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心肺复苏技术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及评分标准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46bdd9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e.png)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及评分标准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主要用于挽救因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而导致生命威胁的病人。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CPR通常由专业医护人员执行,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看到普通人进行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的情景。
一、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1. 打开呼吸道在发现病人呼吸停止或呼吸急促无力时,应该立即将其仰卧在坚硬平整的地面上。
然后轻轻扬起病人的下颚,使其头部向后仰,打开呼吸道,检查有无异物阻塞。
2. 连续压病人胸部将病人双手合十放在胸骨下缘位置,用另一只手掌按住双手,身体重心直立,用力压下,使胸廓向下压缩1/3。
快速而有力地进行30次胸部按压。
3. 人工呼吸取开放患者气道步骤后, 尼卡吗卡患者正肩位置, 使用乒乓大小呈C或s的相邻口口点击, 口到口技术为准, 先做消毒, 应是火平凡的, 朦胶状房见, 一口与嘴, 它被人们看不到, 出生了,保险上接教口支出, 探查鉴定成功。
4. 交替进行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完成30次胸部按压后,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
每次呼吸时间约为1秒,观察病人胸廓鼓起,确认是否成功,然后继续交替进行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医护人员到场或者病人恢复呼吸为止。
二、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技术评分标准在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过程中,除了正确地操作按压和呼吸的步骤外,也需要对复苏的效果进行评估。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评分标准:1. 评估响应在开始CPR之前,需要先进行呼吸检查和刺激检查,观察病人是否有呼吸或者有无响应。
如果病人没有呼吸且无响应,则需要立即开始CPR。
2. 胸部按压的深度和速度在进行CPR时,胸部按压的深度应该达到至少5厘米,每分钟100-120次的速率进行按压,力道要均匀且有力。
3. 人工呼吸的技术进行人工呼吸时,需要确保呼吸时口紧贴病人口鼻部位,每次呼吸后观察病人是否有胸廓鼓起,是否有呼吸声音,确保呼吸有效。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d6249ae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68.png)
判断患者呼吸: 通过看、听、感觉 一看:胸部有无起伏; 二听:有无呼吸音; 三感觉:有无气体逸出
判断时间为10秒
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
评估患者
摸颈动脉搏动(气管外
01Βιβλιοθήκη 侧2~3cm,胸锁乳突肌02
前缘凹陷处)评估时间
03
5~10秒,同时眼睛看病
04
人的面部及胸廓,观察
05
胸部有无起伏,无颈动
苏静
202X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技术
对任何原因所致心跳骤停现场急救,
为进一步复苏创造条件。
目的
01
硬木板1块、纱布、弯盘、 笔和记录本
用物准备
02
环顾四周,周围环境安全
评估环境
技术操作要求
技术操作要求
D
C
B
A
评估患者
判断患者意识:
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
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
E
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注意事项
测试题:填空题
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看、听、感觉)三步来完成,判断时间为(10秒)。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为(5-10秒),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给予(心脏按压)。
测试题:填空题
开放气道:将床放平,如为软床,胸下需垫胸外按压板,将患者放置于(仰卧位);如有明确呼吸道分泌物,应当清理呼吸道,取下义齿;开放气道,如患者无颈椎损伤采用(仰头抬颏)法。
心外按压要不间断进行。
向下按压和放松时间均等。
双臂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
放松时手掌不要离开胸壁。
03
02
注意事项:
徒手心肺复苏
![徒手心肺复苏](https://img.taocdn.com/s3/m/3547a195daef5ef7ba0d3cbe.png)
徒手心肺复苏术(CPR)徒手心肺复苏术是一种抢救技术,它不是医护人员的专利,它是广大群众应该熟悉和掌握的一种急救术。
徒手心肺复苏术不需要任何医疗器械。
徒手心肺复苏术主要应用于猝死的病人。
首先判定病人是不是猝死,包括突然神志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自主呼吸停止,双侧瞳孔散大等等。
体位:病人仰卧于地上或木板上,头上不垫枕头及其他物品,这是心肺复苏术的正确体位,如果病人俯卧,应将其翻转为仰卧位,手法要轻柔,特别要注意头颈部,一定不能用力过大。
如果病人躺在松软的床上,背部要垫上木板。
判断神志:呼叫无反应,手掐人中、合谷穴无反应、双侧瞳孔散大,可以断定患者神志丧失。
轻拍伤病者肩部(或面部),并在其耳边大声呼唤:“喂!你怎么啦?”以试其反应。
