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灭菌的指导原则及灭菌工艺验证(内容清晰)

合集下载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目录一、概述 (3)二、注射剂湿热灭菌工艺 (4)(一)湿热灭菌工艺的研究 (4)1.湿热灭菌工艺的确定依据 (4)2.微生物污染的监控 (7)(二)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 (9)1.物理确认 (9)2.生物学确认 (12)3.基于风险评估的验证方案设计 (15)三、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 (15)(一)无菌生产工艺的研究 (15)1.除菌过滤工艺的研究 (16)2.无菌分装工艺的研究 (17)(二)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 (18)1.除菌过滤工艺验证 (18)2.无菌工艺模拟试验 (21)四、附件 (24)五、参考文献 (26)1一、概述2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3剂和原料药,一般包括注射剂、无菌原料药及滴眼剂等。

4从严格意义上讲,无菌药品应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但由5于目前检验手段的局限性,绝对无菌的概念不能适用于对6整批产品的无菌性评价,因此目前所使用的“无菌”概念,7是概率意义上的“无菌”。

特定批次药品的无菌特性只能通8过该批药品中活微生物存在的概率低至某个可接受的水平,即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 SAL)来表征,910而这种概率意义上的无菌需通过合理设计和全面验证的灭11菌/除菌工艺过程、良好的无菌保证体系以及在生产过程中12执行严格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予以保证。

13本指导原则主要参考国内外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和标准14起草制订,重点对注射剂常用的灭菌/无菌工艺,即湿热灭菌为主的终端灭菌工艺(terminal sterilizing process)和无1516菌生产工艺(aseptic processing)的研究和验证进行阐述,17旨在促进现阶段化学药品注射剂的研究和评价工作的开展。

本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无菌注射剂申请上市以及上市后变1819更等注册申报过程中对灭菌/无菌工艺进行的研究和验证20工作,相关仪器设备等的验证及常规再验证不包括在本指导原则的范围内。

湿热灭菌的指导原则及灭菌工艺验证

湿热灭菌的指导原则及灭菌工艺验证

湿热灭菌的指导原则及灭菌工艺验证引言在医疗、制药和食品行业中,湿热灭菌是一种常见的灭菌方法。

湿热灭菌通过加热和蒸汽的组合来杀灭微生物,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湿热灭菌的指导原则以及灭菌工艺验证的重要性。

湿热灭菌的指导原则湿热灭菌的指导原则是基于以下几个关键要素:温度湿热灭菌的温度要求通常较高,一般在121摄氏度到134摄氏度之间。

具体的灭菌温度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灭菌目标来确定。

时间湿热灭菌的时间要求通常较长,一般在15分钟到60分钟之间。

灭菌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产品的特性、灭菌温度和灭菌目标。

压力湿热灭菌通常需要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

高压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从而提高湿热灭菌的效果。

压力的具体要求也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灭菌目标来确定。

湿度湿热灭菌需要在高湿度环境中进行。

湿度的要求通常在60%以上。

高湿度有助于蒸汽渗透物品表面和微生物细胞,从而提高灭菌效果。

空气排出在湿热灭菌过程中,必须充分排出空气。

空气对灭菌的影响是负面的,会减缓灭菌速度。

因此,必须确保将所有的空气排出,以保证灭菌的效果。

灭菌工艺验证的重要性灭菌工艺验证是用来确认湿热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的过程。

灭菌工艺验证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确保产品的安全性灭菌工艺验证可以确保湿热灭菌过程能够有效地杀灭微生物,从而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验证结果能够提供给监管机构和客户,证明产品经过了严格的灭菌处理,符合安全标准。

优化灭菌工艺灭菌工艺验证可以帮助优化湿热灭菌过程。

通过验证过程中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了解灭菌工艺中的瓶颈和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提高生产效率有效的灭菌工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确定最佳的灭菌参数,从而提高产品的生产速度和产量。

符合法规要求灭菌工艺验证是符合法规要求的必要步骤。

在医疗和制药行业,灭菌工艺的验证是合规的重要环节。

验证结果能够提供给监管机构,证明灭菌过程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湿热灭菌验证方案

湿热灭菌验证方案

湿热灭菌验证方案1. 引言湿热灭菌是指运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将物体中的微生物杀灭,以达到消毒和灭菌的效果。

为了确保湿热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灭菌验证。

本文档将介绍湿热灭菌验证方案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2. 灭菌验证方案2.1 确定灭菌参数在进行湿热灭菌验证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灭菌参数。

灭菌参数包括时间、温度和湿度。

根据被灭菌物体的性质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灭菌参数。

2.2 选择验证指标验证指标是用来评估湿热灭菌过程的有效性的指标。

常见的验证指标包括生物指标、化学指标和物理指标。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验证指标进行验证。

