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成效及典型成果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孙光国

合集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路径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背景介绍 (2)1.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目的与问题阐述 (5)二、文献综述 (6)2.1 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7)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8)2.3 文献评述与研究空间 (9)三、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3.1 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12)3.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3)3.3 成功案例剖析 (14)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路径构建 (15)4.1 明确培养目标与定位 (17)4.2 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18)4.2.1 专业技能培训 (19)4.2.2 创新思维培养 (20)4.2.3 实践能力提升 (21)4.3 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22)4.3.1 基础课程模块 (23)4.3.2 专业课程模块 (23)4.3.3 实践课程模块 (24)4.4 创新培养方式与方法 (26)4.4.1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27)4.4.2 项目驱动学习 (28)4.4.3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30)五、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 (30)5.1 加强组织领导与政策支持 (31)5.2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32)5.3 建立健全评估与激励机制 (33)5.4 注重宣传与推广 (34)六、结论与展望 (35)6.1 研究总结 (36)6.2 主要贡献 (37)6.3 研究不足与局限 (38)6.4 未来展望 (39)一、内容综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电商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前农村电商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

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现状,探讨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路径,以期为我国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本文对农村电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农村电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国内外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案例分析,总结了当前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和方法。

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数智化升级改造的研究与探索——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

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数智化升级改造的研究与探索——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
这场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特别是正在全面启动的新文科建设,对于高等财 经教育而言既是严峻挑战,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方面,经管类专业作为文科的重 要组成部分,应该承担推动新文科建设的历史使命。新文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 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 8 个学科门类,截至 2020 年 10 月,我国 共有 12897 个经管本科专业点,在校生人数 395.9 万名,占新文科所有专业在校生人数 的 44%。1 经管类的专业点数和在校学生数在新文科中占比最高、覆盖面最广,经管类 专业的升级改造工作在新文科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另一方面,经管类专业属于应用 文科,受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尤为深入。当 前,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不断重塑经济社会 和高等教育新形态,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升级、智能化跃迁,加快经济管理知 识和技能的淘汰与更新,引发知识获取方式与传授方式、教与学关系的深刻变革。大 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经管问题的重要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更是经管 专业人才知识架构和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内容。在这一背景下,以学科化、专 业化、精细化为主导的传统财经教育迎来了严峻挑战和重要机遇,经管学科专业人才 标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优化与创新成为不可抗 拒的时代潮流。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经管”人才,已经成为高等财经教育 的新命题。
中国高等财经教育应紧密对接国家新文科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立足新时代, 应对新变化,聚焦经管类学科专业特点,结合中国情境下的经济管理问题,综合运用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经管类专业的人才进行培养理念、模式、内容及手 段方面的升级改造。经管类专业的数智化升级改造不是简单地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新技术补丁式、表面化地附着于传统经管专业知识体系之上,或者将其作为教育教学 的工具和手段,而是通过建立与经管专业知识之间深层次的内在关联,进一步为经管 专业带来价值导向和思维方式上的转变。

201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拟立项课题名单

201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拟立项课题名单

基于“校地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益地”服务研究 书刻造型艺术教学与文化产业开发研究 新医改视角下面向社区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面向装备制造业的跨学科创新型紧缺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的研究 大学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技能训练研究 开放式探究性实验教学新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遗传学实验教学为例 高校大学生学业成就和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分类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农林经济管理类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机理与模式改革研究 大学生责任心与人格的关系研究 我国高校廉政建设预警模型研究 基于校企融合的林业与木工机械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区域大学特色建设转型及对策的研究 黑龙江省“落地”农业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突出能力培养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仿真职业环境下黑龙江省传媒人才创意型课程体系建设与培养研究 化学实验无纸化网上考试系统软件研制及应用研究 基于默会知识视角下的会计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农业院校校企合作产学研体制与机制的研究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的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 动物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与实践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情境式教学在农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研究与实
省教育厅规划课题 高等农业院校建立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 省教育厅规划课题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艺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省教育厅规划课题 面向石油行业的力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省教育厅规划课题 基于多媒体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听说多维立体化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省教育厅规划课题 基于人力资本价值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创新研究 省教育厅规划课题 音乐表演专业视唱练耳分级教学系统的构建研究 省教育厅规划课题 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省教育厅规划课题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落地”人才的对策和实践研究