高声呼救伤病者对轻拍、呼唤无反应,表明其已丧失意识,立即在原地高声呼救:“快来人呀!救命啊!”若有他人,先拨打急救电话,后参与共同现场抢救。
开通气道:仰头举颌(颏)法,先清理口腔异物(呕吐物、血块等)去掉假牙,一手食指、中指置于下颏处,抬起下颏,使头后仰,一手托颈后,头后仰的程度以下颌和耳垂的联线与地面垂直为宜,后仰不要过度。
判断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
看:胸部或腹部有无起伏。
听:口、鼻有无呼吸声音。
感觉:口鼻有无气流溢出。
现场要尽量组织好对伤病员的脱险救援工作,救护人员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
口对口人工呼吸:放在前额的手拇指和食指掐紧鼻孔,将口包住病人的口,先深呼吸一口,然后吹2次气,吹气时不要用力过猛。
吹气后,病人胸部有起伏说明人工呼吸有效。
如颈动脉搏动消失,既可以认定心跳停止(颈动脉位置在喉结旁2-3厘米处)。
心外按压:按压部位:前胸正中,胸骨下1/2处。
按压频率:每分钟60-100次。
按压深度:3-5厘米。
按压手法:一手掌放于胸骨下1/2处,手掌与胸骨平行,另一手重叠在手背上,两手指交叉抬起,脱离胸壁,双肩绷直,双肩垂直在胸骨上方正中,以肩、臂力量向下按压。
注意事项:1、心外按压要不间断进行。
单人徒手成人心肺复苏技术相关知识
![单人徒手成人心肺复苏技术相关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f6dde5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5.png)
(3)预防及处理:
①按压部位、姿势及力度恰当,防止发生肋骨骨折。
②发生栓塞后,最重要的是吸氧,一般吸氧浓度达50%以上。必要时做气管插管,并行呼气末正压呼吸( PEEP)通气给氧。
③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首选甲泼尼龙,剂量为30mg/kg,应于8h内静脉滴人。及时使用激素可防止低氧血症,凝血机制异常及血小板下降。
(3)预防及处理:
①按压部位准确。
②按压姿势正确。
③按压力度适宜;对年老体弱,骨质疏松的患者应适当调节按压力度。
④单处肋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止痛,固定和预防肺部感染。
⑤对于内固定祛(应用控制性机械通气来消除反常呼吸运动)。
2.损伤性血、气胸
②患者本身年龄较大伴有骨质疏松,肋骨弹性减弱。
(2)临床表现:
①局部疼痛是肋骨骨折最明显的症状,且随咳嗽,深呼吸或身体转动等运动而加重。
②胸壁血肿。
③胸壁塌陷。
④多根肋骨骨折时出现连枷胸,常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
⑤按压胸骨或肋骨的非骨折部位(胸廓挤压试验)而出现骨折处疼痛(间接压痛)或直接按压肋骨骨折处出现直接压痛阳性或可同时听到骨擦音,且手感觉到骨摩擦感和肋骨异常幅度。 在X线胸片上大都能够显示肋骨骨折。
(3)使用AED进行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心搏骤停后多学科治疗。
4.基础生命支持(BLS)
(1)胸外按压。
(2)打开气道。
(3)人工呼吸。
(4)除颤。
5.心跳骤停的心电图类型
心室颛动,心脏停搏.心电机械分离。
6.引起心搏骤停的病因
(1)心脏病。
(2)意外事件:电击伤,严重创伤,溺水及窒息。
5.给予有效的人工呼吸,使胸廓隆起,但要避免过度通气。
徒手心肺复苏的实施步骤
![徒手心肺复苏的实施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919bb88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7.png)
徒手心肺复苏的实施步骤引言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助技术,旨在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挽救生命。
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如果没有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或任何其他设备,徒手心肺复苏是一种受过训练的人可以实施的有效技术。
本文将介绍徒手心肺复苏的实施步骤。
步骤一:评估环境的安全性在实施徒手心肺复苏之前,首先要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性。
检查是否有任何危险物品或危险情况,例如火灾、电流和化学品泄漏。
•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如果环境不安全,移动患者到安全地点。
步骤二:确认患者的意识和反应在开始实施心肺复苏之前,必须确认患者是否有意识。
采取以下步骤来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反应:1.高声问患者:“你好吗?”或者摇动患者的肩膀。
2.观察患者的反应,例如是否有任何动作或口头回应。
•如果患者有意识并能够与你交流或移动,不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或反应,继续下一步。
步骤三:发送求救信号在实施心肺复苏之前,必须确保已经向急救人员发出求救信号。
采取以下步骤发送求救信号:1.指派某人拨打当地的紧急救援电话,告诉他们需要急救人员。
2.如果没有其他人,在确认需要进行心肺复苏之后,先进行30次胸部按压再拨打紧急救援电话。
步骤四:检查呼吸在实施心肺复苏之前,必须检查患者是否有正常的呼吸。
采取以下步骤来检查呼吸:1.转移到患者身边,以便能够方便地观察患者的胸部。
2.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有正常的起伏。
3.同时感觉患者的呼气是否有气流。
•如果患者有正常的呼吸,不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患者没有呼吸,继续下一步。
步骤五:进行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重要步骤,可以促使氧气流向患者的大脑和心脏。
采取以下步骤进行胸外按压:1.将两手掌平放在患者胸骨下方,交叉叠置。
2.使双臂伸直,向下施加压力,使胸骨向下移动至少5厘米。
3.每分钟进行100至120次的按压,以确保按压强度和频率适当。
4.在每次按压之间尽量避免间断,以保持血液流动。
步骤六: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心肺复苏的另一个关键步骤,可以提供氧气给患者的肺部。
徒手心肺复苏术
![徒手心肺复苏术](https://img.taocdn.com/s3/m/393aac72a417866fb84a8e1a.png)