2.3 确定验证样本验证样本是指用于进行湿热灭菌验证的样本。

验证样本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灭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验证样本。

2.4 设置验证方案根据确定的灭菌参数、验证指标和验证样本,制定详细的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应包括验证样本的准备、灭菌过程的设定、验证指标的监测和数据记录等内容。

2.5 进行灭菌验证实验根据验证方案进行灭菌验证实验。

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验证方案的要求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6 数据分析和评估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根据验证指标的要求,评估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并进行结果的统计和比较。

2.7 结果的解释和报告根据数据分析和评估的结果,解释实验结果并进行报告。

报告应包括验证方案的详细描述、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估、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3. 注意事项3.1 实验操作要求在进行湿热灭菌验证实验时,要注意以下事项:•严格按照验证方案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注意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避免实验中的人为误操作,保证实验过程的控制和稳定。

3.2 数据记录和存档在进行湿热灭菌验证实验时,要注意以下事项:•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记录实验数据,确保实验结果的可追溯性;•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进行存档;•存档的实验数据要保密,并定期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湿热灭菌器以及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指南

湿热灭菌器以及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指南


起草单位
02.03.2019
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
2
编制协会的参考依据




欧盟医药产品管理法规第四卷 欧盟有关人用和兽用医药 产品GMP指南 (2008年3月) 以及: 附录1 无菌药品的生产 附录20 质量风险管理 FDA的CGMP(2004年9月) Validation of Aseptic Pharmaceutical Processes, Frederick J. Carleton & James P. Agalloco 1998 ISO 11134 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Requirements for validation and routine control- Industrial moist heat sterilization ISO 17665 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Moist heat ISO 13408.1Aseptic processing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 Part 1 : General requirements ISO 11138 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Biological indicators 其他相关标准
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 8
02.03.2019
定义


湿热灭菌周期的设计和开发与蒸汽灭菌器的性能 以及被灭菌产品的适用性有关。 空气-蒸汽混合气体(air-steam mixture) 预真空过程 过热水过程 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 SAL)

湿热灭菌的指导原则及灭菌工艺验证

湿热灭菌的指导原则及灭菌工艺验证

用于最终灭菌药品(注射剂)的蒸汽灭菌工艺及验证指南一、范围由于蒸汽-湿热灭菌本身具备无残留,不污染环境,不破坏产品表面,并容易控制和重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最终灭菌药品(注射剂)的除菌过程中。

本指南为有关人员提供最终灭菌药品(注射剂)的蒸汽灭菌柜的验证指南,以及蒸汽灭菌工艺及验证的一些操作方法的指南。

本指南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的相关准则,但本指南叙述的通用原则和方法不是法定的。

本指南的着重于最终灭菌药品(注射剂)的蒸汽-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但有些通用原则和方法对于冻干机的湿热灭菌、某些设备的在线蒸汽灭菌等可能也具备参考价值。

二、目的蒸汽-湿热灭菌验证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验证试验提供足够的数据和文件依据,从而找到最有效最合理的灭菌参数,并把已经验证过的饱和蒸汽灭菌设备和灭菌工艺参数应用到药品生产的除菌过程中去,以证明用于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台饱和蒸汽灭菌设备都能起到灭菌的效果,并且对不同灭菌物品的灭菌过程和灭菌效果具有可靠性和重现性,即验证结果必须证明生产中所采用的灭菌过程对经过灭菌的物品能够保证残存微生物污染的概率或可能性低于百万分之一。

蒸汽-湿热灭菌周期的设计和开发与蒸汽灭菌柜的性能以及被灭菌产品的适用性有关。

蒸汽-湿热灭菌介质包含以下几种:饱和蒸汽,空气-蒸汽混合气体,过热水等等。

其中:饱和蒸汽的加热速度最快,但是对于大型的软包装产品,过热水浸泡灭菌的方法效率更高,然而在过热水灭菌法中,热量的转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容器中介质的强制运动。

饱和蒸汽是与液体状态的水保持平衡时的水蒸汽,因此饱和蒸汽只能存在于水汽的分界线上,即温度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

灭菌效果是通过蒸汽,蒸汽-空气混合物,过热水等介质与灭菌物品的热传递或产生冷凝水的水合作用来实现的。

蒸汽-空气混合物与受压的水或蒸汽相比,单位体积所包含的热容量较低,但是,蒸汽-空气混合物作为灭菌戒指具有能够适当调整蒸汽-空气比例达到不同结果的优点。

湿热灭菌地指导原则及灭菌实用工艺验证

湿热灭菌地指导原则及灭菌实用工艺验证

用于最终灭菌药品(注射剂)的蒸汽灭菌工艺及验证指南一、范围由于蒸汽-湿热灭菌本身具备无残留,不污染环境,不破坏产品表面,并容易控制和重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最终灭菌药品(注射剂)的除菌过程中。

