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三级项目报告 黄辉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安全,在进行在线调试前,首先要对程序软件仿真: 1、正反转仿真:
仿真结果符合要求。
2、调速模块仿真:
仿真结果符合要求。
八、变频器电压提升补偿
电压提升实验电路图
1、电压不补偿: 变频器参数设定:设定负载电流为 IF=0.4A,保证励磁电流为 100mA。 参数 设定值 说明 P0700 1 由 BOP 操作面板控制变频
P1300=0 220 50 1428 198 45 1277 176 40 1127
If2=100mA 153 35 975. 3 131 30 824. 2 0.612
IF= 110 25 671. 1
0.4 88 20 518. 8
A 65 15 358. 7 44 10 172. 2 5 无法 保持 恒转 矩
图 7 制动电流跟停转时间关系图
曲线分析:根据图 7,可知制动电流越大,电机的停转时间会越小。从原理上分 析,可知制动电流其实是给绕组加一个反向电流,使其产生一个与现在运动相反 的转矩,从而抵消掉原来的转矩运动。 误差分析:①由于是肉眼观测,人有反应时间误差。
十一、实验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1、在实验中,发现变频器电压提升曲线的斜率并不是不变的,如图是它的关系 图:
汕头大学工学院
控制系统 三级项目报告
项目名称: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项目题目:基于 PLC 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指导老师:范颖辉、陈少波 系别:机电系 学号:2013124019 合作者:吴顺友 完成时间:2015 年 12 月 23 日 专业:13 机电 姓名:黄辉龙
成绩:
评阅人:
一、设计目的
1、掌握 PLC 的应用设计过程 2、掌握常用变频器的应用过程 3、初步掌握电气原理图的设计过程 4、*初步了解人机界面的开发过程 5、完成 PLC 程序的设计过程 6、完成变频器主要参数的设置
3.99 3.99 3.99
3.99 3.99
3.99 3.99
注:I1 是定子绕组电流,R 是定子绕组电阻,U2 根据 I1 和 R1 计算得到。 实验数据分析:(1)根据表一作出实际 n-f 图和 V-f 图:
图1
由图可以明显看出,当在频率在 15HZ 的时候,曲线明显开始偏离趋势线,可以 看出这个点就是需要的频率补偿点。
十、三相异步电机变频器直流制动的制动特性
(1)电机自由停转时间: 表五 频率 50 40 停转时间 t 10.06 7.88 (s) (2)制动电流与停转时间的关系: 表六 制 动 电 流 100 90 (%) 停转时间 t 9.82 9.87 (s) 制动电流=100% 30 20 5.93 3.97
112.95 79.54 (千分之) ,在估算的结果上加上一 1420 150 100% 22V 。 个经验值, 确定补偿 150 (千分之) , 计算其补偿的电压值应为 220
根据未补偿曲线估算补偿值:
变频器参数设定:设定负载电流为 IF=0.4A,保证励磁电流为 100mA。 参数 设定值 说明 P0700 1 由 BOP 操作面板控制变频 器进行起动及停控 P1000 1 由 BOP 操作面板时行运行 频率设定。 P1300 3 可编程特性 P1310 150 补偿值 P1320 10 P1321 62.8 P1322 14 P1323 76.8 P1324 15 P1325 80.7
六、PLC 程序设计
程序说明:
①正反转输出:当输入 X0 信号时,启动正转,由于采用了自锁,所以当 X0 停 止输入,正转仍然继续,此时 X1 与 X0 互锁,也即是正转和反转互锁。
②利用模拟量输出控制电机转速:在调速部分我设置了三个按钮,分别是 SB4, SB5,SB6 相对应 X4,X5,X6,当速度档开关打开,例如打开 SB4,程序便会将低速速 度 K300 传给 D0 寄存器,通过计算之后,将得到的数字量输出。
图4
图5
由图 4 可以看出, 下方是没电压提升的曲线, 上方是提升后的, 其效果比较明显, 转速补偿曲线满足要求,而图 5 也是在 0HZ 时电压为 22v,跟理论相符。
