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第1节水溶液专题1
高中化学竞赛水溶液习题讲解课件
贫不困怕教 路会远贫,困就者怕一志切短。 追让踪自着 己鹿的的内猎心人藏是着看一不条见巨山龙的,。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
(C) H2O 生立无志一 是锥事土业,的常大有门四,海工心作。是登门入室的旅程。
=
9.0
10-5
(mol·dm-3)
Ip = c(Mg2+) c(OH)2 = 0.25 (9.0 10-5)2 = 2.0 10-19 > Ksp(Mg(OH)2) 所以可以生成 Mg(OH)2 沉淀。
20
使 Mg(OH)2 沉淀恰好不生成或说刚有沉淀生成,则[Mg2+][OH]2 = 1.2 10-11 [OH] = 1.2 1011 = 6.9 10-6 (mol·dm-3)
多元弱酸第二步质子传递平衡所得的共轭碱的浓度近似等 于Ka2,与酸的浓度关系不大。
1
CaC2O4的Ksp为2.6 10-9,要使0.020 mol·dm-3 CaCl2溶液生成沉淀,至少需要的草酸根离子浓 度是
有志的人战天斗地,无志的人怨天恨地。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17
Mg(OH)2(s)
+
2
NH
4
Mg2+ + 2NH3· H2O
初始
0.10
0
0
反应
-2x
x
2x
平衡
0.10-2x
x
2x
K = Ksp 1.2 1011 = 3.7 10-2
K
2 b
(1.8 105 )2
3.7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 第一单元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课后强化作业 苏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 第一单元溶液的配制及分析课后强化作业苏教版(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 g相同浓度的KCl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 g H2O,析出晶体5 g;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 g H2O,析出晶体10 g。
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10% B.15%C.20% D.25%[解析]解答晶体析出问题,一定要抓住“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饱和溶液”这一规律。
对比甲、乙两个烧杯的变化,可认为乙烧杯是在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 g H2O(已饱和)的基础上又蒸发掉10 g H2O,又析出晶体5 g。
则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25 g H2O时刚好饱和,原溶液中含KCl的质量为75 g×5/(10+5)=25 g,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100)×100%=25%。
[答案]D2.关于0.1 mol/L Na2CO3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0.5 L该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B.1 L该溶液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10.6 gC.从1 L该溶液中取出100 mL,则取出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 D.取该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后,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答案]C3.某同学参阅了“84消毒液”说明中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自己配制480 mL含NaClO25%,密度为1.19 g/cm3的消毒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过程中只需要三种仪器即可完成B.容量瓶用蒸馏水涤净后必须烘干才用于溶液的配制C.所配得的NaClO消毒液在空气中光照,久置后溶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D.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0 g[解析]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等,A项错误;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需要烘干,B项错误;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的质量为:500 mL×1.19 g/cm3×25%=148.75 g,D项错误。
高考化学解题方法水溶液篇
高考化学解题方法水溶液篇1、 Task Analysis 水溶液解题方法在高考中,水溶液题目是考生经常遇到的一类试题,有的题目现象比较直观,有的还要靠揣摩知识点,来正确理解答题要求。
下面分析今年高考化学水溶液解题方法。
2、 Number Methods 水溶液解题数据处理方法(1) 阿伏伽德罗定律:在有气体常数条件下,总蒸汽压与温度的比值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温度与总蒸汽压成正比。
(2) 摩尔定律:在有气体常数条件下,物质的摩尔浓度与温度成反比。
(3) 费用定律:把某种离子在溶液中的摩尔浓度和冻结点相结合的定律,并表示为某种离子的溶解度与其电荷数的乘积成正比。
3、 Principles Applied 更精准的解题原则(1) 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浓稀度大小:当温度升高的时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的浓度也增大;反之,温度降低后,溶解度减小,溶液的浓度也降低。
