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大米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大米生产车间操作规程

大米生产车间操作规程

■ 三)去石机
■ 7、定期检查振动电机的运行情况和各橡胶、轴 承的磨损状况,发现异常或破损应及时停机检 修,并做好检查、维护和保养记录。
■ 8、定期检查并紧固振动电机的固定螺栓,运行 前检查紧固一次,运行中每天检查紧固一次。
■ 四)砻谷机
■ 1、启动 开机前需先开启砻谷风网系统,砻谷机风网运行正常后 应检查气路系统,确保两个胶辊没有接触后方能启动开 机。
■ 七)色选机
■ 5、色选机内必须保持清洁,班前、班后和 运行过程中每间隔30分钟,用气枪加以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
■ 6、定期清理压缩机三联件,保证气源的干 净和干燥。
■ 7、停机前须先停进料,严禁机内留存物料 或其他物质。
■ 八)抛光机
■ 1、开机前需确认V型带张紧适当且吸风系统运 行正常,并检查压缩空气的压力(0.2Mpa)是 否正常、水泵是否工作、水压是否在正常范围 内(一般控制在0.10~0.15Mpa)后,方可开 机。
■ 五)谷糙分离机
■ 3、调节进料流量,使分离板上的物料厚度保持 在6~8mm。调节分离板的角度,使物料在分离板 整个表面均匀一致(调好后一般不需要更改)。
■ 4、进行上述调整时,需观察一段时间筛面的分 离效果,分离出来的糙米中含稻谷量一般控制在 10粒/kg以下,回砻稻谷含糙米量一般控制在10% 以下。上述调整不能频繁进行。
■ 9、定期检查传动带的张紧程度并适时调整。 按照润滑周期对维护点进行加油润滑并做好 维护、保养记录。
■ 九)白米分级筛
■ 1、开机前应检查筛体周围有无杂物,防止发 生碰撞。检查筛架弹簧和各紧固件是否牢固。 张紧手柄是否已张紧。用手盘动皮带轮,观 察是否有异常情况和擦碰。上述检查正常后 方可开机。

大米加工生产作业指导书

大米加工生产作业指导书

大米加工生产作业指导书
xxxxxxx公司
版本号:C/2011
编制: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受控状态:
2011年xx月xx日发布 2011年xx月xx日实施
大米加工生产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是为提高大米加工品质~指导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操作的规范~切实从各个工序加强大米的质量安全。

二、适用范围:
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大米的整个生产流程。

三、生产工序:
进料:从原粮区把大米用地牛拉到车间。

打开口倒入提 1、
升机下面的斗内~倒米时检查斗内的大米是否有异物。

如有异物及时处理。

2、振筛,关键控制点,:先打开气泵~气正常后再打开提升机~大米进入振筛。

3、定量,关键控制点,:接袋人员打开电脑定量称~输入准确数据~正确确认无误后开始正常运行。

接袋时随时观察电脑屏上显示的数字。

4、内包装:接袋后~将袋子提至封口机处~进行内包装封口~同时打码,生产日期,~生产人员应做到随时检查印码是否清晰~准确。

5、外包装:封口后~经传送带传至另一端~根据产品要求
进行外包装~并进行人工封口。

将成品堆放至木排~并码放整齐。

6、入库:每排码放xx袋~然后使用地牛运至成品库~并做到产品离墙离地。

有机大米的操作规程

有机大米的操作规程

第一章(二)有机大米生产技术规程大米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大米加工主要工序说明:1、清筛和去石:原料清理是碾米工艺的首道工序。

它主要包括初步清理、去石、除稗等去除杂质的过程。

利用相当的设备通过适当的工艺路线及妥善方法,将混入稻谷内的杂质除去,以利于安全生产,保证成品质量。

如果杂质得不到应有的清理,对稻谷加工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后果,即增加加工负担,损坏机器影响设备效率,减少出米率,又会降低大米的纯度,有损成品质量。

因此粮食加工生产过程中,搞好除杂工作,千方百计地降低含杂量,提高大米的纯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在操作使用时,保证筛面安装平整和张紧,筛体不得倾斜,吊杆或撑杆长短要一致,角度要相同,以免产生筛面流料不匀走单连,甚至拆继吊杆或撑杆的现象。

严防流量忽大忽小的现象,鱼磷筛面的风板进风门等都是气流通过的构件,要经常保持畅通无阻。

鱼磷筛被堵塞时,可用钢丝刷清理,切勿重敲。

筛面必须均匀地张紧在筛柜上,横向与纵向的张紧程度要一致,否则将会影响筛理效率和筛面的使用寿命,振动器需定期拆卸清理维修,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方可运转。

2、砻谷工序:砻谷工序效果的好坏对成品的质量、产量和出品率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要求稻谷在脱壳时,应尽量保护米粒完整,减少米粒的爆腰,以便提高米率,应尽量避免破坏糙米的光滑表面,以提高谷糙分离效果,还应注意保持高而稳定的脱壳率,利于台时产量的提高,同时还必须节省动力和减少材料的消耗,以利于加工成本的降低。

我们就应根据稻谷的工艺特性,因地制宜的合理的选择和使用砻谷设备,以确保良好的工艺效果。

砻谷机的结构大体上都是由进料机构,橡胶辊筒,轧距调节机构,传动机构和吸风分离装置等部分所组成。

工作时稻谷通过进料机构的传导在两交辊的工作区内脱壳,其混合物在流经大糠分离装置,先将大糠分去,然后排出机外。

开车前熟悉原粮情况,检查净谷的纯度确定操作方法,对新使用的胶辊应进行平衡检查,检查各部件装置是否正常,零部件有无松动现象,皮带松紧是否合适,测定快慢直胫,快辊比慢辊的直径可稍大些,但最大不超过4毫米。

大米生产准则操作规程

大米生产准则操作规程

大米生产准则操作规程一、概述大米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食物之一,其生产过程需要严格遵循一系列准则和操作规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操作规程旨在对大米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卫生、安全和质量要求。

