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正式版)
施工现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施工现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https://img.taocdn.com/s3/m/df13875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4.png)
施工现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 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产生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
该项目产生粉尘的主要工艺有:切割、磨削等。
这些粉末被人吸入后可能对呼吸系统带来一定损害,长期吸入可能造成矽肺或尘肺病变等职业危害;误入人眼可能对眼睛造成伤害。
该项目中切割修磨工序较多,如果抽排风系统工作不正常,通风不良,将使厂房内产生的粉尘不能及时抽排出去,将对现场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长期接触职业危害性粉尘,如果未采取的防尘措施或不按规定佩带劳动防护用品,会导致人员产生多种职业病,如尘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皮肤疾患、眼疾患、致癌作用等。
3.3.2高温灼烫热处理炉作业为高温环境作业,主要危害如下:1、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尤其在夏季,可能影响到人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及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使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分散,工作能力降低,因此,有导致工伤事故的危险。
2、高温环境作业受到热辐射危害。
热辐射可引起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心血系统变化,因此,有中暑危险。
且高温环境作业,接触炽热物易引起灼烫危险。
3.3.3噪声危害该项目的噪声振动源主要为带锯机、金属加工机械、起重机械、运输机械等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和机械振动,以及金属切割修磨等作业产生的工作噪声。
噪声会引起人员的心理恐惧、烦躁,同时对安全报警信号起一定的掩蔽作用,容易造成生产事故。
且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噪声可引起耳鸣、耳痛等症状,严重时能引起听力减退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改变,并有明显的神经衰弱综合症。
3.3.4高处坠落1、伤害方式桥式起重机械检修、维护过程中或车间顶部维护作业时,需进行登高作业,登高作业可能造成人员滑跌或高处坠落事故。
2、原因分析如果登高装置自身结构方面的设计缺陷,如支撑基础下沉或损坏,安装、检修、维护不当造成结构失效或不平衡,梯面不防滑等;操作者负重爬高,攀登方式不规范或未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等,都可能造成操作者滑跌和高处坠落事故。
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a8b6477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f.png)
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事故或对工作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为了确保生产安全,需要对这些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物理危害因素、化学危害因素、生物危害因素、机械危害因素、电气危害因素、行为危害因素、环境危害因素和心理危害因素。
一、物理危害因素物理危害因素包括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等。
在生产过程中,机械加工产生的噪声和振动,高温炉窑产生的热辐射等都可能对人体的感官、器官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避免物理危害,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耳塞、护耳器、防护眼镜等。
二、化学危害因素化学危害因素包括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化学物质。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如苯、氨气、氢气等,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引发火灾或爆炸。
为了防范化学危害,应加强通风和排风设施,确保工作场所符合相关标准,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三、生物危害因素生物危害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到各种病菌和病毒,如流感病毒、结核杆菌等,这些微生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感染和传播疾病。
为了防范生物危害,应加强消毒和清洁工作,确保工作场所符合卫生标准,并定期进行体检和免疫。
四、机械危害因素机械危害因素包括设备故障、老化、维护不当等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可能会出现故障或老化,导致安全隐患。
为了防范机械危害,应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五、电气危害因素电气危害因素包括漏电、过载、短路等电气故障。
在生产过程中,电气设备可能会出现漏电、过载或短路等问题,导致触电或火灾等事故。
为了防范电气危害,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六、行为危害因素行为危害因素包括违章操作、错误判断等人为错误。
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会出现违章操作或错误判断等问题,导致事故的发生。
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识别
![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5b22f8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2.png)
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识别引言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每年都有大量因企业不规范生产或者管理不到位引起的事故,给企业生产和社会带来极大的损失。
因此,如何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是企业安全管理和生产经营的重要部分。
什么是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是指那些可能造成人员、设备、财物破坏、损失或其他不良影响的事物、条件或行为。
危险因素体现在生产过程中,包括以下方面:人员人员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危险因素之一。
人员的素质、意识、安全知识水平和行为习惯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影响。
设备和机械设备和机械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生产工具,但是其安全性问题也是企业安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设备和机械的质量、使用年限、维护保养情况等都关系到企业生产安全。
地质环境地质环境也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等都会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
化学品物化学品物也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企业生产中涉及到的各种化学药品、原材料等都会对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影响。
危险因素的识别方法为了保障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需要进行危险因素的识别。