本指南为有关人员提供最终灭菌药品(注射剂)的蒸汽灭菌柜的验证指南,以及蒸汽灭菌工艺及验证的一些操作方法的指南。

本指南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的相关准则,但本指南叙述的通用原则和方法不是法定的。

本指南的着重于最终灭菌药品(注射剂)的蒸汽-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但有些通用原则和方法对于冻干机的湿热灭菌、某些设备的在线蒸汽灭菌等可能也具备参考价值。

二、目的蒸汽-湿热灭菌验证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验证试验提供足够的数据和文件依据,从而找到最有效最合理的灭菌参数,并把已经验证过的饱和蒸汽灭菌设备和灭菌工艺参数应用到药品生产的除菌过程中去,以证明用于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台饱和蒸汽灭菌设备都能起到灭菌的效果,并且对不同灭菌物品的灭菌过程和灭菌效果具有可靠性和重现性,即验证结果必须证明生产中所采用的灭菌过程对经过灭菌的物品能够保证残存微生物污染的概率或可能性低于百万分之一。

蒸汽-湿热灭菌周期的设计和开发与蒸汽灭菌柜的性能以及被灭菌产品的适用性有关。

蒸汽-湿热灭菌介质包含以下几种:饱和蒸汽,空气-蒸汽混合气体,过热水等等。

其中:饱和蒸汽的加热速度最快,但是对于大型的软包装产品,过热水浸泡灭菌的方法效率更高,然而在过热水灭菌法中,热量的转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容器中介质的强制运动。

饱和蒸汽是与液体状态的水保持平衡时的水蒸汽,因此饱和蒸汽只能存在于水汽的分界线上,即温度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

灭菌效果是通过蒸汽,蒸汽-空气混合物,过热水等介质与灭菌物品的热传递或产生冷凝水的水合作用来实现的。

蒸汽-空气混合物与受压的水或蒸汽相比,单位体积所包含的热容量较低,但是,蒸汽-空气混合物作为灭菌戒指具有能够适当调整蒸汽-空气比例达到不同结果的优点。

湿热灭菌器以及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指南-PPT精品文档

湿热灭菌器以及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指南-PPT精品文档


关于湿热灭菌选择决策树

欧盟 PDA
2019/3/7
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
5
指南的内容

关于湿热灭菌工艺验证以及方法学的研究
各国CGMP以及药典 ISO 11134;ISO17665 PDA Validation of Moist Heat Sterilization Processes: Cycle Design, Development Qualification and Ongoing Control FDA 灭菌工艺检查指南
Thermal death curve 热杀死曲线
1 2 3 4 5 6 7 8 9 o Minutes at 121.1 C 在121.1 oC 时的分 10

2019/3/7
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
10
D VALUE D值

微生物名称 嗜热芽胞杆菌 嗜热芽胞杆菌 嗜热芽胞杆菌 嗜热芽胞杆菌 嗜热芽胞杆菌 嗜热芽胞杆菌 嗜热芽胞杆菌 嗜热芽胞杆菌 温度℃ 105 110 115 121 121 121 105 105 介质 D值(分) 5%葡萄糖 87.8 5%葡萄糖 32.0 5%葡萄糖 11.7 5%葡萄糖 2.4 5%葡萄糖乳酸液 2.1 注射用水 3.0 5%葡萄糖 1.3 注射用水 13.7
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 8
2019/3/7
定义


湿热灭菌周期的设计和开发与蒸汽灭菌器的性能 以及被灭菌产品的适用性有关。 空气-蒸汽混合气体(air-steam mixture) 预真空过程 过热水过程 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 SAL)
2019/3/7

湿热灭菌工艺验证指南

湿热灭菌工艺验证指南

湿热灭菌工艺验证指南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 2008年 12月目录一、范围 (3)二、目的 (3)三、术语 (3)四、湿热灭菌基础 ........................................................................................................7 4.1湿热灭菌的机理 ..................................................................................................7 4.2影响芽孢耐热性的因素 ......................................................................................7 4.3湿热灭菌中的能量转移 ......................................................................................8 4.4湿热灭菌中微生物杀灭的数学模式 (9)五、灭菌法选择的基本原则 (11)..............................................................................................................37过热值测试..............................................................................................................39干燥值测试十二、参考文献 (41)一、范围由于蒸汽 -湿热灭菌具备无残留,不污染环境,不破坏产品表面,易于控制和重现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注射剂的除菌过程之中。