二、原料准备1.采购: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大米供应商,严禁购买过期或有质量问题的大米。

2.存储:大米应储存在干燥、通风、无任何异味的仓库中,避免霉变和虫害。

3.清洗:对购进的大米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不洁物质,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三、加工工艺1.研磨:使用专业的大米研磨设备,控制研磨时间和研磨程度,保持米粒完整。

2.精选:选取优质的大米颗粒,排除碎颗粒和畸形颗粒。

3.离谷:通过离谷装置,将大米中的谷皮和糠层分离,提高大米的口感和品质。

4.脱醣:对糠层进行脱醣处理,去除其中的醣类物质,提高大米的营养价值。

5.精磨:采用精磨设备对大米进行精细处理,去除残留的糠层和杂质。

四、质量管理1.技术参数: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设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参数,如水分含量、杂质含量等,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2.检测监控: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对大米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性。

3.记录保存:对大米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检测结果等进行记录保存,以备检查和追溯。

4.反馈改进:根据生产中的问题和不良反馈,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五、卫生与安全1.人员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和安全知识的培训,确保其具备正确的操作技能和卫生习惯。

2.设备清洁: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3.生产环境卫生:保持生产区域的整洁和卫生,定期对生产场所进行清理和消毒。

4.消防安全:设立消防设备和安全出口,确保生产区域的消防安全。

六、包装与运输1.包装材料: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大米的安全和卫生。

2.包装检验:对包装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包装的完整性和质量。

3.运输管理:对大米的运输过程进行规范,确保产品不受损,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大米加工厂各机器操作规程

大米加工厂各机器操作规程

来料验收操作规程(1)进入车间加工的原料,包括水稻、大米等。

确认来料的品种和数量。

(2)索要该批物料的最新(3日内)品质检验报告。

(3)必要时对来料送检验所进行品质检验,尽到原料质量管理方面的责任(4)与生产计划中的原料要求进行比对,确定是否为所需原料,如有差异,应通知车间负责人按规定处理。

(5)告知上料人员上料时间和上料口位置。

卸料操作规程1.确保过秤后的物料安全运至上料口。

如有散落,应要求运输工人及时收回;如有影响物料品质的因素(如淋雨等)时,应及时中止运输。

2、检查并清除卸料作业区内有影响物料品质的因素,要求卸料过程在卸料区内完成。

3、检查运输散积物料的车辆,确认车内物料已全部卸完;检查袋积物料的空包装物,确认袋内物料已全部倒出。

4、整理卸料过程中散落的物料,并全部投入到上料口。

5、办理物料交接手续。

清理操作规程1.固定设备,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移动。

确保设备出料口对准上仓设备的进料口,且不会发生刚性接触。

2、检查初清筛的滚筒筛面,去除筛面上的杂质。

3、检查初清筛的滚筒筛面,筛面应无破损,如有破损应立即更换(更换方法参阅《设备维修维护手册》)。

4、下杂口挂好接料袋,确保杂质不外漏。

5、点启动电机,观察设备运转情况。

如有异常,按《设备维修维护手册》检查并排除故障。

6、启动电机,设备运转1分钟后开始给料。

7、设备使用过程中,如有异常,应先停止给料,再关停设备,按《设备维修维护手册》检查并排除故障。

8、下杂袋满了要及时更换。

9、及时清理洒漏的物料,停料后,设备要继续运转2分钟再关机。

10、清除滚筒筛面上的杂质。

上仓操作规程1、确认输送设备的出料口对准指定的料仓。

2、点启动电机,观察输送设备运转情况。

如有异常,按《设备维修维护手册》检查并排除故障。

3、启动电机,设备运转1分钟后开始给料。

4、设备使用过程中,如有异常,应先停止给料,再关停设备,按《设备维修维护手册》检查并排除故障。

5、停料后,设备要继续运转2分钟后再关机。

有机大米加工的特殊性

有机大米加工的特殊性

有机大米加工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大米加工作为食品加工业的一部分,工艺流程已经非常成熟。

那么有机大米的加工过程,有哪些技术要求以及特殊性?本文将从原料、添加剂、加工工艺、储藏、运输、包装等环节介绍有机大米加工的工艺流程并提出满足标准的技术要求。

一、有机大米生产工艺流程有机稻谷-初清筛-去石-砻谷-谷糙分离-碾米-分级-抛光-色选-包装-入库二、工艺及其有机符合性要求1.有机稻谷应采用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的有机稻谷为原料,所占比例应为100%。

2.清筛和去石主要包括初步清理、去石、除稗等去除杂质的过程。

原是有机大米加工的首道工序。

清除混入稻谷内的杂质除去,以利于保证成品质量。

提高大米纯度。

3.砻谷砻谷工序效果的好坏对成品的质量、产量和出品率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要求稻谷在脱壳时,应尽量保护米粒完整,以便提高米率;应尽量避免破坏糙米的光滑表面,以便提高谷糙分离效果;还应注意保持高而稳定的脱壳率,利于提高产量。

4.谷糙分离根据稻谷情况配置筛面,其筛孔可按粒形物料配备并应充分发挥分级的作用,加大筛面收缩比例,以保证筛面粮层应有的厚度。

保证净糙质量,在这一前提下再通过减小筛央角度或缩短分级段长度和降低转速等办法来控制回砻谷含糙率和回流量大小。

5.碾米和分级碾米的要求是保证成品大米符合规定标准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碎米,提高出品率、纯度、产量,降低成本和保证安全。

6.抛光和色选抛光和色选是生产优质精米的重要程序,由抛光机和色选机完成,从碾米机出来的大米是一种无光泽的“白米”其表面粗糙,带有浮糠,沟凹处残留着无数细微的糠粉,易起粉,不易存放。