徒手心肺复苏术(CPR)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是一种抢救技术,它不是医护人员的专利,它是广大群众应该熟悉和掌握的一种急救技术。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不需要任何医疗器械,主要应用于心脏骤停的病人。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致使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氧、缺血。
若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则有可能恢复。
复苏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及时、正确地施行现场抢救。
心脏骤停的原因:1.意外事件;2.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3.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4.器质性心脏病;5.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或电解质紊乱;6.药物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7.手术或麻醉意外。
心脏骤停的类型:心室颤动、心脏停搏、心电—机械分离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1.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2.脉搏口不到,血压测不出;3.心音消失;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骤停后30秒内;5.瞳孔散大;6.面色苍白兼有青紫。
徒手心肺复苏是用人工的方法使病人迅速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恢复全身的血氧供应,挽救病人的生命。
当我们发现呼吸,心脏骤停的病人应该立即作徒手心肺复苏术(禁忌症:严重的胸廓畸形,广泛性肋骨骨折,血气胸,心包填塞,外伤心脏,晚期癌症等不作徒手心肺复苏术)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一、判定患者有无意识:方法:目击有人倒地,可重呼轻拍患者,可呼喊患者,轻轻摇动患者肩部,高声喊叫“同志,你怎么啦?”二、判断是否需要复苏:一听二看三感觉:1、呼吸:面部、耳部对着病人地口鼻腔,听有无气声,看胸廓有无起伏现象,感觉有无气息扑面。
2、心跳:触摸颈A感觉有无搏动(即病人喉结再滑向一侧2cm,颈A搏动点即在此水平面的胸锁乳突肌前缘的凹陷处)。
三、将病人去枕平卧于硬板或地上,脚垫高,摆成心肺复苏体位(俯卧病人要翻身),打开上衣,松开裤带。
四、心前区捶击在心搏骤停后的1分30秒内,心脏应激性最高,此时拳击心前区,所产生的5-15W.此电能可使心肌兴奋并产生电综合波,促使心脏复跳。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规范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74eb2c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7.png)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规范【名词定义】徒手心肺复苏是心肺脑复苏中的基础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中的重要一步。
主要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人工徒手的方法尽快实施CPR的抢救措施。
通过胸部按压建立暂时的人工循环,促进心脏恢复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纠正缺氧,恢复自主呼吸,从而确保心、肺、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氧供给。
【适应证】任何原因引起突发呼吸、心搏骤停的患者。
【禁忌证】无。
【目的】1.尽快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及自主呼吸。
2.确保重要脏器的血氧供给。
3.为高级生命支持及延续生命支持的基础阶段。
4.提高猝死患者的复苏成果率。
【制度与依据】本规范理论部分主要依据: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16年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
该标准由来自全国各家医院的百余位专家,参照指南及相关文献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专家共识。
旨在全方位、全过程、全立体地诠释了CPR的内涵与外延,对指导CPR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
本规范操作部分主要依据: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于2015年发布的《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
该指南基于复苏国际联络委员会(ILCOR)制定的《2015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科学与治疗建议的国际共识》(CoSTR),由来自全球39个国家的250位证据审查专家依据GRADE分级共同参与完成。
其内容涵盖了成人基础生命支持与心肺复苏、心肺复苏代替技术与辅助装置、成人高级生命支持等十五个部分。
【准备】1.用物准备:急救情况下即刻实施心肺复苏。
院内急救时可立即呼叫他人准备抢救物品如抢救车等。
2.环境准备:评估救护环境是否安全,如存在危险应立即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区域。
【操作流程】1.评估:患者意识轻拍患者或轻摇患者的肩部并大声呼叫:“喂,您醒醒!”如知道患者姓名可直接呼叫“喂,某某某!”患者无反应。
呼叫旁人启动急救救援系统2.判断:患者呼吸、心搏情况 1.立即检查有无呼吸及呼吸形态(看胸廓起伏、听呼吸音、感觉有无气体呼出)时间:5~10秒 2.检查颈动脉搏动(气管喉结旁开两指)时间:5~10秒 3.确认时间及环境安全3.安置体位去枕平卧,头、颈、躯干在同一轴线上,置于坚实的平面上。
