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科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化学成分的研究
结合具体药用植物分析蔷薇科内各亚科间在特征上的演化规律
结合具体药用植物分析蔷薇科内各亚科间在特征上的演化规律引言蔷薇科是一类植物科,包含了许多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如蔷薇、玫瑰等。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药用植物,分析蔷薇科内各亚科间在特征上的演化规律。
通过研究药用植物的特征演化,可以更好地理解蔷薇科植物的进化历程以及其药用价值的形成。
蔷薇科的分类和特征蔷薇科被分为许多亚科,包括蔷薇亚科、委陵菜亚科等。
每个亚科在植物特征上有一些共同点和差异。
在药用植物中,我们将分析蔷薇亚科和委陵菜亚科的特征演化。
蔷薇亚科蔷薇亚科的植物常以花朵美丽、果实多汁等特征受人喜爱。
在药用植物中,常见的蔷薇亚科植物有蔷薇、玫瑰等。
这些植物具有以下特征:1.花朵多为五瓣花,花色丰富多样,有红、白、黄等。
2.果实多为蒴果,果实成熟后可供人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3.叶片一般呈羽状复叶,叶面光滑,有些植物还具有刺。
委陵菜亚科委陵菜亚科植物在药用上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委陵菜亚科的植物特征如下:1.花朵一般为四瓣花,花色以白色为主,稀有粉红色。
2.果实多为蒴果,但相比蔷薇亚科的果实较小。
3.叶片为单叶或三出复叶,叶面常具皱褶,植物体较矮小,有些植物具有触手状的有机结构。
药用植物特征演化分析通过比较蔷薇亚科和委陵菜亚科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出两个亚科在很多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环境条件和进化压力导致的。
1.花朵的差异:蔷薇亚科的花朵多为五瓣花,而委陵菜亚科的花朵多为四瓣花。
这种差异可能与传粉者有关,不同数量的花瓣可能吸引不同类型的传粉者,从而影响传粉和繁殖策略。
2.果实的差异:蔷薇亚科的果实一般较大,且成熟后可供人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而委陵菜亚科的果实较小,一般不可食用。
这种差异可能与种子传播和繁殖方式有关,蔷薇亚科通过吸引动物吃果实来传播种子,而委陵菜亚科可能更多依靠其他方式传播种子。
3.叶片的差异:蔷薇亚科的叶片常呈羽状复叶,表面光滑,有些植物具有刺。
而委陵菜亚科的叶片为单叶或三出复叶,叶面常具皱褶。
蔷薇科的共同特征
蔷薇科的共同特征蔷薇科是一类植物的分类单位,其下包括了很多我们熟悉的花卉,如玫瑰、月季、蔷薇等。
蔷薇科植物有许多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它们在形态、生态和生物学特性上有着相似之处。
蔷薇科植物大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或灌木,少数为乔木。
它们通常具有坚韧的茎和分枝,能够在风雨中保持坚挺。
叶片多为复叶,由多个小叶组成,形状各异,有长圆形、椭圆形、卵形等。
叶子的边缘常常具有锐利的锯齿,使得整个植物看起来更加美观。
蔷薇科植物的花朵多为较大的单瓣花或重瓣花,花色丰富多样,有红、粉、白、黄等多种颜色。
花朵通常具有芳香味,吸引昆虫传粉。
花瓣的形状也各异,有些呈现扇形,有些呈现杯状,还有些呈现蝴蝶状。
这些独特的花朵使蔷薇科植物成为了许多人喜爱的观赏植物。
蔷薇科植物的果实也具有一定的特征。
它们的果实多为椭圆形或圆形的浆果或蒴果,通常具有鲜艳的颜色,如红色、橙色等。
果实成熟后,往往能吸引鸟类前来食用,帮助其传播种子。
有些蔷薇科植物的果实还具有药用价值,如野玫瑰果实富含维生素C,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蔷薇科植物的茎、叶、花等部位常含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如鞣质、挥发油、酚类物质等。
这些化学成分赋予了蔷薇科植物一些特殊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例如,玫瑰花含有芳香油,可以提取玫瑰精油,并用于制作香水、护肤品等。
而蔷薇科植物的茎和叶子富含鞣质,可以用于制作染料和皮革的鞣制。
蔷薇科植物在生态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包括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蔷薇科植物在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它们还为许多昆虫、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提供了重要的食物和栖息地。
蔷薇科植物具有多年生、复叶、大花、鲜艳果实、化学成分丰富等共同特征。
这些特征使得蔷薇科植物在观赏、药用、经济和生态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人们在欣赏蔷薇科植物的美丽同时,也应该更加重视其保护和合理利用,以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新疆六种蔷薇科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新疆六种蔷薇科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新疆六种蔷薇科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引言:蔷薇科是植物界中广泛分布的一个科,其植物在草地、森林、沙漠等各种环境中均有生长。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部,拥有广袤的山地和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因此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其成为研究植物化学成分的理想地区。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疆地区六种蔷薇科植物的化学成分,为药用植物的资源开发和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了新疆地区六种常见的蔷薇科植物:月季、蔷薇、野玫瑰、金薇、白刺玫瑰和云葚。
我们采集了这些植物的根、茎、叶和花等部分,并进行了干燥和粉碎。
随后,我们使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制备了植物样品的提取液。
接下来,我们使用分离和纯化技术,包括溶剂萃取、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对提取液进行了分析。
结果及讨论:通过对六种蔷薇科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多糖、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等。
首先,我们研究了这些植物中的多糖含量。
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
我们的结果显示,月季和蔷薇的花中含有丰富的多糖,而云葚叶中的多糖含量最低。
其次,黄酮类化合物在蔷薇科植物中普遍存在,且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野玫瑰的果实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而蔷薇的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较低。
另外,三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包括抗菌、抗炎和抗肿瘤等。