抛光程序正是采用多次喷雾着水抛光,在具有较高精度铁辊运转过程中产生摩擦热,水热的综合作用使米粒表面的淀粉形成胶质层,使大米表面晶莹透亮,提高了大米的等级。

胶质层还能提高大米的抗氧花能力,延长大米的保质期。

同时,光滑洁净的表面可达到免淘洗,使大米营养成分失去更少,口感松软可口,提高了米的食用品质。

大米生产操作规程

大米生产操作规程

乐百姓大米生产操作规程
1、初清、清杂、去石、除尘:取经检测合格的原料稻谷,经斗式提
升机送入TQLQ型振动清理去石组合筛,完成初清(去绳及稻秸秆类)、清杂、去石、除尘;
2、垄谷:经初清、清杂、去石、除尘后的稻谷(净谷)通过斗式提
升机送入TMG T355型胶辊垄谷机,完成谷糙与稻壳分离,稻壳通过吸风排除机外进入稻壳仓库,谷糙通过斗式提升机进入谷糙分离工序;
3、谷糙分离:经垄谷机出来的糙米和稻谷通过斗式提升机送入
MCCP 112*3型重力谷糙分离筛,从谷糙混合物中分离出纯净的糙米,净糙入米机进入碾米工序,回垄谷回入垄谷机;
4、碾米:净糙通过斗式提升机进入NF-15A型砂辊碾米机,完成
大米碾白,碾出的糠粉通过米筛由吸糠风机吸入排除系统回收;
5、白米分级:经二道碾米的白米通过斗式提升机送入白米溜筛中进
行白米分级,分离出碎米和整米;
6、检验、计量、包装:分级的大米通过斗式提升机送入成品米斗,
经检验合格后,工人通过控制米斗底部的开关,把米放入包装物中,经计量后包装。

大米加工作业指导书

大米加工作业指导书

大米加工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大米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主食之一,其加工过程对于确保大米的质量和口感至关重要。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给大米加工工人一份详细的操作指南,以确保加工过程的标准化和高效性。

二、任务目标本作业指导书的目标是提供一份详细的大米加工操作指南,包括大米的清洗、糙米去壳、脱水、磨浆、烘干等环节的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确保加工出的大米质量优良、口感鲜美。

三、操作步骤1. 大米的清洗a. 将待加工的大米放入清洗机中,添加适量的清水。

b. 启动清洗机,根据机器的设定时间进行清洗。

c. 清洗结束后,将清洗干净的大米放入篮子中,准备下一步操作。

2. 糙米去壳a. 将清洗干净的大米放入去壳机中。

b. 启动去壳机,根据机器的设定时间进行去壳。

c. 去壳结束后,将去壳后的糙米放入篮子中,准备下一步操作。

3. 脱水a. 将糙米放入脱水机中。

b. 启动脱水机,根据机器的设定时间进行脱水。

c. 脱水结束后,将脱水后的糙米放入篮子中,准备下一步操作。

4. 磨浆a. 将脱水后的糙米放入磨浆机中。

b. 启动磨浆机,根据机器的设定时间进行磨浆。

c. 磨浆结束后,将磨浆后的大米放入篮子中,准备下一步操作。

5. 烘干a. 将磨浆后的大米放入烘干机中。

b. 启动烘干机,根据机器的设定时间进行烘干。

c. 烘干结束后,将烘干后的大米放入篮子中,准备包装或者贮存。

四、操作要求1. 操作人员应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手套,确保操作环境的卫生。

2. 操作人员应熟悉各机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3. 清洗机、去壳机、脱水机、磨浆机和烘干机的设定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加工效果。

4.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加工过程中的设备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机检修。

5.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加工过程中的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手部和身体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有机食品大米加工操作技术规程

有机食品大米加工操作技术规程

有机食品大米加工操作技术规程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等级,防止原料、半成品、成品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保证产品达到产品标准的要求,特制定此操作规程。

1 原料初加工及保管1.1水稻脱粒水稻脱粒必须在选择无泥土、无砂石的场院,利用水稻脱粒机进行脱粒,脱粒机在使用前必须彻底清理干净,单品种单脱粒单保管,在水稻脱粒及保管过程中,要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

1.2去杂质脱粒后的稻谷应及时进行去杂,采取人工扬场和筛选办法,彻底清除泥土、沙粒及其他杂质。

1.3 验收及保管脱粒后的稻谷应按国家粮食检验标准进行验收,合格的按不同等级在稻谷包装袋的标签上标上等级,以便分类保管,按不同等级进行加工。

原料入厂后,保管员要严格按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合格后,交移车间保管员,车间卸车过程中,严禁原材料受到雨淋日晒等。

若出现地脚粮,不得掺入原料中,要单独保管,单独处理,以保证原料卫生。

2 水稻加工操作2.1车间开始生产首先启动除尘风机,待风机运转正常后再开始其他设备,以防止灰尘在加工过程中污染半成品。

2.2 车间停止生产时待其他设备停止运转后,最后关闭除尘风机。

2.3 风机运转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经常检查风机运转情况,封闭情况,除尘器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4 操作人员要经常检查管路的畅通情况,防止堵塞,若有堵塞,立即打开观察孔,并用塑料编袋接好,以防因管路堵塞致使上方设备损坏,不得用硬物敲打管路。

2.5 若发现有漏补部位,要及时补堵,因补堵不及时而撤漏的粮食要单独保管,不得混入正常粮中。

3 设备操作规程3.1 去石机操作⑴首先启动去石机的吸风系统,调整微压力60~70mmH2O,然后调整风流良和风量,使分级板上的谷物开成一个长30~40mm、宽20~30mm的波纹。

⑵当谷石混合物流向二次分级筛面时,为了在排石口上排出石头,可调整风机吸口的闸门来调节风量,调好后锁紧风门。

3.2 厚度分级机操作⑴厚度分级机主机启开前,先开风机。

⑵调整弹簧拉力,使糙米顺畅进入机内。

有机大米操作规程

有机大米操作规程

第一章有机水稻种植技术规程1.范围GB/T19630-2019规定了有机水稻生产的地块选择、种子种苗来源、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控、产品采收、贮运、销售及管理体系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合作社有机水稻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630-2019 有机产品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1561-20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3.基本要求3.1地块选择栽植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2018标准,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2012,灌溉水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3.1.1在适宜水稻栽培的区域选择生态环境良好且周边没有污染源的的水田进行有机水稻栽培。