九、PLC 调速功能测试
在前面经过频率补偿之后, 进行 PLC 调速功能的测试: 首先把变频器的参数 P0700 设为 2(端子排),P1000 设为 2(模拟给定值),P0756 设为 0(单极电压输入) ,
10 2.31
f=50HZ 80 9.94
60 10.11
50 10.2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根据表五和表六画图:
图6
曲线分析:根据图 6,可知电机转轴自由停止时间跟频率是呈正比的,也即是频 率越高,停止时间越长,可以推断其是由于频率较高时,其转速较高,故而惯性 较大,所以想要停下来,时间需要更多。 误差分析:①由于是肉眼观测,人有反应时间误差。
可见,电源电压一般情况下是恒定的,所以当电压和频率同时变化并使得 U1 / f1 是一个常值,理论上来说,磁通量应该是不变的,即是 n-f 曲线应该是一条直线 且经过原点,但事实上,在 U1 比较高的时候,由于 U1 I 1 Z 1 ,感抗和阻抗相对 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得出的曲线基本上是直线,但在 U1 比较低的时候,感 抗和阻抗相对此刻的 U1 较大,不能忽略,所以没补偿频率的情况下,画出的曲 线会如图 1 一般,在 15HZ 这个点处开始弯曲。 2、电压补偿
二、实验室可用设备
1、可编程序控制器三菱 PLC 一台,型号 FX2N-32MR。 2、变频器西门子 MM440 一台。 3、计算机及梯形图编辑软件 1 套 4、三菱 PLC 输出模拟量 D/A 转换模块一个,电流表、电压表、开关若干。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1、假设某一控制系统,由一台 PLC 控制 1 台变频器带动异步电机进行变频 调速运行。 2、能实现电机的正、反转及调速控制(调速过程保持负载转矩恒定,具体转 矩值可以根据实验室设备现场确定),最少能实现高速(1300 转)、中速(700 转)及低速(300 转)等速度的自动控制。 3、完成 PLC 输入输出点的分配。 4、完成电气原理图的设计及主要电气元件的参数选择。 5、*完成触模屏人机界面设计,完成人机界面程序的仿真。 6、完成 PLC 程序设计,完成 PLC 程序的仿真。 7、完成设计内容的仿真或实验验证,完成设计报告。 9、*内容为选做
图2
V-f 图
(2)根据表二得出理论 V-f 图:
图3
由图可看出,实际的曲线跟理论的曲线有偏差但不大,根据此图可以知道 10— 15HZ 之间一些点的电压,用于后面补偿频率。 原因分析:因为三相异步电动机每相定子绕组的电压方程(相量式)为:
U 1 E1 I1 R1 j I1 X 1 E1 I 1 ( R1 jX 1 ) E1 I1 Z 1 由方程可以看出, U 1并不等于 E1 , 其中I1 Z 1是定子电流在绕组阻抗上产生的电压降。 电动机在额定运行时, I1 Z 1 U1 , 所以便忽略掉了I1 Z 1,便有了如下公式: U1 E1 4.44 f1 N1 m 所以 m 1 U1 U K 1 4.44 N1 f1 f1
实验数据: 表三 P1300=3,P1310=150,P1320=10,P1321=62.8,P1322=14,P1324=15, If2=100mA IF= 0.4 A
62 57 51 48 43 24
P1325=80.7 V(V)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f(Hz) 50 n (r/m in)
四、系统的电气原理图
五、元件控制符号表 元件符号 编程元件地址 输入 SB1 SB2 SB3 SB4 SB5 SB6 X000 X001 X002 X004 X005 X006 输出 Y000 Y001 电机正转 电机反转 电机停止 低速(300r/min) 中速(700r/min) 高速(1300r/min) 注释
P1000
1
器进行起动及停控 由 BOP 操作面板时行运行 频率设定。
实验数据: 表一 V(V) f(Hz) n (r/min) T2(N·m) 表二