我们的研究发现,金薇中的根部和叶中含有丰富的三萜类化合物,而白刺玫瑰的花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这些植物中的酚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等生物活性。
我们的结果显示,云葚的茎中含有丰富的酚类化合物,而蔷薇的根中的酚类化合物含量较低。
结论:通过对新疆地区六种蔷薇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分析,我们发现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多糖、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
蔷薇科主要特征
蔷薇科主要特征蔷薇科(Rosaceae)是植物界中一个重要的科,包含了许多具有经济和园艺价值的植物。
本文将介绍蔷薇科的主要特征,包括科内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以及分布情况。
一、形态特征1.叶子:大多数蔷薇科植物的叶子为复叶,由3至7个小叶组成。
小叶形状多样,有圆形、卵形、长圆形等。
叶缘常呈锯齿状或波状。
2.花朵:蔷薇科植物的花朵通常为辐射对称,花萼和花瓣各5片。
花色丰富多样,有红色、粉色、白色等。
雄蕊和雌蕊数量众多。
3.果实:果实种类繁多,有核果(如苹果)、蒴果(如草莓)和聚合果(如草地玫瑰)等。
果实通常富含维生素C,并具有食用或药用价值。
4.茎:茎的形态多样,有直立的、蔓生的、匍匐的等。
茎表面常具有刺或刺毛。
二、生态习性1.生长环境:蔷薇科植物分布广泛,可以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找到。
它们喜欢湿润的环境,一些品种适应寒冷气候,而其他品种则适应干旱条件。
2.繁殖方式:蔷薇科植物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也可以通过茎的扦插或分株繁殖。
一些品种还可以通过地下块茎或根茎进行繁殖。
3.传粉方式:蔷薇科植物的花朵通常具有芳香味,吸引昆虫等动物来传播花粉。
一些品种还可以通过风传粉。
4.与其他生物关系:蔷薇科植物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它们提供了许多昆虫和鸟类的食物来源,并为它们提供了栖息地。
三、分布情况1.全球分布:蔷薇科植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洲,除南极洲外几乎遍布。
在北半球温带地区特别丰富。
2.中国分布:中国是蔷薇科植物的多样性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种类和资源。
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是蔷薇科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域。
3.经济价值:蔷薇科植物中许多品种具有经济和园艺价值。
例如,苹果、草莓、桃子等水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
结语总结起来,蔷薇科植物以其形态多样、花色丰富以及经济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多样性做出了贡献。
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以确保它们能够持续地为我们带来福祉。
蔷薇根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蔷薇根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中药材在治疗某些疾病上有着很好的效果,虽然见效稍慢,但对人体无副作用,还是受到人们的推崇。
不过在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对它的使用方法
中药材在治疗某些疾病上有着很好的效果,虽然见效稍慢,但对人体无副作用,还是受到人们的推崇。
不过在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对它的使用方法等,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蔷薇根这种药材。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根。
全年可采,挖取后,洗净晒干。
【化学成份】根含委陵菜酸。
根皮含鞣质23.3%。
鲜叶含维生素C_61.6毫克%。
【性味】苦涩,凉。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活血,解毒。
治肺痈,消渴,痢疾,关节炎,瘫痪,吐、衄、便血,尿频,遗尿,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疮疖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4钱。
外用:捣敷或煎汤含漱。
【附方】①治关节炎,半身瘫痪,月经不调,小便失禁,白带,口腔糜烂:野蔷薇根五钱至一两。
煎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中药蔷薇根的各种情况,相信我们可以在面对疾病的困扰时做到镇定自若,正确的对待疾病的治疗。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22蔷薇科、豆科
生药学的研究进展
生药鉴定与质量评价
发展生药的现代鉴定技术和质量评价体系,确保生药 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生药资源开发与利用
挖掘和利用生药资源,开发新型药物和保健品,满足 市场需求。
生药学研究方法创新
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和方法,创新生药学研究手段,提 高研究效率和准确性。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发展前景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在医药领域的应 用前景广阔,随着人们对天然药物的 需求不断增加,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 学-22
目 录
• 蔷薇科 • 豆科 • 蔷薇科与豆科植物的比较 •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发展趋势
01
CATALOGUE
蔷薇科
蔷薇科植物概述
蔷薇科植物是种子植物门中的一 个科,包括了许多果树和药用植 物,如苹果、梨、草莓、玫瑰等
。
蔷薇科植物通常为灌木、乔木或 草本植物,具有单叶或复叶,花 通常为五瓣,果实多为聚合果。
蔷薇科植物在全球分布广泛,适 应性强,是植物界中的一个重要
科。
蔷薇科植物的药用价值
蔷薇科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其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均可入药。
例如,玫瑰花具有疏肝解郁、活血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症;草 莓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止渴的功效,可治疗口渴、干咳等症状。
蔷薇科植物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皂苷等,具有抗炎、抗氧化 、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03
CATALOGUE
蔷薇科与豆科植物的比较
形态特征比较
蔷薇科植物
通常具有刺状茎,单叶或复叶, 花朵通常为五瓣,颜色丰富,果 实多为聚合果。
豆科植物
通常具有羽状复叶或三出复叶, 花朵通常为蝶形或辐射对称,果 实多为荚果。
斑鸠窝草的功效与作用
斑鸠窝草的功效与作用斑鸠窝草,学名千金子,属于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的特有植物之一。
