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合集下载

2021-2022学年度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度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历史试题A卷(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有不少富足而可鄙的人,反之,也有不少诚实而贫困的人。

就我个人来说,我从来不想舍善行而取富。

财富可以数易其手,但善行就永垂不朽了。

”下列“善行”由梭伦实施的是()A.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度B.为担任公职的低等级公民发放政治活动津贴C.设立向各等级公民开放的“五百人会议”D.实行“陶片放逐法”流放城邦中的为富不仁者2.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废除“世卿世禄制”D.建立县制3.从“男子15岁以上,授种票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

奴婢同样授田。

……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的规定中,看出北魏均田制的最大特点是()A.计口授田B.劝课农桑C.授田可以买卖D.官民平等4.下列关于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改革都取得成功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C.改革进展顺利D.都改革了原有的生产关系5.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主要是针对改革前的()A.幕藩体制B.武士特权C.外国侵略D.军事落后6.明治政府建立近代政治制度主要模仿了()A.英国B.德国C.美国D.军事落后7.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

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显著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8.“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这个时代是指()A.春秋战国B.秦朝C.唐朝D.清朝前期9.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之下端自始皇。

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协约同集团的成立2.有的学者将春秋与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 )A.儒、道、墨、法B.道、法、儒、墨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3.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其上联的“朱子高于孔子”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孔高,其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C.朱熹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D.与孔子相比朱熹的学说更科学4.“‘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

”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正确,乙错误B.甲错误,乙正确C.甲、乙都正确D.甲乙都错误5.唐朝出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诗歌繁荣局面,主要是因为( )①魏晋以来,诗歌创作渐趋成熟②民族屈辱和民族危机的影响③科举考试的推动作用④繁荣的政治、经济条件⑤实行的开放和多元政策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③④6.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西周宗法制度的相识。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化而来的,是贵族按血缘关系安排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一样。
10.《汉书》中记载:“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确定的限制。这说明
15.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A.通判B.御史大夫C.刺史D.监察御史
【答案】B
【解析】
【详解】御史大夫是秦始皇统一之后就设置的官职,符合题干中“最早”的限定,B正确;通判设置于宋代,解除A;刺史设置于汉代,解除C;监察御史设置于隋朝,解除D。
14.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
A.宗法制、郡县制B.分封制、郡县制
C.分封制、行省制D.郡县制、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可知,“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是分封制,秦朝废除分封制改而实行郡县制,故选B;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解除A;行省制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解除C、D。
C.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
材料“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调”“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反映出商王朝政权中充溢着神权色调,这体现出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之一,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故AC项解除;D项是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解除。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7小题,总分62分)1.(3分)董仲舒以儒家“公羊春秋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思想为框架,融合法家、黄老、墨家、阴阳五行等诸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以“天人感应”为轴心的思想体系。

该体系后来取代黄老之学成为新的官方意识形态。

促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黄老之学无力应对新的社会问题B.新儒学适应了大一统政治需要C.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呼唤思想变革D.神学体系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2.(3分)清初的思想家反对理学家“存天理,去人欲”的论说,他们把“理”和“欲”统一起来,认为“有欲斯有理”“天理正从人欲中见,人欲恰到好处,即天理也”。

这些主张( )A.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要B.动摇了理学的官方地位C.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加速了社会转型的步伐3.(3分)右图所示为意大利著名画家乔托(1266-1337)的代表作──《逃亡埃及》,描绘的是玛利亚生下基督后,因受迫害由巴勒斯坦逃亡埃及。

在这个传统的宗教题材中,乔托一反中世纪旧艺术的公式化象征手法,运用了初步的写实技巧,将有关人物和故事场面表现得生动、活泼。

可见,该画作( )A.突出了作者主观情感B.揭露了教会统治腐败C.彰显了主流价值判断D.呈现了人性自我觉醒4.(3分)宋代民间艺术家元俊、文惟一等创造了无数生动的石刻造像,佛和菩萨形态端庄且具有士人气息,供养人、力士夸张有度,各有特征。

