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课程代码:1669建议课时数:80(其中实践课时数:40)学分:5适用专业:软件技术课程归口单位: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一、前言(一)课程的定位本课程是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是使学生熟练运用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和Java语言进行程序开发。

它要以《C语言程序设计》、《关系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Java Web应用开发》及《Java Web框架编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软件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B/S互联网应用开发和移动应用开发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工作项目设计以Java程序员的岗位需求分析为主线来进行,梳理知识与技能的描述。

要求能使用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熟练运用Java语言和Spring MVC技术进行程序开发;熟悉Java语法、面向对象的实现方法、JDBC访问、网络通信协议等知识。

本课程以任务驱动为主,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五大学习任务为主。

学习任务以具体项目为载体,这些项目相互独立且递进的,融合了每个学习阶段任务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以及学习意识等素养,使其符合企业需求的Java开发工程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80课时,5学分。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理解类层次、对象及对象之间的关系,熟悉并能使用Eclipse 集成开发环境,理解Eclipse开发环境的编译、运行方式;掌握面向对象的编程思维;熟悉应用程序开发的一般步骤;了解Java代码编写和文档符合规范,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养成良好的协作精神与服务意识的团队合作能力;熟悉程序调试、排错的方法。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doc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doc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标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应用开发已经成为IT行业的热门领域之一。

为了培养更多具备移动应用开发能力的人才,许多高校和培训机构纷纷开设了移动应用开发课程。

然而,由于行业发展迅速,各种技术不断更新,导致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标准也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完备的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标准,以期为相关教育机构和学习者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课程目标1.1 掌握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独立开发移动应用的能力。

1.2 熟悉移动应用开发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具备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1.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使其能够在实际项目中有效地参与到开发工作中。

二、课程内容2.1 移动应用开发基础(1)移动应用开发概述(2)移动应用开发环境搭建(3)移动应用开发工具介绍(4)移动应用界面设计基础(5)移动应用导航和布局设计2.2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1)移动应用开发语言介绍(2)移动应用开发框架(3)移动应用网络通信技术(4)移动应用数据库应用(5)移动应用性能优化和调试2.3 移动应用开发实践(1)移动应用实战项目(2)移动应用开发流程和方法(3)移动应用测试和发布(4)移动应用用户体验设计(5)移动应用开发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动手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3.2 项目驱动教学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实践,培养其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

3.3 资源共享和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和交流机制,共享教学资源和经验,促进共同提高。

四、教学评估4.1 平时作业学生需要按时完成课堂作业和项目任务,以检验其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能力。

4.2 期末考核通过期末考核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表现。

4.3 课程设计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课程设计项目,对于项目的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评价。

2024年度移动通信课程标准

2024年度移动通信课程标准
持和释放等控制功能。
A
B
C
D
信令流程
包括呼叫建立流程、呼叫释放流程、位置 更新流程和切换流程等,涉及多个网元和 接口之间的协同工作。
Um接口
连接MS和BSS之间的空中接口,采用无线 通信技术,实现无线信号的收发和处理。
2024/3/24
19
05
CATALOGUE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2024/3/24
20
移动通信课程标准
2024/3/24
1
CATALOGUE
目 录
2024/3/24
• 课程概述与目标 •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 • 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与协议 •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 移动通信业务与应用 • 移动通信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2
2024/3/24
01
CATALOGUE
课程概述与目标
3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
掌握OFDM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在移动通信中的 应用,如4G/5G中的OFDM技术。
2024/3/24
15
04
CATALOGUE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与协议
2024/3/24
16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基站子系统(BSS)
包括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 信台(BTS),负责无线信号的收发 和处理。
移动交换子系统(MSS)
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和访问 位置寄存器(VLR),负责呼叫建立 、保持和释放等控制功能。
2024/3/24
操作维护子系统(OSS)
提供网络管理和维护功能,包括配置 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 理等。
移动台(MS)
包括移动终端(MT)和用户识别模 块(UIM),是用户使用的设备,负 责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移动应用开发学分:5.5计划学时:96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1.前言1.1课程性质Android技术已经成为主流的手机平台开发技术,本门课程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开发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