斑鸠窝草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长江流域、华南以及福建、江西、湖南、贵州等地。
斑鸠窝草的药用部分为全草,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从斑鸠窝草的药理学研究、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斑鸠窝草的药理学研究斑鸠窝草作为传统药材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斑鸠窝草的药理学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通过多种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发现,斑鸠窝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
1. 抗氧化作用:抗氧化作用是指斑鸠窝草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其主要通过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来发挥作用。
实验证明,斑鸠窝草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显著降低自由基的产生和损伤细胞。
2. 抗炎作用:斑鸠窝草中的多种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发挥抗炎作用。
研究发现,斑鸠窝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并且对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斑鸠窝草在抗炎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抗菌作用:斑鸠窝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对多种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研究还发现,斑鸠窝草中的部分化合物对耐药菌株也具有抗菌作用,对于治疗耐药菌感染具有一定的疗效。
4. 抗肿瘤作用:有研究表明,斑鸠窝草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对多种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可以抑制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且能够诱导癌细胞凋亡。
此外,斑鸠窝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调节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等多种抗肿瘤作用。
二、斑鸠窝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斑鸠窝草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经过研究发现,斑鸠窝草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等。
1. 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是斑鸠窝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蔷薇花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蔷薇花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疾病产生需要药的改善,不同的疾病药物选择也是不同的,想要能够很好的治疗自身疾病,就需要对症下药,中药蔷薇花对治疗某些疾病也是有着很
疾病产生需要药的改善,不同的疾病药物选择也是不同的,想要能够很好的治疗自身疾病,就需要对症下药,中药蔷薇花对治疗某些疾病也是有着很好的帮助。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种药材。
【别名】刺花(《纲目》),白残花(《药材资料汇编》),柴米米花(《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花朵。
5~6月花盛开时,择晴天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花蔷薇,又名:墙麻、牛棘、墙薇(《本经》),牛勒、山枣(《吴普本草》),蔷蘼、山棘、蔷薇(《别录》),玉鸡苗(《清异录》),刺縻(《救荒本草》),刺红、野蔷薇(《群芳谱》),倒钩刺、和尚头、七姊妹。
【生境分布】多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的灌木丛中,分布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新疆等地。
主产浙江、江苏等地。
【性状】干燥花朵大多破散不全。
花萼披针形,背面黄白色或棕色,疏生刺状毛,无绒毛或具少数绒毛,内表面密被白色绒毛;花瓣三角状卵形,黄白色至棕色,多皱缩卷曲,脉纹明显;雄蕊多数,黄色,卷曲成团;花柱突出,无毛;花托壶形,表面棕红色,基部有长短不等的果柄。
气微弱,味微苦涩。
以无花托及叶片掺杂,花瓣完整、色白者为佳。
【化学成份】花含黄芪甙,又含挥发油0.02~0.03%左右。
蔷薇成分与药用价值
蔷薇成分与药用价值
蔷薇花自古就是佳花名卉,为蔷薇科落叶小灌木野蔷薇的花朵。
蔷薇花香味很浓,花香诱人,花瓣中可提取芳香油,其价值高于黄金,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蔷薇根,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根,本品性味苦、涩、凉,入脾、胃经。
有清热利湿、祛风活血、解毒消肿之功,适用于肺痈、消渴、痢疾、关节炎、瘫痪、便血、尿频、遗尿、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疮疖疥癣等。
蔷薇花含有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为香叶醇、香草醇和黄芪苷等,性凉,味甘,具有清暑、和胃、止血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暑热吐血、口渴、泻痢、疟疾、刀伤出血等病证。
蔷薇花入药可内服外用,内服多水煎,常用量为3~6克;外用多研末撒敷患处。
以其花制成的蒸馏液称为“蔷薇露”,香气怡人,具有开郁理气、透散风热之功,明朝文渊阁大学士朱国祯在《涌幢小品》中称蔷薇露“此药可疗人心疾,不独调粉,妇人容饰而已”。
蔷薇科植物分类特征及其利用
目录摘要 (2)关键词 (3)Abstract (3)Key word (4)1蔷薇科植物的基本特征 (4)1.1蔷薇科植物的一般特征 (4)1.2蔷薇科菊科植物的分类与依据 (4)1.2.1绣线菊亚科 (4)1.2.2蔷薇亚科 (5)1.2.3苹果亚科 (5)1.2.4梅亚科 (5)1.3蔷薇科各亚科的代表植物与形态特征 (5)2 蔷薇科植物的应用价值 (6)2.1蔷薇科植物的食用价值及工业价值 (6)2.2蔷薇科植物的观赏价值 (7)2.3蔷薇科植物的药用价值 (7)3蔷薇科植物的应用前景 (7)参考文献 (8)蔷薇科植物分类特征及利用学生姓名:学号: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指导教师:职称:摘要:蔷薇科是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一个大科,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到亚热带。
全世界共有100属,3000余种,我国有51属,1000余种,全国各地均产。
本科绝大多数为灌木和小乔木,少数为草本,常有刺及明显的皮孔。
叶互生,稀对生,从单叶到复叶,常有托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花托凸隆至凹陷,花被与雄蕊、花托常愈合。
