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加强对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规范和管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生产环境的稳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和工作岗位的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修理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 安全监视设备:指用于监控、检测和报警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闭路电视、火灾报警器等设备。
2. 测量设备:指用于检测、测量和校准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温湿度计、测量尺等设备。
第四条职责1. 企业负责人: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和管理公司的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工作。
2. 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员:负责具体的设备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等。
第二章安全监视设备管理第五条设备使用1. 安全监视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非法使用或滥用。
2. 各部门和岗位使用安全监视设备时,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操作,不能私自调整设备参数或拆卸设备。
3. 使用安全监视设备时,必须确保监控范围的清晰和完整性,不能出现漏视或盲区。
第六条设备维护1. 安全监视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观察监控画面的正常、设备的存储和备份等。
2. 安全监视设备的维护工作必须由专人负责,负责人必须有相关的维修技术和知识,并定期接受培训。
3. 安全监视设备的故障必须及时修复,不能延误或擅自采取修理措施,必要时可请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第七条设备保养1. 安全监视设备的保养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性能检测、设备的存储和备份等。
2. 安全监视设备的保养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率进行,不能违反规定或任意延期。
3. 安全监视设备的保养记录必须完整、准确和可查,负责人必须对记录进行归档和保存。
第八条设备检修1. 安全监视设备的检修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负责人必须有相关的维修技术和知识。
2. 安全监视设备的检修工作必须具备必要的安全措施,不能存在安全隐患。
3. 安全监视设备的检修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率进行,不能违反规定或任意延期。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监控量测作为一项重要的安全预控措施,必须规范监控量测的实施,加强监控量测管理,为施工生产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章监控量测基本要求第二条监控量测数据必须真实、连续、有效,复核到位,严禁弄虚作假。
第三条建立健全监控量测管理体系。
第四条监控量测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方案要求(频率、点位、断面)布点量测。
做到三及时(布点及时、观测及时、反馈及时),二统一(形式统一、断面统一),四固定(仪器、人员、线路、量测时间基本固定)。
第五条监控量测点位及断面应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确保能全面准确的反映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工程自身关键部位造成的影响。
第六条监控量测的测设时所用控制点应为隧道控制点或专用控制点,须纳入导线点一并进行复核和复测。
第七条监控量测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保证其精度和可靠性,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校和鉴定。
第八条监测数据原始数据必须有完整清晰的记录,包括图表,曲线,文字报告等,以保证监控量测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第九条量测数据的采集是量测过程中的最基本环节,是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的基础,量测人员要确保每个细节准确可靠,包括读数准确、记录规范、详细等。
第三章监控量测测点验收制度第十条监控量测点位的布设由监控量测人员按照监控量测方案和实施细则进行编制技术交底,明确断面里程,布设点位数量。
点位布设由各工点技术人员核实断面里程,具体布设工作由作业队负责具体埋设工作,班组长进行督促,工点副经理协调落实,监控量测人员验收。
第十一条如遇洞内工法调整或围岩变更,工点技术人员及时联系监控量测人员,并提出布点和断面布设建议,监控量测人员重新对变更里程进行重新交底,交底有工程部长复核后下发实施。
第四章监控量测点位保护制度第十二条监控量测点位布置完成后,应立即悬挂醒目的标识牌,以示警戒,防止人员、设备等误碰,造成测点损坏。
第十三条禁止在监控量测点位上悬挂电线,及其他重物。
第十四条现场的技术人员、施工员、监控量测人员发现后,应立即制止和安排清除。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企业的管理和监控效果,规范企业内部的量测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各类量测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质检、实验室等各类量测工作。
三、管理职责1、公司领导层负责批准和监督本制度的实施。
2、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的量测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3、质量部门负责全面监督和指导公司的量测管理工作。
四、量测设备及环境管理1、公司应购置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相关标准的量测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并建立设备档案。
2、公司量测环境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相关要求,确保量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量测人员管理1、量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相关培训。
2、量测人员应遵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如穿戴工作服、佩戴相关的防护用品等。
3、公司应建立量测人员档案,并进行定期考核和培训。
六、量测流程管理1、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量测流程和程序,确保量测过程的合理性和可控性。
2、量测人员应按照相关的程序和要求,进行量测工作,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3、量测记录应真实可信,不得随意篡改、遗漏等情况。