经变故事造像中,大多是现实生活的片段与劳动生产的场景,朴实健康、微妙人神。

据此可知,宋代雕塑艺术()A.以佛文化为主要创作题材B.回归自然追求艺术的本真C.兼具人文情怀和世俗化特征D.主要代表集中在乡村艺人间5.(3分)牛顿认为存在着一种时间的时间,它是与任何事物及其运动无关的独立存在,人们普遍、通常所感知到的时间只是对它的各种度量。

这一看法()A.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B.颠覆了大多数人的时空观念C.超越了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D.对宇宙起源进行了初步阐释6.(3分)15世纪以来,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到17世纪末,全球所有大陆(除南极外)与主要岛屿的海岸线,已被大致准确地描绘在欧洲人的世界航海图上。

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真题

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真题

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个题目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24,共计48分)1. 前817年,鲁国国君鲁武公和长子括、少子戏,朝见周宣王。

周宣王喜爱公子戏,强令鲁武公改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史称“宣王干涉鲁政”。

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 周王权力仍在但其行为公然破坏周礼B . 鲁公违反了分封义务但遵守了宗法制C . 在戏继位后括会成为鲁国国内的大宗D . 由血缘关系决定的社会等级发生逆转2. 秦始皇在平定长达九年的长信侯嫪毐叛乱后,深深地意识到臣子有了封地之后就可以依据封地大肆招揽宾客,养成自己的势力,以致危害国家。

这可以用来说明秦朝()A . 最先废除了分封制B . 亟须进行官制改革C . 郡县制推行的原因D . 君权受到权臣制约3. 下表为唐前期官制表,对其解读准确的是()太宗时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侍中)尚书省(左右仆射)高宗时西台(右相)东台(左相)中台(左右匡政)玄宗开元初年紫微省(紫微令)黄门省(黄门监)尚书省(左右丞相)A . 三省制只存在于唐太宗时期B . 中书省、尚书省长官方为宰相C . 行政权力逐渐向尚书省集中D . 中枢权力体制整体相对稳定4. 元朝设置行省时,多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如从地理位置上汉中以及安康属于南方,其生活习俗与四川差距很小,不将它们划入四川而划入陕西。

可推知元朝设置行省的出发点是()A . 传达行政命令B .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 . 防止地方割据D . 扩大国家的疆域5.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汉某一现象的历史叙述。

记述出处“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

权门请托,残吏放手,百姓愁怨,情无告诉。

”《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

”《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 世家子弟入仕致使政局动荡不安B . 举孝廉成为政府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C . 朝廷重视对青年才俊的选拔任用D . 察举制逐步催生出社会中的门第6. 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设立春、夏、秋、冬四大辅官。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宁波市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试卷 I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距今约 7000 至 5000年的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陶器、骨器、石器以及稻壳等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等大量珍贵文物。

由此可知A.当时处于父系氏族社会阶段B.当时中国的大地上邦国林立C.河姆渡人逐渐向食物生产者转变D.河姆渡人即将进入阶级社会门槛2.史载:“ (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平斗桶权衡丈尺。

”上述措施A.促成了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B.严重阻碍了小农经济发展C.推动了贵族政治进一步发展D.有利于成就秦的统一霸业3.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4.据《资治通鉴》记载:“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

” 该赋役制度A.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制B.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C.体现了赋役征银的突出特征D.废除了存在约 2000年的人头税5.下图为浙海关旧址老照片。

浙海关创设于清康熙二十四年,旧址坐落于浙江宁波甬江老外滩,现存旧址为当时的海关验货房。

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A.见证了近代宁波开埠的历史B.浙海关大权长期被赫德把持C.该建筑具有典型的中式风格D.由“十三行”代理外贸事务6.下图是1912年 8月 13 日刊登于《民权画报》的一幅漫画。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下列有助于理解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史实是()A. 汉字演变B. 火药西传C. 鉴真东渡D. 郑和下西洋2.中国古代诸多水利工程的修建推动了社会发展,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创新。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郑国渠有利于秦国统一大业②龙首渠推动了关中农业的发展③芍陂是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④灵渠为秦朝南抚越族提供便利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商君书·画策》载:“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

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

故胜民之本在制民,若冶于金、陶于土也。

”对此国家采取的措施为()A. “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B.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C. 五家为“伍”,男女皆入籍D.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4.唐朝医学家孙思邀在《千金方》中,嘱老年人要将传统的道教礼拜活动当作行气之道日日施行,以免安坐不劳而引发壅滞;嘱“人子养老之道”要了解、顺应老年人的性情变化和饮食调理,他还用天竺国按摩法助人颐养五脏六腑。

