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原核微生物

合集下载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构造汇总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构造汇总

6. 细菌及与之相近的原核微生物细胞
壁中所特有的一些成分:
胞壁酸
磷壁酸
二氨基庚二酸 D-氨基酸
细胞膜
为单位膜结构,半透性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 构成。
内膜系统: 由细胞膜向内凹陷和折叠形成的特殊结构,
它们大多数在结构上与细胞膜没有完全分开, 因而不同于 细胞器.
内 膜 系 统
间体 类囊体 载色体 羧酶体
(1)保护作用
(2)屏障作用
(3)鞭毛运动的支点
(4)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及对噬菌体
的敏感性有关
5. 细胞壁缺陷型细菌
在某些时候, 通过人为处理或自然变异,细菌可
失去完整的细胞壁,成为细胞壁缺陷型细菌.
(1)原生质体:细菌完全失去细胞壁. (2)原生质球:革兰氏阴性菌失去内壁层, 保留外壁层. (3)L-型细菌:是某些细菌在特定的环境下基因突变 而产生的, 无完整而坚韧的细胞壁,一般呈多形态.
磷脂
蛋白质 极性基
脂肪酸链
细胞膜模式图
原 核 细 胞 部 分 结 构 模 式 图
质粒
间体

核糖体
间体: 又称中体或中间体, 由细胞膜向内凹陷形 成的层状、管状或囊状结构。
间体的功能:
1. 相当于高等生物的线粒体, “拟线粒体” 2.具有合成细胞壁特别是横隔壁所需酶类. 3.与核分裂有关. 4.与真核生物的内质网相似. 5.与芽孢的形成有关.
1.营养细胞
2. 轴丝形成
3.隔膜形成
5.皮层形成
4.前芽胞逐渐形成
6.胞子衣形成
7.芽胞成熟
8.芽胞的释放
芽胞的作用
有助于抵抗不良环境,尤其对干燥、高温有 很强的抗性。
芽胞耐热的机制: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a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a
特点:厚度较G+细菌薄,层次较多,成分较复杂,肽 聚糖层很薄(仅2~3 nm),故机械强度较G+细菌弱。
肽聚糖 外膜
周质空间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
革 兰 氏 阴 性 细 菌
内壁层(肽聚糖层)
脂蛋白层
外膜 脂多糖层 (LPS)
O—抗原侧链
核心多糖 类脂A(内毒素的物 质基础)
注: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外壁层的主要成 分,也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独有的成分。

长度单位:微米(μm) 表示:

球菌:直径 杆菌:直径×长 螺菌:直径×长(螺距)
细菌的大小范围
0.5 ~ 1 mm (直径)
0.2 ~ 1 mm (直径)× 1 ~ 80 mm(长度) 0.3 ~ 1 mm (直径)× 1 ~ 50 mm(长度)
(长度是菌体两端点之间的距离,而非实际长度)
(二)大小
细胞分裂沿一个平面进 行,新个体分散而单独 存在。
如尿素微球菌(Micrococcus ureae)
双球菌(diplococcus)
细胞沿一个平面分裂,
新个体成对排列。
如肺炎双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e)
链球菌(coccus)
细胞沿一个平面进行分裂, 新个体不但可保持成对的 样子,并可连成链状。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阴性细菌
革兰氏染色过程
涂片固定 结晶紫初染 碘液媒染 乙醇脱色
结果:阳性菌——紫色 阴性菌——红色
番红复染
革兰氏染色 1、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对菌液涂片进行初染 2、用碘溶液进行媒染,其作用是提高染料和细 胞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二者结合得更牢固。 3、用乙醇或丙酮冲洗进行脱色。在经历脱色后 仍将结晶紫保留在细胞内的为革兰氏阳性细 菌,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结晶紫被洗掉,细 胞呈无色。 4、用一种与结晶紫具有不同颜色的碱性染料对 涂片进行复染。例如沙黄,它使原来无色的 革兰氏阴性细菌最后呈现桃红到红色,而革 兰氏阳性细菌继续保持深紫色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的详解2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的详解2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一、名词解释1、荚膜:一些细菌在其细胞表面分泌的、把细胞壁完全包围封住的一种粘性物质,一般成分为多糖,少数为多肽或多糖与多肽的复合物。

荚膜具有保护、贮藏、附着和堆积代谢废物等生理功能。

2、芽孢:某些细菌在它的生活史中的某个阶段或某些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在其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抗热、抗药物、抗辐射等)极强的内生休眠孢子。

产芽孢的细菌主要有好氧的芽孢杆菌属和厌氧的梭菌属。

3、鞭毛:由细胞质膜上的鞭毛基粒长出的穿过细胞壁神像体外的一条纤细的波浪状的丝状物。

4、菌落:由一个细菌繁殖起来的,由无数细菌组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细菌集团。

5、菌苔:细菌在斜面培养基接种线上长成的一片密集的细菌群落。

6、丝状菌:细菌的一种形态,分布在水生境、潮湿土壤和活性污泥中,由柱状或椭圆状的细菌细胞连接在一起,外围有鞘。

如铁细菌,丝状硫细菌等。

7、菌胶团: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互相黏集在一起,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叫菌胶团。

8、衣鞘:球衣菌属、纤发菌属、发硫菌属、亮发菌属、泉发菌属等丝状体表面的粘液层或荚膜硬质化,形成一个透明坚韧的空壳,叫衣鞘。

9、黏液层:有些细菌的表面分泌的黏性的疏松地附着在细菌细胞壁表面上的,与外界没有明显边缘的多糖。

二、选择题1.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⑤成分比阳性菌高。

①肽聚糖②磷壁酸③类脂质④蛋白质⑤类脂质和蛋白质2. ②可作为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且能贮藏磷因素。

