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抗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
阻抗变换器的设计思路
阻抗变换器的设计思路阻抗变换器设计思路阻抗变换器是一种电路,用于将一个电路的阻抗变换成另一个电路的阻抗。
它在电路设计和信号传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阻抗变换器的设计思路和一些常见的实际应用。
1. 阻抗变换器的基本原理阻抗变换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路中的电感、电容和电阻等元件,通过合理的连接和参数选择,将输入电路的阻抗转换为输出电路的阻抗。
其中,电感元件用于变换电感阻抗,电容元件用于变换电容阻抗,电阻元件则用于调节电路的阻抗大小。
2. 阻抗变换器的设计步骤阻抗变换器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输入和输出电路的阻抗特性: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的阻抗特性,包括阻抗大小、频率响应等。
(2) 选择合适的阻抗变换器类型:根据输入和输出电路的阻抗特性,选择合适的阻抗变换器类型,例如LC阻抗变换器、π型阻抗变换器等。
(3) 计算元件参数:根据所选阻抗变换器类型的特性,计算需要的电感、电容和电阻元件的数值,以及它们的连接方式。
(4) 模拟仿真和调试: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检验设计的阻抗变换器是否满足要求。
根据仿真结果进行调试,优化设计。
(5) 实验验证和优化:将设计好的阻抗变换器进行实际搭建和测试,验证其性能是否符合预期。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
3. 阻抗变换器的应用阻抗变换器在电子电路设计和信号传输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通信系统:阻抗变换器被用于匹配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阻抗,以最大限度地传输信号。
(2) 功率放大器:阻抗变换器被用于匹配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和负载之间的阻抗,以提高功率传输效率。
(3) 滤波器:阻抗变换器被用于调整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阻抗,以实现所需的频率响应。
(4) 传感器接口:阻抗变换器被用于将传感器的阻抗变换成适合输入信号处理电路的阻抗。
(5) 音频系统:阻抗变换器被用于匹配音频设备之间的阻抗,以最大限度地传输音频信号。
4. 阻抗变换器的设计注意事项在设计阻抗变换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阻抗匹配:阻抗变换器的设计目标是实现输入和输出电路之间的阻抗匹配,以最大限度地传输信号。
实验5-阻抗变换器
实验五:7.3阻抗变换器设计
一、设计要求
己设计一个同轴线阶梯阻抗变换器,使特性阻抗分别为Z01=50Ω、Z02=100Ω的两段轴线匹配连接。
要求:变换器N=2,工作频率:f0=5GHz。
已知同轴线的介质为:RT/Duriod5880(εr=2.16),外导体直径D0=7 mm。
按以下设计方法实现:
方法1:最平坦通带特性变换器(二项式)。
方法2:等波纹特性变换器(切比雪夫式),允许的最大波纹为0.05。
确定阻抗变换器的结构尺寸,完成电路图。
仿真分析S11与频率的关系特性,调节电路使其达到指标要求。
比较不同阻抗变换器的性能特点。
二、实验仪器
硬件:PC
软件:AWR软件
三、设计步骤
1、初始值计算。
2、仿真分析。
3、手动调节。
四、数据记录及分析
1、初始值计算。
(1)阻抗计算
参数阻值/Ω电长度/deg L/um D i/um Z0150 30 3399.72 2654.88 Z159.4603 90 10199.01 1629.57 Z284.0896 90 10199.01 890.947 Z02100 30 3399.72 603.22
2、仿真分析。
3、手动调节。
优化后的Schematic2:。
阻抗变换器
实验六 滤波器一、实验要求设计一节4节切比雪夫匹配变换器,以匹配40Ω的传输线到60Ω的负载,在整个通带上最大允许的驻波比值为1.2,求出其带宽,并画出输入反射系数与频率的关系曲线。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切比雪夫电路的原理及其基本设计方法。
(2) 利用Microwave Office 或Ansoft Designer 软件进行相关电路设计和仿真。
三、预习内容(1)切比雪夫的相关原理。
(2)切比雪夫匹配变换器的设计方法。
四、理论分析切比雪夫变换器是以通带内的波纹为代价得到最佳带宽的。
若能容忍这种通带特性的话,对于给定节数,切比雪夫变换器的带宽将明显其他变换器的带宽。
切比雪夫变换器是通过使Γ与切比雪夫多项式相等的方法设计的,因为切比雪夫多项式具有这类变换器所需的最佳特性。
1、切比雪夫多项式第n 阶切比雪夫多项式是用()x T n 表示的n 次多项式。
前4阶切比雪夫多项式是188341224433221+-=-=-==x x T x x T x T x T从而得到切比雪夫的递推公式:()()()x T x xT x T n n n 112-+-=现在令θcos =x ,得切比雪夫表达式可表示为:θθn T n cos )(cos =或者更一般的表达式()()()⎪⎩⎪⎨⎧>⋅≤⋅=--11cos cos 11x x ch n ch x xn x T n因为θncos 可展开为θ)2cos(m n -形式的多项和,从而切比雪夫又可改写为:上面的结果用于高到4节的匹配变换器的设计。
2、切比雪夫变换器的设计 我们现在通过使)(θΓ正比于()θθcos sec m N T 来综合切比雪夫的等波纹通带,此处N 是变换节数。
()()(){}()θθθθθθθθcos sec 2cos 2cos cos 210m N jN n jN T Ae n N N N e --=+-Γ++-Γ+Γ=ΓL L我们可令θ=0求出常数A ,于是有所以,我们有现在,若通带内最大允许的反射系数的幅值为m Γ,则有A m =Γ。
2.4GHZ微带渐变阻抗变换器设计报告详解
2.4GHZ微带渐变阻抗变换器设计报告一、设计任务1.1名称:设计一个工作频率为2.4GHZ,输入阻抗为50Ω,输出阻抗为30Ω的阻抗变换器。
1.2主要技术指标:S11<-20dB,S21<-0.7dB,re(Z0)=50Ω,VWAR尽量接近于1。
二、设计过程2.1原理:2.1.1 阻抗匹配的概念阻抗匹配元件在微波系统中用的很多,匹配的实质是设法在终端负载附近产生一新的反射波,使它恰好和负载引起的反射波等幅反相,彼此抵消,从而达到匹配传输的目的。
一旦匹配完善,传输线即处于行波工作状态。