Android基于Linux技术,它是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

Android的优势在于对第三方软件完全开放,免费向开发人员提供,可以对源代码进行修改,而且集成了大量的Google应用,例如Google 地图、Gmail邮箱等,大大增强了Android手机的功能。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本课程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授课计划设计为单元形式,各教学单元的学时安排不再细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中的“移动应用开发”工作项目中的任务领域设置。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邀请行业专家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所涵盖的职业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以学生毕业后就业上岗就能遇到并需要解决的问题为项目任务,以项目为模块单元来展开课程内容的教学,并按活动项目组织教学活动,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共96学时,5.5学分。

每部分都采用理论讲解和上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先演示操作并进行讲解,再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分解,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实战操作,在实践练习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教师再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本门课程主要是通过制作一些实际的案例,选取的案例均是生动、实用的网站案例,穿插讲解相关理论。

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根据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中心”。

《JavaScript》课程标准

《JavaScript》课程标准

《JavaScript》课程标准(B类课程)课程编码:03160207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移动通信,物联网授课院(系、部):机电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分学时:4学分60学时(理论教学30学时实践教学30学时)编写执笔人:刘亮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审核日期:院长(主任)审定签字:审定日期: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1. 1课程定位与作用课程的定位:(JavaScript))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互联网编程领域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网站交互设计、网站脚本设计、网站动态设计等专业能力,突出培养学生互联网网站APP脚本开发能力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互联网企业的相关岗位工作。

课程作用:本课程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工作责任心、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养。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JQuety》课程的前导课程。

1. 2课程设计理念①坚持高职性,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

高职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

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②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

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③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

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多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莫定基础。

《html5移动web开发(第2版)》课程标准

《html5移动web开发(第2版)》课程标准

《html5移动web开发(第2版)》课程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HTML5移动web开发是当今互联网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一门前沿的技术课程,其标准对于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一.引言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背景和目的,概述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二.课程概述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目标和重点,对课程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和概念进行概述。

三.无线传输基础知识
本章介绍无线传输的基本原理、信道特性、调制技术和多址技术等。

四.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组成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及互联关系。

五.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本章详细介绍2G、3G、4G和5G等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无线接入技术、核心网技术和业务特性等。

六.移动通信标准与规范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领域的标准与规范,包括国际标准组织、国
际电信联盟和国内相关机构制定的标准与规范。

七.移动通信协议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中常用的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等。

八.移动通信安全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保障机制,包括用户认证、数据
加密和安全传输等。

九.移动通信应用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包括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车联网等。

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案例分析、实验指导书和相关资料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
1. 通信法:指管控通信行业的法律法规,包括电信管理法、无
线电管理条例等。

2. 信息安全法:指保护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包括
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等。

3. 个人信息保护法:指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的法律法规,包括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保护法等。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移动通信技术是一门涉及无线通信原理、网络架构、信号处理、移动终端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关键手段,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移动通信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关键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系统组成。

掌握无线信道特性、调制解调技术、编码与复用技术等基本原理。

熟悉移动通信网络的架构、协议和关键技术,如 GSM、CDMA、LTE 等。

理解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包括射频电路、基带处理等。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常见问题。

具备一定的移动通信系统设计和优化能力。

能够进行简单的移动通信实验和测试,获取并分析相关数据。

具备跟踪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移动通信的特点和应用场景2、无线信道特性电磁波传播特性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多径效应和多普勒频移3、调制解调技术模拟调制技术(AM、FM、PM)数字调制技术(ASK、FSK、PSK、QAM 等)调制技术的性能比较和选择4、编码与复用技术信道编码(卷积码、Turbo 码等)交织技术复用技术(TDM、FDM、CDM 等)5、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与协议GSM 网络架构和协议CDMA 网络架构和协议3G(WCDMA、CDMA2000、TDSCDMA)网络架构和协议 4G(LTE、LTEA)网络架构和协议5G 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展望6、移动终端技术移动终端的硬件组成(射频模块、基带模块、电源管理等)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Android、iOS 等)移动终端的应用开发基础7、移动通信系统的规划与优化频率规划与分配覆盖优化和容量优化干扰分析与抑制8、移动通信新技术软件定义无线电(SDR)大规模 MIMO 技术毫米波通信技术边缘计算与雾计算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四、课程实施1、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软件信息与服务专业建设1.2.5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6.核心课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课程标准东莞理工学校软件信息与服务专业项目建设小组课程编号:课程类型:核心课程、一体化课程学时:36 适用对象: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三年级学生编制者:尹桂萍审核者:编制日期:2014-08-10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定位《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是计算机所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专业核心课。

