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见事故的应急措施
实验室应急处置措施
![实验室应急处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2a622a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2.png)
实验室应急处置措施在实验室中,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时,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和意外事件。
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并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置措施至关重要。
一、火灾事故应急处置1、火灾发生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行动迅速判断火势大小和火源位置,同时大声呼喊,通知其他人员。
立即切断电源,关闭附近的燃气阀门和通风设备,以防止火势蔓延。
2、初期火灾扑救如果火势较小,可使用实验室配备的灭火器、灭火沙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
对于电器设备起火,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切勿用水灭火,以免触电。
3、组织疏散当火势较大无法控制时,应立即组织人员疏散。
疏散时要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弯腰迅速撤离。
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避免人员拥挤和踩踏。
4、报警与救援拨打“119”火警电话,向消防部门准确报告火灾发生的地点、火势大小、燃烧物质等情况。
在消防人员到达之前,应在安全地点等待,并协助消防人员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二、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1、迅速撤离一旦发现化学品泄漏,现场人员应立即停止实验操作,迅速撤离泄漏区域。
2、报告情况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泄漏情况,包括泄漏化学品的名称、数量、泄漏位置等。
3、封锁现场在泄漏区域周围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个人防护处理泄漏的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5、泄漏处理根据泄漏化学品的性质和泄漏量,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对于液体泄漏,可以用沙土、吸附材料等进行围堵和吸附。
对于气体泄漏,应立即打开通风设备,将泄漏气体排出室外。
6、清理与恢复泄漏处理完毕后,对泄漏区域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环境安全。
三、中毒事故应急处置1、发现中毒一旦发现有人员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
2、报告与呼叫救援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中毒情况,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3、初步急救对于吸入性中毒,应立即解开中毒者的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通畅。
实验室安全指南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实验室安全指南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0cda27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4.png)
实验室安全指南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但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
为了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防止事故发生,以下是一些实验室安全指南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1. 火灾事故火灾是实验室中最严重和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
当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执行以下应急措施:- 首先,不要慌张,尽量保持冷静。
立即按下火警报警器,通知实验室内的其他人员。
- 切勿使用电梯,迅速有序地撤离现场,并遵从消防安全逃生指示标志。
- 在逃离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吸入浓烟和有害气体。
- 如果衣物着火,立即躺倒滚动,以扑灭火焰。
- 到达适当的安全区域后,拨打火警电话并告知详细位置和情况。
2. 化学泄漏事故在实验室中处理各类化学品时,化学泄漏是一种严重的紧急情况。
当发生化学泄漏时,应立即执行以下应急措施:- 首先,迅速评估泄漏程度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关闭泄漏的容器,封闭所使用的区域以防扩散。
- 戴上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外套、护目镜和手套。
-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的物质,如果不慎接触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向医生寻求帮助。
- 在泄漏发生后,立即打开排风系统以保持空气流通,并通知实验室管理员以寻求专业支援。
3. 电气故障事故实验室中使用的大量电气设备和仪器使电气故障成为常见的紧急情况。
当发生电气故障时,应立即执行以下应急措施:- 首先,切勿用湿手触摸电器或电源开关,以免触电。
- 迅速切断故障电源,并确保现场断电,以减少进一步的安全风险。
- 在故障现场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他人不要接近或使用该电器设备。
- 如果有烟雾或明火产生,立即采取火灾应急措施。
- 在电气故障发生后,请立即联系电器维修专业人员进行检修和修复。
4. 生物安全事故实验室中进行生物研究时,生物安全事故可能会发生。
当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应立即执行以下应急措施:- 首先,根据实验室标识或实验方案,迅速评估事故的严重程度。
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理措施
![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98ef7f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c.png)
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理措施
包括以下几点:
1. 火灾事故:在实验室发生火灾时,首先要立即拉响火警报警器并迅速撤离人员。
同时,将门窗关紧以阻止火势蔓延,并关闭电源和气源。
若条件允许,可以使用灭火器或灭火器具扑灭初起火灾,但需确保个人安全。
2. 化学泄漏事故:在实验室发生化学品泄漏时,需要立即将泄漏源关闭,并通知实验室负责人或相关安全人员。
如果泄漏物有刺激性气味或毒性,应迅速撤离人员并转移到安全区域。
如果出现化学品溅入皮肤或眼睛中,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3. 突发事故:如实验室发生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等),应立即保持冷静,通知其他同事并依据逃生路线离开实验室。
在逃离过程中,应注意拿上个人重要物品(如手机)和必要的急救药品。
避免使用电梯,尽量使用楼梯下楼。
4. 电气事故:如果实验室发生电气事故(如电击等),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用干燥绝缘材料或非导电物体隔离电源。
若有人受伤,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提供必要的救护措施。
5. 实验品损坏或溢出: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发生实验品损坏或溢出,应立即停止实验并通知相关人员。
清理过程中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清洁和处理。
