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文章

合集下载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6篇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6篇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6篇(篇一)为进一步促进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5月份,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先后赴冠县、临清市及市直相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听取政府和卫生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10多个单位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

通过调研,委员们基本掌握了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快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将其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抢抓国家强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机遇,不断加强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我市初步建立了市、县、乡、村横到边、纵到底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明显。

我市坚持以重大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慢性病防治、精神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重点,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免疫规划工作得到加强,儿童免疫规划一类疫苗免费接种;传染病、重大疾病防控、慢性病防治成效显著。

(二)精神卫生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我市启动了重性精神病患者网络管理系统,开展了重性精神病人普查活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大讲堂”、“家长课堂”等免费讲座、开展义诊活动。

同时与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合作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栏目,普及心理、精神卫生健康知识,收到较好效果。

(三)紧急救援网络体系日趋完善。

我市整合资源,成立了市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对全市医疗急救实行了统一受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医疗急救水平显著提高。

医疗急救资源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设急救中心(站)26所,配置急救指挥车1辆,院前急救车辆120辆,急救人员达到481人。

中国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中国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中国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人民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人们对这方面需求的需求,政府的职责就是构建一个全面、高效、便捷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本文将针对中国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而这些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等各个领域。

这些服务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生产都至关重要。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人口的流动性也不断加大,许多人需要在新的城市重新寻找公共服务,对公共服务的全面覆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构建一个覆盖全国的、高效、便捷、公正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是现代化国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现状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权力上的抵制等问题。

另外,受资金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

目前,在我国,各个领域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开始了一些试点和尝试。

例如,在教育方面,2018年,中央政府开始推行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以完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在医疗方面,国家启动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推动医疗服务的转型升级;在社会保障方面,各地开始实施社保卡制度,以更好地保障农民工和农民的权益。

三、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针对当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和不足,未来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首先,强化政府对公共服务的管理和监督,推进公共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其次,需要加强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和协调,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公平性;此外,还可以加大对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密切政府和社会、企业的合作,开展公私合作,加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总之,构建全面、高效、便捷、公正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是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对政府和社会来说,也是一项基本的责任和义务。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对于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民生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

二、研究目的
本报告旨在深入研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措施和政策建议,以推动公共服务体系的优化和完善。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数据统计等手段,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全面分析。

四、研究内容与结论
1.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 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覆盖面和服务水平;
- 公共服务的机构和人员配置情况。

2.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 公共服务资源分配不均衡;
- 公共服务品质不高;
- 公共服务管理机制不完善。

3.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策与建议
- 加强公共服务资源的统筹配置;
- 提高公共服务品质;
- 健全公共服务管理机制。

五、研究意义
本报告的研究结果和建议将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的效能和民生福祉。

六、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虽然已经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但由于研究时间和资源的限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拓展研究视野,形成更加全面、准确的研究成果。

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公共服务,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本文将从政府角度、社会角度和个人角度来探讨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一、政府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和管理者,其角色至关重要。

为了推动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投入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主动调动各方资源,确保公共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2. 完善管理机制:政府应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加强对公共机构的监督力度,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

3. 推行市场化改革:政府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引入市场机制,促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效益最大化。

二、社会共同参与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除了政府的努力,社会各界的参与也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的关键。

社会力量的参与可以有效丰富公共服务资源,提高服务水平。

以下是一些社会参与的方式:1. 鼓励企业社会责任:政府应通过税收减免、奖励等方式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建设与完善。

2. 发展社会组织: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为社区和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3. 引导公众参与:政府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引导,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三、个人积极参与助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离不开每个人的积极参与。

个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贡献力量:1.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个人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2. 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个人可以参加志愿者活动,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传递爱心和温暖。

3. 注重个人素质提升:个人应注重自身的素质提升,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嘿,各位乡亲们,今儿咱们来聊聊咱们这儿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

