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的资料
金融学1-3章

(三) 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从1816 年至1914年,盛达100年,但后来发生了 很大变化。
金本位制的形式
金币本位制
金 本 位 制 的 金币是本位币;金币可自由铸造,自由熔化, 有无限法偿能力;黄金、 有无限法偿能力;黄金、金币可以自由输出 输入国境。 输入国境。
二、对货币起源于交换的论证 (一)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
简单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价值形式
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
一、实物货币:是以自然界存在的物品或 人们生产的物品充当货币材料的货币形式。 实物货币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货币, 经济发展中有许多商品充当过货币,如米、 布、牲畜、毛皮、盐、烟草等。 我国最早的实物货币是贝。
贷出叫授信 借入叫受信 债务人依诺还债叫守信,否则叫失信
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私有财产的出现是借贷关系(信用)产生的前 提条件。 商品货币关系是信用发展的客观经济基础。 三、信用的形态 1、从借贷的对象看有实物借贷、货币借贷 2、从反映的生产关系看有高利贷信用、资本主 义信用、社会主义信用 四、建立市场经济的信用秩序 守信是对信用范畴的支撑 失信是对信用范畴的破坏
四、新兴资产阶级展开和高利贷 的斗争 斗争的焦点是把利率降到平均 利润率以下。但真正动摇其垄断 地位根基的,则是资本主义自身 发展所创造的条件。
五、民间借贷——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 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 1、民间自发产生的借贷组织形式。 2、无定型的组织形式但遵循借贷准则的 经济行为。
二、购买和支付手段 1.购买手段(流通手段、交易媒介)—— 1.购买手段(流通手段、交易媒介)——货 购买手段 币作为交易媒介时发挥的职能。 货币—卖 买—货币 卖 货币 货币—卖 买—货币 卖 货币
国际金融学绪论

金融 金融是指以金融机构为中心的货币流通和信用 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关键词:金融机构、货币、信用。 关键词:金融机构、货币、信用。
1. 金融机构是专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中 介组织。包括各类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 介组织。包括各类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 我国的金融机构: 我国的金融机构: 银行: 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银行: 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政策性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商业银行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城市合作银行
三、国际金融学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金融学是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逐步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国际贸易学的一部 分而处于从属地位; 分而处于从属地位;这是因为当时的国际经 济关系以商品贸易关系为主 20世纪60年代前后, 20世纪60年代前后,国际金融开始成为一 世纪60年代前后 门新兴的学科,但其研究范围尚未明确界定 门新兴的学科,
世界经济
国 际 贸 易
主权国家经济体
所有国际经济活动实际上是国际贸易, 所有国际经济活动实际上是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支撑世界经济。 国际贸易支撑世界经济。 国际金融仅仅是贸易的附庸, 国际金融仅仅是贸易的附庸,其内容 和规模有限 主要是为国际贸易服务的国际结算、 主要是为国际贸易服务的国际结算、 货币兑换和进出口信贷。 货币兑换和进出口信贷。
目前,国际投机资本的规模相当于全球产 目前,国际投机资本的规模相当于全球产 投机资本 出的20% 出的20% 每天的外汇交易规模是全球进出口贸易结 每天的外汇交易规模是全球进出口贸易结 外汇交易规模是全球 算资金额的100倍 算资金额的100倍。 国际投机资本完全脱离了实体经济, 国际投机资本完全脱离了实体经济,终日 在国际金融市场游荡, 在国际金融市场游荡,寻求并制造获利的 机会,对世界经济稳定构成现实威胁。 机会,对世界经济稳定构成现实威胁。
货币银行学ppt第5章金融机构体系

西方主要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这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问题,如何估价,见解不一,应予关注。
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业出现重组浪潮,收购、兼并活动频繁。结果表现为先进工业化国家的少数几家金融巨无霸垄断了主要的市场份额,保持和加强了在全球竞争中的实力与地位。
01
当代西方银行购并浪潮
概念 银行合并(Merger)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银行依照法律规定和协议约定而组成一个银行的法律行为。
解放区的金融体系
主要由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组成
发行货币,建立独立自主的本币市场,平稳了解放区的物价
发放低利率贷款,支持了解放区经济发展
旧中国的银行
中国通商银行——由中国人自己出资开办的第一家商业银行,成立于1897年,总行设在上海。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 通过组建中国人民银行、合并解放区银行、没收官僚资本银行、改造私人银行与钱庄以及建立农村信用社等途径实现。
国际金融机构的种类
全球性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增进国际贸易扩大和平衡发展;稳定国际汇兑,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消除外汇管制;协助会员国克服国际收支困难。
01
02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简称世界银行) 有两个附属机构:国际开发协会和国际金融公司。三者统称世界银行集团。主要向成员国提供长期优惠贷款。
三节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01
形成与发展 形成(源于经济的国际化)
02
发展
1930年5月在瑞士巴塞尔成立了国际清算银行
01
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先后建立起四家世界性国际金融机构。
02
从1957年到70年代,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中东等地区先后建立起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考研《货币银行学》辅导讲义1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考研《货币银行学》辅导讲义1《货币银行学》辅导讲义第一章导言一、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对象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对象是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与实际经济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是作为金融体系血液的货币和作为金融体系主动脉的银行。
1、为什么要研究货币(1)货币数量影响就业和产出;(2)货币数量影响通货膨胀;(3)货币数量影响金融市场;(4)货币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基本手段之一。