危险因素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调研分析调研分析是危险因素识别的第一步,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危险因素的来源和类型。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直观、易于理解的危险因素识别方法,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将危险因素的来源、类型等信息清晰地表达出来。
安全检查清单安全检查清单是一种系统性、标准化的危险因素识别方法,通过建立、完善企业的安全检查清单,可以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排查。
安全隐患排查安全隐患排查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
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可以找出潜在的危险因素,从而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
危险因素识别的意义危险因素识别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具有以下意义:预防事故通过识别危险因素,可以及早发现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降低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详细完整版)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详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714fe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0.png)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一、物理因素:1.机械因素(ME):包括旋转设备、运输设备、起重设备等,可能导致机械伤害的因素。
2.噪声(N):来自机器、工具、运输设备等产生的噪音。
3.振动(V):由振动设备、工具或机器引起的体内或体外振动。
4.温度(T):高温或低温环境对人体造成的不适和健康影响。
5.光辐射(L):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光辐射。
二、化学因素:1.粉尘(D):包括有机和无机粉尘,如煤尘、金属粉尘等。
2.气体和蒸汽(G):包括有毒气体、易燃气体、腐蚀性气体等。
3.蒸气和雾(V):包括溶剂蒸气、酸雾、碱雾等。
4.气味(O):有害气味,如臭气、恶臭等。
5.有毒物质(T):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农药等。
三、生物因素:1.微生物(MI):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可能引起感染或疾病的微生物。
2.生物源性颗粒物(BP):例如花粉、动物皮屑等引起过敏反应的生物源性颗粒物。
四、人为因素:1.劳动强度(LI):高强度劳动对工作人员的体力和心理造成的影响。
2.工时(WH):长时间工作可能导致疲劳和工作效率下降。
3.缺乏休息(LR):缺乏适当的休息时间和休息条件。
4.不安全行为(UB):包括违反安全规定、不正确操作设备等不安全行为。
五、人因因素:1.不良姿势(AP):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体位或姿势,可能引发肌肉疲劳和骨骼损伤。
2.重复劳动(RP):重复性的工作动作,可能导致肌肉骨骼疾病,如腱鞘炎、关节炎等。
3.社会心理因素(SP):包括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工作满意度等对员工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
六、火灾与爆炸危险:1.可燃物质(F):易燃物质、可燃气体等可能引发火灾的物质。
2.爆炸性物质(E):可能导致爆炸事故的物质和条件,如化学品、粉尘等。
七、电气危险:1.电击(SH):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可能引发触电事故。
2.静电(SE):由于静电积聚引发的火灾和爆炸风险。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与流程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与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3654b0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a.png)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与流程在任何的生产过程中,我们都需要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
这是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和消除这些风险。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与流程,以帮助企业和工作人员更好地管理相关风险。
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1.检查现场首先,通过对生产现场的检查来辨识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这包括观察工作区域的物理环境和设备的状态。
对于可能的危险源,如高温区域、尖锐物品、电气设备等,应该进行记录和评估。
2.分析工作流程分析工作流程是一种辨识危险有害因素的重要方法。
通过了解每个工作步骤,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同时,检查工作人员所使用的工具、设备和材料,以及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参考相关资料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参考相关资料来辨识危险和有害因素。
这些文件通常会提供详细的指导和要求,帮助企业和工作人员评估可能的风险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流程1.数据收集与整理在开始辨识危险有害因素之前,收集与整理相关的数据非常重要。
这些数据可能包括现场检查的记录、工作流程分析结果、相关资料等。
有效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可以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辨识结果。
2.辨识与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辨识与分析工作。
将潜在的危险与有害因素进行分类,并评估其可能的风险和对工作人员的影响程度。
这一步骤需要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做出准确的判断。
3.风险评估进行风险评估是为了确定辨识出的危险与有害因素的优先级和紧急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评估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工作环境、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排查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等因素。
4.控制和监测在辨识和评估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这可能包括改变工作流程、提供个人防护装备、进行培训等。
同时,需要建立一套监测机制,定期检查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识别
![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36a7676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6.png)
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识别在任何生产过程中,都存在着各种危险因素。
这些危险因素不仅会威胁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还有可能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1.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是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物理性质的危险因素,如噪音、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