七、量测数据管理1、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量测数据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量测数据应及时归档和备份,便于随时查阅和调用。
3、公司应建立数据监控和分析机制,定期分析量测数据,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
八、量测结果管理1、公司建立量测结果审批程序和机制,确保量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量测结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便于及时进行后续的工作和处理。
3、量测结果对于公司的质量控制和工程管理等方面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九、违规处理1、对于违反本制度和规定的量测人员,将严格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处理。
2、对于严重违规的情况,公司将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十、制度的评价与完善1、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制度评价机制,对本制度的执行进行定期评价和检查。
2、对于评价结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
2023年监控量测管理办法

2023年监控量测管理办法(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各类监控设备的管理,确保监控数据的真实可靠,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国家相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境内所有使用监控设备进行量测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监控设备指用于对特定区域、行为或对象进行实时监视、录像、录音等手段进行数据采集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闭路电视、摄像头、监控摄像机等。
第四条监控数据指监控设备采集的图像、声音等相关数据。
第五条监控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等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尊重个人隐私权和信息安全。
第二章监控设备的设置与使用第六条进行监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以下原则:(一)设置监控设备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过合法审批程序,保障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的平衡;(二)监控设备应当正常使用,合理布局,确保监控的有效范围和清晰度;(三)监控设备的设置应当公告公示,告知被监控对象,依法保护个人隐私权;(四)监控设备应当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保证正常运行;(五)监控设备的数据存储应当进行安全防护,禁止恶意篡改和数据丢失。
第七条在公共场所、商业场所等需要设置监控设备的场所,应当明确告知使用者并获得其同意。
第八条在个人住所、办公场所等私人空间设置监控设备,应当事先告知并获得被监控者的同意,并设置明显的提示标识。
第九条在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敏感场所设置监控设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监控设备的录像和录音内容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保存并加密存储,不得随意删除或泄露。
第三章监控数据的使用与保护第十一条监控数据的使用应当遵守以下原则:(一)监控数据的使用应当依法合规,不得违反个人隐私权和信息安全;(二)从事监控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许可或资质;(三)监控数据的使用应当明确用途,不得超出合理范围,不得用于非法活动;(四)监控数据的使用应当及时更新,否则将影响后续的调查和取证工作。
2023年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2023年监控量测管理制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监控量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保障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监控量测系统的有效运行和管理,制定一套完善的监控量测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2023年监控量测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对监控量测的定义、管理体系的建立、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一、监控量测的定义和目标监控量测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不同对象、场所、过程等进行实时、连续的测量和监控,以保障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等目标。
其主要包括物理量测、环境量测、生产过程量测等方面,并常用于工业自动化、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
监控量测的目标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风险、提升环境质量等。
二、监控量测管理体系的建立2.1 管理体系概述(1)确定管理层级、责任与权限监控量测管理体系应包括不同层级的管理,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例如,高级管理人员应负责制定管理策略和政策,中级管理人员应负责具体实施,并指导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
(2)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流程,以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
例如,在监控量测过程中,需要明确数据采集、分析、评估等环节的工作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监控量测各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分析。
例如,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对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2 风险管理(1)风险评估和监控根据监控量测过程中的可能风险、安全隐患等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和监控措施。
例如,在生产过程的监控量测中,可以通过分析数据趋势和异常情况,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
(2)建立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应对设备故障、数据异常等情况的处理措施。