f(Hz) I1(A) R(Ω) U2( V) EN/f N 50 0.41 49.7 3 219. 89 3.99 45 0.41 49.7 3 199. 94 40 0.41 49.7 3 179. 99 35 0.41 49.7 3 160. 04 30 0.41 49.7 3 140. 09 3.99 25 0.41 49.7 3 120. 14 3.99 20 0.41 49.7 3 100. 19 18 0.41 49.7 3 92.2 1 16 0.41 49.7 3 84.2 3 3.99 15 0.42 49.7 3 80.7 4 3.99 14 0.42 49.7 3 76.7 5 12 0.44 49.7 3 69.7 6 10 0.46 49.7 3 62.7 8 3.99
P0971 设为 1。 表四 开关 理论转速(r/min) 正 转 反 转 实际转速(r/min) 正 转 反 转 误差(%) 正 转 反 转 S4 300 300 295.5 296.1 1.5 1.3 If2=100mA S5 700 700 698.2 698.4 0.3 0.2 1300 1300 1299 1299 0.1 0.1 IF= 0.4 A S6
十二、个人感想和分工
在这次项目中,我和熊捷师兄,吴顺友一起合作完成了这个项目。整个项 目的过程中,我们三个都参与进来了,大家一起讨论分析,从选择 PLC 的类型和 电路的设计,以及程序的编写到频率补偿的实验,制动特性的实验。只不过每个 人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主要负责是程序编写,电路设计以及变频器设置和操作等 等。 整个项目进行下来,学到了许多 PLC 系统控制的知识,事实证明:纸上得 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真正做项目的时候, 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涌现出来, 要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和脑子里的想法转化为实际应用时,我发现,有许多我 之前并未注意到的细节, 例如元件间的关系, PLC 如何输出模拟量以及如何用 PLC 来控制变频器的频率输出,经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解决了部分问题,解决不了 的询问陈少波老师和熊捷师兄, 老师和师兄都很热情地为我一一解答, 受益匪浅。 通过这个项目, 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多款软件的使用,以及基本的 PLC 控制系 统知识,收获很大,不过比较遗憾的是,我的方案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而我们没 有时间去改善它, 例如我没有接入人机界面,还有转速还有误差没有进行一个微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8
6
5
12 3.9
4
10 3.3
0
0
142 127 113 983 836 689 544 400 262 211 15 8 9 1 .3 .4 .3 .2 .6 .7 .5 9.1
T (N· m) 2
0.612
实验数据分析:(1)根据表一和表三作出 n-f 图和 V-f 图:
③由于我是采用模拟量输出,所以根据这个思路,也进行了转速到数字量的转 换,所以我的方法并不是固有频率的方法,可以稍作修改便可以接入人机界面, 从而使得用户体验更强,由于我的电脑没有安装人机界面,所以没有设计人机 界面。 ④由于程序设计是基于电机空载情况下进行的,所以需要进行电压提升补偿来 校正。
七、PLC 程序软件仿真
误差分析:
根据表四分析,可知在中高速部分实际转速和理论转速基本吻合,误差较小, 而在低速时,误差比较大。 ①计算误差:在 PLC 运算部分没有用浮点数运算,导致运算有误差。 ②测量误差:测量时负载电流没有严格保证为 0.4A,且测速时读数产生了误差。 ③环境影响:环境温度的变化影响了电机。 ④补偿误差:由于补偿值得计算异常复杂,所以只能大概估算出一个数,所以 必定会产生误差。
图7
解决:根据这个曲线我选择了一个补偿值 2、PLC 运算模块:发现乘法所得的结果传给除法运算时,数据变得不同。解决: 用 32 位四则运算。 3、变频器的设置和操作过程:一开始不熟悉变频器的设置和操作过程,所以浪 费了很多时间,出现了很多错误。解决:通过查阅手册,询问老师师兄,这个问 题很快就被解决。