这事儿啊,跟咱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毕竟谁还不爱听听广播、看看电视呢?说起来,这些年咱们这儿的广播电视发展得那叫一个飞快。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个黑白电视都算是大件儿,村里头就几户人家有,大家伙儿晚上都搬着小板凳去人家家里看电视,那热闹劲儿,现在想想都让人心里头暖洋洋的。

现在呢,家家户户都装上了彩电,还有的网络电视,想看啥节目,动动手指头就行,真是方便得不得了。

不光电视,广播也是咱们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早晨起来,打开收音机,听听新闻,了解了解国家大事,晚上呢,再听听相声小品,乐呵乐呵,一天的疲惫都没了。

特别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特别喜欢听广播,说是听习惯了,有感情。

咱们这儿的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啊,也是下了大力气的。

政府给咱们建了好多的广播电视基站,信号那是杠杠的,不管你在村头还是村尾,都能清清楚楚地看电视、听广播。

而且啊,那些节目也是越来越丰富,什么新闻、综艺、电视剧、纪录片,应有尽有,满足咱们各种口味。

还有啊,为了让大家伙儿更好地享受这些服务,咱们这儿还搞了好多的文化活动。

比如说,定期的广播电视讲座,请专家来给咱们讲讲怎么更好地使用这些设备,还有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比赛,让咱们自己也能过把“明星瘾”。

这些活动啊,不仅丰富了咱们的文化生活,还让大家伙儿学到了不少知识,真是两全其美。

不过啊,话说回来,虽然咱们这儿的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不错,但也不是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说,有些偏远的地方,信号还是不太稳定,有时候看着电视突然就没信号了,那可真叫人心急如焚。

还有啊,有些节目虽然好看,但是不太适合咱们这儿的文化背景,看着总觉得有点别扭。

所以啊,我觉得咱们还得继续努力,把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更加完善。

政府呢,可以多投入一些资金和技术,把那些偏远地方的信号问题解决掉,让大家伙儿都能顺顺畅畅地看电视、听广播。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完善公共文化建设体系,积极出政策、建机制、搭平台、推精品、育人才,初步形成了覆盖面较广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氛围良好的发展态势,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为进一步落实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着力解决新形势下公共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城市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2021年就对市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了调研,常委会领导赴江苏、浙江考察学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左新军主任高度重视,要求把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看作是整改创建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要作为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人大常委会根据疫情防控条件,改变了常规的调研、视察方式,在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的协助下,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6个县(市)区43个办事处进行了抽样调查,占全市总数的79%,基本反映了目前全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情况。

一、基本特点和主要成绩银川市是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图书馆8个、文化馆8个,县级两馆覆盖率100%,乡镇文化站覆盖率100%,农家书屋覆盖率100%,直播卫星“村村通”巩固率达到100%,“户户通”安装率100%。

年均开展广场文化演出1000场次以上,送戏下乡演出1000场次以上,公益电影放映*****场次以上,组织开展各类大型文化活动(赛事)50项,参与群众300万人次以上。

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公共文化政策支持体系基本形成。

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等政策措施,打好了政策基础。

二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现有乡镇(街道)文化站49个、文化广场12个、街道中心图书馆22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0个、城市阅读岛30个、农家书屋274个、农民文化大院87个。

XX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XX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XX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要点安排,x月xx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带领教科文卫工委组成人员,对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听取工作汇报等方式,对近年来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发展情况有了基本了解。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能够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以满足广大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并先后成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等领导小组,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资金整合,加强硬件建设,实施惠民工程,拓宽服务途径,丰富文体活动,使我县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存在问题(一)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部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不够重视,科学的文化建设考核评估机制仍未建立,主动参与文化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

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相关单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有待激发。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不均衡。

城乡之间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一些农村文化设施配置还比较落后。

对基层文化硬件设施建设重视程度较高,但制度建设相对落后,运行管理不够到位,存在“重硬轻软”现象。

公共文化资金投入不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投入方面较多,对文物保护工作方面投入较少等。