①脂多糖②磷壁酸③质膜④葡聚糖3. 噬菌体属于病毒类别中的①。

①微生物病毒②昆虫病毒③植物病毒④动物病毒4. 下列微生物中,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是①。

①大肠杆菌②金黄色葡萄球菌③芽孢杆菌④枯草杆菌5. 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②。

①不敏感②敏感③无法判断6. 聚-β-羟丁酸可用④染色。

①碘液②伊红③美蓝④苏丹黑7. 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②。

①荚膜②细胞壁③芽胞④鞭毛8. 原核微生物细胞核糖体大小为③。

微生物学第二章原核微生物2

微生物学第二章原核微生物2
4、芽孢的组成和结构
芽孢有多层结构,主要包括孢外壁、芽孢衣、皮层和核

(二)细胞膜
• 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包围细胞质的一
层柔软、富有弹性的半透明薄膜。 ①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
主要包括 磷脂
糖类
少量核酸

②细胞膜的结构

1972年Singer和Nicolson提出的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
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
认为:膜是由球形蛋白 与磷脂按照二维排列方 式构成的流体镶嵌式, 流动的脂类双分子层构 成了膜的连续体,而蛋 白质象孤岛一样无规则 地漂流在磷脂类的海洋 当中。
•采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蓝细菌 •中的羧酶体.

(五)拟核(核区)和质粒
•拟核:由大型环状双链DNA纤丝不规则地折
叠或缠绕而构成的无核膜、核仁的区域。

拟核
•细菌DNA:
长度:一般为:1—3mm 例:大肠杆菌的DNA长约1mm 。 生长迅速的细菌在核分裂之后细 胞往往来不及分裂,所以细胞中常 有2—4个核,而生长缓慢的细菌 细胞中一般只有1—2个核,不在 染色体复制时期一般是单倍体。

(三)间体
•由细胞膜内褶形成的一种管状、层状或串状物, 一般位于细胞分裂的部位或附近。
间体
间体的功能:
▪参与隔膜形成 ▪与核分裂有关 ▪分泌胞外酶的地点

(四)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细胞质:是在细胞膜内除核区以外的细胞物质。
•主要成分: •
•细胞质功能: •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酶系 ,是营养物质合成、转化 、代谢的场所。

①核糖体
• 是分散在细胞质中的颗粒状结构,由核糖体核 酸(占60%)和蛋白质(占40%)组成。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有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有染色体〔DNA〕原核微生物:是指一大类仅含有一个DNA分子的原始核区,而无核膜包裹的原始单细胞微生物。

无核膜、核仁,无染色体。

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有: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兰细菌。

古细菌:20世纪70年代发现,在极端环境下的古老微生物。

古核细胞〔古核生物、古细菌、原细菌〕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名称。

古细菌:是一些生长在极端特不环境中的细菌,过往回属于原核细胞。

回属缘故:〔1〕形态、结构、DNA结构和根基生活方式与原核细胞相似。

〔2〕其16SrRNA与原核生物相差特别远。

〔产甲烷细菌〕种类:100多种,在特不环境中生活与人类关系不大。

〔高温、高盐〕第一节:细菌是一大类群结构简单、种类繁多、要紧以二分分裂法生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细菌细胞形态1、细菌的大小:在显微镜下用测微尺测量,单位是:μm1〕球菌:测量直径,一般为:Φ=0.5-2μm2〕杆菌:测长度和宽度,一般为:长1-5μm,宽0.5-1μm表示方法:长×宽,即:1-5×μm3)旋菌:测量长度及宽度,在一定条件培养大小对比稳定。

细菌形态及大小受培养温度、时刻、培养基组成及浓度的碍事,也受染色方法等碍事,因此同一菌种在不同时期、形态、大小不同。

因此,同一菌种在同时期、不同培养条件其形态、大小不同。

2.细菌细胞的根基形态和排列方式外形〔细菌的根基形态〕1〕杆菌:细胞呈杆状或圆柱状〔短的:近似球形。

长的:呈丝状。

〕①数量:细菌中种类最多。

②长短:短的近似球形,长的呈丝状。

③两端:平齐〔如:炭疸芽孔杆菌〕,稍尖〔如:鼠疫巴斯德菌〕④菌体:有的直,有的弯排列方式:单个,链状,栅栏状,八字形。

多数分散存在。

如:E。

coli,少特不形态:链状——链杆菌。

2〕球菌:菌体呈球形或扁球形〔近似球形〕①单球菌:只有一个分裂面,分裂后细胞分散独立存在。

微生物 第二章 原核生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

微生物 第二章 原核生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P12-41第一节细菌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直径约0.5um,长0.5~5um)、结构简单、胞壁坚韧、二分裂繁殖、水生性强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周德庆版P13)生活特性:喜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微碱环境(大多数)腐生或寄生,好氧或厌氧,自养或异养一、细菌的形态与大小P121、基木形态:3种(球状杆状、螺旋状)在自然界中,杆菌最常见,球菌次之,而螺旋状的最少。