3.1.2选择有天然隔离带能杜绝周边田地常规种植时引发的化肥农药污染及生态环境良好且适宜水稻生长的地块进行有机水稻转换生产。

3.1.3要求所有有机种植的地块周边与邻近地块之间都应建立隔离带,宽度以不受常规地块种植时使用的化学肥料及农药、用水等污染影响为准。

3.2种子、种苗选择种子、种苗来源必须符合GB/T19630-2019有机产品国家标准。

严禁使用任何经化学及其他的禁用物质处理的种子、种苗和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

选用良种,突出优质。

突出优质品种特点,选用抗逆性好、分蘖力强、偏大穗,适宜大棚旱育苗,超稀植栽培模式的中、晚熟品种,种子质量在二级以上,发芽率95%以上,纯度98%以上,播前进行发芽试验,达不到标准的不能做种子。

3.3土壤培肥农家肥或有机肥,肥料施入均匀。

有机水稻不能施用化肥,只能施入经过认证有机肥和生物肥。

大米生产操作作业指导书

大米生产操作作业指导书

大米生产操作作业指导书为了更好发挥设备效率,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保证产品质量,便于操作,特制定各序操作指导书,达到熟练、准确、快捷的生产秩序,具体如下:一、碾米(一)操作使用(关键工序)1、进原粮调节:工作时先将原料倒入盛料斗内,开车空载运转5分钟左右,将挡粮板全部拉开,并有用坚固螺钉坚固之,然后旋转微调手轮进行流量调节。

当流量满足额定流量时停止旋转,流量调节板的开启程序可由外部的指针在标尺上指示出来(一般刻度3左右)。

2、出米精度控制:米机正常工作时,阻力板至出米口端面的开度一般在25—30㎜,使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松开或旋紧弹簧端部的捏手,出口压力也随之减少或增大,使成品米达到所需精度要求。

(二)注意事项l、米机应安装稳、固、可靠,开机时不能有严重振动。

2、开关机,拨动传动带轮,不应有卡阻现象。

3、定期检查保养米机,保持良好状态。

二、提升机(一)操作规程l、开机前应检查提升机各部位是否完好,开机后,空载试机不得有摩擦声,待运转正常后,方可进料。

机外压力,着水量的综合影响,大米流量过大,光泽不亮,流过小,达不到应要求的产量,电流值、机外压力过大,增大大米碎率,因此操作调整时,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系统调整种影响因素达到最佳操作方案。

2、运行中,请勿将物体堆放在机器上或用脚踩风机壳及其它部件。

(二)关机前,应关闭所有着阀,再关闭辊进料插板,用手打开各出料压力门及观察门让物料流尽,让细糠吸净后关掉电源,清理设备周围卫生。

三、白米分级筛操作规程(关键工序)l、开机前应检查所有坚固件,不得松动,皮带不得脱落。

2、空载运行时不得有异常器噪声和撞击声,空载运行正常后,方可重载试车。

3、运行中应保持筛面流量均匀,根据产品需要调节挡料板和筛板规格。

4、停机时,必须使筛体内物料走空,停机后需要重新启动时,必须等筛船完全停稳后方能进行,否则可能引起强烈振动。

四、计量操作过程(关键工序)1、称重前检查计量器是否处于标准状态,如不处于标准状态,调节计量器处于标准状态。

大米加工厂各机器操作规程完整

大米加工厂各机器操作规程完整

来料验收操作规程(1)进入车间加工的原料,包括水稻、大米等。

确认来料的品种和数量。

(2)索要该批物料的最新(3日内)品质检验报告。

(3)必要时对来料送检验所进行品质检验,尽到原料质量管理方面的责任(4)与生产计划中的原料要求进行比对,确定是否为所需原料,如有差异,应通知车间负责人按规定处理。

(5)告知上料人员上料时间和上料口位置。

1.确保过秤后的物料安全运至上料口。

如有散落,应要求运输工人及时收回;如有影响物料品质的因素(如淋雨等)时,应及时中止运输。

2、检查并清除卸料作业区内有影响物料品质的因素,要求卸料过程在卸料区内完成。

3、检查运输散积物料的车辆,确认车内物料已全部卸完;检查袋积物料的空包装物,确认袋内物料已全部倒出。

4、整理卸料过程中散落的物料,并全部投入到上料口。

5、办理物料交接手续。

1.固定设备,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移动。

确保设备出料口对准上仓设备的进料口,且不会发生刚性接触。

2、检查初清筛的滚筒筛面,去除筛面上的杂质。

3、检查初清筛的滚筒筛面,筛面应无破损,如有破损应立即更换(更换方法参阅《设备维修维护手册》)。

4、下杂口挂好接料袋,确保杂质不外漏。

5、点启动电机,观察设备运转情况。

如有异常,按《设备维修维护手册》检查并排除故障。

6、启动电机,设备运转1分钟后开始给料。

7、设备使用过程中,如有异常,应先停止给料,再关停设备,按《设备维修维护手册》检查并排除故障。

8、下杂袋满了要及时更换。

9、及时清理洒漏的物料,停料后,设备要继续运转2分钟再关机。

10、清除滚筒筛面上的杂质。

1、确认输送设备的出料口对准指定的料仓。

2、点启动电机,观察输送设备运转情况。

如有异常,按《设备维修维护手册》检查并排除故障。

3、启动电机,设备运转1分钟后开始给料。

4、设备使用过程中,如有异常,应先停止给料,再关停设备,按《设备维修维护手册》检查并排除故障。

5、停料后,设备要继续运转2分钟后再关机。

1.大米生产大米生产操作流程初清→清理→去石→砻谷→谷糙分离→厚度分级→调质→碾米→白米分级→色选→抛光→↓↓稻壳粉碎→壳粉包装长度分级精选→大米包装1、检查振动筛上、下层筛面,去除筛面上的杂质。