湿热灭菌工艺的微生物学验证

湿热灭菌工艺的微生物学验证


无菌工艺:是药品达到无菌要求的另外一种方式,指 对药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原料、包装材料分别经过 灭菌处理,而后再极高洁净环境下进行灌装和密封。
产品在最终容器中不做最终灭菌处理。
两种方式的比较
无菌生产工艺的局限
– 通常的无菌保证水平 (10-3至10-6)
– 影响因素多
最终灭菌工艺的优点
– 赋予产品更高的无菌保证水平 – 生产中可变素少,出现偏差的概率低
(液体型)
· 重力置换式
产品特异性 灭菌工艺
蒸汽可透过 空气超压型 型物品 · 蒸汽/空气 混和方式 · 过热水方式
生物学方法
变更控制
灭菌学
重力置换式灭菌工艺示意图 Gravity Displacement Process
Chamber / Drain Temperature LoadTemperature
批检不合格率、实际污染率和取样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取样量 10 20 50 100 300 3,000 实际污染率 0.1 0.01 0.02 0.05 0.09 0.26 0.95 1 0.09 0.18 0.34 0.63 0.95 5 0.40 0.65 0.92 0.99 10 0.66 0.89 0.99 15 0.80 0.96
菌品出现概率。在制药业中指非无菌品的残存概 率不超过百万分之一,即SAL≤10-6
D值:在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数量杀灭90%或下降
一个对数单位所需要的时间
FT:指T℃下的灭菌时间。 F0:指标准灭菌时间。将121 ℃ 作为标准灭菌温
Chamber Pressure Chamber/DrainTemperature
TEMPERATURE / PRESSURE

湿热灭菌验证方案

湿热灭菌验证方案

湿热灭菌验证方案1. 引言湿热灭菌(Moist Heat Sterilization)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通过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杀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为了确保湿热灭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验证和验证方案的制定。

本文档旨在介绍湿热灭菌验证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2. 验证原则湿热灭菌验证的原则如下: - 验证过程应符合相关的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如药典、ISO 17665等; - 验证应包括适当的生物指示物、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以评估灭菌过程的效果; - 验证过程应对真实使用情况有代表性,包括装载物和包装材料等; - 验证方案应详细描述验证的方法和步骤,并记录相关数据和结果。

3. 验证步骤湿热灭菌验证包括以下步骤:3.1. 制定验证方案制定湿热灭菌验证方案前,需考虑以下因素: - 确定验证对象,包括设备、工艺和产品等; - 确定验证目标和要求; - 确定验证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温度、压力、湿度和时间等; - 确定合适的指示物和指标。

3.2. 制备生物指示物和物理指示物•生物指示物应选择符合要求的菌株,并验证其灭菌能力,如使用对数杀菌法;•物理指示物应选择与湿热灭菌过程相关的物理指标,如温度计和压力计等。

3.3. 验证试验•按照验证方案进行湿热灭菌验证试验;•确保验证过程中关键参数的准确测量和记录,包括温度、压力、湿度和时间等;•同时使用生物指示物和物理指示物进行验证,以评估灭菌过程的效果;•测量和记录验证试验的数据和结果。

3.4. 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对验证试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生物指示物的生存率和物理指示物的指标值;•根据分析结果评估湿热灭菌过程的效果;•结果评估应符合相关的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

3.5. 编制验证报告•根据验证试验的数据和结果,编制湿热灭菌验证报告;•验证报告应包括验证方案、试验数据和结果以及结果评估等内容;•验证报告应符合相关的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

4. 验证记录和文件管理湿热灭菌验证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和文件管理,包括以下要求: - 记录验证过程中所有的数据、结果和意见等; - 保存所有相关的文件和记录,如验证方案、试验数据和结果、验证报告等; - 建立完整的验证记录和文件管理系统,以方便查阅和审查。

灭菌无菌工艺验证指导原则ster...

灭菌无菌工艺验证指导原则ster...

Conten‎t s1 概述 Summar‎y.......................................................................................................................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制剂湿热灭菌‎工艺 Moist heat steril‎e proces‎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湿热灭菌工艺‎的研究 Study on moist heat steril‎e proces‎s........................................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Moi‎st heat steril‎i zatio‎n proces‎s valida‎t ion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制剂无菌生产‎工艺Prep‎aratio‎n asepti‎c produc‎t ion proces‎s.........................................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无菌生产工艺‎的研究Res‎earch of asepti‎c produc‎t ion proces‎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Ase‎ptic produc‎t ion proces‎s valida‎t ion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原料药无菌生‎产工艺API‎ asepti‎c produc‎t ion proces‎s.................................................. 错误!未定义书签。