2、大小:度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微米级(um)球状:0.5~1mm(直径)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杆状:0.2~1mm(直径)X1~80mm(长度)螺旋状:0.3~1mm(直径)X1~50mm(长度)(长度是菌体两端点之间的距离,而非实际长度)3、测定方法:显微镜测微定:显微照相后根据放大倍数进行测算4、细菌大小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1)个体差异;2)干燥、固定后的菌体会一般由于脱水而比活菌体缩短1/3-1/4;3)染色方法的影响,一般用负染色法观察的菌体较大;4)幼龄细菌一般比成熟的或老龄的细菌大;5)环境条件,如培养基中渗透压的改变也会导致细胞大小的变化。

简单染色法正染色革兰氏染色法鉴别染色法抗酸性染色法芽孢染色法死菌姬姆萨染色法负染色:荚膜染色法等细菌染色法周德庆版P15活菌:用美蓝或TTC(氧化三苯基四氮唑)等作活菌染色二、细菌的细胞结构与功能P14一般构造(一)细胞壁概念:是紧贴细胞质膜外侧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

主要成分:肽聚糖构成细胞壁的功能:1)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保护细胞免受渗透压等外力损伤2)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3)渗透屏障,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水解酶和某些抗生素)进入细胞;4)赋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1、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特点:厚度大(20-80nm)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只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

(1)肽聚糖(peptidoglycan,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特点:由25-40层左右的网格状分子,交联度75%,厚20~80nm。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二章-原核微生物(2)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二章-原核微生物(2)

(三)细胞的结构
3、细胞质和内含物
5)气泡(gas vocuoles)
(三)细胞的结构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胞质和内含物
6)核糖体(ribosome)

(三)细胞的结构
4、核区(nuclear region or area)
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
(三)细胞的结构
4、核区(nuclear region or area)
核心部分的细胞质却变得高度失水, 因此,具极强的耐热性。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
5、特殊的休眠构造——芽孢 6)伴孢晶体(parasporal crystal)
(三)细胞的结构
少数芽孢杆菌,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 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 性蛋白晶体——δ内毒素,称为伴孢晶体。 特点:不溶于水,对蛋白酶类不敏感;容易溶于碱性溶剂。
专性好氧的盐杆菌属(Halobacterium)的细菌,却生活在含氧极少的饱 和盐水中,它们细胞中气泡显著,其作用被认为是使菌体浮于盐水表面, 以保证细胞更接近空气。 有些厌氧性光和细菌利用气泡集中在水下10-30米深处,这样既能吸收适宜 的光线和营养进行光和作用,又可以避免直接与氧接触。
蓝细菌生长时依靠细胞内的气泡而漂浮于湖水表面,并随风聚集成块,常使 湖内出现“水花”。
一种内源性氮源贮藏物,同时还兼有贮存能源的作用。
通常存在于蓝细菌中。
由含精氨酸和天冬氨 酸残基(1:1)的分枝 多肽所构成,分子量 在25000~125000。
3、细胞质和内含物
2)贮藏物(reserve materials):
⑤硫粒(sulfur globules) 很多真细菌在进行产能代谢或生物合成时,常涉及对还原性 的硫化物如H2S,硫代硫酸 盐等的氧化。 在环境中还原性硫素丰富时, 常在细胞内以折光性很强的 硫粒的形式积累硫元素。 当环境中环境中还原性硫缺 乏时,可被细菌重新利用。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1古菌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1古菌
1984年《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5大群:产甲烷古 菌、古生硫酸盐还原菌、极端嗜盐古菌、无细胞壁古 细菌、极端嗜热的代谢硫古细菌。
2001年,古细菌域分类为泉古生菌门和广古生菌门。
(一)泉古生菌门
大多数泉古生菌极端嗜热、嗜酸,代谢硫。 大多生长在含硫地热水或土壤中。
其下有1纲3目、5科、22属,其代表属特征 见表2-1。
三、环境保护和环境工程领域研究古菌的意义
极端微生物对极端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需要性,对 极端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有助于从分子水平研究极限 条件下微生物的适应性,加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环境工程中,在处理极端废水时,都要事先将极端废 水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后再进行微生物处理。目前如果 缺少这些过程,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的处理效果。
•嗜酸菌属也无细胞壁,质膜外有S层其形原菌呈不规则类球形,G-菌,由
蛋白亚单位组成细胞壁 极端嗜热,厌氧菌
⑤嗜热嗜酸菌
包括古生硫酸还原菌和极端嗜热菌 特点是:专性嗜热,好氧、兼性或严格厌氧,
G-菌,杆状,丝状或球状,最适生长温度在 70~105℃之间,嗜酸性和嗜中性,自氧或 异氧生长。大多数种是硫代谢菌。
2-4
产甲烷菌的细胞结构: 有细胞封套(包括细胞壁、表面层、鞘和
荚膜)、细胞质膜、原生质和核质。 产甲烷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
菌。
产甲烷菌的培养方法:
由于产甲烷菌是严格厌氧的,其分离和培 养等要求特殊的环境和方法。如厌氧的培养条 件、厌氧的操作条件(如厌氧手套箱)。
在环境工程中,产甲烷菌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厌氧条件下,产甲烷菌与其他菌(水解菌、 产酸菌等)共同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 这就是所谓的“沼气发酵”。
在这种喜欢盐分的方形细菌被发现20多年后, 科学家最近终于在实验室中成功培养了它,方形细菌 还对氯化镁有极强耐受力。太阳系的一些天体如木星 的卫星木卫二和木卫三上,有着氯化镁含量很高的盐 水。研究方形细菌有可能为在这些天体上寻找生命提 供线索。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11
细菌的大小 细菌的大小测量单位是μm
12
大小的测量方法
显微镜测微尺
显微照相后根据放大倍数进行测算
13