大米企业有机生产操作规程

大米企业有机生产操作规程

大米企业有机生产操作规程大米企业有机生产操作规程一、概述有机农业是指生产无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的农产品,以保护环境和提供高质量、安全的食品为目标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大米企业有机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有机大米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有机生产前的准备1.选址选择无污染、无化学物质残留的土地作为有机稻田。

2.土壤修复与改良使用有机肥料、有机物质和生物肥料对土壤进行修复,并确保土壤中无化学物质残留。

3.种子选择选择经过有机认证的稻种作为种子,确保无化学物质污染。

三、播种与管理1. 播种期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生长环境,选择适合有机大米生长的时间段进行播种。

2. 播种方式使用无化学物质处理的有机种子,保证纯度和质量,使用有机施肥方式完成播种过程。

3. 土壤肥力管理使用有机肥料和合理施肥技术,保持土壤肥力平衡,避免土壤退化。

4. 病虫害防治采用有机防治方法,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机械防治,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防治方法。

5. 除草管理使用有机方法进行除草,如手工除草、覆盖材料等,避免使用除草剂。

四、收获与加工1. 收获时机选择根据稻谷成熟度,选择适当的收获时机,避免采收过早或过晚。

2. 收割方式采用机械化收割和手工收割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稻谷完整性。

3. 稻谷储存将收获的有机稻谷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避免潮湿和霉变。

4. 加工处理在有机米粉厂进行有机大米的加工处理,确保加工过程符合有机生产的要求,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或添加剂。

五、资质认证与证明1. 有机认证大米企业需要向相关机构申请有机认证,通过审核后方可获得有机认证资质。

2. 产品标识在有机大米包装上贴上相关的有机认证标志和标签,确保消费者能够辨识有机产品。

六、监督与检测1. 定期检测大米企业应定期对土壤和农产品进行检测,确保有机大米的生产过程中无化学物质残留。

2. 监督机构与相关监管机构合作,接受监督和检查,确保有机大米生产过程的合规性。

有机大米标签及生产批号的管理规程

有机大米标签及生产批号的管理规程

有机大米标签及生产批号的管理规程目的:建立产品标签及生产批号管理规程,规范、指导产品的分批,对加工产品进行唯一性标识,确保产品在有要求可追溯场合中实现可追溯性的目的。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对标识和生产批号的控制管理活动:一、产品标签操作内容1.原料标识供销部在收获原料时,应同时确认原料的标识、批号并做记录,原料到厂后,应将此标识传递给原料检验人员,由原料检验人员依据接到的标识填写标识牌,并将标识牌挂于明显能看到的原料处,不同标识的原料不得混放,标识牌上应注明检验状态。

2、生产加工初加工在对原料处理前,应当由当班生产管理人员与品质管理人员首先对原料标识进行确认并记录。

包装车间在包装产品时,应依据标识进行包装,不得将常规大米和有机大米产品混合包装,每一标识的包装原料在包装时,对应的成品包装袋上都要有相应的标记号与之相对应,生产管理人员直接参与标识的控制管理,确保标识正确无误,品质管理人员要对标识的操作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成品标识可以实现追溯的目的,要记录成品标识情况,以便实现可追溯性。

3、有机标识管理有机标识要到正规的机构购买,具有防伪标志,一品一码,有机标识专人管理,做好使用记录建立有机标识使用记录,记录中涵盖有机标识购买日期、购买数量、标识的规格、使用日期、使用量、使用规格、剩余数量、经手人等信息二、生产批号:1、生产批号的用途1.1、有机产品的每一生产批次都要制定批号。

1.2根据批号、时间,应能查明该批有机产品的原料收获时间及批记录,可追溯该批保健食品的生产历史。

1.3批号应明显标于批记录的每一部分,以及有机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和包装物上。

2、分批的原则在规定的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有机产品为一批,以一组数字作为识别标记。

2.2生产批号的编制方法有机水稻:采用收获日期+基地号,有机大米:采用加工日期+班次返工批号:因故返工的产品,返工后原批号不变,只在原批号后加一个代号“R”以示区别。

有机大米加工规程

有机大米加工规程

大米加工操作规程
一、加工厂只加工本公司种植基地生产的有机水稻。

二、加工大米要有内部管理,确保加工过程不受污染。

(1)厂区环境卫生
稻米加工企业应建立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远离烟雾和有害气体及污染源的地区。

厂区内主要道路铺设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平坦、无积水。

保持环境整洁,并有良好的防洪、排水系统。

生产车间、原粮库和成品库独立,远离厕所。

垃圾集中存放,远离生产车间、原料库和成品库,并每天清除出厂。

厂区内禁止饲养家禽及其他动物,不得使用药剂灭鼠。

(2)生产车间卫生
地面平整,光洁,干燥,室内装饰材料无毒且不易脱落,门窗完整、紧密,具有防蝇、防虫、防鼠功能。

车间内有通风,防止霉变,生产设备杜绝滴漏。

(3)个人健康卫生
每年进行一次职工卫生教育,达不到卫生知识考核的不得上岗。

新职工上岗前必须先取得健康合格证,老职工每年进行一次体检,不合格及时调离。

生产人员进车间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保持个人卫生,车内禁止吸烟、随地吐痰、乱丢杂物。

三、生产设备
对加工有机稻米不得形成污染。

四、质量管理
(1)企业应制定质量方针,并树立在厂区明显处,每个岗位均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原粮进厂到产品出厂的管理制度。

(2)企业人员情况、人员健康状况、培训情况、设备、原料、成品、原粮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等均应有规范的档案。