湿热灭菌及其工艺验证

湿热灭菌及其工艺验证

设计方法
工艺研发
装载类型 工艺类型
程序研发
工艺确认
性能确认
持续性控制
用于无菌操作的物品在灭菌后使用前应保持无菌包装状态
• 应在A区下贮存及装配
• 即要保证有足够的蒸汽热穿透,又要确保空气及冷凝水在灭菌后段的去除,提 供一个微生物无法附着的保护屏障, 这一点需要得到平衡。
设计方法
工艺研发
装载类型 工艺类型
Use Annex 1 9 GB 18278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 工业湿热灭菌》 9 British Std. BS EN 285: Sterilization- steam sterilizers-large
sterilizers
湿热灭菌基础
作为灭菌程序的设计、研发及确认的基 础,先要了解基本的技术参数,包括:
• 适用于细小管道,滤器及分装配件,这些内部空气不易排除的物品
• 因为较难保持高真空状态,而这又是有效去除空气的必要条件,所以灭菌柜生产商多会 开发真空脉冲系统,让蒸汽注入与抽真空交替进行
• 一般来说,脉动真空能有效去除空气,并迅速将蒸汽填补到真空位置,热力及潮湿环境 加速残余空气的去除
• 脉冲的次数选定依装载量而定
Use Overkill Design Approach
Section 4.1.1
Porous Section 4.2.1
Air removal
Yes
challenge
No
concerns?
Section 4.4
Load Type?
Liquid Section 4.2.2
Is air
Yes
overpressure
FPhysical Fphy用以描述基于循环中物理参数指标计算而得的F值

湿热灭菌工艺验证-孙克刚总工

湿热灭菌工艺验证-孙克刚总工
39
3、对蒸汽灭菌设备的各项控制内容详细定义:
排水报警; 空气去除; 自动控制器; 生物指示剂 设备腔室的深度、宽度和高度; 灭菌周期的设计、极限挑战周期的确认; 蒸汽供应管路的检查; 门的压力试验; 等效灭菌时间、最小灭菌时间以及双倍最小灭菌时间; 失效的风险以及管理; 参考测点的位置; 压力试验(真空度)、泄漏率; 安装偏差以及处理;
以FDA为例: Guidance for Industry for the
Submission Documentation for Sterilization Process Validation in Applications for Human and Veterinary Drug Products
• 为了研究不同的区域,重新安排热电偶的位置也 许是必要的。每一种热电偶布置的多次试验,一 般为三次,将提供温度场的重现性的置信度。
34
热穿透试验
• 确定灭菌室装载中的“最冷点”,并确认该点在 预定的灭菌程序中获得充分的无菌保证值,即菌 种残余量≤10-6并各检测点温度与灭菌室内平均 温度的差值≤2.5℃*。
2
一、简要说明湿热灭菌 工艺验证的目的、意义
3
• 1970年~1975年,美国因输液污染所导致 的并发败血症事件有400多起,这在美国国 内引起强烈的反响。FDA从1975年开始进 行了深入、广泛的调查,发现这些事件并 不是出于企业违规生产,而是整个生产体 系中的不稳定因素所致。
• 此后,FDA于1976年首次将验证列入GMP。 承认在无保证系统中,过程控制优于结果 检验。
标准热电偶的分布有几种形式。
31
热电偶的放置:与满载热分布试验规程一致, 将标准热电器偶放在灭菌溶液中心部位进行。 32

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

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

验证目的
湿热灭菌验证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验证试验 提供足够的数据和文件依据,从而找到最有效最 合理的灭菌参数,并把已经验证过的饱和蒸汽灭 菌设备和灭菌参数应用到药品生产的除菌过程中 去,以证明用于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台饱和蒸 汽灭菌设备都能起到灭菌的效果,并且对不同灭 菌物品的灭菌过程和灭菌效果具有可靠性和重现 性,及验证结果必须证明生产中所采用的灭菌过 程对经下面是我们做的湿热灭菌工艺验证 实验目的: 1、掌握湿热灭菌工艺验证的项目。 2、熟悉湿热灭菌工艺验证的操作过程。
实验原理:采用饱和蒸汽的方式进行灭菌灭菌。
试验内容(热穿透实验):
热穿透实验是在热分布实验的基础上,确定装载中的“最冷 点”,并确认该点在灭菌过程中获的F0不小于8. 验证步骤: 将1支探头置于热分布试验确定的冷点位置,其余探头按温 度探头装载图均匀分布在灭菌产品中并固定好(铂电阻安装时不 要与塑料袋接触),记下探头编号,关上灭菌柜的门,运行灭菌 程序,启动验证仪记录灭菌温度、F0,每1min采集一次,直到 灭 菌程序结束。
湿热灭菌工艺(性能)验证
(一)热分布试验 1.热电隅校正 2.空载热分布试验 3.装载热分布试验 (二)热穿透试验 (三)确认蒸汽灭菌的效果试验
确认蒸汽灭菌的效果试验操作
1.生物指示剂纸上活菌和活芽孢数的确认 2.将各生物指示剂置于电隅旁 3.按照灭菌柜验证规程运行一个灭菌周期 4.灭菌结束后,待灭菌柜冷却,打开柜门,立即取出所有生 物指示剂送微生物实验室培养。 5.压碎生物指示剂中的安瓿瓶,按同样操作方法将一个未经 灭菌处理的生物指示剂作为阳性对照,56℃下培养48h。
使用方法
A、将生物指示剂管放入标准检测包的中心,置于 灭菌器的规定位置。 B、按规定的灭菌温度和时间进行灭菌处理。 C、灭菌结束即刻将指示剂管取出,,该朝上垂直握 于手中用镊子夹住指示管下端尖部,将管内瓯夹 碎,让培养液流出浸没菌片,充分振摇。将置于 56培养箱内或配套微型培养器内,同时放一支未 经灭菌处理的生物指示管作为阳性对照,一并培 养48h,观察结果。

