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预习单:第5课《守株待兔》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e30ae7b0242a8956bece4a5.png)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课前预习1.朗读①朗读课文共( )句话,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本文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写的是一只兔子偶然撞死在田边的_____,一个农夫捡到了,从此就放下锄头整天_____,希望再有兔子撞死,可是他__________,田地也荒芜了。
3.生字词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守株待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②认生字,在上面注上拼音。
宋耕释冀4.理解①借助注释,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
②根据句子的意思,试着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因释其来而守株。
③这个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把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5.搜集另一则寓言,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课文知识点我会写守(shǒu)把守守候守望守卫株(zhū)株守植株株距一株待(dài)期待接待等待担待(dāi)待会儿宋(sòng)仿宋南宋北宋宋瓷耕(gēng)耕种耕地耕耘触(chù)接触感触触犯触角颈(jǐng)头颈瓶颈颈椎释(shì)解释诠释阐释释放其(qí)其中与其其实尤其多音字:为wéi(为人)wèi(为什么)字义: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
②走:跑。
③折:折断。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来: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③复:再,又。
⑨身:自己。
了解作者:韩非(约前280一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出身韩国贵族。
师从荀子。
《韩非子》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
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代表作。
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在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切中要害。
5守株待兔课前预习卡[七彩课堂]2022至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部编版
![5守株待兔课前预习卡[七彩课堂]2022至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295c0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6.png)
在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的启示和应用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踏实努 力
不要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思 考和判断
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 进自己
要勇于面对挑战,敢于尝试新 事物
故事评价
故事的艺术价值评价
寓言故事: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形 象,传达深刻的道理和教训
艺术表现:通过绘画、动画等形 式,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生动 地呈现出来
故事的教育价值: 这个故事具有很 高的教育价值, 可以帮助人们认 识到努力奋斗的 重要性,培养正 确的价值观和人 生观
故事的教育应用: 这个故事可以应 用于教育领域, 通过讲述这个故 事来引导学生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 和价值观,培养 积极向上的人生 态度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农夫在田里劳作时,偶然发现一只兔子撞到树桩上死了 农夫感到非常惊喜,认为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从此以后,农夫每天都会到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再次出现 农夫不再耕田,而是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的出现
农夫守株待兔,等待兔子再次出现
农夫偶然发现兔子撞死在树桩 上,从此守株待兔
等待兔子再次出现,希望不劳 而获
兔子没有再出现,农夫一无所 获
揭示了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不 可取
农夫继续守株待兔,等待兔子再次出现
农夫守株待兔,等待兔子再次出现 兔子没有出现,农夫感到失望 农夫继续等待,希望兔子再次出现 兔子仍然没有出现,农夫感到绝望
农夫最终一无所获,庄稼全死了
农夫守株待兔,希望兔子 自己撞死
兔子没有出现,农夫失望 至极
庄稼全死了,农夫一无所 获
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不足:农夫没有认识到兔子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无法 通过简单的等待来得到更多的兔子,这种思维方式让他陷入了错误的认知。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fa7eca93c1ec5da51e270a8.png)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说课稿品文言小故事悟人生大道理我国著名的儿童作家严文井老先生对寓言曾做过绝妙的比喻,他曾经说过:“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
”今天,我说课的《守株待兔》也是一篇寓言,下面我将以《品文言小故事悟人生大道理》为主题,从八个方面对《守株待兔》进行说课。
一、紧扣内容说教材:首先我对这一单元作简要分析。
《守株待兔》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单元,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故事”单元之后,第二次以文体组元编排了4则寓言故事,分别是《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
4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文体有故事,也有诗歌。
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打开了一扇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接下来分析一下本篇课文,《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五蠹》。
全文共39个字,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章法美妙,细节生动,寓意深刻。
主要通过描写一个宋国的种田人,无意中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的兔子,从此守着树桩,希望再次得到兔子的可笑行径。
故事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告诫人们不要把生活中的偶然事件当成必然事件。
旨在引导学生对寓言故事的感悟,感悟这小故事所蕴含的大道理。
二、立足学生说学情:要完成教学目标,首先要了解学生。
本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二篇文言文,学生在朗读课文这方面有难度,教学中需要加强古文诵读的指导,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运用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给学生明确的学法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也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打好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寓言,比如《刻舟求剑》《亡羊补牢》等,对寓言有过感性的认识,这次编排的寓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三年级下册语文预习教学课件:守株待兔【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预习教学课件:守株待兔【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698a19b307e87101f696a1.png)
