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国际经济学》作业1【北语答案53321】
2020秋《国际经济学》参考资料
![2020秋《国际经济学》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1a9f9d790c69ec3d5bb75e3.png)
《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D)产生的原因、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促进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A国家B经济学C贸易D国际贸易2、要素密集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某一要素比重超过社会常规或平均水平时,我们即可以说是某要素密集型的生产类型。
所以,要素密集度是指某一要素在成本中比例(B)社会平均水平的程度。
A等于B超过C低于D无法比较3、(B),促进了的形成和发展。
A货币的自由兑换B国际资本的流动C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D国际贸易的发展4、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中(C)A单位产品中劳动含量减少程度小于资本含量减少的程度B单位产品中劳动含量减少程度等于资本含量减少的程度C单位产品中劳动含量减少程度大于资本含量减少的程度D以上均不正确5、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集中概括为下列优势的有机结合(C)A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 B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C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 D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6、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了(B)A以英镑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B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C以英镑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D以美元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7、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A)A重商主义B重农主义C重金主义D货币主义8、年升(贴)水率=(B)。
A(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12/远期月数×100%B(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12/远期月数×100%C(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12/远期月数×100%D(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12/远期月数×100%9、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比之其他国家拥有(A)的劳动生产率或更低的生产成本即为一国的绝对优势。
A更高B更低C相等D无法比较10、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使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其中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利用(A)分析方法,国际货币经济学主要利用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
北语20秋《国际经济学》作业1参考答案
![北语20秋《国际经济学》作业1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a560b5b14e852458fb57dd.png)
15.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内容包括()。
A.商品贸易收支
B.对外投资收支
C.劳务收支
D.经常转移
答案:ACD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5分)
16.在外汇市场上,如果投机者预测日元将会贬值,美元将会升值,即进行卖出美元买入日元的即期外汇交易。
答案:错误
17.经济增长后一国参与国际贸易所获得的国家福利比增长前绝对地减少,这种情形的增长即为“悲惨的增长”,该命题是由李嘉图提出。
3.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为基础来分析国际收支的方法是()。
A.弹性分析法
B.吸收分析法
C.货币分析法
D.结构分析法
答案:B
4.最优关税率应等于()。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某一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
答案:B
5.随着各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国际贸易有利于制成品生产国,而不利于农产品特别是食品的生产国,在这里起作用的规律是()。
A.进口关税
B.保护关税
C.出口关税
D.过境税
答案:ACD
13.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包括()。
A.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B.汇率制度的确定
C.国际收支调节的方式
D.国际金融机构管理
答案:ABC
14.非关税壁垒除进口配额外,还包括()。
A.“自愿”出口限制
B.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C.国产化程度要求
D.新兴贸易壁垒
答案:错误
18.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形态。
答案:错误
19.劳动力国际流动指具有自由人身的劳动者为了适应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在国外寻找有利的劳动力市场,使其就业位置越出一国界限,在国际之间进行转移。
国际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c8dd3014791711cd791705.png)
第一章导论1.国际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答案提示:(1)国际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基础及其最初表现形式:客观基础为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最初表现形式是国际贸易活动;(2)国际经济学产生的学科前提是国际贸易学和国际金融学;(3)国际经济学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断发展。
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答案提示:(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及其运动规律(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经济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比较,基本相同,即: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相结合、理论与政策相结合国际经济学的具体分析框架为2×2×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通过不断放松假设,使理论逼近现实。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重商主义贸易理论认为贸易是()。
A.正和博弈B.零和博弈C.国际分工D.财富2.贸易福利的国际间的相互比较是指()。
A.比较优势B.比较利益C.比较成本D.国际分工3.国际间商品生产成本比率的相互比较是()。
A.比较优势B.比较利益C.比较成本D.国际分工4.亚当·斯密认为贸易的基础是()。