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004年6月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Jun2004第14卷第3期JournalofGu皿咖YouthLeadersCoHegeVal14N013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禹素质人才的培养张建国(杭州商学院团委,浙江杭州310035)摘要:人类已经进八了一个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资源是人才和知识。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个性、宽厚的理论素养、较强的创新和实战能力、放眼全球的战略眼光和勇于争先意识、较强的适应和应变能力t是知识经济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

对此.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历史使命的我菌高校,应看力于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思想政治素质、高创新能力、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知识经济;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国分类号:G6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254(2004)一0013一02OntheTrainingofHigh—QualityPersonnel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theKnowledgeEconomyEraZHANGJian—gLlo(LeagueCommittee.HangzhouCofiegeofCommerce,Hangzhou310035,China)Abstract:Theknowledgeeconomyemcallsforandmorehish—qualitypersonnel.Thehigh—qualitypersormelshouldmeetthelollowingbasicrequirements:(1)havesoundideology。

moralcharacterandindividuality;(2)havehish目theoreticallevelandgreatercapaeityf。

rinnovationandpractice;(3)havestrategicinsi咖andthewoddperspeeti*e;㈩4beveryadaptabletochangestetc.Therefore.incollegesanduniversitie日,traininghigh—qualitypersonnelshouldbecentreduponhigh—qualitypersonnel’3ideologicalandpoliticalquality,innovationcapability,andoverallquality.Keywords:knowledgeeconomy;coliegesanduniversities;high—qualitypersonnel;tmimng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生产要紊并凸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总结项目人才培养情况

总结项目人才培养情况

总结项目人才培养情况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项目背景与目标 (3)1.2 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3)二、项目概况 (4)2.1 项目简介 (5)2.2 项目参与人员构成 (6)三、人才培养方案 (7)3.1 培养目标设定 (8)3.2 培训内容与课程设置 (9)3.3 实践机会与实习安排 (10)3.4 考核评价体系 (11)四、人才培养实施过程 (12)4.1 开班仪式与入学教育 (14)4.2 日常教学活动与管理 (14)4.3 项目实践与案例分析 (15)4.4 学员反馈与改进措施 (16)五、人才培养成果展示 (18)5.1 学员学历与职业发展 (18)5.2 学员技能竞赛获奖情况 (20)5.3 学员社会服务与贡献 (21)5.4 学员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22)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3)6.1 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5)6.2 师资力量与资源限制 (26)6.3 市场需求与培养目标的对接问题 (26)七、改进建议与发展方向 (27)7.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9)7.2 拓展实践教学资源 (30)7.3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31)7.4 提升学员满意度与质量保障 (32)八、结语 (33)8.1 项目人才培养的总结 (35)8.2 对未来人才培养的展望 (36)一、内容概括项目背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我们意识到现有的团队成员需要通过系统的培训和提升来满足新的挑战。

我们启动了这个人才培养项目,旨在为团队成员提供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平台。

人才培养目标: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团队成员能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工具和技术,同时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每位成员都能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实施过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面向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习计划,包括线上课程学习、现场工作坊、顶岗实习和个人发展顾问计划。

人才培养成效及典型成果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孙光国

人才培养成效及典型成果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孙光国

人才培养成效及典型成果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孙光国孙光国,男,汉族,四川宣汉人,管理学博士、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

兼任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成本研究会理事、中国会计学会企业会计准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辽宁省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大连市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研究员。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获得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2014)、“辽宁特聘教授”(2013)、“大连市最喜爱青年教师”(2013)等荣誉称号。

博士后在站期间学习与工作情况2008年10月进入东北财经大学与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工商管理博士后工作站”,2012年5月出站。

