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P三极管结构及工作原理解析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1fed1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6.png)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引言概述:PNP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它通过控制电流的流动来实现信号的放大、开关和稳定等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器件。
一、PNP三极管的结构和组成1.1 发射极(E)PNP三极管的发射极是其主要控制端,它与基极和集电极共同组成了PNP结构。
发射极通常被连接到电源的负极,也就是负极电压通过发射极进入三极管。
1.2 基极(B)PNP三极管的基极是控制电流流动的关键部分。
当在基极端施加正向电压时,会引起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流流动。
基极通常连接到控制信号源,如电路中的开关或信号发生器。
1.3 集电极(C)PNP三极管的集电极是电流流出的地方,它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大小。
集电极通常连接到电源的正极,也就是正极电压通过集电极进入三极管。
二、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2.1 切断区(截止)当基极电压低于发射极电压时,PNP三极管处于切断区。
此时,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没有电流流动,三极管处于关闭状态。
2.2 放大区(放大)当基极电压高于发射极电压时,PNP三极管处于放大区。
此时,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流流动受到基极电流的控制,可以放大输入信号。
2.3 饱和区(饱和)当基极电压进一步增加,使得发射极电压高于集电极电压时,PNP三极管处于饱和区。
此时,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流流动达到最大值,三极管处于开启状态。
三、PNP三极管的应用3.1 信号放大PNP三极管可以通过控制基极电流的大小来放大输入信号。
它常用于放大音频信号、射频信号等。
3.2 开关控制PNP三极管可以通过基极电流的控制来实现开关功能。
它常用于电路中的开关控制,如电源开关、自动控制等。
3.3 稳压和稳流PNP三极管可以通过稳定基极电流来实现稳压和稳流功能。
它常用于电路中的稳压器和稳流器等。
四、PNP三极管的优缺点4.1 优点PNP三极管具有放大能力强、开关速度快、稳定性好等优点。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804d34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c.png)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一、引言PNP三极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了解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对于理解和设计电路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PNP三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二、PNP三极管的结构PNP三极管由三个不同掺杂的半导体材料层构成,分别是两个P型半导体材料夹着一个N型半导体材料。
这三个层形成了两个PN结,其中夹在中间的N型半导体层称为基区,两边的P型半导体层称为发射区和集电区。
三、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当PNP三极管处于正向偏置时,即集电极连接到正电压,发射极连接到负电压,基极连接到较高的正电压,PN结呈现正向偏置。
此时,电子从发射区注入基区,同时空穴从基区注入发射区。
由于基区非常薄,电子和空穴很快扩散到集电区和发射区。
因此,PNP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
当PNP三极管处于反向偏置时,即集电极连接到负电压,发射极连接到正电压,基极连接到较低的正电压,PN结呈现反向偏置。
此时,基区的电子和空穴被PN结的电场分离,形成一个很宽的耗尽区域,从而阻止了电流的流动。
因此,PNP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四、PNP三极管的特性曲线PNP三极管的特性曲线是描述其工作状态的重要工具。
其中最常见的是集电极电流与基极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即Ic-Vbe曲线)和集电极电流与集电极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即Ic-Vce曲线)。
在Ic-Vbe曲线中,当基极电压较低时,集电极电流非常小。
随着基极电压的增加,集电极电流迅速增加,直到达到饱和电流。
此后,继续增加基极电压不会再显著增加集电极电流。
在Ic-Vce曲线中,当集电极电压较低时,集电极电流非常小。
随着集电极电压的增加,集电极电流逐渐增加。
当集电极电压达到某个临界值时,集电极电流开始饱和,不再随电压增加而增加。
五、PNP三极管的应用PNP三极管在电子电路中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作为放大器和开关。
作为放大器,PNP三极管可以将微弱的输入信号放大为较大的输出信号。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391d42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7.png)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1. 引言PNP三极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中。
了解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爱好者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概念。
2. PNP三极管的结构PNP三极管由三个区域组成:P型基区,N型发射区和P型集电区。
基区位于发射区和集电区之间,发射区和集电区被基区分隔开。
3. PNP三极管的符号PNP三极管的符号由三个箭头组成。
箭头指向基区的一侧,表示电流的流动方向。
4. 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当PNP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时,基区与集电区之间没有电流流动。
此时,发射区与基区之间也没有电流流动。
整个三极管处于关闭状态。
5. PNP三极管的放大特性PNP三极管可以用作放大器。
当输入信号施加在基极上时,由于基极电流的变化,发射区和集电区之间的电流也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被放大,从而实现信号放大的功能。
6. PNP三极管的工作模式PNP三极管有三种工作模式:截止模式、放大模式和饱和模式。
a. 截止模式:当基极电压低于发射极电压时,PNP三极管处于截止模式。
此时,三极管处于关闭状态,没有电流流过。
b. 放大模式:当基极电压高于发射极电压时,PNP三极管处于放大模式。
此时,电流从发射区流向基区,然后流向集电区。
基极电流的变化会导致发射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的变化。
c. 饱和模式:当基极电压进一步增加时,PNP三极管可能进入饱和模式。
此时,电流从发射区流向基区,然后流向集电区,但集电区的电流已经达到最大值,无法再增加。
7. PNP三极管的应用PNP三极管在电子电路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放大器、开关、振荡器等。
