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匹配效应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亲社会行为综述

亲社会行为综述


l0 8 —
出亲社会行为?助人为乐的人有什么人格特征 霍夫曼 等人 的研究指出 : 有着强烈亲社会 6 总结 吗?社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不少研究。 行为和道德责任感 儿童,其父母 的惩罚常带有 当今社会 , 在社 会节奏 日 益加 快 。 人们 的 31 部 环境 .外 情感性 , 并伴有合理的解释。 美国心理学家鲍姆 紧迫感 、 压力感 日 益加强的情况下 , 亲社会行为 又可以分为 自 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当时的 林特( B UMRN 女 ) D.A /D 的研究表 明: 权威型的 的培养 和增加 , 无疑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 天气越好 , 助人行为的发生要高一些。 城市的大 家庭中的孩子。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 积极影响 。 对于营造和谐 的社会氛 围, 弱化社会 小也影响着助人行为的发生 , 城镇越小 , 助人行 倾 向; 宽容型家庭的儿童 , 缺乏独立性 ; 专职型 矛盾等方面也会有重要作用。 同时也要看到 , 但 为发生率越高。这也许与人们之问的关 系更密 家庭 的儿童缺乏社会责任感 。 亲社会行为并不总是给人们带来积极的心理感 切有关 。从社会环境来说 , 是否有人旁观 , 是否 5 得 到 亲社 会 行 为 的感 受 受。 在我们对他人提供帮助的时候 , 要注意以更 有榜样带头 , 助人者的时间是否紧迫, 助人者对 得到亲社会行 为, 即获得帮助会使人们产 平等 、 更温和的方式进行, 以使对方在感受到社 自己的行为如何评价等都对助人 行为的发生有 生 两 种 截然 不 同 的感 受 : 恩 的 、 暖 的 、 极 会支持的同时 , 感 温 积 没有负担, 使你的支持成效更大 影 响。 心理体验 和屈辱 的、 沮丧 的, 甚至带有愤恨 , 混 参考文献 3 求助者的特点 . 2 合着敌意的消极的心理体验。也就是说接受他 【 美】 E Ty r A Pl D0 Sa 1 s . al L . e u .. e s著. Ⅱ . o a r 主要表现在求助者的社会形象 、 求助 者的 人 的帮助并不总 能给人们 带来 愉快 的心理感 社 会 心理 学( 十版 ) 0 49 第 ’ o ’. 2 性别 、 与助人者的共 同性三方面 。 求助者的外表 受 , 获得帮助的体验是复杂的。对这一现象 , 有 f 时蓉华. 2 1 社会心理学第二版. 更有吸引力 ,与助人者属 于同一团体 、同一种 几种理论对此分别做 了解释。 f] ̄ 3g- 会心理学. 国 l 高校编写组[ . 全 3所 MI 天津 : 族、 同一国家、 持有同样的态度等都可以增加他 51 因理 论 : 自尊 的威 胁 .归 对 南开 大 学 出版社 . 人 的 助人 行 为 。同 时 , 大 多 数 情 况下 , 性 比 在 女 依据归因理论 , 人们会想要 了解为什么他 f 中荷永. 4 1 社会心理学. 暨南大学出版社. 男性更容易获得帮助。 们需要帮助 , 为什么他人会 帮助他们。 如果人们 [寇残滁 华女_ 5 ] 青少年 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 33助人者的个人特征 . _ 将他们的需要归因为极端 的、 不可控的力量 , 而 作者简 介 : 李春 华( 90 3 , , 用心 18 ,~)女 应 E Md r y 17 年 的研究 表明, . ia k 9 2 ls 社会 责 不是个人力量的不足 ,他们就会保持积极的 自 理 学硕士,哈 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学生处教 任感与利他行为有正相关关系 ,后来许多实验 尊。 一些研究已经发现 , 如果人们相信他们的问 师 也都证明 了这一点 。 E S u 99 . t b 17 年的研究 题是 由困难 的情境 而不是 个人 能力 不足引起 a 发现 :. 有强烈的社会 动机 ;. a 具 b相信 自己对事 的, 他们更可能寻求 帮助。 对提供帮助动机的归 情有影响力 ;. c 有适合 于情景需要 的特殊能力 因也很重要。 如果我为 ;. d 同情 和理解 l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亲社会行 为( rsca b hvo) a o p00il e air, t n认 他人与责任感和利他行为有正相关:亲社会行 Bs e . 为,它包括任何类型 的帮助或想要帮助他人的 为受到人际关 系类型的影响。 _ ut TL H s n等在 o 91 行为 , 而不管助人者的动机是什 么, 如助人 、 合 1 8 年 的研究 中发 现 ,助人的旁观者身 体更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亲社会行为。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亲社会行为。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亲社会行为。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亲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与思维,亲社会行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亲社会行为指的是个体为了帮助他人或社会群体而采取的行为。

在社会心理学中,亲社会行为被认为是社会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社会秩序和互助合作的基础。