院内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院内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6f7576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2.png)
6、检查颈部有无骨折,口腔有无义齿,用纱布清理口腔分泌物。
5
7、纱布平铺于嘴上,开放气道。
3
8、人工呼吸。平静呼吸,吹气量500~600ml/次,观察胸廓起伏,吹气毕,放开鼻孔,观察胸廓起伏。间隔4s行第二次人工呼吸。
8
9、5个循环结束,按压呼吸比30:2。
5
10、评估呼吸、颈动脉搏动10s,口述:颈动脉有搏动,有呼吸,散大的瞳孔缩小,面唇指甲红润,抢救成功。看时间。进入下一步高级生命支持。
5
4、判断颈动脉搏动及呼吸:摸颈动脉搏动(喉结旁开1-2cm,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评估≤10s,同时眼睛看病人面部及胸部,观察胸部有无起伏。
8
5、口述:病人已卧硬板床。手指连线两乳头与胸骨下半段中点双手掌跟重叠按压,手掌与胸骨水平垂直,手指不能接触胸壁。胸骨下陷≥5cm,按压速度≥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比1:1。
8
11、整理床单位,为病人取舒适体位。未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头偏向一侧。
5
12、洗手,记录。
3
质量
评定
人工呼吸、心脏按压有效。
5,记录准确。
2
理论
提问
目的及注意事项
5
总分
100
院内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标准分
准
备
人员:衣帽整齐
3
用物:纱布、弯盘。必要时备:开口器、舌钳、口咽通气管
3
操作流程
1、环顾四周,口述:周围环境安全。
2
2、快速奔向患者,双手轻拍患者双肩,双耳呼叫,观看瞳孔变化。判断有无意识。呼救,看时间。
10
3、摆复苏体位(去枕平卧,解开衣领,暴露胸部,松解腰带)。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新)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新)](https://img.taocdn.com/s3/m/5001964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3.png)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新)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新)评分项目。
总分。
分解1.评估患者。
25.10现场安全性判断:首先要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①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
口述无意识。
②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眼睛观察,看胸部是否有起伏,判断时间为<10秒。
如无反应表示呼吸已停止。
③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判断呼吸同时,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或向同侧下方滑动2-3厘米),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
判断时间为<10秒。
如没有颈动脉搏动,执行心肺复苏术。
如无意识、呼吸、脉搏立即大声呼救,寻求他人帮助(来人啊!救命啊!请拨打120,准备除颤器)。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步骤C-A-B)。
2.胸外心脏按压:C①患者仰卧位坚实平面。
如为软床,胸下需垫胸外按压板,解开衣扣,腰带,暴露胸部,四肢无扭曲,去枕;②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剑突上2指处;连线与胸骨交叉点。
③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只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上翘、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④按压幅度:5cm以上。
⑤按压频率:100次/min以上。
⑥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比率(按压-通气比):30:2.按压30次后执行“A”开放气道。
3.开放气道:A①如有明确呼吸道分泌物,应当清理呼吸道、口鼻部,取下活动义齿。
②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鼻尖、耳垂与身体长轴垂直。
4.人工呼吸:B①口对口人工呼吸。
压额、捏鼻、包口吹气(双唇包绕病人口部形成封闭腔,用力吹气,送气时间为1秒)。
②用眼睛余光观察病人胸廓是否抬起。
吹气量500-600ml。
③吹毕,松开鼻孔,侧转换气,注意观察胸廓复原情况,见胸廓抬起即可。
④吹气两口后,进行胸外心脏按压C。
技术操作要求:仪表端庄,服装整洁(衣帽鞋),修剪指甲。
用物准备:硬木板1块、纱布(弯盘、蹅脚板)等。
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a32d706f12d2af90242e6d0.png)
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一)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成人)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拍肩、呼叫,证实病人意识丧失。
3.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病人跪地,双膝与肩同宽。
4.开放气道:压额抬颏,观察口腔有无异物,有异物立即取出。
5.人工呼吸:用视、听、感觉判断病人有无呼吸,5~10秒;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并可以看到胸部起伏。
6.建立人工循环: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5~10秒;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时观察病人面部反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扣手,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