这些因素往往会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并且可能会引发职业病或职业损伤。
因此,企业应该采取措施,如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减少噪音和振动等控制措施,以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2.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生产过程中最具有危险性的因素之一。
包括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如毒气、腐蚀物质、有害气体、危险废料等。
这些物质不仅有可能对员工的身体造成损害,还有可能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企业应该制定严格的化学品管理制度,加强化学品储存和使用的防范措施,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和培训,确保员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
3. 机械因素机械因素是在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危险因素。
包括各种机械设备、工具和机械动力系统等。
这些机械设备在操作中会产生高速旋转、振动、冲击等危险因素,可能会对员工身体造成伤害。
因此,企业应该采取措施,如提供安全防护设施、加强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加强员工的机械安全教育和培训等,确保员工的安全和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4.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指生产过程中由于员工行为不当或意外疏忽等因素导致的事故。
这些因素可能包括违反操作规程、使用不当的工具或材料、误操作等。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管措施,确保员工的安全性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在生产过程中识别和防范各种危险因素是企业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合理控制和管理危险因素,企业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性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优化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8f568d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3.png)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在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是难以避免的。
为了确保生产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本文将介绍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方面: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识别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主要针对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原材料等方面进行辨识,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分析。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各危险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确定其可能导致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通过风险评价,可以针对不同的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三、工艺过程分析工艺过程分析是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剖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隐患。
这包括对反应条件、加热方式、机械安全保护、电安全等方面的分析。
对于每一道工序,都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估,确保工艺过程的稳定与安全。
四、作业环境评价作业环境评价是对生产现场的通风、照明、色彩、噪音等环境因素进行评价。
良好的作业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
针对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原因,应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五、职业健康评价职业健康评价是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包括对呼吸系统、眼睛、身体等方面的保护。
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体检,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
六、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是对生产过程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评估。
企业应遵守国家及地方的安全法规、劳动保护法规等规定,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对于不符合法规要求的地方,应进行整改并达到合规要求。
七、事故案例分析事故案例分析是对以往发生的事故进行深入剖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后果,并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对历史事故的学习,可以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八、专家评审专家评审是由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对生产过程进行审查和评估。
生产车间危险源识别及注意事项范本(2篇)
![生产车间危险源识别及注意事项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daf58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c.png)
生产车间危险源识别及注意事项范本一、机械设备危险源1. 旋转机械:例如电机、发动机、扭转机械等。
工人在接触这些旋转机械时应当确保没有松散的衣物或长发,并且要经常检查机械运行状态,并及时修理或报废损坏的部件。
2. 锯、刨床等切削机械:这些机械有很高的切削速度,工人在操作时应当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确保安全开关可靠,并且保持专注,避免分心或疲劳操作。
3. 压力机、冲床等冲击机械:工人在操作这些机械时应当使用适当的手套和防护眼镜,确保机械固定可靠,并且随时注意杂物,避免危及自身安全。
4. 输送带、传送带等移动设备:工人在接触这些设备时应当确保没有杂物、脚下平稳,并且要注意防滑鞋的使用,以避免摔倒和受伤。
二、化学物质危险源1. 有毒气体、蒸气和粉尘:工人在接触这些有毒物质时应当佩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服,确保通风设备正常工作,并且定期检查防护设施的有效性。
2. 腐蚀性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工人应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并且避免与水或其他可燃物质接触,以防止发生化学反应。
3. 易燃物和爆炸品:工人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应戴上防静电服和防静电鞋,并确保储存和使用这些物质的区域远离明火和热源。