特别要注意,实验室安全的应急处理措施应根据具体的实验室环境进行制定,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处置和应急预案
![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处置和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34131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8.png)
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处置和应急预案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处置和应急预案I. 前言实验室是科研教学的重要场所。
在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例如,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电击等等。
这些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科研教学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的实验室应急预案,以便在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II. 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置1. 化学品泄漏(1) 紧急措施:①关闭泄漏源,并迅速通风换气;②立即将泄漏区域内的人员撤离至安全地点,进行伤情评估和急救;③穿戴防护装备,采取控制措施,限制泄漏区域扩散。
(2) 处理方法:①根据泄漏物性质选择合适的吸附剂进行清理;②将吸附剂装入特制的废物桶中,分类存放,标明物品名称、数量、日期等信息;③梳理泄漏原因,及时修改实验计划和操作规程。
2. 火灾(1) 紧急措施:①立即切断天然气、水、电,关闭门窗;②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向消防部门报告火灾情况,并告知火灾地点和名称;③扑灭小火,采取措施阻止火势蔓延;④全面撤离人员,组织疏散。
(2) 处理方法:①对火源进行封堵或隔离,阻止火势蔓延;②使用灭火器或消防水龙进行扑救,注意保护身体;③火势无法控制时,立即撤离。
3. 爆炸(1) 紧急措施:①立即切断老化电源和供电断路器等电源;②迅速撤离现场人员,组织安全疏散;③确认伤者情况,进行急救处理。
(2) 处理方法:①封堵或隔离爆炸源,防止事故扩大;②推测爆炸原因,采取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的措施;③与消防部门共同开展灾后调查,对事故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责。
4. 电击(1) 紧急措施:①立即停电、切断电源;②赶紧进行急救,如心肺复苏等。
(2) 处理方法:①对电源维修和安装人员进行评估,检查维修安装质量,时刻关注设备状态;②做好设备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③加强人员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III. 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1. 实验室应急预案的组成实验室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②应急处置流程图;③应急处置方案;④应急资源清单;⑤应急演练计划。
实验室应急处置措施
![实验室应急处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42fac0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e.png)
实验室应急处置措施在实验室中进行各种实验和研究工作时,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和意外事件。
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保护实验室设备和环境,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至关重要。
一、火灾应急处置1、预防措施实验室应配备符合规定的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可用。
严禁在实验室中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对于必需的危险化学品,应按照规定妥善存放和管理。
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火灾。
2、应急响应一旦发生火灾,现场人员应立即呼救,并迅速按下附近的火灾报警器。
如火势较小,应立即使用灭火器或灭火沙进行扑救。
在灭火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并站在上风方向。
若火势较大,无法自行扑灭,应迅速关闭电源、气源,疏散实验室人员,并用湿布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沿安全通道撤离。
在疏散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不要拥挤和推搡,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3、后续处理火灾扑灭后,应保护好现场,等待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防火措施和应急预案。
二、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1、预防措施实验室应建立化学品清单,对各类化学品的性质、危害和储存要求有清晰的了解。
化学品应分类存放,储存容器应密封良好,标签清晰准确。
定期检查化学品储存设施,确保无泄漏隐患。
2、应急响应当发现化学品泄漏时,应立即停止相关实验操作,迅速撤离泄漏区域。
立即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并通知其他可能受到影响的人员疏散。
如果泄漏的化学品具有挥发性和毒性,应佩戴防护面具和手套等防护用品,进入泄漏区域进行处理。
对于小面积的泄漏,可使用吸附材料(如沙子、活性炭等)进行吸附和清理;对于大面积泄漏,应采用围堵的方法,防止泄漏范围扩大,然后进行收集和处理。
3、后续处理对泄漏区域进行彻底的清洗和通风,确保残留的化学品被清除干净。
对泄漏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泄漏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三、电气事故应急处置1、预防措施定期对实验室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7d51fc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6.png)
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实验室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故和该怎么处理,别看这是个严肃的话题,咱们也可以轻松点聊聊。
实验室就像一场冒险,里面充满了神奇的药水和仪器,但这些“神奇”可能会变成“麻烦”。
你知道,谁都可能不小心打翻试剂瓶,或者误碰到高压锅,结果就是一场小灾难。
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冷静,别慌,手忙脚乱只会让事情更糟。
想象一下,你正在专心致志地做实验,突然,有个小伙伴不小心把化学试剂洒了一地。
哎呀,这可不是小事,咱们得赶紧处理。
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把周围的人喊过来,确保大家都在安全的地方。
要记得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像手套、口罩、护目镜之类的。
安全第一嘛!处理这些洒出来的试剂时,要用适当的方法,比如说用专门的吸收材料,别让它们继续扩散。
这时候,行动要快,但更要稳,不要让情绪影响判断。
再说说火灾,嘿,这个可是大事儿!实验室里有时候会用到易燃物质,搞不好就会冒火。
这时候,首先得有灭火器,放在手边就好,别到时候慌了神找不到。
碰到火,记住,绝对不能用水去扑灭油火,这可是大忌,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火势。
相反,用灭火器或灭火器材是最靠谱的选择。
如果火势太大,别犹豫,赶紧撤离,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别想着英雄救美。
实验室里有时候会出现电气事故,这种情况可让人心里一紧。
我们用的设备如果出现短路,咱们可得小心了。
得立马断电,记住,第一时间切断电源是关键。
然后,如果有电击伤员,千万别直接用手去碰,要用绝缘材料把伤员和电源隔开,安全为重,别因为想救人反而造成更多伤害。