亲社会行为可以包括各种行为形式,比如帮助他人、分享资源、合作、关心他人等。

这些行为的目的是改善他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以及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可以来源于道德观念、同理心、社会认同和合作的需求等。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会有差异。

一些文化强调个体与群体的利益的一致性,而另一些文化则更注重个体的自主权和竞争。

因此,亲社会行为的表现也会受到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此外,亲社会行为还与个体的性格特征和情境因素相关。

一些研究指出,个体的人格特质中的一些因素,如同理心、道德观念和自我效能感,与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关。

同时,情境因素,如紧急情况、社会规范和奖励机制,也会影响个体是否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总之,亲社会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研究亲社会行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决策过程,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亲社会行为受到文化和个体因素的影响,以便更有效地促进社会互助合作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Batson, C. D. (2011). Altruism in huma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nner, L. A., Dovidio, J. F., Piliavin, J. A., & Schroeder, D. A. (Eds.). (2005).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pro-social behavior.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对我国近二十年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综述

对我国近二十年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综述

对我国近二十年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综述亲社会行为是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一切正向的积极行为,如合作、关心、帮助、分享等。

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亲社会态度和行为的最佳阶段,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对个体以后的社会性发展、人格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不但通过可以从他们对别人的善意帮助中受益,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和援助的幼儿,对他们以后的社会性发展更是受益匪浅。

正是基于幼儿亲社会行为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认识,我们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了从1990-2010年近二十年来学者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概况。

并对检索到的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幼儿亲社会行为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对指出了未来对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关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概况为了能够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国近二十年来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状况,我们从中国知网上检索了从1990—2010二十年间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论文,共检索到117篇,其中核心期刊36篇,非核心期刊71篇,会议论文4篇,硕博论文6篇。

为了便于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我们把1990—2010二十年间分为两个阶段,即1990—2000年和2001—2010年。

这种时间段的划分依据是有两个方面的理由:第一,这种划分便于资料的统计分析和对比前后两个阶段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变化;第二,这种划分有利于分析两个阶段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重点及预测未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趋势。

从1990—2010年间国内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文章数量及每个阶段分布状况如下表一所示:发表时间期刊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合计比例1990--2000 33 33 28% 2001-2010 74 6 4 84 72% 合计107 6 4 117(表一:1990—2010年间发表的幼儿亲社会行为论文统计表)从表一可以看出,对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不断引起学者的重视,特别是从2001—2010年间,有关研究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文章就多达84篇,占整个总量的72%。

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研究

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研究

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研究一、本文概述《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研究》是一篇针对3至6岁幼儿在园中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究3至6岁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亲社会行为表现,以期为幼儿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文章将首先明确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亲社会行为对幼儿个体发展和社会适应的重要性。

接着,文章将介绍研究目的和方法,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工具的制定、数据收集和处理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分析3至6岁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包括行为类型、发生频率、影响因素等。

文章还将探讨幼儿园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3至6岁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特点和发展规律,为幼儿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本研究也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幼儿期是人格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尤为重要。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幼儿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涉及其定义、影响因素、培养策略等多个方面。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学者们普遍认为它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分享、合作、帮助、安慰等。

这种行为不仅有助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的发展,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在影响因素方面,家庭、幼儿园、社会环境等都被证实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显著影响。

家庭是幼儿最初接触的社会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等都会影响到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园作为幼儿社交的重要场所,教师的教育方式、同伴关系等也会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文化、媒体等也会通过影响幼儿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来影响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在培养策略方面,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有效的方法。

父母和教师应该树立榜样,通过自身的亲社会行为来引导幼儿。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出于利他的情感和意愿,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支持或者关爱的行为。

这种行为在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并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心理学通过研究亲社会行为,探究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以及影响因素,能够深入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

首先,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在幼儿期就具备了一定的亲社会倾向。

研究表明,幼儿期的儿童对于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更加敏感,并愿意主动提供帮助。

这种亲社会行为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进化历程中的亲缘关系。

亲属选择理论认为,进化过程中,个体对亲属的生存和繁衍具有更高的利益关注,因此会倾向于为亲属提供帮助。

这种亲社会倾向随着进化逐渐扩展到其他非亲属的关系中,形成了人类社会中的亲社会行为。

其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受到社会化和文化的影响。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接受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研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亲社会行为的态度和实施方式存在差异。

例如,个体主义文化倾向于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竞争性,而集体主义文化则注重群体的共同目标和合作关系,因此对亲社会行为的态度和实施方式略有不同。

这种文化差异对于理解和解释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和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揭示了亲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

情感性共情理论认为,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来源于共情,即个体在面对他人的困境或者需要时,能够感同身受并产生关怀和帮助的意愿。

研究表明,共情能够激发个体的慷慨性和善良心理,促使其愿意帮助他人并获得内在的满足感。

同时,亲社会行为也受到道德和道德情绪的影响。

良心道德理论认为,个体内在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能够驱使其进行亲社会行为,而道德情绪则在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起到一种调节和激励的作用。