例如,在监控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组织维修人员进行处理,并提前准备备用设备以应对可能的故障情况。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监控量测工作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其贯穿于工程施工的每一重要环节,来自获取施工现场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可帮助我们掌握施工安全风险状态变化和施工参数的合理性等重要情况,发现不正常时及时采取措施,并调整设计方案,及时更正施工参数等,防止事故的发生。
通过监控量测的结果也可验证设计,并为以后的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提供参考资料。
根据本工程特点特制定本制度:一、监控量测工作管理制度1.监控量测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图纸及监测方案要求(频率、点位、断面)布点量测。
做到三个及时(布点及时、观测及时、反馈及时),二个统一(形式统一、断面统一),一个固定(量测人员、施测线路、量测时间基本固定)。
2.依据施工合同、设计文件、第三方监测方案及有关的施工监测技术要求、规范、规程等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3.监控量测布点(点位、断面)应严格按照设计及方案要求进行,确保能全面准确的反映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工程自身关键部位造成的影响。
量测频率应随工程进展情况而相应调整,以便能及时准确的掌握周边环境、围护结构体系及围岩的动态。
做好监测点的保护工作,对测点进行标识,每天有人巡查,必要时采取特殊保护措施,确保不丢失、不盖压,不损毁;定期对监测基准点进行复核和联测,确保基准点的稳定性及数据的可靠性。
4.监控量测过程中所使用的量测设备、仪器设专人负责保管、保养和使用。
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检验,必须保证其精度和可靠性。
5.量测数据的采集是量测过程中的最基本环节,是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的基础,量测人员要确保每个细节准确可靠,包括读数准确、记录规范、详细等。
6.监测数据及资料必须有完整清晰的记录,包括图表,曲线,文字报告等,监测数据均要经现场检查和内业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数据处理必须采取多人复核制度,以保证监控量测资料的确定行、连续性和完整性。
7.原始数据采集之后要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工程的稳定性,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施工中。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引言作为近年来工业生产和信息化技术爆发式发展的时代,各种新型设备、系统和软件不断涌现,数据必然会成倍增长。
为确保工业生产的质量和稳定性、系统软件的健康稳定运行,监测量测管理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对监控量测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旨在让读者了解比较全面、系统的监控量测管理制度内容。
前置工作在具体制定监控量测管理制度之前,需要考虑以下前置工作:明确监控调度流程在开始制定监控管理制度之前,首先要明确一套监控调度流程。
这个流程环节包括:监控指标和仪表的选用、调度策略的确定、采集和存储数据、统计分析和接警等几个步骤。
显然,这些步骤的准确和合理对监控量测结果及时性和准确性都非常重要,应该在前置工作中好好考虑和规划。
确定监控目标监控目标是制定好监控管理制度的前提条件。
监控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和可度量的,只要目标设立合理,监控管理制度的实施就能突出重点,提高管理效率。
选择合理的监控指标监控指标直接关系到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的成功与否,应该选择比较客观、具有代表性、可比较的指标。
科学选用监控仪表设备不同的行业、领域、生产需要不同的仪表设备才能完成监控工作。
建立监控量测管理制度之前,应该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具体要求,选用适当的监控仪表设备。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的主要流程下面将就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的流程,从选用监控指标、选购监控仪表、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以及实时监控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选用监控指标选用监控指标是建立监控量测管理制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指标的选择上,应该以低成本、高效益为原则,确定具体指标数量和选择。
对指标进行科学编码和分类,应该注重人员的培训和实践应用,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选购监控仪表在选购监控仪表时,应该选择用途广泛、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产品。
厂商信誉是选购产品时应注意的重要因素,尤其着重介绍品牌。
进行合理布线和采用规范化电路图也非常重要。
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在数据的采集方面,可以通过现场手动采集和自动采集等方式获得数数据,有些流程还可以采用无线传输方式。
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4篇)

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本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的所有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监控摄像头、安全仪表仪器等。
第三条公司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设备的选用和购置第四条设备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根据公司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第五条设备的购置应按照公司的采购管理制度进行,必须有相应的合同和发票,确保设备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第六条设备的选用和购置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和调试。
第三章设备的安装和维护第七条设备的安装过程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第八条设备的安装位置应合理选择,避免受到外界干扰和损坏。
第九条设备的维护工作应按照制定的维护计划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条设备的维护工作应由熟悉设备操作和维护知识的人员进行,并有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第四章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第十一条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进行。
第十二条设备的使用应由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人员进行,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操作设备。
第十三条对设备的操作应按照设备的操作手册进行,严禁使用不正确的操作方法。