(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4)按压频率100次/分;
(5)按压深度4~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
7.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 :2。
8.首轮做5个30 :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继续心肺复苏。
【提问】为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行心肺复苏时首先应
A.心脏按压
B.心内注射
C.心前区叩击
D.清理呼吸道
E.口对口人工呼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开放气道、维持气道通畅是复苏的关键,因此,现场心肺复苏操作首要步
骤是清理呼吸道。
2023版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定标准
![2023版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32e484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1.png)
2023版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定标准简介本文档详细描述了2023版成人徒手心肺复苏(CPR)操作评定的标准和要求。
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救护技术,用于急性心脏骤停患者。
评定标准有助于衡量操作者在进行CPR时的准确性和效果,并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抢救和救治。
操作评定标准1. 基本操作准确性- 操作者应根据心肺复苏指南的要求正确执行基本的CPR操作步骤。
- 操作者应准确确定胸部按压位置,并以正确的频率和深度进行按压。
- 操作者应正确进行人工呼吸,确保每次呼吸的气流进出口正常。
2. 操作协调性- 操作者应能够正确协调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操作,并保持合适的节奏。
- 操作者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及时切换,确保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合理。
3. 操作效果评估- 操作者应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反应和复苏效果。
- 操作者应能够检查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恢复,是否有循环恢复等。
评定要求为了达到2023版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定标准,操作者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具备相关的急救培训和认证。
- 熟悉心肺复苏指南,并理解基本的CPR操作步骤。
- 具备准确的胸部按压技巧,包括正确的位置、频率和深度。
- 能够正确实施人工呼吸,并确保气流进出口正常。
- 具备良好的操作协调性,能够同时进行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并保持合适的节奏。
- 具备准确评估患者反应和复苏效果的能力。
结论本文档详细介绍了2023版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定标准和要求。
希望操作者能够通过合适的培训和实践,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并在急性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609272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0.png)
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一)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成人)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拍肩、呼叫,证实病人意识丧失。
3.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病人跪地,双膝与肩同宽。
4.开放气道:压额抬颏,观察口腔有无异物,有异物立即取出。
5.人工呼吸:用视、听、感觉判断病人有无呼吸,5~10秒;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并可以看到胸部起伏。
6.建立人工循环: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5~10秒;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时观察病人面部反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1)扣手,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4)按压频率100次/分;(5)按压深度4~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
7.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2。
8.首轮做5个30: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继续心肺复苏。
(二)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儿童)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拍肩、呼叫,证明病人意识丧失。
3.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接近病人跪地,双膝与肩同宽。
4.开放气道:压额抬颏,观察口腔有无异物,有异物立即取出。
