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缀形成的语法化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第5期2006年10月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 f Heng yang N o rmal U niv ersit y
N o.5V o l.27
O ct.2006现代汉语词缀形成的语法化机制
唐艳
(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实词演变为现代汉语词缀的语法化机制主要有:句法机制、语义机制、语音机制和认知机制。其中,句法机制包括句法结构变化、重新分析,语义机制包括泛化、分化,语音机制指的是汉语双音节化过程中为避免歧义而采用衍声的方法造成了大量词缀的产生,认知机制主要有隐喻。
关键词:词缀;语法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313(2006)05)0094)04
作者简介:唐艳(1974)),女,湖南衡阳人,讲师,硕士生,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词缀是语法化进程中虚化程度较高的一种形式,体现了汉语本身发展的自然趋势。因而,考察现代汉语词缀形成的机制,揭示其演化的一般规律,对于从根本上弄清词缀的性质及特点,寻找词缀判别较为客观的规律是有益的(关于词缀的性质以及词缀的范围牵涉的问题多,拟另文讨论)。
/-语法化机制.在狭义上指语法化方式,广义上还包括语法化的诱因,,其成果可用以预测后一步的语法化方向0¹。学界讨论的语法化机制理论,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1)解惠全指出,实词虚化要以意义为依据,以句法地位的固定为途径。(2)孙朝奋认为,上下文诱发新解释、重新分析、词义自身特点是诱发语法化的因素。(3)刘坚、曹广顺、吴福祥提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四个因素是/重新分析、句法位置变化、语境影响、词义变化0。沈家煊介绍了/隐喻、推理、泛化、和谐、吸收0五种虚化机制。石毓智、李讷介绍并结合汉语论述了/类推、重新分析0这两个诱发语法化的机制。综合以上机制,我们认为,诱发词缀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句法机制、语义机制、语音机制、认知机制四个方面。
一、句法机制
句法位置的改变和结构关系的影响是词汇语法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词由表核心功能转变为表辅助性功能,词义也随之变得抽象空泛,从而导致实词的语法化,词义进一步虚化,形成词缀,主要有句法结构的变化和重新分析两个方面。
1.句法结构变化
以动宾结构为例,这类结构的表义重点本来是在前面的动词上,随着表义重点后移现象的日趋普遍,动词逐渐虚化,具有了词缀化倾向。
吴亮以/见0为例,分析了这一结构是如何由/V+ O0结构演变为/R+见+V+O0(R为受事主语),继而发展为/见+V0结构的过程。/见0的基本义是/看见0,常组成/V+O0结构。
(1)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5易经#系辞上6)
(2)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5礼记#儒行6)
(3)故国离寇敌则伤,民见凶饥则亡。(5墨子#七患6)
在一般情况下,/见0的宾语应该是名词、名词性词组或代词(如例1)。而例(2)、(3)中的宾语分别是动词和形容词。宾语性质改变必然对谓语性质有所影响,语法结
收稿日期:2006)06)18
构的改变导致语义结构发生变化。后两例中的/见0词义开始弱化,带有/遭受0义。随着宾语性质进一步变化, /见0的性质进一步改变。/见0字实词义逐渐弱化,出现/R+见+V+O0结构。如: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5庄子6)
上例中,/见0由动词演变为助动词,表示被动的意义和语法作用。之后,这一结构继续演变,很快发展为/见1 +V0结构,如:
(5)盆成括见杀。(5孟子#尽心下6)
/见10为助动词,作状语。再进一步,/见0从助动词发展成指代副词,出现/见2+V0结构。如:
(6)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5论衡#知实6)