2、为什么要研究银行(1)银行在资金分配方面有着支配性影响A、中国企业融资结构表(新增融资)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金融结构本外币贷款(间接融资)(%8882.87782.62、直接融资总额股票债券商业汇票(贴现部分扣除)121.31.98.817.23.2212238.71.712.617.46.01.110.3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展望》1999从中可知,虽然直接融资再增加,间接融资在下降,但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仍处于主导地位。
B、美国1970——1985年非金融企业外部资金来源:金融机构贷款:61.9%;债券(包括商业票据):29.8%;股票:2.1%。
同一时期内,其他发达国家中,证券融资均不足1/3,而银行融资达55%——70%,只有加拿大的证券融资达50%。
银行的主要作用是较好地处理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银行则较好地充当了中介的作用。
(2)银行的行为会影响到货币的总量(3)银行为整个经济提供支付网络(4)银行是金融机构创新的发动机二、内容安排:内容共分三部分:1、基本概念:货币与货币制度;利息和利息率;风险和收益。
2、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概念;商业银行的业务;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中央银行。
3、货币理论与政策: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利率理论;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什么是货币一、货币的含义:定义:在购买商品或劳务或在清偿债务过程中能被普遍接受的任何物品。
(金融保险类)经济学科经济学类金融学专业本科专业概况

经济学科经济学类金融学专业(本科)专业概况一、培养目标及规格金融学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开放教育主要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面向操作与管理、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应用型、实践性高级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掌握金融学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各种金融实际工作,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和金融理论基础,较高文化素质和较强分析、解决金融业务和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主干课程西方经济学(本)、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保险学概论、金融统计分析、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公司财务、金融法规等。
三、修业年限与毕业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1学分。
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2007级经济学科经济学类金融专业(专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掌握金融专业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本专业某个专业方向的实际工作,具有分析、解决一般性金融业务和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分析、解决本专业方向业务和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组织管理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要求身心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一)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环节。
金融学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金融学专业主要课程简介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学分:3总学时:54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内容简介:本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货币、信用、银行各自运行规律及三者间内在联系以及政府如何运用之以影响经济的一门学科。
是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
适用专业及层次:经济类专业本科考核方式:考试选用教材:曹龙祺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参考书目:(1)黄达主编:《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姚长辉主编:《货币银行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课程名称:金融市场学英文名称:Financialmarket学分:3总学时:54先修课程:《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高等数学》等内容简介:现代金融市场是现代金融经济的核心,它在金融经济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金融市场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现代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金融市场的各种运行机制、金融资产的定价方法、主要金融变量的相互关系及各主体的行为,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金融市场的相关问题。
为日后进一步深造或从事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力图使学生全面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金融市场运行的原理和规律,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适用专业及层次:金融学专业本科二年级考核方式:考试选用教材:张亦春主编(著):《金融市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书目:(1)谢百三主编:《金融市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出版社(2)夏德仁、王振山主编:《金融市场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货币银行学易纲课件

新型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具有去中心 化、可追溯等特点。
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
资本流动加速
跨国投资、并购等活动增多, 推动全球资源配置优化。
金融市场一体化
各国金融市场相互依存,联动 效应增强。
金融创新与风险
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同 时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
金融监管的挑战
金融全球化对各国金融监管提 出更高要求,需要加强国际合
监管机构
各国设立相应的监管机构 对银行进行监管,如中国 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监管内容
资本充足率、流动性、风 险控制等方面。
风险管理
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信 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 风险,需要进行有效的管 理。
04
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
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 收支平衡。
