规:由一个游标卡尺和A、B两个刺激点组成,量脚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并在刻度上读出来。
此外还有遮眼罩和记录纸。
2.3 实验设计
采用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呈现两个刺激之间的距离,因变量为被试的反应。在被试手背或手臂上划好区域B通过预测得出两点阈的范围,再确定五个水平。然后施测,每个水平随机施测八次,记录被试反应(+为两点-为一点)
2.4 实验程序
主试选定被试的B区,只测量手臂的两点阈
在使用两点阈量规时,必须垂直接触皮肤,对两个尖点施力均匀,接触时间不能超过2秒钟,现在自己手上练几次后,再在被试的非实验区练习几次。
实验序列的长度和起点,可以根据初步测验后确定,大致在11-19mm的范围
内取五个点,每步变化在2毫米,每种间距做8次,随机安排顺序。
主试对被试的指导语必须说明:“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当你感觉为两点时报告为二,当感觉为一点时报告为一,不能确定时,报告说不知道。
每隔20次休息几分钟。被试有时会产生相对持久的两点后像(即即使只有一点或两点相距很近也报告为两点),此时要让被试休息。每隔数十次插入一个一点刺激,测试是否有这种后像。
主试记录被试的回答两点记为+一点记为-不知道的记录为?插入的刺激回答不记录。
全部测完后,在记录中挑出? 重新测量以获得确切的判断。
2.5 统计方法
描述性统计法
3 结果
表1 刺激量条件下的反应时的描述统计结果(N =40) 所选取的自变量水平
被试反应为“两点” 被试反应为“一点” 3cm
1 12.50% 7 87.50% 4cm
3 37.50% 5 62.50% 5cm
4 50.00% 4 50.00% 6cm
7 87.50% 1 12.50% 7cm
7 87.50% 1 12.50%
020*********
3cm 4cm 5cm
6cm
刺激量和反应为两点百分数图
12.5
37.55087.5刺激的强度反应两点的百分比
图1 刺激量和反应为两点百分数图
4 讨论
4.1恒定刺激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只用经常被感觉到的和经常不被感觉到这一感觉过度地带的5-7个刺激;而
这几个刺激在整个测定阈限的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是随机呈现的;根据出现的次数来决定阈限,即以次数的整个分布来求阈限。
4.3如何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响度绝对阈限?
(1)用最小变化法粗略测定被试响度的两点阈:上升,下降序列各5次,找出被试既不是100%的判断为有,也不是100%的判断为无的大致范围,将这个范围5等份,就可选出间隔相等的5个刺激;
(2)将这5个刺激按随机原则呈现,各8次,共40次;
(3)每呈现一个刺激后,被试感觉到有就报告为“有”,感觉到无就报告为“无”。主试分别记录为“+”,“—”。
(4)每测试25分钟休息2分钟。
5 结论
呈现刺激间距在差别阈限以下时,被试较难察觉;而在差别阈限以上时,反应的正确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