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知识点、易错点、易错题汇总
;4知识点易错点汇总★知识点归纳一、轴对称1、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性质: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轴对称图形:指具有特殊形状的一个图形,它可以有一条或多条对称轴。
二、旋转1、定义: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或轴)转动一定的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
2、旋转三要素:旋转点(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钟表中指针运动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与钟表中指针的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3、性质: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了相应的度数,对应点到旋转点的距离相等,对应的线段和对应的角度相等。
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有位置变了。
4、旋转90°的方法(1)找出原图行的关键点或关键线段;(2)借助三角板或量角器作原图行关键点或线段与旋转中心所在线段的垂线(3)在所垂线上量出或数出与原线段相等的长度(即找到原图关键点的对应点);(4)顺次连接所找到的对应点,即可得到原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5、时钟上包含12大格,60小格,时钟上相邻两数字间即为一大格,一大格为30°;每一大格又平均分为了五个小格,一小格为6°三、平移1、定义:指在一个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2、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3、图形平移的步骤:(1)确定原图形位置、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
(2)找出原图形的各关键点。
(3)根据题目要求将各个点依次平移,找出各个点的对应点。
(4)顺次连接平移后的各点。
◆习题:1、图形的变换包括:、、。
其中只是改变原图形位置的变换是、。
2、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五年级数学下册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本册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的数学知识。
为了使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下面将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分数的认识与应用:1.1 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定义、分子和分母的含义;1.2 分数的读法与写法;1.3 分数的比较与排序;1.4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1.5 分数的乘法与除法。
2. 矩形与平行四边形:2.1 矩形的特征与性质;2.2 矩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2.3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与性质;2.4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
3. 数量的估算与计算:3.1 近似数的概念与应用;3.2 数量的估算方法;3.3 多位数的有序增长与有序减少;3.4 三位数的加减法与乘法;3.5 金额的加法与减法。
4. 分数与小数的互换:4.1 分数与小数的关系与转换;4.2 分数转换为小数;4.3 小数转换为分数;4.4 分数和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三角形:5.1 三角形的特征与性质;5.2 三角形的分类;5.3 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
6. 时、分、秒的计时:6.1 时、分、秒的基本单位;6.2 时钟的读法与设置;6.3 时、分、秒的加减法;6.4 简单的时间问题解答。
7.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7.1 数据的收集方式;7.2 数据的整理、展示与分析;7.3 折线图的绘制;7.4 图表的读取与分析。
8. 乘法的技巧与运用:8.1 乘法口诀的记忆与运用;8.2 大数的乘法计算;8.3 乘法的分配律与结合律。
9. 除法的技巧与应用:9.1 除法口诀的记忆与运用;9.2 除法的列竖式计算;9.3 除法的计算应用。
10. 数轴与有理数:10.1 数轴的认识与应用;10.2 有理数的基本概念;10.3 正数、负数与零的认识与应用。
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通过系统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孩子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一、观察物体(三)1. 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
- 就像我们看一个神秘的盒子,从前面看、上面看、左面看,看到的形状可能都不一样哦。
比如说一个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从前面看可能是一排小正方形,从上面看可能是几排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大形状,从左面看又可能是另外一种排列的小正方形啦。
- 而且根据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我们要能还原出这个立体图形可能的样子。
这就像玩拼图游戏,不过是用小正方体来拼。
有时候答案不是唯一的,就像有好几种搭小正方体的方法都能得到相同的观察结果呢。
二、因数与倍数。
1.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 因数和倍数就像一对好朋友。
如果整数a除以整数b(b≠0)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b是a的因数,a是b的倍数。
比如说6÷2 = 3,没有余数,那么2就是6的因数,6就是2的倍数。
而且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就像一个小圈子里的朋友,而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就像有无数个远方的伙伴在等着它呢。
2. 2、3、5的倍数特征。
- 2的倍数特征很好记,个位上是0、2、4、6、8的数就是2的倍数,这些数看起来都很“双数”的感觉。
- 5的倍数特征呢,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就是5的倍数,就像5元、10元的人民币面额一样,个位不是0就是5。
- 3的倍数特征有点特别。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说123,1+2 + 3=6,6是3的倍数,所以123也是3的倍数。
3. 质数和合数。
- 质数就像孤独的侠客,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像2、3、5、7这些数,它们只跟1和自己玩。
合数就不一样啦,合数是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就像一个热闹的小团体,有很多小伙伴。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它就像一个特殊的存在,不属于这两个帮派。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 长方体就像一个长长的盒子,它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图形的变换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①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①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
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
二、因数与倍数1、因数和倍数:如果整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 的因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方法是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方法时依次乘以自然数。
4、2、5、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偶数与奇数:是2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6、质数和和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有8个顶点。
正方形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有12条棱,所有的棱都相等;有8个顶点。
2、长、宽、高: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4、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5、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ab+ah+bh)×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用字母表示:S=6、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7、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五年级下册数学内容涵盖了面积、容积、数的认识和计算、时间、图形的认识和运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一、面积1.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长 ×宽2.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边长 ×边长3.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底边长 ×高 ÷ 2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底边长 ×高5. 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表面积 = 2 ×长 ×宽 + 2 ×长 ×高 + 2 ×宽 ×高二、容积1. 直接用长宽高相乘得到的数字,就是长方体的容积(即体积)。