花瓣5,分离,稀缺如,覆瓦状排列;雄蕊常多数,花丝分离;子房上位,少下位,心皮多数至一个,心皮1或多数,分离或为各式联合,果实类型很多,如蓇葖果、瘦果、梨果、核果等。
种子无胚乳。
根据心皮数、子房位置和果实特征分为四个亚科,即:绣线菊亚科、苹果亚科、蔷薇亚科、梅亚科。
本科许多植物观赏价值较高,在世界各地的庭园绿化中占重要的位置。
此外,还有许多种类的果实可直接食用、榨油或用作工业加工原料,也可制高级香水、饮料及家具材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科中还有一些植物的花、果实等可入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不断进步,蔷薇科植物的应用价值还会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蔷薇科;分类特征;价值应用Abstract:rosaceae is dicotyledonous plants rose above the outline of the high economic value a large familie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o subtropical temperate zone. The world of 100, more than 3000, our country has 51 genera, 1000 species, all over the country are in. Undergraduate course most for bush and small trees, a few herbs, often have thorns and obvious skin holes. Leaves alternate, rare opposite, from one to ternate, often have "leaves. Flowers bisexual, radial symmetry, convex long to sag consisting, cast and stamens, consisting often healing. Petals 5, separation, scarce, such as the watts shape arrangement; Stamens often most, filaments separation; Superior ovary, less a, the heart skin most to a, the heart skin 1 or most, separation or for a joint, fruits, many kinds, such as follicles ellipsoid fruit, an achene, produced aromas, etc. Seed withoutendosperm. According to the heart, the number of ovary position and skin fruit characteristic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ubfamilies, namely: meadowsweet subfamilies, apple subfamilies, rose and families,Prunoideae.Undergraduate course many plants ornamental value is higher, in the garden of all over the world in the greening of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n addition,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fruit can directly eat, or used for industrial processing raw materials squeezed, also can be the senior perfume,beverages and furniture material, has the very high economic value, and some of the plants in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flowers, fruits, such as medicine, has the very high medicinal valu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human progress, rosaceae plant application value will get bett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Key word:rosaceae;classification feature;value and application1蔷薇科植物的基本特征1.1蔷薇科植物的一般特征本科绝大多数为灌木和小乔木,少数为草本,常有刺及明显的皮孔。
刺玫果花的功效与作用
刺玫果花的功效与作用刺玫果花(Rosa canina)是蔷薇科蔷薇属的一种植物,又称作果玫瑰、野生玫瑰。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和食品行业。
刺玫果花有许多功效和作用,涉及保健、美容、调理身体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刺玫果花的功效与作用,并讨论其科学支持。
一、保健功效1. 抗氧化:刺玫果花富含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多酚、花青素等。
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自由基的伤害,减少细胞氧化损伤,防止因氧化反应引起的多种疾病和衰老。
一项研究发现,刺玫果花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改善氧化应激。
2. 免疫增强:刺玫果花的营养成分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研究表明,刺玫果花长期使用可以提高白细胞数量,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抗病能力。
此外,刺玫果花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3. 消炎镇痛:刺玫果花具有很好的消炎和镇痛作用。
其中一种化合物叫做蹄类姜黄素,已被证明具有抗炎和镇痛效果。
多个研究也显示,刺玫果花提取物可用于治疗关节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痛以及其他炎症相关的疾病。
4. 改善血液循环:刺玫果花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血管功能。
刺玫果花富含维生素C和花青素等营养成分,这些物质可以增强血管壁的弹性,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美容功效1. 抗衰老:刺玫果花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C等成分,对减缓衰老有显著效果。
它们能够清除自由基,使皮肤保持年轻,减少皱纹和松弛。
刺玫果花还含有胶原蛋白,能够促进肌肤的弹性,使之紧致有弹性。
2. 淡化黑斑:刺玫果花中的维生素C具有美白效果,可以抑制黑色素的产生,减少黑斑的形成。
刺玫果花还富含抗氧化物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对皮肤的伤害,提亮肤色,使肤色均匀。
3. 保湿滋润:刺玫果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保持肌肤水分,防止水分蒸发而导致干燥。
刺玫果花还具有保湿滋润的功能,可以改善皮肤干燥、粗糙的问题。
三、调理身体1. 改善消化系统:刺玫果花富含膳食纤维,具有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的作用。