说到生物安全,别忘了那些小细菌和病毒,它们可是实验室里的“隐形敌人”。
如果不小心被感染了,千万别自己随便处理,最好立刻就医。
回家之前,记得做好清洗和消毒工作,别把实验室里的小东西带回家。
这就像咱们说的“病从口入”,小心为上!很多事故都是因为缺乏经验和忽视安全措施。
咱们要经常参加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里的各种危险和应急处理措施。
这样才能让自己在突发情况下,不至于手足无措。
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1篇)
![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f5161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c.png)
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1篇)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教师和学生要熟悉所用仪器和试剂的性质,严格遵守安全守则和实验操作规则,防止事故的发生,如一旦出现意外事故所应采取的措施。
一、防火实验室中因化学药物引起的火灾,一般有:1、化学药物的混合接触引起火灾2、氧化性盐类和强酸混合接触3、安全措施(1)科学、严格地管理化学药物,不给各类物质造成混合接触机会。
(2)实验室内严禁吸烟,使用一切加热工具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离开实验室应检查是否关上自来水和切断电源。
(3)实验室应备有各类灭火用品,并保证随时好用。
二、防爆实验室中能引起爆炸的物品很多,某些强氧化剂,如:硝酸盐、氯酸盐、过氧化物等,一旦遇上有机物,易燃性物质,还原剂或发生强烈磨擦、撞击等即发生强烈爆炸,还有许多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甲烷等,一旦与空气混合,达到其爆炸极限时,遇水即可发生爆炸。
一般情况下,燃烧和爆炸往往同时发生,有时先着火后爆炸,有时则爆炸后引起火灾,因此二者的预防打措施类同。
三、防护与急救化学药物按它们的毒性分为:1、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和液态溴等,能腐蚀或烧伤皮肤,误肤造成唇、口、喉、胃烫伤,灼痛严重时可发生虚脱而死亡。
2、刺激性毒物,如汞、铅、铵盐、砷、磷等化合物,能使蛋白质沉淀、误服可致人死亡。
3、神经性毒物如氢化物和氢氰酸等,能阻碍人体正常的氧化作用,造成内部窒息而死亡,另外,还有一些我们经常接触的和使用的药物,平时往往忽略了它们的毒性,如氯化钡、碳酸钡、汞及其化合物硫酸铜、硝酸银、硝酸钴等,因此,要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首先要高度重视防毒工作,并采用必要的预防措施,如实验室须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准备室一定要有可供使用的通风橱,不能在实验室内做饭和进餐,更不能用使用过的仪器作餐具,实验完毕要洗手消毒,注意不能用热水洗手,防止皮肤上的毛孔张开而使毒物渗入,有毒废液要倒进指定容器内,经处理后才能弃去,皮肤上有破伤时应专门包扎后进行实验,以免毒物经伤口浸入体内。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与救援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与救援](https://img.taocdn.com/s3/m/7641062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2.png)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与救援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与救援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紧急处理与救援措施:
1. 紧急报警:在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时,首先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报警,通知他们事故的发生和具体情况。
2. 疏散人员:在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疏散实验室内的所有人员,确保他们的安全。
疏散时应按照事先制定的疏散计划进行,避免人员拥堵和混乱。
3. 切断电源:如果实验室发生火灾或电气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以防止进一步的火灾或电击事故发生。
4. 使用灭火器:如果实验室发生小型火灾,可以使用适当的灭火器进行扑灭。
在使用灭火器时,应注意站在风向上,避免火势蔓延。
5. 逃生通道:确保实验室内的逃生通道畅通无阻,以便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离开实验室。
6. 急救措施:如果有人员受伤,应立即进行急救措施,如进行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伤口等,以保证受伤人员的生命安全。
7. 寻求专业救援:在紧急情况下,如果事态严重或无法自行处理,应立即寻求专业救援,如拨打紧急救援电话或联系实验室所在地的消防、医疗机构等。
在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此外,实验室安全培训和定期演练也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可以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b000f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e.png)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
那么你有了解过应急预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为确保我院实验室安全与稳定,以保证正常运行为宗旨,按照“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本着建立一个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机房安全体系的目标,特制定本应急处理预案。
一、实验室突发事件处置领导机构及工作职责(一)实验室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安全工作和实验室工作的中心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实验室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组成。
(二)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工作职责1.根据消防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配备更新消防灭火器材,检查消防设施完好情况,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
2.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将实验室安全工作作为实验室建设、管理与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工作。
3.定期进行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电路设施的检修、改造,增强抵御洪水、风暴等自然灾害对实验室造成危害的能力。
4.根据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具体实施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应对与处置工作;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的进展与处置情况。
5.对突发事件原因进行调查;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及所造成的后果提出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的建议。
二、突发事件的预防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建立健全机房管理制度(1)在正常工作日内,实验室相关管理员负责对机房进行监控,主要职责是:巡视网络设备及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消除网络故障隐患,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运行。
(2)未经允许,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主控机房。