在微波电路中,常用的匹配方法有:(1)电抗补偿法:在传输线中的某些位置上加入不消耗的匹配元件,如纯电抗的膜片、销钉、螺钉调配器、短路调配器等,使这些电抗负载产生的反射与负载产生的反射相互抵消,从而实现匹配传输,这些电抗负载可以是容性,也可以是感性,其主要有点是匹配装置不耗能,传输效率高。
(2)阻抗变换法:采用λ/4阻抗变换器或渐变阻抗变换器使不匹配的负载或两段特性阻抗不同的传输线实现匹配连接。
(3)发射吸收法:利用铁氧体元件的单体传输特性(如隔离器等)将不匹配负载产生的反射波吸收掉。
传输线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功率传输。
对一个由信号源、传输线和负载构成的系统,希望信号源在输出最大功率的同时负载能全部吸收,以实现高效稳定的传输。
这就要求信号源内阻与传输线阻抗实现共轭匹配,同时要求负载与传输线实现无反射匹配。
2.1.2 阻抗匹配的方法阻抗匹配的方法是在负载与传输线之间接入匹配器,使其输入阻抗作为等效负载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相等。
图3-1 阻抗匹配匹配器是一个两端口的微波元件,要求可调以适应不同负载,其本身不能有功率损耗,应由电抗元件构成。
匹配阻抗的原理是产生一种新的反射波来抵消实负载的反射波(二者等幅反相),即“补偿原理”。
常用的匹配器有有λ/4阻抗变换换器和支节匹配器。
本论文主要采用λ/4阻抗变换器。
2.1.3 λ/4阻抗变换器λ/ 4阻抗变换器是特征阻抗通常与主传输线不同、长度为λ/ 4的传输线段,它可以用于负载阻抗或信号源内阻与传输线的匹配,以保证最大功率的传输;此外,在微带电路中,将两段不同特性阻抗的微带线连接在一起是为了避免线间反射,也应在两者之间加四分之一波长变阻器。
GHZ微带渐变阻抗变换器设计报告
微带渐变阻抗变换器设计报告一、设计任务名称:设计一个工作频率为,输入阻抗为50Ω,输出阻抗为30Ω的阻抗变换器。
主要技术指标:S11低于-20dB,S21接近,re(Z0)接近50Ω,VWAR接近1。
二、设计过程1.原理:1.1 阻抗匹配的概念阻抗匹配元件在微波系统中用的很多,匹配的实质是设法在终端负载附近产生一新的反射波,使它恰好和负载引起的反射波等幅反相,彼此抵消,从而达到匹配传输的目的。
一旦匹配完善,传输线即处于行波工作状态。
在微波电路中,常用的匹配方法有:(1)电抗补偿法:在传输线中的某些位置上加入不消耗的匹配元件,如纯电抗的膜片、销钉、螺钉调配器、短路调配器等,使这些电抗负载产生的反射与负载产生的反射相互抵消,从而实现匹配传输,这些电抗负载可以是容性,也可以是感性,其主要有点是匹配装置不耗能,传输效率高。
(2)阻抗变换法:采用λ/4阻抗变换器或渐变阻抗变换器使不匹配的负载或两段特性阻抗不同的传输线实现匹配连接。
(3)发射吸收法:利用铁氧体元件的单体传输特性(如隔离器等)将不匹配负载产生的反射波吸收掉。
传输线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功率传输。
对一个由信号源、传输线和负载构成的系统,希望信号源在输出最大功率的同时负载能全部吸收,以实现高效稳定的传输。
这就要求信号源内阻与传输线阻抗实现共轭匹配,同时要求负载与传输线实现无反射匹配。
.阻抗匹配的方法阻抗匹配的方法是在负载与传输线之间接入匹配器,使其输入阻抗作为等效负载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相等。
图3-1 阻抗匹配匹配器是一个两端口的微波元件,要求可调以适应不同负载,其本身不能有功率损耗,应由电抗元件构成。
匹配阻抗的原理是产生一种新的反射波来抵消实负载的反射波(二者等幅反相),即“补偿原理”。
常用的匹配器有有λ/4阻抗变换换器和支节匹配器。
本论文主要采用λ/4阻抗变换器。
. λ/4阻抗变换器λ/ 4阻抗变换器是特征阻抗通常与主传输线不同、长度为λ/ 4的传输线段,它可以用于负载阻抗或信号源内阻与传输线的匹配,以保证最大功率的传输;此外,在微带电路中,将两段不同特性阻抗的微带线连接在一起是为了避免线间反射,也应在两者之间加四分之一波长变阻器。
阻抗变换器设计
射频电路设计实训报告设计题目阻抗变换器设计系别年级专业设计组号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摘要:射频设计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使电路的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相匹配,在这两部分之间实现最大功率传输,这就需要在射频电路中加入阻抗变换器从而达到阻抗匹配的目的。
阻抗变换器就是起到将压电传感器的高阻抗变换为信号放大处理部分需要的低阻抗。
本设计是关于阻抗匹配和阻抗转换器的一些阻抗匹配电路以及阻抗匹配的方法,用以实现匹配以及50Ω到75Ω以及75Ω到50Ω的阻抗转换器。
从而得到所需要的输出阻抗以达到变换的目的。
本次实验以2个无源阻抗匹配器为例,分别采用简单的电容电感的方式设计所需要的阻抗转换器,整理出实物并进行测试。
Abstract: One of the main RF design is a part of the circuit and the other part of the match between the two parts to achieve maximum power transfer, which requires adding the RF circuit impedance converter to achieve impedance matching purposes. Impedance transformer is played to a high impedance piezoelectric sensor signal amplification process is transformed into some of the needs of low impedance. This design is about impedance matching and impedance converter circuit and impedance matching impedance matching some of the methods used to achieve matching and 50Ω to 75Ω and 75Ω to 50Ω impedance converter. In order to get the required output impedance of achieving the purpose of transformation. The experiment with two passive impedance matching device, for example, capacitance and inductance, respectively, a simple way to design the required impedance converter to produce a physical and tested. 关键词: 射频设计 阻抗变换器 阻抗匹配 无源一、基本阻抗匹配理论当负载阻抗与传输线特性阻抗不相等或连接两段特性阻抗不同的传输线时,由于阻抗不匹配会产生反射现象,从而导致传输系统的功率容量和传输效率下降,负载不能获得最大功率。