在站期间,承担了两项与博士后有关的课题。

一是获批辽宁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企业博士后研究课题——“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内部报告研究”,以国家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为研究出发点,结合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的具体情况,深入研究了企业内部报告与企业会计准则相互融合的问题,为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内部报告体系提供了参考。

二是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奖资助,研究课程为“会计准则超载、差别化报告与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建设”。

在站期间,除承担上述两项与博士后有关的课题外,还主持并完成了三项省级课题,包括:会计准则变迁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协调度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财务报告目标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课题)、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对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的影响研究及实证分析(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课题)。

还参与了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辽宁省科技厅重大科技项目、中国会计学会课题、财政部项目等各一项。

在站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属于CSSCI来源期刊的6篇。

主要代表作有: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研究:文献回顾、述评与未来展望(发表于《会计研究》,2012年第3期)、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目标与模式的选择(发表于《会计研究》,2009年第2期)、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可靠性起到保证作用了吗?——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发表于《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第3期)、公允价值信息的‘功能锁定’现象——基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的投资者行为分析(发表于《经济管理》,2011年第4期)、企业内部报告改进研究(发表于《财政研究》,2011年第3期)、资产减值新政:遏制了还是转变了盈余管理方式(发表于《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12期)、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发表于《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12期)。

以陈国辉院长为带头人的财会系教学团队被确定为2007年普通高校省 ...

以陈国辉院长为带头人的财会系教学团队被确定为2007年普通高校省 ...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2010年大事记1月5日,管理系二十名学生喜获国家级、省级两个广告大赛九个奖项,此次获奖是管理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果。

2月26日,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有3个项目分别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其中2个项目获批A类项目,分别是鲍丽娜主持的《基于社会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周波主持的《与后续专业课相衔接的“金融学”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单立勋主持的《独立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构建研究》获批B类项目。

3月6日,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09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评选和培养工作的通知》,经高校限额申报、会议评审,2009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共评选出专业带头人70名,其中津桥商学院的陈国辉被评为本科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带头人。

4月22日,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组织的2010年辽宁省高校“千名辅导员万家行”评选活动中,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辅导员刘博、郝影荣获“先进个人”称号。

5月4日,第十三届亚洲轮滑球锦标赛组委会、中国轮滑协会和共青团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联合授予津桥商学院八名学生“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并授予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优秀团体”荣誉称号。

5月5日上午,我院组织召开2010年就业工作会议,总结前一阶段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安排部署2010届毕业生工作。

6月1日,在大连市高校大学生2010年乒乓球比赛中,我院代表队在体育部关正春、赵益鑫两位老师指导下,在决赛中战胜了上届冠军大连工业大学代表队,荣获本届男子团体冠军。

龚耀杰和陶书源两名同学分获男子单打第三名和第五名。

6月2日,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卢喜辉和学生工作部主任王小巍、院团委书记张拓赴沈阳参加了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共同召开的传达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会议。

孙国平行稳致远的科技“猪倌”

孙国平行稳致远的科技“猪倌”

58 / PRESENCE人物风采P在湖北博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楼的走廊里,每个重要角落,都有一面镜子,孙国平告诉记者,“博大人”要常常照照镜子、正正衣冠;在孙国平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张中国地图,这张地图有别于普通的行政区划图,它是一张博大的市场布局图,时时提醒“博大人”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与动物繁殖结缘1988年,年轻的孙国平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学习畜牧专业。

之所以学习这个众人眼中的“冷门”,孙国平心里有个朴素的想法,在当时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中,仍以谷物食品为主,若要提高生活水平,肉蛋奶等 动物性食品 的摄入 肯定会逐年增加,而这,离不开畜牧业的发展。

1992年,孙国平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黄石粮食局所属的饲料公司工作。

在国营企业工作的四年里,孙国平担任过猪场技术员、饲料厂配方师、车间主任、销售部经理、行政部经理等职务,在技术、销售、行政等多个岗位上锻炼,着实成了这个领域的“小行家”。