(如控制室、管理室)2、机房内严格采取防雷(如电源保护开关、防雷插座等)、防火(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配备灭火器等)、防尘、防静电等措施以及机房入口处24小时监控录像等措施。
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与急救
![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与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e04a3e0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c.png)
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与急救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与急救措施如下:1.火灾:发现火情,根据火灾类型,现场人员立即使用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防止火势蔓延,迅速组织疏散并报告中心及保卫处。
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2.触电:若出现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或拔下电源插头,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也不可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
3.化学强腐蚀烫、烧伤(如浓硫酸):事故发生后,应迅速解脱伤者被污染衣服,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皮肤,保持创伤面的洁净以待医务人员治疗,或用适合于消除这类化学药品的特种溶剂、溶液仔细洗涤烫、烧伤面。
对眼部烫、烧伤后,立即用纯净水洗涤(不得用水直冲眼部)眼睛,并及时送眼科诊治。
4.化学药品(气、液、固体)引发的中毒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将中毒者从中毒现场转移至通风清洁处,采用人工呼吸、催吐等急救方法帮助中毒者清除体内毒物,等待医务人员治疗。
也可通过排风、用水稀释等手段减轻或消除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并拨打120急救电话,保护好现场。
5.炸伤: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人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必须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指导老师及实验室管理人员立即组织学生有秩序地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它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然后报告教学系及保卫处等相关部门,并拨打“119”。
6.化学药品和仪器刺伤、割伤:首先将受伤部位用3%的双氧水或蒸馏水洗净,敷上消炎药或抹上红药水,包上纱布。
如有伤口大出血应在伤口处敷上厚纱布压迫止血。
特别注意不能将化学药品用到伤口上。
7.烫伤:烫伤是由于高温的液体、蒸汽或炽热的物体直接刺激人体某部位而引起的损伤。
烫伤后在伤处抹上黄色苦味酸溶液或烫伤药,若烫伤处有水泡不能弄破水泡,也不要用水洗。
8.腐伤:不论是酸伤或是碱伤,首先都得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9.中毒:若是误食中毒就得使其呕吐,然后对症下药或送医院治疗;若是气体中毒首先将中毒者移至室外空气新鲜之处,再采取相应解毒方法或送医院疗。
实验室事故应急措施
![实验室事故应急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45156a3700abb68a982fbb6.png)
实验室事故应急措施一、火灾的处理实验室一旦发生失火,要立即一面灭火,一面防止火势蔓延(如切断电源,移走易燃药品等措施)。
灭火的方法要针对起因选用合适的方法和灭火设备。
一般的小火可用湿布、石棉布或砂子覆盖燃烧物,即可灭火。
如果油类着火,要用砂或灭火器灭火,也可撒上干燥的固体碳酸氢钠粉末。
如果电器着火,应切断电源,然后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注意:四氯化碳蒸气有毒,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使用有危险!),因为这些灭火剂不导电,不会使人触电。
绝不能用水和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水能导电,会使人触电甚至死亡。
如果衣服着火,切勿奔跑,而应立即往地上打滚,邻近人员可用毛毡或棉胎一类东西盖在其身上,使之隔绝空气而灭火。
无论使用哪一种灭火器材,都应从火的四周开始向中心扑灭,把灭火器的喷出口对准火焰的底部。
在抢救过程中切勿犹豫。
二、玻璃割伤玻璃割伤是常见的事故,受伤后要仔细观察伤口有没有玻璃碎粒,如有,应先把伤口处的玻璃碎粒取出。
若伤势不重,先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涂上万花油,再用纱布包扎;若伤口严重流血不止时,可在伤口上部约10cm处用纱布扎紧,减慢流血,压迫止血,并随即到医院就诊。
三、药品的灼伤1、酸灼伤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后,涂上油膏,并将伤口扎好。
眼睛上——抹去溅在眼睛外面的酸,立即用水冲洗,用洗眼杯或将橡皮管套上水龙头用慢水对准眼睛冲洗后,即到医院就诊,或者再用稀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最后滴入少许蓖麻油。
衣服上——依次用水、稀氨水和水冲洗。
地板上——撒上石灰粉,再用水冲洗。
2、碱灼伤皮肤上——先用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硼酸溶液或1%醋酸溶液洗涤,再涂上油膏,并包扎好。
眼睛上——抹去溅在眼睛外面的碱,用水冲洗,再用饱和硼酸溶液洗涤后,滴入蓖麻油。
衣服上——先用水洗,然后用10%醋酸溶液洗涤,再用氢氧化铵中和多余的醋酸,后用水冲洗。
3、溴灼伤如溴弄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水冲洗,涂上甘油,敷上烫伤油膏,将伤处包好。
实验室应急预案(精选5篇)
![实验室应急预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dc9ba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0.png)
实验室应急预案实验室应急预案(精选5篇)在我们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面对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时常要预先开展应急预案准备工作。
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实验室应急预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验室应急预案1一、设备1、每层楼设有2个消防栓。
2、每个实验室都配备灭火器一个。
3、每层楼设有用电总开关,短路时能自动跳闸。
二、安全教育1、利用第一节课给学生做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
2、要求学生学习实验室规则,尽量杜绝因违规操作实验引发安全事故。
3、要求实验室管理员及实验任课老师掌握消防栓及灭火器的使用,初步掌握临时处理事故方法。
三、应急处理措施1、物理实验室应急措施⑴、实验员实行坐班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⑵、实验员平时随堂跟踪,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协助老师组织学生疏散。
⑶、实验室已配有灭火器,一旦用电引起灾害,及时进行扑灭,如有伤员,及时送医务室。
⑷、给室装备用安全保护,能及时切断电源。
每层楼并装有消防水枪。
⑸、实验室装有通风工具,一旦发现较大灾情,及时向上报告。
2、化学实验室应急措施⑴思想上首先明确“实验必须安全,安全为了实验”的道理,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提高防火意识,加强爱护国家财产的责任感。
⑵针对化学药品中的易挥发易燃的性质,分别做好保存工作。
如碱金属浸在煤油下保存,能自燃的白磷浸在水中保存。
⑶实验过程中,做易燃溶剂的操作时,应将其盛放在敞口容器中,应远离火源。
做易燃易炸气体的实验时,远离火烧火燎源,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⑷熟悉一旦火灾发生后的应急措施,应立即熄灭附近的火源,切断电源,移去易燃物体,针对火热大小用湿布、黄沙或灭火器灭火。