低压端采用阻抗变换器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仿真分析
( 1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C o n t r o l f o P o w e r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a n d C o n v e r s i o n . Mi n i s t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D e p a r t m e n t f o E l e c t r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h a n g h a i J i a o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 0 0 2 4 0, C h i n a ; 2 .X i n h u a A u t o m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 S h a n g h a i )C o . , L t d . , S h a n g h a i 2 0 0 2 4 0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I n v i e w o f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p o w e r e l e c t r o n i c s a n d s ma r t g r i d t e c h n o l o g y,t h e p o we r e l e c t r o n i c t r a n s f o r me r t e c h n o l o g y h a s b e e n wi d e l y s t u d i e d f o r p o w e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T h i s p a p e r p r o p o s e s t wo k i n d s o f p o w e r e l e c t r o n i c t r a n s f o r me r t o p o l o g i e s wi t h s i n g l e — p h a s e AC p o we r i n p u t ,t h r e e — p h a s e AC l o w v o l t a g e o u t p u t a n d i mp e d a n c e c o n v e t r e r a d d e d a t l o w —v o l t a g e s i d e :t h e f i r s t k i n d c a n i mp l e me n t
18GHZ微带渐变阻抗变换器设计报告
.1.8GHZ微带渐变阻抗变换器设计报告一、设计任务1.1名称:设计一个工作频率为1.8GHZ,输入阻抗为50Ω,输出阻抗为30Ω的阻抗变换器。
1.2主要技术指标:S11低于-20dB,S21接近0.7dB,re(Z0)接近50Ω,VWAR接近1。
二、设计过程1.原理:1.1 阻抗匹配的概念阻抗匹配元件在微波系统中用的很多,匹配的实质是设法在终端负载附近产生一新的反射波,使它恰好和负载引起的反射波等幅反相,彼此抵消,从而达到匹配传输的目的。
一旦匹配完善,传输线即处于行波工作状态。
在微波电路中,常用的匹配方法有:(1)电抗补偿法:在传输线中的某些位置上加入不消耗的匹配元件,如纯电抗的膜片、销钉、螺钉调配器、短路调配器等,使这些电抗负载产生的反射与负载产生的反射相互抵消,从而实现匹配传输,这些电抗负载可以是容性,也可以是感性,其主要有点是匹配装置不耗能,传输效率高。
(2)阻抗变换法:采用λ/4阻抗变换器或渐变阻抗变换器使不匹配的负载或两段特性阻抗不同的传输线实现匹配连接。
(3)发射吸收法:利用铁氧体元件的单体传输特性(如隔离器等)'..将不匹配负载产生的反射波吸收掉。
传输线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功率传输。
对一个由信号源、传输线和负载构成的系统,希望信号源在输出最大功率的同时负载能全部吸收,以实现高效稳定的传输。
这就要求信号源内阻与传输线阻抗实现共轭匹配,同时要求负载与传输线实现无反射匹配。
1.2.阻抗匹配的方法阻抗匹配的方法是在负载与传输线之间接入匹配器,使其输入阻抗作为等效负载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相等。
阻抗匹配图3-1匹配器是一个两端口的微波元件,要求可调以适应不同负载,其本身不能有功率损耗,应由电抗元件构成。
匹配阻抗的原理是产生一种新的反射波来抵消实负载的反射波(二者等幅反相),即“补偿原理”。
常用的匹配器有有λ/4阻抗变换换器和支节匹配器。
本论文主要采用λ/4阻抗变换器。
1.3 . λ/4阻抗变换器λ/ 4阻抗变换器是特征阻抗通常与主传输线不同、长度为λ/ 4的传输线段,它可以用于负载阻抗或信号源内阻与传输线的匹配,以保'. .证最大功率的传输;此外,在微带电路中,将两段不同特性阻抗的微带线连接在一起是为了避免线间反射,也应在两者之间加四分之一波长变阻器。
三频阻抗变换器的设计_易淼
中,点1、2、3、4 分别与图 1 中的点相对应。图 2(a)
为阻抗在基频f0 的变换轨迹。它由3段轨迹组成, 分别表示 传 输 线 的 3 段λ/8 传 输 线。 图 2(b)为 在
一 次 谐 波 2f0 的 阻 抗 变 换 轨 迹。 图 中 只 能 看 到 第 一、三条轨迹,因为第 一 段 传 输 线 恰 好 将 50Ω 传 输
n 段1/(2n+2)波长传输线组成。其中第 m 段传 输
线的特性 阻 抗 Zm
应
该
是
K
R (n+1-m)/(n+1) L
,m
是从
1~n的 整 数 。
图2 50Ω 史密斯圆图上三频阻抗变换器在 f0、2f0 和 3f0 上的阻抗传输轨迹
3 设 计 式 (4)~ (7)的 分 析 证 明
运用 Matlab软件把式(4)~ (7)代 入 式 (1),可 计算得到对应于 不 同 K 值 的Zin。 计 算 结 果 如 表 1 所示。表中,Ka=Zin/50Ω,传 输 误 差 Γ 为 Ka 和 K 的偏差。由表可看出,随着 K 的增大,|Г|也随着变 大。在 K<5时,|Г|<2.4%,可满足大多数工程应 用的需要。
关 键 词 :传 输 线 ;谐 波 分 析 ;变 换 器 ;三 频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A Design of Triple-Frequency Transformer
YI Miao
(Institute of Technical,Yichun University,Yichun 336000,China)
2.005 2-j0.005 335
0.001 9
K=3 K= 4 K=5