第十四条对设备的使用情况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进行记录。
第五章设备的报废和处置第十五条设备的报废应按照公司的报废管理制度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第十六条设备的处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按照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
第十七条对设备的处置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并由专门机构进行处理。
第六章监督和检查第十八条公司应建立监督和检查的机制,定期对设备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十九条对设备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时,应告知相关人员并注明检查时间和内容。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1. 引言为了确保企业的日常运营顺畅和安全,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有效评估业务绩效,企业职能部门订立了本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管理企业的监控量测活动,确保监控量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决策供应有效的依据。
2. 定义1.监控量测:指对企业关键指标、业务活动或流程进行实时或定期的度量、评估和监控的行为。
2.监控量测管理:指对监控量测活动进行组织、计划、实施、监督和改进的过程。
3. 监控量测管理流程3.1 组织和计划1.职能部门依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和管理层的要求,确定需要进行监控的指标、活动或流程,并编制监控计划。
2.监控计划应包含监控目标、监控指标、监控频率、监控方法、监控责任人等内容,并将计划向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通报。
3.2 实施和监督1.职能部门负责实施监控量测活动,并依照监控计划的要求手记、分析和记录监控数据。
2.监控数据应依照规定的时间要求进行手记,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监控数据应及时进行分析和报告,监控结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并针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和改进。
3.3 改进和优化1.职能部门应定期评估监控量测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和不足,并订立相应的改进措施。
2.改进措施应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评估,确定实施责任人,并依照计划进行改进和优化。
3.改进措施的实施和效果应进行跟踪和监控,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4. 监控量测的管理标准1.监控指标应具有可量化和可衡量的特性,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运营情形和绩效水平。
2.监控数据的手记应准确及时、完整,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合适的工具进行。
3.监控数据的分析和报告应具有可解读性,对异常情况和趋势进行准确的推断和预警。
4.监控结果的通报应及时、准确,向相关部门和人员供应有效的决策依据。
5.监控量测的改进和优化应连续进行,确保监控活动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5. 监控量测的考核标准1.监控量测活动的数据手记准确性实现90%以上。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是一种对组织内部监控和量测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制度。
它可以确保监控和量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以及相关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的可行性、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并通过举例说明。
一、可行性分析在制定监控量测管理制度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
这包括确定制度的实施对象和范围、制定制度的目的和目标,以及评估制度实施可能遇到的障碍和挑战。
例如,某公司为了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决定制定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可行性分析的结果显示,制度的实施对象范围为所有生产部门和相关人员,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监控和量测活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同时,制度实施可能遇到的障碍包括员工对新制度的抵触情绪、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的更新等。
二、目标设定制定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的目标是为了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具体目标可以包括:1. 提高监控和量测活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标准化;2. 加强组织内部对监控和量测活动的管理和控制,防止数据的误用和滥用;3. 提高监控和量测活动的效率,减少重复和冗余的工作;4. 提高组织员工对监控和量测活动的重视程度,增强数据驱动决策的意识。
例如,某公司通过制定监控量测管理制度,旨在提高生产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
目标包括提高生产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重复采集和分析的工作,以便更好地监控和管理生产过程,优化生产资源的利用。
三、内容设计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的内容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监控和量测指标的选择和设定:根据组织的具体需求和目标,确定需要监控和量测的指标,并设定相应的标准和目标。
例如,某公司希望提高产品的质量,可以选择产品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监控和量测,如产品的尺寸、重量、硬度等。
2. 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的规定:确定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法和工具,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例如,某公司使用数据采集软件和仪器进行产品尺寸的测量,并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有效地监测和管理隧道工程的监控量测工作,提高施工质量和工程管理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监控量测管理组织机构1.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委员会:由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代表、施工单位代表等组成,负责管理和监督隧道工程的监控量测工作。