湿热灭菌操作规程(3篇)

湿热灭菌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目的为确保湿热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防止微生物污染,保障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湿热灭菌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制药、医疗器械、食品等行业。

三、操作原则1. 确保灭菌设备、环境、操作人员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2.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湿热灭菌操作技能。

3. 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灭菌效果。

四、操作步骤1. 灭菌前准备(1)检查灭菌设备是否正常,包括温度、压力、湿度等参数。

(2)检查灭菌器内腔清洁度,必要时进行清洗消毒。

(3)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如预真空、直接蒸汽等)。

(4)检查待灭菌物品的包装、标签等信息,确保符合要求。

2. 灭菌过程(1)将待灭菌物品放入灭菌器内,确保物品之间留有足够空间,便于蒸汽流通。

(2)根据产品特性,设置合适的灭菌温度、压力和时间。

(3)开启灭菌器,待设备达到设定温度和压力后,开始计时。

(4)在灭菌过程中,密切观察设备运行状态,确保温度、压力等参数稳定。

(5)灭菌结束后,关闭灭菌器,待压力降至常压,打开灭菌器门。

3. 灭菌后处理(1)取出待灭菌物品,检查灭菌效果,如需复检,按相关规程进行。

(2)将灭菌物品放置于清洁、干燥、无污染的环境中。

(3)对灭菌器进行清洗、消毒,确保下次使用。

五、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2. 操作过程中,严禁触摸设备内腔,防止污染。

3. 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灭菌器内。

4. 灭菌过程中,严禁随意调整温度、压力等参数。

5. 灭菌后,应立即对设备进行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六、记录与审核1. 操作人员应详细记录灭菌过程,包括设备参数、时间、操作人员等信息。

2. 定期对湿热灭菌过程进行审核,确保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七、附则1. 本规程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程同时废止。

第2篇一、目的为确保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物品达到无菌状态,防止微生物污染,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灭菌无菌工艺验证指导原则

灭菌无菌工艺验证指导原则

灭菌/无菌工艺验证指导原则(第二稿)目录1概述 (2)2制剂湿热灭菌工艺 (3)2.1湿热灭菌工艺的研究 (3)2。

1.1 湿热灭菌工艺的确定依据 (3)2.1.2过度杀灭法的工艺研究 (5)2.1.3残存概率法的工艺研究 (5)2.2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 (7)2.2。

1物理确认 (7)2.2.2 生物学确认 (9)3制剂无菌生产工艺 (10)3。

1无菌生产工艺的研究 (10)3.1。

1无菌分装生产工艺的研究 (10)3。

1.2 过滤除菌生产工艺的研究 (11)3。

2 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 (12)3。

2.1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12)3。

2。

2 除菌过滤系统的验证 (14)4原料药无菌生产工艺 (17)4.1 无菌原料药生产工艺特点 (18)4.1。

1 溶媒结晶工艺 (18)4。

1。

2 冷冻干燥工艺 (19)4.2 无菌原料药工艺验证 (19)4。

2。

1 验证批量 (19)4.2。

2 最差条件 (19)1概述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一般包括注射剂、无菌原料药及滴眼剂等.从严格意义上讲,无菌药品应完全不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但由于目前检验手段的局限性,绝对无菌的概念不能适用于对整批产品的无菌性评价,因此目前所使用的“无菌"概念,是概率意义上的“无菌”.一批药品的无菌特性只能通过该批药品中活微生物存在的概率低至某个可接受的水平,即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 SAL)来表征。

而这种概率意义上的无菌保证取决于合理且经过验证的灭菌工艺过程、良好的无菌保证体系以及生产过程中严格的GMP管理。

无菌药品通常的灭菌方式可分为:1)湿热灭菌;2)干热灭菌;3)辐射灭菌;4)气体灭菌;5)除菌过滤.按工艺的不同分为最终灭菌工艺(sterilizing process)和无菌生产工艺(aseptic processing)。

其中最终灭菌工艺系指将完成最终密封的产品进行适当灭菌的工艺,由此生产的无菌制剂称为最终灭菌无菌药品,湿热灭菌和辐射灭菌均属于此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于最终灭菌药品(注射剂)的蒸汽灭菌工艺及验证指南
一、范围
由于蒸汽-湿热灭菌本身具备无残留,不污染环境,不破坏产品表面,并容易控制和重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最终灭菌药品(注射剂)的除菌过程中。