A.比较优势B.劳动生产率C.国际分工D.绝对优势5.大卫·李嘉图认为贸易的基础是()A.比较优势B.劳动生产率C.国际分工D.绝对优势二、多项选择题1.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讨论的主要问题包括()A.绝对优势B.比较优势C.规模经济D.消费者偏好E.比较利益2、大卫·李嘉图的理论的假设前提有()。
A.生产要素只在一国内部自由流动B.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及国际间均自由流动C.政府对贸易进行干预D.贸易国的生产成本不变E.商品的价值由劳动量决定三、判断题1.重商主义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利益是通过损害他国利益实现的。
2.贸易差额论代表着晚期重商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
2020年奥鹏南开20秋学期《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2020年奥鹏南开20秋学期《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dd23630975f46527d3e1dd.png)
南开大学
《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20春学期(、1809)《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关税同盟给参与国带来的动态效应包括()
A.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效应
B.贸易转向和竞争效应
C.大市场效应和竞争效应
D.贸易创造和大市场效应
正确答案:C
2.若一国边际储蓄倾向为0.1,边际进口倾向为0.2,则该国出口和政府购买支出各增加300亿美元将使其贸易收支()
A.改善100亿美元
B.改善200亿美元
C.恶化100亿美元
D.恶化200亿美元
正确答案:C
3.根据特定要素模型的分析结论,在短期内自由贸易会()。
《国际经济学》篇章精选练习题与答案
![《国际经济学》篇章精选练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e64f8190c69ec3d5bb75e5.png)
第1章绪论重点问题: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对象及其其他经济学科的关系单选1.国际经济学分析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是(B)A经济增长 B经济自然增长 C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 D经济发展2.经济发展是(D)A经济结构的变革 B社会和政治体制的变革 C经济自然增长 D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3.国际经济最基本的出发点是(B )A社会分工 B国际分工 C产业分工 D产业之间的分工和合作4.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方式是(A)A生产要跨国界流动 B国际分工 C商品跨国界流通 D开放经济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重点问题:绝对利益说的基本容及其评价比较利益说的基本容及其评价单选1.在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中,(C)。
A所有产品均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最终将获得全部黄金和B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大量贸易余额C如果两个国家分别出口本国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将同时从贸易中获益D如果一国不用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将丧失绝对优势2.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B)。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以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D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3.如果一个阿根廷工人能生产3蒲式耳小麦或1辆汽车,而一个巴西工人能生产4蒲式耳小麦或2辆汽车,则(D)。
A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没有比较优势B阿根廷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巴西没有比较优势C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在汽车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D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在小麦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4.根据比较优势原理的政策经验,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的条件是(B)。
A制造大量出口顺差 B以较低的机会成本进口商品而不是在国生产C本国比贸易伙伴强大 D本国相对于贸易伙伴具备绝对效率优势5.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6.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C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比价之上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比价之下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比价之间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比价相同简答:1.请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评价绝对利益说 P20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揭示了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按照绝对利益学说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贸易的参与者与整个世界会因此而获得利益。
国际经济学课程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程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d9d250f90f76c661371aaa.png)
国际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选择、判断题(每题1分):第一章:1、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讨论世界围的资源配置问题。
2、最常用国际贸易模型的结构形式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部门)和两种要素。
3、在完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4、国家间的供给、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的根源。
5、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决定,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
6、国际贸易利益包括两个部分:来自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7、贸易理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国际贸易的格局、国际贸易的条件、国际贸易的收益。
第二章:1、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2、哈伯勒首先用机会成本概念来阐明比较优势论。