•
5.对比是本文主要的表现手法,以媳 妇迫于 生活压 力让丈 夫监守 自盗与 丈夫的 断然拒 绝为对 比.突 出了丈 夫的品 质。
•
6.一个真性情的人活在一个最冷酷的 现实中 ,一个 最洁净 的人落 在一个 最肮脏 的泥塘 里,一 个最遵 循内心 真实的 人面对 的是种 种的虚 伪和狡 诈。你 无法对 他们宽 容,哪 怕是丁 点儿的 虚与委 蛇,你 谨持自 己理想 的绝对 纯洁。
三年级下册语文预习课件守株待兔部 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预习课件守株待兔部 编版
•
1.志愿精神可以表述为一种具体化或 日常化 的人文 精神。 作为促 进社区 发展、 社会进 步和社 会成员 个人身 心完善 的一种 价值观 念和社 会心理 ,志愿 精神在 日常生 活层面 的实际 体现形 式就是 志愿行 动。志 愿精神 的兴起 ,作为 一种独 特的社 会文化 形式, 体现了 在不同 层面上 的功能 。
三年级下册语文预习课件守株待兔部 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预习课件守株待兔部 编版
(2)你觉得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人耻笑? 因为他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抱着侥幸
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三年级下册语文预习课件守株待兔部 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预习课件守株待兔部 编版
6. 我的疑问。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守株待兔
1. 会认字。(给下面生字补全音节) 冀( j ì) ·
2. 会写字。(读拼音,写词语)
shǒu hù ( 守护 )
yì zhū ( 一株 )
děnɡ dài ( 等待 )
sònɡ ɡuó ( 宋国 )
ɡēnɡ dì ( 耕地 )
jiē chù ( 接触 )
jǐnɡ bù ( 颈部 ) qí zhōnɡ ( 其中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预习单:第5课《守株待兔》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预习单:第5课《守株待兔》](https://img.taocdn.com/s3/m/67eaec40bb68a98271fefa64.png)
6.比一比,把每组两个字相同的部分涂上相同的颜色。
颈——项 驿——释
我会用
7.照样子,口头组词。
守守护
株
待
耕
触
颈释Biblioteka 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会动脑
8.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家长
的话
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课文 05.守株待兔
我会认
1.拼一拼,读一读,读给爸爸妈妈听。
2.数一数,本课共需要认识( )个字。
3.在文中圈出这些生字,并勾画词语。大声叫出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注上拼音。
宋 耕 驿 冀 触 颈 释 其
4.多音字注音并组词:颈( )
( )
5.把你觉得最难认的生字标出来,再认读三遍。
【预习】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讲解
![【预习】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7d5a1beaa00b52acfc7ca96.png)
【预习】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讲解课前预习1.朗读①朗读课文共( )句话,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本文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写的是一只兔子偶然撞死在田边的_____,一个农夫捡到了,从此就放下锄头整天_____,希望再有兔子撞死,可是他__________,田地也荒芜了。
3.生字词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守株待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②认生字,在上面注上拼音。
宋耕释冀4.理解①借助注释,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
②根据句子的意思,试着用“/”给下列句子断句.因释其来而守株。
③这个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把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5.搜集另一则寓言,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课文知识点我会写守(shǒu)把守守候守望守卫株(zhū)株守植株株距一株待(dài)期待接待等待担待(dāi)待会儿宋(sòng)仿宋南宋北宋宋瓷耕(gēng)耕种耕地耕耘触(chù)接触感触触犯触角颈(jǐng)头颈瓶颈颈椎释(shì)解释诠释阐释释放其(qí)其中与其其实尤其多音字:为wéi(为人)wèi(为什么)字义: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
②走:跑。
③折:折断。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来: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③复:再,又。
⑨身:自己。
了解作者:韩非(约前280一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出身韩国贵族。
师从荀子。
《韩非子》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
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代表作。
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在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切中要害。
人教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5 守株待兔》_1
![人教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5 守株待兔》_1](https://img.taocdn.com/s3/m/e07a50562af90242a895e5f5.png)
部编版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摘自《韩非子·五蠹》,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
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笑话。
《守株待兔》中兔子自己撞死再树桩上,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可农夫却幻想这桩巧事能变成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被人笑话的下场。
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课文仅有39个字,寓意却很深刻。
文言文单音节词,如“耕”是“种田”的意思,“株”是“树桩”的意思,“冀”是“希望”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的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文已经不一样了,如文中“走”是“跑”的意思,与现代的“走”的意思不同。
课文配有插图,一个农夫戴着斗笠,在一截树桩旁坐着,脸上是一副“冀复得兔”的表情,耕田用的耒倒在地上。
画面直观地呈现了农夫“释其耒而守株”的场景。
图文对照,能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学情分析】课文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二篇文言文,学生通过三上文言文《司马光》的学习,再加上已经学习了相当数量的古诗以及古代的名人名言,他们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词义与现代语言的异同有所了解,这是教学要充分利用的有利条件。
【教学目标】1.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做到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插图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感悟这个寓言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1.正确做到词句间的停顿,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插图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感悟这个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教学PPT。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学习目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5 守株待兔 (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5 守株待兔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ecb886e87101f69f31952f.png)