5.人工呼吸:用视、听、感觉判断病人有无呼吸,5~10秒;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并可以看到胸部起伏。
6.树立野生循环:检查有没有动脉搏动(可查颈动脉或股动脉),5~10秒;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时窥察病人脸部反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1)用一手掌根或扣手,肘枢纽伸直(4)按压频率100次/分;7.胸外按压与野生呼吸比率:岂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2。
8.首轮做5个30: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继续心肺复苏。
(三)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婴儿)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拍足底、呼叫,证明病人意识丧失。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新)技巧要点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新)技巧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62a065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12.png)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新)技巧要点
介绍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新)的技巧要点。
心肺复苏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技能,可以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
技巧要点
以下是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新)的技巧要点:
1. 检查环境:确保现场安全,移除可能的危险物品,并确保被救助者处于安全位置。
2. 判断意识和呼吸:轻轻摇动被救助者并大声喊叫,观察是否有意识和正常呼吸。
若无反应且不呼吸或仅有异常呼吸,可判断为心脏骤停。
3. 呼叫急救: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提供详细的位置和情况描述。
4.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将被救助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并将双手放在胸骨中部。
以身体重量为支撑,使用直臂进行按压。
每分钟进行100-120次的按压,每次按压的深度为至少5厘米。
5. 进行人工呼吸:将被救助者头后仰,捏住鼻子,并用嘴对嘴或嘴对鼻进行人工呼吸。
每次呼吸时间约为1秒,观察胸廓上升并听到呼吸声。
6. 持续进行按压和呼吸:按照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持续的心肺复苏。
每隔2分钟检查患者反应和呼吸情况,并继续急救直到专业医疗人员到达。
请谨记,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新)的技巧要点仅供参考,实际操作时应遵循专业机构的指导和培训。
及时的心肺复苏可以提高生命救治的成功率,但也建议在实际情况中与专业医疗人员合作。
以上是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新)技巧要点的简介。
希望这份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步骤及操作要点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步骤及操作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ff52ab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13.png)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步骤及操作要点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援措施,用于恢复心跳和呼吸,以避免心脏骤停引起的严重后果。
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有人突然倒下并停止呼吸或心跳,进行及时的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的步骤及操作要点。
步骤一:判断意识与呼吸1.安全检查:确保现场安全,排除危险因素,例如火灾、电击等。
2.唤醒:轻轻地摇晃患者,喊叫其名字,以刺激其意识。
3.呼吸评估:倾听患者口鼻处是否有呼吸声,观察胸部是否升降,检查呼吸是否正常。
步骤二:呼叫急救电话1.拨打急救电话: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意识丧失,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例如拨打120)或请他人帮忙拨打。
2.提供准确信息:告知急救人员患者的状况和所在地点等详细信息。
步骤三:胸外按压1.位置调整: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确保患者躺在地面上,双腿伸直。
2.按压手位:将一只手掌放在患者胸骨的下半部分,交叉叠加另一只手掌。
3.按压深度:双手扣紧,用力向下按压胸骨,使胸廓下沉至少5厘米。
4.按压频率: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进行按压,保持按压和松开时间相等。
步骤四:人工呼吸1.头部后仰:将患者的头部向后仰,以使气道畅通。
2.鼻塞口喂: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同时将嘴巴闭紧。
3.吹气:深呼吸后,将嘴唇紧贴患者嘴巴,吹气将胸廓看起来隆起,每次吹气时间大约为1秒钟。
4.观察反应:观察患者胸廓是否下陷,听是否有呼气声音。
操作要点1.合适的力量:按压时使用足够的力量,以保证胸廓下沉至少5厘米。
2.恢复位置:每次松开按压后,允许胸廓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但不要完全离开胸廓。