好地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和外部冲击。
05
国际货币体系与金融全 球化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与特点
古典金本位制
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各国货币汇率以 黄金含量为基础。
牙买加体系
美元、欧元、日元等多种货币共同作为国际 储备货币,汇率制度更加灵活。
布雷顿森林体系
以美元为中心,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美元与 黄金挂钩。
货币与金融市场
货币的起源与演变
货币的起源
货币起源于交换和价值储存,经历了实物交换、金属货币、纸币等阶段。
货币的演变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货币逐渐兴起,成为现代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市场的构成与功能
金融市场的构成
金融市场由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参与者等构成,是资 金供求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国际金融》是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科金融(含开放教育专科金融专业各方向)、国际贸易、财税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金融、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以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
《国际金融》阐述的是国际金融学科的最一般规律、国际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介绍国际金融的基本业务和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明确国际金融学科的研究对象、牢固掌握国际金融的最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国际金融的基本业务,为学好其他国际经济方面的业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国际金融》课程也可以更好地完善金融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提高学生从事宏观经济工作的综合素质。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国际金融》属于基础理论课,不管是金融、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还是其他专业的选修,《国际金融》都是在修完《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公共基础课之后开设的,因此,本课程在大纲的编写和今后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都应该格外重视它的基础性与理论性。
《国际金融》的后续课程主要有:现代金融业务、企业金融行为、金融专题讲座、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结算、外贸英语函电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国际金融学科有一个总体的把握;2、牢固掌握国际金融学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原理和学科方法,了解国际金融学科的发展前沿;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国际金融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现实国际金融问题和具体案例的能力;学习掌握从国际金融业务实践中探索一般规律和理论概括的思维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1、文字教材:2000年秋季至2002年春季期间,中央电大《国际金融》课程的基本文字教材包括:(1)主教材:《国际金融》(穆怀朋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2)辅助教材:《国际金融导读》(朱志忠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云南师范大学金融财政学院课程教案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 任课老师:何锦强货币银行学教案【教学内容要点】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学习目的要求了解货币收支的范围、货币流通的含义,掌握有关货币起源与形态、货币职能、货币制度及其构成,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等基本理论。
学习重点:货币形态、货币职能、货币制度及其构成。
学习难点:货币形态、货币职能。
二、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1. 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Money 与 Currency2. 现代市场经济中,极难找出与货币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和地方。
货币在对外交往中——外汇1. 一切外国的货币都是“外汇” (foreign exchange, exchange) 。
2. 对于所有外国人来说,人民币RMB 是他们国家的“外汇”。
第二节货币的起源古往今来论证货币起源的主流观点1. 是物品的交易,导致货币的出现。
2. 从物物交易到通过货币的交易——货币出现在人类经济生活之中,直至现在。
只要是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离开货币货币范畴是不是永恒的存在?有生就有死。
货币有“生”——它并非古已有之;那是否就可认定:它必将有“死”——消亡?这个问题涉及基本的货币理论,可以思考,但无需急于予以回答——这需要足够的理论准备。
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货币形态经历着由低向高的不断演进1. 种种实物货币;2. 金属货币,特别是上世纪初还在流通的金属铸币,在流通了几千年后,也成为货币的历史形态。
当代货币的种种形态1. 用纸做的货币: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与国库发行的纸币,它们的区分及转化。
2. 账簿上的货币——存款货币:可签发支票的存款与定期存款。
3.以电磁信号为载体的货币。
外汇存在的种种形态货币的形态为什么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思考这一问题,有两点提示;或许应该说,思考任何经济问题,都不可忽视这两点。
1. 效率; 2. 节约(社会费用,交易成本……)第四节货币的职能一、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1. 经济生活中的交易对象多种多样,但都有价格。
金融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机构

的多边支付制度,幵消除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 外汇管制;
N o.
(五)、在充分保障的条件下, IMF 对会员国
提供奖金,树立改善国际收支失调的信心,从 而避免采取有损于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 (六)、缩短会员国国际收支失衡时间,幵减 轻其程度。从其宗旨中可以看出, IMF 的基本 机能就在于向会员国提供短期信用,调整国际 收支的不平衡,维持汇率稳定,减缓各国由于 国际收支危机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竞争与外汇管 制的加强,以促迚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就业 水平与国民收入的增加。
Board)是 IMF的常设决策机构,处理IMF的日常亊务,行 使理亊会所赋予的一切权力。执行董亊会由执 行董亊组成,由董亊会总裁仸主席。执行董亊 会由24名执行董亊,其中持有基金最大仹额的 5个成员国为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 沙特阿拉伯各指派一名,中国、俄罗斯为单独 选区各指派一名,其余16个名额每两年由其他 成员国或地区分组选举产生。
N o.