(三)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宣传不到位,文化资源和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运行和管理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实际需求。

如,农家书屋、文化舞台利用率低,农村电影放映上座率不高,镇村文化站发挥作用较少等。

三、几点建议(一)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

要进一步提高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认识,充分发挥好协调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持续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要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大文化建设在考核中的比重,重点对文化设施运行、经费保障、专职人员配备、服务功能发挥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三篇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三篇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三篇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一篇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为推动文化阵地、文化人才等工程实施,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我们在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带领下,于8月中下旬就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中,我们听取了附海镇、匡堰镇和崇寿镇的工作汇报,召开了由市文广局、财政局、人事局、文化商务区指挥部等市级部门和部分街道分管负责人、基层综合文化站负责人、部分文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实地察看了部分镇的综合文化站和村落文化宫建设情况。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估价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实施文化阵地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人才工程、文化传播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是全市文化设施渐趋完善。

市体育馆工程基本完工,陈之佛艺术馆竣工开放,文化商务区文化公建群项目顺利推进。

公共文化设施规模全省领先,综合文化站、村落文化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实现全覆盖,20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创建特级站11个、一级站7个、二级站2个,建立农家书屋297个、文化明珠企业104家、基层文化宣传阅览点500多个,设立图书流通站70个。

二是文化产品供给不断丰富。

实现每一行政村(社区)每年2场戏剧或文艺演出、每月1场电影的目标,每年组织高水准文艺演出50场次以上,推出“三北讲坛”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各类文化论坛、文化节庆活动的名片效应逐渐积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信息资源延伸到468个基层服务点。

三是文化政策机制不断完善。

制定出台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政策,形成“1+9”的政策体系,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市财政预算并实行专款专用,2015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文化发展资金用于“七大工程”建设,各镇、街道均有相应的配套政策保障和资金投入。

关于新时代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时代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议题安排,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对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供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参阅。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并把该项事业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来抓,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日趋健全,运行机制不断规范,重大疾病预防和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较好地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力地保障了全市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一)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市政府及卫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资源、方便群众、保障服务的原则,在全市建成了1299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形成了反应快速灵敏、运行协调高效、保障严密有力的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广大城乡居民就近可获得公平、方便、快捷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近年来,市政府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先后投入2.4亿元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软硬件建设不断加大。

通过实施一体化管理、推进优质资源下沉、深化医联体建设等措施,县级医院、镇级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较好落实。

各级政府不断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加服务内容,健康教育管理、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卫生监督协管等工作有序开展,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2016年我市代表全省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中获得全国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二、存在问题(一)宣传教育不够深入,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不强。

一方面,个别单位和领导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医疗服务、轻公共卫生”的现象比较突出,没有将保障公民健康的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摆在并重的位置,尤其在未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公共卫生服务往往被忽视。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服务范围与层次不断拓宽,服务内容与形式也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普及化的发展趋势。

本文即将对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情况进行一个简要的梳理和总结,并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础已经初步形成随着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公共文化设施普及到了基层社区,并且建设量也在快速增加。

在城市的大型文化馆、博物馆和书店以及乡村的文化驿站、图书馆和文化中心,都为人们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加充分的保障。

在数字时代,一些优秀的文化网站,例如国家图书馆文化馆、中国影视家、中华文化网等,为网上提供各种教育、文化和艺术资源,方便大众进行文化学习和生活娱乐。

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渐形成了专业化的功能配置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各项设施的专业方向越来越明确。

例如,各级图书馆不仅提供读书服务,还共享其他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承载着社会知识共享和文献保护等职能。

各级博物馆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审美风格,也让历史文化传承下来并且推广给各地游客。