细菌的大小以微米(µm)计。 多数球菌的大小(直径)为0.5~2.0 µm; 杆菌(长×宽)为(1~5)×(0.5~1.0)µm; 螺旋菌(宽度×弯曲长度)为(0.25~1.7)×(2~ 60)µm;
49
由于芽孢具有上述本领,可以对不良环境:高温、干 燥、光线、化学药物有很强的抵抗力。例如: 细菌的营养细胞在70~80℃时10min就会死亡,可芽孢 在120~140℃时可生存几个小时。
特殊结构
鞭毛
螺旋丝
细胞壁结构 细胞膜功能 细胞壁功能
一般构造: 钩型鞘
基体
G﹣细菌鞭毛
螺旋丝
钩型鞘 L-环 外膜 外膜 P-环 肽聚糖 S-环
80%。
细胞质的主要成分为核糖体、内含颗粒、拟核、多 种酶类和中间代谢物、各种营养物等。
31
细胞质内含物 核糖体
核糖体是细胞质中的一种核糖、核蛋白的颗粒状物质 由核糖核酸RNA(60%)和蛋白质(40%)组成,常以游离 状态或多聚核糖状态分布于细胞质中。它是蛋白质的 合成场所。
32
细胞质内含物 内含颗粒
④膜上含有进行能量代谢的酶系,在细胞质膜上进行物 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细胞的产能场所;
⑤细胞质膜上有鞭毛基粒,是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和鞭 毛旋转的供能部位 ⑥ 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
30
细胞质和内含物
细胞质
细胞质(cytoplasm)是细胞质膜包围的除核区外 的一切半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含水量约
A
(3)脱色(95%乙醇10-20S)
A

微生物学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微生物学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长度均为直径的几倍。0.2~1.25×0.7~8μm。 (3) 螺旋菌以长和宽表示:0.3~1×1~50μm(长
度是菌体两端间的距离,而不是真正的长度)。
细菌细胞大小的重要生物学意义
细菌菌体微小,大小随种类不同差别很大,有的与最大的病毒 粒大小相近,在光学显微镜下勉强可见,有的与藻类细胞差不 多,几乎肉眼就可辩认,但多数细菌属于二者之间。测量细菌 大小的常用单位是微米(micrometer μm) 。
细菌电子显微镜照片
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用测 微尺测细菌大小
不同细菌大小的比较
最小的细菌只有50nm,最大的 可长达200~500μm,但一般不超过 几微米。
引自Gregory N.Stephanopoulos ,2003
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杆菌(bacillus)
杆状的细菌称为杆菌。
引自Gregory N.Stephanopoulos ,2003
杆状细菌的排列方式 常因生长阶段和培养 条件而发生变化,一 般不作为分类依据。
概述
细菌细胞(个体)的形态构造 及其功能
细菌的群体形态
〖概述〗
1、细菌(bacteria) 指真细菌。一类细胞细短(φ约0.5μm,长度约0.5~ 5μ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 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2、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细菌是微生物的一大类群,在自然界分布广、种类多。 到处寄生和腐生,尤其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地方。 大量细菌活动、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菌落、菌苔, 粘稠,具臭、酸败等气味;液体中生长会使液体变混 浊、或产生沉淀、或液面漂浮头白发色和气手沫指上。的细菌
其他形状的细菌
球菌(coccus)

2、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2、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脂多糖组成:类脂A、核心多糖、O-特异侧链。
28
B、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结构和细胞壁
29
C、外膜(脂多糖层)其主要功能:
a、(类脂A)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 物质基础;

b、与磷壁酸相似,也有吸附Mg2+、Ca2+等阳离子以提
高阳离子在细胞表面的浓度的作用,从而提高细胞壁的稳
定性;
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 是由丹麦医生C.Gram于 1884年创立,因此称为革兰氏染色法。
其简要操作分初染、媒染、脱色和复染四步。 不同的细菌被染成不同的颜色原因: 因为细胞壁的结构和成分不同所造成的。经革兰氏 染色法染色后: 染成蓝紫色,称革兰氏阳性细菌(G+), 染成浅红色,称革兰氏阴性细菌(G-)。
在革兰氏阳性菌中,间体较为明显。
46
3、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1)细胞质:
细胞质概念 细胞质(cytoplasm):是细胞质膜包围的除核区外的一
切物质(半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细胞质由流体部分和颗粒部分组成。 ① 流体部分(细胞溶质):含水量80%,其中,水溶性物
质主要为可溶性酶类和RNA。 原核生物的细胞质是不流动的,这点和真核生物明显不同
脂磷壁酸
革兰氏阴性细菌
脂多糖
孔蛋白
磷脂
外膜
肽聚糖 周质空间
细胞膜
脂蛋白 膜蛋白
膜蛋白
34
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成分比较
细胞壁
主要成分 肽聚糖层数
壁厚度 外膜 磷壁酸 脂蛋白 脂多糖 周质空间 孔蛋白
革兰氏阳性菌
肽聚糖、磷壁酸 20
20~80nm 无 + -
窄(有些认为无) 无

原核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四菌三体)细胞型真核微生物:真菌、单细胞藻类、原生现代生物学将微生物分为病毒非细胞型亚病毒:朊病毒、类病毒、卫星病毒第一节细菌•原核微生物是指一大类没有核膜和核仁,仅含有一个由裸露的DNA分子构成的原始核区的单细胞生物。

细菌•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水生性较强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一、细菌的形态与排列方式1、形态: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细胞的形态明显地影响着细菌的行为及其稳定性。