发展委员会(Development
Committee) 的全称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理亊会关于实际资源向发展中国家转 移的联合部长级委员会”,由IMF理亊、 世界银行理亊、部长级人士以及职位与 此相当的人士组成,发展委员会一般与 临时委员会同时、同地举行会议。
N o.
理亊会下设的执行董亊会(Executive
N o.
IMF的主要基金来源于各成员国缴纳的基
金仹额。此外,IMF还可以通过向成员国 借款和设立信托基金来获得资金。
N o.
仹额是指每一IMF成员国必须缴纳一定数额的
款项。IMF的运行类似于一家股仹制公司,仹 额相等于一国参股的数量。会员国缴纳的仹额 对于会员国具有三个重要的作用:一、决定会 员国从IMF借款的额度;事、决定会员国的投 票权大小;三、决定会员国从IMF分得特别取 款权的多少。在基金组织内,每个成员国都有 250票基本投票权,每缴纳10万美元增加一仹 投票权。按照基金组织的协定,重大问题必须 经过全体会员国总投票的85%通过才能生敁。
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学概论(复试科目)

考试科目: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学概论(复试科目)适用专业:应用经济学(金融学)一、复习要求:要求考生熟悉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这些经济领域在市场经济中的运行机制,并能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经济运行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主要复习内容:(一)基础货币理论主要内容:货币的本质、形态、职能;货币制度(货币制度及其构成,本位币和辅币,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人民币货币制度的建立)。
(二)信用利息理论1、主要内容:信用(信用,高利贷,现代信用的形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利息和利息率(利息的实质,利率及其种类,单利复利及计算,利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利率的作用)。
2、重点:了解现代信用的形式及其区别,比较分析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掌握单复利计算,运用利率理论进行实际分析。
(三)金融市场1、主要内容:金融市场及其基本要素、功能和类型;金融工具及其特征(本票、汇票、支票以及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价格(市场价格的计算,股票价格指数,实际营运资本与股票市值的关系);证券市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功能及关系,债券与股票新券发行与流通方式,证券评级,证交所及场外交易市场,保证金交易);金融衍生工具:(按相关资产的标准分类,金融衍生工具的双刃作用,资产选择的标准,资产组合)。
2、重点:掌握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基本理论,有价证券市场价格的计算,了解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关系,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工具的双刃作用。
(四)金融机构体系主要内容: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
(五)存款货币银行与中央银行1、主要内容:(1)商业银行的一般理论(作用,类型,组织制度,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三大业务(负债、资产、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及其主要类型;金融创新及其影响;存款信用货币的创造(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支票结算的特点,存款乘数及存款创造和紧缩的计算);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贷款五级分类。
(2)中央银行的一般理论(建立的必要性,类型,特点,职能);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基础货币,乘数及计算);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期末复习资料

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期末复习资料单项选择1、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货币量指标中的货币增长率指标反映了〔C.货币增量〕的状况。
2、一按时期内货币畅通速度与现金和存款货币的乘积就是〔B.货币流量〕。
3、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D.现金〕。
4、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说明〔D.货币是固定充任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价值形式开展的最终成果是〔A.货币形式〕。
6、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本能机能的特点是〔D.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7、货币在〔A.商品买卖〕时执行畅通手段的本能机能。
8、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C.实物货币〕9、美元与黄金内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是〔C.布雷顿丛林体系〕的特点10、市场人民币存量通过现金归行进入的是(C.业务库)11、信用货币制度不具有的性质是〔D.金属铸币在畅通中使用〕12、货币畅通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货币制度是〔B.金币本位制〕13、现实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投入畅通是通过(A.金融活动)14、牙买加体系的特点是(C.国际储藏货币多元化)15、中间汇率是指〔D.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16、运用边际效用价值理论阐发汇率变更的理论是(B.汇兑心理说)17、关于出口换汇成本的正确表述是(C.出口换汇成本=(1+预期利润率)×一按时期内以人民币计算的出口总成本/一按时期内以美元衡量的出口总收入)18、国际借贷说认为本币升值的原因是(C.流动借贷的债权大于债务)19、汇率自动不变机制存在于(B.金币本位制)20、对浮动汇率制下现实汇率超调现象进行了全面理论概括的汇率理论是(D.粘性价格货币阐发法)21、目前人民币汇率实行的是(B.以市场供求为根底的、单一的、有打点的浮动汇率制)22、目前我国实现了〔D.经常账户下人民币完全可兑换〕23、信用是〔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24、信用的底子特征是(C.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25、以下不属于债务信用的是(C.居民购置股票)26、商业信用是企业在购销活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融资方式。
国际金融学完整

国际金融学完整一、引言国际金融学是研究货币、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领域在全球范围内运作的科学。
它涵盖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投资、国际融资等多个方面,旨在理解和预测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现象。
本文将详细解析国际金融学的完整概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国际金融学的核心概念1、全球视野:国际金融学首先强调全球视野,研究各国之间的货币和金融关系,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化和趋势。
2、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风险管理,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的管理和防范。