在工作数载之后,孙国平发现,尽管当时全国整体的畜牧行业很兴旺,但当地饲料公司的发展并不好,肉蛋奶的消费量也不是很高,面对这些问题,孙国平却无力解决。

于是,他决定走出家乡,出去闯一闯,再多学些经验和本领。

在孝感、武汉、湖南等地从事三年的销售、管理工作后,1999年,孙国平在广东开启了创业打拼的道路。

那年,他30岁。

在广东,孙国平发现当地的养殖业非常兴旺,饲料添加剂的市场空间很大,这些利好信息再次坚定了他从事农牧行业的信心。

然而,昔日的“全能手”到了他乡创业,却步履维艰,处处碰壁。

孙国平回想起往日的创业经历,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他说,当时自己在广东跑饲料添加剂业务,从顺德到湛江,每个月一个来回,单程500公里,行走就在摩托车上,吃饭就在路边快餐店中,住宿就在20元一晚的小旅馆里。

刚到广东的前半年,孙国平颗粒无收,面对现实的落差,心中难免焦虑,不时也会冒出自我否定的念头。

然而,他还是坚定信念,从基层做起,不知疲倦地努力,发誓再苦再难也要坚持。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适切模式和关键策略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适切模式和关键策略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适切模式和关键策略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4)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5)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6)1.4 论文结构安排 (7)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 (7)2.1 新质生产力的定义 (8)2.2 新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9)2.3 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 (10)2.4 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升级的关系 (12)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挑战 (13)3.1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14)3.2 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15)3.3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遇与趋势 (17)四、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适切模式 (18)4.1 创新驱动模式 (19)4.2 产业链模式 (20)4.3 项目驱动模式 (22)4.4 混合式学习模式 (23)4.5 翻转课堂模式 (24)五、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策略 (25)5.1 课程体系优化策略 (26)5.2 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27)5.3 实践教学强化策略 (28)5.4 学生评价改革策略 (30)5.5 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31)六、案例分析 (32)6.1 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成功案例分析 (33)6.2 案例对比与启示 (34)6.3 案例实践效果评估 (36)七、结论与展望 (37)7.1 研究结论总结 (38)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9)7.3 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40)一、内容描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这一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适切模式及关键策略。

我们需要明确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新质生产力是指通过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方式,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能力。

这种生产力不仅注重传统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土地)的提升,更强调技术、知识、信息等新型生产要素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会计学专业国际化办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会计学专业国际化办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会计学专业国际化办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推荐书附件成果完成人:刘永泽吴大军陈文铭孙光国陈艳利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3月30日目录一、本成果的基本情况 (1)二、本成果的主要内容 (2)(一)研究会计学专业国际化办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2)(二)立足于会计学专业国际化办学实践,全方位、多维度地构建了会计学专业国际化办学的有效模式 (2)三、本成果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方法 (4)(一)解决的主要问题 (4)(二)主要方法 (4)四、本成果的创新之处 (5)(一)按差异化的市场需求分层施教 (5)(二)成功推广“嵌入式”方式 (5)(三)试行“双导师双学位”制度 (5)(四)完善双语师资队伍的建设机制 (5)五、本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6)(一)按照国际化办学的精品战略改造传统会计学科的理念获得国家认可 (6)(二)国际化办学模式获得国际认可,综合示范效应突出 (6)(三)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成效显著,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6)(四)本成果在同类院校的推广价值大,应用范围广泛,社会效益明显 (6)六、本成果的未来发展 (6)“会计学专业国际化办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报告自2005年1月起,由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刘永泽教授主持的“会计学专业国际化办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该项目是在总结过去若干年来会计学专业国际化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对会计学专业国际化办学模式进行系统梳理,并将其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去。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本成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本成果的基本情况会计学科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会计学也实现了与国际会计的接轨,会计教育也走向了国际化的道路;到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更加扩展,会计的国际化步伐越来越快,要求会计学教育实现办学的国际化。

第三届亚太会计学科院长论坛召开

第三届亚太会计学科院长论坛召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5937国内统一刊号:CN 14-1063/F 邮发代号:22-127(本刊编辑部)2020年第3期会计之友第三届亚太会计学科院长论坛召开博文明理,厚德济世。