野蔷薇的功效与作用
野蔷薇的功效与作用野蔷薇,学名为Rosa multiflora Thunb.,属于蔷薇科蔷薇属植物。
野蔷薇原产自东亚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药用、食用价值。
在医学、食品、美容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野蔷薇的功效与作用。
一、药用价值1. 抗氧化作用:野蔷薇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类黄酮、花青素等。
这些物质能够中和自由基,抑制氧化反应,减轻和预防各种疾病。
2. 抗炎作用:野蔷薇中富含的苯酸类物质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
3. 抗菌作用:野蔷薇中含有挥发油和鞣酸,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能够抵御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袭,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4. 消化作用:野蔷薇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鞣酸,能够增加肠道运动,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预防便秘和胃肠疾病。
5. 利尿作用:野蔷薇含有丰富的钾离子和挥发油,具有利尿作用,能够增加尿液排出,清除体内废物,帮助预防尿路感染和结石形成。
6. 补血作用:野蔷薇中的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有助于补血。
同时,野蔷薇还富含叶酸和铁质,可以补充体内的营养,改善贫血症状。
7. 抗肿瘤作用:野蔷薇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物质和多糖类物质,具有抗肿瘤作用。
它们能够阻断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防治肿瘤的效果。
8. 降压作用:野蔷薇中的苹果酸和柠檬酸具有降压作用,能够促进血管扩张,降低血压,预防和改善高血压。
二、食用价值1. 营养丰富:野蔷薇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钙、镁、锌等,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2. 滋补养颜:野蔷薇具有滋阴润肤的作用,能够改善皮肤干燥、粗糙、暗黄等问题,使皮肤柔嫩、光滑。
同时,野蔷薇中的维生素C还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3. 调理肠胃:野蔷薇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增加肠道蠕动,促进食物消化和排泄,有效预防和改善便秘、胃炎、胃溃疡等肠胃问题。
绒毛白蜡组织培养研究
绒毛白蜡组织培养研究绒毛白蜡是一种重要的医药植物,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绒毛白蜡组织培养研究是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可以为其良种选育、繁殖和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一、绒毛白蜡概述绒毛白蜡,学名为Eriobotrya japonica,属于蔷薇科植物,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原产于中国中南部地区。
绒毛白蜡的果实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水果,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备,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在中医传统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
绒毛白蜡也被用作观赏植物,其叶片呈纺锤形,观赏性强,是园林绿化的良好树种。
绒毛白蜡组织培养,是通过离体培养方法,利用其茎、叶、花、果等植物组织,繁殖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新植株。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在短时间内繁殖大量良种植株,从而提高植物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绒毛白蜡组织培养的意义1. 良种选育:绒毛白蜡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繁殖大量相同遗传信息的植株,可以选择对生长良好、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品种进行繁殖,从而提高绒毛白蜡的品质和产量。
2. 新品种育种:利用绒毛白蜡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引入外源基因,实现对绒毛白蜡的遗传改良,并培育出新的抗病虫害品种,提高其抗逆性和适应性。
3. 药用成分提取:绒毛白蜡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对绒毛白蜡药用成分的高效提取和生产,从而扩大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范围。
三、绒毛白蜡组织培养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绒毛白蜡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绒毛白蜡组织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对培养基组分、植物生长调节剂、光照条件和温度等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找到最适宜的组织培养条件,提高培养体系的成活率和繁殖率。
2. 绒毛白蜡组织培养中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通过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植物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揭示了绒毛白蜡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变化趋势。
3. 绒毛白蜡组织培养中异物质转移和基因表达模式研究:通过转基因技术,引入外源基因,增加绒毛白蜡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和药用成分含量,为其遗传改良和功能性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红提的功效与作用
红提的功效与作用红提,又称红提子,属于蔷薇科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红提果实酸甜可口,香味浓郁,深受人们喜爱。
在传统医学中,红提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具有促消化、补肝益肾、清心除烦、润肺止咳等作用,因此备受推崇。
本文将对红提的功效与作用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认识红提的价值与用途。
一、红提的营养成分红提富含有机酸、多糖、维生素、矿物质、脂肪、蛋白质、纤维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
其中,有机酸主要包括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等,能促进食欲、增加消化液分泌,提高食物的消化率。