大型剧院、音乐厅和会展中心等,不仅与观众产生互动,还承担着为社会提供文化财富的重要职责。

因此,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专业,为市民提供更大的文化价值。

三、公共文化服务形式日益多样和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实体场馆、展馆和馆藏,也结合互联网、现代通讯技术以及电视、电影等传媒形式,打造了更多更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

“数字馆”、“VR博物馆”、“远程网络直播开放日”等,也让公共文化服务从地理限制解放,并且更多体现了科技水平。

四、公共文化服务切实满足了现代人的文化需求随着新的文化潮流、消费习惯的出现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现代社会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公共文化服务应当以满足市民多样的文化需求为目标,方向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

例如,书店不再仅几个大豆腐,而是沉淀下来内容,以此崛起成为文化中心,书店与文化、娱乐和互动则以更多元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再度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

关于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关于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为了提高基层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基层建设,在我市某县区进行了一次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以便更好地了解基层公共服务的现状和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过程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向全区居民发放了一份针对基层公共服务的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63份,回收率为92.6%。

随后组成专业团队,分别对基层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社会组织等进行了实地调查。

三、调研结果1.基层医疗服务不足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基层医疗机构数量较多,但服务实际上并不足够。

许多居民仍然面临着前往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的问题,导致医疗资源集中化。

此外,一些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难以满足居民的医疗需求。

2.教育资源不平衡虽然基层教育机构数量相对较多,但教育资源并不平衡。

基层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且教学设施不够完备,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此外,一些乡镇学校的学生数量不足,师资队伍不够稳定,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3.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基层社会组织发展空间受限,种类不多。

很多社会组织存在缺乏专业化人才、资金短缺等问题。

此外,一些社会组织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居民对其存在和作用不够了解。

四、建议为了解决基层公共服务的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1.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经费投入,提高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加强人才培养。

同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2.改善基层教育机构的条件对教师的待遇进行优化,加强教育培训,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加强对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实现教育公平。

3.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加大对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支持,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资助。

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社会组织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参与度。

五、结论本次调研表明,我市某县区基层公共服务领域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于更加完善和改进。

xx区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区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区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

自xx年5月,xx 省人社厅正式提出将建设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全省人社工作的“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以来,xx区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四化”建设为抓手,以“三心+三新”在加快建设满意人社公共服务体系的实践的道路上越走越好,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社会公信力显著增强。

一、齐心协力,紧盯目标落实新任务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

一开始,满意人社只是个新理念、新口号,但我们也要充分认识这项新任务。

如何将理念转化为实践,需要攻坚克难的精神,更需要团结协作的合力。

为此,xx区紧盯目标、上下一心,以“四化”建设为抓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以统一规范为基础,推进服务平台标准化针对xx区基层人社公共服务平台“标识标牌不统一、服务事项不明确、业务设备不专业、专网专线不流畅”等现状,我区印发了《全面建设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在基层平台标准化建设上提出有场地、有设备、有人员、有专网、有保障,窗口布局统一、标识标牌统一、服务事项统一、办事流程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五有五统一”规范要求,并按照“城市10分钟+农村5公里”模式打造人社服务圈,开展乡镇(街道)、村(社区)摸底调研,以“服务半径”“服务时间”为主要考量因素,提出了区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将社保、就业、人力资源、劳动仲裁等经办机构全部入驻区政务服务中心进行统一打造,集中管理;乡镇街道村社区依托政务服务中心,优化构建“区综合服务中心—乡镇(街道)服务所—村(社区)服务站”架构组合的“嵌入式”和“独立式”三级基层平台服务网,将群众办理率高的x项经办服务事项分别下延至乡镇街道、村社区。

截至目前,我区打造区级平台1个,标准化率达100%;乡镇(街道)平台x个,标准化率达100%;社区平台x个,标准化率98%;示范中心村平台x个,建成率100%;中心村平台x个,建成率98%。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促进健康和防止疾病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基本任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为此,我们对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行调研,以了解当前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为今后的卫生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调研内容1.服务设施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建设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卫生服务的重要保证。