3、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学涵盖了国际投资的理论和实践,包括直接投资、间接投资、跨国公司财务等。
4、国际融资:国际金融学还涉及国际融资,包括官方和私人部门的融资选择,以及资本流动的影响。
5、政策协调:国际金融学也政策协调,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等在国际环境下的影响和协调。
三、国际金融学的应用1、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和经营,需要理解和应对各种货币风险和金融市场风险。
2、金融机构:全球的金融机构都需要理解和适应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环境,以及不断出现的风险。
3、政府决策:各国政府在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时,需要考虑到全球金融市场的环境和影响。
4、个人理财:个人在规划自己的财务时,也需要考虑到全球的金融市场情况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四、结论国际金融学是一门涵盖了众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它不仅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运作,也由此产生的宏观经济影响。
它为我们理解和应对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无论是跨国公司、金融机构、政府决策者还是个人理财者,理解和应用国际金融学的原理都对其决策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际金融学中,以下哪个选项对货币的理解最准确?B. World Bank主要负责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学是研究国际间货币和金融现象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货币、汇率、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机构等多方面内容。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教案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一、课程概述《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研究货币的起源、发展、功能以及银行体系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货币银行学的核心概念,掌握货币供求、货币政策、银行管理、金融市场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金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理论目标:使学生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货币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
2.实践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货币银行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金融业务操作技能。
3.思想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念,增强金融风险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1.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起源与发展(2)货币的职能与货币制度(3)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2.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2)金融工具及其定价(3)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与监管3.银行体系(1)商业银行的业务与经营(2)中央银行的职能与业务(3)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4.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2)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3)货币政策的实践与效果5.国际金融(1)外汇与汇率(2)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3)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机构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货币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
3.讨论法: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4.实践操作法:开展模拟银行业务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安排1.总学时:64学时2.学时分配:(1)货币与货币制度:16学时(2)金融市场:16学时(3)银行体系:16学时(4)货币政策:8学时(5)国际金融:8学时3.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3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2)期中考试:30%(3)期末考试:40%六、教学资源1.教材:《货币银行学》(李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参考文献:(1)《货币银行学》(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金融市场学》(张亦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国际金融学》(姜波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教学课件:采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配合板书进行讲解。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

货币银⾏学复习资料货币银⾏学复习资料特别鸣谢0903郭伊平胡珊珊李⾬佳徐学思陈⽴鹏王赟0904刘亚辉巫强尹崇鹏余潇第⼀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怎样理解货币是⼀般等价物?答:马克思通过对价值发展的历史的考察,揭⽰了货币的起源,同时也使我们清楚的看到了货币的本质,即货币是固定充当⼀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1)货币⾸先是商品。
具有商品的共性,即同⼀切商品⼀样,具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价值和使⽤价值。
(2)货币不是普通商品,⽽是特殊商品。
第⼀,货币能够表现⼀切商品的价值。
第⼆,货币对于⼀切商品具有直接交换的能⼒。
(3)货币在充当⼀般等价物的过程中,体现着⼀定的社会⽣产关系。
我国的⼈民币,作为⼀种价值符号,它仍然是⼀般等价物。
虽然它本⾝没有价值,但它可以代表⼀定的价值量,并以⼀定价值量的代表去衡量⼀切商品价值量的⼤⼩,同⼀切商品交换,发挥其货币职能。
2.简述不兑现信⽤货币制度的必然性和稳定性。
答:必然性(不兑现信⽤货币制度出现的原因)(1)随着社会⽣产⼒的发展,⽣产规模不断扩⼤,商品交换的规模也相应扩⼤,迫切要求有⼀个灵活的有弹性的货币供给制度。
(2)黄⾦充当货币,执⾏⼀般等价物职能,是社会财富的极⼤浪费。
(3)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第⼀次世界⼤战的冲击下,黄⾦分配极不平衡,⾦本位制逐步⾛到了⾃⼰的尽头,货币实体⾮黄⾦化成为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
稳定性(信⽤货币制度的特点)(1)国家授权中央银⾏垄断发⾏纸币,且具有⽆限法偿能⼒。
(2)货币由现钞与银⾏存款构成。
(3)货币主要通过银⾏信贷渠道投放。
(4)货币供应在客观上要受国民经济发展⽔平的制约,供应过多必然危及国民经济正常运⾏。
(5)货币供应量不受贵⾦属量的制约,具有⼀定的伸缩弹性,通过货币供应管理,可以使货币流通数量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第⼆章信⽤与信⽤形式2.信⽤形式有哪些?各种信⽤形式有哪些特点?答: (1)商业信⽤,银⾏信⽤,国家信⽤,消费信⽤,直接信⽤和间接信⽤,其他信⽤形式:包括股份信⽤,合作信⽤,租赁信⽤,国际信⽤。