2019年12月28—29日,第三届亚太会计学科院长论坛及第五届中国会计学博士毕业生学术研讨暨就业意向交流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

本次会议主题为“新技术环境下会计人才教育新模式、新挑战、新特点”,来自海内外3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开幕式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会硕中心主任(副院长)郭飞教授主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闫平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靳庆鲁教授先后致辞。

闫平副校长简要介绍了该校及会计学院的发展历史和近况,指出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驱动着产业变革,对会计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希望本次会议能为会计学科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战略转型提供新思路。

靳庆鲁院长指出亚太会计学科院长论坛本着为“亚太会计学科谋发展、为亚太人才培养谋未来”的初心和使命,致力于构建亚太会计学科教育、科研、服务命运共同体,开拓亚太会计学科建设的新格局。

香港大学会计系主任张国昌教授认为计量通过增强跟踪、记录能力,影响商业流程和转变商业模式并对会计活动产生影响。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谭洪涛教授强调了会计类人才培养转型的重要性及理念,指出会计专业的未来在于财务、技术与信息学科的交融整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肖星教授指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学科融合迫在眉睫。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靳庆鲁教授从会计信息与公司估值系统角度解读了会计力量如何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辛清泉教授探讨了新科技革命对会计职业的影响以及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指出技术使得会计职业更有价值,会计的本质没有变化,但会计的功能在不断演化。

高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

高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

《中国国情国力》2019年第12期高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苏继成 孙朝晖摘要:现行的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模式僵化和法律制度较为滞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也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实行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可通过发挥产权市场激励功能,解决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闲置浪费问题,促进成果市场转化的制度创新。

本文总结了西南交通大学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做法,指出存在的法律障碍、投资作价标准及各类主体权益保护等问题和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产权保护中图分类号:C463 文献标识码:A一直以来,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不高是制约我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2条规定,职务科技成果指的是执行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单位的工作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上述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科技成果。

按照我国的科研成果管理办法和相关法律规定,高校科研人员的职务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归属学校,其发明人可获得奖励或一定的荣誉。

由于激励不足,很难激发科研人员进行探索发明的热情,也非常不利于成果的市场转化。

如何解决高校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与国有资产流失之间的矛盾,事关科技成果创造发明人、科技成果所有权人的正当权益。

为了有效促进科研人员从事研发的积极性,持续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西南交通大学(简称西南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2010年开始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把取得专利权的科技成果的职务发明人与学校列为共同专利权人,以知识产权所有权的方式奖励发明人,以此激励职务科技成果发明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主要做法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是将科研人员在学校从事探索发明取得的职务科技成果,通过学校出台的《西南交通大学专利管理规定》改变其所有权属性,将之前科技成果完全属于国家所有权的状态改变为国家、职务发明人共同所有,将“先转化、后确权”改变为“先确权、后转化”,将成果奖励权改变为专利权。

基于“智慧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以“自动化生产

基于“智慧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以“自动化生产

第01期2020年1月No.01January,2020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学规划重点规划课题;项目名称:高水平专业建设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GZB1318006。

作者简介:孙福才(1981—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

摘 要:互联网具有高效、快捷、方便传播的特点,在高等职业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成为高职学生们学习的好帮手。

文章基于“智慧树”平台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应用,以“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为例,阐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并总结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知到”教师端APP ;混合教学模式;线上线下基于“智慧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以“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为例孙福才1,季东军1,刘晓春2(1.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2.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8)无线互联科技Wireless Internet Technology1 课程与教学现状“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是一门综合应用较强的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讲述机械安装、气动技术、传感器技术、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控制技术、工业组态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门综合应用学科,也是培养机电专业高素质符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修课程。

目前,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课程知识面广,内容繁多,课程学时数少,课上教师不能讲解全部知识点。