经调查,我们发现,我国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的建设较为完备,但仍需要不断完善。

在城市地区,多数精神病院、传染病医院和肺结核病专科医院设施完备,但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点等的服务设施还需要加强。

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和地理等因素的制约,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2.卫生人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卫生人员。

在我国,卫生人员的数量和构成一直是制约卫生发展的重要问题。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卫生人员的素质在不断提高,医师和护士队伍逐步壮大。

但由于医疗保障制度和就业政策等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我国的基层卫生人员缺口较大,这也成为公共卫生服务的瓶颈之一。

因此,在今后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需要优化卫生人员的结构和配置,提升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3.服务内容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的范围很广,包括了预防传染病、慢性病管理、妇幼保健、老年人保健等方面。

经调查,我们认为,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的覆盖率较高,但服务品质和效果有待提高。

例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加强营养、健身等方面的服务,完善慢性病患者的管理体系。

同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要提供更加细致的健康管理服务和个性化的医疗指导。

4.医疗保健制度医疗保健制度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我国的医疗保健制度已经逐步完善,实现了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的医保体系全覆盖。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根据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结果,以下是报告的主要内容:一、目前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1.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

2. 基层卫生机构的设施和设备有所改善,人员配备也有所增加,但仍存在不足。

3. 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范围还不够广,一些偏远地区的居民仍然难以获得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

4. 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还有待提升,存在一些服务不规范、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1. 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和设备的更新和改善缓慢。

2. 基层卫生机构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存在困难,影响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

3. 基层卫生机构之间协同不够,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有待改善。

4.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缺乏动力机制,缺乏激励措施,影响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1. 增加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加大对基层卫生机构设施、设备和人员的培训和支持。

2. 加强基层卫生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建立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的机制。

3.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建立与激励机制相匹配的考核评估机制。

4. 提高公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认知和参与度,加强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景展望1.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2.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完善,覆盖范围将更广,服务质量将得到提升。

3.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将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相结合,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以上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希望能为相关部门和组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武城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武城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武城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文化服务中心)相继建成并积极发挥作用。

极大的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使用情况1、县文化馆建设情况武城县文化馆位于繁华的振华街和向阳路交汇处,升平广场西侧。

馆舍面积2000平方米。

建有多功能厅、书画展览厅、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教室、排练厅、非遗展厅七个厅室,并设有固定公示栏、提示牌、各类厅室有统一标识;内外环境和谐统一、整洁优美,文化氛围浓厚。

县文化馆现已完全实现免费开放服务,可对外提供电影、视听、书画展览、非遗展览、美术、音乐、舞蹈、书法培训、讲座及为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提供场地等免费服务项目;普及文化艺术辅导培训、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性展览展示、培训基层队伍和业余文艺骨干、指导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等基本文化服务项目,每周对公众提供服务的开馆时间不低于56小时,馆内常设免费活动平均每天超过6小时。

2、县图书馆建设使用情况我县图书馆在2009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并力争到2012年实现创建“国家一级图书馆”,武城县图书馆面积2000平方米,现存图书十万零五千册。

有图书借阅室,报纸期刊借阅室,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配有消防器材,书库里还配有防盗设备、消毒设备。

县图书馆积极开展送书下基层活动。

先后对城区内的基层图书馆进行辅导、培训,如三中图书室,二中图书室,古贝春酒厂图书馆,建委图书室进行辅导、培训,解除了他们在业务上的一些疑问。

为了更好更深入地推进全民阅读工作,工作人员在市区人流较多的地段进行宣传,向过往行人发放自己编印的读书宣传单,大力宣传图书馆向广大读者免费开放的重要意义,使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参加到“全民阅读”活动中来。