它们可以用于放大电压、控制电流和实现逻辑功能。
8. PNP三极管的特性参数PNP三极管的特性参数包括最大集电极电流、最大功率耗散、最大集电极-基极电压等。
这些参数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PNP三极管非常重要。
9. 结论PNP三极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具有广泛的应用。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eedc4a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2.png)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PNP三极管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它由三个掺杂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材料构成,具有特定的工作原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包括结构、工作模式和特性。
一、PNP三极管的结构PNP三极管由两个N型半导体材料夹着一个P型半导体材料构成。
中间的P型区域称为基区,两侧的N型区域称为发射区和集电区。
基区与发射区之间的结为发射结,基区与集电区之间的结为集电结。
发射结与集电结之间的结为反向偏置。
二、PNP三极管的工作模式PNP三极管有两种工作模式:放大模式和截止模式。
1. 放大模式在放大模式下,发射结被正向偏置,集电结被反向偏置。
当发射结与基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时,发射区的电子会注入到基区,同时发射区的空穴会被基区吸收。
这样,基区就会形成一个电子-空穴对的浓度梯度,使得基区变为一个相对导电的区域。
当在基极-发射极之间施加一个小的输入电流时,基区的电子-空穴对将被放大,从而使得集电区的电流增大。
这种放大效应使得PNP三极管可以作为放大器使用。
2. 截止模式在截止模式下,发射结和集电结都被反向偏置。
此时,发射区的电子无法注入到基区,基区也不会形成导电的电子-空穴对浓度梯度。
因此,基区几乎没有电流流过,集电区也没有电流输出。
这种情况下,PNP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三、PNP三极管的特性PNP三极管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 放大特性PNP三极管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使得输出信号具有较大的幅度。
这使得它在放大器电路中得到广泛应用。
2. 反向放大特性PNP三极管的集电区与基区之间的结为反向偏置,使得集电区的电流与输入信号的变化成反比。
这种反向放大特性使得PNP三极管可以用于电流源电路和电流镜电路。
3. 开关特性PNP三极管可以用作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PNP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输出处于低电平;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PNP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输出处于高电平。
这种开关特性使得PNP三极管在数字电路和逻辑门电路中得到广泛应用。
pnp三极管的作用
![pnp三极管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f8dca1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b.png)
pnp三极管的作用PNP三极管的作用PNP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它可以在电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PNP三极管的作用。
一、PNP三极管的结构PNP三极管由三个掺杂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组成: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
P型半导体夹在两个N型半导体之间,形成结构为PNP的三极管。
PNP三极管的结构与NPN三极管相似,但电流流动的方向相反。
二、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PNP三极管有三个引脚: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
当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电压为正时,发射区的P型半导体中的空穴被向基极推动,同时基极的电子被吸引流向发射极,形成电流流动。
此时,PNP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
当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电压为负时,PNP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三、PNP三极管的作用1. 放大作用PNP三极管可以放大电流和电压信号。
当信号电压施加在PNP三极管的基极上时,PNP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流会随着信号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PNP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可以被用于放大音频信号、射频信号等。
2. 开关作用PNP三极管可以被用作开关。
当PNP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当PNP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路处于闭合状态。
PNP三极管的开关作用可以被用于控制电路的开关状态,例如控制电灯的开关。
3. 稳压作用PNP三极管还可以用于电路的稳压作用。
当PNP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路中会产生一个稳定的电压。
PNP三极管的稳压作用可以被用于保护电路中其他元器件,例如保护集成电路不受过高电压的损害。
四、PNP三极管的应用PNP三极管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电路中。
例如,PNP三极管可以被用于音频放大器、电源稳压器、开关电路等。
在实际应用中,PNP三极管常常需要与其他元器件配合使用,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PNP三极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它可以在电路中发挥出放大、开关、稳压等多种作用。
PNP三极管结构及工作原理解析
![PNP三极管结构及工作原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740f6d561252d380eb6ea1.png)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解密对三极管放大作用的理解,切记一点:能量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所以,三极管一定不会产生能量,但三极管厉害的地方在于:它可以通过小电流控制大电流。
放大的原理就在于:通过小的交流输入,控制大的静态直流。
假设三极管是个大坝,这个大坝奇怪的地方是,有两个阀门,一个大阀门,一个小阀门。
小阀门可以用人力打开,大阀门很重,人力是打不开的,只能通过小阀门的水力打开。
所以,平常的工作流程便是,每当放水的时候,人们就打开小阀门,很小的水流涓涓流出,这涓涓细流冲击大阀门的开关,大阀门随之打开,汹涌的江水滔滔流下。
如果不停地改变小阀门开启的大小,那么大阀门也相应地不停改变,假若能严格地按比例改变,那么,完美的控制就完成了。
在这里,Ube就是小水流,Uce就是大水流,人就是输入信号。