4. 有害放射性物质:工人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以及防辐射服,并确保工作区域的辐射防护措施完善。
三、高处作业危险源1. 高处坠落: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应当佩戴安全带、头盔和防滑鞋,并确保作业平台牢固可靠,避免产生晃动和倾斜。
2. 攀爬、攀岩等:工人在进行需要爬高或攀爬的作业时应确保攀援设备可靠,佩戴防护手套和防滑鞋,并且熟悉攀爬技巧,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3. 高温作业:工人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时应佩戴防护面具和防护服,注意保湿和补水,并定期进行体温检测,以避免中暑和热伤风。
四、电气设备危险源1. 电击:工人在接触电气设备时应确保设备断电,并使用绝缘手套和绝缘工具进行操作,避免湿手或湿地操作。
2. 高压设备:工人在接触高压电气设备前应先断电,并佩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确保操作安全。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危害识别保障员工安全与健康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危害识别保障员工安全与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4c1ad5f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1.png)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危害识别保障员工安全与健康在各个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可能对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对这些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分类和识别,并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以及如何识别和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一、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是指那些能够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因素。
常见的物理因素包括噪音、震动、辐射等。
噪音对人的听觉系统和神经系统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容易导致听力下降和心理疾病。
震动则可能引起机体的运动系统和内脏器官受损。
辐射是指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等,它们对人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细胞和遗传物质的损伤,可能导致癌症等疾病的发生。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来限制噪音、震动和辐射的产生和传播,从而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二、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指那些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化学物质。
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化学因素包括有毒气体、有害物质、腐蚀性物质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通过吸入、接触或者摄入的途径进入人体,并对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造成破坏,引起中毒和其他严重后果。
因此,必须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和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戴防护口罩、手套等,以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三、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那些与生物体相关的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有害生物等。
在某些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员工可能接触到病原微生物,例如细菌、病毒等,造成传染病的发生。
另外,有害生物如昆虫、蛇类等也会对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消毒、灭虫等,以防止病菌和有害生物的侵害。
四、人因因素人因因素是指与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相关的因素。
这些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如操作错误、疲劳、情绪不稳等。
因此,必须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过程的危害。
此外,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也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进而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铸造加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标准版)
![铸造加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6924979e3143323968937c.png)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铸造加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铸造加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标准版)1.由于高温、高辐射热,易发生火灾及爆炸。
2.由于工作环境恶劣,易发生砸伤、碰伤、烫伤、灼伤等事故。
3.有害粉尘污染:在型、芯砂运输、加工过程中,打箱、落砂及铸件清理中,都会使作业地区产生大量的粉尘;在铸钢清砂过程中,常含有危害较大的矽尘,若没有有效的排尘措施,易患矽肺病。
4.烟害:冲天炉、电弧炉的烟气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一氧化碳,在烘烤砂型或泥芯时也有一氧化碳排出。
5.有害气体:在用焦炭熔化金属以及铸型、浇包、浇注等过程中,会产生能引起呼吸道疾病的二氧化硫;型芯干燥室受热达200-250℃,浇注铁水型芯受热达1000℃时,油质挥发出能引起急性结膜炎和上呼吸道炎症的丙烯醛蒸汽;在浇注铸型时,型芯和涂料中的各有机物质都能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
6.气候因素:在铸造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特别是在夏天,车间内的温度经常达到40多度,影响生产,所以要注意改善劳动环境,防暑降温。
7.噪声:在清理工序中,清铲毛刺、清理铸件、铸件打箱时产生的噪音也是造成人身伤害的一种因素。
云博创意设计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安全对策措施
![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安全对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bafb974cf84b9d528ea7af3.png)
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安全对策措施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安全对策措施一、化工生产系统安全检查(一)安全检查是指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以确定隐患或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隐患和有害的危险因素,确保生产安全。
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
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制定纠正措施,保证生产安全。