3、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4、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5、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6、在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方程是一个线性方程式,表示A、B两国的PPF曲线是一条直线段。
7、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8、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9、机会成本概念表明:彼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就构成此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选择题:1、首先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原理的学者是: C、A、嘉图B、罗布津斯基C、哈伯勒D、穆勒第三章:1、要素禀赋理论最初是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加工不断完善。
2、要素禀赋理论由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斯托伯-萨缪尔森定理等构成3、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指出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而在世界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北语20春《国际经济学》作业1
![北语20春《国际经济学》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47ebdcf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1b.png)
9.下面哪个是世界货币制度大体经历的顺序 ( )。 A.银本位-金银复本位-金本位-纸币本位 制度 B.银本位-金本位-金银复本位-行编辑
制度 C.金银复本位-银本位-金本位-纸币本位 制度 D.金本位-银本位-金银复本位-纸币本 位制度
10.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发展阶段不包括( )。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现代国际经济理论 D.古典的自由贸易论及其自由贸易的政策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北语 20 春《国际经济学》作业 1
20 春《国际经济学》作业 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用来表明一国国际收支长期发展状况的收 支差额是( )。 A.贸易差额 B.经常项目差额 C.官方结算差额 D.基本差额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1.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理论认为,货币 贬值的吸收效应可以分解为( )。 A.闲置自愿效应 B.货币幻觉效应 C.真实货币余额效应 D.收入再分配效应
12.国际收支的各种差额中,基本差额包括 ( )。
4/6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A.长期资本项目收支 B.服务贸易收支 C.官方结算收支 D.商品贸易收支
4.下列不属于浮动汇率制度类型的是( )。 A.联合浮动汇率制度 B.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C.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D.单独浮动汇率制度
5.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与黄金挂钩的货币 是( )。 A.美元 B.港元 C.欧元 D.日元
6.在直接标价法下,当货币的远期汇率高于 即期汇率时,我们称之为( )。 A.贴水
19.倾销的界定有三个条件,任意一个满足就 可以认为是倾销。
20.当用直接标价法表示外汇汇价时,数值越 大,意味着本币价值越高。
(完整word版)国际经济学测试题答案
![(完整word版)国际经济学测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fd972333d4b14e84246863.png)
国际经济学测试题1答案一、单项选择(1’×10=10’)1.D2.C3.B4.A5.C6.C7.B8.D9.D 10.A二、多项选择(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10=10’)1. ABCD2. ABCDE3.ABD4.ABCDE5.ABDE6.ABD7.BCE8.ABE9.ABCD 10.ABD三、判断分析(分析不正确本题不得分。
2’×10=20’)1. 正确2. 错误。
跟大国比较接近。
3. 错误。
小国可以完全分工。
4. 正确5. 错误。
前者增加,后者下降。
6. 错误。
介于零关税和禁止性关税之间7. 错误。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8. 正确9. 错误。
动态效应更大更重要10. 正确四、名词解释(3’×4=12’)1.特定要素:只能被用来生产某些特定产品、不能在部门间自由流动的生产要素。
2.最优货币区:是指成员国相互之间的货币实行自由兑换,汇率保持长期固定不变,而对非成员国货币的汇率则实行联合浮动,通过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要素的流动使多国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地区。
3.出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发展战略也是实现出口替代工业化的过程。
它是指一国将经济发展重点放在出口工业上,通过扩大出口本国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以增加外汇收入,带动工业体系的建立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4.需求管理政策: 需求管理政策是通过改变国内总需求来校正国际收支失衡,它是以吸收理论为基础提出的,所以又称支出变化政策,主要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五、比较分析题(要求借助图形,每题9’,共18’)1. 比较小国利用关税和利用进口替代补贴进行贸易保护的不同效果。
征收关税之后,该国的总福利水平下降了:消费者剩余损失了(a+b+c+d),其中a被生产者所得,c为政府财政收入所得,但尚有b和d的损失,国内没有任何人能得到相应的补偿。
这是由于关税使本国的生产资源从效率较高的部门转移到了效率较低的部门,即一国的生产资源向没有比较优势的进口竞争部门集中,因此造成了国民福利净损失。
南开20秋学期《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 (1)
![南开20秋学期《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 (1)](https://img.taocdn.com/s3/m/fa9390bb4a7302768f99391f.png)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
中国单位劳动产出为20码布或25公斤小麦,美国单位劳动产出为40码布或100公斤小麦,则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1码布:2公斤小麦是一种可行的国际交换价格
B:中国在布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C:贸易后布与小麦的全球总产量都将比贸易前得到提高
D:如果国际比价为1码布:1.25公斤小麦,则国际贸易对中国总体福利无影响
答案:C
成员国间实现了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但经济政策尚未协调一致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指的是()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
答案:C
下列属于马歇尔—勒纳条件前提假定的是()
A:供给弹性无穷大
B:供给无弹性
C:小国情况下
D:大国情况下
答案:A
下列哪一项不是构成倾销的条件()
A:企业面临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B:企业在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面临的需求曲线弹性不同