自然界存在的细菌中,杆菌最为常见,球菌次之,螺旋菌最少。

细菌形态的多变性•环境因素: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基成分、渗透压、pH值等条件。

•典型的菌体形态:一般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18~24小时的培养物。

•陈旧老化培养基或不适宜的环境中常出现不规则的形态,称为衰退型。

2、细菌细胞的大小:细菌的大小测量单位是um•一般细菌的大小范围:球菌:以直径表示0.5 ~ 2μm (直径)•杆菌:以宽度(或直径)×长度表示0.5~ 1 μm(直径)×1~ 5μm(长度)•螺旋菌:以宽度(或直径)×弯曲长度表示0.25~ 1.7 μm(直径)X 2~ 60 μm(长度)(弯曲长度是菌体两端点之间的距离,而非实际长度)•细菌大小的测量及表示方法如下图所示•利用显微镜测微尺,显微照相后根据放大倍数进行测算二、细菌的细胞结构(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基本结构(一般细菌共有)包括:细胞壁、细胞膜、核区、细胞质及其内含物(核糖体、气泡和储藏物)。

•特殊结构(某些细菌特有)包括:荚膜、鞭毛、纤毛、芽孢等一般结构:一般细菌都有的构造特殊结构:部分细菌具有的或一般细菌在特殊环境下才有的(1)、细胞壁细胞壁(cell wall)是位于细胞表面,内侧紧贴细胞膜的一层较为坚韧,略具弹性的细胞结构。

约占干重的10-25%不同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同,通过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G+)和革兰氏阴性(G‐)。

原核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

者致病的物质基础不同,又如大多数G+对青霉素敏感, G-
(除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外)对青霉素不敏感而对链霉素敏 感,这些特性对指导临床用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G+和G-细胞壁结构的共同成分:肽聚糖(大分子复合物, 原核微生物的特有成分)

G+细胞壁结构的特有成分:磷壁酸(多糖,由几十个分子组
成长链穿插于肽聚糖中。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根。

化学组成:90%以上为蛋白质(鞭毛蛋白),另有多糖等。 功能:鞭毛转动能推动细菌运动。与细菌的趋性运动(趋光、 趋氧、趋化、趋磁)有关。

与细菌的致病性也有一定关系:如霍乱弧菌,因鞭毛运动活 泼,可帮助细菌穿透小肠粘膜表层,使细菌粘附于小肠上皮
细胞并产生毒性作用,导致病变的发生。的特殊结构


芽孢
荚膜
鞭毛
菌毛
1. 芽孢

某些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阳性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细 胞质、核质逐渐脱水浓缩、凝聚,在菌体内形成圆形或椭圆
形的小体,称为芽孢。

芽孢在菌体内成熟后,菌体崩溃,芽孢游离。壁厚,折光性 强,具有抗逆性。

芽孢具有菌体的酶、核质等各种成分,故能保持细菌的生命 活性。但其代谢缓慢,对营养物质需求降低,不能分裂繁殖, 是细菌的休眠体,也是细胞维持生命的特殊形式。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微 生 物
有细胞结 构微生物 生物
原核微生物:三菌(细菌、放线菌、 蓝细菌)、三体(支原体、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 真核微生物:真菌、单细胞藻类、 原生动物
无细胞结构微生物:病毒、亚病毒
原核微生物
指不具有真正细胞核的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无细胞核,只有原核或拟核; 真核微生物:有细胞核、细胞器及复杂的内膜系统; 原核微生物大多为单细胞微生物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PPT课件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PPT课件

一、 细菌的形态
定义
是一类细胞细短、 基
结构简单、胞壁 坚韧、多以二分

裂方式繁殖和水 生性较强的原核

生物

球状 杆状 螺旋状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5
1、球菌(coccus)
细胞个体呈球形或椭圆形,不同种的球菌在细胞分 裂时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常被作为分类依据。
单球菌 双球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链球菌
四联球菌
八叠球菌
螺旋菌
菌体弯曲一圈以上,回转如螺旋。 鞭毛二端生,细胞壁坚韧,菌体 较硬;借鞭毛运动。
螺旋体菌
菌体柔软,由原生质柱状体、轴
丝和外鞘组成,依靠缠绕原生质
柱的轴丝伸缩运动。
8
4、特殊形态的细菌
柄细菌、肾形菌、臂微菌、网格硫细菌、贝 日阿托氏菌(丝状)、具有子实体的粘细菌 等是特殊形态的细菌。
9
二、 细菌的大小
3
目的要求
•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 1、真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古生菌的形态特点
及各类群代表微生物的主要特点及应用价值。 2、原核微生物分类,命名的基本知识。
重点: • 原核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及代表种类的特征。 难点: • 代表原核微生物的拉丁学名和主要特点。
4
第一节 真细菌(Bacteria)
18
细菌的液体培养
也是鉴定细菌种类的一个重要特性,细菌的液体 培养性状很不一样。
19
细菌的半固体培养
1)根据明胶液化层中呈现的 不同形状判断某细菌是否产 蛋白酶
2)根据半固体直立柱表 面和穿刺线上细菌群体的 生长状态和有否扩散现象 判断该菌的运动能力
20
第二节 放线菌( Actinomyces )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c1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c1
8)许多种类细胞质中有气泡,使菌体漂浮,保持在光线最充足 的地方,以利光合作用。
3、形态
蓝细菌可分为 单细胞和丝状体两 大类。单细胞类群 多呈球状、椭圆状 和杆状,单生或团 聚体,如粘杆蓝细 菌和皮果蓝细菌等 属;丝状体蓝细菌 是有许多细胞排列 而成的群体,包括; 有异形胞的,如鱼 腥蓝细菌属;无异 形胞的,如颤蓝细 菌属;有分支的, 如费氏蓝细菌属。
中第一个产氧的光合生物,对地球上 从无氧到有氧的转变、真核生物的进 化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
5)营养极为简单(光能自养型),不需要维生素,以硝酸盐或 氨作为氮源,多数能固氮,其异形胞(heterocyst)是进行固 氮的场所。 6)分泌粘液层、荚膜或形成鞘衣,因此具有强的抗干旱能力。
7)无鞭毛,但能在固体表面滑行,进行光趋避运动。
* 放线菌孢子丝的显微图片:
单轮生
螺旋状
三、放线菌的繁殖
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分生孢子:大多数放线菌 无性孢子 孢囊孢子:游动放线菌属 链孢囊菌属
菌丝断裂
•常见于液体培养中,工业发酵生产抗生素 时都以此法大量繁殖放线菌。 •诺卡氏菌属通过基内菌丝断裂成杆状细胞 的方式繁殖。
孢子丝通过横隔断裂形成分生孢子
通过这类方式进行繁殖的细菌,统称为芽生细菌(budding bacteria)。 芽生杆菌属 生丝微菌属 生丝单胞菌属 红微菌属 红假单胞菌属
五、细菌的群体特征 ★细菌在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经生长繁殖所形 成的细胞群体常构成某种特定的形态结构,它 们常是菌种分离及鉴定的依据。 ★平板培养和斜面培养——是实验室中用固体 培养培养微生物的两种最常用的培养方式。
蓝细菌的特化形态: 异形胞
位于丝状生长蓝细菌细胞链的中间 或末端,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来的形 大、壁厚、专司固氮功能的细胞 。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蓝细菌等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蓝细菌等