2.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管理部门: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负责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设备的调试和维护、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工作。
三、监控量测管理工作内容1. 监控方案的制定:根据隧道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要求,制定监控方案,明确监控的内容、范围、频率和责任人。
2. 监测设备的调试和维护:监测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校准和调试,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要做好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工作。
3. 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监测数据应按照监控方案和工程要求进行及时的采集和记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4. 监控报告的编制和提交:监测部门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要求,编制监测报告并提交给监控委员会,报告内容应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问题及处理意见等。
四、监控量测管理工作流程1. 监控方案的制定阶段:监控管理部门根据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监控方案,明确监测内容、范围、频率和责任人。
2. 监测设备的调试和维护阶段:监测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校准和调试,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要做好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工作。
3. 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阶段:监测部门按照监控方案和工程要求进行监测数据的采集和记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4. 监控报告的编制和提交阶段:监测部门根据规定的时间要求,编制监测报告并提交给监控委员会,报告内容应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问题及处理意见等。
五、监控量测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1. 监控委员会对监测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监测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地铁工程的监控量测管理工作,保障地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特编制本制度。
二、监控量测管理机构1.地铁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由地铁工程项目负责人、监理工程师、设计人员、施工单位代表等组成。
委员会负责地铁工程监控量测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2.监控量测管理部门由监理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监控量测管理工作,包括监控点设置、数据采集与分析、报告编制等。
三、监控点设置1.监控点应根据地铁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包括地表沉降监测点、隧道收敛监测点、结构变位监测点等。
2.监控点的设置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保证监控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监控点的间距应根据地铁工程的规模和特点进行合理设置,确保监测覆盖全面。
四、数据采集与分析1.监控数据的采集应定期进行,采用专业的监测设备和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监控数据的分析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数据异常情况。
3.监控数据的分析结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五、报告编制1.监控量测管理部门应定期编制监控报告,包括监测点设置情况、数据采集与分析结果、监测变化趋势等内容。
2.监控报告应由相关负责人审查批准后发布,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监控报告应及时与监理工程师、设计人员等部门交流,共同商讨解决措施。
六、监测数据的利用1.监控数据是评判地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应充分利用监控数据对工程进行评估。
2.监控数据的利用应根据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为工程质量和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3.监测数据的利用应与其他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地铁工程的建设进展。
七、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的落实1.各相关部门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积极落实监控量测管理工作。
2.定期开展监控量测管理工作的培训和交流,加强监控量测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
3.定期对监控量测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工作水平。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监控量测是工程管理工作的耳目,来自于施工现场第一时间的监测资料,可帮助我们分析状态变化和工作情况,发现不正常时及时采取措施,并调整设计方案,防止事故的发生。
通过监控量测的结果也可验证设计,并为以后的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提供资料。
根据本工程特点特制定本制度:一、监控量测组工作岗位职责1、建立健全监控量测管理体系。
2、监控量测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方案要求(频率、点位、断面)布点量测。
做到三个及时(布点及时、观测及时、反馈及时),二个统一(形式统一、断面统一),四个固定(仪器、人员、线路、量测时间基本固定)。
测点埋设技术有关要求见附件。
3、依据施工合同、设计文件、第三方监测方案及有关的施工监测技术要求、规范、规程等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4、监控量测布点(点位、断面)应严格按照设计及方案要求进行,确保能全面准确的反映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工程自身关键部位造成的影响。
量测频率应随工程进展情况而相应调整,以便能及时准确的掌握周边环境、围护结构体系及围岩的动态。