仿真结果符合要求。
2、调速模块仿真:
仿真结果符合要求。
八、变频器电压提升补偿
电压提升实验电路图
1、电压不补偿: 变频器参数设定:设定负载电流为 IF=0.4A,保证励磁电流为 100mA。 参数 设定值 说明 P0700 1 由 BOP 操作面板控制变频
P1300=0 220 50 1428 198 45 1277 176 40 1127
If2=100mA 153 35 975. 3 131 30 824. 2 0.612
IF= 110 25 671. 1
0.4 88 20 518. 8
A 65 15 358. 7 44 10 172. 2 5 无法 保持 恒转 矩
图 7 制动电流跟停转时间关系图
曲线分析:根据图 7,可知制动电流越大,电机的停转时间会越小。从原理上分 析,可知制动电流其实是给绕组加一个反向电流,使其产生一个与现在运动相反 的转矩,从而抵消掉原来的转矩运动。 误差分析:①由于是肉眼观测,人有反应时间误差。
十一、实验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1、在实验中,发现变频器电压提升曲线的斜率并不是不变的,如图是它的关系 图:
汕头大学工学院
控制系统 三级项目报告
项目名称: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项目题目:基于 PLC 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指导老师:范颖辉、陈少波 系别:机电系 学号:2013124019 合作者:吴顺友 完成时间:2015 年 12 月 23 日 专业:13 机电 姓名:黄辉龙
成绩:
评阅人:
一、设计目的
1、掌握 PLC 的应用设计过程 2、掌握常用变频器的应用过程 3、初步掌握电气原理图的设计过程 4、*初步了解人机界面的开发过程 5、完成 PLC 程序的设计过程 6、完成变频器主要参数的设置
3.99 3.99 3.99
3.99 3.99
3.99 3.99
注:I1 是定子绕组电流,R 是定子绕组电阻,U2 根据 I1 和 R1 计算得到。 实验数据分析:(1)根据表一作出实际 n-f 图和 V-f 图:
图1
由图可以明显看出,当在频率在 15HZ 的时候,曲线明显开始偏离趋势线,可以 看出这个点就是需要的频率补偿点。
十、三相异步电机变频器直流制动的制动特性
(1)电机自由停转时间: 表五 频率 50 40 停转时间 t 10.06 7.88 (s) (2)制动电流与停转时间的关系: 表六 制 动 电 流 100 90 (%) 停转时间 t 9.82 9.87 (s) 制动电流=100% 30 20 5.93 3.97
112.95 79.54 (千分之) ,在估算的结果上加上一 1420 150 100% 22V 。 个经验值, 确定补偿 150 (千分之) , 计算其补偿的电压值应为 220
根据未补偿曲线估算补偿值:
变频器参数设定:设定负载电流为 IF=0.4A,保证励磁电流为 100mA。 参数 设定值 说明 P0700 1 由 BOP 操作面板控制变频 器进行起动及停控 P1000 1 由 BOP 操作面板时行运行 频率设定。 P1300 3 可编程特性 P1310 150 补偿值 P1320 10 P1321 62.8 P1322 14 P1323 76.8 P1324 15 P1325 80.7
六、PLC 程序设计
程序说明:
①正反转输出:当输入 X0 信号时,启动正转,由于采用了自锁,所以当 X0 停 止输入,正转仍然继续,此时 X1 与 X0 互锁,也即是正转和反转互锁。
②利用模拟量输出控制电机转速:在调速部分我设置了三个按钮,分别是 SB4, SB5,SB6 相对应 X4,X5,X6,当速度档开关打开,例如打开 SB4,程序便会将低速速 度 K300 传给 D0 寄存器,通过计算之后,将得到的数字量输出。
图4
图5
由图 4 可以看出, 下方是没电压提升的曲线, 上方是提升后的, 其效果比较明显, 转速补偿曲线满足要求,而图 5 也是在 0HZ 时电压为 22v,跟理论相符。
九、PLC 调速功能测试
在前面经过频率补偿之后, 进行 PLC 调速功能的测试: 首先把变频器的参数 P0700 设为 2(端子排),P1000 设为 2(模拟给定值),P0756 设为 0(单极电压输入) ,