除此之外,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还关注了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个体特质、社会认同、外部奖励等都可能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研究发现,个体的性格特质和心理状态会影响其对亲社会行为的倾向。

3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3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3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3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随着社会、心理学和教育的进步,人们开始重视孩子们的社会行为问题。

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不同情境中一种对环境和他人的反应方式,其涉及儿童与他人互动,也包括儿童对情绪及表现形式。

儿童亲社会行为是指儿童行为表现出对社会环境及其他权威着如家长、老师的认同,通过日常互动学习社会行为规则,从而在社会环境中安全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

首先,部分研究认为,社会Huang(1994)的研究表明,当今儿童的社会行为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儿童失去了传统家庭支持,由此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行为问题。

同时,也有人认为,儿童与家庭成员及他人之间的互动状况在其社会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改变儿童的情绪反映,从而影响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此外,成长过程中的环境也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影响很大。

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不同要求,会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此外,家庭、学校成员共同教育、表扬及引导也会伴随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塑造。

有研究发现,儿童社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关心他者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基本形成(Adams&Kerpelman,2003)。

此外,个体差异也是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婴儿出生时个体心理特征对儿童的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在某些方面,社会性的婴儿会表现出与他人沟通的兴趣,而不安分的婴儿则可能不太健谈,更不容易与他人相处,从而出现社交行为问题(Kochanska,2000))。

最后,儿童的社会发展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如何促进儿童社会发展对家人和专业人士都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行为发展与家庭特征及婴儿本身发展水平有关,因此,家长需要创造有利的社会互动环境来帮助儿童,而专业人士则需要洞察婴儿的心理特征及家庭情况,以广泛的视角和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促进儿童社会发展。

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述评

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述评
科学界没有确切的答案亲社会行为的神期的追踪研究发现志愿者活动同青少年和成年人经机制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一些生理学的依的身心健康与幸福感成正相关其中参与志愿者据但是人的情感世界不能全部由某种生理因素决活动的时间越长一致性越高志愿者身心健康水定很可能还与整个神经循环体制有关
2 0 1 3年 第 7期 ( 总第 l l 5期 )
亲社会行为也称助人行为,它是一个相对宽泛 的行为范畴,是人们在共 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表现 出来 的, 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 的行为 ,主要包 括帮助、分享 、合作 、安慰 、捐 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行为。 【 t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研 究溯源 及发展
麦独孤认为亲社会行为是 由父母本能所产生 “ 慈爱的情感 ”的结果 。 [ 2 】 1 9 6 4 年心理学家对蒂・ 吉诺维 斯被 杀事件 的关 注这是对 亲社会行 为 的科学 研究的开端。到 2 0 世纪 7 0 年代 , 拉塔涅和达利提 出了旁观者干预的决策模型并提出亲社会行为要作 出 五个 决 策 步 骤 :第 一 步 ,是 否 注 意 到事 件 的发 生 ;第二步 ,确认是 否是需要帮助 的事件 ;第三 步 ,决 定是 否承担个 人 责任 ;第 四步 ,选择 帮助 的 方式 ;第五步 , 实施行动。后来 ,皮里尔文提 出了 成本一收益分析模型,他将旁观者干预的决策模型 与经济学的视角相结合 。2 0 世纪 7 0 年代中期至 8 O 年代 ,研究重心从转移到人们助人的动机。研究者 主要研究三个机制 : 学习、社会和个人规范 、唤起 和情感。前两者是认知机制 ,后者是情绪机制。另 外还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他认为强化可以提高 儿 童 亲社 会行 为 ,亲社 会 行 为是 观察 学 习 的结果 。 还包 括一 些生 物学理 论研究 ,认为 亲社会行 为是 人 性 的一种本 能 。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述评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述评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述评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是对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发展进行探究的一门学科。

亲社会行为指的是儿童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表现出的友善、合作、关心和帮助他人的行为。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的重要性在于,这些行为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社会认知和情绪发展,以及他们与他人建立和维护关系的能力。

此外,亲社会行为也与儿童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密切相关,因此研究这一领域有助于改进教育和支持儿童的发展。

现有的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和测量、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和改变、以及亲社会行为与儿童发展其他方面的关系。

研究方法主要运用了观察、问卷调查、实验等手段。

在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和测量方面,研究者常常根据儿童的行为表现来量化和评估亲社会行为,如友善行为、合作行为、共情行为等。

此外,也有研究借助观察和访谈等方法,从儿童及其家庭的角度探寻亲社会行为的内在动机和心理机制。

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研究中,主要关注儿童和他人(如家庭、同伴、教师)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因素。

研究发现,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受到遗传、环境和社会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家庭环境的温馨与支持、教师的教育方式等都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呈现出正向相关。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和变化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情况。

研究发现,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能力在3-6岁阶段有显著增长,但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速度和特点存在差异。

这为教育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最后,亲社会行为与儿童发展其他方面的关系的研究主要关注亲社会行为与儿童认知、情绪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关联。