/见0字产生指代性后,最初用于叙述语,指代第三人称;后来词义范围扩大,可指代第一人称,常用于对话与书信之中;以后,逐渐扩展于叙述语中,指代自己:
(7)有獭得嘉鱼,自谓天见怜。(刘禹锡5有獭吟6)
在现代汉语中,/见笑0、/见教0、/见谅0等词中/见+ V0=V,/见0在词中表谦称。
词缀/然0的形成,也是句法结构作用的结果。/然0是/燃0的本字,指燃烧。
(8)若火之始然。(5孟子#公孙上6)
后来,/然0借用作指示代词,有/如此,这样0等义,重在强调和肯定。
(9)其然,岂其然乎?(5论语#宪问6)
当/然0与/若0、/如0搭配,用于/若,,然0、/如,,然0句式时,就开始出现语法化的趋势。
(10)夫人其归也,以诸侯之吊礼,其待之也,若待诸侯然也。(5礼记#杂记6)
(11)岂不如日月雷霆然矣哉!(5荀子#王霸6)
(12)彼诚有之者与诚无之者若白黑然。(5荀子#君道6)
以上的/然0在句中指代性已经减弱,/这样,如此0义也不显著,已变成语气助词,重在肯定强调,这是在/若,,然0、/如,,然0语境下实现的。先秦晚期,/然0迅猛发展,肯定和强调作用逐渐减弱,虚化为构词能力最强、最活跃的词缀。
(13)士大夫怅然失望。(5汉书#陆贾传6)
(14)朱解当时心大怪,愕然直得失精神。(5敦煌变文校注#提季布传文6)
(15)猛然见了把头低。(5西厢记6)
2.重新分析
/重新分析是导致新语法手段产生的最重要的机制0(石毓智,李讷,2001)。什么是/重新分析0?/根据对多种语言的考察结果,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重新分析是两个成分之间的融合。这方面典型的例证是复合词化(compoun-ding),通常为两个或者多个成分融合成一个单位,结果会带来语义、形态和音韵方面的变化。此外,融合也会导致边界的改变0(H opper和T raugo tt,1993)。两个原本独立(或隶属于其它成分)的成分,经过重新分析,使得原来的边界消失,融合为一个成分。这种情况同样符合一些词缀由实词演化词缀的过程。下面以/几乎0为例来说明。
据考证,宋代以前的/几乎0都应该看作两个词。/几0本是一个形容词,可以作谓语和状语,/乎0本是介词,相当于/于0,例:
(16)始皇还,,,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5史记#秦始皇本纪6)
(17)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於礼矣。(5史记#乐书6)
(18)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易#系辞上;孔颖达疏:/几,近也。0)
(19)近孝武之末,天下无事,,几乎家给人足。(5宋书#孔琳之传6)
/几0作谓语时,后面可以带介宾结构充当的补语,介词有时用/于0,有时用/乎0。介宾结构的宾语可以是体词性成分(例17),也可以是谓词性成分(例18、19)。
由于/几0本来可以作状语修饰后面的谓词性成分(例16),当介词/乎0的宾语为谓词性成分时,/乎0在结构关系上发生重新分析,前附于/几0,变成/几乎0作状语修饰后面的谓词性成分。
(20)某到此,见学者都无南轩鄉来所说一字,几乎断绝了!(5朱子语类6)
(21)若只以下两句作效验说,却几乎闲了这两句。(同上)
(22)今教学者,说着便令/克己复礼0,几乎以颜子望之矣!(同上)
以上各例中,/乎0已完全丧失了介词的功能,完成了副词词缀的演变。
二、语义机制
意义和形式是同一个问题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实词的虚化过程中是相互依存的。句法位置和结构关系的改变会引起词义的变化,导致词缀化的发生。同样,词义的变化也会引起词的结构关系和句法功能的改变。实词演变为词缀的语义机制主要有泛化、分化两个方面。
1.泛化
泛化就是指实词语义的抽象化、一般化和扩大化。它是以实词的部分具体义素的脱离和词义的适用范围扩大为前提的。词义的抽象泛化会引起词语结构关系的变化,从而导致词缀的产生。
如/士0,古代是一个独立的指人的名词。最早指已达结婚年龄的男子或最低级的贵族男子,有性别、职业的限定。从性别上来看,指男子(例23);从职业来看,多指读书人(例25)、武士(例24)或指官吏(例26)。
(2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5论语#泰伯6,皇侃义疏:/士,通谓丈夫也。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