2. 立方体的容积计算公式:容积 = 边长 ×边长 ×边长三、数的认识和计算1.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2. 加法和减法:掌握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注意进位和借位。
3. 乘法:会进行大位数的乘法计算,理解乘法的意义。
4. 除法:会进行大位数的除法计算,理解除法的意义。
5. 分数:能够简单的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
6. 小数:能够进行小数的四则运算。
7. 千分数:能够进行千分数的简单计算,理解千分数的大小比较。
8. 序数词:知道如何用序数词表示年份或名次。
四、时间1. 分钟和小时:能够用时钟读出准确的时间。
2. 日历:能够根据日历进行简单的日期计算。
3. 时间的计算:能够计算时间间隔,如计算一天之前或之后的日期。
五、图形的认识和运用1. 二维图形:熟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圆形等基本的图形,并了解它们的性质。
2. 三维图形: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基本的立体图形,并了解它们的性质。
3. 坐标系:能够在二维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并进行简单的坐标计算。
总结: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知识点非常广泛,涉及了面积、容积、数的认识和计算、时间、图形的认识和运用等多个方面。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1.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
2.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注意事项:1.此处的正面、左面和上面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
2.站在任何位置,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
3.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4.从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5.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如: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注意事项:1.如果数a能被b整除,则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求一个数的因数时,可以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求一个数的倍数时,可以依次乘以自然数。
4.特征:2、3、5的倍数1) 个位上是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 如果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则这个数是3的倍数。
3)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 能同时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90,最小三位数是120.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3×5=30的倍数。
5) 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则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5.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即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即个位上是0、2、4、6、8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关系: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归纳总结 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要点一、因数与倍数(一)因数与倍数1.因数的概念12__247;2=6(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2__215;6=12(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概念: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也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2.找因数和倍数(二)2、5、3的倍数的特征1.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5的倍数(如5,10,15,20,25 );个位上是2,4,6,8,0的数都是2的倍数(如2,4,6,8,10,12,14,16,18,)(2的倍数又叫偶数,0也是偶数;个位上是1,3,5,7,9的数是奇数)2.3的倍数的特征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如156,1+5+6=12,12是3的倍数,所以156就是3的倍数)。
(三)质数和合数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的数是质数,也是素数(如2,3,5,7,11 );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因数的数,叫合数(如4,6,9,10,49 )。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分数的意义(分子)表示的份数1.单位“1分数(分母)平均分的份数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如的分数单位是)3.分数与除法被除数__247;除数= a__247;b=b≠0)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分之几要用除法。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如,,,)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1。
(如,,)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如,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用除法。
如:(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约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长度单位与换算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长度单位与换算中国人民的真放在人民教育出发点和根本取向的政治立场和媒体职责义务决不会冷漠和无视人民对教育事业的美好期盼。
根据题目所给的关键词,我们将重点介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中的长度单位与换算部分内容。
接下来,我们将以教材为基础,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为广大读者提供有关长度单位与换算的分析与解读。
一、长度单位的引入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而测量长度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在五年级下册,学生首次接触到了长度单位及其换算。
本学段以米(m)为基本单位,引入了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等单位。
二、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1. 米(m):米是长度单位中的基本单位,通常用来测量较长的距离,如两地之间的距离、房屋的长度等。
2. 分米(dm):分米是长度单位中比米小、比厘米大的单位,把1米分成了10等分,一等分就是1分米,记作1dm。
3. 厘米(cm):厘米是长度单位中比分米小、比毫米大的单位,把1分米分成了10等分,一等分就是1厘米,记作1cm。
4. 毫米(mm):毫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小的单位,1毫米等于1千分之1厘米,记作1mm。
三、换算关系的应用1. 将大单位换算为小单位:在数学中,我们需要学会将大单位换算为小单位,例如将2米换算为分米,可以通过将2乘以10,得到20分米。
类似地,将2米换算为厘米,可以通过将2乘以100,得到200厘米。
2. 将小单位换算为大单位:同样地,我们也需要学会将小单位换算为大单位。
例如,将40分米换算为米,可以通过将40除以10,得到4米。
将500毫米换算为分米,可以通过将500除以10,得到50分米。
3. 通过换算实际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例如,小明身高1.25米,要换算为厘米,可以将1.25乘以100,得到125厘米。
四、运用与拓展在学习了长度单位与换算后,学生可以进行一些应用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因数与倍数。
1.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例如:12÷2 = 6,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说某个数是因数或倍数。
2. 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 找因数: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
例如,18的因数有1、2、3、6、9、18。
- 找倍数:用这个数分别乘1、2、3……例如,3的倍数有3、6、9、12……3. 2、3、5的倍数的特征。
-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
-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例如,123各位数字之和1 + 2+3=6,6是3的倍数,所以123是3的倍数。
4. 奇数和偶数。
-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个位上是1、3、5、7、9。
-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个位上是0、2、4、6、8。
- 奇数+奇数 = 偶数;偶数+偶数 = 偶数;奇数+偶数 = 奇数。
5. 质数和合数。
-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例如,2、3、5、7等。
-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例如,4、6、8、9等。