f0 2f0 3f0 f0 2f0 3f0 f0 2f0 3f0
课程设计阻抗变换器
课程设计阻抗变换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阻抗变换器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
2. 学生能掌握阻抗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3. 学生了解阻抗变换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如信号匹配、滤波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阻抗变换器电路。
2. 学生能够使用仿真软件对阻抗变换器电路进行仿真,观察其性能。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验证阻抗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实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认识到阻抗变换器在现代电子技术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阻抗变换器的原理和应用。
2.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电子技术有一定了解。
3.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本课程要求教师以实例教学为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 阻抗变换器基本概念:讲解阻抗变换器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阻抗变换器”2. 阻抗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阻抗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电压变换、电流变换和阻抗匹配。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阻抗变换器的工作原理”3. 阻抗变换器电路组成:介绍阻抗变换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变压器、电容、电感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六节“阻抗变换器的电路组成”4. 阻抗变换器的数学模型:讲解阻抗变换器的数学模型,推导相关公式。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七节“阻抗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及公式推导”5. 阻抗变换器应用实例:分析阻抗变换器在信号匹配、滤波等领域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八节“阻抗变换器的应用实例”6. 阻抗变换器电路设计与仿真:教授如何设计简单的阻抗变换器电路,并使用仿真软件进行性能分析。
电容传声器阻抗变换器的设计
c mmo - r i mpi e o o o n- an a l rn rc mmo - o r e a l e e i n i d s u s d d i f n s u c mp i rd sg ic s e . - i f s
【 y w r s od ne coh n ;mcoh n ul i a pie;R Ke od 】cn esr rp oe i p oeb i-n m l r F mi r t i f
【 键 词 】 电容 传 声 器 ;阻 抗 变换 器 ;射 频 关
【 中图分类号 】T 4 N6 1
【 文献标识码 】A
I tr a n e n l Amp iir o n e s r M ir p o e l e f Co d n e c o h n s f
MA Ju o g i ln
文章 编 号 :0 2 8 8 { 0 0 0 - 0 6 0 10 - 6 42 1 )9 0 2 - 4
电容传声器阻抗变换器 的设计
马 九龙
・
产 品设计 ・
( 京 第 七 九七 音 响 股 份 有 限公 司 ,北 京 10 1) 北 0 0 5
【 摘 要 】 电容 传 声器 几 乎是 所 有 各 类 传 声器 中规 格 品种 最 多的 。介 绍 了各 类 电 容传 声 器 阻抗 变 换 器 的 线路 原 理 ,
( e ig7 7 A doC . t. e ig 10 1 ,C i ) B in 9 ui o,Ld,B in 00 5 hn j j a
【 s a t A n l k d f coh ns cn esrmco hn em ewt tem s vr sm d l n p Abt c】 moga i so rp oe, od ne i p oese st b i h ot ai o e adt e r l n mi r o h e y
用场效应管做阻抗变换器电路
用场效应管做阻抗变换器电路
使用场效应管(FET)构建阻抗变换器电路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因为场效应管具有高输入阻抗和可变的输出阻抗特性。
以下是构建场效应管阻抗变换器电路的一般步骤:
1.选择合适的场效应管:首先,你需要选择一个具有合适
特性参数的场效应管。
考虑参数如门源电压Vgs的范围、漏极电流Idss的值等。
这些参数将决定场效应管的工作范围和性能。
2.设计偏置电路:根据所选的场效应管,设计合适的偏置
电路。
偏置电路用于为场效应管提供稳定的工作点,并确保其在所需的工作区域内运行。
3.连接电路:将场效应管与其他电子元件(如电容、电阻
等)连接起来,形成阻抗变换器电路。
通常,场效应管的栅极(Gate)作为输入端,漏极(Drain)作为输出端,源极(Source)通常连接到地线或其他参考电位。
4.调整电路参数:通过调整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等元件的
值,可以改变场效应管的输入和输出阻抗。
这样,你可以根据需要实现特定的阻抗变换比。
5.测试和调试:完成电路连接后,进行测试和调试以确保
电路正常工作并满足所需的阻抗变换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阻抗变换电路的设计和实现可能因具体应用和所
需阻抗变换比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设计中,你可能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电路的调整和优化。
此外,对于更复杂的阻抗变换需求,你可能还需要考虑使用其他类型的电子元件或电路拓扑结构,如变压器、运算放大器等。
这些元件和电路拓扑结构可以提供更灵活和高效的阻抗变换解决方案。