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与儿童在学术成绩、自尊、心理健康等方面呈现出正向关联。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支持儿童的社会化和情绪发展,并为他们的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一、关键词解释、研究背景和成果简述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助人、捐献、谦让、安慰、同情等。

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西方心理学界对亲社会行为广泛、深入的研究仅有几十年的历史。

从这几十年的研究看,初期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亲社会行为的诸多具体决定因素进行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研究者在吸收、总结原有成果的基础上,把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具体因素有机地整合为一个整体,即建立一种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从而更深入、细致地探查亲社会行为发生、发展的内部心理机制。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A. Bandura(1962、1977、1986)的社会学习论的观察学习模式, S. H. Schwartz(1968、1977)的规范激活论的利他行为模式,B. Latane和M. Darley(1970、1981)的社会作用力的干预模式。

这三种模式均能在一定范围内解释亲社会行为的产生问题,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对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发展颇为关注,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这一课题,查阅了大量文献,以完成此综述。

需要说明的是,事实上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还有一大派别,即社会生物学假设助人的先天特性来自我们的基因,来自于进化遗传,由此亲社会行为也有强烈的遗传原因;而我们对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更感兴趣,因此此篇综述的内容并不包括遗传学的观点。

二、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一)现场因素现场因素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偶见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由不可预见的因素组成的。

人们在这种因素分类下产生的助人行为通常有可能有伤害施助者性命,使其财物受到威胁,有一定的危险性,付出的代价很大;而且这种助人行为是不能预见到的,无法事先制定计划,往往措手不及;现场变化中还会引起施助者生理上的应激状态。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摘要:近年来,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对社会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研究发现,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性别、人格特质、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等。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如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会凝聚力等。

然而,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和影响也存在差异。

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加精确地划定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并进一步探究其影响机制和实践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社会意义1.引言大学生是社会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

亲社会行为,指个体为了维护社会和谐、促进他人福祉而主动参与的行为,如义工活动、捐款、关爱弱势群体等。

随着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本文拟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证研究的分析,探讨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对社会的意义,旨在为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2.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定义有多种观点。

有些研究将其定义为参与志愿者活动、捐款、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等行为,这些行为体现了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关怀。

另一些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将亲社会行为定义为个体对他人感受和需求的关注,并主动展示善意和帮助的行为。

从社会学的角度,亲社会行为被认为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正常运行所必需的。

3.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3.1 性别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在亲社会行为上存在差异。

一方面,男性更容易表现出物质捐助等直接行为,而女性更愿意从情感上关心他人、提供帮助。

另一方面,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的期望也不同,女性更容易受到社会角色的约束,更容易被期待从事关怀型亲社会行为。

3.2 人格特质人格特质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幼儿期是人类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对于其未来的社交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类型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类型包括帮助、分享、合作、同情、安慰等。

研究表明,幼儿在2-3岁时开始表现出帮助和分享的行为,4-5岁时开始表现出合作和同情的行为,6岁以上开始表现出安慰的行为。

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单向帮助、互惠帮助、合作、同情和安慰。

研究表明,幼儿在2-3岁时表现出单向帮助的行为,4-5岁时开始表现出互惠帮助和合作的行为,6岁以上开始表现出同情和安慰的行为。

三、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教育方式、性别、年龄等。

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和亲社会行为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女孩比男孩更容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年龄越大,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越发达。

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

家庭教育应该注重父母的亲社会行为和教育方式,鼓励幼儿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

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幼儿的社交技能和情感教育,提供合作和分享的机会,鼓励幼儿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

综上所述,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对于促进幼儿的社交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和情感教育水平,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引言:幼儿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社会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出他们与他人的互动、合作和分享的能力,对于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综述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现状,分析其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表现特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出一系列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出逐渐增强的合作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意识到与他人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开始主动与他人分享、合作和互助。

2.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出自我中心性的特点。

在幼儿期,自我中心思维仍然较为突出,幼儿更关注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因此在分享和合作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受到情绪因素的影响较大。

幼儿在亲社会行为中常常表现出情绪化的特点,情绪的波动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合作意愿和合作效果。

二、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1. 家庭环境。

家庭是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的积极亲社会行为表现和亲社会教育方式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2. 幼儿自身特点。

幼儿的性格特点、性别、发展水平等因素都会对其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3. 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激发幼儿的合作意愿和分享行为。

三、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路径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路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幼儿期初期(1-2岁):幼儿在这个阶段主要表现为自我中心,难以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2. 幼儿期中期(3-4岁):幼儿开始逐渐具备合作和分享的意识,但仍然受到自我中心思维的限制。

3. 幼儿期后期(5-6岁):幼儿在这个阶段已经能够主动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互助,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习惯。

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1. 家庭教育。

家长可以通过积极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和亲社会教育方式,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合作和互助。