由此可见《千金方》()A. 是领先世界的中华医学成果B. 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C. 开创了“辩证施治”的原则D. 体现儒释道融合的时代风貌5.唐律规定:父辈、祖辈的不良恶行或一般刑事犯罪行为,子孙只能谏诤而不能告官,但如果其行为涉及谋反、谋叛、谋大逆,而子孙揭发告官则另当别论,不再以不孝罪论处。

这表明唐律的目的在于()A. 把儒家孝的伦理引入法律B. 引导儿孙辈自律约束C. 弘扬大义灭亲的政治伦理D. 维护皇权统治的稳定6.下表反映了唐宋文学创作领域的变化,这一变化源于()A. 崇文抑武的方针提高了士族阶层的地位B. 国家对社会成员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减弱C. 理学向基层社会渗透丰富了民众的生活D. 商品经济繁荣推动宋代市民文学的兴起7.郊祀即郊礼,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国家祀典。

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试题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6页;答题卷共2页。

满分100分。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每小题2分,共48分。

)1.在《四月提纲》中,列宁之所以没有立即提出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的方针,主要是因为A.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处于关键时期 B.临时政府采取的措施有利于社会的稳定C.临时政府的反动本性尚未充分暴露D.工兵代表苏维埃没有掌握武装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格局。

回答2-4题。

2.巴黎和会在下列哪一问题上的规定应基本肯定A.部分欧洲国家的领土划分问题 B.关于战败国的赔款问题C.对苏维埃俄国的政策问题 D.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处置问题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后的初期,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A.列强当时实力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基本适应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满足了帝国主义各国的愿望C.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处于低潮D.国际联盟在制裁侵略、维护和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4.下列事件中,直接体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开始解体的是A.苏维埃政权反对协约国干涉的斗争的胜利 B.1929年经济危机C.“九一八”事变 D.德国法西斯上台5.中共八七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新的出路”是指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B.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C.向农村进军,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D.走经过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6.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对苏联在某一个时期这样一个现象作了叙述: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售价仍然是1卢布。

陕西省咸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咸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咸阳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牧野之战时,周武王在战前誓词中称前来助阵的诸侯为“友邦冢君(长君)”,后来周公推行分封时,称诸侯为“某土之守臣”。

这一转变()A.体现了早期国家集权特点B.确立了受封诸侯的政治义务C.打破了禅让制的政治传统D.适应了生产方式变革的趋势2.汉代选官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上书拜官,集自荐和录用于一体。

汉武帝时期是上书拜官制度的隆兴时期,“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衔鬻者以千数”。

据此可知,汉代的上书拜官()A.为世家大族提供了入仕机遇B.拓宽了官吏选拔的途径C.受到门第资产等因素的影响D.注重选拔对象德才兼备3.下图文物极具异域风情,由盛产自西域的缠丝玛瑙整块雕刻而成,杯型源于古希腊酒具“来通”(rhyton),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特别是萨珊波斯(今伊朗)十分常见。

这件文物可以用来佐证()唐·镶金兽首玛瑙杯A.物质交流促进艺术审美观念趋同B.唐代朝贡贸易体制逐步成熟完善C.中国玉雕技术经由传统商路输出D.丝绸之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展4.下表为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宋时期东南地区疫病爆发的次数和频率变化表。

朝代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历时年数426年360年379年319年疫病爆发次数41314109疫病爆发频率(%)14435对上述变化解释合理的是()A.汉朝防疫措施完善B.两宋社会矛盾异常尖锐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东南地区环境日趋恶化5.宋代理学有其独特的范畴与命题。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Ⅰ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Ⅰ卷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周代的整个中国是一个“天下”,“天下”没有边,也没有界线,有向远处扩散而逐渐淡化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不仅是统治的权力,更是通过文化交融而构成的一个新的文化——“天下”的文化。

以下能够推进“天下”文化发展的是A.敬天法祖的思想观念B.宗法分封的统治秩序C.三纲五常的治国思想D.崇尚自然的天人关系2.从不同角度来解读历史概念,有助于形成较为全面的历史理解。