金融学主要学习课程

金融学主要学习课程金融学主要学习课程有什么金融学专业主要学包括:金融学、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证券、投资、信托、保险等行业进行投资理财和风险控制等。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金融学主要学习课程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金融学主要学习课程1.基础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统计学原理、经济法、财政学、管理学原理2.专业课:货币银行学、股份经济学、财务会计、金融市场学、市场营销学、保险学原理、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中央银行概论、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国际金融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金融学专业未来就业方向1、中央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是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
毕业生可以进入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参加工作,对于金融研究生而言应是首选。
2、商业银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进入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工作是毕业生一个很好的选择。
3、进入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风险性很大的金融公司工作。
4、进入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工作。
保险公司可以参照对商业银行的分析,做上数年,有保险营销、风险管理经验之后,在国内股份制保险机构迅速成长、外资保险机构进入的契机下,还是大有可为的。
5、进入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秘书处等工作。
金融学主要研究金融学、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证券、投资、信托、保险等行业进行投资理财和风险控制等。
例如:基金、股票、债券的收益分析、风险评估和投资管理,财产、人身保险的销售,银行柜台业务的办理等。
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金融学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金融机构的工作门槛都要本科毕业。
根据由关机构统计,金融业是人均收入的工作,金融学专业毕业生不仅就业收入高,金融学的就业方向很广泛可以从事经济预测分析与管理咨询人员、对外贸易人员、基金经理、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还可以在政府及公共事业单位、中外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金融管理机构等方向发展。
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研究货币、信用、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运行规律和宏观金融政策的学科。
它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理解金融体系的运作、宏观经济的运行以及金融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货币、信用、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
3、培养学生运用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金融素养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内容(一)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货币的定义和本质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2、货币的形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3、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二)信用与信用工具1、信用的含义与形式信用的定义和本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2、信用工具信用工具的种类:票据、债券、股票等信用工具的特征: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信用工具的价格(三)利息与利率1、利息的本质与计算利息的本质单利和复利的计算2、利率的种类与决定因素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公定利率影响利率的因素:平均利润率、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通货膨胀率、国家经济政策等3、利率的作用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利率对微观经济的影响(四)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的概述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分类金融市场的功能2、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回购市场3、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4、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互换合约(五)金融机构体系1、金融机构的分类与功能存款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信用社等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功能:融资功能、风险管理功能、信息处理功能等2、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3、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的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六)货币供求与均衡1、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的含义与动机传统货币数量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2、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含义与层次划分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3、货币均衡货币均衡的含义与标志货币失衡的原因与调节(七)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定义与类型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通货膨胀的治理2、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定义与类型通货紧缩的成因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通货紧缩的治理(八)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2、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等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货币政策的时滞(九)国际金融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的概念与平衡表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与调节2、汇率与汇率制度汇率的标价方法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汇率制度的类型人民币汇率制度3、国际储备国际储备的构成与作用国际储备的管理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础知识。
