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与课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DM-9-1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PPT)

合集下载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课件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课件
前列腺问题
介绍前列腺相关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 等,探讨治疗和管理的最新进展。
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
了解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诊断 和治疗方法,提供日常生活中的 康复护理建议。
急迫性尿失禁
探究急迫性尿失禁的原因、治疗 和管理策略,帮助患者提高生活 质量。
滞留性尿失禁
深入了解滞留性尿失禁的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诊断和治疗方法,探索康复护理 的重要性。
预防和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改变
教授预防泌尿系统疾 病的生活方式建议, 如饮食调整、合理用 药、定期锻炼等。
药物治疗
介绍泌尿系统疾病的 药物治疗方法,理解 各种药物的作用和副 作用。
手术治疗
探索泌尿系统疾病的 手术治疗选择,了解 手术的风险和恢复过 程。
康复护理
讲解康复护理的重要 性,提供康复指导和 建议,帮助患者尽快 恢复健康。
提高泌尿系统健康的建议
1 饮食建议
介绍促进泌尿系统健康的饮食建议,如保持 水分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等。
2 健身和运动建议
探讨泌尿系统健康与运动的关系,提供适合 的健身和运动建议。
3 心理压力管理
教授有效管理心理压力的方法,减少泌尿系 统疾病的风险。
4 定期体检和检查
强调定期体检和检查的重要性,及时发现并 预防泌尿系统疾病。
常见疾病的医疗进展
新药研发 精确诊断技术 手术技术改进
介绍泌尿系统疾病的最新药物研发情况,希望为 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探究新的泌尿系统疾病诊断技术,提高疾病的早 期发现和治疗效果。
了解泌尿系统疾病手术技术的最新进展,提高手 术成功率和患者康复速度。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PPT课件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ppt课件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ppt课件

右肾上盏结核:脓肿形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7
左侧肾结核:肾自截
18
19

输尿管结核表现为边缘不整齐,宽窄不等, 有时呈串珠状或缩短而僵直。晚期可出现管壁 的条状钙化。
20
右肾、输尿管结核
21

轻微的膀胱结核X线变化不明显,可能 边缘稍不整齐,但大小尚属正常,如形成挛 缩膀胱(小膀胱)则膀胱缩小,成为圆形或长圆 形,边缘不齐。由于纤维组织收缩导致输尿 管口开放,在膀胱造影时可见造影剂向输尿 管返流。膀胱结核可有膀胱壁的弧线状钙化, 但较少见。

45
3.异位肾 胎儿期肾的上升发生障碍即成异位 肾(ectopic kidney)。异位肾大多位于 盆腔内,但极少数可居膈下,甚至可异 位于后纵隔内。平片可见肿块影位于盆 腔内、膈下或后纵隔内。造影可确定诊 断。

46

4.髓质海绵肾 (medullary sponge kidney)
27

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对肾癌疹断很有意义。 不但可见血管的移位、分离、聚拢,伸直以 判断占位病变的存在,还可以根据肿瘤血管 的显影情况确定肿瘤的性质。肾癌常显示为 网状和不规则形杂乱血管伴有池状充盈,由 于动静脉瘘而使静脉早期显影,有些血管可 中断或闭塞。
28
右肾癌
29
2.肾盂肿瘤 乳头状瘤多局限在粘膜,突出于肾盂或 肾盏之中,基底宽,形状不规则,易破溃出 血。乳头状癌外形与之相似,但可向深部发 展并转移。两者均能向下种植到输尿管和膀 胱内。 造影可见肾盂或肾盏内出现固定不变的 充盈缺损,形状不规则。肾盏和肾盂可有不 同程度的扩大。肾盂恶性肿瘤可以侵犯肾实 质,并使肾盏移位变形。如肿瘤种植到输尿 管可造成小的充盈缺损和不完全梗阻。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泌尿系统疾病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泌尿系统疾病
病因
尿路感染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
症状
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发热、腰痛等。
治疗
尿路感染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辅以对症治疗。
03
泌尿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 潜在的泌尿系统疾病,降 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
202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泌尿系统疾病
contents
目录
• 泌尿系统疾病概述 •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 泌尿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01
泌尿系统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泌尿系统疾病是指肾脏、输尿 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的病变