(2) 平衡溶液配制:平衡溶液配制要结合其基本原理,把被溶解物和溶剂联合起来考虑,考虑溶解时的摩尔浓度,反应平衡系数和溶质的电离度等。
4、 Methods for Solving Problems 水溶液问题解题技巧(1) 要正确认识问题本质,从具体数据出发,观察一般规律,同时也要熟悉相关知识,综合解决问题。
(2) 根据题干给出的具体信息,迅速考虑得出答案;或通过设计相关实验,用简单等式或者已有经验来求解;把解题过程整理清楚,推导出答案,或结合公式简单推导,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5、 Summary 总结通过解题方法的介绍可见,解决水溶液题目,不仅要正确认识问题本质,运用阿伏伽德罗定律、摩尔定律以及费用定律;而且还要在不同温度下正确把握溶质的溶解度,把握平衡溶液的配制,掌握简单计算方法,结合具体实验,完成解题任务。
只有正确理解水溶液的性质,熟悉接触该题型时必须使用的定律,就可以正确解答水溶液的问题,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高考化学总复习 8.2 水溶液课件 鲁科版必修1
1.25 ℃时下列溶液中[H+]最小的是( ) A.pH=8的溶液 B.[OH-]=1×10-5 mol·L-1的溶液 C.[H+]=1×10-3mol·L-1的溶液 D.25 ℃下的纯水 解析:A溶液中[H+]=10-8mol·L-1,B溶液中[H+]=1×10-9 mol·L-1 25 ℃下,纯水中[H+]=1×10-7mol·L-1,故[H+]最小的是B 项的溶液。 答案:B
第十一页,共34页。
(3)溶质为碱的溶液 OH-来源于碱电离和水电离,而H+只来源于水。 如pH=12的NaOH溶液中,[H+]=10-12 mol/L,即水电离产生 的[OH-]=[H+]=10-12 mol/L。 (4)水解呈酸性或碱性的盐溶液H+和OH-均由水电离产生。 如pH=2的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10-2 mol/L,([OH -]=10-12 mol/L是因为部分OH-与部分NH+4 结合了); pH=12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10-2 mol/L。
【答案】 B
第二十三页,共34页。
1.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H+]>[OH-]的操作是( )
①将水加热煮沸;②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③向水中通
CO2;④向水中通NH3;⑤向水中加入明矾晶体;⑥向水中加入
Na2CO3固体;⑦向水中加NaHSO4固体。
A.①③⑥⑦
B.①③⑥
C.⑤⑦
D.⑤
解析:温度升高、加能水解的盐、加活泼金属等会促进水的电
装置(Ⅰ):反应后应恢复到室温再读数,实验前集气瓶应充满 水。所测气体体积即量筒中水的体积。
装置(Ⅱ):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体积读数的差值即为所测气体体积。
高考化学水溶液真题汇总
高考化学水溶液真题汇总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中的水溶液题目频繁出现,考查学生对水溶液性质及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本文将就近几年高考化学水溶液真题进行汇总和分析,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1. 2019年全国卷Ⅰ【题目】已知溶解度曲线的温度与压强有关,溶解度曲线随着压强的升高而向高温方向移动。
这是因为A. 气溶与压强快速建立平衡B. 水溶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C. 气体溶解是反应,随温度升高反向变化D. 气液平衡依据Henry定律【解析】选B。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符合题意。
2. 2018年全国卷Ⅰ【题目】水有弱电解性,呈现酸性、中性和碱性三种状态的原因是A. 水自身分子发生解离B. 氢氧化钠腐蚀水管生成碱性物质C.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D. 氨与氯化氢溶液中生成氨基盐【解析】选C。
水呈现三种状态是因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即水的[H+]与[OH-]浓度相等。
3. 2017年北京卷【题目】测定铬酸钾水解放热的装置如图所示,为了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应按以下步骤操作:①装置加热至温度稳定后方可称重②铬酸钾溶液应放入烧杯③铬酸钾溶液和蒸汽加热的方式可克服铬酸钾极易反应的缺点上述步骤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有A. ①③B. ②③C. ①②D. ②①【解析】选C。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装置加热至温度稳定后方可称重,②铬酸钾溶液应放入烧杯。
通过对以上高考化学水溶液真题的汇总,我们可以发现高考化学试题对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有较高要求。
因此,考生在备考高考化学的过程中,不仅要熟悉水溶液的性质、溶解度规律等基本概念,还要能够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只有全面掌握相关知识,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高中化学《水溶液》ppt 鲁科版1
•
1.即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 律,我 们仍然 不能利 用它们 去预言 遥远的 未来。 这是因 为物理 方程的 解会呈 现出一 种称作 混沌的 性质。 这表明 方程可 能是不 稳定的 :在某 一时刻 对系统 作非常 微小的 改变, 系统的 未来行 为很快 会变得 完全不 同.