下表从三个维度解读了某一历史概念,它是A.三纲五常B.天人合一C.道法自然D.格物致知3.随着农业、手工业的进步,汉代的城市经济也获得发展。

当时的长安,设“市长一人,秩(俸禄)四百石;丞一人,二百石。

”这说明汉代A.城市商品经济已高度发达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商业C.逐渐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D.经济发展促进了政策调整4.下表是先秦至宋代一些杰出思想家的代表性主张。

据此能够认定这些人都A.推动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多元化B.强调了传统文化中的人伦价值C.意在弥补传统儒学文化的缺陷D.改造儒学以服务于政治的需求5.明代松江地区农家收支情况如表所示,对下表中的现象解读最合理的是A.松江地区实现了均衡发展B.引进作物新品种提高了粮食产量C.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D.市镇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6.下表为清中期以前苏州地区重要经济指标统计表(部分)(注:踹匠是踹布手工业工人,强社者每天可踹布5匹;苏州当时有端匠约2万人。

)据上表可推知,清代中期苏州地区A.人口膨胀影响劳动力价格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C.传统手工业逐渐走向衰败D.通货膨胀破坏城市繁荣7.在欧洲人眼里,地球的真实构成是一个神秘的话题。

高二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二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二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等信息2.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钱穆在《秦汉史》中说:“要之汉初政局,大体因袭秦旧,未能多所改革。

此由汉廷君臣,多起草野,于贵族生活,初无染习,遂亦不识朝廷政治体制。

又未经文学诗书之陶冶,设施无所主张。

而遽据政权,急切间惟有一仍秦旧,粗定规模。

而其恭俭无为之精神,则实足以代表当时一般社会平民所要求,其所由与秦政绝异其趣者正在此。

”钱穆认为汉承秦制的主要原因是()A.秦朝制度的稳定性和有效性B.汉初统治者大多出身平民C.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D.一般社会平民所要求2.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3.下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

该表格反映出中华文化( )A.缺乏转型的根本动力B.维系了中国大一统局面C.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D.蕴含着明显的民族差异4.明朝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中国学者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部分内容,并使用了中国的几何、点线面、直锐钝角等概念。

这表明( )A.中国人开始接受西方的基督教B.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C.“西学东渐”初现端倪D.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发生变化5.有学者认为,来自亚洲腹地的蒙古人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征;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了变化;同时,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

这反映了蒙古西征( )A.改变了欧亚社会的发展进程B.破坏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C.促进了基督教向东广泛传播D.推动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6.(2022·黄山高二下期末)有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地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1. 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类型为主的遗址,确切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和气势恢宏的宫殿,根据发掘的成果来看,陶寺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形成了特权阶层。

据此可知,当时A.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B.开始产生贫富差别C.进入奴隶社会鼎盛时期D.已进入传统农耕社会2. 在教育宗旨上,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孟子强调“明人伦”,荀子认为教育是后天的过程,应“化性起伪”,墨子突出生产劳动和科技知识的学习,韩非则积极实行教育改革、提倡法制教育等。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诸子百家都重视兴办私学B.儒家在私学中占主导地位C.教育思想呈现多元化倾向D.官学受到私学的巨大冲击3. 晋文公召周天子参加践土会盟,《春秋》记之为“天王(天子)狩(视察)于河阳”;臣杀君,子杀父,《春秋》一律写成“弑君”“弑父”,反之,杀掉乱臣贼子则一律写作“诛”。

这种写法,被称之“春秋笔法”。

由此可见“春秋笔法”()A.注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B.表达对礼乐秩序的倡导C.强调对社会变革的赞赏D.寄寓对中央集权的诉求4. 下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

引发农牧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B.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C.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D.气候条件的日益恶化5. 传国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相传为秦始皇用和氏璧制成。

西晋末至东晋初,传国玉玺先后为匈奴建立的前赵、氏族建立的后赵所获。

他们讥讽没有玉玺的东晋皇帝为“白板天子”。

这一现象A.根本上体现了民族冲突的阶级实质B.一定程度说明传国信物是统治基础C.充分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狭隘性特征D.侧面反映了民族认同在冲突中发展6. 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个人体貌。