最后,如果你对具体的电路设计或实现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提问。
微带多节阻抗变阻器的设计仿真
实验 微带多节阻抗变阻器的设计仿真一.实验目的1) 掌握微带多节阻抗变组器的设计2) 掌握用VOLTAIRE XL 进行仿真及优化设计二.实验原理变阻器是一种阻抗变换元件,它可以接于不同数值的电源内阻和负载电阻之间,将 两者起一相互变换作用获得匹配,以保证最大功率的传输;此外,在微带电路中,将两不同特性阻抗的微带线连接在一起是为了避免线间反射,也应在两者之间加变阻器。
单节λ/4 变阻器是一种简单而有用的电路,其缺点是频带太窄。
为了获得较宽的频 带,可以采用多节阻抗变换器。
采用综合设计法进行最佳多节变阻器设计,目前较多使用的有最大平坦度契比雪夫多项式。
等波纹特性多节变阻器比最平坦特性多节变阻器具有更快宽的工作频带。
在微带线形式中,当频率不太高而色散效应可忽略时,各位带线的特性阻抗和相速 均与频率无关,因此属于均匀多节变阻器。
多节变阻器如图一所示。
其每节点长度均为θ;Z0,Z1,Z2……,Zn 为各界的特性阻 抗,Zn+1 为负载阻抗,并假设Zn+1>Zn,……Z2>Z1,Z1>Z0连接处驻波比ρ1 ρ2…… ρn+1反射系数Γ1 Γ2…… Γn+1定义下列公式为变阻器的相对带宽和中心波长:)2121(2g g g g Wq λλλλ+-= 212120g g g g g λλλλλ+⋅=其中1g λ和λg2分别为频带边界的传输线波长,0g λ为传输线的中心波长,Wq 为相对带宽。
去编组其每段长度为传输线波长的四分之一,即4/0g l λ=。
一般来讲,微带变阻器的设计步骤为:1)根据给定指标,查表(最平坦型或等波纹型)确定微带变阻器的节数n 。
2)查表得到各段线的特性阻抗。
3)利用TXLINE 计算相应微带线的长度及宽度。
三.实验内容设计仿真等波纹型微带多节变阻器,给定指标:在2GHZ —6GHZ 的频率范围内,阻抗从50Ω变为10Ω,驻波比不应超过1.15,介质基片εr=9.6,厚度h=1mm,在此频率范围内色散效应可忽略。
阻抗变换器的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阻抗变换器的设计与实现系别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时间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班级:论文题目阻抗变换器的设计与实现导师姓名可行性方案分析可行性方案分析见附页参考文献[1]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2]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8[3]王松武.电子创新设计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1[4]高吉祥.高频电子线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5]杨翠娥.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1[6]贾宝富.ADS2005 仿真试验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7]陈军.两节传输线阻抗变换器的分析与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3):60-62[8]王春华.用CC I回转器设计梯形结构电流模式滤波器[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1,23(5):516—520开题小组及教研室意见开题小组签名:年月日附页:一、研究背景阻抗变换器和阻抗匹配网络已经成为微波射频电路以及最大功率传输系统中的基本部件。
阻抗变换通常采用两种方法,集总参数法和传输线法。
传输线阻抗变换器有很多形式,主要有1/4传输线组成的阶梯式阻抗变换器和连续式阻抗变换器两大类。
这两类变换器的分析和设计,都是针对某个频率点或某个频率范围内的纯电阻实现阻抗匹配而进行的。
大体上,阻抗匹配有两种,一种是透过改变阻抗力(lumped-circuit matching),另一种则是调整传输线的波长(transmission line matching)。
改变阻抗力,把电容或电感与负载串联起来,即可增加或减少负载的阻抗值,在图表上的点会沿著代表实数电阻的圆圈走动。
如果把电容或电感接地,首先图表上的点会以图中心旋转180度,然后才沿电阻圈走动,再沿中心旋转180度。
负阻抗变换器的仿真分析
五.负阻抗变换器的仿真分析一.实验目的:(1)利用运算放大器实现的负阻抗变换器的仿真分析 (2)使用multisim 仿真电路。
二.实验原理利用回转器还可以制造负阻抗变换器,它也是一个二端口元件,NIC 的端口特性可以用T 参数来描述为。
还有电压反响型,同理称为电流方向型,这种电流经传输后改变方向经传输后变为为常数,式中电流其中NIC NIC NIC I k -I k 001212211∙∙∙∙∙⎥⎥⎥⎦⎤⎢⎢⎢⎣⎡-⎥⎦⎤⎢⎣⎡-=⎥⎥⎦⎤⎢⎢⎣⎡I U k I U在NIC 的输出端口2—2’接上负载Z L ,则有U 2= -I 2Z L 。
对于CNIC ,从输入端口看入的阻抗为L in Z K I K U I U Z 12121111-===对于VNIC ,从输入端口看入的阻抗为Lin Z K I U K I U K I U Z 2222222111-==--==若倒过来,把负载Z L 接在输入端口,则有U 1=-I 1Z L ,从输出端口看入,对于CNIC ,有L in Z K I U K I K U I U Z 11111112221-====NIC 还可用受控源来实现,如图、如下图所示二端口网络中k>0 (1)求其T 参数矩阵,指出其特性。
(2)在2端接入负载RL 后,在1端的输入电阻为何值 根据KVL 和KCL 有电阻。
端的输入电阻是一个负为负值,说明从可见端的输入电阻为后,端接入在)(。
电流方向型为负阻抗变换器,且为参数矩阵可见该二端口由上面导出的得:1R )(1R 1R 22NIC T 100110011u i 2211i 22112121112221LL kR R k i k u i u k T i u k i u i k i u ki R u u i u u -=-===⎥⎥⎦⎤⎢⎢⎣⎡-=∴⎥⎦⎤⎢⎣⎡-⎥⎥⎦⎤⎢⎢⎣⎡-=⎥⎦⎤⎢⎣⎡⇒⎪⎩⎪⎨⎧==⎪⎩⎪⎨⎧+-==三.仿真实验电源输出电压固定,改变负载,读电压、电流,计算负阻抗。
实验六-50-75T型阻抗转换器设计1
实验六50-75ΩT型阻抗转换器设计姓名:***专业:通信工程学号:**********一、实验内容设计制作一个50-75ΩT型阻抗转换器。
要求用Matlab软件进行设计计算,Ansoft软件进行仿真和参数调整并生成PCB线路板,制作线路板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二、技术指标中心频率:400MHz;带宽:40MHz;S参数:S11≤-6dB,S21=0±2dB;三、实验设备Ansoft软件;四、实验原理阻抗匹配是无线电技术中常见的一种工作状态,有三种:负载阻抗匹配,源阻抗匹配,共轭阻抗匹配,本实验主要设计的是负载阻抗匹配即输入阻抗R S=负载阻抗R L,常用的同轴线阻抗变换器有直线渐变式和阶梯式两种,最简单的阻抗变换器是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器,其长度L=λg/4,特性阻抗阻抗变换器公式(Z1和Z2分别为入端和出端阻抗)。