课程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导向,注重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

同时遵循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国家工信部通信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移动互联网技能认证析考核要求,以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信息管理及生产管理三方面需求为导向,详述移动互联网热点技术的应用,大量的技术应用和软件开发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针对不同环境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课程中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

2、课程任务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沟通与团队的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遵守国家关于软件与信息技术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关键性的软件开发与应用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力求达到岗位技能和职业标准。

二、职业活动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以完成项目任务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既突出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又保证学生能掌握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设计了多个实际企业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具体案例,每个案例都能覆盖本课程的知识点,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易懂和容易掌握,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达到社会相应岗位群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职业活动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如下:岗位职业能力教学内容(理实一体化课)移动互联网基础知识移动互联网概述与智能手机及操作系统(第1、2 章)移动互联网热点技术移动互联网热点技术(第 3 章)移动互联网产业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第 4 章)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企业的应用与解决方案(第5、6 章)三、课程目标1、职业关键能力目标(1) 认识和了解移动互联网及其发展;(2) 掌握移动智能手机的各种操作系统及其特点;(3) 掌握移动互联网的热点技术;(4) 了解和认识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熟悉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5) 掌握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6) 掌握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价值,了解移动互联网企业应用整体解决方案。

android 手机开发技术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教学大纲

android  手机开发技术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教学大纲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教育层次:专科层次学制:3年适用对象:初中起点高职□中职起点高职□高中起点高职■课程教学时数:90 学分数:6制订或修订执笔人:系(部)教研室主任审核意见签名:日期:系(部)教学主任审核意见签名:日期:院教学工作委员审核意见签名:日期: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移动应用开发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适用专业】软件技术专业1.课程定位《移动应用开发技术》是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掌握Android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实际动手开发一些应用。

2.课程任务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移动开发基本概念。

其中理论部分主要包括资源访问、用户界面、组件使用、数据存储、互联网应用等。

实践部分是针对前面基础理论设计的案例实践,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

3.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移动开发基本理论和概念、资源访问、用户界面、组件使用、数据存储、互联网应用等。

技能目标:熟悉开发环境的安装和配置,能够从事移动APP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等工作,熟悉Android程序的发布流程等。

素养目标: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思想品德;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养成规范的软件代码编写习惯;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等。

4.教学内容第一讲初识Android1、认识Android2、Android的背景3、我的Android我做主4、真实体验—Android 模拟器5、更上一层楼,加入Android开发社区第二讲必先利其器—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1、你的爱机胜任吗—开发Android应用前的准备2、Wwindow开发环境搭建3、Linux一族— Ubuntu开发环境搭建4、Mac OS一族—苹果开发环境搭建第三讲Android SDK介绍1、Android SDK基础2、深入探寻Android SDK的密码3、重中之重—Android 典型包分析第四讲Android Market及应用发布1、Google Market产生背景与目的2、体验“选货”的乐趣—在G1上体验Market的使用3、Android开发活动及特色应用4、你也可以做东家—申请M arket帐号5、开张了—在Market上发布应用第五讲第一个应用HelloWorld1、HelloWorld应用分析2、调试项目第六讲磨刀不误砍柴工——Android应用程序结构介绍1、Android体系结构介绍2、Android应用程序组成3、Android应用工程文件组成第七讲良好的学习开端——Android基本组件介绍1、第一印象很重要——界面UI元素介绍2、我的美丽我做主——Android中应用界面布局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常用widget组件介绍4、友好的菜单——menu介绍与实例5、Android应用的灵魂——Intent和Activity介绍与实例6、用好列表,做好程序——列表(ListView)介绍与实例7、友好地互动交流——对话框(Dialog)介绍与实例8、温馨的提醒——Toast和Notification应用第八讲移动信息仓库——Android的数据存储操作1、Android数据存储概述2、轻轻地我保护——SharedPreferences存储3、谁的文件,谁主宰——文件存储4、打造自己的数据库存储——SQLite存储方式5、我的数据你来用——ContentProvider介绍6、再学一招——网络存储第九讲我来“广播”你的“意图”——Intent和Broadcast面对面1、Android应用程序的核心——Intent2、用广播告诉你——利用Intent来广播(BroadCast)事件3、应用实例详解第十讲一切为用户服务——Service应用实例1、认识Service2、使用Service3、Service的生命周期4、实例学习Service第十一讲开发Android应用的基本步骤1、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应用规划及架构设计2、应用开发步骤3、成功就在眼前——应用测试和发布钱了——发布到AndroidMarket5.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课程考核方式该课程的考核改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的方法,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以及实践考核的方法。