有机产品工艺流程流程:
计量打包←成品仓←抛光←色选←白米分级←碾米←谷糙分离←砻谷←去石←筛选。

大米生产设备操作规程

大米生产设备操作规程

大米生产设备操作规程米业加工操作规程一、初清筛操作规程1.开机前应检查筛筒是否有物料堵孔,筛筒旋转是否灵活。

2.开机后,设备要密闭,防止灰尘飞扬。

3.每班用钢刷清理外筛筒、筛面1次,不得用棍敲打筛面。

4.定期检查托轮是否缺油、积灰,以免影响筛筒正常工作。

5.认真做好操作记录。

二、振动筛操作规程1.定期给睚衡振动筛内注入清洁机油,注油取出小油塞,拆下透气塞,从透气塞孔加油到大油塞,有油溢出时停止加油,并注意不得将油溢漏到产品上。

2.高速减振器上的两个减振螺母,并使减振螺母与筛船上的减振板等距离。

3.开车时,筛船必须保持静止,振动器皮革要涨紧。

4.设备空转正常后进料,并调节进料压力门重铊的位置。

使谷物沿筛面横向均匀分布。

5.沉泽室必须密闭,随时除去纤维状物杂质,阻风门必须保持清洁,根据杂质含粮情况调节沉泽室的两门大小。

6.定时检查各紧固螺栓、螺母,防止松动。

7.认真做好操作记录。

三、去石机操作规程1.开机前,应仔细检查设备各部件,电器控制部位完好情况。

2.开机后,等空原正常方可进料,并注意调整好进料流量和进风,保持筛面上物空悬浮或半悬浮状态,粮层厚度在30mm左右。

3.根据排石情况调整精急选风门,生产过程中走单边旋漏死角度等情况立即检查校对。

4.各鱼鳞筛面匀风板,进风门等都是气流通过的物件,要随时清理堵塞物,使之畅通无阻。

5.注意使用动轴承电机,发现有溢漏油、松动等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

6.定期对设备润滑部位加油润滑,并防止润滑油漏入产品中。

7.停机后不得将筛内留有各物料,要仔细检查设备,电器情况。

8.认真做好操作记录。

四、砻谷机操作规程1.开机前,应仔细检查设备部件,电器控制部位完好情况。

2.开机后,待运转正常再启动进料口,调节流量,掌握好各种脱谷量,注意超负荷运转。

3.调节辊用同机距时两只手同时进行以保持两编扎距一致,在脱壳量不变的情况下,不应随便调节辊筒。

4.快辊与慢辊的真径以不超过2mm为宜。

有机大米执行标准

有机大米执行标准

有机大米执行标准
有机大米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通过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大米。

有机大米的执行标准是为了保证有机大米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符合有机产品的生产要求,保障有机大米的质量和安全,促进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产环节。

1. 有机种植地选择。

有机大米的种植地应远离工业区、污染源和化肥农药厂,周围环境应清洁,土壤应符合有机农产品生产的土壤质量标准。

2. 种子选用。

应选择符合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的优质、无污染的大米种子,不得使用转基因种子。

3. 施肥和灌溉。

施肥应采用有机肥料,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灌溉水源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禁止使用污染水源。

二、加工环节。

1. 大米加工。

加工过程中应采用符合有机产品加工标准的设备和工艺,不得使用化学合成添加剂,保证大米的原生态和营养成分。

2. 包装和贮藏。

包装材料应符合有机产品包装标准,不得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包装材料;贮藏环境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免受到化学物质污染。

三、运输和销售环节。

1. 运输。

有机大米的运输应采用符合有机产品运输标准的运输工具和设备,避免受到污染和异物的侵入。

2. 销售。

有机大米的销售应在有机产品认证机构认可的销售点进行,不得与非有机产品混合销售,保证有机大米的纯度和质量。

有机大米的执行标准是保障有机大米的质量和安全,促进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机大米生产者和经营者应严格按照有机大米的执行标准进行生产和经营,保证有机大米的质量和安全,树立良好的有机大米品牌形象,促进有机大米市场的健康发展。

烹调有机大米时需要注意的7个要点

烹调有机大米时需要注意的7个要点

烹调有机大米时需要注意的7个要点第一篇:烹调有机大米时需要注意的7个要点烹调有机大米时需要注意的7个要点1、少淘米或不淘米一般家庭在蒸有机米饭前都是先淘米,而维生素B类是水溶性的,又分布在米的表面部位,很容易随着淘米水溜掉,维生素B1的损失可高达20%-60%。

其实,如今市面上卖的多为免淘米,有机大米中的杂质灰尘已经被吹去,回家直接下锅即可,不需要淘洗。

2、预先泡米容易煮软没有精磨过的有机大米都很硬,煮起来太费时间。

不妨煮前把米浸泡一夜,然后煮起来就快多了。

注意,泡米的水一定不能扔掉,要下锅一起煮,有机大米表层的营养成分和保健物质都在这里面呢。

3、开水烹调营养损失少用开水煮米,就能让自来水中的氯气挥发掉,减少对维生素B1的破坏作用,煮出来的粥口感也更好。

4、煮粥绝对不要加碱煮粥加碱的做法在北方常见,很多人都认为加碱的粥喝起来口感更好,比较黏稠,殊不知这样做会造成维生素B1的全军覆没,也会破坏维生素B2和叶酸。

只要提前浸泡,熬到火候,米粥自然黏稠好喝。

5、不要给宝贝多喝咸味粥宝贝年纪幼小,肾脏功能还不够健全,不能处理大量的盐分。

皮蛋粥、瘦肉粥等通常要加入少量盐,虽然浓度不高,但喝下一大碗去,仍会给宝贝带来过多的盐分负担,还会养成宝贝喜盐的重口味。

同时,也不要在粥里面加入味精。

皮蛋当中含有碱,对粥里面的维生素破坏也很大,对2岁以下的宝贝来说,更要尽量避免。

6、多制作杂粮粥和豆粥有机大米和有机小米、有机大麦、有机红豆、有机绿豆等一起煮粥,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营养价值,而且口味也更加丰富。