隋炀帝大业五年,又一次“貌阅”。

2023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3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3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道题,每题2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距今约5000年的龙山时代墓葬具有显著特征。

像陶寺遗址中的大墓,规模远超前代,表现墓主人社会地位的因素增强,如墓坑的规模形制、葬具的配套、随葬品的配伍关系、仪仗规格等。

由此可知龙山文化()A.为仰韶文化奠定基础B.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代表C.具有典型的礼制色彩D.体现天授神权的价值观2.1975年陕西岐山出土了西周中期裘卫家族的一批青铜器,其中《三年卫盉》铭文记载了裘卫用玉器和礼服,换回矩伯“十三田”土地之事。

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的松动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分封制的瓦解D.社会等级观念弱化3.战国时期,墨家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选择天下贤王者,立以为天子”;法家则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剪除私门势力,选拔法术之士”。

由此说明他们的思想主张()A.推动中央集权制的确立B.倾向于打破原有社会秩序C.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形成D.使人才选拔机制日益完善4.以下均为秦朝刑事罪名,下列哪一选项最不能体现秦朝法律文化的专制特色()A.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B.以古非今者,族。

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C.凡因过失使判决量刑不当的,构成失刑罪D.非所宜言罪,即说了不应说的话获罪5.据《汉书·武帝纪》记载,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设酒泉郡、武威郡;元鼎六年(前111年)设张掖郡、敦煌郡;而《汉书·地理志》却记载,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设酒泉郡与张掖郡,太初四年(前101年)设武威郡,后元元年(前88年)设敦煌郡。

除《武帝纪》与《地理志》的记载存在矛盾之外,《史记》中也有多处与以上记载相抵触的史料。

推测出现这种矛盾记载主要的原因是()A.历史记载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B.司马迁与班固确定的标准不一致C.后人考证修改得出的不同的结果D.汉武帝采取积极的经略边疆政策6.东晋南朝时期,户籍分为“黄籍”和“白籍”。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和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和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和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经小雅斯干》载: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制度性因素是A.皇帝制度B.分封制C.宗法制D.科举制2.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

弱冠,历散骑、中书郎;。

这说明魏晋之时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D.察举制度盛行不衰3.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

擢才而居,委任实重。

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

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这表明中书门下的职责之一是A.匡正皇帝过失B.执行皇帝意旨C.草拟皇帝政令D.审批决策机要4.《宋史•职官制》记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筅库,悉隶三司。

;材料说明A.三省长官失去相权B.中书禁中独掌相权C.加强皇权弱化相权D.皇权相权平分秋色5.宣政院,初名总制院,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设置,由国师八思巴统领。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因唐朝皇帝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将总制院改名为宣政院,以帝师总领院事。

宣政院的院事;包括A.掌管吐蕃兵马的征发B.管理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C.向各省宣达朝廷政令D.负责考察和选拔中央官员6.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

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这表明军机处官员①在皇宫内办公②按才德标准遴选③多为临时差遣④权力取决于皇帝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说: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 60分)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请填涂在答题卡上。

)1.有学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邑。

以下考古发现中,最有力的证据是A.石制农具 B.青铜礼器 C.宫殿遗址 D.家畜遗骨2.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铁力牛耕、节气农时)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未体现)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东汉田庄经济)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4.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B. 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5.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

”这一铜版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③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C. “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D. “岢峨大舶皎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7.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

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

这说明当时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5小题,总分50分)1.(2分)历史学家吕思勉说:“先秦诸子中··虽亦有其高远的哲学,然其所想解决的都是人事问题,···粗读诸子之书,似乎所注重的,都是政治问题。

”这反映春秋战国时期( )A.先秦诸子学说对政治的依附B.社会转型对学术文化的客观要求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2分)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声称:“臣子服从君主。

儿子侍奉父亲,妻子听从丈夫,这三种秩序理顺,天下则治:反之,则乱。

这是天下的正常法则。

既然如此,那么即使君主不够贤明,子也不敢侵犯”,下列言论与其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进匹夫C..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D.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3.(2分)关于君臣关系,董仲舒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即从儒家民本立场出发,承认无道之君可以易位,但又通过天人感应论,宣扬君主行仁政,就可以实现君臣地位确定不变。