根据发病部位不同,泌尿系统 疾病可分为肾小球疾病、肾小 管-间质性疾病、肾脏感染性疾
整体治疗
治疗泌尿系统疾病不仅需要缓解 症状,还应关注整体治疗。治疗 方法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 、心理状况及社会环境等因素。
长期管理
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往往需要长期 管理,医生应指导患者进行长期治 疗,并定期监测病情变化。
治疗方法
1 2 3
药物治疗
根据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选用不同的药物治 疗方案,如抗生素、利尿剂、降压药等。
治疗
肾小球肾炎治疗以休息和对症治疗 为主,病情严重者需使用免疫抑制 剂和激素治疗。
肾病综合征
病因
肾病综合征由多种病因引起, 如遗传、免疫、感染等。
症状
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 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
脂血症。
治疗
肾病综合征治疗以糖皮质激素 和细胞毒药物治疗为主,辅以
利尿、抗凝等对症治疗。
尿路感染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PPT课件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PPT课件

5、尿流中断
•定义:排尿过程中尿流突然中断。
•病因: 多见于膀胱结石,常伴有放射性疼
痛。
2019/4/15
6、尿潴留
尿液留滞于膀胱内不能排出称为尿潴留。 急性尿潴留:突然发生,膀胱区胀痛。常见 于尿道损伤、脊髓损伤、尿道急性感染、腰麻 后等情况下。某些药物亦可引起急性尿潴留。
慢性尿潴留:发病缓慢,病人一般无不适感。 多见于下尿路不完全梗阻或神经原性膀胱等。
2019/4/15
三.治疗
急性期
休息
多饮水
适当应用抗生素 脓肿切开引流
2019/4/15
2019/4/15
三.治疗
慢性期
运动 饮食 理疗
避免挤压,不骑车 忌刺激食物、烟酒
药物
中医治疗
2019/4/15
2019/4/15
谢谢
THANK
YOU
SUCCESS
2019/4/15
解痉止痛
2019/4/15
二.慢性膀胱炎
病因 临床表现
与急性膀胱炎相同
病因
抗生素
治疗 强调
局部
2019/4/15
2019/4/15
中药
慢性前列腺炎
一 病因
感染途径
致 病 菌
逆行感染多血行感染少。
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类白喉
杆菌等。
过度房事与饮酒 诱发前列腺炎。
2019/4/15
2019/4/15
• 肾小球滤过率
• 有效肾血流量测定
2019/4/15
前列腺液检查
正常时呈淡乳白色,较稀薄。涂片镜检可 见多量磷脂小体,每高倍视野白细胞数不 超过10个。
2019/4/15
THANK

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PPT课件

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PPT课件

滤过膜 1. cap内皮细胞
2. cap基底膜 3. 脏层上皮细胞
(足细胞) GBM的多聚阴离子蛋白多糖、 脏层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 的唾液酸糖蛋白均带有大量负 电荷,对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 分子具有排斥作用
系膜基质
具有支持作用
系膜细胞
具有收缩、吞噬功能, 并能产生基质和胶原,分泌具 有生物活性的介质。
上皮细胞足突消失, 肾病综合征,蛋白
上皮细胞剥脱
尿
无异常改变
可有可无
致密沉积物少或无, 肾小球肾炎起始阶
足突变短
段或恢复好转阶段
特别强调 (重要) 大红肾/蚤咬肾 多见于儿童
新月体(壁层上皮 细胞增生形成)
大白肾;早期称: 膜性肾病 引起成人肾病综合 征最常见的原因
双轨征(下图)
脂性肾病; 多见于幼儿 继发性颗粒性固缩 肾 (原发性颗粒性固 缩肾见于:高血压)
8、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病理特点: 光镜:肾小球中央有一片胶原硬化区(玻璃样变)
电镜:上皮细胞足突消失、剥脱
免疫荧光:IgM / C3
临床特点:肾病综合症, 容易发生非选择性蛋白尿、 血尿; 容易发展为慢性肾衰, 皮质激素效果差; 继发与其他慢性肾疾病或 伴发与某些特定情况
(HIV肾病、海洛因成瘾者)
颗粒状荧光 线性荧光
①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GBM所致 如:急性肾炎、膜性肾炎
①抗GBM抗体沉积所致;如:Ⅰ型新月体肾炎
无免疫荧光 ①轻微病变性肾炎GBM正常,无免疫复合物沉积
② Ⅲ型新月体肾炎无荧光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为各种不同类型肾小球肾炎发展而来的肾小球疾病 的终末期共同病变,故又称为终末期肾(end-stagekidney)。 由于大量肾小球纤维化、硬化和玻璃样变,又有慢性硬 化性肾炎之称。