⑸学生实验时,保证课室的两个门及四周铁门畅通无阻,一旦火灾发生学生能得到较快的疏散。
⑹灭火器及黄沙能妥善放在实验室及准备室,并应经常进行必要的检查,如检查喷嘴是否堵塞。
3、生物实验室应急措施⑴实施实验管理员课堂巡视,关注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实验室事故应急措施
![实验室事故应急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80be0f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0.png)
实验室事故应急措施一、医学院各实验室应配备的药品和用品1、消毒剂:碘酒、75%的卫生酒精棉球等。
2、外伤药:龙胆紫药水、止血粉等。
3、烫伤药:烫伤油膏等。
4、治疗用品:药棉、纱布、创可贴、剪刀、镊子等。
二、割伤紧急处理方法若伤口里有异物,应先用消过毒的镊子取出来,挤出一点血,在伤口上擦龙胆紫药水,消毒后用止血粉外敷,再用纱布包扎。
伤口较大、流血较多时,可用纱布压住伤口止血,并立即送医务室或医院治疗。
三、烫伤紧急处理方法一旦被火焰、蒸汽、红热的玻璃、铁器等烫伤时,立即将伤处用大量水冲淋或浸泡,可在伤处涂些烫伤膏或万花油后包扎送医院治疗。
禁止采用冰敷的方式治疗烫伤,冰会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导致伤口恶化。
不要弄破水泡,以防感染。
四、腐蚀物品灼伤的急救方法1、硫酸、发烟硫酸、硝酸、发烟硝酸、氢碘酸、氢溴酸、氯磺酸触及皮肤时,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持续冲洗,随后用2%~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最后用清水冲洗。
如灼伤严重及时送医院救治。
注意事项:氢氟酸能腐烂指甲、骨头,滴在皮肤上,会形成难以治愈的烧伤。
皮肤若被其灼伤后,先用大量水冲洗20分钟以上,再用冰冷的饱和硫酸镁溶液或70%酒精浸洗30分钟以上;或用大量水冲洗后,用肥皂水或2%~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用5%碳酸氢钠溶液湿敷。
局部可用松软膏或紫草油软膏及硫酸镁糊剂外敷。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灼伤皮肤时,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l%硼酸溶液或2%乙酸溶液浸洗,最后用清水洗。
3、三氯化磷、三溴化磷、五氯化磷、五溴化磷、溴触及皮肤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5分钟以上,再送往医院救治。
磷烧伤也可用湿毛巾包裹,或用1%硝酸银或1%硫酸钠冲洗15分钟后进行包扎。
禁用油质敷料,以防磷吸收引起中毒。
溴灼伤,用水冲洗后,可用1体积25%氨水、1体积松节油和10体积95%的酒精混合液涂敷。
4、盐酸、磷酸、偏磷酸、焦磷酸、乙酸、乙酸酐、氢氧化铵、次磷酸、氟硅酸、亚磷酸、煤焦酚触及皮肤时,立即用清水冲洗。
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
![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6e8eada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f.png)
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化学实验室里,可能遇到的意外事故有下列几种:1.创(割)伤;2.烫伤;3.炸伤;4.腐伤;5.起火;6.中毒;7.触电。
如果按正确规则进行实验,这些事故都可避免,但我们不能完全排除事故的发生。
万一发生事故,首先不要慌乱,应迅速而慎重地采取急救措施。
下面就上述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简述如下:1.创伤(割伤):通常局限于手部,由折断的玻璃管(棒)或温度计、试管等玻璃仪器破碎引起的。
创伤后伤口不要抚摸,也不要用水冲洗。
若伤口有碎玻璃片,应先用消毒的镊子取出,在伤口上擦龙胆紫药水,消毒后用止血粉外敷,再用纱布包扎。
伤口较大、流血较多时用纱布压住伤口送医务室或医院治疗。
2.烫伤(灼伤):烫伤由于接触高温液体、蒸气或炽热固体引起。
烫伤发生后,在烫伤处抹上烫伤膏或万花油、凡士林,也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擦至皮肤为棕色,再涂上烫伤膏或凡士林。
切不可用水冲洗,也不要把烫出的水泡挑破。
3.炸伤:一般由容器爆炸所致,如被炸伤,立即采取止血措施,根据伤势轻重速请医生或送医院治疗。
4.腐伤:一般由接触身体器官直接接触强酸强碱或腐蚀性药品引起的。
为防止腐蚀性药品沾染接触皮肤(或溅入眼睛),实验时要带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甚至使用防护面罩、防护屏等保护设施。
强酸腐蚀,先用干净的毛巾擦净伤处,再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甘油。
如果酸液溅到眼中,用大量水冲洗(可用洗眼器),再用1%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强碱腐蚀时,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清洗,然后在用水冲洗。
若碱液溅入眼睛,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的硼酸冲洗,最后用清水冲洗。
液溴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甘油或酒精洗涤患处,苯酚腐蚀,用大量水冲洗,再用三氯化铁与酒精的混合溶液冲洗。
5.起火:实验室起火,分气体火灾、易燃物火灾、金属火灾和电气火灾,前三种火灾均可用干粉灭火器扑灭,电器着火,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
实验室常见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
![实验室常见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8ea3a2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6f.png)
实验室常见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场所,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事故。
这些实验室事故可能对人员安全和实验室设备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实验室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以保障实验室安全。
一、溅溶液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1. 溅溶液事故描述溅溶液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事故之一。
当操作人员在制备或处理溶液时,可能会发生溶液溅起、喷洒或泼溅的情况,导致皮肤或眼睛受到伤害。
2. 应急处理措施(1)对受伤的皮肤进行紧急处理: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的皮肤,约15分钟,直至感觉症状消退。
(2)对受伤的眼睛进行紧急处理:迅速用流动的清水,用眼泪替代,冲洗眼睛,将头倾斜至一侧,使眼睛向下,冲洗约15分钟。
(3)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二、火灾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1. 火灾事故描述实验室中使用的化学品和仪器设备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火灾。
火灾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可能造成设备和实验室的严重损失。
2. 应急处理措施(1)发现火灾时应迅速按下火警按钮,或通过电话向消防部门求救。
(2)立即切断电源和气源。
(3)用灭火器、灭火器等设备进行灭火,避免使用水灭火,避免油火扩散。
(4)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应立即疏散实验室人员,并确保所有人员安全。
(5)事后,要立即进行火灾原因的调查与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加强防火措施。
三、气体泄漏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1. 气体泄漏事故描述实验室中常用气体,如氢气、氮气、氧气等,一旦泄漏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并且对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 应急处理措施(1)迅速将泄漏源停止,关闭阀门或切断供气管线。