2. 学校教育。

《幼儿亲社会行为探究文献综述3000字》

《幼儿亲社会行为探究文献综述3000字》

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文献综述 (1)(一)亲社会行为 (1)(二)教师的行为 (1)(三)与研究相关的文献综述 (2)1.国内研究现状 (2)2.国外研究现状 (3)参考文献 (3)(一)亲社会行为2010年,郭晓飞[1]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中首次明确指出儿童亲这种社会性的行为被广泛地人们看作为这是一种能够使一个人们在其自身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过程中所做的能够充分表现和做出的一种行为符合人们社会上所预期的心理需求和社会要求,并对于他人、群体和整个社会有利的一种行为。

少年儿童的亲情与社会性格和行为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已经受到了来自我国少年儿童教育学界及其其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的广泛高度重视,并且已经初步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科学研究成果。

随着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学前教育也愈益地开始受到了社会国家的高度重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幼儿的个性全面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余丽丽[2]也曾在《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述评》中明确性地提到了与学前少年儿童这种亲密的社会活动行为不但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前幼儿的自我心理成长,而且对其往后的完成学业和步入社会家庭生活的自我适应也非常具有重要的教育指导参考价值。

幼儿的亲社会性行为随着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已经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幼儿自发的各种利他性行为,要到3-6岁才可能会开始出现,因此,要抓住幼儿发展的关键期,针对幼儿的分享、助人行为予以强化,促进幼儿亲社会的发展。

(二)教师的行为对高校教师学生行为规范问题的深入研究最初认为可以由克瑞兹[3]1986年所做的研究中看出。

从他那时起,研究者们就通过对各种学校教职工工作人员关于教育培养精良的优秀教师特殊身份和优良品德的有关问题情况进行意见调查,制订并研究提供了设计出来的一份有关培养优秀教师精良身份品德特征的问卷测评和数量表,作为教师培养[1]郭晓飞.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30(5):33.[2]杨牟茜、余丽丽.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述评[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5,11:1.[3]凌济政.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3.1优秀师资的重要参考和其他方法改进优秀教师身份和行为的基础,这也标志着我国高等院校教师身份和行为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加专业化的阶段。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现代 交际57金雪莲 张丽红(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部 吉林 吉林 132013)[摘要]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即为亲社会行为。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受着外在因素的影响。

本文分别对亲社会行为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儿童 亲社会行为 合作[中图分类号]Q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57-02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一、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关亲社会行为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出现实证研究,主要围绕合作、分享、助人、捐献等亲社会行为展开。

1972年,美国学者威斯伯在其《社会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次提出“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他用这一词来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此后,对于亲社会行为理解,不同心理学家,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例如:亲社会行为是由那些对行为者无明显利益,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亲社会行为是那些任何以有益他人为目标的行为(Aronson,2004);亲社会行为包括任何帮助他人或目的是帮助他人的行为,不论助人者的动机如何(Taylor,2004)。

我国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

我国心理学学者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也有着各自的见解:周宗奎认为亲社会行为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在同样意义上使用,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趋向(1987);白利刚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的行为(1997);俞国良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行为(1999)。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出于对社会的关注和关爱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如乐于助人、合作、分享等。

亲社会行为研究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通过分析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揭示人们为何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以及亲社会行为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亲社会行为涉及到个体的态度和价值观。

研究显示,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与其对公平、正义、同理心等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密切相关。

例如,个体对公平和正义有高度认同感的人更容易表现出乐于助人的行为。

其次,亲社会行为与个体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发现,个体在情感上感受到幸福、愉悦或者羞愧、内疚时更容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这是因为积极情绪可以提高个体的意愿去帮助他人,而消极情绪则可能引发个体的攻击性行为。

此外,个体的认知过程也对亲社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通过认知他人的需要和压力,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并且更容易提供亲社会的帮助。

因此,培养个体的情感共鸣和认知共情能力对于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至关重要。

在研究亲社会行为时,还需要考虑到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规范和文化价值观对于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起着重要的约束和引导作用。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可能在亲社会行为上存在差异。

东方文化强调集体利益和社会互助,而西方文化注重个人权利和自我实现。

这些文化差异往往会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表现。

除了个体因素之外,亲社会行为研究也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都会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亲密关系中的亲社会行为可能更常出现,而与陌生人之间的亲社会行为相对较少。

此外,社会正义和公平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表现。

亲社会行为不仅对个体自身有着积极的影响,对整个社会也有重要的意义。

从个体角度来看,参与亲社会行为可以增加个体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促进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亲近和联系。

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参考文献

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参考文献

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参考文献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参考文献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亲社会行为一直是教育和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对社会之他人的行为和感受的关注、理解、同情与帮助。

它不仅反映了个体的道德品质和人际关系,更体现了社会整体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和谐。

对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对于教育实践和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1. 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和特点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不仅包括了学生对他人行为和感受的关注和理解,更强调了学生对他人的同情和帮助。

在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特点中,我们不仅可以观察到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愿性,更可以看到学生在亲社会行为中所体现出的情感和同情心。

对于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不仅需要考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更需要深入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变化和成长。

2. 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在个体内部因素方面,个体的性别、芳龄、性格特点以及道德认知水平都可能对其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在外部环境因素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文化氛围等都可能对学生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对于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表现。