病理学泌尿系统 ppt课件

病理学泌尿系统 ppt课件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Normal adult kidney
150 grams 1 million nephrons 14 calyces
20
Electron microscopy
Normal
病理学--泌尿系统 ppt课件
21
电子致密物沉积
病理学--泌尿系统 ppt课件
22
Immunofluorescence microscopy
Granular, characteristic of circulating and in
situ immune co病m理学p-l-泌e尿x系d统epppot课s件ition
23
Linear, characteristic病理o学f--c泌l尿a系s统sicppta课n件ti-GBM antibody GN24
Normal glomerulus stained with HE
病理学--泌尿系统 ppt课件
25
Normal glomerulus stained with PAS
病理学--泌尿系统 ppt课件
44
病理学--泌尿系统 ppt课件
45
Nephritic syndrome
Oliguria Anuric Azotemia
病理学--泌尿系统 ppt课件
46
预后
• 肾小球受累少于80%者略好于超过 80%者
• 部分病人血浆置换有效 (Goodpasture syndrome)

泌尿系统疾病(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件)

泌尿系统疾病(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件)
起病

更急

年龄
儿童多见
成人多见
成人多见
病理特征
大红肾蚤咬肾
苍白肾
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内皮C系膜C↑
上皮C↑新月体形成
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硬化;残存肾单位代偿
临床表现
急性肾炎综合症
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症
慢性肾炎综合症
预后

差,死于尿毒症
差,肾衰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
变质——
基底膜损伤——
尿质改变
(蚤咬肾)
渗出——肾球囊内渗出物
尿量改变
增生
内皮细胞
系膜细胞
滤过减少
少尿无尿
高血压
水肿
肾小管
肾间质
上皮细胞变性
充血、水肿
大红肾
急性肾炎综合征
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正常肾小球
肾小球细胞增多
肾小球细胞明显增多
荧光镜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1.掌握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和临床表现;2.熟悉急进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和临床表现;3.了解肾小球肾炎的的分类。
能利用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理论知识,使患者了解泌尿系统疾病的防治措施。
基本单位: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和肾小管构成。肾小球由血管球、肾球囊和血管系膜构成。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为滤过膜(GMB ),由内皮细胞、基膜和脏层上皮足细胞构成
急进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
三高一低
★高蛋白尿
★高度水肿
★高脂血症
★低蛋白血症
病理类型:
膜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泌尿系统疾病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泌尿系统疾病
诊断
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尿液检查中最重要的是尿沉渣镜检,可以发 现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血液检查中,肾功能检查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影像学检查则有助于了解肾脏的结 构和功能情况。
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及预后
治疗
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炎、免疫抑制、利尿、降血压等措施。根据病情 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治疗方案会有所不同。其中,抗炎和免疫抑制 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发病机制
尿路感染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粘附和侵袭、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环 节。病原微生物通过粘附和侵袭尿道上皮细胞,引发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导致 尿路感染的发生。
尿路感染的病理学改变
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是尿路感染的一种类型,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在病理学上,肾盂肾炎主要表现为肾盂和肾 间质的炎症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等。
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 等感染,以及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其中,免疫因素是最 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发病机制
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反应有关。当身体受到抗 原刺激后,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损伤和炎症 。此外,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也参与了肾小球肾炎的 发病过程。
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要类型
感染性疾病
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通常由细菌 或病毒感染引起。
结石疾病
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是由于尿 液中的矿物质在泌尿系统内沉积形成 的小块。
肿瘤性疾病
如肾癌、膀胱癌等,通常与遗传、环 境因素等有关。
其他疾病
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通常 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泌尿系统疾病》课件