第5课守株待兔一、看拼音,写词语。
gēng zhòng jiēchùjǐng zhuīshìfàng shǒu hùqítā二、辨字组词。
株()待()朱()侍()触()其()独()期()三、我能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解说,说明②消除,消散③放下④释放1.释.其末而守株。
()2.这个句子可以有两种解释.。
()3.释.疑解难()4.保释.()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宋人________。
________,免走触株,________。
因释而守株,复得免。
________,而________。
2、“兔走角触株,折颈而死。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守株待兔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五、成语归类。
守株待兔夸父追日大禹治水开天辟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叶公好龙精卫填海(1)神话:__________________(2)寓言:__________________六、课内阅读。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兔走.触株(________________)(2)因释.其耒而守株(________________)(3)冀.复得兔(________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这个宋国人没有再得到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耕种接触颈椎释放守护其它二、植株招待朱红侍从接触其中独处期间三、 1.③ 2. ① 3.② 4. ④四、1、有耕者田中有株折颈而死兔不可复得身为宋国笑。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知识教学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知识教学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d6e9b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b.png)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守株待兔》的故事情节、寓意和生字词。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犯“守株待兔”的错误。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推理判断能力,如为什么农夫最终没有再等到兔子?
(4)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学生在描述故事情节时,如何做到语句通顺、表达清晰?
针对以上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师应采取以下措施:
(1)对于生字词的掌握,可以通过课堂听写、课后作业、小组竞赛等形式进行巩固。
(2)在讲解故事寓意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将故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认识到勤奋劳动的重要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避免‘守株待兔’的错误思想”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如果你是农夫,你会怎么做?”等问题。
(4)在语言表达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句型模板,让学生模仿练习,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法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守株待兔》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不劳而获的情况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个故事的奥秘。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详细解析)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89be1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a.png)
部编新⼈教版⼩学语⽂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详细解析)《守株待兔》教案(详细解析)教学⽬标:1.会认“宋、耕”等4个⽣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说出农夫被宋国⼈笑话的原因。
3.能说出“阅读链接”中乘车⼈所犯的错误。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说出农夫被宋国⼈笑话的原因。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4个,可以在读⽂的过程中相机学习,也可以把有关联的字联系起来,如,“⽾”和“耕”两个字,农夫⽤⽾来耕⽥,就是“耕”的意思。
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9个。
教学时,指导学⽣注意笔画要穿插、避让的字,注意横画较多的字,提醒学⽣注意横画的长短和距离,避免拥挤。
2.朗读教学本课是⼀篇要求背诵的⼩古⽂,在教学时要充分引导学⽣运⽤多种⽅式反复朗读课⽂,感受⽂⾔⽂的韵味,并熟读成诵。
教师要注重范读引导,指导学⽣正确停顿。
借助课⽂的注释和插图,帮助学⽣疏通⽂义。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课堂·好学案》对应课⽂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第⼀课时课时⽬标:1.会认“宋、耕、释、冀”4个⽣字,会写“守、株、待、宋”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背诵古⽂。
3.多维度理解⽂意,探索学习古⽂的⽅法。
教学过程:板块⼀猜图激趣,指导书写1.谈话激趣。
今天⽼师要给⼤家介绍⼀位会讲故事的⼈,哪位同学愿意起来读⼀读呢?课件出⽰韩⾮⼦的资料。
课件出⽰:韩⾮⼦(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代表⼈物。
出⾝韩国贵族。
与李斯同师承荀⼦。
2.看图猜故事。
韩⾮⼦写了很多我们⽿熟能详的寓⾔故事,让我们⼀起来看看。
课件出⽰《⾃相⽭盾》《滥竽充数》《郑⼈买履》《⽼马识途》《守株待兔》的故事插图,让学⽣对照插图猜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守株待兔》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寓⾔故事。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守株待兔》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守株待兔》基础知识+课文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b8ac5b5cc17552706220820.png)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守株待兔》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我会写守(shǒu)把守守候守望守卫株(zhū)株守植株株距一株待(dài)期待接待等待担待(dāi)待会儿宋(sòng)仿宋南宋北宋宋瓷耕(gēng)耕种耕地耕耘触(chù)接触感触触犯触角颈(jǐng)头颈瓶颈颈椎释(shì)解释诠释阐释释放其(qí)其中与其其实尤其二、多音字为wéi(为人)wèi(为什么)三、字义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
②走:跑。
③折:折断。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来: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③复:再,又。
⑨身:自己。
四、了解作者韩非(约前280一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出身韩国贵族。
师从荀子。
《韩非子》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
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代表作。
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在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切中要害。
五、教材分析《守株待兔》改编自《韩非子》中一文,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
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六、课文翻译有一个宋人在田里耕作。