当然,如果把水流比为电流的话,会更确切,因为三极管毕竟是一个电流控制元件。
如果某一天,天气很旱,江水没有了,也就是大的水流那边是空的。
管理员这时候打开了小阀门,尽管小阀门还是一如既往地冲击大阀门,并使之开启,但因为没有水流的存在,所以,并没有水流出来。
这就是三极管中的截止区。
饱和区是一样的,因为此时江水达到了很大很大的程度,管理员开的阀门大小已经没用了。
如果不开阀门江水就自己冲开了,这就是二极管的击穿。
在模拟电路中,一般阀门是半开的,通过控制其开启大小来决定输出水流的大小。
没有信号的时候,水流也会流,所以,不工作的时候,也会有功耗。
而在数字电路中,阀门则处于开或是关两个状态。
当不工作的时候,阀门是完全关闭的,没有功耗。
晶体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元件。
发射区与基区之间形成的PN结称为发射结,而集电区与基区形成的PN结称为集电结。
晶体三极管按材料分常见的有两种:锗管和硅管。
而每一种又有NPN 和PNP两种结构形式,使用最多的是硅NPN和PNP两种,两者除了电源极性不同外,其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三极管发射结处于正偏而集电结处于反偏,集电极电流Ic受基极电流Ib的控制,Ic的变化量与Ib变化量之比称作三极管的交流电流放大倍数β(β=ΔIc/ΔIb,Δ表示变化量。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c5c76b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f.png)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PNP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它由三个掺杂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材料构成,分别是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本文将详细介绍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特性。
一、PNP三极管的结构和符号PNP三极管的结构由两个P型半导体夹着一个N型半导体构成。
其中,两个P 型半导体为基极(B)和集电极(C),N型半导体为发射极(E)。
PNP三极管的符号由三个箭头组成,箭头指向N型半导体。
二、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基于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的PN结。
当外加电源正极连接到集电极(C),负极连接到发射极(E),并且基极(B)与发射极(E)之间施加一个正向电压时,PN结处于正向偏置状态。
此时,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流(即基极电流)开始流动。
当基极电流流入PNP三极管时,它将通过PN结进入N型半导体,并在PN结中注入少量的载流子。
这些载流子将穿过N型半导体并进入集电极。
因此,基极电流的一部分将被放大并输出到集电极。
三、PNP三极管的工作模式PNP三极管有三种工作模式: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
1. 截止区:当基极电流为零时,PNP三极管处于截止区。
此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流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 放大区:当基极电流增加时,PNP三极管进入放大区。
此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流将被放大,并且输出电流将与输入电流成正比。
3. 饱和区:当基极电流达到一定值时,PNP三极管进入饱和区。
此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流将达到最大值,无法再进一步增大。
四、PNP三极管的特性1. 放大作用:PNP三极管可以将输入的小电流放大为较大的输出电流。
这使得它在放大电路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放大器、音频放大器等。
2. 开关作用:PNP三极管可以用作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当基极电流为零时,三极管处于截止区,电路断开;当基极电流为正值时,三极管进入饱和区,电路闭合。
3. 温度敏感性:PNP三极管的工作特性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d1f51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8.png)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引言概述:PNP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中。
了解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爱好者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包括其结构、工作方式、电流流动和应用等方面。
正文内容:1. PNP三极管的结构1.1 发射极(Emitter):发射极是PNP三极管的一个极,其主要作用是发射电子。
1.2 基极(Base):基极是PNP三极管的第二个极,它控制电流的流动。
1.3 集电极(Collector):集电极是PNP三极管的第三个极,它采集电流。
2. PNP三极管的工作方式2.1 偏置:PNP三极管需要正确的偏置电压才干正常工作。
通常,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为正,而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的电压为负。
2.2 放大: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为正时,发射极会发射电子,这些电子会通过基极流向集电极。
这样,小的输入电流会被放大为较大的输出电流。
2.3 反转: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为负时,PNP三极管处于关闭状态,没有电流流动。
3. PNP三极管中的电流流动3.1 基极电流(IB):基极电流是通过基极流入PNP三极管的电流。
3.2 发射极电流(IE):发射极电流是从发射极流出PNP三极管的电流。
3.3 集电极电流(IC):集电极电流是从集电极流出PNP三极管的电流。
通常,集电极电流等于基极电流加之发射极电流。
4. PNP三极管的应用4.1 放大器:PNP三极管可以用作放大器,将小的输入信号放大为更大的输出信号。
4.2 开关:PNP三极管可以用作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3 振荡器:PNP三极管可以用于构建振荡器,产生特定频率的信号。
5. 总结PNP三极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了解其结构、工作方式、电流流动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PNP三极管。
无论是在放大器、开关还是振荡器等电路中,PNP三极管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电子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967d94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5.png)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一、引言PNP三极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了解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对于理解和设计电路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包括其结构、工作方式、特性以及应用。