《泌尿系统疾病》课件
《泌尿系统疾病》PPT课 件
欢迎大家来到《泌尿系统疾病》的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 泌尿系统的定义、功能、不同分类的疾病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什么是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织。 它们协同工作以排除体内废物和维持体液平衡。
泌尿系统疾病分类
生活习惯
保持适度运动,戒烟限酒,避 免过度劳累。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以及关注泌尿系统相 关健康问题的变化。
结论
1
泌尿系统疾病的危害
泌尿系统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
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
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及早发现和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3
提示就医注意事项
如出现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症状,请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
炎症性疾病
包括膀胱炎、肾盂肾炎和尿道炎等疾病。
肿瘤性疾病
包括膀胱肿瘤和肾癌等疾病。
结石性疾病
包括肾结石和膀胱结石等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的症状和治疗
1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和手术治疗等方式来治疗泌 尿系统疾病。
预防泌尿系统疾病
饮食习惯
采用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盐 分和糖分的摄入。

泌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教案和课件

泌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教案和课件
泌尿科疾病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章节副标题
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饮食指导:多喝水,少吃高钙、高草酸食物
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药物,控制病情
运动指导:适当运动,避免久坐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
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饮食护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XX
汇报人:XX
CONTENTS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泌尿系统概述
泌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
泌尿科常见疾病的治疗
泌尿科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泌尿科疾病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添加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
泌尿系统概述
章节副标题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肾脏:产生尿液,调节电解质和水分平衡
尿道:排出尿液,保持尿液的通畅
膀胱:储存尿液,控制排尿
输尿管:输送尿液到膀胱
泌尿系统疾病分类
01
泌尿系统感染:包括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04
02
03
泌尿系统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
泌尿系统肿瘤:包括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
泌尿系统畸形:包括肾畸形、输尿管畸形、膀胱畸形等
05
泌尿系统损伤:包括肾损伤、输尿管损伤、膀胱损伤等
饮食调整:减少高钙、高草酸等食物的摄入,增加水分摄入
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多喝水、多运动等
前列腺增生的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等药物
冷冻治疗:使用冷冻消融术、冷冻热疗等
微波治疗:使用微波热疗、微波消融术等
手术治疗:包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等

病理学9第12章泌尿系统疾病ppt课件

病理学9第12章泌尿系统疾病ppt课件
• (一)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acute diffuse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 以毛细血管丛的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为主, 以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为常见,常发 生在感染后1-4周。多见于5-14岁儿童。临床主 要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
• 病因与发病机制:
• 免疫荧光: • 颗粒状。
• 镜下:肾小球 肾小管 间质
• 临床病理联系:急性肾炎综合症 • 少尿、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等。
• 结局: • (1)多数痊愈; • (2)少数转为慢性; • (3)极少数转为新月体性肾炎。
• (二)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 • 又 称 新 月 体 性 肾 小 球 肾 炎 ( crescentic
管袢发生硬化。 •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免疫荧光:病变处有IgG和补体沉积。
•电镜:弥漫性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并有明显的 上皮细胞从GBM剥脱现象。
•临床病理联系:多为肾病综合征,少数表现为蛋白 尿。是儿童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原因。
•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鉴别诊断很重要。本病特 点:出现血尿和高血压的比例较高,常出现肾小球滤 过率降低;蛋白尿常为非选择性;对皮质类固醇治疗 不敏感;免疫荧光显示硬化的血管球节段内有IgM和 C3的沉积。
•解剖生理: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 胱
和尿道组成。
肾冠状切面
1.肾单位是由肾小球及其相连的肾小管组成。 2.肾小球由血管球和肾球囊构成。
肾小球
3.滤过膜: 内皮细胞 基底膜 脏层上皮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 概念: glomerulonephritis