(2)如果泄漏是易燃气体,应迅速切断电源,禁止明火和静电。
(3)保持通风,尽量将气体稀释。
(4)在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可以使用适当的灭火器以及吸附剂、泄漏捕集器等设备进行处理。
(5)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后,立即通知消防部门和有关单位寻求帮助和支持。
四、高压设备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1. 高压设备事故描述实验室中常用到高压设备,如高压电源、高压容器等。
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b5388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f.png)
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一、前言实验室是科研工作者进行研究的地方,而实验过程中,事故可能会随时发生。
一旦发生事故,必须迅速、果断地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造成更大的损失。
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是我们为了应对实验室事故而制定的具体措施。
二、应急措施1. 发现事故时的应急1.1 立即停止实验并向实验室管理员汇报。
1.2 将受影响区域进行封闭,避免人员进入。
2. 针对安全问题的应急2.1 若发现火灾,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可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如需要,可拨打119火警电话并进行撤离。
2.2 若发现气体泄漏,应立即切断气源并通知相关部门解决问题。
2.3 若有人员受伤,应立即进行急救措施,并将其转送到最近的医院进行治疗。
3. 等候应急处理的过程3.1 坚持管控区的封闭状态,不得随意进入。
3.2 作好现场人员保护和引导工作,确保场地秩序。
3.3 尽快与有关部门联系并向其汇报实验室事故的情况和现场情况。
4. 应急处理结束后的工作4.1 根据实验室事故的原因和性质,做好相关部门的安排和处理。
4.2 在事故现场清理和消毒过程中,应防止有害物质进入水源和排放到环境中。
4.3 原则上,实验室事故应当报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切实维护公众的知情权。
三、领导责任实验室管理者是实验室事故应急的主要责任人,负责制订该院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并管理实验室事故的应急救援队伍。
同时,实验室的领导身负主要领导责任,要求其要高度重视实验室事故预防管理工作,制定完备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并确保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和物质环境符合标准。
四、结论事故预防应该放在重要位置,事故发生后,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以尽早控制事故状况并最小化事故损失。
该责任不仅有助于保护实验室的学术合规性,同时也有助于调动实验室生产力,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配套条件,为抢先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验室应急处置措施
![实验室应急处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159e88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9.png)
实验室应急处置措施一、实验室应急处置概述实验室作为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场所,常常涉及到各种实验操作和试验项目。
然而,由于实验中的化学品和设备,以及人员的规范操作等因素,实验室意外情况时有发生。
为了保障实验室的安全与稳定,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实验室应急处置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二、实验室常见意外情况及应对措施1. 化学品泄漏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药品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毒性或易燃性。
当发生化学品泄漏时,需要立即采取以下措施:a. 隔离:迅速将周围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关闭相应的实验室通风系统,确保泄漏不会扩散;b. 紧急处理: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使用适合的吸附材料控制泄漏,避免进一步危害;c. 报告和记录:向上级主管人员报告泄漏情况,并详细记录该事件的时间、地点和所使用的处置方法。
2. 火灾事故实验室中使用的设备和化学品存在安全隐患,不注意使用可能导致火灾。
在实验室发生火灾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a. 报警:及时发出火警报警信号,通知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b. 疏散:按照事先确定的疏散路线,有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区域;c. 扑灭: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或其他灭火手段扑灭火源。
3. 溢出或爆炸事故实验室中使用的某些化学试剂在不合适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溢出或爆炸。
对于溢出情况,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a. 疏散人员:将周围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b. 阻断溢出源:使用适合的堵漏材料,有效阻断溢出源;c. 清理:使用合适的器材进行清理,将溢出物品彻底清理干净。
4. 伤害事故实验室中可能发生的伤害事故主要包括切割伤、火焰灼伤和溅掉化学品灼伤等。
当发生伤害事故时,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a. 急救:根据伤害程度,在事故现场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b. 医疗救治:尽快通知医务人员,并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三、实验室应急处置的前期准备工作为了更好地应对实验室中的应急情况,有必要做好以下前期准备工作:1. 组织培训:定期组织实验室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2. 备齐应急设备:配备合适的灭火器、防护面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3. 实验室布局设计:合理规划实验室的排风系统、消防设施和应急通道,确保实验室内火灾等事故能够及时疏散和扑灭;4. 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程序,明确责任人和联系方式,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置。
实验室常见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实验室常见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939d9e284ac850ad024296.png)
实验室常见事故的应急预案(一)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理预案。
发生火情时,现场人员须立即采取处理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1.首先确定火灾发生位置,并判明起火原因,何种物品着火。
2.迅速查看周围环境,判断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是否会诱发次生灾难。
3.果断、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正确选用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1)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固体可燃材料着火,可采用水冷却法灭火;但对珍贵图书或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器灭火。