本指南为有关人员提供最终灭菌药品(注射剂)的蒸汽灭菌柜的验证指南,以及蒸汽灭菌工艺及验证的一些操作方法的指南。

本指南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的相关准则,但本指南叙述的通用原则和方法不是法定的。

本指南的着重于最终灭菌药品(注射剂)的蒸汽-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但有些通用原则和方法对于冻干机的湿热灭菌、某些设备的在线蒸汽灭菌等可能也具备参考价值。

二、目的
蒸汽-湿热灭菌验证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验证试验提供足够的数据和文件依据,从而找到最有效最合理的灭菌参数,并把已经验证过的饱和蒸汽灭菌设备和灭菌工艺参数应用到药品生产的除菌过程中去,以证明用于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台饱和蒸汽灭菌设备都能起到灭菌的效果,并且对不同灭菌物品的灭菌过程和灭菌效果具有可靠性和重现性,即验证结果必须证明生产中所采用的灭菌过程对经过灭菌的物品能够保证残存微生物污染的概率或可能性低于百万分之一。

蒸汽-湿热灭菌周期的设计和开发与蒸汽灭菌柜的性能以及被灭菌产品的适用性有关。

蒸汽-湿热灭菌介质包含以下几种:饱和蒸汽,空气-蒸汽混合气体,过热水等等。

其中:饱和蒸汽的加热速度最快,但是对于大型的软包装产品,过热水浸泡灭菌的方法效率更高,然而在过热水灭菌法中,热量的转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容器中介质的强制运动。

饱和蒸汽是与液体状态的水保持平衡时的水蒸汽,因此饱和蒸汽只能存在于水汽的分界线上,即温度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

灭菌效果是通过蒸汽,蒸汽-空气混合物,过热水等介质与灭菌物品的热传递或产生冷凝水的水合作用来实现的。

蒸汽-空气混合物与受压的水或蒸汽相比,单位体积所包含的热容量较低,但是,蒸汽-空气混合物作为灭菌戒指具有能够适当调整蒸汽-空气比例达到不同结果的优点。

选择一种适合的蒸汽灭菌方式,能在满足产品本身性能的情况下取得满意的灭菌效果,但是任何一种灭菌方法,都必须在实际应用前予以验证。

三、定义
空气-蒸汽混合气体(air-steam mixture ) 灭菌用的空气和饱和蒸汽均匀混合气体。

空气的作用是用于平衡密封容器内产生的超过饱和蒸汽的压力。

当蒸汽中加入空气从而产生一个高于(一定温度下)蒸汽饱和压的压力,即被称为蒸汽-空气混合物过程(SAM )。

为了防止分层和装载物中形成冷点,减少蒸汽损耗,该过程(SAM )必须使蒸汽和空气不断循环。

它的加热媒介是空气和蒸汽的混合物,特别适用于液体灭菌。

初始菌(bioburden )
或者称为生物负载。

用于定义原材料、部件、或包装等物品上所带有存活微生物的总数。

D 值
以分钟为单位的一个生物指标,表示为对数形式。

即为使某一个微生物的数量在规定条件下,减少一个数量级或90%所需要的时间。

D 值越大,说明该微生物的耐热性越强,不同的微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具有各不相同的D 值。

在湿热灭菌条件下,D 值主要与灭菌温度相对应。

暴露在持续的热致死条件下的微生物死亡过程,被证明可描述成一种一阶动力学反应。

它引导出以下的结论:死亡基本上是一种单分子的反应。

微生物的死亡速率是微生物耐热值和致死率的函数。

微生物的存活曲线可以用下面的半对数式表示:
0T
)Z ,T (F N log D F N log +=
N F :被灭菌物品暴露F 分钟后残留微生物的数量; F (T,Z ):灭菌周期中经计算得到的等效致死率,以一定温度下的时间(分钟)表示; D T :一定温度(T )下微生物的耐热值,单位为分钟; N 0:灭菌周期开始前物品原有的微生物数量。

Z 值
使D 值变化一个数量级所需调整温度的度数。

F 0值(F 值,致死因子) 灭菌效力的评价值。

F 0值是指一灭菌过程对微生物的致死量相当于在121.1℃灭菌时的灭菌时间。

一般称为标准灭菌时间。

F 值通过相应的Z 值经计算得到的等量致死率,为在一定温度下将某微生物全部杀死所需的时间。

F phy 值是描述致死率的值,这个值的计算是以灭菌工艺中的物理参数为基础的。

F phy 值是致死速率(L )在时间上的累积,致死速率以相关温度和Z 值通过以下等式计算得到:
⎪⎭
⎫ ⎝⎛-=Z T T 010
L
F BIO 值也是描述致死率的值。