•
2.在不稳定或混沌的系统中,一般地 存在一 个时间 尺度, 初始状 态下的 小改变 在这个 时间尺 度将增 长到两 倍。在 地球大 气的情 形下, 这个时 间尺度 是五天 的数量 级,大 约为空 气绕地 球吹一 圈的时 间。
•
8.目前,虽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的热 潮已遍 及全国 ,很多 有志青 年步入 创业大 军,但 大学生 创业成 功率低 仍是一 个不争 的事实 。可以 说,我 国大学 生创业 还处于 起步阶 段,真 正实现 大学生 从入学 到毕业 、从毕 业到创 业,仍 需要全 方位、 多角度 、系统 化的理 念和实 践支撑 ,需要 更多的 社会力 量去思 考、探 索。因 此,要 想创业 成功, 仅仅具 有迎难 而上的 勇气是 不够的 。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
相同点
电离程度 电离过程 表示方法 电解质在溶液 中微粒形式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
完全电离 不可逆过程
部分电离 可逆过程
电离方程式用等号 电离方程式用可逆符号
水合离子
分子、水合离子
复习回忆
强碱
混合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多数盐 强电解质 金属氧化物 离子化合物
物质
单质 电解质
1×10-12
结论:
温度越高,Kw越大,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讨论2: H2O
高考化学 第一部分专题1 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新人教版
选择题是一类客观性试题,由于其具有信息量大、概念性强、知识覆盖面广、考查的角度和层次多,且评分较客观等优点,在各类中考试卷中已成为固定题型。
在化学中考试卷中,选择题一般占48%—50%。
因此,选择题的得分,已成为制约很多学生整份试卷得分高低的瓶颈。
了解化学选择题的特点、类型、掌握解化学选择题的一般程序和常用方法,是做好选择题的基本保障。
本文拟从这些方面作简单介绍,旨在抛砖引玉。
一、选择题的特点选择题的结构包括题干和选项两部分,其题干和选项都是经过精心设置的,往往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很强的迷惑性。
二、解答选择题的一般程序和常用方法解答化学选择题的一般程序是:1. 认真审题,读懂“题干”和“问句”的含义;2.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抓住关键,找到突破口;3. 转换思维方向,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去伪存真,准确求解。
根据化学选择题的特点,解答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直接判断法这是解化学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解题时依据题目所给条件,借助于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直接得出结论。
此方法常常用于解答“正误型”选择题。
例1. 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白烟B.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气体C.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放出大量的热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50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
臭氧层吸收了太例2. 臭氧(O3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臭氧属于()A. 非金属单质B. 金属单质C. 化合物D. 混合物(2)筛选淘汰法根据题干所给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对各个选项加以审视,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的选项逐一筛选,不能否定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
此方法常常用于解答概念、原理类选择题,也常用于解答组合型选择题。
例3. 下列生活经验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B. 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C. 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脏物D. 用含()Al OH 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例4. 以铁、氧化铜、稀硫酸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取铜,有两条途径:<1>Fe H Cu →→2;<2>CuO CuSO Cu →→4。
高中化学《水溶液》PPT课件下载鲁科版1
C、随着温度的升高, Kw可能增大,也可能 减小
D、随着温度的升高, Kw肯定增大,H+ 和 OH-浓度同时升高
3、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H+ + OH-,在 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为KW25℃=1×10-14, KW35℃ =2.1 ×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H+]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0.1mol/L的盐酸溶液 [H+]= 0.1mol/L [OH-]=Kw/[H+]=1.0×10-13 mol/L
(2)0.1mol/L的Ba(OH)2 溶液 [OH-]= 0.1mol/L ×2=0.2mol/L [H+]=Kw/[OH-]=5×10-14 mol/L