田中有一个树桩。
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这个宋人便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
兔子(当然)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反倒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
七、课文主旨本课通过写宋国一个农夫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就放下农具守着树桩等待再有兔子折颈而死,最后一无所获被人耻笑的故事,告诉人们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第5课《守株待兔》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第5课《守株待兔》](https://img.taocdn.com/s3/m/c7e05e4bee06eff9aef807a7.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课文知识点一、生字词1.多音字为wéi(为人)wèi(为什么)2.字义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
②走:跑。
③折:折断。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来: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③复:再,又。
⑨身:自己。
二、了解作者韩非(约前280一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出身韩国贵族。
师从荀子。
《韩非子》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
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代表作。
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在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切中要害。
三、教材分析《守株待兔》改编自《韩非子》中一文,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
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四、课文翻译有一个宋人在田里耕作。
田中有一个树桩。
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这个宋人便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
兔子(当然)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反倒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
五、课后习题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看准方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故事中的坐车人找错了方向,而且他的有利条件——马好、车夫本领大、盘缠带得多,将会带他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六、推荐阅读滥竽充数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你觉得南郭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原文: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三百个善于吹竽的乐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5《守株待兔》(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5《守株待兔》(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fcda4226fff705cd170a74.png)
第5课《守株待兔》一、基础知识积累1.看拼音,写词语。
shǒu zhū dài tùgēng zhòng jiēchùbùkěfùd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辨字组词。
株________ 珠________ 颈________ 项________待________ 侍________ 释________ 择________3.选字填空。
寺侍待①小明在学校门口等________妈妈来接他。
②五台山上,有很多建筑风格迥异的________庙。
③在妈妈精心地服________下,奶奶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
4.照样子,仿写成语。
结结实实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气息奄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5.读句子,给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 A. 步行。
B. 跑。
(2)因释其耒而守株。
() A. 于是。
B.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而身为宋国笑。
身:________A.身体。
B.自己。
为:________A.被。
B.为了。
二、语言表达6.扩句。
①船开得快。
②星星眨眼。
③枝叶展开。
.三、文言文阅读7.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本文选自()A. 《战国策》。
B. 《韩非子》。
C. 《山海经》。
(2)成语________出自这则文言文。
(3)下列成语中的“释”字与例句中的“释”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因释其耒而守株A. 解疑释惑。
B. 冰释前嫌。
C. 手不释卷。
(4)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画上“________”。
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5)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以为每天守在树桩旁边就能捡到撞死的兔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精品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c7bc2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1.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寓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课文寓意理解。
3.课堂讨论与互动。
三、教学难点1.课文寓意的深入理解。
2.生字词的准确运用。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守株待兔”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自主阅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2.学生分组讨论,组内互相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3.教师选取部分生字词,让学生用它们造句。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农夫为什么能等到兔子撞到树根上?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答案。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什么是守株待兔?(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课文,讲解农夫的心理变化过程。
2.学生分组讨论:农夫为什么会失败?(三)课堂活动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农夫的心情。
2.学生表演课文故事,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类似守株待兔的现象。
(五)布置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练习册:完成第5课课后练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词,明白了守株待兔的寓意。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但在部分环节,课堂纪律有待加强,教师需要更好地调控课堂氛围。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深入学习课文教师:同学们,当农夫第一次捡到兔子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学生A:他可能觉得非常幸运。
三年级下册语文预习课件5.守株待兔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预习课件5.守株待兔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27dc1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14.png)