(2)实践教学环节完全安排在课上教授,实训项目内容与企业生产性项目贴合度不高、实训软硬件配置不匹配,不能体现先进性、创新性,达不到机电专业理想的人才培养目标,迫切需要融入信息化手段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前言信息和技术等,从而得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补充。

(3)传统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知行合一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路径探究

知行合一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路径探究

知行合一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路径探究作者:杨志武孙世萍杨雪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0年第5期收稿日期:2019-09-06作者简介:杨志武(1980—),男,黑龙江绥化人,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与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年本科教学改革质量建设研究项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社会调查系列课程知行合一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课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SJGY20170099);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经济管理类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SJGY20170098)阶段性成果;2020年东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入库培育项目“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计划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视角”阶段性成果杨志武1,孙世萍2,杨雪1(1.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2.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摘要:知行合一导向的科研人才培养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之一。

文章从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科研兴趣、创新思维导向、凝练科学问题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四个方面阐述知行合一导向的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例,提出知行合一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知行合一;科研能力;大学生;路径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5-0073-042015年,党中央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部署,战略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从战略部署中可以看到,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性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实践与思考

创新性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实践与思考

创新性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实践与思考郑秀梅;司有宝;付丽艳;李广军【摘要】培养创新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项目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以佳木斯大学本科生的科技创新实践为基础,分析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在项目选题、完成期限、学生的创新意识及项目结题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可行的方法与建议.【期刊名称】《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28)005【总页数】4页(P77-80)【关键词】创新性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创新意识;课程体系改革【作者】郑秀梅;司有宝;付丽艳;李广军【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佳木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佳木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佳木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0创新是一个探索未知领域和对已知领域进行破旧立新的过程[1],充满各种阻力和风险,可能遇到重重的困难、挫折甚至失败。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场所,创新人才培养也是目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2],大学生科技创新性实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科技创新性实践是学生发现问题或老师指定实践条件,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施,通过创新性实践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

本文结合笔者指导国家及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性实践项目的经历,分析了在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考了基于创新性实践项目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性,设计了一套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改革方案,从而为黑龙江省或佳木斯大学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建议。

本文以笔者指导的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寒冷地区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为例,阐述本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整个实施过程,包括项目选题、项目申报、实验实施、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几个阶段。

东北振兴视域下高校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东北振兴视域下高校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东北振兴视域下高校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作者:徐翔宋昭杰来源:《辽宁经济》2022年第04期〔内容提要〕新文科旨在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实现多种学科交叉融合。

随着创新创业浪潮向纵深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逐步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

“十四五”时期,东北振兴迎来新机遇、新挑战,新文科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势在必行。

本文首先对东北振兴视域下高校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涵进行剖析,结合当前存在的现实困境,基于PDCA循环理论,从顶层设计、措施落实、效果监测、机制升级四个方面入手,构建高校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型,为其模式的优化提供有效支撑,以期助力东北振兴。

〔关键词〕东北振兴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PDCA循环理论2020年11月,教育部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新文科更加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中,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更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面对全球信息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新文科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势在必行,二者相辅相成、协同并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东北全面振兴,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均衡发展产业结构和竞争优势,实施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集聚措施。

在东北振兴背景下,高校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大有可为。

探究高校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助力东北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及其与东北振兴的联系(一)高校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时期,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5G等新技术不断涌现。

应对时代变革,新文科建设已成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

作为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新文科建设旨在深度融合科学技术与人文社科,培养知识复合、学科融合、实践能力强的拔尖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才培养成效及典型成果案例
东北财经大学孙光国
孙光国,男,汉族,四川宣汉人,管理学博士、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

兼任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成本
研究会理事、中国会计学会企业会
计准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
学会财务成本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辽宁省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大连市
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内部控制
研究中心研究员。

入选教育部“新
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3)、辽宁省高等学校“优
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获
得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
(2014)、“辽宁特聘教授”
(2013)、“大连市最喜爱青年
教师”(2013)等荣誉称号。

博士后在站期间学习与工作情况
2008年10月进入东北财经大学与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工商管
理博士后工作站”,2012年5月出站。