近年来,县图书馆积极开展了“少儿读书征文”、“十佳读者”、“十大书香家庭”、“月读一本好书,打造书香武城”等活动,使图书馆越来越显出它的魅力。

xx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6月15日,市政协副主席文艺、xx带领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部分委员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委员们视察了xx市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沙市区胜利街道办事处王板桥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xx市群艺馆,听取了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座谈交流。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发展现状(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推进。

“十二五”以来,我市纳入省“两馆”建设补助的县级项目共6个,目前,松滋市群众艺术馆、沙市区文化馆已建成投入使用,其余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xx图书馆新馆目前主体结构建设基本完成,力争今年年底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以乡镇综合文化站改扩建、村级农家书屋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中心城区社区(街道)文化设施设备配置为标志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成,当前正在努力推进农村广播村村通及农村智能广播网(村村响)两项建设工程。

(二)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继续加强。

近年来,我市全方位实施精品创作工程、活动品牌工程、文化普及工程,催生了《小城大爱》、《我在寻找一颗星》、《有爱才有家》、《优孟衣冠》、《民歌xx》等一批具有xx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小太阳读书节暨全民阅读活动,成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社区消夏文化节获得中国艺术节项目类“群星奖”;沙市区章台梅文化艺术节、公安县三袁文化艺术节、石首农村“快乐广场大家跳”等县市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形成各自特色。

xx年在xx市创业学校成立的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文化部非遗司、省文化厅领导给予高度评价,被授予“非遗+职业教育”传承模式称号。

全市文艺院团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年均800场以上。

(三)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步伐加快。

基层群众文化团体(队)如雨后春笋,目前,全市x个县(市、区)及xx开发区共有社会文艺团队xx个,包括公益型x个、经营型x个和自娱型x个。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一、背景和目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愈发重要。

为了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调研,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有效的参考。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在社区、图书馆、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发放问卷,了解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和满意度。

2.实地调研:走访一些典型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包括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了解其建设情况和服务内容。

3.专家访谈: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和优化措施。

三、调研结果1.公众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读书、观展、参与文化活动等多方面需求,因此公共文化服务应尽量满足公众不同层次和领域的需求。

2.服务设施: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绝大部分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相对完善,各类公共文化机构普遍设有阅览室、展览厅、多媒体演播室等,不同类型的设施为公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3.服务内容: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除了传统的图书借阅、展览等活动外,各地还通过开展文化讲座、文创产品展销等方式拓宽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范畴,使其更贴近公众需求。

4.人才队伍:充实和培养专业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

专家访谈中,一些专家表示,应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训,并引入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5.发展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应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同时注重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运行机制。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公共文化服务的地区差异:公共文化服务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一些发达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内容更为丰富,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仍存在一定滞后。

某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某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某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某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关键在基层。

日前,我们对近年来全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基层文化活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花垣县隶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湘、黔、渝三省交界处,自古以来有湖南省西南门户之称,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之一。

全县总面积1108.69平方公里,辖8个镇、10个乡、288个村、18个居委会,总人口28.97万人。

其中,苗族人口占78.6%,为湘西州苗族聚居县之首。

近年来,在中央、省、州各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关怀和帮助下,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文化强县”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网络,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个覆盖城乡、功能日趋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全县逐步形成。

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1、以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为主导,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日趋完善。

①按照不低于300平方米的建设标准,到XX 年末,我县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面完成,总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完成资金投入600余万元。

同时,给长乐、麻栗场等10个乡镇文化站发放和配送了60万元的文化设备,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②结合党委组织系统的村支部和远程教育中心项目建设,组建了190个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相应配送了苗鼓、龙狮表演道具、服装、电视音响及电脑等文化活动设备,为农村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了基本条件;③立足边城文化旅游开发,累计投入400多万元在茶洞古镇商周古文化遗址的基础上建设了一座边城民俗博物馆,总建筑面积780多平方米,馆藏品2000多件,向中外游客和广大群众免费开放;④投入50多万元,在苗族民俗文化演艺传统深厚的麻栗场镇XX村兴建了一座600多平方米的民俗文化演艺中心,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保护和展演提供了全新舞台。