临床医学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PPT教案

临床医学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PPT教案
临床医学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
会计学
1
组成:肾、输尿管、 膀胱、尿道
功能:产生尿液、 排出代谢产物、 稳定内环境、 另有内分泌功能。
肾小球结构模式图
肾小球的超微结构 示意图
* 足细胞( podocyte)
光:体积大,胞体突向管腔,胞质丰富细胞器 电:有初、次级突起,其次级突起间相互嵌 合为栅栏状,之间有裂孔,上有裂孔膜。
药物和化学制剂
(二)发病机制- Ⅲ型变态反应
1.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免疫复合物可沉 积在内皮细胞下,
基免疫膜复内合,物分上子皮量细大小胞与下致或病性系膜区内。
小分子:循环或滤过 大分子:单核巨噬系统清除 中分子:内皮下、上皮下沉积,致病性强
循环免疫复合物 沉积
免疫荧光
颗粒状不连 续荧光
2、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沉积---
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自身免疫病 ①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基膜结构改变 ②病原微生物与基底膜具有共同抗原,交叉反应
抗植入抗原性肾炎(Heymann肾炎)--细菌、病毒、寄生虫的产物与肾小球成分结
合---植入性抗原
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 (抗基底膜性肾炎)
连续线性免 疫荧光
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 (Heymann肾炎)
【预后】
积极合理治疗→痊愈(大多数) 梗阻、返流因素持续存在,免疫力低,
或治疗不当→肾周围脓肿、慢性肾盂肾 炎
二、慢性肾盂肾炎 chronic pyelonephritis
成人多见:肾病综合征 病程进展缓慢 免疫复合物型肾炎
【病理改变 】
•“增生”:基底膜增厚(膜性肾病) membranous nephropathy
• 嗜银染色:基膜样物形成钉突样改变(spike) • 免疫荧光:免疫复合物沉积--颗粒状荧光 • 电镜检查:钉突之间致密物沉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原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抗原抗体 复合物
19
内皮细胞下沉积
20
上皮下沉积
21
基膜内沉积
22
系膜区沉积
23
二、基本病理变化
1.肾小球细胞增多 2.基膜增厚 3.炎性渗出和坏死 4.玻璃样变和硬化 5,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
24
三、临床表现
尿的改变 主要表现
水肿 高血压
血尿 蛋白尿 管型尿 尿量改变
15Βιβλιοθήκη (2)其他肾小球抗原 除肾小球基膜外,肾小球内其它成分(如系膜细胞膜抗原和上皮
细胞抗原等)也可引起肾小球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 (3)植入性抗原
肾小球以外的成分,随血流流经肾脏时,通过与肾小球成分的反 应定位于肾小球,体内产生抗体与抗原反应,并在肾小球原位结合形成 抗原抗体复合物。
免疫荧光法检查显示散在的颗粒状荧光。
中层为基膜 中间为致密层 两侧分别为内、外疏松层 外侧为脏层上皮细胞(足突细胞) 相邻的足突间为滤过隙
7
毛细血管间的肾小球系膜
系膜细胞:产生系膜基质、胶原纤维
肾小球 的系膜
系膜基质(基膜样物)
8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 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GN)是以 概念: 肾小球损害为主的超敏反应性疾病。
j. 肾大盏
k. 肾盂
l. 肾窦脂肪
m. 肾小盏
n. 输尿管
肾脏的组织学正常结构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管
血管球 肾小囊
4
正常肾小球及肾小管
肾脏的血液循环
肾动脉
叶间动脉
弓形动脉
小叶间动脉
入球动脉
毛细血管球
出球动脉
营养肾小管
6
滤过膜
肾小球 毛细血管壁
内侧为扁平内皮细胞覆盖 胞体布满窗孔,构成滤过膜的内层
肾功能衰竭
• 病程半年以上,高血压,肾功能损伤
• 血尿素氮和肌酐↑↑, 伴胃肠、神经肌肉 和心血管等多系统的症状
四、常见肾小球肾炎的类型
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7.IgA肾病 2.急进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8.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3.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 9.慢性肾小球肾炎 4.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6.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脂性肾病)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未明,绝大多数是由于抗原抗体反应→肾小球的损伤→肾炎。
外源性抗原:细菌、病毒、寄生虫、药物、异种血清等 肾小球基膜抗原、肾小管刷状缘抗原等
内源性抗原 核抗原、DNA 、肿瘤抗原、甲状腺球蛋白等
13
发病机理