(二)安全检查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也就是把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未然。
在开展安全检查过程中,一般的做法是把有关的条例和规范同企业实际情况加以对照,总结成绩,找出差距,不断改进;因此,安全检查的过程,其本质就是一个结合实际贯彻有关规章、条例和规范的过程。
(三)安全检查效果实践表明,安全检查能同时收到以下三点效果:1.宣传。
贯彻了安全生产方针和政策法令,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认识,端正了态度,有利于安全生产。
2.安全检查能及时发现和清除事故隐患,及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有利于制定治理计划,消除危害,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3.在安全检查中能及时发现先进典型,及时总结经验,推动全局。
(四)安全检查的组织形式与要求开展安全检查,一般都采取经常性和季节性检查相结合,专业性检查和综合性检查相结合,群众性检查和安全监管部门检查相结合。
其主要组织形式有:1 基层单位自查是组织群众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的最基本的一种形式,也是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
它对防止事故的发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形式的安全检查一般适用于规模不大、内容比较单一的检查,如:在一个车间或班组内开展的安全生产检查或专业安全检查,一般就在一个车间或班组内开展的安全生产检查或专业安全检查,一般就在车间主任或班组长领导下,组织有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生产人员(安全员)、工会负责人参加的安全检查。
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d27d6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5.png)
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对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至关重要,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从物理、化学、生物、人员行为和环境等方面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首先,物理因素是生产过程中最容易识别的危险因素之一、例如,机械设备的旋转部分可能产生摩擦和切割危险,需要通过有效的防护措施来减轻。
此外,电力、高温和高压等物理因素也可能对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化学因素是另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在许多生产过程中,使用和处理化学物质是常见的。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具有腐蚀性、毒性和易燃性等特性,可能对人员的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等造成伤害。
因此,必须建立适当的化学物品管理系统,包括正确储存、使用和处理这些化学物质。
生物因素也可能对生产过程中的人员造成危害。
例如,在农业和畜牧业领域,人员可能会接触到各种细菌、真菌和过敏原等生物物质。
这些生物物质可能引起呼吸道疾病、皮肤过敏和感染等问题。
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卫生措施来减少对人员的风险。
此外,人员行为也是危险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
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例如,违反安全规范、无视警告标识、疲劳驾驶等行为可能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监督,提高员工对安全规定和程序的遵守度。
最后,环境因素也可能对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
例如,噪音、震动、辐射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可能对人员的听力、平衡力、视力和心理状态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这些环境因素的风险,例如隔音设备、防护设备和调节室内温湿度等措施。
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此外,持续的监测和评估安全风险也非常重要,以及时调整和改进安全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持续安全性。
综上所述,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危险有害因素。
生产车间危险源识别及注意事项范本
![生产车间危险源识别及注意事项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928c3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3.png)
生产车间危险源识别及注意事项范本生产车间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场所,但也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源。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必须对车间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个针对生产车间危险源的识别及注意事项的范本,供参考:一、物理危险源1. 机械设备a. 起重机、叉车等重型机械操作时,要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证书和经验,并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
b. 机械设备要定期检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且不存在安全隐患。
c. 要设立机械操作区域,并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禁止非操作人员靠近。
2. 电气设备a. 使用电气设备时,要确保设备的接地良好,避免触电事故。
b.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状况,避免漏电现象的发生。
c. 禁止使用老旧、有缺陷的电线和插头,及时更换。
3. 噪音a. 生产车间内通常存在噪音,要对噪音进行监测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佩戴耳塞或耳罩。
b. 提供听力保护设备,并对员工进行噪音防护的培训。
4. 光照a. 高亮度的光线会对员工的眼睛造成伤害,应采取措施降低光线强度,如使用带有护目镜的灯具,避免直接照射员工眼睛。
二、化学危险源1. 化学品储存a. 对于易燃、易爆和有毒的化学品,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储存,避免其发生泄漏或意外接触。
b. 储存区域应有明确的标识和警示,禁止非相关人员进入。
2. 化学品使用a. 使用化学品时,要佩戴防护设备,如手套、防护眼镜等。
b. 保持储存和使用区域的通风良好,避免化学品的蒸气浓度过高。
三、火灾危险源1. 易燃物品的储存a. 确保易燃物品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区域,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储存。
b. 禁止将易燃物品与明火或高温区域靠近。
2. 消防器材a. 生产车间应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b. 员工应接受消防培训,了解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等工具。
四、人为危险源1. 人身摔伤a. 生产车间应保持清洁整齐,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避免员工摔倒或绊倒。
生产过程危险因素辨识
![生产过程危险因素辨识](https://img.taocdn.com/s3/m/2ae4d5eb172ded630b1cb621.png)
压力容器爆炸
班组、车间及相邻区域