C:该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不变
D: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是完全分割的
答案:C
根据国际收支调整的“J曲线效应”,在货币贬值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贸易收支倾向于()
A:改善
B:恶化
C:不发生变化
D:变化方向不确定
答案:B
下列哪一项不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后果()
A:减少失业
B:进口需求增加
C:利率上升
D:贸易收支改善
答案:D。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1bea7b3b3567ec102d8a7d.png)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一价定律:一价定律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指的是任何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以同种货币表示时价格都相等。
购买力平价: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本国居民间全部经济交易的的系统记录。
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经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产品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四个阶段。
绝对优势原理: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经济。
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用其所提出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检验美国进出口是否符合H—O理论所提出的,按照H—O理论,美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但是,里昂惕夫经过检验计算得出,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刚好与H—O相反。
因此,人们把这个理论称之为里昂惕夫之谜。
围绕里昂惕夫之谜,经济学家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比较优势原理: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较另一国没有效率,仍然可以进行双赢的贸易。
第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其绝对劣势较小的产品,而进口其绝对劣势较大的产品。
另一个国家则进行相反的贸易。
有效关税率:也叫有效关税率,是指对某个工业每单位产品“增值”部分的从价税率,其税率代表着关税对本国同类产品的真正有效的保护程度。
贸易乘数:指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通过对外贸易的发展,从而带动国内要素的优化配置,可以对国民经济带来乘数倍的效应。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勒纳在马歇尔的国际收支调节乘数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结果,指的是在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情况下,如果进出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货币贬值就能使一国国际收支得到改善,由逆差变为顺差。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4c2742336c1eb91a375d45.png)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练习与答案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答案提示:小国。
南开大学20秋《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南开大学20秋《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6cef73b0717fd5370cdc60.png)
1.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几种形式中,一体化程度最低的形式是()。
A.共同市场B.关税同盟C.自由贸易区D.经济联盟答案:C2.假定每单位X产品的生产需要10单位劳动与8单位资本,每单位Y产品的生产需要12单位劳动与6单位资本,如果本国有100单位劳动与50单位土地,外国有80单位劳动与60单位土地,则根据H-O理论可推出()。
A.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X产品B.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Y产品C.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外国出口X产品D.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外国出口Y产品答案:B3.下列哪一项不是构成倾销的条件?()A.企业面临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B.企业在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面临的需求曲线弹性不同C.该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不变D.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是完全分割的答案:C4.下列哪一项不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后果?()A.减少失业B.进口需求增加C.利率上升D.贸易收支改善答案:D5.如果一国进口竞争部门和出口部门各有一种特定要素,劳动力是共同要素,则进口关税一定会()。
A.提高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B.提高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C.降低两部门共同要素劳动力的实际收入D.同时提高进口竞争部门和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答案:A6.封闭条件下,中国和美国的小麦与布的交换比率分别为1∶4、2∶5,那么在两国之间展开贸易后,小麦与布之间的交换比率可能为()。
A.1∶6B.2∶6C.3∶6D.4∶6答案:B7.在下列哪一种情形下本币贬值不仅不能改善贸易收支,反而会导致贸易收支进一步恶化?()A.本国是小国B.供给无弹性C.需求无弹性D.需求弹性无穷大答案:C8.下列哪一条不是重商主义的理论主张?()A.贸易不是“零和”的B.多卖少买,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的基本原则C.国家应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D.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答案:A9.贯彻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是指世界贸易组织的()。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9ddf9b7fd5360cbb1adb22.png)
第一章绪论1、列举出体现当前国际经济学问题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们为什么重要?他们都是怎么影响中国与欧、美、日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最能体现国际经济学问题,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金融、实体经济、政治等领域,也影响了各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中国与欧、美、日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影响为:减少中国对上述国家的出口,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贸易摩擦加剧,经济联系加强,因而也会导致中国与上述国家在政治上的对话与合作。