为了扩展阻抗变换器的带宽,常采用多级阶梯阻抗变换器或渐变式阻抗变换器,阶梯阻抗变换器按其频率特性可分为二项式(最大平滑式)或切比雪夫式(等波纹式)阶梯阻抗变换器;渐变式阻抗变换器按其特性阻抗渐变形式可分为直线式、指数式和抛物线式等。
它反映了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之间的功率传输关系,当电路实现阻抗匹配时,将获得最大的功率传输.反之,当电路阻抗失配时,不但得不到最大的功率传输,还可能对电路产生损害。
对于二端口网络,输入电压U1(s)、输入电流I1(s)与输出电压U2(s)、输出电流I2(s)的关系,可根据电路传输方程写为参数A、B、C、D由网络的结构、元件性质和数值决定。
若一网络的构成使得这四个参数中B=C=0,但A、D不为0,那么这个网络的输入阻抗Zi(s)将为式中f(s)=A/D,称为变换因子,是复频率变量s的函数。
式子反映输入阻抗Zi(s)与负载阻抗ZL(s)有一定比例的变换关系。
阻抗变换器的主要参数:1.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6.5dB±0.5dB;2.频率范围(Frequency):DC-4GHz;3.驻波比(VSWR):≤1.3;4.接头型号(Connector Type):50Ω端为NK型,75Ω端为NJ型;5.额定功率(Rated Power):1W;五、实验步骤1.学习Ansoft软件使用方法;2.了解实验要求掌握的内容并弄清楚实验原理;3.在Ansoft软件环境下设计实验原理图及原理仿真图(电路图中一端50Ω接头,另一端75Ω接头);4.由原理图设计实际电路和实际电路仿真图;5.将设计好的电路在Ansoft软件环境下生成PCB线路板;6.将PCB按要求封装并生成3D效果图;六、实验结果1.原理图2.原理仿真图3.实际电路4.实际电路仿真5.PCB图6.PCB封装图7.3D效果图七、实验小结1.学会了使用Ansoft软件,并能在其软件环境下设计电路;2.复习了阻抗变换器的相关知识,加深了之前所学内容;3.整个实验过程中由于初次使用该软件,很多地方容易忽略细节,比如:元器件的选择,参数的配置,使得仿真结果不正确,但最终经过改正,得到了理想的仿真结果;。
阻抗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
摘要射频设计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使电路的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相匹配,在这两部分之间实现最大功率传输,这就需要在射频电路中加入阻抗变换器从而达到阻抗匹配的目的。
本文介绍了一种中心频率为400MHz、频宽为40MHz的50~75欧姆T型阻抗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过程。
文中概述了射频阻抗变换器的种类、用途及发展。
在分析了阻抗匹配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论述了射频阻抗变换器的设计过程,然后通过ADS软件进行设计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射频;阻抗匹配;阻抗圆图;VSWR(电压驻波比);ADS目录摘要 (1)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引言 (2)1.1 概述 (2)1.2 射频阻抗变换电路的类型 (2)1.3 射频阻抗变换器的用途 (2)1.4射频阻抗变换器设计的发展 (3)第二章基本原理 (3)2.1 阻抗匹配 (3)2.2 史密斯圆图 (4)2.2.1 等反射圆 (4)2.2.2 等电阻圆图和等电抗圆图 (5)2.2.3 Smith圆图(阻抗圆图) (7)2.3 电压驻波比 (8)第三章 T型阻抗变换器的设计 (9)3.1 T型阻抗变换器(RS <RL)的设计步骤 (9)3.2 T型阻抗变换器的设计过程 (10)第四章阻抗变换器电路仿真 (11)4.1 ADS 软件简介 (11)4.2 T型阻抗变换器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11)第五章总结 (14)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目录图1. 1 T型变换电路 (2)图1. 2 R s + jX s = R L - jX L时的共轭匹配 (2)图1. 3 天线与接收端的阻抗匹配 (3)图2. 1 传输线终端连接不同的Z L在等反射圆图的表示 (5)图2. 2 等电阻圆图2. 3 等电抗圆 (6)图2. 4 smith圆图 (8)图3. 1 T型匹配电路 (9)图3. 2 T型匹配电路实际电路类型 (10)图3. 3 T型阻抗变换器电路 (11)图4. 1 T型阻抗变换器仿真电路 (12)图4. 2 T型阻抗变换器电路仿真结果 (13)第一章引言1.1 概述在处理RF系统的实际应用问题时,总会遇到一些非常困难的工作,对各部分级联电路的不同阻抗进行匹配就是其中之一。
变压器阻抗变换仿真
电压器阻抗变换仿真
例:交流信号源电动势V ,内阻Ω,负载电阻Ω, 求:(1)负载直接接在信号源上,信号源的输出功率;
(2)接入输出变压器,电路如图10.1.5所示。
要使折算到原边的等效电阻,求变压器变比及信号源输出功率。
解:(1)负载直接接在信号源上,信号源的输出电流为
(A) 输出功率为 (W) 仿真电路如图a 所示。
图a
(2)当,输出变压器的变比为
输出电流为 (A) 输出功率为 (W) 仿真电路如图b 所示。
从功率表的读数可以看出,负载通过变比为10的变80E =400R 0=4R L =Ω==4000R R L 198.04
40080R R E I L 0=+=+=1568.04)198.0(R I P 2L 2=⨯==0R R L =104400'===L L R R K 1.0400
40080R R E I 0'L =+=+=4400)1.0(R I P 2'L
2=⨯==
压器接到电源,得到的功率远大于负载直接与电源相连得到的功率。
图b。
非常规变比阻抗变换器的设计与实现
De s i g n a nd Re a l i z a t i o n o f t he Un c o n v e nt i o na l Cha ng i ng Ra t i o
1: n( 2 ≤n< 4 )a n d 1: n( 4<n ≤1 2 )u n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b r o a d b a n d i m p e d a n c e t r a n s o f r m e r s a r e a n a l y s .