电机车机械室的空压机;锅炉房汽包等
压力管道爆裂
班组、车间及相邻区域
蒸气管、氮气管道、压缩空气管道,及其管阀、受压元器件等
建筑物火灾
建筑物厂房及相邻区域
干熄焦主厂房及配套建(构)筑物
电气火灾
建(构)筑物、设备设施、车间及相邻区域
汽轮发电机组、电缆隧道及线路、变压器、电容器、油开关等
灼
烫
振
动
噪
声
其他伤害
原料供应
铁水运输
混铁炉
废钢储存
废钢吊运
氧气管道
氮气管道
氩气管道
丙烷
溶剂
炼钢
铁水进炉
废钢进炉
吹氧
出钢
出渣
炉外精炼
钢水入炉
吹氩
出钢
铸钢
3.8.1本项目危险有害因素汇总表
危险、有害状态
影响范围
可能存在的重点部位
气体燃爆
干熄站、焦炉及相邻区域
气体循环设备、气体及烟道放散管口等
锅炉爆炸
锅炉房及相邻区域
雷电火灾
设备设施及相邻区域
干熄站厂房、露天布置的塔、容器,露天设置的可燃气体钢质储罐、管道
静电危害
设备设施及相连装置、系统
气体循环设备、气体及烟道放散管;爆炸、火灾危险场所内可能产生静电危险的设备和管道
中毒
班组工段、车间及相邻区域
红焦装入、冷焦排出装置的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烟尘外逸的部位
窒息
相关设备设施及相邻区域
√
√
√
√
9
高处墜落
√
√
√
√
√
精选范文--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精选范文--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a20132e6a1c7aa00b52acbad.png)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尽管现代生产过程千差万别,但如果能够通过事先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就能够对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如修改设计,增加安全设施等),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生产过程和系统的安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装置逐步向大型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发现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亦即在最初的设计阶段就要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并通过对设计、安装、试车、开车、停车、正常运行、检修等阶段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识别出生产全过程中所有危险、有害因素,然后研究安全对策措施,这是保证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应全面、有序地进行识别。
为防止出现漏项,宜按厂址、总平面布置、厂内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物流、主要生产装置、作业环境等几方面进行。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
1)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等方面分析、识别。
2)总平面布置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问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化学品仓库、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贮运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3)厂内运输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4)建构筑物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从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5)工艺过程(1)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应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①根据生产工艺流程,按班组(或岗位)逐步辨识和分析生产、存储和使用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包括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的危险、有害因素)。
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识别
![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f299011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3.png)
怎样识别生产过程的危险危害因素员工在生产过程中,通常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不利于安全的情绪。
同时,还会因情绪波动直接导致员工产生不安全行为。
加之一些员工,对于作业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识别能力,因此,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而引发事故。
所以,学会识别生产过程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有效的避免和消除,保障生产安全非常必要。
一、物的不安全状态识别及预防措施(-)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机器、设备、工具、附件、场地、环境等有缺陷。
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
如,带“病”转运、超负荷运转等。
有故障(隐患)未修复,且维修不当等。
(二)预防措施:员工在使用设备时,要加强定期检查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反映,不使用带病设备。
同时,要按照设备保养规定,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以确保设备能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二、防护设施、安全装置的缺陷(一)没有防护装置。
如,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绝缘不良和无消声系统等。
(二)防护装置不当。
如,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防爆装置不当,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等。
(三)预防措施:防护设施和安全装置是确保人和物件(设备、危险物品)互不接触,从而起到避免人身伤害的安全保护网。
因此,员工要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安全装置、不能怕麻烦、贪方便、图省事。
三、工作场所的缺陷(一)没有安全通道。
工作场所间隔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
(-)机械装置、用具配置的缺陷。
(三)邮件放置的位置不当;邮件堆置方式不当等。
(四)预防措施:安全通道是能确保员工安全通行的道路。
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置,并保持安全通道畅通。
四、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缺陷(一)缺乏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二)防护用品用具有缺陷;缺乏具体使用规定。
(三)预防措施:企业要根据生产流程和作业环境,为员工配备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制定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定,以避免因劳动防护用品缺乏或使用不当,而造成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963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
素的识别(正式版)
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正
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厂址