移动互联专业开设科目

移动互联专业开设科目

移动互联专业开设科目
移动互联专业主要开设的科目包括但不限于:
专业基础课程:如程序设计基础、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及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PCB设计等。

专业核心课程:如移动互联产品检测与调试、通信协议开发、嵌入式开发及应用、移动互联应用系统集成、移动互联设备配置管理、移动互联应用程序开发、移动互联应用测试技术等。

此外,还有移动Web编程技术、软件工程与UML、Android开发综合实训、IOS开发综合实训、WEB设计综合实训等科目。

这些课程涵盖了移动互联应用软硬件开发、系统集成测试和技术支持等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同学校移动互联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尽相同,可以查看目标院校的官网以获取更具体的信息。

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课程实用标准

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课程实用标准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软件信息与服务专业建设1.2.5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6.核心课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课程标准东莞理工学校软件信息与服务专业项目建设小组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定位《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是计算机所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专业核心课。

课程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导向,注重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

同时遵循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国家工信部通信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移动互联网技能认证析考核要求,以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信息管理及生产管理三方面需求为导向,详述移动互联网热点技术的应用,大量的技术应用和软件开发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针对不同环境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课程中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

2、课程任务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沟通与团队的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遵守国家关于软件与信息技术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关键性的软件开发与应用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力求达到岗位技能和职业标准。

二、职业活动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以完成项目任务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既突出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又保证学生能掌握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设计了多个实际企业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具体案例,每个案例都能覆盖本课程的知识点,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易懂和容易掌握,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达到社会相应岗位群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职业活动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如下:三、课程目标1、职业关键能力目标(1) 认识和了解移动互联网及其发展;(2) 掌握移动智能手机的各种操作系统及其特点;(3) 掌握移动互联网的热点技术;(4) 了解和认识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熟悉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5) 掌握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6) 掌握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价值,了解移动互联网企业应用整体解决方案。

移动应用设计教学大纲

移动应用设计教学大纲

移动应用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移动应用设计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独立设计和开发移动应用程序。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掌握以下能力:
- 理解移动应用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掌握移动用户界面设计技巧
- 研究使用移动应用设计工具和软件
- 掌握移动应用开发的基础知识
- 能够进行移动应用设计和开发的实际项目
课程大纲
1. 移动应用设计概述
- 移动应用设计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 移动应用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移动用户界面设计
- 移动用户界面设计的基本要素
- 移动用户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 常用的移动用户界面设计模式
3. 移动应用设计工具和软件
- 常用的移动应用设计工具介绍
- 移动应用设计软件的使用技巧
4. 移动应用开发基础
- 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 移动应用开发平台的选择和比较
- 移动应用开发的常用编程语言和框架
5. 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项目实践
- 小组项目实践
- 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的实际案例分析
6. 课程总结与考核
- 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估
- 课程总结和回顾
考核方式
-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参与度(占30%)
- 项目作品:小组项目实践的成果展示和评估(占50%)
- 期末考试: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核(占20%)
参考资料
- 待定
以上为《移动应用设计教学大纲》的草案,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调整。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详细信息(一)课程简介《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

本课程针对Android工程师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Android平台下应用程序开发技能,通过完成学习性任务,逐步培养学生具备软件设计和编码能力,通过小组学习、项目实训,培养学生在Android平台下进行程序设计、软件测试、项目实施、软件维护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专业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1.课程性质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培养目标,《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为软件技术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课,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2.课程定位本课程面向Android软件开发、Android软件技术支持以Android及软件测试三个岗位,在《3G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设计测试Android项目,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

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对象为软件专业高职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已经系统学习过《C语言程序设计》、《页面美化》、《使用Java理解程序逻辑》、《数据结构》、《使用JSP开发Web应用系统》、《Java面向对象编程》及《3G移动应用开发》等课程,具备软件开发的基础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依据本课程遵照教高[2006]14号[1]、教高[2006]16号[2]、教高厅函[2007]47号[3]等文件精神,依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在课程设计上,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转换为倡导者。