Ke y wo r d s:i mp e d a n c e t r a n s f o r me r; br o a d b a n d; wi n d i n g; c o mp e ns a t i n g c i r c u i t
比为 : M2 、 N2 M : 1 或 1: N 2 M2 ( 其 中 、 / v均为
时, 增 加 的绕组 和磁 芯还 大大 增加 了成本 。 基 于常规 变 比和级联 实现 的阻抗 变换 器 的局 限 性, 在常 规 1: 4不 平 衡 一平 衡 阻 抗 变 换 器 的基 础
上, 开 发设 计 出变 比为 1: n ( 2 ≤n< 4 ) 和 1: n ( 4<
i z e d r e s pe c t i v e l y, a n d f o r mu l a s t o d e t e r mi n e t h e l e n g t h o f t h e a dd i t i o n a l wi n d i n g a r e g i v e n. Po i n t s f o r a t — t e n t i o n i n wi n d i n g u nc o n v e n t i o n a l v a r i a b l e i mp e d a n c e t r a n s f o r me r a n d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me t h o d o f c o mpe n s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射频设计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使电路的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相匹配,在这两部分之间实现最大功率传输,这就需要在射频电路中加入阻抗变换器从而达到阻抗匹配的目的。
本文介绍了一种中心频率为400MHz、频宽为40MHz的50~75欧姆T型阻抗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过程。
文中概述了射频阻抗变换器的种类、用途及发展。
在分析了阻抗匹配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论述了射频阻抗变换器的设计过程,然后通过ADS软件进行设计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射频;阻抗匹配;阻抗圆图;VSWR(电压驻波比);ADS目录摘要 (1)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引言 (2)1.1 概述 (2)1.2 射频阻抗变换电路的类型 (2)1.3 射频阻抗变换器的用途 (2)1.4射频阻抗变换器设计的发展 (3)第二章基本原理 (3)2.1 阻抗匹配 (3)2.2 史密斯圆图 (4)2.2.1 等反射圆 (4)2.2.2 等电阻圆图和等电抗圆图 (5)2.2.3 Smith圆图(阻抗圆图) (7)2.3 电压驻波比 (8)第三章 T型阻抗变换器的设计 (9)3.1 T型阻抗变换器(RS <RL)的设计步骤 (9)3.2 T型阻抗变换器的设计过程 (10)第四章阻抗变换器电路仿真 (11)4.1 ADS 软件简介 (11)4.2 T型阻抗变换器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11)第五章总结 (14)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目录图1. 1 T型变换电路 (2)图1. 2 R s + jX s = R L - jX L时的共轭匹配 (2)图1. 3 天线与接收端的阻抗匹配 (3)图2. 1 传输线终端连接不同的Z L在等反射圆图的表示 (5)图2. 2 等电阻圆图2. 3 等电抗圆 (6)图2. 4 smith圆图 (8)图3. 1 T型匹配电路 (9)图3. 2 T型匹配电路实际电路类型 (10)图3. 3 T型阻抗变换器电路 (11)图4. 1 T型阻抗变换器仿真电路 (12)图4. 2 T型阻抗变换器电路仿真结果 (13)第一章引言1.1 概述在处理RF系统的实际应用问题时,总会遇到一些非常困难的工作,对各部分级联电路的不同阻抗进行匹配就是其中之一。
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匹配的电路包括天线与低噪声放大器(LNA)之间的匹配、功率放大器输出(RFOUT)与天线之间的匹配、LNA/VCO输出与混频器输入之间的匹配。
匹配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信号或能量有效地从“信号源”传送到“负载”。
在高频端,寄生元件(比如连线上的电感、板层之间的电容和导体的电阻)对匹配网络具有明显的、不可预知的影响。
频率在数十兆赫兹以上时,理论计算和仿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为了得到适当的最终结果,还必须考虑在实验室中进行的RF测试、并进行适当调谐。
需要用计算值确定电路的结构类型和相应的目标元件值.1.2 射频阻抗变换电路的类型L型电路阻抗匹配:此型电路结构仅用两个电抗性元件提供了阻抗匹配,匹配电路的设计都基于Q因数。
π型变换电路:在L型匹配电路中引入第三个电路元件,即在串联元件的另一个并联电纳,就可以把电路的Q作为一个设计参数,从而为电路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灵活性。
T型变换电路:T型变换电路如图1.1所示,它是一个双重π型变换电路。
然而在这个电路中,串联电抗X1首先把电抗提高到R',而余下的并联电纳降低电阻。
图1. 1 T型变换电路其余还有分支电容变换器、并行双调谐变换器(需精确控制宽带时使用)。
1.3 射频阻抗变换器的用途阻抗变换器是使传输线阻抗和负载阻抗达到匹配,简单说就是使Z0=Z L。
可确保传输到最终负载的电磁能量值或功率能达到最大量。
要使信号源传送到负载的功率最大,信号源阻抗必须等于负载的共轭阻抗,即R s + jX s = R L - jX L图1. 2 R s+jX s=R L-jX L时的共轭匹配在这个条件下,从信号源到负载传输的能量最大。