假如加入一些坚果和芝麻,不仅营养升级,还能促进香气散发,一定会让宝贝十分开心。

7、注意粥的安全性有些粥里面放进了各种粒状配料,如花生、枣等。

这些配料可能带有坚硬的核,也有可能粒度大小容易卡住气管,一定要高度注意。

最好能把所有的核去掉,2岁以下小宝贝的粥最好不带有粒状物。

上海臻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五常市山河镇爱路村自有的5000亩种植基地(公司主要原料产地),由当地最有威望并具有30年水稻种植经验的专家亲自指导种植,封闭加工以确保米的纯度、品质,并多加两道(去除杂质、碎米)色选工艺,一个电话,米送到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有机水稻种植技术规程1.范围GB/T19630-2019规定了有机水稻生产的地块选择、种子种苗来源、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控、产品采收、贮运、销售及管理体系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合作社有机水稻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630-2019 有机产品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1561-20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3.基本要求3.1 地块选择栽植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2018标准,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2012,灌溉水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3.1.1在适宜水稻栽培的区域选择生态环境良好且周边没有污染源的的水田进行有机水稻栽培。

3.1.2选择有天然隔离带能杜绝周边田地常规种植时引发的化肥农药污染及生态环境良好且适宜水稻生长的地块进行有机水稻转换生产。

3.1.3要求所有有机种植的地块周边与邻近地块之间都应建立隔离带,宽度以不受常规地块种植时使用的化学肥料及农药、用水等污染影响为准。

3.2 种子、种苗选择种子、种苗来源必须符合GB/T19630-2019有机产品国家标准。

严禁使用任何经化学及其他的禁用物质处理的种子、种苗和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

选用良种,突出优质。

突出优质品种特点,选用抗逆性好、分蘖力强、偏大穗,适宜大棚旱育苗,超稀植栽培模式的中、晚熟品种,种子质量在二级以上,发芽率95%以上,纯度98%以上,播前进行发芽试验,达不到标准的不能做种子。

3.3 土壤培肥农家肥或有机肥,肥料施入均匀。

有机水稻不能施用化肥,只能施入经过认证有机肥和生物肥。

必要时,根据水稻生长的需要,适量施用一些经有机认证的商品叶面肥(包括EM、天然矿物元素等)来补充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

严禁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等有机生产禁用物质来培肥土壤。

3.4灌溉用水有机水稻必须采取洁水灌溉,绝对不能用生活污水、工业用水灌田,在水层管理上总的原则是以浅为主,以水增温,以水促控,以气养根,以根保叶,达到活秆成熟。

合作社有机基地采用龙凤山水库水灌溉。

具体灌水方法:移栽期花达水,返青后2-3厘米水层,有效分蘖终止期以前以浅水灌溉为主,实行间歇灌溉,提高有效分蘖,有效分蘖结束时,生长繁茂地块,立即排水晒田7-10天,控制无效分蘖,之后采取湿润灌溉,养根保叶,活秆成熟。

抽穗前排水晒一次田确保抽穗集中,提前抽穗。

如遇到障碍性冷害,在抽穗前10-15天,采取深水灌溉,保持水层15厘米,使水温高于气温,穗分化部分免受低温危害,安全度过低温期,这是防御障碍性冷害的有效措施。

4. 栽培管理规程4.1 播种育苗4.1.1种子处理用1:1.3盐水进行浸种作为种子处理,然后用清水选(洗)种1~2次,用15~20℃的温水浸种3~4天,当种子吸水量达到其重量的25%时进行催芽,保持30~32℃高温破胸20~30小时,待90%谷种露白,芽长1~2mm时,摊开晾芽6~8小时后待播。

4.1.2苗床整理选择土壤肥沃、靠近水源的无草籽的水田地块,放水整地后起畦整平,采用播种机均匀散种,可先播2/3,留下1/3进行补稀。

播后膜覆盖保温、保湿、防晒。

4.1.3适期播种水稻4月上旬播种。

播种时要匀,可先播2/3,留下1/3进行补稀。

4.1.4苗期水分管理出苗前,床面达到保温,不积水的程度,2.5叶以后,保持床土湿润,叶尖吐水为宜。

4.2 移栽4.2.1整地施肥为改良和肥化土壤,保证水稻整个生育期有充足的养分,在施肥中应以有机肥。

翻耕深度应达到15~18cm,移栽前带水耙平土地,达到田面平坦。

4.2.2适时移栽插秧时间,当气温稳定通过13℃开始插秧,合作社基地一般在5月10日开插,力争5月末插完,不插6月秧。

秧龄达到25天左右时可适时移栽,移栽时密度根据稻田土质状况和水稻品种的特性而定,以合理稀植壮大穗为原则,因地制宜进行移栽。

4.3田间管理4.3.1灌水全生育期采用浅水灌溉方法。

每次灌水深度 4~8cm,土壤水分含量达到田间持水量80%以下时就需要灌水。

移栽至分蘖前期保持水层 3~4cm;分蘖中期采用浅、湿灌溉,后期适度晾田;孕穗期保持水层3~8 cm;抽穗开花期及灌浆前期保持水层3~5cm;灌浆后期采取浅、湿间歇灌溉;在收割前7-10天撤水。

4.3病虫草害防治4.3.1防治原则从整个稻田的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治(糖醋液诱杀)和种养结合,运用稻田养鸭,控制害虫、杂草。

创造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而不利于病虫草孳生的环境条件,增进生物多样性,保持稻田生态平衡,减少各类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

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合作社基地适宜选择五优稻4号),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冬季深翻晒田等一系列措施防治病虫草害。

严禁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等有机生产禁用物质来防控病虫草害。

4.3.2防治方法4.3.2.1植物检疫从外地引种时,必须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植物检疫,不得从疫区调运种子、种苗,一经发现,立即销毁。

4.3.2.2农业防治4.3.2.2.1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害抗性较强的良种(五优稻4号)。