2.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的本质区别在于
B、在35℃时,纯水中 [H+] >[OH-]
C、水的电离常数K25 ℃ >K35 ℃ D、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4:某温度下,纯水的H+浓度为5.0×10-7mol/L,则
OH-的浓度为 5.0×10-7mol/L,水的离子积是 2.5×10-13(mol/L)2 。
5、室温下, 1mL 0.05mol/L的H2SO4中有水电离产
水的电离是水分子和水分子相互作用发生。
电离方程式是:2H2O
H3O++OH- △H>0
简写为:H2O
H++OH-
定量:25℃时,1L纯水(约55.6mol的H2O)中
只有1×10-7mol的H2O发生电离,因此25℃时的纯 水中[H+]和[OH-]各等于1×10-7mol·L-1。其电离
度约为1.8×10-7%
普通化学教学水溶液化学PPT课件
离子交换法
利用离子交换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从而 实现分离和提纯。
适用范围
适用于分离和提纯具有相似性质的组分,特别适用于弱酸、弱碱的 分离。
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剂,控制交换条件,避免杂质离子的干扰。
蒸馏法
蒸馏法
01
通过加热使溶液中的挥发性组分汽化,然后通过冷凝将其收集
起来,从而实现分离和提纯。
能源开发
水溶液化学在能源开发 领域也具有应用价值, 如燃料电池、太阳能电 池等,通过水溶液传递 电荷和能量。
THANKS
感谢观看
适用范围
02
适用于分离和提纯具有明显挥发性的组分,特别适用于有机物
的分离。
注意事项
03
控制加热温度和蒸馏速度,避免组分的损失和热解。
05
水溶液化学的应用
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污水处理
水溶液化学在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反应去除水中的 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
土壤修复
利用水溶液化学原理,通过化学沉淀、氧化还原等方法修复被污染 的土壤,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普通化学教学水溶液 化学ppt课件
目录
• 水溶液化学简介 • 水溶液的离子平衡 • 水溶液中的反应机制 • 水溶液中的物质分离与提纯 • 水溶液化学的应用
01
水溶液化学简介
水溶液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水溶液是指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 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性质
水溶液具有物质的溶解性、分散 度和稳定性等性质,这些性质决 定了水溶液的特性和应用。
氧化还原滴定法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滴定分析, 测定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04
高三化学复习水溶液习题有答案
水溶液含答案一、选择题1.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2O 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 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醋酸钠,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解析】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增大了c(OH-),平衡逆向移动;加入固体NaHSO4,NaHSO4溶于水后电离生成H+,c(H+)增大,K W 不变;加入醋酸钠,CH3COO-结合水电离出的H+,使平衡正向移动,c(H+)降低;将水加热,K W增大,pH减小。
【答案】 B2.(2017·潍坊质检)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H+]=[OH-]=10-6mol·L-1的溶液B.pH=7的溶液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解析】当温度为100 ℃时,pH=6时呈中性,pH=7的溶液呈碱性,B错;石蕊呈紫色时,pH为5~8,此时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C错;CH3COOH与NaOH恰好反应生成的CH3COONa 水解会显碱性,D错;只有[H+]=[O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答案】 A3.如图所示,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变化的图象是()【解析】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被冲稀,酸性减弱,pH增大。
答案选A。
【答案】 A4.某温度下,CO2饱和溶液的浓度是0.03 mol·L-1,其中1/3的CO 2转变为H2CO3,而H2CO3仅有0.1%发生如下电离:H2CO3H++HCO-3,则溶液的pH约为()A.3B.4C.5D.6【解析】c(CO2)=0.03 mol·L-1,c(H2CO3)=0.01 mol·L-1,c(H +)=0.01 mol·L-1×0.1%=1×10-5mol·L-1,pH=5。
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第八章 第1讲 水溶液 鲁科
(2)(2013年天津理综)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W不变。( ) (3)(2012年广东理综)对于常温下pH=2的盐酸,由H2O电离出的c(H+)=1.0× 10-12 mol/L。( )
(4)(2012年福建理综)25 ℃与60 ℃时,水的pH相等。( )