5、做好监测点的保护工作,确保不丢失、不损毁;定期对监测基准点进行复核和联测,确保水准高程的准确性。
6、监控量测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保证其精度和可靠性,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校。
7、监测数据及资料必须有完整清晰的记录,包括图表,曲线,文字报告等,以保证监控量测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8、量测数据的采集是量测过程中的最基本环节,是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的基础,量测人员要确保每个细节准确可靠,包括读数准确、记录规范、详细等。
9、原始数据采集之后要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工程的稳定性,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施工中。
10、及时编制监测日报、监测周(月、年)报,通过电子版和书面形式上报监理和业主。
11、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连续性。
12、建立监控量测信息反馈体系,监测项目按照“分区、分级、分阶段”的原则制定监控量测控制标准,并按黄色、橙色和红色三级预警进行反馈和控制,出现监测异常情况后,第一时间上报监理单位和业主,并及时分析原因。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一、引言1.1 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监控量测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规范化,对于保证工作流程的稳定性和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的本文档旨在制定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有序进行,规范各项管理要求,提高量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为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与监控量测工作相关的部门、岗位和人员。
三、术语定义•监控量测:指对待测对象的相关参数进行连续或定期的测量和监测,以获取其状态和性能数据。
•数据准确性:指监控量测数据与实际情况一致程度的度量。
•数据可靠性:指监控量测数据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决策支持:指通过分析监控量测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四、监控量测管理制度4.1 量测目标设定4.1.1 确定量测目标根据业务需求和管理要求,制定量测目标,并明确量测的具体内容、指标和周期。
4.1.2 设定量测计划制定量测计划,包括量测时间、量测人员和量测工具等方面的安排,确保量测工作能够按时完成。
4.2 量测设备管理4.2.1 设备选型与采购根据量测需求,选择适合的设备,并进行采购。
采购过程中应考虑设备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4.2.2 设备校准与维护定期对量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保证量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 量测数据采集与处理4.3.1 数据采集方式确定量测数据采集的方式,包括传感器、仪器设备等的应用,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3.2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量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清洗、去噪、计算、统计等,提取有效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
4.4 数据存储与传输4.4.1 数据存储方式选择适合的数据存储方式,包括数据库、文件系统等,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4.2 数据传输安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取安全的传输通道和加密协议,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01
监控量测案例分析
工程实例一:地铁施工监控量测应用
总结词
地铁施工监控量测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对地层变形、地下水位变化、建筑物沉 降等进行监控量测,有助于及时了解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确保施工安全。
工程实例二:桥梁施工监控量测应用
总结词
桥梁施工监控量测的关键作用
VS
详细描述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对桥梁的挠度、应力 、变形等进行监控量测,有助于及时发现 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桥梁的结构安 全和稳定性。
工程实例三: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用
总结词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必要性
详细描述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的沉降进 行监控量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沉降问 题,防止建筑物倾斜或开裂等问题的发生。
工程实例四:隧道施工围岩收敛监测应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隧道施工围岩收敛监测的重要性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的收敛进行监控 量测,有助于及时了解围岩的稳定性和变形
通过监控量测,组织可以及时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避 免对业务造成负面影响。
监控量测还可以帮助组织建立数据驱动的决策文化,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解读,为 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监控量测的应用范围
监控量测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 ,包括企业、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 等。
在政府机构中,监控量测可以帮助政 府了解其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影响,从 而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及所属项目部的监控量测管理工作 。
责任制内容
1. 公司监控量测管理部门职责:制定管理制度和流程,监督 项目部的执行情况,对全公司的监控量测工作进行统筹管理 ;
