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原材料检验和配合比相关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原材料质量检验制度

1、原材料进厂必须坚持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检验结果及时登入台帐,并妥善保管。

2、原材料进厂时,现场收料员及时通知取样。

3、取样要及时填写留样单,并按取样单要求填写货物名称、产地、进厂时间、取样人姓名等。

4、砂、石一般采取先到先用的原则,不允许直接倒在料仓里。

5、原材料应保持合理的库存量。当库存量低于定额时,生产部等有关部门要及时与经营部联系,并向厂领导汇报,以便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因库存不足而引起供应断档现象。

6、入厂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由试验室负责。检测项目按“原材料检验规程”执行。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检验记录完整。要求如下:

1).水泥

1.1商品混凝土优先选用符合GB175–2007标准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符合GB1344–1999标准的矿渣硅酸盐水泥以及符合GB2000–2003的中低热水泥(大体积混凝土)。

1.2所使用水泥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有复试报告。水泥质量证明必须注明该批水泥品种、标号、厂别、生产和出厂日期以存档备查。

1.3对相同厂家的品种,同标号水泥每500t为一个取样单位进行复试,否则每进一批水泥需要进行一次复试。

1.4进厂水泥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规定进行取样复试,不合格水泥不得进厂或严加隔离待处理。

1.5进厂水泥必须按期、按批量索取本批水泥的产品合格证及试验报告,以存档备查。

1.6散装水泥进厂时,必须按品种标号分别装入指定筒仓,并挂牌标识,严禁混杂贮存,对超期水泥,经过复试后,按技术部门审定意见使用。

2).骨料

2.1粗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T14684-2011和GB/T14685-2011的规定,同时还应符合泵送技术条件的要求。

2.2粗细骨料进厂以400m3为一个取样单位进行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检验资料存档备查。

2.3进厂粗细骨料必须逐车验收,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挂牌标识,严禁混入影响混凝土的有害成份,使用时应采取措施,保持颗粒级配均匀。

2.4粗骨料的质量要稳定,颗粒级配、压碎指标、坚固性、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有机质含量等必须符合标准。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应采用连续级配。卵石粒径宜为5~20m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细骨料宜采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粒径偏粗的中砂,细骨料细度模数应大于2.6,同时应严格

控制含泥量不应超过3%,泥块含量不超过1%。

3).水

3.1优先选用可饮用水。

3.2其它水应按《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2006)的规定检测合格后使用。

3.3二次利用搅拌机及搅拌运输车罐筒清洗水时,要严禁水中混入机油等有机物质。

4).掺合料

4.1用于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和《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GJ28–86)等标准的规定,其烧失量及有害成份含量应通过试验。如采用磨细矿渣、硅灰、沸石粉、膨胀剂等掺合料,应通过试验,当符合混凝土质量要求时方能使用。

4.2选用的掺合料应使混凝土达到能改善性能的要求,或在满足性能要求前提下取代水泥,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4.3掺合料的进厂按每200t为一个取样单位进行复试。

4.4掺合料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应有明显的标识,单独存放,严禁与其它材料混杂。

5).外加剂

5.1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规定《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和《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混凝土泵送剂》(JC473–2001)的有关规定。

5.2外加剂必须通过技术鉴定,并具有质量说明书。

5.3外加剂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原材料的性能,配合比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的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品种和掺量,初次使用的外加剂必须看到7天强度方可使用,严禁盲目使用外加剂。

5.4不同品种外加剂应分别贮存,做好防潮、防湿、防漏,并应有明显的标识,不得混入杂质和遭受污染。严禁使用失效的外加剂和无出厂合格证的外加剂。

5.5对相同厂家品种外加剂,每40吨应抽检一次进行复试,对其减水率、保塑性、缓凝性及混凝土强度增长率等进行检测,复检其质量情况并积累资料。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制度

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且达到经济合理特制定制度

1.混凝土配合比应遵照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10)的规定,按订货合同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要求、施工要求,并符合和合理使用材料和经济的原则,进行设计计算,通过试配、试验,最后予以确定。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具备的基本参数:

2.1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要求(抗渗、抗冻)。

2.2施工工艺要求(结构形式、浇注部位、工期要求、运输、振捣、养护、泵送等)。

2.3原材料性能,如水泥品种、标号,粗细骨料种类、级配、粒径、粒径,掺合料,外加剂等。

2.4搅拌厂生产统计、提供的强度标准差,离散系数。

2.5混凝土坍落度及保塑时间。

3.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储备,不应低于下表要求:

4.配制商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通过试配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宜低于300KG,且不宜高于500KG,砂率宜在40~50%之间选择。

5.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增加其抗渗性,试配要求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值高0.2MPa。

6.泵送混凝土应通过掺加高效泵送剂或高效减水剂,并宜掺加粉煤灰或其它活性掺合料以改善其可泵性。

7.为满足泵送混凝土入泵时坍落度的要求,在配合比设计时,要考虑运输、气温及施工暂时停歇坍落度损失值,并通过试配及延时测试出机坍落度。当入泵时不能达到要求时,可再次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