课文拓展
类似寓言故事介绍
类似寓言故事:《愚公移山》 讲述了一个愚公带领家人挖山搬土,最终感动神明帮忙移山的故事。 故事告诉人们只要有毅力、恒心和努力,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讲述了一个愚公带领家人挖山搬土,最终感动神明帮忙移山的故事。故事告诉人们只要有毅力、 恒心和努力,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类似寓言故事:《精卫填海》 讲述了一只鸟精精卫填海造陆的故事。故事表达了坚持、毅力和不 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和寓意,如 “不劳而获”
等。
课文背景:介 绍课文的出处、 作者和创作背 景,以及与守 株待兔故事的
联系。
课文内容与故事 的联系:分析课 文内容与守株待 兔故事之间的联 系,如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等。
课文中的重点 词汇和句子: 列举课文中的 重点词汇和句 子,并解释其 含义和用法。
课文中的文化知 识点:介绍课文 中涉及的文化知 识点,如古代农 业社会的生活方 式、寓言故事在 中国文化中的地
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事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寓意、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等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寓意:通过讲解故事背景、分析人物形象、对比现实生活等 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即不劳而获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努力 才能获得成功。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课件、互动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 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同时,可以引导学生阅 读其他寓言故事或文学作品,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预习及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预习及课后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8e98e25804d2b160a4ec03e.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教案及课后练习题【板书设计】守株待兔白日做梦坐享其成不劳而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古文的特点,言简意赅,抑扬顿挫。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让学生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学习寓言,悟出寓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总体来说,这节课构思巧妙,推陈出新,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充分给学生表达交流的机会,在探讨中,想象中,思维碰撞中,明白了寓意,懂得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这是让学生实实在在有收获的一节课。
不足之处:当然,“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尽管我们的收获很大,但同时我还有一些新的思考:要是这节课能从人物评价着手,让学生对不同的人物说出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和思维的碰撞,那么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思维会更活跃,收获也会更丰硕。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也是一则文言文。
讲有一个宋朝的种田人,因为在自己田里捡到一只触木桩而死的野兔,就整日坐在木桩旁守着,等候兔子再一次撞死。
因而被本国人耻笑。
告诉我们不能白日做梦,不劳无获的道理。
【写作背景】本文出自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
”这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
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
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
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我们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作者介绍】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与李斯同师苟卿。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第5课 守株待兔课前预习课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第5课 守株待兔课前预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6b3dd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a.png)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第5课 守株待兔品读释疑课件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5 守株待兔
品读释疑
复习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预习,请你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了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 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 现象,放下农具守候树桩等待兔子再次折颈而死,最后落 得个一无所获。
这是课后第3题哦!
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参考答案:坐车人把方向弄反了,朋友好心提醒,他却还 在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来辩驳。坐车人没有明确的方向性, 做的事与现实背道而驰,不符合客观实际;朋友提出意见, 他却固执己见,不听劝告,这都是他错的地方。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第5课 守株待兔课前预习课件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5 守株待兔
课前预习
助读资料我先看
你看过寓言故事吗?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作者介绍
韩非(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又称韩非 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河南新郑)人。中国 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 韩非出身韩国贵族世家,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 纳。悲愤之下写出了《孤愤》《五蠹》《说林》 《说难》等著作。后来出使秦国,被李斯陷害, 惨死狱中。在韩非死后,当代各国国君与大臣竞 相研究其著作《韩非子》,秦始皇在他的思想指 引下,完成统一六国的帝业。
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寓言的有关知识已 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今天的寓言故事《守 株待兔》讲了什么内容呢?现在,让我们开启 今天的预习之旅!
第一步:读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拼一拼,读一读,读给爸爸妈妈听。 2. 数一数,本课共需要认识( )个字。 3. 在文中圈出这些生字,并勾画词语。大声叫出这些生字宝宝 的名字,注上拼音。
我会认
宋耕驿冀
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颈释其
4. 多音字注音并组词:颈
(
)
(
)
5. 把你觉得最难认的生字标出来,再认读三遍。
比一比
6. 比一比,把每组两个字相同的部分涂上相同的颜色。
颈 —— 项
驿 —— 释
7. 照样子,口头组词。
守
守护
我会用 株
待
耕
触 颈 释 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会动脑 8. 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家长 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