3. 深入探讨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评估工具在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评估工具中,目前最为常用的是调查问卷、观察法和实验法。

通过调查问卷,研究者可以了解学生对于亲社会行为的态度和信念,进而推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表现。

通过观察法,研究者可以直接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特点。

通过实验法,研究者可以对学生进行特定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实验,从而探讨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内在动机和表现。

4. 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教育干预随着学生芳龄的增长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和发展。

学校和家庭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干预措施,促进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良好发展。

在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家庭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亲社会行为态度和实践。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一、关键词解释、研究背景和成果简述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助人、捐献、谦让、安慰、同情等。

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西方心理学界对亲社会行为广泛、深入的研究仅有几十年的历史。

从这几十年的研究看,初期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亲社会行为的诸多具体决定因素进行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研究者在吸收、总结原有成果的基础上,把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具体因素有机地整合为一个整体,即建立一种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从而更深入、细致地探查亲社会行为发生、发展的内部心理机制。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A. Bandura(1962、1977、1986的社会学习论的观察学习模式, S. H. Schwartz(1968、1977的规范激活论的利他行为模式,B. Latane和M. Darley(1970、1981的社会作用力的干预模式。

这三种模式均能在一定范围内解释亲社会行为的产生问题,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对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发展颇为关注,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这一课题,查阅了大量文献,以完成此综述。

需要说明的是,事实上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还有一大派别,即社会生物学假设助人的先天特性来自我们的基因,来自于进化遗传,由此亲社会行为也有强烈的遗传原因;而我们对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更感兴趣,因此此篇综述的内容并不包括遗传学的观点。

二、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一现场因素现场因素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偶见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由不可预见的因素组成的。

人们在这种因素分类下产生的助人行为通常有可能有伤害施助者性命,使其财物受到威胁,有一定的危险性,付出的代价很大;而且这种助人行为是不能预见到的,无法事先制定计划,往往措手不及;现场变化中还会引起施助者生理上的应激状态。

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参考文献

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参考文献

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参考文献以下是关于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的一些参考文献:1. Eisenberg, N., & Mussen, P. H. (1989). The roo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 Carlo, G., Koller, S. H., & Eisenberg, N. (1995). Prosocial moral reasoning in adolescence: A longitudin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66(4), 1179-1197.3. Davis, M. (1983).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pathy: Evidence for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1), 113-126.4. Eisenberg, N., Spinrad, T. L., & Sadovsky, A. (2006). Empathy-related responding in children. Handbook of moral development, 517-549.5. Caprara, G. V., Barbaranelli, C., Pastorelli, C., Bandura, A., & Zimbardo, P. G. (2000). Prosocial foundations of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 Psychological science, 11(4), 302-306.6.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68-78.7. Eisenberg, N., Fabes, R. A., Spinrad, T. L., Eisenbud, L., Guthrie, I., & Shepard, S. A. (1997). The relations of effortful control and impulsivity to children’s resiliency and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68(1), 94-111.8. Eisenberg, N., Spinrad, T. L., & Morris, A. S. (2002). Prosocial development.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3, 701-778.9. Wentzel, K. R., Barry, C. M., & Caldwell, K. A. (2004). Friendships in middle school: Influences on motivation and school adjust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6(2), 195-203.这些文献涵盖了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理论背景、发展和个体差异的相关研究。

亲社会行为与社会归属感的关系研究

亲社会行为与社会归属感的关系研究

亲社会行为与社会归属感的关系研究社会归属感作为一种个体对于所处社会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互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亲社会行为作为个体与社会成员之间互动的表现,对于社会归属感的形成和加强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探讨亲社会行为对社会归属感的影响,并尝试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加强个体的社会归属感。

首先,亲社会行为可以定义为个体为了帮助他人或者促进社会公平而采取的行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亲社会行为的例子,比如捐款、志愿者活动、关心他人等等。

这些行为可以使个体产生一种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感,从而增强个体对自己所处社会的归属感。

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归属感的形成和加强。

一项关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表明,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学生更容易形成强烈的社会归属感,相比于没有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学生,他们更有归属感于大学社群,并且更愿意为大学社群做出贡献。

另外,一项对雇员的研究发现,雇员参与公司的社会责任活动后,对公司的归属感和工作满意度都得到了提升。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亲社会行为不仅可以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还能够加强个体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亲社会行为对社会归属感的促进作用可能通过多重机制来实现。

首先,亲社会行为可以增强个体与他人之间的联系。

例如,志愿者活动可以让个体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起联系,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从而感受到一种归属感。

其次,亲社会行为可以让个体感受到被需要和被重视的感觉。

通过帮助他人或参与社会公正活动,个体可以看到自己所做的努力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而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认同感。

最后,亲社会行为可以提供给个体一种在社会中具有价值和存在感的证据。

通过为社会作出贡献,个体可以意识到自己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进而产生对社会的归属感。