-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 正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12条棱长度都相等。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 + 长×高+宽×高)×2,用字母表示S=(ab +ah+bh)×2。
(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1、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
2、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注意点1)这里所说的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
2)站在任意一个位置,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
3)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4)从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的。
5)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也可能是不同的。
6)如果从物体的右面观察,看到的不一定和从左面看到的完全相同。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4)2、3、5的倍数特征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能同时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3×5=30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3、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叫奇数。
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关系:奇数+、-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是平移、对称和旋转。
1、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学过的轴对称平面图形:长(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任意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①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5)对称图形包括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平行四边形(除棱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2、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1)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2)旋转要明确绕点,角度和方向。
(3)长方形绕中点旋转180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点旋转90度与原来重合。
等边三角形绕中点旋转120度与原来重合。
旋转的性质:(1)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2)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3)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4)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5)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3、对称和旋转的画法:旋转要注意:顺时针、逆时针、度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姓名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1.一般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物体2.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可以拼摆出不同的几何体。
3.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几何体: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推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再结合从其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分析,最后确定几何体形状。
☆具体步骤是:①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摆出第一层;②根据从前面看到的图形在上一步基础上往上层添加;③根据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修正上一步摆好的几何体;④从三个方向看最终摆出的几何体,验证是否符合要求。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因数和倍数的认识: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或者说余数为0),我们就说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也称约数),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
例如:12÷6=2,我们就说6是12的因数,12是6的倍数。
12÷2=6,所以2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
特别注意: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指的数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例如:在1.2÷0.6=2中,因为出现了小数,所以不存在因数与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如果两个数都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或差)也是这个数的倍数。
例如:21和14都是7的倍数,那么21与14的和是7的倍数,差也是7的倍数。
2.2、3、5的倍数特征: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或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例如:168,1+6+8=1515能够被3整除所以168是3的倍数。
4的倍数特征:一个数的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概述一、分数的进一步认识1. 分数的意义:表示整体被等分后的一部分或几部分的数。
2. 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带分数(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的和)。
3. 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4. 分数的比较: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大。
5. 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需要先通分,再进行加减。
二、小数的进一步认识1. 小数的意义:表示整数部分为零的分数。
2. 小数的读写:小数点前为整数部分,按整数读写;小数点后为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3.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 小数的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以此类推。
5. 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与整数类似,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三、平面图形的认识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连围成的图形。
2. 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3. 四边形的定义:由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连围成的图形。
4. 圆的定义:所有点到中心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5. 圆的性质:圆的周长称为圆周,面积公式为πr²(r为半径)。
四、数据的收集与处理1. 统计图表的绘制: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2. 数据的收集: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
3. 数据的处理:数据分类、汇总、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五、方程与不等式1. 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求解。
3. 不等式的概念: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
4. 不等式的解法: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求解。
六、应用题的解答1. 列方程解应用题:根据题意设立未知数,建立方程求解。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一:观察物体1、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叫作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1)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2)旋转要明确中心点,角度和方向。
旋转的性质:(1)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2)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3)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4)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5)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3、对称和旋转的画法:旋转要注意:顺时针、逆时针、度数二: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例如:12÷6=2,我们就说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2÷2=6,所以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