在活性污泥生物 处理厂,当控制不当 时,球衣菌的生长往 往造成一种称为“结 块”的有害状况,球 衣菌丝状体的缠结块 增加了污泥的体积, 以致使它不能正常沉 淀,因而出现污泥澄 清作用上的困难。
2.5.1.2 丝状硫细菌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大量存在于 湖泊、池塘和污水中,也常存在于含 硫磺的泉水、污染的溪流中。由于它 们将硫化物氧化为硫酸,因此通常对 低pH值的环境耐受力强。
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扫描电镜图片
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在固体培养基上的“油煎蛋状”菌落
2.5.4 衣原体 衣原体是介于立克次氏体和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 器、专性活细胞寄生的一类原核微生物,过去曾认为它是 “大病毒”,以后,发现它们的性质更接近细菌而不同于 病毒。 形态:与细菌相似、菌体含RNA和DNA,多为球形 危害:引起人得沙眼、鹦鹉热、淋巴肉芽肿及粒性结膜炎 繁殖:二分裂,多寄生在浦乳动物及鸟类体内
2.3.3 蓝细菌的繁殖
通过无性方式繁殖。单细胞的种类进行 二分裂或多分裂。大多数丝状蓝细菌的细胞 分裂是单平面的,而分枝的丝状蓝细菌进行 多平面多方向的反裂。还有丝状蓝细菌通过 其丝状体断裂形成短片段--段殖体方式繁 殖。
2.3.4 环境治理中的蓝细菌及其作用
蓝细菌包括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根据 蓝细菌的形态特征可包它们分成五群。前两 群为单细胞或其团状聚合体,后三群则呈丝 状聚合体即细胞链的形式。
2.4 古菌
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古细菌一直隶属于细菌, 随着微生物技术和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人们发 现古细菌具有不同于细菌的细胞结构、化学组成 和其特殊的生活环境,因此称其为古细菌。将其 与真细菌并列,叫古菌。
古细菌都存在于极端特殊的生态环境下。

水处理生物学 第2章 原核微生物

水处理生物学  第2章  原核微生物
光合细菌(PSB)是利用光能和二氧化碳维 持自养生活的有色细菌。
具有原始的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一类 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 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 体兼碳源来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
42
二. 光合细菌的分类
(1)产氧光合细菌(蓝细菌Cyanobacter) (2)不产氧光合细菌(紫色细菌和绿色细菌) 紫色细菌中有: 红螺菌属(Rhodospirillum) 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 红微菌属(Rhodomicrobium)
43
三. 光合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分布:主要是水生环境中光线能透射到的缺氧区。
形态:球形、椭圆形、半环状、杆状、螺旋状等。
繁殖:主要以二分分裂方式繁殖,少数出芽生殖。
颜色:菌体呈不同颜色。
适宜温度:10~45℃,最适水温为25~28℃。
细胞组成:蛋白质含量干重60%以上;
多种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辅酶Q等生理 活性物质。ຫໍສະໝຸດ 32一. 形态结构
大多由分支发达的菌丝组成,菌丝直径约 1um,丝内无隔膜,多核,单细胞,革兰氏阳性。
孢子丝 气生菌丝上分化形成 孢子的菌丝。
气生菌丝 扩展到空气中。
营养菌丝 伸入培养基内或漫生 在表面。
33
二. 繁殖方式:分生孢子(主要) ; 菌丝断片
生活史: 孢子丝形状
孢子形状:球形、椭圆形、杆状、瓜子状等。
46
( cyanobacteria)
原核细胞, G-,细胞结构与G-菌类似,含光合色素。
第五节 蓝细菌
形态多样:有单细胞的个体或群体、丝状群体。
光合色素:叶绿素、藻胆素、类胡萝卜素; 有气泡,趋光,可漂浮、滑行。 分布极广。 繁殖方式:单细胞类群裂殖,包括二分裂或多分裂。 丝状体类群通过单平面或多平面的裂殖方式加长丝 状体。少数类群以内孢子方式繁殖。 生理特性:光能自养型,可固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时1】第二章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即广义的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核区(nuclear region)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包括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生菌(archaea)两大类群。