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
维生素C、B等多种维生素能够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促进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的发生。
矿物质如钙、铁、锌等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肌肉功能、免疫功能等都至关重要。
蛋白质、纤维素、脂肪等则是构成红提的基本成分,对人体代谢和组织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二、红提的主要功效1.促消化红提中的有机酸能够刺激胃酸的分泌,增加消化液的酸度,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此外,红提中的纤维素能够增加食物的体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等消化问题的发生。
2.补肝益肾红提具有温肝益肾的作用,能够帮助肝脏代谢毒素,保护肝细胞的功能。
此外,红提还能够促进肾脏的排毒功能,预防尿酸结晶、肾结石等问题的发生。
3.清心除烦红提中富含的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同时,红提还富含镁、钙等矿物质,能够舒缓神经,缓解焦虑、紧张等症状。
4.润肺止咳红提中的多糖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能够增强呼吸道黏膜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此外,红提中的有机酸能够刺激咽喉,增加咽部黏液的分泌,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
5.提高免疫力红提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A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够增加白细胞数量,提高抗病能力。
三、红提的用途1.作为健康食品红提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健康食品,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食用。
红提可以生食、煮食、酿酒、蒸馏,制作成各种美味的食品。
硕苞蔷薇根的生药学
鉴别特征
根
硕苞蔷薇根呈圆柱形或长纺锤形,略扭曲,直径0.5-1.5厘米 ;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具纵皱纹及须根痕;质硬而脆,断 面平坦,黄白色至棕黄色。
发展趋势
深入研究药理作用
未来将进一步深入研究硕苞蔷薇根的药理作用,揭示其抗炎、抗 氧化、抗肿瘤等作用的机制。
加强化学成分研究
对硕苞蔷薇根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新的活性成分,为新 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标准和控制体系,保证硕苞蔷薇根的药用效果 和质量。
THANK YOU
药理作用
1 2 3
抗炎作用
硕苞蔷薇根的酚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 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 反应的发生。
抗氧化作用
硕苞蔷薇根的酚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 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 等。
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硕苞蔷薇根中的某些化合物具有抗肿 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硕苞蔷薇根的生药学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植物来源与分布 • 历史沿革与药用价值 • 生物学特征与鉴别特征 • 采收、加工与炮制方法 •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 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 • 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
01
植物来源与分布
植物来源
植物名称
硕苞蔷薇(Rosa bracteata)
植物科属
蔷薇科(Rosaceae)蔷薇属(Rosa )
04
采收、加工与炮制方 法
采收方法
蔷薇科植物及黄酮提取方法
新疆农业大学专业文献综述题目:蔷薇科植物及黄酮提取方法_________________ 姓名:奥古丽妮萨.麦提图尔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应用化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081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08513114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阿不都拉__________ 职称:_______________2012年12月05日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蔷薇科植物及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作者:奥古丽妮萨. 麦提图尔荪指导老师:阿不都拉摘要:本文概述了蔷薇科植物的成分,营养价值及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和药用价值,并介绍了黄酮的结构,种类和作用,同时说明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法及黄酮化合物含量测定法。
关键词:蔷薇科;黄酮;提取;前言:蔷薇科是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经济价值较高的一个大科。
草本、灌木或小乔木,有刺或无刺,有时攀援状;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颜色各种;花托多少中空,花被即着生于其周缘;萼片4-5,有时具副萼;花瓣4 -5 或有时缺;雄蕊多数,周位,稀5 或10;子房由1 至多个、分离或合生的心皮所成,上位或下位;花柱分离或合生,顶生、侧生或基生;胚珠每室1 至多颗;果为核果或聚合果,或为多数的瘦果藏于肉质或干燥的花托内,稀蒴果。
蔷薇科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到亚热带。
全世界共有100 属,3000 余种,我国有51属,1000余种,全国各地均产。
本科绝大多数为灌木和小乔木,少数为草本,常有刺及明显的皮孔。
叶互生,稀对生,从单叶到复叶,常有托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花托凸隆至凹陷,花被与雄蕊、花托常愈合。
老鼠簕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老鼠簕(学名:Coriaria sinica)是蔷薇科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老鼠簕作为一种富含营养的野生植物,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老鼠簕的药用价值,本实验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
二、实验目的1. 研究老鼠簕的药用成分;2. 探讨老鼠簕的药理作用;3. 为老鼠簕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新鲜老鼠簕全草、小鼠、药材粉末等。