这个致死率是通过实际杀灭的微生物或在生物指示剂挑战试验中测得。

F BIO 值是D 值与灭菌工艺中微生物或生物指示剂实际的对数减少量(LogN 0-LogN )计算得到:
()N N D F BIO log log 0-⨯=
F 0值为Z 值为10K ,D 值为1分钟时,在121.1℃下计算出的F 值。

生物指示剂(biological indicator )
接种已知数量微生物用于测试灭菌工艺的制品。

化学指示剂
化学指示剂是以非定量形式反映设备灭菌过程参数的装置。

化学指示剂提供即时结果作为参数标识(例如颜色变化),用来表示负载或产品经过了灭菌过程。

化学指示剂不能显示产品是否无菌,它们只能说明起始温度已经达到,或者该温度能够持续的时间。

在湿热灭菌的验证中,化学指示剂不能代替生物指示剂和温度/压力等的仪器测量。

无菌
无微生物存活的状态。

欧洲药典用“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 SAL )的概念来评价灭菌周期的效果,采用湿热灭菌法的SAL 不大于10-6。

灭菌
经确认使产品无存活微生物的处理过程。

灭菌周期
在灭菌器内所进行的各运行阶段的程序。

过度杀灭程序
对于一个灭菌过程,最坏情况生物负载的假设可以用来确定达到SAL =10-6所需要的致死率,一般可以接受的F PHY 和F BIO 均大于12分钟。

欧洲药典2005版规定的指标是生物负载不小于5×105,D 121值为1.5分钟,则F 0不小于15分钟。

预真空过程
灭菌工艺中的一个预处理过程,在该过程中空气被真空泵或其他设备从灭菌舱室中抽走。

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能够贮存空气的物品,例如胶管、过滤器和灌装机的附件等。

过热水过程
以过热水作为加热介质的灭菌过程,过热水被空气持续不断地循环加压,这个过程需要压力使水保持液态。

适合于液体产品的灭菌。







工艺验证过程
在特定的操作环境中根据书面和已被证明的技术规范,按照工艺过程的要求持续操作或控制,并对获得的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整理。

四、产品与设备
产品以及包装的蒸汽灭菌适用性
产品的设计必须在经过对该产品所规定的最多次数的灭菌后,仍符合其技术规格和安全要求。

若灭菌前需做某种处理(例如清洗),该种处理亦必须确认是否会影响灭菌过程和灭菌效果,若否则作为再次灭菌步骤中的一部分予以确认。

被灭菌产品中,产品的设计及选用的材料,必须能适应灭菌工艺灭菌柜室内的环境变化。

采用蒸汽-湿热灭菌的产品,除非产品为水溶液,经加热后能自身产生饱和蒸汽,应采用适当的包装允许产品内部空气排出并让蒸汽渗入,以使水蒸汽与污染微生物直接接触。

采用蒸汽-湿热灭菌的产品,若为多孔或坚硬物质,则至少必须有一层内包装和一层外包装组成。

包装必须允许产品内部空气排出并让蒸汽透入,或可用热力传导达到灭菌条件的产品。

同时,内外两层包装在灭菌后应仍然符合规定。

对器材或部件进行蒸汽-湿热灭菌时,物品将承受温度、压力甚至抽真空的应力,经过蒸汽-湿热灭菌后,还应考虑对其包装材料作充分干燥处理,以保持其无菌屏障的性能。

以下为蒸汽-湿热灭菌工艺的决策树,这个决策树对被灭菌产品和灭菌工艺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总结,以便指导灭菌工艺的设计:
溶液剂型产品灭菌方法选择的决策树
产品是否可以在 121
℃湿热灭菌 15 分钟 产品是否可以湿热灭菌
Fo ≥8分钟,达到 SAL ≤10-
6
采用高压灭菌锅 121℃
15 分钟
处方是否可以通过 微生物滞留过滤器过滤
采用湿热灭菌 Fo ≥8 分钟
无菌配药和灌封










非溶液剂型、半固体或干粉产品灭菌方法选择的决策树
产品是否可以在160 ℃干热灭菌120 分钟
产品是否可以在另一种时间 和温度条件下标准周期干热
灭菌达到 SAL ≤10-
6
采用 160℃干热灭菌 120 分钟
除菌过滤和无菌工艺相结合
采用经过验证的辐射 剂量灭菌
采用最小辐射吸收剂量 ≥ 25KGy 进行辐射灭菌
采用另一种替代时间和温度条件进行标准周期干热灭菌达到SAL ≤10-
6
无菌配药和灌封 处方是否可以通过微生物滞 留过滤器过滤
产品是否可以使用经过验证 的稍低辐射剂量灭菌 (参见ISO11137)
产品是否可以用其他非干热 方法灭菌,如电离辐射,吸收 最小剂量≥25KG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