其中除少数属古生菌外,多数原核生物都属真细菌。

真细菌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等。

§2-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直径0.5μm,长0.5~5μm),结构简单,具有坚韧细胞壁和原始核质,无核膜、核仁,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的细胞器,多以二分裂繁殖,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微生物。

细菌的个体微小,我们用肉眼无法看到它的个体,观察细菌最常用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

因为小,所以细菌大小的计量一般以微米(μm)为单位。

被称为生物界超级明星的大肠杆菌(E.coli)平均长2μm,宽0.5μm。

形象地说,1500个细菌长径相连仅有芝麻的长度3mm,单个细胞的湿重为10—12g,约109个E.coli细胞仅1mg重。

1985年在红海澳大利亚海域发现大型细菌费氏刺尾鱼菌长200~500μm,体积是E.coli的106倍。

1997年德国科学家在非洲西部大陆架土壤中发现迄今最大的细菌——纳米比亚嗜硫珠菌,其直径0.32~1.00mm,肉眼可见,以海底H2S为生。

此后芬兰学者又在1998年报道一种最小的细菌——纳米细菌,是一种可引起尿结石的细菌,直径是E.coli 的1/10(50nm)。

在显微镜下我们看到不同的细菌长相也各有不同,科学家通常根据外形把它们分为3个类群:圆球状的称为球菌,瘦瘦长长像杆子一样的称为杆菌,细胞略呈弯曲或螺旋状的称为螺旋菌。

(长/直径<1.3为球菌;长/直径>1.3为杆菌。

)1.球菌(coccus)1球状的细菌为球菌。

根据其分裂方向和随后相互间的连接方式分为六类:孤身只影的,称为单球菌,例如尿素小球菌;成双成对的,称为双球菌,例如肺炎双球菌;4个菌体成“田”字形联合在一起的,称为四联球菌,例如四联小球菌;8个菌体像“叠罗汉”一样地叠在一起的,称为八叠球菌,例如藤黄八叠球菌;菌体像一条条珍珠项链一样连在一起的,称为链球菌,例如乳酸链球菌;菌体不规则地聚集在一起,看起来像一串串葡萄的,叫作葡萄球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2.杆菌(bacillus)杆菌中也有长杆菌(细胞长宽之比较大,例如结核杆菌)、短杆菌(细胞长宽之比较小,例如谷氨酸生产菌之一的黄色短杆菌)、棒杆菌(细胞一端大,另一端小,例如另一种谷氨酸生产菌谷氨酸棒杆菌)等之分。

有的杆状菌体能连在一起,这样的杆菌称为链杆菌(例如炭疽杆菌,美国遭“9.11”恐怖袭击后,又有恐怖分子采用信件传播炭疽热,这种传染病就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

还有的杆菌菌体上能长出侧枝,这样的杆菌称为分枝杆菌。

杆菌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工业生产中用到的细菌大多是杆菌。

当然其中也有许多像结核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之类的致病菌。

总之,杆菌有链杆菌、梭杆菌、棒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等。

3.螺旋菌(spiral bacterium)螺旋菌菌体是弯曲的,有些弯曲不到一圈,有点像弓或逗号的形状,长2-3μm,称为弧菌,如霍乱弧菌,又称逗号弧菌;而其他弯曲超过一圈的呈螺旋状的,菌体长3-6μm称螺旋菌,鼠咬热螺菌、幽门螺杆菌。

除了上述这3个类群之外,还有一类丝状细菌,其杆状菌体连成长链,外面由一个共同的黏质衣鞘包围,形成丝状或毛发状的菌丝。

这样的细菌称为鞘衣细菌,常见于下水道或其他有机质丰富的水里。

23【学时2】§2-2 细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如果我们把细菌切开来观察,可以看到细菌的细胞结构。

细菌细胞的结构主要可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这些是各种细菌都有的结构,称它们为细菌的基本结构。

而荚膜、鞭毛、菌毛、芽胞这些结构不是每种细菌都有的,仅仅为某些细菌特有,所以称为细菌的特殊结构。

见图示:一、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基本结构从外到内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等,我们主要讲前面这四个基本结构。

1.细胞壁一般的细菌都有细胞壁,细胞壁包裹在细胞的最外层。

细胞壁的主要作用是:①保护细菌;②维持菌体的形态;③参与物质交换;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很复杂,而且不同的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不同。

因为细胞壁成分不同,细菌革兰染色以后,有两情况,一种被染成红色,一种染成紫色,由此可以将细菌分为两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

其细胞壁化学组成,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是:不管是G +还是 G _,它们的细胞壁中都含有肽聚糖,也可以说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另一方面,这两种菌的细胞壁组成成分也有不同之处。

(1)革兰氏阳性菌G+(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比较厚(大约20-80nm),除了含有15-20层的肽聚糖外(肽聚糖是G+主要成分),大多数还含有大量的磷壁酸(又称垣酸yuan,G+菌特有成分)。