二、结构PNP三极管由三个区域组成,分别是基区、发射区和集电区。
这些区域由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材料(P型或N型)组成,形成PNP结构。
基区位于两个PN结之间,发射区和集电区分别与基区相连。
三、工作方式PNP三极管的工作方式基于PN结的正向和反向偏置。
当PNP三极管处于正向偏置时,即集电极连接到正电压,发射极连接到负电压,基极连接到正电压,电流可以从发射极流向集电极。
这种工作方式称为放大模式。
四、工作原理当PNP三极管处于放大模式时,电流从基极流入基区,通过发射区到达集电区。
基区的电流控制了发射区和集电区之间的电流,使得PNP三极管可以作为电流放大器使用。
1. 输入端输入端通常连接到基极,通过输入电流或电压控制PNP三极管的工作。
当输入电流或电压增加时,基区的电流也会增加,进而影响发射区和集电区之间的电流。
2. 输出端输出端通常连接到集电极,输出电流从集电区流出。
输出电流的大小取决于输入端的电流或电压以及PNP三极管的放大倍数。
3. 基极电流放大当输入端的电流或电压变化时,基极电流也会相应变化。
PNP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值)表示集电区电流与基极电流之间的比例关系。
放大倍数越大,PNP三极管的放大能力越强。
五、特性PNP三极管具有以下特性:1. 放大作用PNP三极管可以放大电流或电压信号,使得输入信号的变化可以被放大到更大的程度。
这使得PNP三极管在放大器和开关电路中得到广泛应用。
2. 反向工作与NPN三极管相比,PNP三极管的极性相反。
它需要负电压作为正向偏置,并且电流流向与NPN三极管相反。
这使得PNP三极管在某些电路设计中具有特殊的用途。
3. 高频特性PNP三极管具有良好的高频特性,可以在高频电路中工作。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b30ca2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d.png)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引言概述:PNP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了解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对于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电路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包括其结构、工作方式和特点。
一、PNP三极管的结构1.1 基本结构PNP三极管由三个区域组成:两个P型半导体区域夹着一个N型半导体区域。
其中,N型区域称为发射极,两个P型区域分别称为基极和集电极。
这种结构使得PNP三极管具有双向导电性。
1.2 掺杂浓度PNP三极管中,发射极和集电极的P型区域的掺杂浓度要高于基极的N型区域的掺杂浓度。
这种差异的掺杂浓度决定了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1.3 接线方式PNP三极管的接线方式有两种:共射极和共集极。
在共射极接线方式中,发射极与负极相连,集电极与正极相连,而基极则作为输入端。
在共集极接线方式中,集电极与负极相连,发射极与正极相连,而基极则作为输出端。
二、PNP三极管的工作方式2.1 静态工作方式当PNP三极管处于静态工作方式时,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结为正向偏置,而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的结为反向偏置。
这时,发射极的电流大于集电极的电流,即发射极是电流的注入端,而集电极是电流的输出端。
2.2 动态工作方式当PNP三极管处于动态工作方式时,基极电压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结的偏置情况。
这时,发射极的电流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集电极的电流。
通过控制基极电压的变化,可以实现PNP三极管的放大、开关等功能。
2.3 饱和区和截止区当PNP三极管处于饱和区时,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结为正向偏置,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的结也为正向偏置。
此时,PNP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电流可以从发射极流向集电极。
当PNP三极管处于截止区时,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结为正向偏置,而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的结为反向偏置。
此时,PNP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电流无法从发射极流向集电极。
三、PNP三极管的特点3.1 电流放大作用PNP三极管可以实现电流的放大作用,通过控制基极电流的变化,可以使得集电极电流的变化比基极电流大不少倍,实现电流放大的功能。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5463aa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8.png)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概述:PNP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器件,用于放大和开关电路中。
它由三个掺杂不同材料的半导体层构成,分别是P型基底、N型发射极和P型集电极。
本文将详细介绍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一、PNP三极管的结构:PNP三极管由三个掺杂不同材料的半导体层构成。
P型基底位于中间,两侧分别是N型发射极和P型集电极。
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区域被称为基区。
PNP三极管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1. 静态工作原理:当PNP三极管处于静态工作状态时,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没有外加电压,此时处于截止区。
在截止区,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是反向偏置的,没有电流流过。
基区中的P型材料是负偏置的,将发射结和集电结隔开。
2. 动态工作原理:当在PNP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施加一个正向电压时,发射结就会被击穿,电流开始流动。
这个电流被称为基电流(IB)。
基电流的大小决定了三极管的放大倍数。
3. 放大作用:基电流的流入导致发射极电流(IE)增加,进而导致集电极电流(IC)增加。
PNP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是通过控制基电流来控制集电极电流。
当基电流增加时,集电极电流也随之增加。
这种放大作用使得PNP三极管在放大电路中有广泛的应用。
4. 开关作用:PNP三极管也可以用作开关,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
当基极电流为零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电路断开。
当基极电流增加时,三极管进入饱和状态,电路闭合。
这种开关作用使得PNP三极管在数字电路和逻辑电路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PNP三极管的应用:1. 放大器电路:PNP三极管常用于放大电路中,如音频放大器、射频放大器等。
通过控制基电流,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