在站期间,承担了两项与博士后有关的课题。

一是获批辽宁省人力资源与社会
保障厅企业博士后研究课题——“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内部报告研究”,以国家发
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为研究出发点,结合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的具体情况,深入研
究了企业内部报告与企业会计准则相互融合的问题,为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建立
内部报告体系提供了参考。

二是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奖资助,研究课程为“会计准则超载、差别化报告与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建设”。

在站期间,除承担上述两项与博士后有关的课题外,还主持并完成了三项省级
课题,包括:会计准则变迁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协调度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财务报告目标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课题)、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对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的影响研究及实证分析(辽宁省
社会科学联合会课题)。

还参与了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辽宁省科技厅重
大科技项目、中国会计学会课题、财政部项目等各一项。

在站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属于CSSCI来源期刊的6篇。

主要代表
作有: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研究:文献回顾、述评与未来展望(发表于《会计研究》,2012年第3期)、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目标与模式的选择(发表于《会计研究》,2009年第2期)、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可靠性起到保证作用了吗?——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发表于《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第3期)、公允价值信息的‘功能锁定’现象——基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的投资者行为分析(发表
于《经济管理》,2011年第4期)、企业内部报告改进研究(发表于《财政研究》,
2011年第3期)、资产减值新政:遏制了还是转变了盈余管理方式(发表于《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12期)、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发表于《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12期)。

在站期间,研究成果获得各级各类奖励7项,其中辽宁省或大连市自然科学优
秀成果奖励2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励一项、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项、中
国会计学会和辽宁省会计学会奖励各一项,主要有:“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研究:文
献回顾、述评与未来展望”,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学术论文类一等奖。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问题研究”,获得辽宁省第十一届(2007-2008年)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和辽宁省科技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在站期间,还积极参加各项学术会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次、国内学术会议
6次。

博士后出站后至今主要成就
(一)学术与社会兼职情况
1.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2.中国成本研究会理事
3.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常务理事
4.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
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
5.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大连华锐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独立
董事、瓦房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湘财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6.国家自然学科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
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
(二)主要荣誉
1.2012、2014年,“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2.2013年,辽宁省“辽宁特聘教授”。

3.2013年,“大连市我最喜爱的青年教师(高校组)”(第二届)。

4.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5.2013年,入选辽宁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6.2014年,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学术类)。

(三)学术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属于CSSCI来源期刊的论文10篇。

主要代表作有:
1.“预算控制导向的政府交易成本规范:一个监管框架”,发表于《改
革》2014年第10期。

2. “产权性质差异、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发表于《会计研
究》2014年第5期。

3.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理论框架研究——基于投资者保护视角”,发表于《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第2期。

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2014年第7期全文转载。

该文荣获“2014年大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

4.“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吗?”,发表于《财经问题研究》,
2013年第7期。

5.“会计准则变迁的诱因、动力与路径:近20年来三次重大会计准则变迁的分析”,发表于《财政研究》,2013年第5期。

该文荣获2014年度辽宁省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6.“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理论框架、关键概念、运行机制”,发表于《会计研究》,2013年第3期。

该文被《财务与会计导刊》2013年7月下半月·理论版全文转载。

7.“会计准则变迁与企业管理层行为的协调联动研究”,发表于《管理世界》,2012年第8期。

(四)科研项目
共主持申请立项课题6项,其中,纵向课题5项,横向课题1项。

已完成课题3项,在研课题3项。

主要有:
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透明度——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2.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以会计学专业为例。

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公司治理、外部监管与财务报告质量研究。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投资者保护视角的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报告质量研究。

(五)科研获奖
共获得各级各类奖项8项,中国会计学会1项、辽宁省和大连市自然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主要有:
1.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理论框架研究——基于投资者保护视角”,荣获“2014年大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

2.“会计准则变迁的诱因、动力与路径:近20年来三次重大会计准则变迁的分析”,荣获2014年度辽宁省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研究:文献回顾、述评与未来展望”,获得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度会计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013年度全国商务财会学术论文优秀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