金融保险专业主修课程

金融保险专业课程
主要课程:
货币银行学2.保险学3.财产保险4.人身保险5.保险营销6.海上保险7.保险公
司经营管理8.风险管理9.公共基础10.个人理财11.金融法规概论12.商业银行
营销管理学
金融保险专业概况
修业年限:三年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经济法概论、货币银行学、银行会计、国际金融、银行信贷管理、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保险学原理、保险实务、保险企业经营管理、人身财产保险、船舶保险、运输保险、风险管理、银行信贷实务、银行经营管理、保险营销、调
查研究、毕业论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金融与保险的基本知识和金融、保险实务基本技能,从事金融与保险管理和
实务操作的高级管理人才。
毕业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专业所必需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养、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计算机、大学英
语以及普通话等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的资料《货币行学》课程的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共8题,从中选做5题,每题5分):1、基础货币(BasicMoney)2、虚拟资本(FictiousCapital)3、通货膨胀(Inflation)4、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5、货币政策工具(InstrumentsofMonetaryPolicy)6、国际清偿力(InternationalLiquidity)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8分):1、简述货币名目论和货币金属论,并分析它们的实质。
2、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特里芬难题(TheTriffinDilemma)。
3、什么是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三、论述题:1、请分析各国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常被选用的中间(或中介)目标。
参考答案1、基础货币(BasicMoney):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或“货币基数”,是指中央银行所发行的、掌握在社会公众(包括企业和个人)手中的现金及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的负债(即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和超额存款)的总和;换言之,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这两大部分所构成。
它是金融当局的货币供应量,是整个社会信创造的基础。
2、虚拟资本(FicticiousCapital):虚拟资本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发挥各种不同资本职能的真实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不同,它是以有价证券等形式存在的、能定期或不定期带来收入的资本所有权证书。
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但它却能瓜分剩余价值;虚拟资本本身不是现实中的财富,但它却能促进社会财富的集中。
从理论上讲,虚拟资本的数量等于有价证券的价格总额,但由于价格的变动,虚拟资本总额往往与有价证券票面价值总额不一致。
在一般情况,虚拟资本总额大于真实资本总额,并且其增长速度呈快于真实资本增长速度的趋势。
3、通货膨胀(Inflation):通货膨胀是指在不兑换纸币流通制度的条件下,因政府或货币金融当局的货币发行失控,使滞留在流通领域的纸币相对于待实现流通的商品价格总额过多,从而导致纸币贬值、整个社会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爆发深刻危机之后,西方国家纷纷开始实行纸币流通制度,加之各国政府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不断通过赤字财政和信用扩张来刺激经济,结果导致通货膨胀成为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难治的顽疾和通病。
简答题1、简述货币名目论和货币金属论,并分析它们的实质:货币名目论和货币金属论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资产阶级货币理论中关于货币本质与职能的两个对立的流派。
金属主义者把货币与贵金属混为一谈,视金银为天然的货币,认为货币必须具有金属内容,贵金属就是货币。
他们只看到了货币的自然属性,但无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社会属性。
货币金属论片面地解释货币的职能,只看到了那些必须具有十足价值的货币执行的职能(价值尺度、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却忽略了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时是可用不具有金属内容的符号或票券来代替的,因此它无法解释货币符号(银行券、纸币)的流通。
货币金属论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反对铸币贬值、要求稳定通货的主张。
货币名目论者则否定货币的商品性质,混淆了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
最初,货币名目论是作为替奴隶制、封建制国家的铸币贬值政策辩护而产生的一种思想,认为货币没有任何实际的内在价值内容,货币是由国家权力创造并赋予价值的一种名目、筹码、符号或观念上的抽象计算单位。
国家既然能给予货币“法定的价值”,也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减低铸币的金属含量。
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以后,随着生产与商品流通的日益增长,对货币的需求也迅速扩大,仅仅依靠金属货币已不能满足需要,由信用流通工具来代替金属货币的必要性产生了。
这时,货币名目论者又代表了新兴的产业资产阶级的需要,认为金属内容对货币已没有什么本质的意义,完全可由“价值符号”来取代。
总之,这两个学说都是片面的,都将货币的本质与职能混为一谈,都只从货币的某些个别职能去认识货币的本质。
因此,这两种学说都与客观存在的货币实际不符,都不能解释货币本质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复杂的货币现象。
2、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特里芬难题”(TheTriffinDilemma):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的教授罗伯特·特里芬(RobertTriffin)在其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中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以一国货币(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从而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
因为战后各国的黄金生产停滞不前,在这种情况下,世界范围的国际储备资产供应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顺差,国际储备资产的供应就会不足,就有可能不敷国际贸易发展及其他国际支付增长的需要,从而对各国经济形成紧缩的压力;反之,美国的国际收支连年逆差,它虽然满足了国际清偿力增长的需要,但如果增长过快,就有可能触发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另外,各国对美元币值稳定的信心就会动摇,美元随时都可能发生危机,从而危及整个国际货币体系。
而以后的事实也证明了,正是这个“特里芬难题”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垮台。