2.2、3、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的倍数一定是偶数。
168 1+6+8=15 15能够被3整除所以168是3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奇数和偶数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4.质数和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2、3、5、7都是质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如2、4、6、15、49都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其中:偶数一定是合数,但合数不一定是偶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1、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
2、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注意点1)这里所说的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
2)站在任意一个位置,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
3)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4)从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的。
5)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也可能是不同的。
6)如果从物体的右面观察,看到的不一定和从左面看到的完全相同。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4)2、3、5的倍数特征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能同时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3×5=30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3、完全数:除了它本身以外所有的因数的和等于它本身的数叫做完全数。
如:6的因数有:1、2、3(6除外),刚好1+2+3=6,所以6是完全数,小的完全数有6、28等4: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等式的表达式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等式>方程4.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相同的数,结果还是一个等式。
这就是等式的本质。
当一个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不等于0的同一个数时,结果仍然是一个等式。
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在方程中求未知量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注意:解完方程后,要养成测试的好习惯。
6、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7、4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
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
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测试题一、口算题(12分)0.1×208=7.2÷36=4.8÷16=1.3×50=0.5×20=0.81÷0.09=4.2÷4=0.98÷7=0.39÷1.3=2.5×40=4.7×2=0.4×0.5=二、简算题(6分)0.46×7.5+0.46×2.5三、计算题(每道小题6分共12分)1.1.08÷(3.94+34.3×0.2)-0.082.4.8×(11.03-15.6÷7.5)四、应用题(每道小题8分共24分)1.五年级一班有学生40人,平均身高1.38米.二班有学生38人,平均身高1.4米.五年级这两个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一个机耕队为某村翻地,前5天翻了44.8公顷,后6天每天翻10.5公顷,前后平均每天翻地多少公顷?3.一个商店把一批苹果分成三等来出售,出售的数量和单价如下表.这批苹果平均每千克的售价是多少元?(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单价(元)1.822.4售出的数量(千克)8012050五、其它题(第1小题10分,2-4每题12分,共46分)1.一个电视机厂原计划每个季度生产电视机600台,实际去年四个季度生产电视机的数量分别是570台,630台,648台,585台,完成下面的统计表.2.下面是王晓红上学期数学作业成绩记录,把这些成绩分类,制成一张统计表.优良优优良优良良中良优良良优良中良良优良良中良良优良良优优良良优良优优良优良优优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记忆3的倍数的特征,可以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培养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面积与周长的计算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面积与周长的计算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面积与周长的计算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孩子们来说,学好数学十分关键。
在五年级下册的学习中,面积与周长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中关于面积与周长的计算进行归纳总结。
一、面积的计算面积是一个平面图形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在五年级下册中,我们学习了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1. 矩形的面积计算矩形是最基础的图形之一,它的面积计算很简单,只需将矩形的长和宽相乘即可得到矩形的面积。
假设一个矩形的长为L,宽为W,则该矩形的面积S = L × W。
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平行四边形也是一个常见的图形,其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将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与高相乘。
假设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为L,高为H,则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 = L × H。
3.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是常见的图形之一,其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将三角形的底边长与高相乘再除以2。
假设三角形的底边长为L,高为H,则该三角形的面积S = (L × H) ÷ 2。
4. 梯形的面积计算梯形也是常见的图形之一,其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将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乘以高再除以2。
假设梯形的上底长度为a,下底长度为b,高为H,则该梯形的面积S = ((a + b) × H) ÷ 2。
5.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对于不规则图形,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规则图形的组合,然后分别计算出各个规则图形的面积,最后将各个部分的面积相加得到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二、周长的计算周长是封闭曲线图形的边界长度。
在五年级下册中,我们学习了不同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1. 矩形的周长计算矩形的周长计算很简单,只需将矩形的长与宽的两倍相加即可得到矩形的周长。
假设一个矩形的长为L,宽为W,则该矩形的周长P = 2L + 2W。
2.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其四边长度相等。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或1.5的3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或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按整数算出积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也就是把小数化简;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 ⑵进一法; 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a-b-c=a-(b+c)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a÷b÷c=a÷(b×c)a÷(b×c) =a÷b÷c第二单元位置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1、根据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有多种摆法,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2、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休,只有1 种摆法。
3、只要对着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的任意1个正方体添1个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就都不变。
4、从正面、左面、上面3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组物体而画出的图形就是三视图。
5、综合三视图的形状,可以确定出立体图形中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通常只有一种摆法。
6、由三视图拼摆正方体的方法:俯视图打地基,主视图疯狂盖,左视图拆违章。
7、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