2、我们如何评价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我们可以通过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评价该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评价比如一国政府政策的溢出效应和回震效应以及对外贸易对国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3、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和所得,国际贸易政策考察贸易限制和新保护主义的原因和效果。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因为他们把国家看作基本单位,并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
4、什么是外汇交易市场及国际收支平衡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什么是宏观开放经济学及国际金融?外汇交易市场描述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交换的框架,国际收支平衡表测度了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情况。
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调节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出现的不均衡(赤字或盈余);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节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外汇交易及国际收支平衡调节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这些内容被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或国际金融。
5、浏览报刊并做下列题目:(1)找出5条有关国际经济学的新闻(2)每条新闻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或影响(3)每条新闻对你个人有何影响A (1) 国际金融危机: 影响中国整体经济,降低出口、增加失业、经济减速等(2) 美国大选:影响中美未来经济政治关系(3) 石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中国的能源价格及相关产业(4)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商务部否决:《反垄断法》的第一次实施,加强经济法治(5) 各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对中国经济产生外部性效应B 以上5条新闻对个人影响为:影响个人消费水平和就业前景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如何?他们的国家财富概念与现在有何不同?重商主义者主张政府应当竭尽所能孤立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类消费品)。
[答案][西安交通大学]2020秋《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1
![[答案][西安交通大学]2020秋《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61cedacb14791711cd7917bc.png)
1.要素丰裕度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相对丰富性,或者说是一个国家的相对资源供给量。
判断一国的要素丰裕度一般有两种方法:(1)实物单位定义法:如果B国的可用总资本和可用总劳动力的比率大于A国,则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A国是劳动力丰裕的国家。
(2)():如果B国资本的价格与劳动力的价格的比率小于A国,则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A国是劳动力丰裕的国家A.要素绝对价格定义法B.实物绝对价格定义法C.要素相对价格定义法D.实物相对价格定义法答案:C2.在开放条件下,一国国民收入均衡水平取决于国内消费、国内投资、国内政府开支以及()A.国内进口B.国内出口C.国内净出口D.国内净资本流出答案:C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比较利益学说的假设的是()A.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B.要素是完全流动的C.要素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D.收入分配不受贸易影响答案:B4.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中()A.单位产品中劳动含量减少程度小于资本含量减少的程度B.单位产品中劳动含量减少程度等于资本含量减少的程度C.单位产品中劳动含量减少程度大于资本含量减少的程度D.其他均不正确答案:C5.(),促进了的形成和发展A.货币的自由兑换B.国际资本的流动C.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D.国际贸易的发展答案:C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产品创新阶段,产品的生产主要依靠的是()A.劳动B.技术C.资本D.政府政策答案:B7.比较成本优势理论是谁提出来的()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里昂剔夫D.萨缪尔森答案:B8.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A.零进口关税水平B.禁止性关税以上水平C.禁止性关税水平D.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答案:D9.假定闭关自守的状态下X商品的价格,在A国是10美元,在B国是8美元,在C国为6美元,并且A国是小国,不能通过贸易影响B国和C国的价格。
如果A国对从B国和C国进口的X商品最初征收非歧视性的100%的从价税,那么,A国会在国内生产X商品还是从B国或C国进口X商品?()B.A国将从C国进口C.A国将在国内生产D.其他都不对答案:B10.外国借款人在某国或数个国家发行以某第三国货币为面值货币的债券被称为()A.外国债券B.欧洲债券C.第三国债券D.熊猫债券答案:B11.贸易条件的含义是什么()A.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间的比率B.出口商品数量指数与进口商品数量指数之间的比率C.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与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之间的比率D.进口商品数量指数与出口商品数量指数之间的比率答案:A12.约翰·穆勒在什么时候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A.17世纪末B.18世纪初C.18世纪中叶D.18世纪末答案:C13.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A国生产棉花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A国生产大米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
国际经济学第一次答案
![国际经济学第一次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e54cf5c281e53a5902ff98.png)
2、 对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3
题号:28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内容:
关税措施比非关税壁垒更具有直接性、针对性、灵活性、隐蔽性和歧视性。
1、 错
2、 对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0
题号:29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内容:
在现实中,对国内不生产的进口商品征税,一般是为了保护国内生产。
1、 错
2、 对
A、要素价格
B、要素数量
C、要素丰裕度
D、商品价格
E、关税水平
学员答案:AC
本题得分:0
题号:17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两国提供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相对商品价格,会()
A、使得一国的出口量等于另一国的进口量
B、不能保证一国的出口量等于另一国的进口量
题号:32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内容:
如果关税征收国是一个大国,那么贸易条件的改善对该国有利。
1、 错
2、 对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3
题号:33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内容:
对于大国而言,征收关税不会影响世界价格。
1、 错
2、 对
学员答案:1
本题得分:3
题号:34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内容:
出口补贴会导致国内出口商品价格下降。
B、肯定了国际贸易同国内贸易的不同特征
C、对国际贸易进行了动态分析
D、探讨了贸易的利益分配问题
E、分析了两国之间的交换比价
学员答案:AB
本题得分:4
题号:23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标准答案(内部资料)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标准答案(内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ccf806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f.png)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标准答案(内部资料)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内部资料)————————————————————————————————作者:————————————————————————————————日期:国际经济学练习题一、判断题1、当开放贸易时,所有消费者的境况都会得到改善。
2、根据简单贸易模型,在贸易发生之前,如果各国的某种商品价格相同,这些国家之间就不会有交换该种商品的动机。
3、如果一国中某生产者通过贸易能使自己的境况得到改善,那么,该国中所有的生产者都会通过贸易来改善自己的境况。
4、在两国间均衡贸易价格条件下,一国对某种商品的过度供给必然与另一国对该商品的过度需求相等。
5、不存在free lunch,但却存在free trade。
6、一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7、根据H—O理论,一国如果比他国拥有更多英亩的土地,该国便是“土地丰富”的国家。
8、在成本递增的条件下,各国并不一定要完全专业化于一种商品的生产。
9、H—O理论假设各国拥有相同的商品偏好。
10、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更为细分化的生产要素定义而解决Leontief Paradox。
11、Stolper-Samuelson定理认为,贸易将使丰富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低的实际收入,同时使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高的实际收入。
12、如果各国的生产技术相同,贸易便不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13、一国的非技术性工人会比技术性工人更加反对贸易自由化。
14、大国可投资发展进口替代产业而不是出口产业,进而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15、按照定义,小国的经济增长将不会使贸易条件发生变化。
16、青春期是一个贫困化增长的好例子。
17、一国生产要素的增长总会使该国更加自给自足,进而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赖。
18、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国家一定会降低其公民的生活水平。
19、产业内贸易在充分竞争性产业中更为盛行。
20、根据H—0理论,各国应进行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国际经济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国际经济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33e00c7fe009581b6ad9eb38.png)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10分)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A.错B.对2【判断题】(10分)国际经济学理论的选择不带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国家性。
A.对B.错3【判断题】(10分)国际经济学理论的选择不带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国家性。
A.对B.错4【判断题】(10分)国际经济学是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世界经济概论。
A.对B.错5【判断题】(10分)新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
A.对B.错6【判断题】(10分)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代表作是《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A.对B.错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10分)相对技术差异论认为,存在价格差或机会成本差别,就存在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动力。
A.错B.对2【判断题】(10分)相对技术差异论假定机会成本不变,并且假定投入劳动力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
A.对B.错3【判断题】(10分)生产要素禀赋论认为两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不可以互相替代。
A.错B.对4【判断题】(10分)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两国之间不存在任何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
A.错B.对5【判断题】(10分)生产要素禀赋论没有分析一国从自给自足走向自由贸易的过程。
A.错B.对6【判断题】(10分)里昂惕夫发现美国实际上是在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而非劳动密集型商品。
A.对B.错7【单选题】(10分)在机会成本()的条件下,参加贸易的国家仍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只是各国间的国际分工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程度。
A.不变B.先递增再递减C.递减D.递增【单选题】(10分)两个具有同样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国家也可以进行贸易的原因可能是()。
A.生产技术差异B.存在运输等贸易成本C.各国嗜好的差异D.机会成本递增9【单选题】(10分)绝对技术差异论认为贸易建立在()的基础上。
A.商品流动B.国际投资C.汇率差异D.国际分工【单选题】(10分)绝对技术差异论认为贸易的直接原因是:A.国际分工B.生产率差异C.机会成本不变D.商品价格差异第三章测试1【单选题】(10分)()对生产要素禀赋论的实证性研究开辟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道路。
北语20春《国际经济学》作业1答案43186
![北语20春《国际经济学》作业1答案43186](https://img.taocdn.com/s3/m/8d9de9566bd97f192279e9e7.png)