他的这一理论( )A.论证了西汉王朝建立的合法性B.符合时代发展的政治统治需要C.有效地巩固了当时君主的地位D.依据儒家经典提出自己的主张4.(2分)官箴主要是官员从政期间的经验积累和心得体会,用以劝诫和感化同僚,使其更好地为官从政。

历代官箴强调为官从政者的第一要义是“修身”,在宋代则变为“修心”,具体表现为“有公心、要尽心、能平心”。

这反映了宋代( )A.理学思想渗透到政治活动中B.官箴有效提高官吏的行政能力C.心学体系化完成D.理学成为政府推崇的官方哲学5.(2分)五代十国的冯道,先后臣服过五个朝代的十一个皇帝,被称为官场“不倒翁”,后人多对他持鄙夷之态度。

而李贽在《藏书》中为他翻案,认为他的行为使百姓“卒免锋镝之苦者,道务安养之力也”这说明了李贽( )A.反对思想束缚提倡独立思考B.继承传统儒学民本的思想C.评价历史人物不受前人影响D.抨击传统儒家忠孝的思想6.(2分)黄宗羲对儒学品格作了重新赋予,认为“儒者之学,经纬天地”,要由豪杰之士来承担,呼吁豪杰之士树立为国家与民族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在高中学习阶段,其实历史学科知识交叉多且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题(有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题(有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个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说武王伐纣时,“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

这里的“诸侯”最主要指哪类人A.郡县官长B.方国头领C.商王子侄D.三公九卿2.《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禅让制3.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代中国把传宗接代作为的孝顺,这种观念跟下列哪一制度关联( )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B.嬴政自称始皇帝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5.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

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

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材料表明其主张是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6.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7.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

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A.决策权B.行政权C.军政权D.财政权8.从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折射思想观念的变化。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焚书坑儒D. 修筑长城E. 以上都是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流动B. 强化了士族阶层C. 限制了皇权D. 阻碍了经济发展E. 以上都不是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开展贸易B. 展示国威C. 寻找海外资源D. 传播中国文化E. 以上都是4. 清朝时期,鸦片战争的爆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加剧了社会矛盾B. 促进了西方文化的传入C. 导致了中国领土的割让D. 推动了近代化进程E. 以上都是5.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A. 结束了封建君主制B. 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C. 促进了国家的现代化D. 未能实现国家统一E. 以上都是6.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B.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C. 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D. 外国列强的侵略E. 以上都不是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建立抗日根据地B. 进行游击战争C. 组织群众抗日D. 与国民党合作E. 以上都是8.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解放农民B. 消除封建剥削C. 促进农业发展D. 巩固新政权E. 以上都是9.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遭受了哪些重大损失?A. 经济停滞B. 文化遗产被破坏C. 社会秩序混乱D. 人才流失E. 以上都是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B. 对外开放C. 国有企业改革D. 农村集体经济的解体E.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2.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是______,他曾七次下西洋。

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第Ⅰ卷(单项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在选任官员时,推行“六德”“六行”的道德等级体系。

“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

这种做法()A.适应了宗法礼制的要求B.完善了官员考核制度C.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建立D.增加了儒生入仕机会【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目的题,正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世官制,“六德”主要是道德标准,“六行”主要是宗法伦理,这适应了宗法礼制对选官的要求,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选官制度,而非官员考核制度,排除B项;西周实行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在战国时期才开始产生,排除C项;西周时期儒生群体尚未出现,排除D项。

故选A项。

2.下图是山东泰安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农人除草图》(摹本)。

画像石中所刻画的禾稼,像是在茁壮成长的高粱苗。

锄头上肩稍窄有登,下部呈板镬状。

这种器身较窄的板状锄,在耘锄稠密的株垅时,不易碰伤禾苗。

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A.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B.政府重视粮食的生产C.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推断题,准确的时空是:汉代(中国)。

材料所示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石上,禾苗繁茂,农夫正在田间进行耕除草,结合题干材料中对锄头信息的描述,可以说明当时注重精耕细作,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环境,排除A项;画像石只是反映农民耕作的信息,并不能说明政府重视粮食生产,排除B项;当时农民的生活水平如何在画像石中没有反映,排除C项。

故选D项。

3.隋朝社仓初为民办,不久便遭到破坏。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年)下诏:“本置义仓,止防水旱,百姓之徒,不思久计,轻尔费损,於后乏绝。