测量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测量、监控量测各项管理制度目录测量、监控量测各项管理制度 (1)测量室管理制度 (4)一、人员配备 (4)二、测量主管工程师岗位职责 (4)三、测量员岗位职责 (5)四、测量室岗位工作职责 (5)五、测量复核制度 (7)六、测量资料管理制度 (7)七、测量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制度 (8)一)仪器设备的配置 (8)二)仪器的调拨及购置 (8)三)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9)八、测量安全保障制度 (11)监控量测室管理制度 (12)一、监控量测室工作岗位职责 (13)二、监测人员岗位职责 (14)1、项目负责人岗位职责 (14)2、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14)3、现场监测组长和巡视组长岗位职责 (14)4、监控量测主管岗位职责 (15)三、监测人员操作规定 (15)四、监控量测内业工作技术要求 (16)五、资料分析过程质量控制制度 (17)六、监控量测审核和审定制度 (17)七、质量控制制度和检查措施 (18)八、监控量测信息报送与反馈制度 (21)九、安全保证制度 (22)测量室管理制度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又为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技术依据。
为了加强在公司范围所属项目、工程公司工程测量管理,搞好工程测量,提高工程测量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使工程测量规范化、制度化,防止测量事故发生,更好地为施工生产服务,在测量成果交接、复测、施工过程检查等各个工程测量管理环节上特制定如下制度:一、人员配备本项目设测量主管工程师一名,具体负责对工程各部位的测量控制、放样数据的计算复核;设观测技师两名,分别负责现场现场施工放样、换位复核和相应内业资料复核整理;设专职测量工三名,协助现场放样。
二、测量主管工程师岗位职责1、在项目总工程师指导下负责对所承建工程的测量日常管理工作。
2、负责指导、监督、检查施工项目的测量工作。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范围
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全部管理和监控,确保设备能满足生产各环节危险有害因素的测量。
并确保设备有效数据精确。
二、职责
1.由安全部负责设备的管理及校准工作,并委派相关人员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
2.生产部、仓管部负责对设备的保养工作。
三、管理内容
1.所有安全测量、监视设备都要登记入册,包括名称、型号、规格、进厂日期等编号。
2.所有安全测量、监视仪器都需定期进行校准,以保证其所有安全测量、监视仪器都是合格的,新购入的器具要先进行校准合格后方能使用。
3.所有安全测量、监视器具要编写操作指导书,并发放到相关操作者。
4.所有安全测量、监视器具应有相应责任人,明确其维护与保养的具体事宜。
5.由安全部指定人员定期、定时对测量、监视数据的收集、整理、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向相关人员汇报情况,并采
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四、附件
《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大理至瑞丽铁路保瑞段怒江至龙陵段土建1标高黎贡山隧道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大瑞铁路怒江至龙陵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四年十月目录监控量测管理制度1编制依据、目的及范围编制依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新建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关于印发《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工管办涵〔2014〕92号)《关于推进围岩监控量测信息系统的通知》大瑞指安电[2014]026号通知《关于开展隧道仰拱开挖连续监控量测工作的通知》(大瑞指工电03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等国家、铁道部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则、验收规范和标准等。
新建铁路大瑞线(怒江至龙陵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目的监控量测是检验设计、施工是否合理和围岩结构是否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它始终伴随隧道施工全过程,是保证施工安全、指导施工作业的重要环节之一,应做为关键工序列入现场施工组织。
监控量测应达到以下目的:①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②确保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顺利贯通,预测掌子面前方围岩变化;③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或为调整施工方法修改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④确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⑤监控工程对周围环境影响;⑥为隧道工程建设管理积累经验,收集资料,总结出实用的技术成果,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编制范围编制范围为新建大瑞铁路怒江至龙陵段土建Ⅰ标工程,主要包括:高黎贡山隧道进口段5891m。
2工程概况线路概况新建铁路大理至瑞丽线保山至瑞丽段高黎贡山隧道位于云南高原西部边缘,属高黎贡山山脉南延段,向东南方向大雪山附近与怒山山脉相接,属高黎贡山古生界变质岩紧密褶皱和岗岩体高山区。
高黎贡山脉北起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由西藏入云南,经滇西北、怒江后进入保山境内。
山脉分部在怒江和龙川江之间,呈南北向伸展,在测区内主山系消失,往南仅属高黎贡山余脉,分部较为宽阔,海拔降至2000~3000m。
区内地势总体上北东高,南西低,山脉大体为南北走向,地表沟谷纵横,地形起伏大,山脉、河流相间。
地面高程640~2340m,相对高差约1700m,地势起伏。
自然特征地层岩性沿线地表零星覆盖第四第全新统滑坡堆积、坡崩积、冲洪积、坡洪积、坡积、坡残积,上更新统冲洪积软土、粉质粘土、粗砂、砾砂、细圆(角)砾土、粗圆(角)砾土、碎石土、卵石土、漂石土、块石土等地层,下伏第三系;侏罗系中统柳湾组、勐戛组上段、下段;三叠系中统河湾街组;泥盆系中统回贤组;志留系中上统,下统;奥陶-志留系;奥陶系上统、下统老尖山组,漫塘组;寒武系上统保山组二段、一段;寒武系上统沙河厂组上段,下段;寒武系公养河群二段;燕山期花岗岩、时代不明混合花岗岩、辉绿岩脉及各期断裂、断层破碎带之断层角砾、压碎岩、蚀变岩等地层。
地质构造及地震参数(1)沿线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的板块结合带,为青、藏、滇、缅巨形“歹”字型构造西支中段弧形构造带与经向构造带之“蜂腰部”南段,工作区内,怒江断裂带和泸水-瑞丽断裂带,在本工作区北缘紧密挤压成平行索状,往南两断裂带逐渐撒开,由南北向转向南东或南西向偏转,呈一帚状形态,两断裂带间三角地带为侵入的花岗岩体,SN向转SW向弧形构造带。
SN向构造带及NE 向构造带组成区内构造体系,形成“A”字型基本构造骨架。
高黎贡山隧道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的板块结合带,为青、藏、滇、缅巨形“歹”字形构造西支中段弧形构造带与径向构造带“蜂腰部”南段。
工作区内,怒江断裂带(F1)和泸水-瑞丽断裂带(F2)在本工作区北缘紧密挤压成平行索状,往南两断裂带逐渐散开,有南向北转向南东或南西向偏转,呈一帚状形态。
两断裂带间三角地带为侵入的花岗岩体,SN转向SW向弧形构造带、SN 向构造带及NE构造带组成区内构造体系,形成“A”字型基本构造骨架。