(5)(2012年上海化学)水中加入NaI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 )
【特别提示】 (1)在计算水电离出的c(H+)或c(OH-)时,要明确溶液中H+、 OH-的来源。 (2)抓住水电离出的c(H+)水=c(OH-)水这一特征。 (3)在室温下,当c(H+)水或c(OH-)水<10-7 mol/L时,表明水电离受到抑制,可 能为酸溶液,也可能为碱溶液。 (4)在室温下,当c(H+)水或c(OH-)水>10-7 mol/L时,表明水的电离受到促进, 是盐类水解所致。
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与c(OH-)的相对大小。
溶液 酸碱性
中性 酸性 碱性
c(H+)与 c(OH-)的关系
c(H+) = c(OH-) c(H+) > c(OH-) c(H+) < c(OH-)
室温下
c(H+)
pH
c(H+)= 10-7 mol/L . = 7
(2)水的电离平衡受温度、酸、碱、水解的盐等影响。
【练一练】 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H++OH-
A.将水加热,KW 增大,溶液的 pH 增大 B.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正向移动,c(OH-)增加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降低,KW 不变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 CH3COONa,平衡正向移动,c(OH-)增加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课件(人教版):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电离常数的相关计算
cH2C2O4·cC2O42-
由电离常数表达式可知cH2Cc22OH4C·2cOC- 4 2O24-=KKaa12=1100- -14..22=1 000。
5.已知亚磷酸(H3PO3)为二元弱酸,常温下,向某浓度的 亚磷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 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亚磷酸的电离方程式:__H_3_P_O_3____H__2P_O__- 3_+__H__+__、 _H__2P_O__- 3____H__P_O_23_-_+__H__+_。
由图像可知 pH=1.2 时,c(HC2O- 4 )=c(H2C2O4),则 Ka1=10-1.2。
(2)Ka2=__1_0_-__4._2 _。 pH=4.2 时,c(HC2O- 4 )=c(C2O24-),则 Ka2=10-4.2。
c2HC2O4-
(3)pH=2.7 时,溶液中
=__1__0_0_0__。
2.计算电离常数的思维方法 (1)根据电离方程式,写出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2)根据题干信息,结合电荷守恒、元素质量守恒,找出各微粒的浓度,代入表达式 即可。 (3)若有图像信息,可选择曲线上特殊点(能准确读出纵、横坐标的数值),确定各微 粒的浓度,最后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
热点 专练
题组一 根据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计算电离常数 1.(单一溶液)已知标准状况下,1 L水能溶解V L二氧化硫气体,且饱和溶液中的SO2 有 23与水反应生成H2SO3,测得c(H+)=0.2 mol·L-1,计算该条件下的V=__7_3_._9_2__(已 知H2SO3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Ka1=0.02,忽略第二步电离和溶液体积的变化)。
4.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H2C2O4 HC2O-4 +H+Ka1,HC2O-4 C2O24-+H+ Ka2,常 温下,向某浓度的 H2C2O4 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 KOH 溶液,所得溶液中 H2C2O4、 HC2O-4 、C2O24-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常温下: (1)Ka1=__1_0_-_1_.2__。
高三化学ppt课件 水溶液课件
【 知识梳理点拨二】
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HCO 【练习 2 】 NaHCO = Na 先判断强弱;强“=”弱“ ”; 3 3 HCO3H+ + CO32多元弱酸分步写,多元弱碱一步完。
判断
B
【知识梳理点拨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探究一: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条件
加热
通入HCl 加NaOH 固体 加醋酸钠 固体 加氯化铵 固体
移动 方向
右移 左移 左移 右移 右移
水的电 离程度
溶液中离子 水电离 总浓度 +
出[H ]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不变 增大
KW
碱溶液中
c(H+)水= c(OH-)水= c(H+)aq=KW/ c(OH-)aq
二:水的离子积的有关计算
【例 2】某温度下,纯水中的 c ( H+ ) =2.0×107mol/L,则此时溶液中c(OH-)为 ; 若 温 度 不 变 , 滴 入 稀 硫 酸 使 c ( H+ ) =5.0×106mol/L,则溶液中c(OH-)为 ; 若温度不变,滴入NaOH溶液使c (OH-)=1.0×10-2 mol/L,则溶液中c(H+)= 。 【例2】 2.0×10-7mol/L
8.0×10-9mol/L 4.0×10-12mol/L
【例3】⑴ 常温时0.05mol/L的Ba(OH)2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和 c(OH-)是多少?