3.跨国公司内部的贸易只要跨越国界,都应作为国际贸易记入相关国家的国际收支账上。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倾销的界定有三个条件,任意一个满足就可以认为是倾销。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5.当用直接标价法表示外汇汇价时,数值越大,意味着本币价值越高。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4.下列不属于浮动汇率制度类型的是( )。 A.联合浮动汇率制度 B.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C.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D.单独浮动汇率制度 答案:C
5.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与黄金挂钩的货币是( )。 A.美元 B.港元 C.欧元 D.日元 答案:A
6.在直接标价法下,当货币的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时,我们称之为( )。 A.贴水 B.平价 C.差价 D.升水 答案:D
20春《国际经济学》作业1
单选题 1.用来表明一国国际收支长期发展状况的收支差额是( )。 A.贸易差额 B.经常项目差额 C.官方结算差额 D.基本差额 答案:D
2.下列不属于判断一种外币资产是否为外汇的标准的是( )。 A.国际通用性 B.可兑换性 C.可偿性 D.价值性 答案:D
3.进口配额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最主要的两大类为( )。 A.自动配额和非自动配额 B.自主配额和协议配额 C.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 D.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 答案:D
7.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 A.政府 B.国家或独立的行政区域 C.企业
Hale Waihona Puke D.个人 答案:B8.最优关税率应等于 )。 A.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某一水平 B.零进口关税 C.禁止性关税以上 D.禁止性关税 答案:A
《国际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7706130912a21614792945.png)
《国际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F2.F 3.T 4.F 5.T 6.T 7.T 8.T 9.F 10.F 11.F 12.T13.T 14.T 15.F 16.F 17.T 18.F 19.T 20.F 21.F 22.T23.F 24.F二、选择题1.c 2.d 3.b 4.b 5.c 6.d 7.d 8.c 9.a 10.c 11.b 12.d 13.A 14.A 15.B 16.D 17.D 18.B 19.C 20.D 21.D 22.A 23.C 24.C 25.c 26.b 27.d 28.d 29.c 30.c 31.d 32.b 33.d 34.b 35.D36.c 37.a 38.d 39.a 40.d 41.d 42.d 43.b 44.d 45.c 46.b三、概念解释1.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2.幼稚产业理论:是从动态角度提出了保护那些具有潜在优势的新兴产业的观点,但这种保护是一种暂时性的。
判别幼稚产业的标准主要有三种:其中穆勒标准强调将来的竞争优势,而巴斯塔布尔标准认为幼稚产业不仅强调将来的竞争优势,而且将来的预期收益的现值应能抵消现有的保护成本,坎普标准则更为注重外部规模京的重要性。
3.战略性贸易政策:该政策是针对一种特殊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提出的。
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目的是改变市场结构或环境,以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本国企业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或租金。
战略性贸易政策最为强调的政策主张有两种:一是出口补贴,而是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
4.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这是一个相对概念,与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无关。
5.斯托帕-萨谬尔森定理:无论两种要素的所有者倾向于消费哪种商品,国际贸易将提高一国出口产品中密集是用要素(即本国较丰裕的要素)的收益,而降低其进口产品中密集使用要素(即本国较稀缺的要素)的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下列不属于浮动汇率制度类型的是()。 A.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B.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C.单独浮动汇率制度 D.联合浮动汇率制度
8.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如果日本的通货膨胀率为10,美国为4,则()。 A.美元相对于日元升值4
4.最优关税率应等于 )。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某一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
5.随着各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国际贸易有利于制成品生产国,而不利于农产品特别是食品的生产国, 在这里起作用的规律是()。 A.恩格尔定理 B.示范效应 C.大宗产品贸易理论 D.剩余物资出口理论
4.非关税壁垒除进口配额外,还包括()。 A.“自愿”出口限制 B.歧视性政府采目的内容包括()。 A.商品贸易收支 B.对外投资收支 C.劳务收支 D.经常转移
判断题 1.在外汇市场上,如果投机者预测日元将会贬值,美元将会升值,即进行卖出美元买入日元的即期
外汇交易。 A.正确 B.错误
2.经济增长后一国参与国际贸易所获得的国家福利比增长前绝对地减少,这种情形的增长即为“悲惨 的增长”,该命题是由李嘉图提出。 A.正确 B.错误
3.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形态。 A.正确 B.错误
4.劳动力国际流动指具有自由人身的劳动者为了适应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在国外寻找 有利的劳动力市场,使其就业位置越出一国界限,在国际之间进行转移。 A.正确 B.错误
5.自由贸易区是指由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A.正确 B.错误
多选题 1.根据经济联合的形式以及国家主权让渡程度的不同,经济一体化形式分为 )。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经济联盟 D.北约
2.按照征税对象,关税可分为()。 A.进口关税 B.保护关税 C.出口关税 D.过境税
3.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包括()。 A.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B.汇率制度的确定 C.国际收支调节的方式 D.国际金融机构管理
20秋《国际经济学》作业1 红字部分为答案!
单选题 1.从进口国总体看,商品的进口对一国净福利的影响是()。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易确定
2.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禀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垄断竞争理论
3.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为基础来分析国际收支的方法是()。 A.弹性分析法 B.吸收分析法 C.货币分析法 D.结构分析法
B.美元相对于日元贬值4 C.美元相对于日元升值6 D.美元相对于日元贬值6
9.外汇管制针对的活动不包括()。 A.外汇收付 B.外汇买卖 C.外汇借贷 D.外汇转移
10.发达国家劳务输出的结构特点是()。 A.要素性劳务输出 B.非要素性劳务输出中的消费性服务 C.非要素性劳务输出中的生产性服务 D.大规模劳务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