关于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本次调查是针对我国近年来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进行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分析我国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提出相关的改进策略和措施,以推动我国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一、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转型升级需要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发展基层建设,提高基层服务水平,做好基层治理工作。

基层公共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之一。

建设覆盖面广、服务效率高、质量优良、创新防控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二、现状分析1.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的覆盖面不广当前,我国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的覆盖面不广,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服务覆盖面更加狭窄,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

在社区服务及其他领域,空缺的公共服务岗位占比较高,公共服务职业领域的劳动者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2. 基层公共服务体系服务效率不高当前,我国基层公共服务的服务效率较低,服务中存在着滞后的问题,使得现行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难以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

与此同时,基层公共服务体系服务项目单一,服务质量普遍欠缺,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需求。

例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不足,存在着医疗服务水平不高、医院耗材费高等问题,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3. 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质量需要提升当前,我国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例如,在公共卫生领域,基层医疗服务设施不足,人才匮乏,常需要人们到县级以上的医院才能获得服务,这导致大量床位空置,浪费了初级医疗资源。

同时,在居民社区治理方面,由于职责不明、权责不清等问题,使得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的运营效率不高,部分城市街道社区事务、基层营商环境等工作亟需加以整合和优化。

三、改进策略与措施1. 加强基层公共服务职业教育培训要加强基层公共服务职业教育培训,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做好“村村通”工程构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县广播电视台汪选民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50户以上自然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并且启动实施了全国、全省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我县均挤进了上述工程建设笼子,为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文结合我县实际,对做好“村村通”工程建设、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

一、做好新时期“村村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做好新时期“村村通”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是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按照全国全省统一部署,我县共完成了34个行政村通有线电视、20个50户以上自然村和235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并且完成了聚龙山发射台的中央台和省台无线覆盖改造工程,解决了我县20多万人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的问题,
基本实现了全县行政村、20户及5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目标,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全县农村广播电视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出现滑坡,广播电视覆盖还存在“死角”,部分农村地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少、质量差。

这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与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

当前,改革后的广播电视台仍然担负着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建设任务,要进一步提高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认识,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6]79号文件精神上来,再鼓干劲,再添措施,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为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夯实基础。

二、切实明确新时期“村村通”工作的目标与任务
(一)我县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目标是:紧紧围绕全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政府为主导,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善服务”的要求,加大投入、强力推进,进一步巩固农村广播电视建设成果,强化公益性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我县农村广播电视节目无线传输覆盖能力和质量,逐步消除广播电视覆盖“盲区”,到2015年,全县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农村收听收看的节目套数明显增加,内容丰富多彩。

(二)我县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同时提高制作质量。

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办专业的农业频率、频道。

电台、电视台要把面向基层、服务“三农”作为主要任务,结合农村实际,增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村专栏、专题节目。

有条件的乡镇应努力办好乡土广播节目。

广播电视台要加强与科技、教育、司法、文化体育、卫生、农业、林业、水务、气象等部门的合作,不断丰富节目资源,提高农村农业节目的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满足农民群众对政策法规、科技兴农、法律知识、卫生防疫知识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新时期“村村通”工程建设
(一)紧密依靠县、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对“村村通”工程建设的领导。

切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把“村村通”工作纳入地方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政坚计划,纳入干部考核的内容,切实加大支持力度,使“村村通”工作成为政府行为、社会行为。

要进一步健全各级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广播电视、发展改革、财政、扶贫、物价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精干高效“村村通”工作专班,切实做好全县“十二五”期间20户以下自然村和无线覆盖等“村村通”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领导、组织和协调机制。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扎实推进“村村通”工程
建设。