1.循环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抗体与非肾小球性可溶性抗原结合。 抗原抗体在血液循环中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随血液流经肾脏时沉
28
(一)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概述
简称“急性肾炎”,最常见类型。 病变特点以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为主,伴有中 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多见于儿童,成人较少见。 大多数病例与感染有关,称为感染后肾炎,易发生在链球菌感染后又 称链球菌感染后性肾炎。
29
病理变化——肉眼观
双肾轻到中度肿大,包膜紧张,肾表面光滑,色红 ——大红肾。 肾表面散在出血点,如蚤咬状 ——蚤咬肾。 切面:皮质增厚,纹理模糊,皮质与髓质分界尚清楚。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分类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遗传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原发于肾脏的独立性疾病,肾脏为唯一 或主要受累的脏器。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由于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 高血压性肾病等疾病引起肾脏的病变。
遗传性肾小球肾炎:以肾小球改变为主的遗传性家族性疾病。 基因突变基膜变薄,出现血尿和蛋白尿
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基膜与足突细胞之间)。 免疫荧光法检查显示复合物中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呈颗粒状荧光。
14
2.原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引起的抗原包括: (1)肾小球基膜抗原
由于感染或其他因素,使基膜结构发生改变具有抗原性,抗体与 肾小球内基底膜本身的抗原成分结合。
免疫荧光法检查,复合物沿基膜呈连续线形荧光。
肾间质:充血、水肿、少量炎细胞浸润。 免疫荧光:肾小球内可见颗粒状IgG、 IgM和补体C3的沉积。 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肿胀。 基底膜与脏层细胞之间出现致密物沉积(驼峰状)。
33
正常肾小球 34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多
35
增生 系膜 细胞
36
临床病理联系
1.本肾炎多见于儿童,咽部等处感染后10天左右出现发热、出现以下尿的改变: 血尿:常见症状,反应肾小球毛细血管损伤情况。 蛋白尿:蛋白尿的程度不同,一般不十分严重。 管型尿:蛋白、细胞和细胞碎片凝聚形成各种管型。 少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37
2、水肿(眼睑等疏松部位较明显) 3、高血压(水钠潴留) 4、少数发展为无尿和肾功能衰竭 综上所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 起病急,明显血尿,轻至中度蛋白尿,常出现水肿和高血压,严重病人
16
3. 肾小球损伤的介质
补体 -白细胞介导的机制是引起肾小球改变的一个重要途径。 补体激活后产生 C5a等趋化因子,引起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氧自由基和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均为炎症介质,
介导肾小球的炎症反应 。
17
循环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抗原抗体 复合物沉 积
抗原抗体 复合物
第九章 泌尿系统疾病 diseases of urinary
system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 邢安凤
泌尿系统的解剖与组织学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泌尿系统最主要脏器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2
a. 皮质
肾 的
b. 髓质 c. 肾乳头 d. 肾柱

e. 髓放线

f. 肾纤维膜

g. 肾小盏

h. 肾血管 i. 肾窦
少尿 多尿
25
肾小球肾炎临床分类
急性肾炎综合征
• 病急,突发血尿,蛋白尿,少尿,水肿, 高血压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 突发血尿,少尿,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病综合征
• 大量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 胆固醇血症
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 • 反复肉眼血尿或少量蛋白尿
慢性肾炎综合征
30
31
病理变化——光镜观
累及双肾的绝大多数肾小球。 肾小球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多(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
内皮细胞肿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毛细血管狭窄或闭塞,肾小球血流量减少。 病变严重者肾小球出现阶段性纤维素样坏死。
肾小管上皮浊肿、玻璃样变。 管内:蛋白管型、细胞管型、颗粒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