10 2.31
f=50HZ 80 9.94
60 10.11
50 10.2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根据表五和表六画图:
图6
曲线分析:根据图 6,可知电机转轴自由停止时间跟频率是呈正比的,也即是频 率越高,停止时间越长,可以推断其是由于频率较高时,其转速较高,故而惯性 较大,所以想要停下来,时间需要更多。 误差分析:①由于是肉眼观测,人有反应时间误差。
可见,电源电压一般情况下是恒定的,所以当电压和频率同时变化并使得 U1 / f1 是一个常值,理论上来说,磁通量应该是不变的,即是 n-f 曲线应该是一条直线 且经过原点,但事实上,在 U1 比较高的时候,由于 U1 I 1 Z 1 ,感抗和阻抗相对 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得出的曲线基本上是直线,但在 U1 比较低的时候,感 抗和阻抗相对此刻的 U1 较大,不能忽略,所以没补偿频率的情况下,画出的曲 线会如图 1 一般,在 15HZ 这个点处开始弯曲。 2、电压补偿
二、实验室可用设备
1、可编程序控制器三菱 PLC 一台,型号 FX2N-32MR。 2、变频器西门子 MM440 一台。 3、计算机及梯形图编辑软件 1 套 4、三菱 PLC 输出模拟量 D/A 转换模块一个,电流表、电压表、开关若干。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1、假设某一控制系统,由一台 PLC 控制 1 台变频器带动异步电机进行变频 调速运行。 2、能实现电机的正、反转及调速控制(调速过程保持负载转矩恒定,具体转 矩值可以根据实验室设备现场确定),最少能实现高速(1300 转)、中速(700 转)及低速(300 转)等速度的自动控制。 3、完成 PLC 输入输出点的分配。 4、完成电气原理图的设计及主要电气元件的参数选择。 5、*完成触模屏人机界面设计,完成人机界面程序的仿真。 6、完成 PLC 程序设计,完成 PLC 程序的仿真。 7、完成设计内容的仿真或实验验证,完成设计报告。 9、*内容为选做
图2
V-f 图
(2)根据表二得出理论 V-f 图:
图3
由图可看出,实际的曲线跟理论的曲线有偏差但不大,根据此图可以知道 10— 15HZ 之间一些点的电压,用于后面补偿频率。 原因分析:因为三相异步电动机每相定子绕组的电压方程(相量式)为:
U 1 E1 I1 R1 j I1 X 1 E1 I 1 ( R1 jX 1 ) E1 I1 Z 1 由方程可以看出, U 1并不等于 E1 , 其中I1 Z 1是定子电流在绕组阻抗上产生的电压降。 电动机在额定运行时, I1 Z 1 U1 , 所以便忽略掉了I1 Z 1,便有了如下公式: U1 E1 4.44 f1 N1 m 所以 m 1 U1 U K 1 4.44 N1 f1 f1
实验数据: 表三 P1300=3,P1310=150,P1320=10,P1321=62.8,P1322=14,P1324=15, If2=100mA IF= 0.4 A
62 57 51 48 43 24
P1325=80.7 V(V)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f(Hz) 50 n (r/m in)
四、系统的电气原理图
五、元件控制符号表 元件符号 编程元件地址 输入 SB1 SB2 SB3 SB4 SB5 SB6 X000 X001 X002 X004 X005 X006 输出 Y000 Y001 电机正转 电机反转 电机停止 低速(300r/min) 中速(700r/min) 高速(1300r/min) 注释
P1000
1
器进行起动及停控 由 BOP 操作面板时行运行 频率设定。
实验数据: 表一 V(V) f(Hz) n (r/min) T2(N·m) 表二
f(Hz) I1(A) R(Ω) U2( V) EN/f N 50 0.41 49.7 3 219. 89 3.99 45 0.41 49.7 3 199. 94 40 0.41 49.7 3 179. 99 35 0.41 49.7 3 160. 04 30 0.41 49.7 3 140. 09 3.99 25 0.41 49.7 3 120. 14 3.99 20 0.41 49.7 3 100. 19 18 0.41 49.7 3 92.2 1 16 0.41 49.7 3 84.2 3 3.99 15 0.42 49.7 3 80.7 4 3.99 14 0.42 49.7 3 76.7 5 12 0.44 49.7 3 69.7 6 10 0.46 49.7 3 62.7 8 3.99