4.3.2.2.2水稻移栽后植株密度不能过密,要求通风透气,可减少病虫害发生。

4.3.2.2.3冬季进行深耕晒田,将稻草深理底层,将底土翻上,可减少土壤中越冬的水稻害虫的数量。

4.3.2.2.4加强稻田管理,增强长势,提高水稻对病虫害的抗性;采用相应田间管理措施控制病虫害。

通过放水控制负泥虫等害虫危害;通过秋末稻田深耕,减少翌年在土壤中害虫种群密度等。

主要防治潜叶蝇,用浅水灌溉,排水晒田,稻田养鸭方法。

4.3.2.3物理防治4.3.2.3.1利用害虫的趋性,使用自制糖醋液诱杀防控危害水稻的飞虱、蛾类等害虫,平均每亩安装4-6个盆。

4.3.2.3.2使用稻田养鸭来控制草害为主,人工拔草为辅,还可结合浅晒田建立一个不利于杂草生长的环境来控制杂草和害虫的危害。

4.3.2.4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好水稻田中的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保护好蜘蛛、蛙类等有益动物,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利用天敌来控制、压低和消灭病虫害。

4.3.2.5杂草控制以稻田养鸭、人工除草为主,禁止使用除草剂。

第一,防止杂草种子的传播。

播种前清除作物种子中夹杂的杂草种子,使用的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

第二,作物种植前清除杂草。

在作物播种、移栽前对田块进行翻耕、灌溉使杂草萌芽,然后再翻耕一次,清除萌发的杂草,作物生长过程通过灌溉管理防草,如在水稻生长早期保持淹水3cm,生长后期淹水10cm可控制大多数杂草的生长第三.适时进行人工除草,尤其在作物生长早期。

作物生长早期比较脆弱,不能形成对杂草的竞争优势,且杂草生长早期为主要养及收期,对养分的吸收效率较作物高,若不清除则会影响作物生长。

如水稻秧苗移栽后20d-30d对杂草最敏感,若不及时除草,则损失很大。

第四.生物防治控制杂草。

利用鸭子可防治水稻杂草,如40只—50只成年鸭子一天放养3h,连续放养3d,则可为100m3的水稻田除草。

4.3.2.5药剂防治药剂选择在病虫达到防治指标时,有限制的选择允许使用的植物源、动物源、微生物源或矿物源药剂。

4.5平行生产操作规程目前无平行生产4.6作物收获及采后处理操作规程4.6.1 产品收割4.6.1.1根据各水稻品种特点,当稻谷色泽变黄,80%以上的米粒已达到玻璃质,籽粒充实饱满坚硬时,最适宜收割。

4.6.1.2 有机水稻收割时应使用专用工具,并做到同一品种单独收获,确实无法实现收割工具专用,应在工具用于收割前进行彻底清洗。

收获过程中应防止禁用物质的污染。

4.6.2收割后处理操作规程4.6.2.1 有机水稻收割后,应在清洁干净、无污染的场地自然晒干。

严禁在公路或粉尘、大气污染场所晒谷。

4.6.2.2禁止使用接触过禁用物质的包装物或容器。

4.7产品运输、贮藏操作规程4.7.1有机水稻采收晒干脱粒后则利用干净运输工具送到委托加工的加工厂有机专用仓库内存放待加工。

4.7.2根据GB/T19630-2019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将采收的稻谷做好批次号记录,在采收与运输和贮藏过程中把有机产品和转换产品严格分开,禁止与非有机产品混杂及混放。

4.8堆肥堆制操作规程(适用时)4.8.1遵循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自生及再生循环原理,有效合理利用基地的资源。

4.8.2堆肥材料及配方:农家鸡粪(4):猪粪(4):泥土(2)。

严禁使用化学合成原料及转基因生物及其产物。

4.8.3堆肥方法:堆制时选择在地势较高的排水良好的平地,将配好的堆肥材料按15-20cm厚为一层进行堆叠,一般堆放5-6层后加盖薄膜密封。

堆肥湿度以60%为宜(捏之手湿,指缝间有水挤出)。

温度前期控制在70-80℃,后期控制在60-65℃为宜。

堆沤时间:夏季一般15-20天可发酵完熟,冬季一般需发酵25-30天,堆沤期间要翻堆2-3次,必要时应添加一定的发酵剂,以加快发酵速度,翻堆时发现水分不足,可适当加水。

4.9生产设备、工具的维护和清洁操作规程相关生产工具原则上实行有机生产专用并设专人保管。

专用的工具如运输工具、仓库等在每次使用前必需清洗干净或消毒后才使用,并做好记录备查(包括时间、地点、工具名称、清洗或消毒方法、工作人员等),杜绝有机产品及生产资料在生产调运过程中受到污染。

第二章、采购控制程序1.目的:对采购过程及进行控制,确保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对象:适用于对生产和服务所需的原材料的采购和控制以及对供方进行选择、评价和控制。

3.职责:3.1地块负责人a) 地块负责人负责制定采购计划,执行采购作业。

b) 地块负责人负责对供方的评价和对采购物品进行验收。

4程序4.1物资分类4.1.1 辅助物资------其它生产资料4.1.2综合办公室负责编制物资明细表,并对生产用物资正确分类。

4.1.3地块负责人必须严格遵循采购要求进行采购,详细标明采购物品品名,数量,并注明有机状态、生产厂家、销售商的。

采购物资要留原始票据,如发票、收据,以备需要时追踪。

4.1.4采购验证对采购的有机投入物资有效性有机产品管理小组组长进行验证,确保有机采购的符合性,对采购的物资品名、品种、数量、采购人信息,应有供销部详细记录,以备为有机产品证明提供证明。

第三章、污染控制规程8.1.要求所有实施有机种植的地块周边与邻近地块之间建立缓冲带,宽度要求能够保证以不受邻近地块常规种植时使用的化肥、农药及其他禁用物质飘移污染影响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