2. 开关电路:PNP三极管的开关特性使得它在数字电路和逻辑电路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实现逻辑门电路的功能。
3. 恒流源:PNP三极管可以作为恒流源使用。
通过适当的电路连接,可以将其用作稳定的电流源,用于驱动其他电路。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5e5184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05.png)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概述:PNP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它由三个掺杂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材料组成,具有放大和开关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包括结构、工作方式、特性和应用。
一、结构:PNP三极管由三个半导体区域构成,分别是两个N型半导体区域和一个P型半导体区域。
N型区域被称为发射极(E),P型区域被称为基极(B),另一个N 型区域被称为集电极(C)。
发射极和基极之间形成PN结,基极和集电极之间也形成PN结。
二、工作方式:PNP三极管有两种工作方式:放大模式和截止模式。
1. 放大模式:当发射极与基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时,发射结和基结都处于正向偏置状态。
此时,发射极注入大量载流子(电子)到基极,这些电子在基区中扩散。
由于基区很薄,扩散电子大部份会到达集电极,形成集电极电流。
这样,小电流的注入就可以控制大电流的输出,实现电流放大的功能。
2. 截止模式:当发射极与基极之间施加反向电压时,发射结和基结都处于反向偏置状态。
此时,发射极无法注入电子到基极,基区中几乎没有电子,无法形成集电极电流。
因此,PNP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不导电。
三、特性:PNP三极管具有以下特性:1. 放大功能:PNP三极管可以将小信号电流放大成大信号电流。
通过控制基极电流,可以调节集电极电流的大小,实现电流放大。
2. 反向放大:与NPN三极管相比,PNP三极管的放大功能是反向的。
当基极电流增大时,集电极电流减小。
3. 饱和电流:当PNP三极管处于放大模式时,当基极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集电极电流再也不增加,达到饱和状态。
4. 饱和电压:当PNP三极管处于放大模式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被称为饱和电压。
饱和电压的大小与基极电流有关。
四、应用:PNP三极管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常见的应用包括:1. 放大器:PNP三极管可以用作电流放大器,将小信号放大成大信号。
在音频放大器、射频放大器等电路中,常使用PNP三极管实现信号放大功能。
PNP三极管结构及工作原理解析
![PNP三极管结构及工作原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dc405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7.png)
PNP三极管结构及工作原理解析PNP三极管是由三个掺杂不同类型的半导体层组成的电子器件。
它包括一个P型基底、一个N型发射极和一个P型集电极,其中发射极与基底之间形成PN结,集电极与基底之间也形成PN结。
PNP三极管通常用来放大电流、控制电流和开关电路。
1.正向活化:当发射极-基极结处于正向偏置时,发射极注入载流子到基底中,形成P区的厚度扩展,增加基区电子浓度,这样就会有电子从基极注入到集极,形成集电极电流。
此时,发射结电流IE较大,基区-发射极电流IC稍微增加,但是集结电流IC很小,整个电路处于低电平状态。
2.反向截止:当基极-集极结处于反向偏置时,发射极-基极结也会反向偏置,此时发射结不存在注入现象,有利于大多数发射结电流被阻碍。
此时,只有少量的扩散电子能够到达P区,基极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基区中的少数载流子浓度。
1.初始阶段:三极管处于关闭状态,即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基电极没有足够的电流来激活发射结。
此时,发射结与集电结都处于截止状态,PNP三极管处于高电平状态。
2.正向激活:当基极接收到一个正向电压时,发射结开始接受电子注入,从而形成大量的电子流。
这些电子流穿过基极进入集电极,基区电流也开始相应增加。
三极管处于放大模式,也称为开启模式。
3.饱和状态:当基区电流达到一个临界值时,PNP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与放大模式之间的边界。
此时,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达到最大值,进一步增加基极电流对集电极电流没有影响,三极管处于低电平状态。
4.反向截止:当基极电压低于发射极时,发射结不再接收电子注入,无法维持电流的流动。
此时,PNP三极管回到初始阶段,处于关闭状态。
1.放大器:当三极管处于正向激活状态时,它可以放大输入信号的电流,产生一个比输入信号大的输出信号。
这种放大器通常用于音频放大器、射频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等。
2.开关:当三极管处于正向饱和状态时,它可以用作开关,允许电流从集电极流向发射极。
这种开关通常用于数码电子产品、计算机和高频电路等。
三极管pnp工作原理
![三极管pnp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2026f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5.png)
三极管pnp工作原理
三极管PNP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解释:
1. 结构:三极管PNP由三层半导体材料组成,中间是n型半
导体区域(基区),两侧是p型半导体区域(发射极和集电极)。
2. 构成:三极管PNP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是一个p-n结,基
极与集电极之间是另一个p-n结。
两个p-n结之间的n型区域
形成基极。
3. 偏置:将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p-n结正向偏置(发射结),
使其导通。
将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的p-n结反向偏置(集电结),使其截止。
4. 工作原理:当发射结正向偏置时,基区变成高掺杂的n型区域,形成一个大量的少子和电子的复合屋。
由于少子浓度的增加,电子从基区进入集电极,形成电流。
5. 放大器:当在基极输入一个小信号时,由于基区的电流增加,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流也会增加。
因此,三极管PNP可
以作为放大器,将低功率信号放大为高功率信号。
6. 控制:将基极电流作为输入信号,可以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变化,从而控制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基极电流越大,集电极电流也越大,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
7. 漏电流:即使没有输入信号,三极管PNP也会有一个小的漏电流,这是因为集电结由于反向偏置而形成的。