➢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在课程内容排列上,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所属系部:信息工程系课程名称: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96适用专业:物联网专业(60)《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Android应用开发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是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师、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网络应用系统管理员、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师等核心职业岗位以及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与营销等相关职业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Android平台应用开发相关知识、良好的编程习惯和手机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能胜任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软件研发等工作任务。

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开发过程的规范要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素质养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生以后从事更专业化的软件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为了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情况,该课程以Android应用技术为重点,逐步阐述Androi d应用体系结构,介绍Android应用常见的几个功能。

采用项目+案例教学法,既让学生掌握Android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一些Android的高级开发技术,从而为今后实现Android应用开发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涉及Android 基础知识、UI界面、数据存储、SQLite数据库、四大组件、网络编程、高级编程等的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Android的基础知识,学会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为进一步学习移动互联工程师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基础》,后续课程有《Android高级应用开发》、《移动互联网开发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

1.2 课程设计思路Android应用开发是移动互联工程师的专业核心课程,注重软件开发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及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启发、提示下使其自主地、全面地理解软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养成观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以提高技能、磨砺意识、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宽视野。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课程标准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课程标准一、引言1.1 目的和背景1.2 适用范围1.3 定义和缩略语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网络概述2.1.1 网络定义2.1.2 网络拓扑结构2.1.3 网络组成要素2.2 网络协议2.2.1 OSI参考模型2.2.2 TCP/IP协议栈2.2.3 常见网络协议及其功能2.3 网络通信方式2.3.1 点对点通信2.3.2 广播通信2.3.3 多播通信2.3.4 任播通信2.4 网络硬件设备2.4.1 网络接口卡2.4.2 集线器2.4.3 网络交换机2.4.4 路由器2.4.5 网络服务器2.5 网络安全2.5.1 网络安全基础2.5.2 网络攻击与防护三、计算机网络应用3.1 互联网技术3.1.1 互联网发展历程 3.1.2 互联网协议3.2 局域网技术3.2.1 局域网概述3.2.2 局域网标准3.2.3 局域网配置与管理 3.3 广域网技术3.3.1 广域网概述3.3.2 广域网接入技术 3.3.3 广域网传输技术 3.4 无线网络技术3.4.1 无线网络概述3.4.2 无线局域网技术3.4.3 移动通信网络四、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4.1 网络规划与设计4.1.1 网络拓扑设计4.1.2 IP地质规划4.2 网络性能管理4.2.1 带宽管理4.2.2 延迟和丢包率管理4.2.3 网络监控与故障排查 4.3 网络安全管理4.3.1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4.3.2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 4.3.3 数据加密与安全传输 4.4 网络备份与恢复4.4.1 数据备份策略4.4.2 灾难恢复计划4.4.3 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 4.5 网络更新与升级4.5.1 软件更新与升级4.5.2 硬件更新与升级4.5.3 系统迁移与整合五、附件附件1:网络设备设施图附件2:网络拓扑图示例附件3:网络安全工具列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一种法定的权力,授予创作者对其作品的复制、分发、公开展示等控制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简介《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

本课程针对Android工程师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Android平台下应用程序开发技能,通过完成学习性任务,逐步培养学生具备软件设计和编码能力,通过小组学习、项目实训,培养学生在Android平台下进行程序设计、软件测试、项目实施、软件维护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专业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1.课程性质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培养目标,《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为软件技术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课,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2.课程定位本课程面向Android软件开发、Android软件技术支持以Android及软件测试三个岗位,在《3G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设计测试Android项目,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

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对象为软件专业高职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已经系统学习过《C语言程序设计》、《页面美化》、《使用Java理解程序逻辑》、《数据结构》、《使用JSP开发Web应用系统》、《Java面向对象编程》及《3G移动应用开发》等课程,具备软件开发的基础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依据本课程遵照教高[2006]14号[1]、教高[2006]16号[2]、教高厅函[2007]47号[3]等文件精神,依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在课程设计上,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转换为倡导者。

➢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在课程内容排列上,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

➢在课程内容结构上,突出模块化设置,以便新技术新产品进入教学内容。

➢在课程职业技能培养上,要把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标准)的考核项目与要求纳入到专业课程标准之中,为学生就业服务。

➢在课程教学组织设计上,要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积极推广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情境式教学、互动式教学。

➢以“REACT”设计情境教学,以“3P”和“ARCS”模式设计互动式教学活动。

➢在教学资源建设上,突出学习包教学标准建设和借助教学平台开发网络教学资源。

➢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全人发展、服务学习、学长计划、过程资历认可(RPL)的实施。