(2)地震动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大理至瑞丽线高黎贡山越岭地段加深地质工作及专题地质研究工作活动断层鉴定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2007年6月)及《高黎贡山越岭地段加深地质工作及专题地质研究工作活动断勘测及工程影响评价和重点工程地震安全评价专题报告》(2008年8月)划分,本区地震动烽值加速度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
水文地质特征(1)地表水分布及特征测区地表水主要为江水、水库水及沟槽内流水。
沿线河流基本为由北向南流的国际河流,属印度洋水系。
主要有怒江(缅甸境内称萨尔温江)、龙川江(进入瑞丽为瑞丽江,缅甸境内称伊洛瓦底江)、芒市河(龙川江支流)等主要河流。
沿线其余众多的山间沟槽为季节性水流,水量受季节控制,雨季水量猛涨且浑浊,旱季水少且清澈,水流部分用于农田灌溉。
沟槽各山岭之间,汇集山坡面雨季时的面流、线流及上游出露及坡脚渗出的地下水,通过各分支流向低洼处排泄,最终汇集于各江河。
坡面冲沟及小沟槽流水受季节控制,通常是雨季汇水,旱季水枯。
地表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及地下水的补给。
(2)地下水分布及特征地下水在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有不同的特征,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孔隙水、基岩裂隙潜水、断裂带水、岩溶水等。
测区分布碳酸岩、碎屑岩、变质岩,含水构造多被断裂破坏,由于沟谷深切,构造裂隙、风化裂隙、断层裂隙发育,有利于降水入渗,尤其在向斜核部、断裂破碎带、影响带及构造交汇部位,由于裂隙连通性好,基岩裂隙水、岩溶水较丰富。
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122000m3/d,隧道最大涌水量按183000m3/d;上坡地段最大涌水量为151000m3/d,下坡段最大涌水量为32000m3/d。
(3)地下水侵蚀性经沿线附近取泉水、沟水、水库水、钻孔水进行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有229组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腐蚀环境时,水中PH值、侵蚀性CO2对混凝土结构腐蚀等级为H1~H3。
隧道围岩分级高黎贡山隧道隧道围岩分级高黎贡山隧道进口段围岩分布表表3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组织机构及仪器设备项目部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工程部长、分部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监控量测领导小组,组员由分部现场副经理、工程部长、测量班长组成。
组织机构:组长:樊秋林副组长:周意咏张进军组员:魏建超卢中向超曹运周翟晖组长职责:全面负责高黎贡山隧道进口段监控量测工作;将监控量测作为关键工序纳入施工现场组织。
副组长职责:负责高黎贡山隧道进口段监控量测工作的具体落实工作;成员职责:负责测点布设、数据采集工作;负责所有数据的整理,对数据及时进行分析,为工程提供信息依据。
监测组由4人组成,在监测组长的指导下负责日常监测及资料整理工作。
表人员安排表在隧道监控量测中,能否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关键是对仪器的选择。
仪器必须具备准确性、耐水性、耐久性和稳定性。
因此综合考虑本隧道施工特点,必测项目采用常规的机械仪器量测。
表监控量测仪器设备表技术要求表监控量测项目表表监控量测项目表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量测内容确定后,对量测点的布置是技术关键,浅埋隧道地表沉降观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
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根据围岩级别及围岩稳定情况,确定好断面间距及时布设,量测点植入围岩深度不小于30cm,同时量测点端面必须贴反光片,便于找点和测量,已布设好的量测点要挂上里程标识牌。
①表地表沉降点纵向间距注:H为隧道埋深,B为隧道开挖宽度。
②图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③表必测项目监控量测断面间距④(a)(b)图拱顶下沉量测和净空变化量测的测点布置示例(a)拱顶测点和1条水平测线示例;(b)拱顶测点和2条水平测线、2条斜测示例。
⑤表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监控量测频率1、监控量测频率(1)仰拱开挖前,对相邻两断面拱顶、周边水平收敛进行第一次量测;(2)仰拱开始开挖后每30分钟左右进行一次量测,直至仰拱浇筑完成;(3)仰拱浇筑完后每天量测频率不少于两次,直到稳定为止;(4)拱顶下沉、收敛量测起始读数宜在3~6h内完成,其他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起始读数,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最少在24h内测取初始读数,以后根据技术规范要求的采集频率和次数进行收集数据。
量测频率也须根据隧道开挖、工程进度和所量测数据的变化情况作适当的调整,量测频率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埋设断面时间间隔和与掌子面的距离来确定。
按距开挖面距离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注:1、B为隧道开挖宽度。
2、量测信息反馈(1)仰拱连续量测信息反馈根据量测数据分析结果,对工程安全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工程对策与建议。
监控量测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数据采集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工程安全性提出评价意见,评价应根据位移管理等级分三级进行,并按规定采取相应的工程对策,报项目部总工程师。
连续量测所有原始资料和分析判断结论须随施工日志放置在资料室备查。
当监控量测位移管理等级达到Ⅲ级时,由现场监控量测组长将量测原始资料和分析结果通报现场技术主管和现场监理工程师正常施工。
当监控量测位移管理等级达到Ⅱ级时,加大观测频率,每15分针观测一次,由现场监控量测组长将量测原始资料和分析结果通报现场技术主管和现场监理工程师,及时上报项目部总工程师。
当监控量测位移管理等级达到Ⅰ级管理值以及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值大于5mm时,由现场监控量测组长及时通知现场技术主管、现场监理工程师暂停施工,并将量测原始资料和分析结果于2小时内上报项目部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工程部、质检部(可先传电子版,后报纸质文档)并上报监理与大瑞指挥部,项目部4小时内组织参建各方研究相应工程措施,必要时由公司组织专家组研究工程措施。
总工程师应每天收集隧道监控测量的成果分析资料,对分析意见进行确认,对超过Ⅱ级管理值的由项目经理同时履行该检查确认程序,相关资料签认后建账管理备查。
(2)工程安全性评价根据位移管理等级分三级进行(见附表),并采用相应的工程对策。
①根据工程安全性评价的结果,需要变更设计时,根据有关铁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及时进行设计变更。
②工程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A、一般措施:a稳定开挖工作面措施;b调整开挖方法;c降低爆破振动影响;d围岩与支护结构间回填注浆;B、辅助施工措施:a工字钢临时支撑。
监控量测基准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包括隧道内位移、地表沉降、爆破振动等,应根据地质条件、隧道施工安全性、隧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以及周围建(构)筑物特点和重要性等因素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