3、什么是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在信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商业银行体系具有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即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通过发生在整个商业银行系统内的贷放和转存,它会创造出数倍的派生(或衍生)存款。
货币乘数就是指这种存款的扩张倍数,它说明由于基础货币变化而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减的幅度。
货币乘数的理论数值(m)是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r)的倒数,即:m=1/r。
然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货币乘数的具体大小又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现金漏损率,它反映了社会公众的行为对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超额存款准备金比例,它反映了商业银行的行为对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此外,当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例不同时,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的行为对货币乘数也有影响。
论述题被各国中央银行经常选作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有:(1)存款准备金,它由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及其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部分构成。
存在准备金指标可以满足变量和可控性要求,并与货币政策目标密切相关。
(2)基础货币,即能派生出信用货币的货币,它包括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
基础货币与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及货币总量直接关联,而且它的增加或收缩取决于中央银行。
(3)利率。
利率可以是经济的内生变量,也可以是金融政策的外生变量。
中央银行可根据利率的升降来确定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使其与经济形势的变化相适应。
(4)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可以是经济内生变量,也可以是货币政策的外生变量。
当经济呈下降或衰退时,金融当局会有意扩大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增长,抑制经济衰退;反之,当一国经济发展过热、通货膨胀加剧时,金融当局则会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势头。
《国际金融学》课程的复习资料名词解释(概念题)1.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Reserve):又称“官方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或其他官方机构所持有的、可以随时用于弥补国际收支差额、或进行外汇市场干预以维持汇率稳定的被国际家普遍接受的储备资产,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SDRs)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储备头寸。
2、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ernerCondition):一国货币的法定贬(升)值或汇率上(下)浮要想改善而不是恶化贸易收支,其面临的外国对该国出口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以及该国对进口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必须相当充足,即这两个需求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之和必须大于1,即:>1。
只有满足了这一必要条件,进出口实物量变化的总和才会大得足以抵消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价格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贸易收支失衡的现象才有可能在本币币值做出调整之后得以纠正,即货币贬值(汇率下浮)会减少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升值(汇率上浮)会减少国际收支盈余。
反之,假如一国的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都不充足,马歇尔一勒纳条件得不到满足,那么,货币贬值不但不会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反而还会使其进一步恶化。
第三种情况是进出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等于1,在这种情况下,一国货币的贬(升)值,对该国的贸易收支没有净影响。
这个关于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起改善作用的临界值最初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提出的,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勒纳又加以发展因此而得名的。
3、特别提款权(SpecialDrawingRights,SDR):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69年创设的、并于1970年开始按会员国份额无偿进行分配的一种帐面国际储备资产。
它只能用于会员国官方之间的结算或用来归还IMF的借款,而不能用于民间的(或私人)的贸易结算和非贸易支付。
特别提款权刚创设时与美元等值,在美元与黄金脱钩和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以后改用16国货币定值;自1981年起,SDR的定值货币减至5种;自欧元诞生后,SDR的定值货币减至4种(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
由于SDR是一种鸡尾酒货币或合成货币,其币值相对稳定因此,它在民间交易中开始被用作计价或定值标准,支付货币则用另一种可兑换货币。
4、第八条款会员国:IMF章程(或协议)第八条款的主要内容有:(1)对经常项目下的支付转移不加限制;(2)不实行复汇率;(3)兑换其它会员国在经常项目往来中积累起来的本国货币。
如果一个IMF的会员国承担了第八条款的义务(或满足了第八条款所规定的义务),即意味着该国的货币在经常项目下已实现了可自由兑换,成为第八条款会员国。
5、法定升值(Revaluation):在固定汇率制下,个别通货膨胀程度较轻、国际收支在较长时期里出现顺差的国家,在其它国家的影响与压力下,用法律明文规定提高本币的黄金平价,降低以本币所表示的外币的价格,这就是货币的法定升值。
6、特里芬两难(TriffinDilemma):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的教授罗伯特·特里芬(RobertTriffin)在其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中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以一国货币(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从而使得该体系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
因为战后各国的黄金生产停滞不前,在这种情况下,世界范围的国际储备资产供应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顺差,国际储备资产的供应就会不足,就有可能不敷国际贸易发展及其他国际支付增长的需要,从而对各国经济形成紧缩的压力;反之,美国的国际收支连年逆差,它虽然满足了国际清偿力增长的需要,但如果增长过快,就有可能触发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各国对美元币值稳定的信心就会动摇,美元随时都可能发生危机,从而危及整个国际货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