那么,如何加强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以增强社会归属感呢?首先,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在学校和家庭中,应当注重培养和强调社会责任感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并提供机会让学生和家庭成员参与到志愿者活动或其他社会公益活动中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晕轮效应对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影响——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社会(身份)匹配效应1.亲社会行为1.1利他主义研究者对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等概念的界定莫衷一是,但总体上均从亲社会行为的行为表现、行为动机和行为效果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般而言,亲社会行为在概念上要比利他主义广泛,而利他主义(altruism)是最高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

沙莲香将利他行为定义为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并概括了利他行为的四个特征:①利其目的是有益于他人,而不是自己的私利;②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面压力;③不求任何回报的;④具有自我牺牲性,需要个人付出一定代价,但个人并不计较。

石里克从纯度、程度、广度三个维度来衡量利他行为1,从纯度上可将利他行为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可称作“软”利他行为,即以寄希望于受惠者日后将施惠于己为动机的利他行为。

其二,可称作“硬”利他行为,即行为者并不指望从受惠者的回报中取得满足,只是单纯从利他行为本身获取满足。

从程度考虑,“硬”利他行为又可分为两种情况:有限的(或适度的)“硬”利他行为何无限的(或彻底的)“硬”利他行为。

1.2亲社会行为由于对于利他行为,研究者时而从行为角度考,时而又结合当事者的行为动机考虑,难有定论,所以本研究将采用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者社会有益的行为,其行为的后果是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好处。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大部分文献都不考虑行为者的动机2,它是一个连续体,从最无私的利他行为,到完全被自己利益驱动的助人行为。

归结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有如下特点:其一,在研究视角上,许多研究者从亲社会行为的起源、机制和发展过程出发,探讨其本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其次,在研究被试上,为了避免被试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研究者大都选择婴幼儿、儿童为研究对象,对青年以及成人的亲社会行为研究甚少。

最后,在研究方法上,以往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多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假设情境测验法、评定法、同伴提名法、问卷法和自我报告法,也有采用实验室实验;卡利罗斯基采用由一些小故事构成的“不完全投射测验”来编制“亲社会行为动机调查表”,这其实类似于假设故事情境,即在某些亲社会行为场景故事后,附有被选的动机及其他社会认知选项。

2.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任何一个行为,其行为主体本身具有某种动机,而处在“事外”、作为知觉者的人们对其动机也会形成某种知觉、判断——这正是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研究中归因理论的研究领域。

所谓归因(attribution),就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知觉和判断。

原先的归因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就领域的自我归因和个人动机方面,Weiner将归因从总体上分为两种:其一是自我归因(intrapersonal attribution)或个人归因,即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其次是人际归因(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或他人归因,即对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

本研究的“动机归因”主要指第二种,即对他人亲社会行为的原因的知觉。

由于归因和动机紧密联系在一起,本研究在论述中,不将它们做出区分。

研究者主要动机归因的理论、模型、偏差进行研究,也有对其类型进行的研究。

目前有关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理论有两种研究取向:一是利他取向的亲社会动机理论, 包括基因决定论模型、移情利他主义假设、消极状态缓解模型、移情式快乐假设;二是利己取向的社会交换理论3此不具体展开。

(附表一中有部分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罗列) 巴塔尔(Bartal)根据行为的目的不同,将亲社会行为分为利他行为和偿还行为。

斯陶布(E•Staub,1984)用亲社会价值取向来表示人们帮助他人的动机和目标,认为亲社会价值取向体现了三种动机源:一是作为利他的无私行为的动机源,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人,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二是以规则为中心的道德取向为特征的动机源,目的在于坚持行为规则;第三种动机源是移情。

克雷布斯(Krebs,1994)将亲社会行为设想成一个行为的连续体,一端是最大限度增加自我利益的行为朝向,另一端是最大限度增加他人利益的行为朝向。

在这个连续体中,行为的利他成分的量由两个标准来决定:(1)行为的方向性是直接朝向有利于他人而背离自我利益的方向;(2)在行为中包含的利益总量。

对于亲社会行为类型的划分,有人根据个人追求效用函数最大化这一根本动机,将行为分为利己但不损人、损人利己、利他不损己、舍己为人的行为四类。

Carlo把亲社会行为的类型分为六类:利他主义亲社会行为、依从亲社会行为、情绪性亲社会行为、公开亲社会行为、紧急亲社会行为和匿名亲社会行为。

有研究者依据具体情况,将城市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主要归纳为四种,分别是理想奉献型、互惠利他型、回报倾向型、盲目跟风型4。

本研究将借鉴以上对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分类,结合自身观察及前期访谈,对日常中人们在对亲社会行为的动机进行社会知觉、归因时的常见类型,进行梳理。

3.归因偏差、晕轮效应与社会地位(身份)一个社会行为的产生必然受社会认知的影响,亲社会行为也不例外。

人们对亲社会行为的社会认知,必然影响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按起作用的方式,研究者将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划分为两大类, 即直接因素( 助人者和情境因素) 和间接因素( 环境因素)。

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是社会认知的重要部分,并可能成为影响亲社会行为的环境因素。