又北境诸州,异於馀处,灵、夏、甘、瓜等十一州,所有义仓杂种,并纳本州。

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50分)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是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苏联的兴衰、东欧的巨变、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些给我们以启示,给我们以坚定。

据此回答1~6题。

1、对俄国十月革命评价不正确的是( C )A.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D.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解题指导】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是巴黎公社革命。

A、B、C三项是教材中的已有结论。

2、下列有关20世纪20年代苏联(俄)经济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社会危机B.市场经济得到一定程度恢复C.重工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D.集体化逐渐取代了余粮收集制【解题指导】20年代苏联(俄)经济政策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再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的演变过程。

显然取代余粮收集制的是新经济政策,而非集体化。

3、社会主义阵营在历史上起过的作用有( B )①巩固社会主义成果,支援民族解放斗争②避免战争的发生,维护了国际秩序③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维护世界和平④改变了大国强权政治为所欲为的状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题指导】本题是组合式选择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上社会主义阵营所起作用的认识、判断和理解的能力。

通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的国家关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的基础上的,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所以④的表述错误;战后世界性的大规模战争尽管没有发生,但局部性的战争不断,所以②的表述也错误;根据此类选择题的特点,采取错误排除法,即可选出正确选项。

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了( B )A.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B.苏联模式的受挫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终止D.商品经济不发达,走社会主义道路行不通【解题指导】本题是判断选择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相同之处是:A.性质相同B.领导者相同C.任务相同D.结果相同2.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了一切经济命脉B.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了资本主义,发展了商品生产D.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3.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叙述,不确切的是: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B.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C.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D.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和践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对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回答4~7题。

4.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②对德国军备严格限制;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④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一战”后构筑的凡尔赛体系:①确立了英法在欧洲的主导地位;②改变了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③解决了美英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④建立了资本主义战后的新秩序。

其中:A.①②③④均正确B.①②③④均不正确C.①②④正确,③不正确D.①④正确,②③不正确6.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7.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形成后,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这主要是因为:A.资本主义大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然存在B.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终将激化C.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D.法西斯专政的建立8.《和平大使》—书中评述说:“英国的根本利益在于防止德国的崩溃,只要德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欧洲就能或多或少地保持均势。

”英国在下列哪些事件中的态度体现了上述原则:①巴黎和会;②对德赔款问题;③洛迦诺会议;④华盛顿会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如果在1930年从中国洛阳出发,前往美国、加拿大、苏联,沿途看到的不会是A.中国:“白骨遍田野”,“千里无人烟”B.美国:经济繁荣,工业生产高涨C.加拿大:人民要求脱离英国的呼声高涨D.苏联:机器轰隆,但人们衣着较单调10.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相似之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是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的B.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C.都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D.都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很快被取消11.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制造“九一八”事变的背景是:①经济危机造成日本国内各种矛盾激化;②国民政府坚持内战给日本帝国主义可乘之机;③德国法西斯与日本帝国主义遥相呼应;④英法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二战”后,西亚产油国同发展中国家的广大产油国一起,同西方石油垄断资本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据此回答12、13题。

12.西亚各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根本目的是:A.提高石油价格B.逐渐控制本国的石油工业C.发展本国经济D.打破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操纵,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13.引发“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的直接导火线是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激化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减弱C.中东国家大幅提高石油价格D.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结束后,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但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仍需时日。

据此回答14—16题。

14.雅尔塔体系与前两个体系比较,其相同点错误的表述是A.都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B.都通过签订条约而确定C.都是当时各国实力对比的结果D.都为战争所打破15.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A.两极格局的崩溃B.新的政治军事大国的出现C.第三世界的崛起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16.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全球战略攻势,一方面积极推动北约东扩,另一方面加强与日本的战略合作,其目的是:①压缩俄罗斯的势力空间;②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施压;③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④加速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

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001年7月17日,举世关注的印巴峰会终因双方在克什米尔和所谓“越境恐怖主义”问题上的分歧不欢而散。

回答17、18题。

17.克什米尔问题起源于:A.印度历史上两大宗教间的矛盾B.克什米尔地区的人口和资源C.英国对印度的长期殖民统治D.英国《蒙巴顿方案》对印巴边界的划分18.克什米尔冲突之所以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①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②发展经济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③和平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④维护和平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二战后,以原子能利用、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再一次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据此回答19、20题。