2. 实验方法:(1)提取老鼠簕的药用成分:将新鲜老鼠簕全草洗净,晾干,研磨成粉末,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其中的药用成分。
(2)小鼠分组: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
(3)建立模型:采用慢性应激模型,对模型组小鼠进行连续7天的慢性应激处理,以模拟人体慢性疾病状态。
(4)给药:对照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模型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的老鼠簕提取物。
(5)观察指标:观察小鼠的体重、摄食量、活动量、行为学变化等指标,以评估老鼠簕的药理作用。
四、实验结果1. 老鼠簕的药用成分:实验结果显示,老鼠簕提取物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
2. 老鼠簕的药理作用:(1)体重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下降,而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体重变化不明显,说明老鼠簕具有一定的抗应激作用。
(2)摄食量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而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摄食量有所增加,说明老鼠簕具有一定的促进食欲作用。
(3)活动量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活动量明显降低,而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活动量有所提高,说明老鼠簕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
(4)行为学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抑郁、焦虑等行为学异常,而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行为学异常有所改善,说明老鼠簕具有一定的抗抑郁、抗焦虑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论文论文题目蔷薇科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化学成分的研究院系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年级专业2013级生物科学专业姓名沈育环学号2013117021指导教师贺游利学年 2015—2016年成绩2016 年5 月13 日蔷薇科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化学成分的研究沈育环(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100)摘要:牛背梁许多植物都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如果加以合理的开发利用,既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价值,也是中国博大精神的中药学的发扬。
天然无副作用的中药无疑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了保障。
许多常见的植物都有很好的药用疗效,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
并介绍了里面的化学成分三萜化合物、鞣质以及黄酮的结构及其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同时还介绍了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
关键词:牛背梁;蔷薇科;药理作用;药用价值引言牛背梁因地形复杂,生态环境特殊,林木茂盛,雨水充足,具有大量的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的优良珍贵树种。
牛背梁的许多植物都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如果加以合理的开发利用,既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价值,也是中国博大精神的中药学的发扬。
天然无副作用的中药无疑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了保障。
许多常见的植物都有很好的药用疗效,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1]。
蔷薇科是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经济价值较高的一个大科。
草本、灌木或小乔木,有刺或无刺,有时攀援状;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
蔷薇科植物中很多都可入药,有的是整株都可入药,有的则是花、根或者果实等部分可以入药。
如:吃苹果可以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加胆汁分泌和胆汁酸功能;梨子能治咳、清热、润肺、养颜;山楂中的总黄酮有扩张血管和持久降压的作用等等。
蔷薇科某些植物中的化学成分也有很好的作用效果如有机酸类,三萜类成分:熊果酸、齐墩果酸,三萜酸是降血压、降血脂和强心的有效成分;其他酸类成分:山楂酸、苹果酸、绿原酸、酒石酸等,是消食导滞有效成分。
黄酮类中的槲皮素、牡荆素、芦丁等,是防治心血管病及降血脂的有效成分。
1蔷薇科形态特征草本、灌木或乔木,落叶或常绿;有刺或无刺。
冬芽常具数叶鳞片,有时仅具两枚。
叶互生,稀对生,单叶或复叶;有明显托叶,稀无托叶。
花两性,稀单性,通常整齐,周位花或上位花;花托多少中空花被着生于其周缘;萼片和花瓣同数,通常4~5枚,覆瓦状排列,稀无花瓣,花儿外侧有时具副萼;雄蕊5至多数,稀1或2枚,花丝离生,稀合生;心皮1至多数,离生或合生,有时与花托连合,每心皮有1至数颗直立的或悬垂的倒生胚珠,花柱与心皮同数,有时连合,顶生、侧生或基生。
果实为蓇葖果、瘦果、梨果和核果,稀蒴果。
种子通常不含胚乳,极稀含少量胚乳;子叶肉质,背部隆起,稀对折成席卷状。
约124属,33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以北温带较多;我国约有50属,1000余种,广布全国;浙江有28属,159种,38变种,37栽培变种,1变型[1]。
2生态分布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到亚热带,南半球为数很少。
全世界共有126属3300余种,中国共有53属1000余种。
牛背梁的蔷薇科植物多是沿南、北坡随海拔梯度变化,牛背梁蔷薇科有5个属,几十余种,尤其以山楂属最为丰富。
一般生于海拔1000-1500m的溪边、山谷、林缘或者灌木丛中。
蔷薇科起源较早,但至今为止植物化石记载不多。
本科比较进化的属如蔷薇属见于古新世或始新世,至渐新世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绣线菊属和李属见于始新世后期,山楂属和苹果属在中新世陆续有发现。
蔷薇科花粉在近新世纪后,世界各地均有记录。
蔷薇科在被子植物演化历史上处于初级到中级的发展阶段,为具有多型演化枝的主要支干之一。
3几种蔷薇科植物的药用价值3.1山楂3.1.1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无刺或疏生短刺,叶互生;叶宽卵形或菱状卵形;5~9羽状浅裂,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托叶较大,镰型。
伞房花序;花白色或稍带红晕。
梨果球形,深亮红色,有黄白色小斑点。
3~5羽状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果实直径1~1.5cm,深红色果实呈类球形。