(2)易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着火,应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器灭火。
(3)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
如因现场情况不能断电,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水或泡沫灭火器。
(4)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着火,应使用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5)废液火灾,如果是有机废液着火,应选用正确的灭火器,并做好个人防护,以免发生中毒或灼伤;如果是腐蚀性废液着火,可用灭火器灭火或干砂等吸附,不可使用高压喷水,以免废液喷溅伤害扑救人员。
(6)固体废物着火,应使用干粉灭火器或砂土进行扑救。
4.根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疏导。
5.视火情拨打“119”电话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二)实验室爆炸应急处理预案1.实验室如发生爆炸事故,现场人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必须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
2.所有人员应听从现场临时负责人指挥,按秩序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它方法迅速撤离现场。
3.爆炸引发的火灾,按照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理预案的程序处置。
4.爆炸如引发人员受伤,应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救治。
5.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转移安置工作。
(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理预案1.危险化学品事故分为三种:化学品伤害皮肤、眼睛等外部器官;毒气由呼吸系统进入体内引起中毒;化学品入口中毒。
2.实验过程中若不慎将酸、碱或其它腐蚀性药品溅洒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进行冲洗(若眼睛受伤,切勿用手揉搓),冲洗后用苏打(针对酸性物质)或硼酸(针对碱性物质)进行中和。
实验室常见事故及处理方式
![实验室常见事故及处理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c409af9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5.png)
实验室常见事故及处理方式
实验室常见事故包括化学危险、电气危险、机械危险等。
以下是常见的实验室事故及处理方式:
1. 化学品泄漏:化学品泄漏应及时清理,包括清理现场、关闭阀门、调查泄漏原因等。
如果化学品有毒,应通知相关人员撤离现场,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 电器故障:电器故障可能引起火灾或电击事故。
应及时关闭电源,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3. 机械故障:机械故障可能引起危险,如钢丝绳断裂、机器失控等。
应立即停止操作,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4. 皮肤接触化学品:如果化学品对皮肤有损害,应及时用肥皂水和大量水冲洗皮肤,并涂上保护剂。
5. 吸入化学品:如果化学品对人体有损害,应迅速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并寻求医疗帮助。
6. 误食化学品:如果化学品对人体有损害,应立即停止进食,喝大量水,并寻求医疗帮助。
7. 火灾:火灾应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及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寻找安全通道等。
实验室事故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并尽快报告相关人员。
同时,要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常见事故的应急措施一、实验室内常见危险品实验室事故有很多源于室内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危险品,实验室常见危险品有:1、爆炸品:具有猛烈的爆炸性。
当受到高热摩擦,撞击,震动等外来因素的作用或其它性能相抵触的物质接触,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高热,引起爆炸。
如:三硝基甲苯(TNT),苦味酸,硝酸铵,叠氮化物,雷酸盐及其它超过三个硝基的有机化合物等。
2、氧化剂:具有强烈的氧化性,按其不同的性质遇酸、碱、受潮、强热或与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等性质有抵触的物质混存能发生分解,引起燃烧和爆炸。
如: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氯酸盐、硝酸盐、过氧化物、高氯酸及其盐、高锰酸盐、重铬酸盐,亚硝酸盐等。
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气体压缩后贮于耐压钢瓶内,使都具有危险性。
钢瓶如果在太阳下曝晒或受热,当瓶内压力升高至大于容器耐压限度时,即能引起爆炸。
钢瓶内气体按性质分为四类:➢剧毒气体,如液氯、液氨等;➢易燃气体,如乙炔、氢气等;➢助燃气体,如氧等;➢不燃气体,如氮、氩、氦等。
4、自燃物品:此类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依靠自身的分解、氧化产生热量,使其温度升高到自燃点即能发生燃烧。
如白磷等。
5、遇水燃烧物品:遇水或在潮湿空气中能迅速分解,产生高热,并放出易燃易爆气体,引起燃烧爆炸。
如金属钾,钠,电石等。
6、易燃液体:这类液体极易挥发成气体,遇明火即燃烧。
可燃液体以闪点作为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根据,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
闪点在45℃以下的称为易燃液体,45℃以上的称为可燃液体(可燃液体不纳入危险品管理)。
易燃液体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一级易燃液体闪点在28℃以下(包括28℃)。
如乙醚、石油醚、汽油、甲醇、乙醇、苯、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二硫化碳、硝基苯等。
➢二级易燃液体闪点在29-45℃(包括45℃)。
如煤油等。
7、易燃固体:此类物品着火点低,如受热,遇火星,受撞击,摩擦或氧化剂作用等能引起急剧的燃烧或爆炸,同时放出大量毒害气体。
如赤磷,硫磺,萘,硝化纤维素等。
8、毒害品:具有强烈的毒害性,少量进入人体或接触皮肤即能造成中毒甚至死亡。
如:汞和汞盐(升汞、硝酸汞等)、砷和砷化物(三氧化二砷,即砒霜)磷和磷化物(黄磷,即白磷,误食0.1 克黄磷即能致死) 、铝和铅盐(一氧化铅等)、氢氰酸和氰化物(HCN,NaCN ,KCN)、以及氟化钠、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等。
有毒气体,如醛类、氨气、氢氟酸、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铬酸等。
9、腐蚀性物品:具强腐蚀性,与人体接触引起化学烧伤。
有的腐蚀物品有双重性和多重性。
如苯酚既有腐蚀性还有毒性和燃烧性。
腐蚀物品有硫酸、盐酸、硝酸、氢氟酸、氟酸氟酸、冰乙酸、甲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甲醛、液溴等。
10、致癌物质:如:多环芳香烃类、3 ,4 - 苯并芘1 ,2- 苯并蒽、亚硝胺类、氮芥烷化剂、α- 萘胺、β- 萘胺、联苯胺、芳胺以及一些无机元素、As、Cl 、Be 等都有较明显的致癌作用,要谨防侵入体内。
11、诱变性物品:如溴化乙锭(EB),具强诱变致癌性,使用时一定要戴一次性手套,注意操作规范,不要随便触摸别的物品。
12、放射性物品:具有反射性,人体受到过量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粉尘能引起放射病。
如:硝酸钍及放射性矿物独居石等。
二、实验室事故的类型1、火灾性事故:火灾性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能发生。