P0971 设为 1。 表四 开关 理论转速(r/min) 正 转 反 转 实际转速(r/min) 正 转 反 转 误差(%) 正 转 反 转 S4 300 300 295.5 296.1 1.5 1.3 If2=100mA S5 700 700 698.2 698.4 0.3 0.2 1300 1300 1299 1299 0.1 0.1 IF= 0.4 A S6
十二、个人感想和分工
在这次项目中,我和熊捷师兄,吴顺友一起合作完成了这个项目。整个项 目的过程中,我们三个都参与进来了,大家一起讨论分析,从选择 PLC 的类型和 电路的设计,以及程序的编写到频率补偿的实验,制动特性的实验。只不过每个 人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主要负责是程序编写,电路设计以及变频器设置和操作等 等。 整个项目进行下来,学到了许多 PLC 系统控制的知识,事实证明:纸上得 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真正做项目的时候, 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涌现出来, 要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和脑子里的想法转化为实际应用时,我发现,有许多我 之前并未注意到的细节, 例如元件间的关系, PLC 如何输出模拟量以及如何用 PLC 来控制变频器的频率输出,经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解决了部分问题,解决不了 的询问陈少波老师和熊捷师兄, 老师和师兄都很热情地为我一一解答, 受益匪浅。 通过这个项目, 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多款软件的使用,以及基本的 PLC 控制系 统知识,收获很大,不过比较遗憾的是,我的方案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而我们没 有时间去改善它, 例如我没有接入人机界面,还有转速还有误差没有进行一个微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8
6
5
12 3.9
4
10 3.3
0
0
142 127 113 983 836 689 544 400 262 211 15 8 9 1 .3 .4 .3 .2 .6 .7 .5 9.1
T (N· m) 2
0.612
实验数据分析:(1)根据表一和表三作出 n-f 图和 V-f 图:
③由于我是采用模拟量输出,所以根据这个思路,也进行了转速到数字量的转 换,所以我的方法并不是固有频率的方法,可以稍作修改便可以接入人机界面, 从而使得用户体验更强,由于我的电脑没有安装人机界面,所以没有设计人机 界面。 ④由于程序设计是基于电机空载情况下进行的,所以需要进行电压提升补偿来 校正。
七、PLC 程序软件仿真
误差分析:
根据表四分析,可知在中高速部分实际转速和理论转速基本吻合,误差较小, 而在低速时,误差比较大。 ①计算误差:在 PLC 运算部分没有用浮点数运算,导致运算有误差。 ②测量误差:测量时负载电流没有严格保证为 0.4A,且测速时读数产生了误差。 ③环境影响:环境温度的变化影响了电机。 ④补偿误差:由于补偿值得计算异常复杂,所以只能大概估算出一个数,所以 必定会产生误差。
图7
解决:根据这个曲线我选择了一个补偿值 2、PLC 运算模块:发现乘法所得的结果传给除法运算时,数据变得不同。解决: 用 32 位四则运算。 3、变频器的设置和操作过程:一开始不熟悉变频器的设置和操作过程,所以浪 费了很多时间,出现了很多错误。解决:通过查阅手册,询问老师师兄,这个问 题很快就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