表面深红色,有光泽,布有细小白色斑点,顶端有凹窝,边缘有宿萼,基部有细果柄或柄痕;果核5枚,弓形。
横切成圆形片,皱缩不平,果肉深黄色至淡棕色,中部横切片果核5粒,但多脱落。
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3.1.2药用价值对心脏的作用:山楂的多种提取物对蟾蜍心脏均有一定强心作用。
总黄酮可增加冠脉流量、抗心律不齐等作用。
降血脂作用:山楂浸膏可使家兔血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降低。
助消化作用:山楂中脂肪酶可促进脂肪分解,有帮助消化的作用。
抗菌作用:山楂煎剂对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抗菌作用。
性微温;味酸、甘。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用于治疗肉食积滞、小儿疳积、血经瘀闭、产后瘀血作痛、细菌性痢疾、肠炎、高血压等病症。
三萜类成分:熊果酸、齐墩果酸,三萜酸为降血压、降血脂和强心的有效成分;其他酸类成分:山楂酸、苹果酸、绿原酸、酒石酸等,是消食导滞有效成分。
3.2火棘3.2.1形态特征:侧枝短刺状;叶倒卵形,长1.6~6厘米,复伞房花序,有花10~22朵,花直径1厘米,白色;花瓣数为5,雄蕊数为20,雌蕊数为1;花期3~4月;果近球形,直径8~10毫米,成穗状,每穗有果10~20余个,桔红色至深红色,甚受人们喜爱。
9月底开始变红,一直可保持到春节。
是一种极好的春季看花、冬季观果植物。
适作中小盆栽培,或在园林中丛植、孤植草地边缘3.2.2药用价值:火棘果实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可鲜食,也可加工成各种饮料。
其果实秋季成熟,似火把,可作行道树或庭院栽植。
其根皮、茎皮、果实含丰富的单宁,可用来提取鞣料。
火棘根可入药,其性味苦涩,具有止泻、散瘀、消食等功效,果实、叶、茎皮也具类似药效。
火棘树叶可制茶,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收敛止泻的作用。
它的果可以消积止痢,活血止血。
用于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小儿疳积,崩漏,白带,产后腹痛。
根可以清热凉血。
用于虚痨骨蒸潮热,肝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腰痛,崩漏,白带,月经不调,吐血,便血。
叶可以清热解毒。
外敷治疮疡肿毒。
3.3插田泡3.3.1形态特征:灌木,高约3米;茎直立或弯曲成拱形,红褐色,有钩状的扁平皮刺。
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7,卵形、椭圆形或菱状卵形,长3-6厘米,宽大1.5-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菜或近圆形,边缘有不整齐锥状锐锯齿,下面灰绿色,沿叶脉有柔毛或绒毛;叶柄长2-4厘米,和叶轴散生小皮刺;托叶条形。
伞房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花梗和花梗有柔毛;花5月开,粉红色,直径8-10毫米;萼裂片卵状披针形,外面有毛。
聚合果卵形,直径约5毫米,红色,可生食或药用。
3.3.2药用价值:插田泡果可以补肾固精。
用于阳痿,遗精,遗尿,白带。
它的根可以不定根:调经活血,止血止痛。
用于跌打损伤,骨折,月经不调;外用治外伤出血。
3.4金樱子3.4.1形态特征:常绿蔓性灌木,无毛;小枝除有钩状皮刺外,密生细刺。
小叶3,少数5,椭圆状卵形或披针状卵形,长2—7厘米,宽1.5—4.5厘米,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无毛,背面沿中脉有细刺;叶柄、叶轴有小皮刺或细刺;托叶线形,和叶柄分离,早落。
花单生侧枝顶端,白色,直径5—9厘米;花柄和萼筒外面密生细刺。
蔷薇果近球形或倒卵形,长2—4厘米,有细刺,顶端有长而外反的宿存萼片。
花期5月,果期9—10月。
产在野生向阳山坡;分布华中、华东、华南、西南。
根皮提制栲胶;果实入药,有利尿、补肾作用;叶有解毒消肿作用;根药用,能活血散瘀、拔毒收敛、祛风驱湿。
扦插或用种子繁殖;对土壤要求不严,宜生于阳坡。
果实含维生素C、苹果酸、枸橼酸、鞣质、皂甙等。
3.4.2药用价值:固精缩尿,涩肠止泻。
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
金樱子含柠檬酸、苹果酸、维生素 C 、皂甙和丰富的糖类。
金樱子性味酸涩平,具有固精涩肠、缩尿止泻的功效。
治滑精、遗尿、小便频数、脾虚泻痢、肺虚喘咳、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蜀本草》载“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
《滇南本草》载“治日久下痢,血崩带下,涩精遗泄”。
有实火、邪热煮忌食。
4山楂属药用植物中的几类化学成分研究、研究方法及药理作用山楂属药用木本植物有山楂等,林区均产。
山楂具有消食健胃、降血压、降血脂、强心、抗心绞痛、抗癌和防癌的功能。
山楂叶总黄酮是主要的活性物质,有抗炎等活性[9]。
山楂中所含的黄铜成分,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药理作用,。
从山楂中分离得到:黄铜苷类、黄铜醇及苷类、双氧黄铜苷类、聚合黄铜类、三萜类物质、甾体类物质、鞣质、鞣酐、表儿茶酚、胆碱、盐酸二乙胺、乙酰胆碱、β-谷甾醇、金丝桃苷、牡荆素、山梨醇等[11]。
4.1三萜化合物(Triterpenoids)该科植物多含有三萜类化合物,目前从该科植物中已分离得到3O余个三萜化合物。
且多为五环三萜类成分,其中以乌苏烷(熊果烷)型为多[7]。
4.1.1三萜化合物的分离方法:4.1.1.1传统的三萜化合物成分提取分离方法一般根据其溶解性采用不同的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分离。
如:将药材用乙醇浸提3次,提取液浓缩得到的浸膏溶于适量水中,然后用氯仿萃取3次,合并氯仿层[8],减压浓缩到原体积的1/3,用饱和NaHCO3溶液碱化,得到棕色浸膏然后用硅胶柱层析分等。
4.1.1.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由于SFE甾萃取过程中几乎不用有机溶剂,萃取物中没有有机溶剂残留,对环境无污染,且提取效率高,节约能耗。
在中药化学成分的萃取分离领域得到了蓬勃发展。
结果表明,在熊果酸提取率基本相同的情况下,SFE不仅可以实现清洁生产,而且易于实现工业化。
4.1.1.3超声循环技术化学家在研究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时,爱常规提取方法的基础上,增加超声循环的处理步骤,通过实验对比,超声循环提取所需各种溶剂量减少,提取时间缩短,目的提取产物提取率提高了40%。
4.2鞣质(Tannins)又称单宁,具有多元酚类结构,通常可分为水解鞣质、缩合鞣质。
水解鞣质包括没食子鞣质(Gallotanning)、鞣花鞣质(ellagitanning)及咖啡鞣质(caffetaning),缩合鞣质主要以儿茶素为前提物质,个单元之间C-C键或C-O键缩合而成的鞣质。
近年又发现复合鞣质(Complex Tanning),它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的结合体,如儿茶素与咖啡酸缩合而成的结构。
蔷薇科植物中以根作药用的药材其鞣质报道较少,多数报道为果实、地上部分含的鞣质成分。
4.2.1鞣质的提取方法:4.2.1.1分级沉淀法分级沉淀法是根据鞣质溶解度的差别进行分离,用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等分级沉淀来分离鞣质。
一般采用乙醇作为溶剂。
4.2.1.2活性炭吸附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的含碳物质,他具有高度的空隙构造,多孔结构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积,能与杂质充分接触,从而赋予活性炭所特有的吸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