溶液中 c(OH- )= 0.05mol/L×2=0. 1 mol/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第1节水溶液专题1
2020.03
1,写出下列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1)H2S (2)KHCO3
(3)CH3COONa (4)Cu(OH)2
2,t℃时,水的离子积为K w,该温度下将a mol•L-1一元酸HA与b mol•L-1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要使混合液呈中性,必要的条件是()
A 混合液的pH=7
B 混合液中c(H+)=
C a=b
D 混合液中c(B+)=c(A-)+c(OH-)
3,pH=5的H2SO4加水稀释1000倍,溶液中()
A pH=8
B pH≈7
C [OH-]=1×10-8mol•L-1
D [H+]=1×10-8mol•L-1
4,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CO
B KOH
C Fe(OH)3
D HF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溶液一定是强电解质溶液
B 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C 0.1 mol•L-1NaOH溶液比0.01 mol•L-1 NaOH溶液导电性强,因此前者是强电解质,后者是弱电解质
D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
6,常温下,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1×10-13mol•L-1,对该溶液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溶液一定显酸性
B 溶液一定显碱性
C 溶液一定显中性
D 溶液可能是pH=13的溶液
7,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CH3CH2COOH
B Cl2
C NH4HCO3
D SO2
8,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 Ba(OH)2 Ba2+ + 2OH-
B NH3•H2O NH4+ + OH-
C CH 3COOH CH3COO- + H+
D AgCl=Ag+ + Cl-
9,把0.01mol纯净的烧碱固体分别投入下列100mL的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有明显变化的是()
A 0.5 mol•L-1的硫酸
B 0.5 mol•L-1的醋酸溶液
C 0.25 mol•L-1的盐酸
D 0.25 mol•L-1的硫酸铜溶液
10,设在稀的水溶液中,NaHSO4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 Na++ H++ SO42-,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
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温度高于25℃
B 由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1
C c(H+)= c(OH-)+c(SO42)
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为pH=12的NaOH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
11,常温下,将0.05 mol•L-1的盐酸与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以1∶2的体积比混合,所得溶液pH为2。
用上述NaOH与某一元弱酸HA20.0mL反应,恰
好中和时消耗NaOH溶液10.0mL,所得溶液pH为10(假设两溶液混合后体积不变)。
求:
(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一元弱酸HA的物质的量浓度。
(3)所得的NaA溶液中A-的物质的量。
12,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硫酸根离子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7(填“>”、“<”或“=”),离子反应总方程式为。
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铝离子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7(填“>”、“<”或“=”),离子反应总方程式为。
13,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A 难溶于水
B 溶液中存在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
C 水溶液的导电性差
D 熔融状态时不导电
14,室温时,将x mL pH=a 的稀NaOH溶液与ymL pH=b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下列关于反应后溶液pH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x=y,且a+b=14,则pH>7 B.若10x=y,且a+b=13,则pH=7 C.若ax=by,且a+b=13,则pH=7 D.若x=10y,且a+b=14,则pH>7
15,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16,下列物质只能在溶于水的条件下电离的是()
A NH3•H2O
B NaHSO4
C Na2O
D NaOH
答案
1, (1)H 2S H++HS-HS- H++S2-(2)KHCO3=K++HCO3-(3)CH 3COONa=CH3COO-+Na+(4)Cu(OH)2Cu2++2OH-
2, B
3, B
4, B
5, D
6, D
7, D
8, A
9, B
10, D
11, (1)0.01 mol•L-1 (2)0.005 mol•L-1 (3)9.7×10-5mol
12, > Al3++2SO42-+2Ba2++4OH- = 2BaSO4↓+[Al(OH)4]-;
= 2 Al3++3SO42-+3 Ba2++6 OH- =2Al(OH)3↓+3 BaSO4↓
13, B
14, D
15, D
1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