作为一种社会认知,动机归因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归因偏差或知觉偏差,如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定型效应、晕轮效应等。

本研究将主要考察存在于人们对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中的晕轮效应,揭示这一现象,并对其中的机制做尝试性解释。

3.1晕轮效应晕轮效应也可称为“以点概面效应”,依据被知觉为“好”或“坏”,晕轮效应(halo effect)可分为光环效应和扫帚星效应。

但在实际研究中,光环效应在概念范畴和内涵上等同于晕轮效应,本研究对此两者也不做区分。

“晕轮效应”具有遮掩性、表面性、弥散性三方面特点5,当某行为的涵义模糊不清或是具有道德寓意、观察者对其不熟时,最易出现晕轮效应6。

由于晕轮效应的产生都可以表现为一个或多个项目的相关趋势,因此,多数研究采用维度间的相关系数作为晕轮效应的指标7目前存在诸多光环效应的定义。

Borman认为,光环效应是由于评价者更关心各个测量属性的整体印象或综合结果,而不仔细区分这些测量属性具体特征所导致的一种评价偏差。

Bernardin认为,光环效应是将不同维度上的被评价变量放在同一维度上评价的一种趋势。

Murphy和Jako认为,在评价中出现的光环效应,是由于吸收了不同属性之间的同质内涵,平滑了被评价对象的整体轮廓,从而削弱了不同属性之间评价差异的一种趋势。

1990年,Fisicaro和Lance将光环效应分成三种类别: 总体印象光环效应(General Impression, GI) 、显著维度光环效应( Salient Dimension, SD ) 、非充分区分光环效应( Inadequate Discrimination, ID) 。

具体而言,总体印象光环效应指的是,在进行评价时,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总体印象会使他对被评价者具体属性的评价出现偏差。

显著维度光环效应指的是,评价者受被评价者某个显著属性的影响,会使他对被评价者其他属性的评价产生偏差,即重要性较高或显著特征较大的属性对重要性或显著特征相对较低的属性产生的影响。

非充分区分光环效应指的是,由于某些评价属性之间的内涵区别不够明显,导致评价者对这些属性的评价相互产生影响。

由于存在定势性,晕轮效应(尤其显著维度光环效应)与刻板印象存在很大关联。

刻板印象即定型效应,指人们对某类人或事物产生的一种固定看法。

在以后的知觉中,将按照预想的类型进行归类,然后按这些类别贴上固定特征的标签。

本研究将定型效应归入到显著维度光环效应,将具体考察总体印象光环效应、显著维度光环效应对人们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影响。

3.2社会地位(身份)近来议论纷纷的“富二代”“官二代”“穷二代”等,使我不得不直面:在今天的社会,存在社会分层与阶层板结的事实。

因此社会地位或身份是对个体进行界定的重要维度。

在日常中社会地位也是个难以界定的概念,它经常与权力联系在一起。

社会学家French和Raven提出5中权利的来源,如奖酬性权力 (reward power)、强制性权力(coercive Power)、合法性权力(legitimate power)、专家性权力 (expert power)、参照性权力(referent power)等;韦伯的以“市场机遇、权力、声望”作为阶层划分的三维度,也有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的划分框架8。

同时,可借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SES)的相关指标;或参考借助于教育、职业和收入来定义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由声望、尊敬、对群体的影响程度三个主要因素构成的“社会群体地位”。

本研究将主要研究基于社会地位(身份)所形成的总体印象光环效应、显著维度光环效应,探讨其对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影响;同时借鉴上述划分,并寻找影响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晕轮效应的具体维度。

4.研究内容综上,本研究对晕轮效应的研究是基于Fisicaro和Lance的总体印象光环效应、显著维度光环效应、非充分区分光环效应这三种区分。

如前所述晕轮效应也可称为“以点概面效应”,那么在对亲社会行为进行动机归因时,影响人们判断的“点”是什么,是其社会、经济地位,还是其道德修养、道德品质?其影响维度有哪些?身份、阶层、社会地位?在日常中我们可以发现:同一件事,由不同人做,带来的社会评价不一样;同一个人,做不同的事,带来的社会评价也不一样。

Brewer(1986)的研究认为,较低权力和较高权力者社会行为的归因有所差异;那么人们对于较低权力和较高权力者的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是否存在差异呢?在亲社会行为表现与其行为主体间是否存在某种匹配关系?具体而言,在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过程中,人们是否对于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因与行动主体的社会地位(或身份)相匹配(适应)的关系进行知觉?如此而来,凡是匹配的亲社会行为,才能被归因为利他倾向;而凡是不匹配的亲社会行为,将更易被归因为利己倾向。

实际上,有公众评价认为:对于“在超越自身财力的条件下参与公益事业”,四成的消费者不赞成,甚至会怀疑其动机。

除社会地位这一维度,是否存在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归因的“身份匹配”效应的其他维度?总之,对本作研究作以下说明:1)本研究的“动机归因”指Weiner归因分类中的“人际归因”(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或他人归因,即对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它是一种社会认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