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忘记关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2005年8月8日,首都师范大学一实验室失火,火灾原因:该校硕士研究生魏某上午在实验室做实验,中午出去吃饭未关电源,实验仪器“转子”还在运转,因电线短路引发火灾)②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③对易燃易爆物品操作不慎或保管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④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
2、爆炸性事故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违反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压力容器(如高压气瓶)而导致爆炸;②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③对易燃易爆物品处理不当,导致燃烧爆炸;该类物品(如三硝基甲苯、苦味酸、硝酸铵、叠氮化物等)受到高热摩擦,撞击,震动等外来因素的作用或其它性能相抵触的物质接触,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高热,引起爆炸。
④强氧化剂与性质有抵触的物质混存能发生分解,引起燃烧和爆炸。
⑤由火灾事故发生引起仪器设备、药品等的爆炸。
3、毒害性事故毒害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
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例如:南京某大学一工作人员盛夏时误将冰箱中的含苯胺的中间产品当酸梅汤喝了,引起中毒,原因就是因为该冰箱中曾存放过供工作人员饮用的酸梅汤);②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③管理不善,操作不慎或违规操作,实验后有毒物质处理不当,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人员中毒、环境污染;④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污染。
4、机电伤人性事故机电伤人性事故多发生在有高速旋转或冲击运动的实验室,或要带电作业的实验室和一些有高温产生的实验室。
事故表现和直接原因是:①操作不当或缺少防护,造成挤压、甩脱和碰撞伤人;②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和电弧火花伤人;③使用不当造成高温气体、液体对人的伤害。
5、设备损坏性事故设备损坏性事故多发生在用电加热的实验室。
事故表现和直接原因是:由于线路故障或雷击造成突然停电,致使被加热的介质不能按要求恢复原来状态造成设备损坏。
例如:不久前在湖南某高校两次发生的约20根汞电管报废事故(损失约1.5万),就是因为突然停电而造成的。
三、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一)、火灾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在使用苯、乙醇、乙醚、丙酮等易挥发、易燃烧的有机溶剂时如操作不慎,易引起火灾事故。
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必须随时注意以下几点:(1)操作和处理易燃、易爆溶剂时,应远离火源;对易爆炸固体的残渣,必须小心销毁(如用盐酸或硝酸分解金属炔化物);不要把未熄灭的火柴梗乱丢;对于易发生自燃的物质(如加氢反应用的催化剂雷尼镍)及沾有它们的滤纸,不能随意丢弃,以免造成新的火源,引起火灾。
(2)实验前应仔细检查仪器装置是否正确、稳妥与严密;操作要求正确、严格;常压操作时,切勿造成系统密闭,否则可能会发生爆炸事故;对沸点低于80℃的液体,一般蒸馏时应采用水浴加热,不能直接用火加热;实验操作中,应防止有机物蒸气泄漏出来,更不要用敞口装置加热。
若要进行除去溶剂的操作,则必须在通风橱里进行。
(3)实验室里不允许贮放大量易燃物。
实验中一旦发生了火灾切不可惊慌失措,应保持镇静。
首先立即切断室内一切火源和电源。
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进行抢救和灭火。
常用的方法有:1.在可燃液体燃着时,应立即拿开着火区域内的一切可燃物质,关闭通风器,防止扩大燃烧。
2.酒精及其它可溶于水的液体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3.汽油、乙醚、甲苯等有机溶剂着火时,应用石棉布或干砂扑灭。
绝对不能用水,否则反而会扩大燃烧面积。
4.金属钾、钠或锂着火时,绝对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可用干砂、石墨粉扑灭。
5.注意电器设备导线等着火时,不能用水及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以免触电。
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
6.衣服着火时,千万不要奔跑,应立即用石棉布或厚外衣盖熄,或者迅速脱下衣服,火势较大时,应卧地打滚以扑灭火焰。
7.发现烘箱有异味或冒烟时,应迅速切断电源,使其慢慢降温,并准备好灭火器备用。
千万不要急于打开烘箱门,以免突然供入空气助燃(爆),引起火灾。
8. 发生火灾时应注意保护现场。
较大的着火事故应立即报警。
若有伤势较重者,应立即送医院。
9. 熟悉实验室内灭火器材的位置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发生火灾时要做到三会:①会报火警;②会使用消防设施扑救初起火灾;③会自救逃生。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①先撕掉小铅块,拔出保险销,②再用一手压下压把后提起灭火器;③另一手握住喷嘴,将干粉射流喷向燃烧区火焰根部即可。
使用方法图解:(二)爆炸事故的预防与处理➢(1)某些化合物容易爆炸。
如:有机化合物中的过氧化物、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和硝酸酯、干燥的重氮盐、叠氮化物、重金属的炔化物等,均是易爆物品,在使用和操作时应特别注意。
含过氧化物的乙醚蒸馏时,有爆炸的危险,事先必须除去过氧化物。
若有过氧化物,可加入硫酸亚铁的酸性溶液予以除去。
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不宜在烘箱内干燥。
乙醇和浓硝酸混合在一起,会引起极强烈的爆炸;➢(2)仪器装置不正确或操作错误,有时会引起爆炸。
如果在常压下进行蒸馏或加热回流,仪器必须与大气相通。
在蒸馏时要注意,不要将物料蒸干。
在减压操作时,不能使用不耐外压的玻璃仪器(例如平底烧瓶和锥形烧瓶等)。
➢(3)氢气、乙炔、环氧乙烷等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会生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即会爆炸。
因此,使用上述物质时必须严禁明火。
✓对于放热量很大的合成反应,要小心地慢慢滴加物料,并注意冷却,同时要防止因滴液漏斗的活塞漏液而造的事故。
(三)中毒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实验中的许多试剂都是有毒的。
有毒物质往往通过呼吸吸入、皮肤渗入、误食等方式导致中毒。
✓处理具有刺激性、恶臭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如H2S、NO2、Cl2、Br2、CO、SO2、SO3、HCl、HF、浓硝酸、发烟硫酸、浓盐酸,乙酰氯等,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通风橱开启后,不要把头伸入橱内,并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
✓实验中应避免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尤其严禁手直接接触剧毒品。
沾在皮肤上的有机物应当立即用大量清水和肥皂洗去,切莫用有机溶剂洗,否则只会增加化学药品渗入皮肤的速度。
✓溅落在桌面或地面的有机物应及时除去。
如不慎损坏水银温度计,撒落在地上的水银应尽量收集起来,并用硫磺粉盖在撒落的地方。
✓实验中所用剧毒物质由各课题组技术负责人负责保管、适量发给使用人员并要回收剩余。
实验装有毒物质的器皿要贴标签注明,用后及时清洗,经常使用有毒物质实验的操作台及水槽要注明,实验后的有毒残渣必须按照实验室规定进行处理,不准乱丢。
操作有毒物质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嘴唇脱色或发绀,胃部痉挛或恶心呕吐、心悸头晕等症状时,则可能系中毒所致。
视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
✓(a) 固体或液体毒物中毒:有毒物质尚在嘴里的立即吐掉,用大量水漱口。
误食碱者,先饮大量水再喝些牛奶。
误食酸者,先喝水,再服Mg(OH)2乳剂,最后饮些牛奶。
不要用催吐药,也不要服用碳酸盐或碳酸氢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