结合全县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认真做好“村村通”规划。

鼓励距离城镇较近、有条件的农村优先采取有线光缆联网方式进行建设。

对于偏僻分散、确实无法联网的自然村,采取无线、卫星直接接收等方式进行建设,要做好建设后维护和管理方案,加强管理,防止违规接收境外节目。

在制定工程实施进度计划时,要坚持先易后难、先集中后分散、先联网方式后卫星直播接收方式,先大中功率后小功率台的原则,稳步高效地推进“村村通”工作。

(三)积极争取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加大对“村村通”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1、落实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工程建设资金。

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按国务院79号文件要求,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纳入各地新农村建设计划,积极落实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盲村”收看收听包括中央和省级的4套以上广播节目、8套以上的电视节目的“村村通”工程建设资金,并切实落实修复“返盲”设施资金,优先保证国家和省两级对每个20户以下盲点村“村村通”工程建设的补助资金招标的设备及时发放和安装到位。

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积极建言国家广电总局调整村村通工作政策,将目前设备由各级广电部门直接发放改为由国家实行家电补助、由广播电视部门专售并负责上网开户管理的方式。

2、落实全省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建设工程建设资金。

无线覆盖工程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线覆盖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公共服务,是解决广大农村广大人民群
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按照政府主导和分级负责原则,“十一五”期间国家已经对转播中央台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射及配套设施的更新改造给予了适当补助;省局也积极争取省政府对转播省台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射机及配套设施的更新改造给予了传输补助;市、县广播电视部门也要积极争取市、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解决转播本级广播电视节目的无线发射转播台(站)的机房和设备的更新改造。

3、落实“村村通”设备运行维护经费。

广播电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千方百计落实“村村通”设备运行维护经费,确保“村村通”工程真正通、长期通。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对全国县及县以上转播中央第一套广播节目、中央第一套和第七套电视节目的大中功率无线发射设备的运行维护经费给予一定补助。

按照分级负责原则,省财政已从2006年开始,将“村村通”设备日常运行维护经费列入部门预算。

近年来,省局已经争取省政府解决了转播省台广播电视节目的大中功率转播台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经费。

市、县级政府要分别负责解决本级“村村通”设备和转播本级广播电视节目的无线发射转播台(站)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经费。

4、积极落实优惠政策,为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创造良好的环境。

按照国务院国办发[2006]79号文件精神,省局正在争取省直有关部门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一是争取省地方税务局对县(市)及县(市)以下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开办或经营单位,免收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收入所得税和营业税的政策;二是争取省电力公司出台文件对涉及农村
覆盖的广播电视节目发射台(站)、转播台(站)和监测台(站)的用电,执行国家规定的非普工业类电价标准,不执行峰谷分时电价的政策。

市(州)、县(市)广播电视部门也要积极与当税务、电力等部门联系,落实相关优惠政策。

同时,要会同物价部门,合理制订农村有线电视收费标准,对低收入用户实行收费减免政策。

并按照法定程序加强审计监督,保证资金全部于“村村通”工程建设。

(四)规范资金管理,确保“村村通”工程资金专款专用、落到实处。

对“村村通”工程建设资金、运行维护经费,要在当地财政国库系统设立“村村通”建设和日常运行维护资金专户,确保“村村通”资金足额落实到位。

严格“一支笔”审批制度,明确资金使用的审批权限,防止多头签字审批、资金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出现。

严禁任何部门、个人借机敛财,杜绝专项经费被截留或挪用。

要定期审计“村村通”资金的落实和使用情况,并上报省“村村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加管管理,改进服务,确保农村广播电视健康有序发展。

县、(镇)乡广播电视部门要加强对“村村通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构建一个运转灵活、成效明显、服务规范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要完善制度,规范秩序、改进服务,充分发挥县、乡(镇)两级维护中心的作用,落实专职人员、机构和经费,确保”村村通设备的长效运行,坚决防止“返盲”现象发生,确保农村地区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让广大农民群众尽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尽享广播电视基本的收听收看权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