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
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支持
等方面分析、识别。
2 总平面布置
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
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
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
道路、贮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3 道路及运输
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4 建构筑物
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从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5 工艺过程
①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应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a.对设计阶段是否通过合理的设计,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进行考查。
例如是否采用无害化工艺技术,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并实
现过程自动化等,否则就可能存在危险。
b.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对是否采取了预防性技术措施来预防或消除危险、危害的发生进行考查。
例如是否设置安全阀、防爆阀(膜);是否有有效的泄压面积和可靠的防静电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漏电保护装置等。
c.当无法消除危险或危险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对是否采取了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进行考查。
例如是否设置防火堤、涂防火涂料;是否是敞开或半敞开式的厂房;防火间距、通风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等;是否以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是否采取了减震、消声和降温措施等。
d.当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对是否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离等进行考查。
如是否实行遥控、设隔离操作室、安全防护罩、防护屏、配备
劳动保护用品等。
e.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对是否能通过联锁装置来终止危险、危害的发生进行考查。
如锅炉极低水位时停炉联锁和冲剪压设备光电联锁保护等。
f.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对是否设置了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和声、光警示装置等进行考查。
如厂内铁路或道路交叉路口、危险品库、易燃易爆物质区等。
②对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可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
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可利用各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
例如原劳动部曾会同有关部委制定了冶金、电子、化学、机械、石油化工、轻工、塑料、纺织、建筑、水泥、制浆造
纸、平板玻璃、电力、石棉、核电站等一系列安全规程、规定,评价人员应根据这些规程、规定、要求对被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和识别。
如涂装作业安全、焊接与切割安全、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等对相应的被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和识别。
a.以化工、石油化工为例,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性识别有以下几种情况:
·存在不稳定物质的工艺过程,这些不稳定物质有原料、中间产物、副产物品、添加物或杂质等;
·含有易燃物料而且在高温、高压下运行的工艺过程;
·含有易燃物料且在冷冻状况下运行的工艺过程;
·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或接近爆炸性混合物的工艺
过程;
·有可能形成尘、雾爆炸性混合物的工艺过程;
·有剧毒、高毒物料存在的工艺过程;
·储有压力能量较大的工艺过程。
b.对于一般的工艺过程也可以按以下原则进行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性识别。
·能使危险物的良好防护状态遭到破坏或者损害的工艺;
·工艺过程参数(如反应的温度、压力、浓度、流量等)难以严格控制并可能引发事故的工艺;
·工艺过程参数与环境参数具有很大差异,系统内部或者系统与环境之间在能量的控制方面处于严重不平衡状态的工艺;
·一旦脱离防护状态后的危险物会引起或极易引起大量积聚的工艺和生产环境,例如含危险气、液的
排放,尘、毒严重的车间内通风不良等;
·有产生电气火花、静电危险性或其他明火作业的工艺,或有炽热物、高温熔融物的危险工艺或生产环境;
·能使设备可靠性降低的工艺过程,如低温、高温、振动和循环负荷疲劳影响等;
·由于工艺布置不合理较易引发事故的工艺;
·在危险物生产过程中有强烈机械作用影响(如摩擦、冲击、压缩等)的工艺;
③根据典型的单元过程(单元操作)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典型的单元过程是各行业中具有典型特点的基本过程或基本单元,如化工生产过程的氧化还原、硝化、电解、聚合、催化、裂化、氯化、磺化、重氮化、烷基化等;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催化裂化、加氢
裂化、加氢精制乙烯、氯乙烯、丙烯腈、聚氯乙烯等;电力生产过程的锅炉制粉系统、锅炉燃烧系统、锅炉热力系统、锅炉水处理系统、锅炉压力循环系统、汽轮机系统、发电机系统等。
这些单元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已经归纳总结在许多手册、规范、规程和规定中,通过查阅均能得到。
这类方法可以使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比较系统,避免遗漏。
单元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是由所处理物料的危险性决定的。
当处理易燃气体物料时要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特别是负压状态下的操作,要防止混入空气而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处理易燃固体或可燃固体物料时,要防止形成爆炸性粉尘混合物。
当处理含有不稳定物质的物料时,要防止不稳定
物质的积聚或浓缩。
下列单元操作有使不稳定物质积聚或浓缩的可能:蒸馏、过滤、蒸发、分筛、萃取、结晶、再循环、旋转、回流、凝结、搅拌、升温等,举例如下:
a.不稳定物质减压蒸馏时,若温度超过某一极限值,有可能发生分解爆炸;
b.粉末筛分时容易产生静电,而干燥的不稳定物质筛分时,细微粉尘飞扬,可能在某些部位积聚而易发生危险事故;
c.反应物料循环使用时,可能造成不稳定物质的积聚而使危险性增大;
d.反应液静置过程中,以不稳定物质为主的相,可能分离在上层或下层。
不分层时,所含不稳定的物质也有可能在某些部位相对集中。
在搅拌含有有机过氧化物等不稳定物质的反应混合物时,如果搅拌停止
而处于静置状态,那么所含不稳定物质的溶液就附在壁上,若溶液蒸发,不稳定物质被浓缩,往往会成为自燃的火源;
e.在大型设备中进行反应,如果含有回流操作时,危险物品有可能在回流操作中被浓缩;
f.在不稳定物质的合成过程中,搅拌是重要因素。
在采用间歇式的反应操作中,化学反应速度很快,在大多数情况下,加料速度与设备的冷却能力是相适应的,这时反应是一种扩散控制,应使加入的原料立刻反应掉。
如果搅拌能力差,反应速度慢,加进的原料过剩,造成未反应的部分积蓄在反应系统中,若再强力搅拌,所积存的物料一齐反应,使体系的温度急剧上升而造成反应无法控制,导致事故的发生;
g.若使含不稳定物质的物料升温,有可能引起突
发性放热爆炸。
如果在低温下将两种能发生放热反应的液体混合,然后再升温引发反应是很危险的。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