另外,为有效传输功率,满足这个条件可以避免能量从负载反射到信号源,尤其是在诸如视频传输、RF或微波网络的高频应用环境更是如此。
阻抗变换器经常应用在天线与低噪声放大器(LNA)之间的匹配、功率放大器输出(RFOUT)与天线之间的匹配、LNA/VCO输出与混频器输入之间。
例如:天线的阻抗匹配就需要在天线与接收端之间加入射频阻抗变换器,电路图如图1.3所示。
图1. 3 天线与接收端的阻抗匹配 阻抗变换器还可应用于内阻抗匹配技术中,例如:管内阻抗匹配问题就需要内阻抗匹配技术,其中就用到了阻抗变换器。
1.4射频阻抗变换器设计的发展射频阻抗变换器的设计方法由原先的手工计算、史密斯圆图法,发展到了现今使用的计算机软件仿真。
原先的手工计算是一种极其繁琐的方法,因为需要用到较长计算公式、并且被处理的数据多为复数。
现今的计算机软件仿真使设计更为方便,而且通过其仿真结果可以得到电路的噪声系数、输入输出驻波比、增益及电路的稳定性等指标。
射频电路设计的仿真软件也在不断的发展,之前射频电路仿真主要用ANSOFT 、Microwave office 软件进行仿真,现在的主流仿真软件为ADS 仿真软件,此软件在射频电路的仿真分析与设计方面的应用更为方便。
第二章 基本原理2.1 阻抗匹配阻抗匹配是电路学里的重要议题,也是射频微波电路的重点。
传输线的阻抗匹配通常有以下两种类型:(1)信号源与传输线之间的阻抗匹配。
由于信号源的内阻抗不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因而需要在信号源与传输线之间加入匹配装置。
信号源与传输线的阻抗匹配又有两种情况:① 信号源的共轭匹配。
信号源的共轭匹配是指负载得到最大功率的一种措施,实现方法是使负载阻抗in Z (即传输线入端的输入阻抗)等于信号源内阻抗的共轭值*g Z ,此时负载吸收的功率为最大(可以证明g g R E P 8/max )。
② 信号源的阻抗匹配。
信号源的阻抗匹配是指选择信号源内阻使0Z Z g =或0=Γg ,满足0Z Z g =的电源称为匹配源,实用中0Z Z g =的条件难以完全满足,为此通常在信号源后接一隔离器,吸收反射波。
(2)传输线与负载之间的阻抗匹配。
由于负载阻抗l Z 不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0Z ,当传输波到达负载时将产生反射,因而需要在传输线与负载之间加入匹配装置,消除负载的反射,从而使传输线工作在行波状态。
负载与传输线之间的阻抗匹配方法很多。
对这类匹配装置的基本要求是引入的附加损耗应可能小、频带宽、能适应各种负载。
常见的基本匹配装置有三类:4λ阶梯阻抗变换器、支节匹配器和指数线匹配器。
一般的传输线都是一端接电源,另一端接负载,此负载可能是天线或任何具有等效阻抗Z L 的电路。
传输线阻抗和负载阻抗达到匹配的定义,简单说就是使Z 0=Z L 。
在阻抗匹配的环境中,负载端是不会反射电波的,换句话说,电磁能量完全被负载吸收。
因为传输线的主要功能就是传输能量和传送电子讯号或数字数据,一个阻抗匹配的负载和电路网络,将可确保传输到最终负载的电磁能量值能达到最大量。
最简单的阻抗匹配方法是设计负载电路使其满足Z L = Z 0的条件。
可惜这是理想的情况,在设计实务上,因为负载电路必须先满足其它必需的条件,否则负载电路就无法提供应用所需的性能,这通常都会影响它和传输线的阻抗匹配。
解决方案是在传输线与最终负载之间加入阻抗匹配网络,加入此网络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传输线和此网络之间的电波反射作用。
如果阻抗匹配网络是无耗损的,而且其输入阻抗Z L 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Z0,则能量将可以透过它全部到达负载端。
2.2 史密斯圆图Smith 圆图是解决传输线、阻抗匹配等问题的有效图形工具。
2.2.1 等反射圆等反射圆是一组同心圆,半径为0~1。
等反射圆可以用来表示向量形式的反射系数。
传输线的反射系数Γ0的表达式为L j i r L L e j Z Z Z Z θ000000Γ=Γ+Γ=+-=Γ (2-1) 其中 θL =arctan(Γ0i /Γ0r ) 。
图2. 1 传输线终端连接不同的Z L 在等反射圆图的表示2.2.2 等电阻圆图和等电抗圆图1.归一化阻抗公式一端连接负载无耗传输线的输入阻抗可表示为ir i r o in j j Z d Z Γ-Γ-Γ+Γ+=11)( (2-2) 式中,Z 0为特性阻抗。
对传输线的特性阻抗进行归一化处理可得ir i r in in j j d d jx r Z Z d Z Γ-Γ-Γ+Γ+=Γ-Γ+=+==11)(1)(1/)(0 (2-3) 式中,Z in 为归一化阻抗。
用分母的复共轭乘以上式的分子和分母,得到2222)1(21ir i i r in j jx r Z Γ+Γ-Γ+Γ-Γ-=+= (2-4) 可分别求得归一化电阻r 和电抗x 的表达式为2222)1(1i r i r r Γ+Γ-Γ-Γ-= (2-5) 22)1(2i r i x Γ+Γ-Γ= (2-6) 重新排列后得222)11()1(+=Γ++-Γr r r i r (2-7) 222)1()1()1(x x i r =-Γ+-Γ (2-8)2.等电阻圆和等电抗圆公式(2-7)和公式(2-8)分别表示直角平面r Γ和i Γ上的两组圆,等电阻圆如图2.2所示,等电抗圆如图2.3所示。
图2. 2 等电阻圆 图2. 3 等电抗圆(1) 等电阻圆对于等电阻圆有半径:11+r圆心:0,1=Γ+=Γi r r r r 的范围是0≤r <∞。
当r=0时,圆的中心在原点,半径为1。
当r=1时,圆的中心向正r Γ方向位移1/2单位,半径为1/2。
当r→∞时,圆的中心位移收敛到+1点,圆的半径→0。
(2) 等电抗圆对于等电抗圆半径:x1 圆心:xi r 1,1=Γ=Γ x 的范围为-∞<x <+∞,x 可为负(即电容性),也可为正(即电感性)。
所有的圆的中心都在过1+=Γr 点并垂直于实数轴(r Γ)的线(虚线)上。
对于x=∞,可以得到一个半径为零的圆,即是位于1+=Γr 和0=Γi 的一个点。
当x→0时,圆的半径和圆的中心沿着垂直于实数轴(r Γ)的线(虚线)的位移趋于无限大。
从图3可以看出,代表电感性阻抗的正值位于Γ平面的上半部分,代表电容性阻抗的负值位于Γ平面的下半部分。
2.2.3 Smith 圆图(阻抗圆图)将等电阻圆和等电抗圆组合在一起,在1≤Γ的圆内可得到如图2.4所示的Smith 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