综上所述,三极管PNP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通过正向偏置发射结和反向偏置集电结的工作方式,实现了放大器和开关等不同的应用。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1456e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b.png)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引言概述:PNP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PNP结构的半导体材料特性,通过控制电流的流动来实现信号放大和开关控制。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正文内容:1. PNP三极管的基本结构1.1 集电极(C极):负责采集电流并将其引出1.2 基极(B极):控制电流的流动1.3 发射极(E极):将电流注入三极管2. 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2.1 正向偏置: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为正向偏置时,基极电流开始流动,电子从发射极注入基极,并进入集电极。
这样,集电极电流的增大导致放大效果。
2.2 反向偏置: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为反向偏置时,基极电流几乎为零,三极管处于关闭状态。
3. PNP三极管的放大作用3.1 放大器的输入电流:当输入信号施加到基极时,它会导致基极电流的变化。
由于三极管的放大作用,这个变化的基极电流将被放大。
3.2 放大器的输出电流:放大后的信号通过集电极输出,形成输出电流。
3.3 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是指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比例关系。
PNP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可以通过控制基极电流的大小来调节。
4. PNP三极管的开关作用4.1 开关状态:当基极电流为零时,三极管处于关闭状态,集电极电流也为零。
4.2 开关过程:当基极电流增加时,三极管开始导通,集电极电流开始流动。
4.3 开关控制:通过控制基极电流的大小,可以实现对三极管的开关控制,从而控制电路的开关状态。
5. PNP三极管的应用领域5.1 放大器电路:PNP三极管可用于放大电路,如音频放大器和射频放大器。
5.2 开关电路:由于PNP三极管具有开关作用,它可以用于控制其他电子元件的开关状态。
5.3 摹拟电路:PNP三极管可以用于构建摹拟电路,如电压调节器和振荡器。
总结:PNP三极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具有放大和开关控制的功能。
通过对基极电流的控制,可以实现电流的放大和开关的控制。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4c509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f.png)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一、概述PNP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器件,它具有放大、开关和稳压等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包括结构、工作模式、特性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二、结构PNP三极管由三个掺杂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材料组成,分别是P型基区、N型发射极和P型集电极。
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夹着基区,形成两个PN结。
PNP三极管的结构与NPN三极管相似,只是掺杂类型相反。
三、工作模式PNP三极管有两种基本的工作模式,分别是放大模式和截止模式。
1. 放大模式当发射极和基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时,发射极注入P型基区的空穴,形成电子空穴对。
这些电子空穴对在基区中扩散,一部份电子空穴对被集电极吸收,形成集电电流。
同时,由于基区的薄弱性,导致发射电流增加,形成放大效应。
因此,PNP三极管在放大模式下可以将小信号放大为大信号。
2. 截止模式当发射极和基极之间施加反向电压时,PNP三极管处于截止模式。
此时,发射极注入的电子空穴对被基区的反向电场阻挠,无法到达集电极,因此没有集电电流。
截止模式下的PNP三极管相当于一个开路。
四、特性PNP三极管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 放大倍数PNP三极管的放大倍数是指集电电流与基极电流之间的比值。
放大倍数越大,表示PNP三极管的放大能力越强。
2. 饱和电压饱和电压是指PNP三极管在饱和区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
饱和电压普通在几百毫伏到几十毫伏之间。
3. 截止电流截止电流是指PNP三极管在截止模式下,基极电流的最大值。
截止电流越小,表示PNP三极管的截止能力越好。
五、应用PNP三极管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主要用于放大、开关和稳压等方面。
1. 放大器PNP三极管可以作为放大器的核心元件,将输入信号放大为输出信号。
常见的放大器电路有共射极放大器、共集电极放大器和共基极放大器等。
2. 开关PNP三极管可以用作开关,当基极电流为零时,PNP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开关断开;当基极电流为正时,PNP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开关闭合。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a76799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f.png)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一、引言PNP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了解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对于理解和设计电路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包括结构、工作方式、特性等方面的内容。
二、结构PNP三极管由三个区域组成,分别是P型、N型和P型区域。
P型区域位于中间,两个N型区域分别位于两侧。
这种结构使得PNP三极管具有两个PN结。
三、工作方式PNP三极管有两种工作方式,分别是放大模式和截止模式。
1. 放大模式在放大模式下,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大于0.7V,而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的电压小于0.7V。
此时,PNP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
当基极电流流入时,会引起发射极电流的增加,从而导致集电极电流的增加,实现电流放大的功能。
2. 截止模式在截止模式下,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小于0.7V,而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的电压大于0.7V。
此时,PNP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基极电流非常小,无法引起发射极电流的变化,因此集电极电流几乎为零。
四、特性PNP三极管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 放大作用PNP三极管能够将小信号放大成较大的信号。
当输入信号施加到基极时,输出信号将通过集电极放大。
2. 反向电流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存在反向电流。
当集电极电压高于基极电压时,会产生反向电流。
3. 饱和电流PNP三极管在放大模式下,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大于0.7V时,会浮现饱和电流。
饱和电流的大小与基极电流相关。