2.具体设计思路本课程根据软件技术专业Android软件开发、Android软件技术支持以Android及软件测试三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程序设计工作项目的要求设置的。

设计思路是:在《3G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的基础上,打破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或项目为中心,结合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中的常用知识点组织课程教学内容,通过讲练结合,使学生在完成Activity、Intent、Service和ContentProvider四部分工作任务或具体项目,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知识的应用,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本课程以项目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软件设计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模块化的结构方式安排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校企合作,讲、练、做一体化技能训练式教学,通过精选案例,项目设计以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为线索来进行,分解企业真实项目任务,讲、练、做有机融合,课程做到课堂在实验室、实验做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广泛推行“学中做,练中学”的方法,按照软件开发的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课程设计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考试重点考核与实践能力紧密相关的知识,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课程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本课程针对Android工程师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Java技术平台,掌握Android平台下应用程序开发基本技能,通过完成学习性任务,逐步培养学生具备软件设计和编码能力,通过小组学习、项目实训,培养学生在Android平台下进行程序设计、软件测试、项目实施、软件维护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专业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2.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自定义广播➢掌握有序广播和无序广播的使用➢掌握常用广播接收者(开机启动、短信接收)的使用➢掌握服务的生命周期➢掌握服务的两种启动方式➢学会使用服务与进行通信➢学会调用其他应用的服务(跨进程通信)➢了解HTTP协议➢学会使用HttpURLConnection、HttpClient访问网络提交数据➢了解AsyncHttpClient、SmartImageView开源项目的使用➢掌握Handler原理,会使用Handler进行线程通信➢学会使用多线程下载文件➢掌握图形图像处理,学会为图片添加特效、动画➢掌握设计AppWidget的设计方法➢掌握多媒体程序的设计,会使用MediaPlayer、VideoView。

➢掌握传感器的使用,会使用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掌握Fragment的生命周期,学会使用Frament(2)能力目标➢开发环境的搭建、配置与使用➢移动APP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Android程序的发布流程(3)素质目标➢培养按时守时的软件交付观念和规范优化的程序代码的习惯➢培养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的性格➢培养良好的自我表现、与人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况上下浮动,建议浮动不要超过10%。

2. 各单元课时数可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适当增删。

3. 具体教学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酌情增删相关内容,特别是较高要求部分,如果学生基础较差,可以概要性介绍以节约部分课时,而加大实践教学和项目实战的课时。

(六)教师任职要求《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课堂教学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专业实训室有教高要求。

1.硬件要求➢配置服务器,用来存放教师提供的教学素材等教学资源;➢配置教师机,供教师示范操作使用;➢教师机和学生机,建议内存4G以上;2.软件要求➢JDK1.6及以上版本➢Android SDK2.2及以上版本➢ADT15及以上版本➢必须实现全部计算机联网并按照多媒体教学广播软件,教师可将示范的内容通过广播软件显示在学生机的屏幕上,不建议使用投影仪。

3.其他要求必须提供学生自由上机的时间,软件开发需要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练习,提供一个学习的环境。

学生课余学习时间要达到上课课时的2倍以上。

(八)实施建议1.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重合同守信用意识,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2.考核评价建议➢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3.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争取组织本教学部教师编写《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的校本教材,目前建议选用清华大学出版社李刚主编的《Android疯狂讲义》教材。

教材编写,建议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编写。

教材要从Android程序员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出发,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组织教材内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实例,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

由于本课程属于提高类课程,建议教材要以案例的形式编写,并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4.学生学习资源建议建议建立《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的资源共享网站,将教师授课的PPT、教案、习题等资料进行共享,并开通网上交流和答辩平台。

5.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院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育人理念,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建立本专业开放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6.其他建议➢总课时数可根据学期实际情况上下浮动10%左右➢学习情境课时数可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适当删减➢学习情境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适当删减(九)附录1.常用术语解释➢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编程接口),语言、框架以及类库对外提供的编码的接口。

;➢JVMJava Virtual Machine(Java虚拟机),它是一个虚构出来的计算机,是通过在实际的计算机上仿真模拟各种计算机功能来实现的,。

Java虚拟机有自己完善的硬件架构,如处理器、堆栈、寄存器等,还具有相应的指令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