19.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不同之处是依靠:A.提高劳动强度B.降低体育劳动强度C.改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D.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0.第三次科技革命表明:A.科技水平、劳动者素质、管理水平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关键因素B.农业、采矿业发展了,整个经济必然快速发展C.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机遇越来越小D.世界各国经济独立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显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法国。

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为了(防止德国报复)这些理由,所以我们坚决反对超出必要的范围把德国人民从德国的统治下割给别国。

”——《国际关系史》材料二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向德国索取的赔款总额,比整个法国的财产还多得多。

美国坚决反对这种无限勒索、杀鸡取蛋的做法,主张既要维持德国经济于一定水平之上,又要索取适量的赔款。

——《历史教学》材料三当威尔逊将其“十四点”计划带到巴黎兜售时,劳合〃乔治讽刺地说:“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总统真把自己当作一个传教士,他的任务是拯救欧洲困苦的异教徒。

”克里孟梭说:“威尔逊说起话来像个基督耶酥,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

”请回答:(1)材料一中,劳合·乔治对克里孟梭的要求表示反对的实质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2)结合材料分析美国反对法国的赔款要求的原因有哪些?(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克里孟梭的话?结合材料一、二加以说明。

(4)结合上述材料一、二、三,分析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三国矛盾斗争的特点。

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材料二有一幅漫画,图中的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正在起劲地扳手腕,他们的另一只手分别摁向控制对方导弹的按钮,赫鲁晓夫满头大汗……材料三尼克松说:“……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盟国的自由,我们将提供保护。

在涉及其他方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

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

”他还说:“过去25年,已经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请回答:(1)杜鲁门说的“转折点”意味着什么?尼克松所说的“巨大变化”又指什么?(2)材料2中,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正起劲地扳手腕,说明了什么?他们的另一只手分别摁向控制对方导弹的按钮,反映了什么?赫鲁晓夫头上的汗滴又说明了什么?(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不同点和本质上的相同点。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23.有观点认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两次社会革命、两次科技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

”试结合史实论证这一观点。

除上述因素外,促使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24.读图回答:(1)航线①为航行路线,航线②为航行路线。

(2)国际贸易的品种、数量和地区范围都大大发展的时期始于:A.15世纪至16世纪B.13世纪C.12世纪D.14世纪(3)欧洲人在15-16世纪开辟了新航线,试综合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

(4)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世界上的亚太地区、欧洲和北美地区均出现了一些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请你各举一例,并谈谈你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之间的认识。

新航路的开辟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D 4.D 5.C 6.A 7.C 8.A 9.B 10.D 11.A 12.D 13.C 14.D 15.D 16.A 17.D 18.B 19.C 20.A 二、材料解析题21.(1)不愿意德国过分削弱和法国过于强大,这是英国传统的欧洲大陆势力均衡政策。

双方最后妥协,法国取得萨尔煤矿开采权,萨尔区由国际联盟控制15年。

(3分)(2)经济崩溃的德国无力偿还美国的战债和投资,同时法国的强大不利于美国的世界霸权计划。

(2分)(3)美国总统威尔逊打着和平旗号,实质上和劳合·乔治一样想控制欧洲,英、美都不愿过分削弱德国,使法国强大。

(3分)(4)英美联合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计划,英、法联合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务。

(2分)22.(1)“二战”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确立,从战时的美苏同盟关系转变为美苏对立。

巨大变化:日本、欧共体崛起,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有所下降,世界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苏联的军事实力赶上并超过美国。

(4分)(2)说明古巴导弹危机是两国实力的较量,是美苏争霸的表现;反映了当时美苏关系极度紧张,战争一触即发;说明在这场较量中优势在美国。

(3分)(3)材料一表明美国推行全球扩张,材料三表明美国坚持全球扩张的政策,但减少直接出兵的方式,同时承认苏联的霸权地位。

本质上都推行霸权主义。

(3分)三、问答题23.这一观点正确。

(1)两次社会革命是指美国历史上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

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美国内战取消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为美国经济在19世纪后半期迅速赶上和超过英法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了前提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