4. 基极电流放大PNP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取决于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的比值。
通常情况下,基极电流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五、应用PNP三极管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电路中,包括放大电路、开关电路、稳压电路等。
1. 放大电路PNP三极管可以将微弱的信号放大成较大的信号,因此在音频放大器、射频放大器等电路中得到广泛应用。
2. 开关电路PNP三极管可以用作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通过控制基极电流的变化,可以实现对电路的开关控制。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79fcbc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9.png)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一、概述PNP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其工作原理基于PN结的特性。
它由三个掺杂不同的半导体材料构成,分别是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本文将详细介绍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特性。
二、PNP三极管结构PNP三极管的结构由三个区域组成,分别是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
发射区和集电区都是P型半导体,而基区是N型半导体。
这三个区域形成两个PN结,即发射结和集电结。
三、PNP三极管工作原理1. 放大作用PNP三极管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放大作用。
当发射结被正向偏置时,发射区的P 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之间的电子浓度差形成一个电子梯度。
这个电子梯度会引起电子从发射区流向基区。
2. 输入信号当输入信号施加在基区时,基区的电子浓度会发生变化。
如果输入信号为正向偏置,电子浓度会增加,反之则会减少。
3. 输出信号当基区的电子浓度发生变化时,会影响集电区的电子浓度。
如果基区电子浓度增加,集电区的电子浓度也会增加,从而导致集电结的电流增大。
反之,如果基区电子浓度减少,集电区的电子浓度也会减少,导致集电结的电流减小。
4. 放大倍数PNP三极管的放大倍数是由基区电流和集电区电流的比值决定的。
当输入信号施加在基区时,基区电流的变化会导致集电区电流的相应变化,从而实现信号的放大。
四、PNP三极管的特性1. 饱和区和截止区PNP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可以分为饱和区和截止区。
当发射结和集电结都被正向偏置时,PNP三极管处于饱和区,此时集电结的电流最大。
当发射结和集电结都被反向偏置时,PNP三极管处于截止区,此时集电结的电流非常小。
2. 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的关系PNP三极管的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当基极电流增加时,集电极电流也会相应增加。
但是,当基极电流达到一定值后,集电极电流将趋于饱和,再也不随着基极电流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3. 温度对PNP三极管的影响温度对PNP三极管的工作特性有一定影响。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a34f7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2.png)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PNP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它是一种双极型晶体管,由三个不同掺杂的半导体材料层组成,分别是P型、N型和P型。
工作原理: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基于PN结和电流的控制。
PN结是由P型和N型半导体材料的结合形成的。
PNP三极管的结构中,有两个PN结,分别是发射结和集电结。
1. 发射结:发射结由N型半导体材料(发射区)和两个P型半导体材料(基区和发射区)组成。
当PNP三极管的发射结与正极连接,集电结与负极连接时,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状态。
此时,发射结处于导通状态,电流可以流过。
2. 基区:基区是位于发射结和集电结之间的P型半导体材料。
当PNP三极管的基区与电源连接时,基区处于反向偏置状态。
此时,基区中没有电流流过。
3. 集电结:集电结由P型半导体材料(集电区)和两个N型半导体材料(基区和集电区)组成。
当PNP三极管的集电结与正极连接,发射结与负极连接时,集电结处于正向偏置状态。
此时,集电结处于导通状态,电流可以流过。
工作模式:PNP三极管有两种工作模式,分别是放大模式和截止模式。
1. 放大模式:在放大模式下,PNP三极管的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状态。
当输入信号施加到基极时,由于基极与发射结之间有一个正向偏置电压,使得发射结导通。
这样,电流从发射区流入基区,再流入集电区。
由于集电区的电流放大效应,输出电流会比输入电流大很多倍。
因此,PNP三极管可以作为放大器使用。
2. 截止模式:在截止模式下,PNP三极管的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反向偏置状态。
这时,发射结和集电结都不导通,电流无法流过。
因此,PNP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不起放大作用。
应用:PNP三极管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电路中,主要包括放大电路、开关电路和稳压电路。
1. 放大电路:由于PNP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可以将微弱的输入信号放大成较大的输出信号。
因此,它常用于音频放大器、射频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等电路中。
2. 开关电路:PNP三极管也可以作为开关使用。
pnp型三级管工作原理
![pnp型三级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24b933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f.png)
pnp型三级管工作原理
PNP型三极管是一种双极性半导体器件,由三个区域构成:中央是一块N型半导体,两侧是P型半导体。
P型半导体被称为“基区”或“控制区”,N型半导体被称为“发射区”,另一侧的P型半导体被称为“集电区”。
当信号电压通过基极时,会在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形成一个正向偏置。
这会导致电子从发射区流入基区,从而形成少量电流,这被称为基极电流。
此时,接在集电区的负载回路上会产生一个电压差,而这个电压差足以使集电区中的电子从集电区流入回路中,形成集电极电流。
当基极电流增大时,发射区中电子数量增加,导致基区中的电洞被“填满”,进而使集电区电流增大。
这个基电流的变化在集电区产生显著的变化,这被称为放大效应。
当基区不通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集电区几乎没有电流,因此也就无法进行信号传输。
当基极电压增加到极端值时,三极管在饱和区域运行,此时基极电流已经最大,集电区电流也最大。
因此PNP型三极管常被用作开关。
综上所述,PNP型三极管的电流流动方式为从发射区到集电区。
当基极电流变化时,可以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大小,从而实现信号放大或开关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NP三极管工作原理解密