3.平稳的节奏:保持按压和松开的节奏平稳一致,避免太快或太慢。
4.呼吸顺畅:确保患者的头部后仰,气道通畅,避免阻塞导致呼吸不畅。
5.固定位置:按压时保持双手固定在胸骨位置,避免滑移。
6.急救人员到达前持续实施:根据急救人员的指示继续实施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请注意,单人徒手心肺复苏只是在紧急情况下的一种临时急救方式,最好由专业急救人员进行救治。
徒手心肺复苏实施步骤
![徒手心肺复苏实施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285d53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6.png)
徒手心肺复苏实施步骤
1.胸外心脏按压
施救者左手放在患者两乳头连线的中间胸骨处,右手放在左手背,十指相扣,双掌跟叠加,手臂垂直,利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胸廓的幅度要下沉至少5厘米,速率100~120次/分钟,按压后要保证胸廓完全回弹。
如果累了要换人,中间不要超过10秒钟。
定位(两乳头连线的中间胸骨处)。
双手掌跟叠加,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
按压姿势要领(以髋部为支点,身体稍往前倾,按压胸廓的幅度要下沉至少5厘米,速率100~120次/分钟)
2.开放气道
检查患者口腔有无异物,如有,则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异物。
3.口对口人工呼吸
保持气道开放,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紧患者鼻子。
嘴唇张大包紧患者嘴唇,缓慢吹气1秒钟,同时观察患者胸廓有无起伏。
吹气完毕,松开鼻翼,观察患者胸廓有无下降。
准备进行下次吹气。
保持气道开放,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紧患者鼻子。
徒手心肺复苏
![徒手心肺复苏](https://img.taocdn.com/s3/m/fe203b300b4c2e3f57276340.png)
徒手心肺复苏
【判定】
(1)意识:轻摇患者肩部并大声呼喊:“喂,你怎么了”(不正确,扣5分)
(2)呼救:“来人啊!救命啊”,指定人打“120”(1项不符,扣5分)
(3)摆体位:仰卧位,病人头、颈、躯干躺平摆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解衣扣松腰带。
(不正确,扣5分,1项不符,扣5分)
(4)开放气道(10)秒—推额提颏法:抢救者跪于患者一侧,一手食指、中指放在患者颏部骨性部分,向上提起,另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并向下压。
(手法不正确,扣5分)
(5)呼吸:听、看、感觉气流。
(方法不正确,扣5分)
(6)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2次。
(方法不正确,扣10分)
【人工呼吸循环】
(1)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10S)(方法不正确,扣10分)
(2)人工循环:按压部位及方法:1、以食指、中指沿病人同侧肋弓缘处向中间滑移,在两侧肋弓交点处分找胸骨下切迹,以切迹作为定位标志;不要以剑突下定位;
2、将食指及中指横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即为按压区;
3、
以另一手根部紧贴食指上方,放在按压区;再将定位之手取下,将掌根重叠放于一手背上,使手指交叉。
按压方式:按压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利用髋关节为支点,以肩、臂部力量向下按压。
按压频率:100次/分
按压深度:成人4~5厘米
按压比例:按15:2的比例做4轮(部位不正确,扣15分,其它1项不符,扣10分)
判断有效指标:面色、口唇、甲床、神志、瞳孔、自主呼吸、颈动脉(无查看,扣10分,缺1项,扣3分)
【整体印象】
(1)态度认真
(2)操作熟练、准确。
(1项不符,扣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徒手CPR技术
(一)目的
1.通过实施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建立患者的循环、呼吸功能。
2.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尽快促进心跳、呼吸功能的恢复。
(二)操作流程
1.患者评估:病情、意识状态、呼吸、脉搏、有无活动义齿等情况。
2.护士准备:衣帽整洁。
3.环境准备:宽敞、安全。
4.用物准备:心脏按压板、口鼻面罩、手消液。
5.操作步骤:
(三)注意事项
1.争分夺秒,就地抢救,及时记录时间,并启动急救系统。
2.判断和中断不应超过10秒。
3.按压应确保频率、深度、部位准确。
4.按压时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手指翘起不接触胸壁,掌根紧贴患者胸部皮肤。
放松时掌根不
离开胸壁。
5.充分开放气道、保持气道通畅。
6. 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为1∶1,心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通气频率10-12次/分,每
次给气时间不少于1秒,避免过度通气。
(四)心肺复苏操作相关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1.肋骨、胸骨骨折的预防
(1)按压位置准确。
(2)按压方法正确,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手指翘起不接触胸壁,掌根紧贴患者皮肤。
(3)按压时力量适度,肘部关节伸直。
(五)心肺复苏的操作关键点
1.拍双肩,双侧呼唤。
2. 判断和中断不应超过10秒。
3.判断大动脉搏动时间大于5秒但小于10秒,患者无大动脉搏动立即给予胸外按压。
4.胸外按压部位、深度、频率、方法正确。
5.及时记录复苏开始、结束时间。
(六)理论提问
1.心肺复苏成功的有效指征是什么?
答:
(1)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
(2)大动脉搏动恢复
(3)瞳孔由扩大到缩小
(4)口唇甲床恢复红润。
(5)收缩压达60mmHg以上。
2.成人心肺复苏胸外按压的频率、深度是多少?
答:成人胸外按压的频率为每分钟100 --120次,按压深度为至少5--6 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