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8、想象不出来时,用小正方体摆一摆就简单了。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2、因数、倍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例:12÷2=6,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最小倍数=它本身3、2、3、5的倍数特征1)奇数和偶数的意义: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①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②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③奇数、偶数的运算性质: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大减小)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2)数的整除特征整除数特征2 末尾是0,2,4,6,83或9 各数位上数的和是3或9的倍数5 末尾是0或52和5 个位上的数是02、3和5 是30的倍数的数(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4或25 末两位数所组成的数是4或25的倍数8或125 末三位数所组成的数是8或125的倍数7、11、13 末三位与前几位数的差(大减小)是7或11或13的倍数例题:1、从0、4、5、8、9中取出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①在能被2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 984 ),最小的是( 450 )②在能被3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 984 ),最小的是( 405 )③在能被5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 980 ),最小的是( 405 )2、在四位数21□0的方框中填入一个数,使它能同时被2、3、5整除,最多能( 4 )种填法。
4、质数和合数①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素和(或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②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0四类.质数(或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连续的两个质数是2、3。
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在1,2,3……自然数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③质数×质数=合数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质数相乘一定得合数。
④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100以内的质数有25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100以内找质数、合数的技巧:看是否是2、3、5、7、11、13…的倍数,是的就是合数,不是的就是质数。
5、最大、最小A的最小因数是:1;最小的奇数是:1;A的最大因数是:A;最小的偶数是:0;A的最小倍数是:A;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合数是:4猜电话号码0592-A B C D E F G提示:A——5的最小倍数 B——最小的自然数 C——5的最大因数 D——它既是4的倍数,又是4的因数 E——它的所有因数是1,2,3,6 F——它的所有因数是1, 3 G——它只有一个因数,这个号码就是附:判断(1)因为7×8=56,所以56是倍数,7和8是因数(×)(2)1是1,2,3,4,5…的因数(√)(3)14比12大,所以14的因数比12的因数多(×)(4)因为1.2÷0.6=2,所以1.2是0.6倍数. ( ×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认识①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判断: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特点: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或者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一个长方体(不含正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最多有4个面完全相同。
用6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可以围成一个长方体(×)。
长方体12条棱可以分成3组,分别有4条长、4条宽、4条高。
②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正方体特点: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有8个顶点。
正方形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相同点不同点面棱长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6个面都是长方形。
(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棱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
12条棱都相等。
4、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棱长计算公式: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长×4+宽×4+高×4 L=(a+b+h)×4长= 棱长总和÷4-宽-高 a=L÷4-b-h宽= 棱长总和÷4-长-高 b=L÷4-a-h高= 棱长总和÷4-长-宽 h=L÷4-a-b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例1、如图,有一个长5分米、宽和高都是3分米的长方体硬纸箱,如果用绳子将箱子横着捆两道,长着捆一道,打结处共用2分米。
一共要用绳子多长?2、一盒饼干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现在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表面积的意义: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用字母表示为S=2(ab+ah+bh);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用字母表示为:S=2ab+2ah+2bh.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ab S=2(ah+bh)+ab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ah+bh)贴墙纸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用字母表示: S= 6a2生活实际:油箱、罐头盒等都是6个面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5个面水管、烟囱等都只有4个面。
注意1:用刀分开物体时,每分一次增加两个面。
(表面积相应增加)如:一根长方体木料,长1.5米,宽和厚都是2分米,把它锯成4段,表面积最少增加()平方分米.①8 ②16 ③24 ④32注意2: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或缩小)几倍,表面积会扩大(或缩小)倍数的平方倍。
如长、宽、高各扩大3倍,表面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9倍。
长、宽、高各缩小3倍,表面积就会缩小到原来的 1 / 9。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体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用字母表示为m3,dm3,cm3。
体积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1m3=1000dm3 1dm3=1000cm3(3)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abh长= 体积÷宽÷高 a=V÷b÷h宽= 体积÷长÷高 b=V÷a÷h高= 体积÷长÷宽 h= V÷a÷b正方体的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 V=a×a×a = a³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某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4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合多少立方分米?长方体的长为12厘米,高为8厘米,阴影部分的两个面的面积和是200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长方体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厘米,六个面中最大的面积是()平方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将一个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方体,正方体和长方体(体积相等,表面积不相等).表面积相等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比,(1).①正方体体积大②长方体体积大③相等体积相等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相比,(2).①正方体表面积大②长方体表面积大③相等(4)底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横截面积相当于底面积,长相当于高)。
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 底面积×高正方体的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 = 横截面面积×长底面积所以,长(正)方体的体积用字母表示:V=S h如:1、表面积是54平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2、把一块棱长是20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底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体钢材,长方体钢材长多少厘米?注意: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但体积不一定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