对三极管放大作用的理解,切记一点:能量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所以,三极管一定不会产生能量,但三极管厉害的地方在于:它可以通过小电流控制大电流。
放大的原理就在于:通过小的交流输入,控制大的静态直流。
假设三极管是个大坝,这个大坝奇怪的地方是,有两个阀门,一个大阀门,一个小阀门。
小阀门可以用人力打开,大阀门很重,人力是打不开的,只能通过小阀门的水力打开。
所以,平常的工作流程便是,每当放水的时候,人们就打开小阀门,很小的水流涓涓流出,这涓涓细流冲击大阀门的开关,大阀门随之打开,汹涌的江水滔滔流下。
如果不停地改变小阀门开启的大小,那么大阀门也相应地不停改变,假若能严格地按比例改变,那么,完美的控制就完成了。
在这里,Ube就是小水流,Uce就是大水流,人就是输入信号。
当然,如果把水流比为电流的话,会更确切,因为三极管毕竟是一个电流控制元件。
如果某一天,天气很旱,江水没有了,也就是大的水流那边是空的。
管理员这时候打开了小阀门,尽管小阀门还是一如既往地冲击大阀门,并使之开启,但因为没有水流的存在,所以,并没有水流出来。
这就是三极管中的截止区。
饱和区是一样的,因为此时江水达到了很大很大的程度,管理员开的阀门大小已经没用了。
如果不开阀门江水就自己冲开了,这就是二极管的击穿。
在模拟电路中,一般阀门是半开的,通过控制其开启大小来决定输出水流的大小。
没有信号的时候,水流也会流,所以,不工作的时候,也会有功耗。
而在数字电路中,阀门则处于开或是关两个状态。
当不工作的时候,阀门是完全关闭的,没有功耗。
晶体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元件。
发射区与基区之间形成的PN结称为发射结,而集电区与基区形成的PN结称为集电结。
晶体三极管按材料分常见的有两种:锗管和硅管。
而每一种又有NPN 和PNP两种结构形式,使用最多的是硅NPN和PNP两种,两者除了电源极性不同外,其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三极管发射结处于正偏而集电结处于反偏,集电极电流Ic受基极电流Ib的控
制,Ic的变化量与Ib变化量之比称作三极管的交流电流放大倍数β(β=ΔIc/ΔIb,Δ表示变化量。
)在实际使用中常常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通过电阻转变为电压放大作用。
要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必须了解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表示Ic随Uce的变化关系(以Ib为参数),从输出特性曲线可见,它分为三个区域: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
根据三极管发射结和集电结偏置情况,可以判别其工作状态:
对于NPN三极管,当Ube≤0时,三极管发射结处于反偏工作,则Ib≈0,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当晶体三极管发射结处于正偏而集电结处于反偏工作时,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Ic随Ib近似作
线性变化;
当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处于正偏状态时,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Ic基本上不随Ib而变化,失去了放大功能。
截止区和饱和区是三极管工作在开关状态的区域。
那么各种状态Ube Ubc Uce有没有个固定的电压值呢
不同的材料,PN结的势垒电压不一样,锗管约,硅管约,不同的制造工艺,不同的型号也有少量差别,但是基本是这个量级。
要知道准确值,必须查看输入特性曲线(类似于二极管正向特性曲线)。
三极管是电流放大器件,有三个极,分别叫做集电极C,基极B,发射极E。
分成NPN和PNP两种。
我们仅以NPN三极管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为例来说明一下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下面的分析仅对于NPN型硅三极管。
如上图所示,我们把从基极B流至发射极E的电流叫做基极电流Ib;把从集电极C流至发射极E的电流叫做集电极电流Ic。
这两个电流的方向都是流出发射极的,所以发射极E上就用了一个箭头来表示电流的方向。
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就是:集电极电流受基极电流的控制(假设电源能够提供给集电极足够大的电流的话),并且基极电流很小的变化,会引起集电极电流很大的变化,且变化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集电极电流的变化量是基极电流变化量的β倍,即电流变化被放大了β倍,所以我们把β叫做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一般远大于1,例如几十,几百)。
如果我们将一个变化的小信号加到基极跟发射极之间,这就会引起基极电流Ib的变化,Ib的变化被放大后,导致了Ic很大的变化。
如果集电极电流Ic是流过一个电阻R的,那么根据电压计算公式U= R*I可以算得,这电阻上电压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我们将这个电阻上的电压取出来,就得到了放大后的电压信号了。
三极管在实际的放大电路中使用时,还需要加合适的偏置电路。
这有几个原因。
首先是由于三极管BE结的非线性(相当于一个二极管),基极电流必须在输入电压大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产生(对于硅管,常取)。
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小于时,基极电流就可以认为是0。
但实际中要放大的信号往往远比要小,如果不加偏置的话,这么小的信号就不足以引起基极电流的改变
(因为小于时,基极电流都是0)。
如果我们事先在三极管的基极上加上一个合适的电流(叫做偏置电流,上图中那个电阻Rb就是用来提供这个电流的,所以它被叫做基极偏置电阻),那么当一个小信号跟这个偏置电流叠加在一起时,小信号就会导致基极电流的变化,而基极电流的变化,就会被放大并在集电极上输出。
另一个原因就是输出信号范围的要求,如果没有加偏置,那么只有对那些增加的信号放大,而对减小的信号无效(因为没有偏置时集电极电流为0,不能再减小了)。
而加上偏置,事先让集电极有一定的电流,当输入的基极电流变小时,集电极电流就可以减小;当输入的基极电流增大时,集电极电流就增大。
这样减小的信号和增大的信号都可以被放大了。
下面说说三极管的饱和情况。
像上面那样的图,因为受到电阻Rc的限制(Rc是固定值,那么最大电流为U/Rc,其中U为电源电压),集电极电流是不能无限增加下去的。
当基极电流的增大,不能使集电极电流继续增大时,三极管就进入了饱和状态。
一般判断三极管是否饱和的准则是:Ib*β〉Ic。
进入饱和状态之后,三极管的集电极跟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将很小,可以理解为一个开关闭合了。
这样我们就可以拿三极管来当作开关使用:当基极电流为0时,三极管集电极电流为0(这叫做三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当基极电流很大,以至于三极管饱和时,相当于开关闭合。
如果三极管主要工作在截止和饱和状态,那么这样的三极管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开关管。
如果我们在上面这个图中,将电阻Rc换成一个灯泡,那么当基极电流为0时,集电极电流为0,灯泡灭。
如果基极电流比较大时(大于流过灯泡的电流除以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三极管就饱和,相当于开关闭合,灯泡就亮了。
由于控制电流只需要比灯泡电流的β分之一大一点就行了,所以就可以用一个小电流来控制一个大电流的通断。
如果基极电流从0慢慢增加,那么灯泡的亮度也会随着增加(在三极管未饱和之前)。
对于PNP型三极管,分析方法类似,不同的地方就是电流方向跟NPN的刚好相反,因此发射极上面那个箭头方向也反了过来——变成朝里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