交联度达75%,大约占细胞干重的50~80%。

肽聚糖是真细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是一种网状结构的大分子化合物。

肽聚糖由肽和聚滩两部分组成,其中的肽包括有四肽尾和肽桥两种。

而聚糖则是有N-乙酰葡萄糖胺(G)和N-乙酰胞壁酸(M)两种单糖相互间隔连接成的长链。

这种肽聚糖网格分子交织成一个致密的网套覆盖在整个细胞上。

每个肽聚糖单体由三部分组成:①双糖单位:有一个G通过β—1,4葡萄糖苷键与另一个M相连;②四肽尾(四肽侧链):是由4个氨基酸分子按L型与D型交替连接而成。

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连在M上的是L-Ala→D-Glu→L-Lys→D-Ala;③肽桥:为氨基酸五肽,起着连接前后两个四肽尾分子的桥梁作用。

肽桥变化多样,形成了肽聚糖多样性。

磷壁酸:是结合在G+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是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

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与肽聚糖分子进行共价结合的壁磷壁酸,另一类是跨越肽聚糖层与细胞膜交联的膜磷壁酸或脂磷壁酸。

其生理功能是①浓缩Mg2+提高细胞膜上合成酶的活力②贮藏元素③调节细胞内自溶素活力,借以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④作为噬菌体特异性吸附受体⑤赋予G+细菌特异表面抗原⑥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

(2)革兰氏阴性菌G—(如大肠杆菌)细胞壁比较薄(大约10-15 nm),但是它的结构较复杂。

含有2-3层的肽聚糖(内壁层),交联度25%,以及8~10 nm特殊组成成分的外膜,外膜大约占细胞壁干重的80%左右。

外膜由内到外是脂蛋白、脂质双层(磷脂层)和脂多糖(LPS)三部分组成。

其中最外层的脂多糖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三部分组成,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的是脂质A,脂质A是细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它耐热,所以一般难以去除。

(3)革兰氏染色及其原理由于细菌个体微小且无色透明,为便于观察,需要给细菌染上颜色。

1884年,丹麦科4学家革兰姆(Christian Gram)创造了一种复合染色法——革兰染色。

(注:染色是染原生质,固定时膜已被破坏,失去过滤性,染料大分子通过细胞壁进入原生质)革兰染色的步骤是:涂片→风干→固定(火焰)→初染1min(草酸胺结晶紫)→媒染(卢戈碘液,1min)→脱色(95%乙醇一滴接一滴30~60s)→复染(2%番红2~3min)→镜检。

结果是,G+被染成紫色,G_而染成红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1983年T.Beveridge等人用铂代替媒染剂碘的作用,再用电镜观察到结晶紫与铂复合物可被细胞壁阻留,从而证明了G+和G—细菌主要由于其细胞壁化学成分的差异而引起物理特性(脱色能力)的不同,从而决定了最终染色反应的不同。

革兰染色染色机理1:G+细菌的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及交联致密,故遇脱色机乙醇(或丙酮)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不含类脂,结晶紫与碘形成的复合物不致因乙醇的处理溶出缝隙,被牢牢留在细胞壁内使其保持紫色;相反,G—细菌因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薄及交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住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褪成无色,再经红色染料复染,就使G—细菌呈现红色,而G+细菌则仍保留最初的紫色(实为紫加红色)。

革兰染色染色机理2:G—细菌因为细胞壁中脂类物质比较多,肽聚糖含量少,在染色过程中,脂溶剂乙醇,溶解了脂类物质,使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于是结晶紫-碘的复合物被乙醇带出来,这样革兰氏阴性菌被脱色,最后被复红染成了红色;而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多,结晶紫-碘复合物很难被带出来,所以最后还是结晶紫的紫色。

革兰染色的关键:要控制好脱色时间和染色时间,否则实验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本来应该是红的最后成紫,本来应该是紫的倒染成红色。

【学时3】缺壁细菌:自发突变或人为方法引起,分为四类:①L型细菌: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对渗透压敏感,在S培养基上形成油煎蛋似小菌落。

5②原生质体: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G+细菌最易形成原生质体。

③球状体(又称原生质球):还残留了部分细胞壁(尤其是G—细菌的细胞壁外膜层)的原生质体。

④支原体:是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因为细胞膜中特有甾醇,故即使缺乏细胞壁,细胞仍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2.细胞膜(1)概念及组成细胞膜(或称细胞质膜),是一层紧贴在细胞壁内侧、紧包在细胞质外的、柔软富有弹性的一层具有半透性的生物膜。

细胞膜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厚度大约是7~8nm,由20~30%的磷脂和50~70%的蛋白质,其余为糖类组成。

它的结构基本上是脂质双层。

许多细菌的细胞质膜会向内陷进,形成一个或数个较大而不规则的层状、管状或囊状物,称为中体或间体。

在细胞分裂时,细胞中部的细胞膜会向内凹陷形成横隔壁。

图(2)细胞膜的作用及功能:①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②维持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的结构屏障③是合成细胞壁和糖被有关成分(肽聚糖、磷壁酸、LPS和荚膜多糖等)重要场所④膜上含有与氧化磷酸化能量代谢有关的酶系,为产能基地⑤鞭毛基体着生位点,并可提供鞭毛旋转运动所需能量。

3.细胞质细胞质是被细胞膜包裹除核区以外的一切半透明、胶体状及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含水量占80%,不流动。

细胞质不是单纯的液体,还含有一些特定功能的细胞组分,称为细胞内含物,指细胞质内一些形状较大的颗粒状构造,主要有:6(1)贮藏物①聚—B—羟基丁酸(PHB):是一种存在于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属于类脂性质的碳源类物质,贮藏碳源和能源。

具有无毒可降解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